CN204623713U - 一种便于车载的自行车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车载的自行车车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623713U CN204623713U CN201520212186.7U CN201520212186U CN204623713U CN 204623713 U CN204623713 U CN 204623713U CN 201520212186 U CN201520212186 U CN 201520212186U CN 204623713 U CN204623713 U CN 2046237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mounted frame
- axle
- frame
- bearing b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车载的自行车车架,包括后叉和前叉,前叉的下端部连接前车轴,前车轴的两个端部铰接有前车载架,前车载架包含有与前车轴平行的前承重杆,所述前车载架可沿前车轴上下翻转,且前车载架与前车轴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定前车载架翻转角度的前定位件;后叉的后端部连接后车轴,后车轴的两个端部铰接有后车载架,后车载架可沿后车轴上下翻转,后车载架包含有与后车轴平行的后承重杆,且后车载架与后车轴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定后车载架翻转角度的后定位件。前、后车载架可更好地适应行李架的结构,其中,前、后承重杆可与行李架的横杆平行,因此,可方便捆绑固定,且前后车载架可保证车体部分与汽车的顶面相离,避免二者发生碰撞。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轻便、快捷、环保等特点决定了其在人们日常交通出行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城市的雾霾环境危机日益加剧,人们的骑行运动不得不转至郊外,同时,山地自行车爱好者则更喜欢在山野间进行骑行运动,由于郊野地区离市区较远,因此,大部分人会通过汽车将自行车运载到目的地,汽车的顶部一般配置有行李架,自行车可捆绑在行李架上,但由于捆绑结构不牢固,汽车行进过程中的颠簸有可能造成汽车车漆的划伤或自行车配件的撞击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车载的自行车车架,可在汽车运载过程中稳固地连接汽车的行李架,避免颠簸造成自行车与汽车的相互撞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车载的自行车车架,包括后叉和前叉,前叉的下端部连接前车轴,前车轴的两个端部铰接有前车载架,前车载架包含有与前车轴平行的前承重杆,所述前车载架可沿前车轴上下翻转,且前车载架与前车轴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定前车载架翻转角度的前定位件;后叉的后端部连接后车轴,后车轴的两个端部铰接有后车载架,后车载架可沿后车轴上下翻转,后车载架包含有与后车轴平行的后承重杆,且后车载架与后车轴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定后车载架翻转角度的后定位件。
其中,前车载架和后车载架均包含一对对称的撑杆,两对撑杆的下端分别连接前承重杆和后承重杆,每根撑杆的长度均大于车轮的半径。
进一步,前承重杆设置为对称的两根,且两根前承重杆分别连接于一撑杆的下端,前承重杆和前车轴处的一对撑杆围成开放的三角型。
或者,前承重杆设置为一根,前承重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撑杆的下端,前承重杆和前车轴处的一对撑杆围成封闭的三角型。
进一步,前、后承重杆的底面上均设置有沿其径向的凹槽。
进一步,前车轴的两个端部还设置有位于前车载架外侧的紧固螺母,且前车轴的两个端部设置有与紧固螺母相匹配的螺纹;后车轴的两个端部还设置有位于后车载架外侧的紧固螺母,且后车轴的两个端部设置有与紧固螺母配合的螺纹。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前、后车载架可更好地适应行李架的结构,其中,前、后承重杆可与行李架的横杆平行,因此,可方便捆绑固定,且前后车载架可保证车体部分与汽车的顶面相离,避免二者发生碰撞。
2、三角型的前、后车载架结构可提供更好的稳固性,有效地避免自行车在运载过程中发生晃动。
3、前、后定位件可提供对前、后车载架的位置锁定,避免前、后车载架在非运载时间内对骑行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叉,2-前叉,3-前车轴,4-前车载架,5-前承重杆,6-后车轴,7-后车载架,8-后承重杆,9-撑杆,10-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车载的自行车车架,包括后叉1和前叉2,前叉2的下端部连接前车轴3,前车轴3的两个端部铰接有前车载架4,前车载架4包含有与前车轴3平行的前承重杆5,所述前车载架4可沿前车轴3上下翻转,且前车载架4与前车轴3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定前车载架4翻转角度的前定位件;后叉1的后端部连接后车轴6,后车轴6的两个端部铰接有后车载架7,后车载架7可沿后车轴6上下翻转,后车载架7包含有与后车轴6平行的后承重杆8,且后车载架7与后车轴6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定后车载架7翻转角度的后定位件。
需要运载自行车时,可将前车载架4和后车载架7向下翻转至前承重杆5及后承重杆8位于车轮以下,并通过前定位件及后定位件将前车载架4及后车载架7锁紧定位,这样,前、后车载架(4,7)可支撑两个车轮至脱离地面。由于前、后承重杆(5,8)与前车轴3及后车轴6平行,其必然会与行李架的横杆平行,因此,可实现承重杆与行李架的稳固连接,而且,车轮及其它部件可与汽车的顶面相离,避免了两者之间的相互碰撞。
为了实现更稳固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车载架4和后车载架7均包含一对对称的撑杆9,两对撑杆9的下端分别连接前承重杆5和后承重杆8,每根撑杆9的长度均大于车轮的半径。对称结构的前、后车载架(4,7)可提高自行车在运载过程中的稳固性,降低自行车在运载过程中的晃动程度。
为进一步提高前、后车载架(4,7)的稳固性,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前承重杆5设置为对称的两根,且两根前承重杆5分别连接于一撑杆9的下端,前承重杆5和前车轴3处的一对撑杆9围成开放的三角型。三角型结构可提供更高的稳固性。后车载架7的结构也可设置为与前车载架4相同。
本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所示,前承重杆5设置为一根,前承重杆5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撑杆9的下端,前承重杆5和前车轴处的一对撑杆9围成封闭的三角型。这种结构下,前承重杆5和撑杆9连接为封闭的三角型,稳固性比上述开放式三角型更高。后车载架7的结构也可设置为与前车载架相同。
为了实现承重杆与行李架横杆的贴合度,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前、后承重杆(3,8)的底面上均设置有沿其径向的凹槽。行李架的横杆可卡合在凹槽中,提高行李架与前、后承重杆的贴合度。
为了实现前、后车载架(4,7)翻转角度的定位,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车轴3的两个端部还设置有位于前车载架4外侧的紧固螺母10,且前车轴3的两个端部设置有与紧固螺母10相匹配的螺纹;后车轴6的两个端部还设置有位于后车载架7外侧的紧固螺母10,且后车轴6的两个端部设置有与紧固螺母10配合的螺纹。这样,前、后车载架(4,7)翻转至所需角度后,通过向内旋拧紧固螺母10可实现锁定前、后车载架(4,7)的位置。在非车载时间,可直接将前、后车载架(4,7)拆下,或者将两者翻转至车轮上方进行位置锁定,从而避免骑行障碍。
本实用新型中,前车载架4和后车载架7的结构类似,因此,文中对其中一处车架的结构限定也可适用于另一处的车架,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便于车载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叉和前叉,前叉的下端部连接前车轴,前车轴的两个端部铰接有前车载架,前车载架包含有与前车轴平行的前承重杆,所述前车载架可沿前车轴上下翻转,且前车载架与前车轴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定前车载架翻转角度的前定位件;后叉的后端部连接后车轴,后车轴的两个端部铰接有后车载架,后车载架可沿后车轴上下翻转,后车载架包含有与后车轴平行的后承重杆,且后车载架与后车轴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定后车载架翻转角度的后定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车载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前车载架和后车载架均包含一对对称的撑杆,两对撑杆的下端分别连接前承重杆和后承重杆,每根撑杆的长度均大于车轮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车载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前承重杆设置为对称的两根,且两根前承重杆分别连接于一撑杆的下端,前承重杆和前车轴处的一对撑杆围成开放的三角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车载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前承重杆设置为一根,前承重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撑杆的下端,前承重杆和前车轴处的一对撑杆围成封闭的三角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车载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前、后承重杆的底面上均设置有沿其径向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车载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前车轴的两个端部还设置有位于前车载架外侧的紧固螺母,且前车轴的两个端部设置有与紧固螺母相匹配的螺纹;后车轴的两个端部还设置有位于后车载架外侧的紧固螺母,且后车轴的两个端部设置有与紧固螺母配合的螺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12186.7U CN204623713U (zh) | 2015-04-09 | 2015-04-09 | 一种便于车载的自行车车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12186.7U CN204623713U (zh) | 2015-04-09 | 2015-04-09 | 一种便于车载的自行车车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623713U true CN204623713U (zh) | 2015-09-09 |
Family
ID=54042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21218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23713U (zh) | 2015-04-09 | 2015-04-09 | 一种便于车载的自行车车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623713U (zh) |
-
2015
- 2015-04-09 CN CN201520212186.7U patent/CN20462371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46216U (zh) | 一种多功能速折电动车 | |
CN202464044U (zh) | 一种能折叠成箱包的电动自行车 | |
CN103770874A (zh) | 一种可折叠电动车 | |
CN205365925U (zh) | 一种环保折叠电动车 | |
CN204527446U (zh) | 后轮折叠电动三轮车 | |
CN204077538U (zh) | 后拖式自行车架 | |
CN204623713U (zh) | 一种便于车载的自行车车架 | |
CN102530160A (zh) | 一种能折叠成箱包的电动自行车 | |
CN203544256U (zh) | 旅行箱式折叠电动车 | |
CN203727575U (zh) | 一种折叠便携式自行车 | |
CN206437147U (zh) | 一种极致便携的折叠电动自行车 | |
CN204623703U (zh) | 一种手提折叠式三轮电动车 | |
CN202294896U (zh) | 行李车 | |
CN106005174A (zh) | 一种三轮车 | |
CN202896792U (zh) | 一种可折叠电动车 | |
CN205737872U (zh) | 一种三轮车 | |
CN201305092Y (zh) | 踏板车车架及踏板车 | |
CN204021139U (zh) | 一种电动折叠车的轮架装置 | |
CN203497097U (zh) | 一种折叠电动车 | |
CN105346633A (zh) | 一种带帐篷的自行车 | |
GB2528973A (en) | Bicycle carrier for a vehicle | |
CN206087100U (zh) | 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 |
CN205075941U (zh) | 可折叠的多功能摩托车货架 | |
CN205273749U (zh) | 一种前折叠箱式电动滑板车 | |
CN205707068U (zh) | 一种组合式亲子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6040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