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4574016U - 一种双侧进风等压风室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侧进风等压风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74016U
CN204574016U CN201520057592.0U CN201520057592U CN204574016U CN 204574016 U CN204574016 U CN 204574016U CN 201520057592 U CN201520057592 U CN 201520057592U CN 204574016 U CN204574016 U CN 2045740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chamber
chamber
double
eq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5759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刚
吴朝刚
文林春
郭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ang Boil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ang Boil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ang Boil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ang Boil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5759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740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740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7401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侧进风等压风室,风室的左右两侧为凸出的进风口,风室下底面的左右两侧往中部倾斜、中部往内凹;进风口上方风室的侧壁往风室内部倾斜,形成扩口;扩口上方风室的侧壁为直线段。本实用新型双侧进风等压风室采用倒M形结构,两侧进风,解决沿炉膛宽度方向的空气压力、空气流量分配不均带来的床温偏差和物料流化不均匀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双侧进风等压风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室,尤其涉及一种双侧进风等压风室,属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CFB)燃烧技术是一种新型洁净煤燃烧技术,其主要特点是燃料在炉膛中呈流化态燃烧。燃料由给煤装置送入炉膛,在高压的一次风作用下带出炉膛底部进行物料循环,在循环过程中参与燃烧和传热。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大型化,锅炉炉膛断面也随之增大,高压一次风在布风板截面上的均匀性会越来越差,流量分配差异增大,对锅炉的物料循环、空气量分布、床温分布等重要运行特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现有工程应用中,一般采用双侧进风的布置方式或者后侧进风的布置方式,其布置特征均各有优劣性。
双侧进风的风室设置在炉膛的两侧,风室与炉膛形成n形。这种双侧进风的方式往往会沿炉膛宽度方向的两侧与中间的风量、风速、动压等均有一定的差异,对流化床锅炉大型化发展有一定制约作用,但这种布置方式可以将排渣装置沿锅炉宽度方向均匀布置,避免存在排渣的死区。
另外,采用后侧进风的方式,由于一个或两个风室从后侧进风,其流化风行程较短,上述差异量不会特别明显,但由于其结构限制,只能在锅炉左右两侧布置排渣装置,这对于锅炉排渣有较大影响。
因此,基于结构布置和实际运行的需要,有必要提出一种双侧进风等压风室,以同时解决布风和排渣的需要。
如:中科院申请的申请号为201010207341.8,发明名称为《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一次风布风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其中: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布风板由至少两个相邻的、矩形布风板分区构成,每个布风板分区下方分别设有一个风室,风室之间互不相通;每个风室均通过风管与锅炉的空气预热器相连通,一次风从风室侧面通入风室;与各风室相连的风管上均设有空气流量测量装置和调节装置;锅炉运行时,调节所述的空气流量调节装置,以控制流入各风室的一次风风量。是一种由两个独立的等压风室构成,其实质是一种单侧进风的风室。
如: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申请的申请号为201010272758.2,发明名称为《循环流化床锅炉一次风进风设备》的中国发明专利,其中:所述一次风进风管道有两根以上,喇叭形管道数量与一次风进风管道数量相同,所述喇叭形管道沿一次风室宽度方向布置,所述一次风进风管沿进风方向的反向汇成一次风进风母管。是一种后进风布置方式,其实质也是一种单侧进风的风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侧进风等压风室,锅炉风室由一个或多个类似的等压风室并联组成,解决两侧进风布风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克服在现有风室存在的床温分布不均、物料流化不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侧进风等压风室,风室的左右两侧为凸出的进风口,风室下底面的左右两侧往中部倾斜、中部往内凹;进风口上方风室的侧壁往风室内部倾斜,形成扩口;扩口上方风室的侧壁为直线段。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风室的倾斜角度为β,30°≥β≥5°。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扩口的倾斜度为α,80°≥α≥10°。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直线段的长度为d,d≥0m。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风室包括对称设置的左风室和右风室,左风室和右风室相互连通,左风室上设有左侧进风口,右风室上设有右侧进风口,风室中部往内凹,构成倒M形结构。
作为优选方式,锅炉包括炉膛、布风板和风室,所述炉膛设置于布风板的上方,风室设置于布风板的下方,所述布风板包括风帽和膜式水冷壁,布风板作为风室的顶面;所述布风板包括风帽和膜式水冷壁,布风板作为风室的顶面。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风室的四周和底部均由膜式水冷壁弯曲而成,风室的内表面敷设耐火耐磨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中:
倾角:目的是使整个风室沿炉膛宽度方向的压力分布均匀,以均衡沿炉膛宽度方向上的空气流量分配,β的范围一般在5~30°时,整个风室沿炉膛宽度方向的压力分布最佳,空气流量分配均匀。
倾斜扩口和直线段:等压风室左右侧入口段含有倾斜扩口α和直段d,以减弱由于入口截面差引起的涡流,使靠近风室入口区域流场更加均匀,同时使涡流区远离布风板,削弱涡流对布风板布风的不利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双侧进风等压风室采用倒M形结构,两侧进风,解决沿炉膛宽度方向的空气压力、空气流量分配不均带来的床温偏差和物料流化不均匀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单个等压风室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多个等压风室并联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1-炉膛,   2-布风板,   3-风室,  4-左侧进风口,   5-右侧进风口,   6-扩口,   7-直线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质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实施例而已。
如图1、2所示,一种等压风室为两侧进风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其包括炉膛1、布风板2、风室3,及图1中未示出的旋风分离器、尾部竖井、点火风道,返料器、排渣系统、汽水分离器汽包、各受热面和必要的附件组成。所述炉膛1设置于布风板2的上方,风室3设置于布风板2的下方,所述布风板2包括风帽和膜式水冷壁,布风板2作为风室3的顶面;风室3的四周和底部均由膜式水冷壁弯曲而成,风室3的内表面敷设耐火耐磨材料层。
其中:本实用新型双侧进风等压风室的左右两侧为凸出的进风口,风室3下底面的左右两侧往中部倾斜、中部往内凹;所述风室3的倾斜角度为β,30°≥β≥5°,在本实施例中,β=15°。具体来说,所述风室包括对称设置的左风室和右风室,左风室和右风室相互连通,左风室上设有左侧进风口4,右风室上设有右侧进风口5,风室中部往内凹,而左侧进风口4和右侧进风口5为往两侧凸起的结构,因此,使得整个风室构成倒M形的结构。进风口上方风室3的侧壁往风室内部倾斜,形成扩口6;所述扩口6的倾斜度为α,80°≥α≥10°,在本实施例中,α=25°。扩口6上方风室3的侧壁为直线段7;所述直线段7的长度为d,d=1.5m。
如图3所述,沿炉膛深度方向,根据需要设置多个倒M形的等压风室,多个风室2采用并联。本示例3个等压风室的并联结构,每个等压风室两侧入口均设有风量调解挡板,实际运行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沿炉膛深度方向前、中、后部的风量分配比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
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本实用新型两侧进风等压风室,燃料从炉前给入,后墙排渣。一次风高压空气经过空气预热器后由炉膛底部两侧进入等压风室,由于双侧进风等压风室采用倒M形结构,两侧进风,解决沿炉膛宽度方向的空气压力、空气流量分配不均带来的床温偏差和物料流化不均匀问题。炉膛中产生的高温烟气将炉膛内的燃料等颗粒带入旋风分离器,较大的颗粒被分离器捕捉后由返料器送回炉膛继续燃烧和循环,较细的颗粒随烟气进入尾部竖井继续参与换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双侧进风等压风室,其特征在于:风室(3)的左右两侧为凸出的进风口,风室(3)下底面的左右两侧往中部倾斜、中部往内凹;进风口上方风室(3)的侧壁往风室内部倾斜,形成扩口(6);扩口(6)上方风室(3)的侧壁为直线段(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进风等压风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室(3)的倾斜角度为β,30°≥β≥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进风等压风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6)的倾斜度为α,80°≥α≥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进风等压风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室包括对称设置的左风室和右风室,左风室和右风室相互连通,左风室上设有左侧进风口(4),右风室上设有右侧进风口(5),风室中部往内凹,构成倒M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进风等压风室,其特征在于:锅炉包括炉膛(1)、布风板(2)和风室(3),所述炉膛(1)设置于布风板(2)的上方,风室(3)设置于布风板(2)的下方,所述布风板(2)包括风帽和膜式水冷壁,布风板(2)作为风室(3)的顶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侧进风等压风室,其特征在于:风室(3)的四周和底部均由膜式水冷壁弯曲而成,风室(3)的内表面敷设耐火耐磨材料层。
CN201520057592.0U 2015-01-28 2015-01-28 一种双侧进风等压风室 Expired - Lifetime CN2045740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57592.0U CN204574016U (zh) 2015-01-28 2015-01-28 一种双侧进风等压风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57592.0U CN204574016U (zh) 2015-01-28 2015-01-28 一种双侧进风等压风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74016U true CN204574016U (zh) 2015-08-19

Family

ID=53866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57592.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574016U (zh) 2015-01-28 2015-01-28 一种双侧进风等压风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7401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06430A1 (zh) * 2016-05-30 2017-12-07 广东工业大学 具有均匀配风装置的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
CN110017463A (zh) * 2019-04-16 2019-07-16 武汉市新荣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密闭等压风室水管蒸汽锅炉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06430A1 (zh) * 2016-05-30 2017-12-07 广东工业大学 具有均匀配风装置的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
US10174936B2 (en) 2016-05-30 2019-01-08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ircular fluidizing bed combustion system with uniform airflow distributing device
CN110017463A (zh) * 2019-04-16 2019-07-16 武汉市新荣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密闭等压风室水管蒸汽锅炉
CN110017463B (zh) * 2019-04-16 2020-09-01 武汉市新荣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密闭等压风室水管蒸汽锅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3890B (zh) 一种炭化活化一体炉
CN102537943B (zh) 一种带有水平旋风分离器的卧式循环流化床锅炉
CN105927970B (zh) 具有均匀配风装置的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
CN103398375B (zh) 带有耐磨靶区及导向装置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
CN202581248U (zh) 一种改进的转底炉烟气余热锅炉装置
CN103017329B (zh) 异速循环流化床热风炉系统及方法
CN204574016U (zh) 一种双侧进风等压风室
CN110043894A (zh) 一种准东煤循环流化床锅炉
WO2022011861A1 (zh) 一种改善锅炉大角度弯道流场烟气均匀性的装置
CN211394312U (zh) 节能石膏煅烧炉
CN105042577B (zh) 循环流化床锅炉
CN202253668U (zh) 开式炉膛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
CN102012097B (zh) 流化床油水双介质循环锅炉
CN104566977B (zh) 一种双流化床导热油加热炉
CN203744245U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
CN204005969U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
CN204494381U (zh) 选择性排渣的布风装置
CN205424879U (zh) 用于燃用油页岩的300mwcfb锅炉
CN210035567U (zh) 一种适用于对冲燃烧煤粉锅炉的新型二次风箱
CN204460181U (zh) 新型节能环保锅炉
CN207610216U (zh) 一种适用于循环流化床的预流化烘干设备
CN201672675U (zh) 流化床油水双介质循环锅炉
CN108759081A (zh) 高效生物质锅炉
CN108826281B (zh) 带独立双烟道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CN201740020U (zh) 点火燃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