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64402U - 补胶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补胶器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564402U CN204564402U CN201420862155.1U CN201420862155U CN204564402U CN 204564402 U CN204564402 U CN 204564402U CN 201420862155 U CN201420862155 U CN 201420862155U CN 204564402 U CN204564402 U CN 2045644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ntral siphon
- glue
- aforementioned
- lid
- valve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7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06010057071 Rectal tenesmus Diseas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08000012271 tenesmus Diseas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补胶器构造,尤其是指一种可配合空气压缩机共同使用的补胶器,补胶器的罐体内装填化学胶液,一盖体可结合于罐体的开口处,阀门座封闭住进气通道及出胶通道,借由一役动组件在盖体处进行定轴点转动的作用,可迫动阀门座脱离原本封闭住进气通道及出胶通道的状态,使进气通道及出胶通道形成可连通的状态,足让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高压空气由进气通道进入罐体内,同时让化学胶液由出胶通道流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补胶器构造,尤其是指一种内含有补胶用途的化学胶液的补胶器构造。
背景技术
大部份的补胶器基本上由一盖体、一罐体及一管体所构成,罐体内则填充有补胎用途的化学胶液;盖体具有两岐管,其中一岐管作为接受由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高压空气,另一岐管则是作为输出化学胶液;管体则连结于盖体,当盖体结合于罐体后,该管体被容置于罐体内,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高压空气可经由管体输出并迫挤化学胶液经由出胶歧管流出,借由连接软管及其气嘴而可输送至破损轮胎之内。本设计人祈望发展出一种可安全运作补胶动作的补胶器,且更易于进行该补胶器的操作的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胶器构造,其可安全进行及有效达成补胎及充气等动作,并大大缩短补胎及充气时间。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补胶器构造,包括:
一罐体,其内可装填化学胶液;
一盖体,其可结合于罐体的开口处;
一阀门座,在补胶器的罐体内已装填化学胶液的初始状态中,其封闭住高压空气的进气通道及化学胶液的出胶通道;
一役动组件,其可在盖体处进行定轴点转动的作用,借由其转动时的扳动动作可迫动阀门座脱离原本封闭住进气通道及出胶通道的状态,使进气通道及出胶通道形成可连通的状态,足让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高压空气由进气通道进入罐体内,同时让化学胶液由出胶通道流出。
进一步,补胶器的罐体,其为内空状而形成一内容室,于罐体一端具有一开口,而另端则形成一底端座,罐体的内容室可填充补胶用途的化学胶液;前述盖体,其上下端各延伸有一相贯通的上轴管及下轴管,于上轴管的开口端设有一对相对向的侧板,于侧板上设有仍然为相对向的轴孔,而该对侧板之间则设有一对相对向且顶端为开放式而底端为封闭面的穿槽,其中一侧板以穿槽的平行方向往外延伸出一延长板,在延长板上设有一具有倾斜面的倒角钩块,于相贯通的上轴管及下轴管内具有一内流道,而上轴管设有两只歧管,其中的一歧管提供作为接受来自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高压空气,另一歧管则提供作为输出罐体内的化学胶液,盖体可利用螺合的方式结合于罐体的开口;一弹簧,其可由上轴管的开口置进并抵于下轴管的内流道的梯阶上;一非圆型柱体的长柱体,其可由盖体的上轴管的开口置进并容置于前述内流道中;前述阀门座具有一内流通室,其一端具有一开放式的开口,另端设有一凸阶塞,阀门座可由开放式的开口由下往上套置于前述盖体的下轴管,使凸阶塞抵触于前述长柱体且同时与下轴管底端相接触密合;前述役动组件可枢设于前述上轴管所设的侧板上的轴孔进行概为半圆周的定轴点摆动;借由扳动役动组件致使容置在盖体内的长柱体可推移阀门座,让高压空气能直接输出向下迫挤化学胶液的上表面,让化学胶液经由下轴管的内流道、出胶歧管及串接软管而连通至破损轮胎的气嘴,可安全进行及有效达成补胎及充气等动作。
进一步,该罐体的开口设有阳螺纹,在位于内容室的底层的底端座设有一凹穴;盖体的内顶面凹设有一环凹槽,其可容纳一垫圈,上轴管设有前述两歧管,其为一入气歧管及一出胶歧管,该入气歧管内具有一进气通道,该进气通道借由一连通道与罐体的内容室相连通,于盖体内侧凸设有一与连通道相贯通的圆形凸座,而出胶歧管内具有一出胶通道,该出胶通道与上轴管的内流道相连通,在上轴管的内流道口径大于下轴管的内流道口径,二者之间乃形成一阶梯状的梯阶。
进一步,该长柱体具有较大管外径的头端,于头端设有一环凹槽,其可套置有一O型环,而长柱体上凹设有数个内凹沟,长柱体可由盖体的上轴管的开口置进且长柱体的头端恰可抵住前述弹簧的顶端,而长柱体容置于前述内流道中。
进一步,该阀门座一端具有前述开口,另端延伸出有多个相间隔排列的竖板,两竖板间各形成有一缺缝,而多个竖板所框围的内缘侧设有前述凸阶塞,于开口端的阀门座外缘往上延伸有一竖条体,于竖条体末端设有一具有凹穴的阻塞头,于阻塞头的凹穴延伸出一中心梢;阀门座可由开放式的开口由下往上套置于盖体的下轴管,且凹穴恰可套围住盖体内侧的凸座,而阻塞头的中心梢可闭塞前述连通道。
进一步,该役动组件在一端设有一偏心凸轮,在偏心凸轮的两侧且具有一对轴柱,役动组件的另端则设有一扳手部,役动组件可借由轴柱枢设于前述上轴管所设的侧板上的轴孔,而役动组件的偏心凸轮可位于上轴管的开口端且可抵触于前述长柱体的头端,扳手部则以轴柱为摆动中心,上轴管所设的侧板的两相对向穿槽则容许使用者操控该役动组件进行概为半圆周的定轴点摆动。
本实用新型的补胶器的罐体与一盖体相结合,该盖体具有两只歧管,其中的一歧管提供作为接受来自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高压空气,另一歧管则提供作为输出补胶器内的化学胶液,借由作动一役动组件致使一容置在盖体内的长柱体可推移一封闭住连通道的阀门座,让高压空气能直接从连通道输出再向下迫挤化学胶液的上表面,让化学胶液经由下轴管的内流道、出胶歧管及串接软管而连通至破损轮胎的气嘴,可安全进行及有效达成补胎及充气等动作,并大大缩短补胎及充气时间。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前述目的所据以实施的具体构造及其功效,兹佐以图式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补胶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补胶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盖体、阀门座及役动组件的组装平面图;
图4为图3的A-A方向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补胶器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动作示意图。
【符号说明】
(1)补胶器 (2)罐体
(21)开口 (22)阳螺纹
(23)内容室 (24)凹穴
(25)底端座 (26)化学胶液
(3)盖体 (30)环凹槽
(301)弧板 (302)钩扣部
(31)上轴管 (310)侧板
(311)轴孔 (312)穿槽
(313)延长板 (314)倒角钩块
(315)倾斜面 (32)入气歧管
(33)进气通道 (34)出胶歧管
(35)出胶通道 (36)下轴管
(361)内流道 (37)梯阶
(38)凸座 (39)连通道
(4)役动组件 (41)偏心凸轮
(42)轴柱 (43)扳手部
(44)短距端 (45)长距端
(5)阀门座 (50)开口
(51)竖板 (52)缺缝
(53)凸阶塞 (54)内流通室
(55)竖条体 (56)阻塞头
(57)凹穴 (58)中心梢
(6)垫圈 (7)长柱体
(71)内凹沟 (72)头端
(73)环凹槽 (74)O型环
(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补胶器1构造,尤其是指一种可配合空气压缩机共同使用的补胶器1,补胶器1的罐体2内装填化学胶液26,一盖体3可结合于罐体2的开口21处,阀门座5封闭住进气通道33及出胶通道35,借由一役动组件4在盖体3处进行定轴点转动的作用,可迫动阀门座5脱离原本封闭住进气通道33及出胶通道35的状态,使进气通道33及出胶通道35形成可连通的状态,足让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高压空气由进气通道33进入罐体2内,同时让化学胶液26由出胶通道35流出。
为使更详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请参阅图1、图2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补胶器1构造,其设有一罐体2及一盖体3,该罐体2为内空状而形成一内容室23,于罐体2一端具有一开口21,而另端则形成一底端座25,于罐体2的开口21设有阳螺纹22,在位于内容室23的底层的底端座25设有一凹穴24,罐体2的内容室23可填充补胶用途的化学胶液26。
盖体3可利用螺合的方式结合于罐体2的开口21,盖体3的内顶面凹设有一环凹槽30,其可容纳一垫圈6,当盖体3与罐体2相结合时,可借由一垫圈6使盖体3螺合罐体2的开口21端时更具有稳定性及密闭性,盖体3的外缘延伸出一弧板301,该弧板301末端设有一钩扣部302,而盖体3上下端各延伸有一相贯通的上轴管31及下轴管36,于上轴管31的开口端设有一对相对向的侧板310,于侧板310上设有仍然为相对向的轴孔311,而该对侧板310之间则设有一对相对向且顶端为开放式而底端为封闭面的穿槽312,其中一侧板310以穿槽312的平行方向往外延伸出一延长板313,在延长板313上设有一具有倾斜面315的倒角钩块314,于相贯通的上轴管31及下轴管36内具有一内流道361,上轴管31设有一入气歧管32及一出胶歧管34,该入气歧管32内具有一进气通道33,该进气通道33借由一连通道39与罐体2的内容室23相连通,于盖体3内侧凸设有一与连通道39相贯通的圆形凸座38,而出胶歧管34内具有一出胶通道35,该出胶通道35与上轴管31的内流道361相连通,在上轴管31的内流道361口径大于下轴管36的内流道361口径,二者之间乃形成一阶梯状的梯阶37。
一弹簧8,其可由上轴管31的开口置进并抵于下轴管36的内流道361的梯阶37上。
一非圆型柱体的长柱体7,其具有较大管外径的头端72,于头端72设有一环凹槽73,其可套置有一O型环74,而长柱体7上凹设有数个内凹沟71。长柱体7可由上轴管31的开口置进且长柱体7的头端72恰可抵住弹簧8的顶端,而长柱体7容置于上轴管31及下轴管36的内流道361中。
一具有内流通室54的阀门座5,其一端具有一开放式的开口50,另端延伸出有多个相间隔排列的竖板51,两竖板51间各形成有一缺缝52,而多个竖板51所框围的内缘侧设有一凸阶塞53,于开口50端的阀门座5外缘往上延伸有一竖条体55,于竖条体55末端设有一具有凹穴57的阻塞头56,于阻塞头56的凹穴57延伸出一中心梢58。阀门座5可由开放式的开口50由下往上套置于盖体3的下轴管36,且凹穴57恰可套围住盖体3内侧的凸座38,而阻塞头56的中心梢58可闭塞前述连通道39。
一役动组件4在一端设有一偏心凸轮41,在偏心凸轮41的两侧且具有一对轴柱42,役动组件4的另端则设有一扳手部43,役动组件4可借由轴柱42枢设于前述上轴管31所设的侧板310上的轴孔311,而役动组件4的偏心凸轮41可位于上轴管31的开口端且可抵触于前述长柱体7的头端72,扳手部43则以轴柱42为摆动中心,上轴管31所设的侧板310的两相对向穿槽312则容许使用者操控该役动组件4进行概为半圆周的定轴点摆动。
在弹簧8、长柱体7、阀门座5及役动组件4组合于盖体3上,及盖体3连结于前述罐体2后,盖体3的下轴管36、大部分长柱体7及阀门座5均内藏于罐体2的内容室23中,如图2及图5所示者。
本实用新型的补胶器1初始状态,或言尚未使用的备用状态,其可如图5所示,该阀门座5的阻塞头56闭塞于前述盖体3的连通道39,而凸阶塞53抵触于长柱体7且同时与下轴管36相接触密合,使连通道39及盖体3的上轴管31及下轴管36内的内流道361均与罐体2的内容室23不连通,且该役动组件4的扳手部43阻挡于盖体3的入气歧管32的正前方,且被弧板301的钩扣部302勾固住,此种设计可提醒使用者,该补胶器1处于未开启阀门座5的备用状态,若是使用者确定要使用该补胶器1进行补胎之际,使用者必须先将出胶软管(图中未示出)连接出胶歧管34及破损轮胎的气嘴,再利用入气软管(图中未示出)连接空气压缩机及入气歧管32后,即可扳动役动组件4开启阀门座5,使补胶器1形成使用状态,因此在该补胶器1的扳手部43处于盖体3的入气歧管32的正前方处,其相当明确地告知使用者补胶器1为备用状态。而当轮胎破损需进行补胎充气的动作时,用户扳动役动组件4让偏心凸轮41与长柱体7的头端72的接触状态由短距端44变换至长距端45的接触状态,如图6者,且役动组件4可顺着倒角钩块314的倾斜面315滑移抵扣在延长板313上的倒角钩块314,可固定住扳手部43,此阶段的弹簧8可被压缩并连动长柱体7进行往下运动,同时让长柱体7施力作用被抵于长柱体7下端的凸阶塞53,亦即可让阀门座5整体受到推移并往下移位,使阀门座5的阻塞头56与盖体3的连通道39、阀门座5的凸阶塞53与下轴管36相分离,即为连通道39及盖体3的上轴管31及下轴管36内的内流道361与罐体2的内容室23相连通,让高压空气能直接从入气歧管32的进气通道33、连通道39输出再向下迫挤化学胶液26的上表面,让化学胶液26经由阀门座5的竖板51间的缺缝52(可同时参考图3)进入下轴管36的内流道361,并流经长柱体7上的内凹沟71(可同时参考图4)、上轴管31的内流道361、出胶歧管34的出胶通道35及串接软管而连通至破损轮胎的气嘴,且补胎到一段时间所剩余化学胶液26流至集中在罐体2的底端座25所设有的凹穴24,让剩余的化学胶液26仍经由阀门座5的竖板51间的缺缝52进入下轴管36的内流道361、出胶歧管34的出胶通道35及串接软管而连通至破损轮胎的气嘴,而不会在罐体2的底端座25残存一些化学胶液26,可安全进行及有效达成补胎及充气等动作。
统观前论,本实用新型的补胶器1的罐体2与一盖体3相结合,该盖体3具有两只歧管,其中的一歧管提供作为接受来自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高压空气,另一歧管则提供作为输出补胶器1内的化学胶液26,借由作动一役动组件4致使一容置在盖体3内的长柱体7可推移一封闭住连通道39的阀门座5,让高压空气能直接从连通道39输出再向下迫挤化学胶液26的上表面,让化学胶液26经由下轴管36的内流道361、出胶歧管34及串接软管而连通至破损轮胎的气嘴,可安全进行及有效达成补胎及充气等动作。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6)
1.一种补胶器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罐体,其内装填化学胶液;
一盖体,其结合于罐体的开口处;
一阀门座,在补胶器的罐体内已装填化学胶液的初始状态中,其封闭住高压空气的进气通道及化学胶液的出胶通道;
一可在盖体处进行定轴点转动的作用的役动组件,借由其转动时的扳动动作迫动阀门座脱离原本封闭住进气通道及出胶通道的状态,使进气通道及出胶通道形成可连通的状态,足让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高压空气由进气通道进入罐体内,同时让化学胶液由出胶通道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胶器构造,其特征在于:补胶器的罐体,其为内空状而形成一内容室,于罐体一端具有一开口,而另端则形成一底端座,罐体的内容室填充补胶用途的化学胶液;前述盖体,其上下端各延伸有一相贯通的上轴管及下轴管,于上轴管的开口端设有一对相对向的侧板,于侧板上设有仍然为相对向的轴孔,而该对侧板之间则设有一对相对向且顶端为开放式而底端为封闭面的穿槽,其中一侧板以穿槽的平行方向往外延伸出一延长板,在延长板上设有一具有倾斜面的倒角钩块,于相贯通的上轴管及下轴管内具有一内流道,而上轴管设有两只歧管,其中的一歧管提供作为接受来自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高压空气,另一歧管则提供作为输出罐体内的化学胶液,盖体利用螺合的方式结合于罐体的开口;一弹簧,其由上轴管的开口置进并抵于下轴管的内流道的梯阶上;一非圆型柱体的长柱体,其由盖体的上轴管的开口置进并容置于前述内流道中;前述阀门座具有一内流通室,其一端具有一开放式的开口,另端设有一凸阶塞,阀门座由开放式的开口由下往上套置于前述盖体的下轴管,使凸阶塞抵触于前述长柱体且同时与下轴管底端相接触密合;前述役动组件枢设于前述上轴管所设的侧板上的轴孔进行概为半圆周的定轴点摆动;扳动役动组件致使容置在盖体内的长柱体推移阀门座,让高压空气能直接输出向下迫挤化学胶液的上表面,让化学胶液经由下轴管的内流道、出胶歧管及串接软管而连通至破损轮胎的气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胶器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罐体的开口设有阳螺纹,在位于内容室的底层的底端座设有一凹穴;盖体的内顶面凹设有一环凹槽,其容纳一垫圈,上轴管设有前述两歧管,其为一入气歧管及一出胶歧管,该入气歧管内具有一进气通道,该进气通道借由一连通道与罐体的内容室相连通,于盖体内侧凸设有一与连通道相贯通的圆形凸座,而出胶歧管内具有一出胶通道,该出胶通道与上轴管的内流道相连通,在上轴管的内流道口径大于下轴管的内流道口径,二者之间乃形成一阶梯状的梯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胶器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长柱体具有较大管外径的头端,于头端设有一环凹槽,其套置有一O型环,而长柱体上凹设有数个内凹沟,长柱体由盖体的上轴管的开口置进且长柱体的头端恰可抵住前述弹簧的顶端,而长柱体容置于前述内流道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胶器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阀门座一端具有前述开口,另端延伸出有多个相间隔排列的竖板,两竖板间各形成有一缺缝,而多个竖板所框围的内缘侧设有前述凸阶塞,于开口端的阀门座外缘往上延伸有一竖条体,于竖条体末端设有一具有凹穴的阻塞头,于阻塞头的凹穴延伸出一中心梢;阀门座由开放式的开口由下往上套置于盖体的下轴管,且凹穴恰套围住盖体内侧的凸座,而阻塞头的中心梢闭塞前述连通道。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补胶器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役动组件在一端设有一偏心凸轮,在偏心凸轮的两侧且具有一对轴柱,役动组件的另端则设有一扳手部,役动组件借由轴柱枢设于前述上轴管所设的侧板上的轴孔,而役动组件的偏心凸轮位于上轴管的开口端且抵触于前述长柱体的头端,扳手部则以轴柱为摆动中心,上轴管所设的侧板的两相对向穿槽则容许使用者操控该役动组件进行概为半圆周的定轴点摆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62155.1U CN204564402U (zh) | 2014-12-31 | 2014-12-31 | 补胶器构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62155.1U CN204564402U (zh) | 2014-12-31 | 2014-12-31 | 补胶器构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564402U true CN204564402U (zh) | 2015-08-19 |
Family
ID=53857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862155.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64402U (zh) | 2014-12-31 | 2014-12-31 | 补胶器构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56440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97888A (zh) * | 2014-12-31 | 2016-07-27 | 周文三 | 补胶器构造 |
-
2014
- 2014-12-31 CN CN201420862155.1U patent/CN204564402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97888A (zh) * | 2014-12-31 | 2016-07-27 | 周文三 | 补胶器构造 |
CN105797888B (zh) * | 2014-12-31 | 2018-05-04 | 周文三 | 补胶器构造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165021U (zh) | 补胶器结构 | |
JP6060247B2 (ja) | シール・ポンプアップ装置構造 | |
CN205168068U (zh) | 汽车破损轮胎的急救装置 | |
CN104105590B (zh) | 车载用空气压缩机装置 | |
TWI660871B (zh) | 車載用空氣壓縮機之串接軟管的止逆接頭結構 | |
TWI482908B (zh) | Air compressor for vehicle | |
CN210187608U (zh) | 补胶罐构造 | |
CN102705207A (zh) | 一种气动隔膜泵 | |
CN204564402U (zh) | 补胶器构造 | |
CN104943972B (zh) | 液体定量挤出装置 | |
CN205190852U (zh) | 一种节能式充气嘴 | |
CN105797888B (zh) | 补胶器构造 | |
CN104903163B (zh) | 充气及补胶的空气压缩机装置 | |
TWI460089B (zh) | Air compressor for vehicle | |
CN205770887U (zh) | 按压式泡沫泵 | |
TWM509133U (zh) | 補膠器構造 | |
CN204642562U (zh) | 液体定量挤出装置 | |
CN205602366U (zh) | 一种压动打开的容器 | |
CN211613281U (zh) | 补胶器构造 | |
CN204687371U (zh) | 气动补胎装置 | |
CN206654302U (zh) | 一种便携式护发液包装瓶 | |
TWM511947U (zh) | 補膠器構造 | |
CN204091721U (zh) | 一种汽水制造装置 | |
CN103750743B (zh) | 一种保压苏打水机 | |
CN203404385U (zh) | 按压切换式浴缸龙头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504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