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63260U - 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 - Google Patents
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563260U CN204563260U CN201520261212.5U CN201520261212U CN204563260U CN 204563260 U CN204563260 U CN 204563260U CN 201520261212 U CN201520261212 U CN 201520261212U CN 204563260 U CN204563260 U CN 2045632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asolacrimal duct
- tube
- pipe
- insertion tube
- nasolacrim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包括用于置入鼻泪管内的空心硅胶鼻泪管置入管和与鼻泪管置入管头尾紧密邻近用于引导鼻泪管置入管置入鼻泪管的引导管。所述引导管表面涂设亲水层且较鼻泪管置入管质地硬,能引导鼻泪管置入管较为轻松置入鼻泪管。引导管腔内套设引导线体,引导线体与引导管及鼻泪管置入管的头端连为一体,鼻泪管置入管置入鼻泪管后,可剪去引导管的头端,抽去引导管,仅保留引导线体在鼻腔内,更为舒适;线体缝合在皮肤内使鼻泪管置入管固定更为简便且美观。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置入容易,美观大方,安全舒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鼻泪管置入管,尤其是一种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鼻泪管堵塞探通手术后,常需在鼻泪管内放置鼻泪管置入管避免鼻泪管管壁粘连再次形成堵塞。置管时间一般较长,最少一月以上。
鼻泪管极细,鼻泪管内置入导管较为困难,其手术的特点是:软质的硅胶导管置入困难,但患者手术后较为舒适;硬质塑料管置入相对容易,但患者不适感明显。
目前义管植入后固定方法一般是头端缝合在出鼻孔后上唇表面尾端缝合在鼻泪管开口处眼睑下缘的皮肤,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极为不美观,给患者带来心理不适。
鼻泪管内置入导管时间较长时,鼻泪管内腔可能因析出物沉积发生堵塞,导致引流失败。置管时间较长时常因导管外壁与鼻泪管内腔粘连导致拔管较为困难,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造成拔管损伤导致意外发生。
临床需要一种置管轻松,舒适美观,不易堵塞,拔管容易的鼻泪管置入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结构简单,置入轻松,固定方便,美观舒适,不易堵管,拔管容易,安全可靠。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包括用于置入鼻泪管内的空心硅胶鼻泪管置入管和与鼻泪管置入管头尾紧密邻近用于引导鼻泪管置入管置入鼻泪管的引导管,所述引导管腔内套设引导线体。所述引导管的硬度大于鼻泪管置入管。所述引导线体的长度与引导管的长度相当,所述引导线体的外径略小于引导管的内径。所述引导线体头端与引导管头端固定连接,所述引导线体尾端与鼻泪管置入管的头端固定连接。所述引导管的尾端和鼻泪管置入管的头端外径相等,外形匹配。所述引导管的尾端外管壁和鼻泪管置入管的头端外管壁密切接触但不固定连接,接触处外壁平滑。
所述引导管头端为直径与引导管外径相等的半圆球面,所述引导管外侧壁涂设亲水层。
所述鼻泪管置入管内外侧管壁均涂设亲水层,所述鼻泪管置入管尾端设置为扇形喇叭口,并在扇形喇叭口背面涂设粘胶。
所述引导线体包括不能被人体吸收的手术缝线。
所述鼻泪管置入管的外径小于2.5mm,长度大于3cm。所述引导管(2)及引导线体的外径均小于2.5mm,长度均大于5cm。
所述鼻泪管置入管的头端及尾端均设置若干孔洞,用于引流液进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前端为较硬质的引导管,便于置入鼻泪管并将柔软的鼻泪管置入管导入鼻泪管;引导管中套置引导线体,置管成功后可去除较硬的引导管减少患者留管的不适;柔软的引导线体方便缝入皮下固定,不适感小且美观,在需要时还能帮助拔出鼻泪管置入管;鼻泪管置入管内外涂设亲水层,便于置入及拔出,不易堵塞;鼻泪管置入管设置扇形黏贴区,便于无创固定鼻泪管置入管。结构简单,置入轻松,固定方便,美观舒适,不易堵管,拔管容易,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引导管部分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鼻泪管置入管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0-亲水层、1-引导管、2-鼻泪管置入管、21-扇形粘附区及3-引导线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一种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包括用于置入鼻泪管内的空心硅胶鼻泪管置入管1和与鼻泪管置入管1头尾紧密邻近用于引导鼻泪管置入管1置入鼻泪管的引导管2,所述引导管2腔内套设引导线体3。所述引导管2的硬度大于鼻泪管置入管1。所述引导线体3的长度与引导管2的长度相当,所述引导线体3的外径略小于引导管2的内径。所述引导线体3头端与引导管2头端固定连接,所述引导线体3尾端与鼻泪管置入管1的头端固定连接。所述引导管2的尾端和鼻泪管置入管1的头端外径相等,外形匹配。所述引导管2的尾端外管壁和鼻泪管置入管1的头端外管壁密切接触但不固定连接,接触处外壁平滑。
具体的,所述引导管2在临床应用时是临时导引,可以选用价格低廉,质地坚韧富有弹性并具有一定柔软度的医用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等。而鼻泪管置入管1需要长时间埋置在鼻泪管中,应选用组织相容性好,无过敏反应的高质医用材料,包括硅胶及其它高分子材料等。
所述引导管2和鼻泪管置入管1通过套置在引导管2腔内的引导线体3连接为一体,引导线体3分别在引导管2及鼻泪管置入管1固定连接,使引导管2和鼻泪管置入管1外表看来是“一个前半程质地较硬且类似实心后半程极为柔软且空心的整体导管”。质地较硬的“前段实心”导管置入鼻泪管较为容易,从而引导后段“柔软且空心”的导管进入鼻泪管中。达到置入时容易,留置时舒适的目的。
所述引导线体3套设在引导管2中,仅在引导管2头端与引导管2固定连接为一体,在引导管2头端以外的腔道内是游离套置。剪除引导管2及引导线体3固定连接为一体的头端后,能轻易的将套置在引导线体3外部的引导管2抽出,从而仅保留引导线体3尾端与鼻泪管置入管1的头端固定连接为一体。这样,当鼻泪管置入管1埋置成功后,可去除引导管2,仅保留引导线体3在鼻腔内,体积小,质地柔软,不适感极小。若穿入缝针尾孔,将部分线体缝合埋置在上唇皮下,就可以起到稳妥的固定作用,美观舒适。
所述引导管2的尾端和鼻泪管置入管1的头端外径相等,外形匹配,当引导管2的尾端和鼻泪管置入管1的头端紧密邻近时才会形成接触处外壁平滑的效果。在引导鼻泪管置入管1进入鼻泪管中时能减少摩擦力,减少对鼻泪管内壁的擦伤。但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引导管2的尾端外管壁和鼻泪管置入管1的头端并不固定连接,唯有如此,才能在剪除引导管2及引导线体3固定连接为一体头端后,将引导管2脱出。
所述鼻泪管置入管1尾端设置为扇形喇叭口,并在扇形喇叭口背面涂设粘胶,形成扇形粘附区21。所述鼻泪管置入管1尾端为泪液引流入口,连接设置扇形喇叭口并在背面涂设粘胶,用于将鼻泪管置入管1粘附固定在鼻泪管开口眼部表面皮肤,从而实现无创固定。当然,具体实施时也可不设置扇形喇叭口,而设置为埋置线体,可以缝合在眼睑下缘起到固定作用。
所述引导管2头端为直径与引导管2外径相等的半圆球面,所述引导管2优选设置为圆形截面导管,与鼻泪管内腔的形状相似。所述引导管2的头端为圆钝端,优选设置为直径与引导管2外径相等的半圆球面,便于置入鼻泪管之中,不容易对娇嫩的鼻泪管内壁造成损伤。
如图2所示,所述引导管2外侧壁涂设亲水层0。在引导管2的外表面涂设亲水层0,能进一步降低引导管2置入狭细的鼻泪管的难度,在置入鼻泪管内腔时无需使用有机的润滑油,仅需清水润湿就能得到较大的润滑度,避免异物带入鼻泪管形成不良刺激。亲水层0提高引导管2外表面的润滑度可以降低患者置管时的不适,减少引导管2置入鼻泪管时对鼻腔内壁的摩擦伤害。
如图3所示,所述鼻泪管置入管1内外侧管壁均涂设亲水层0,鼻泪管置入管1外壁涂设亲水层0的意义在于置入时较为润滑,减小鼻泪管置入管1植入的难度;置入保留时间较长时,也能避免鼻泪管置入管1外壁与鼻泪管内壁粘连造成拔管困难。鼻泪管置入管1内壁涂设亲水层0的意义在于亲水层0的润滑度较高,护理冲洗时压力较小,腔内沉积物容易被冲洗清除,能最大程度避免鼻泪管置入管1内腔被有机成分沉积堵塞。
所述引导线体3包括不能被人体吸收的手术缝线。所述鼻泪管置入管1留置持续时间一般较长,最少一个月,多则长达半年以上,引导线体3缝置在上唇皮下起固定作用,若线体被吸收,固定作用难免丧失。而若从鼻内腔拔管时也不能起到牵引作用。
所述鼻泪管置入管1的外径小于2.5mm,长度大于3cm。所述引导管2及引导线体3的外径均小于2.5mm,长度均大于5cm。鼻泪管置入管1的长度与鼻泪管长度适应,不能小于鼻泪管的长度;外径适宜,要能置入鼻泪管中。引导线体3的长度在引导置管时应能由鼻泪管入口到达鼻孔外部,否则牵引时较为困难,起不到引导作用。
所述鼻泪管置入管1的头端及尾端均设置若干孔洞,用于引流液进出。鼻泪管置入管1的头端就是与引导管2接触的一端,鼻泪管置入管1定位完毕后位于鼻腔内,是泪液引流的出口。鼻泪管置入管1的尾端是设置喇叭口端,鼻泪管置入管1定位完毕后紧贴引流测眼睛內眦,是泪液进入鼻泪管置入管1的入口。
下面具体说明置管及拔管实施操作步骤:
1、消毒,铺单,暴露鼻泪管入口将引导管2圆钝的头端置入鼻泪管,继续置入引导管2一定长度,使引导管2头端进入鼻腔内。
2、经鼻腔用手术钳夹持引导管2头端,将鼻泪管置入管1拉入鼻泪管管腔中。
3、调节鼻泪管置入管1在鼻泪管内的位置达到最佳,黏贴固定扇形喇叭口,必要时可以缝线固定。
4、减去引导管2及引导线体3固定连接为一体的头端,脱出引导管2。
5、引导线体3头端穿针,并将引导线体3缝合固定在上唇皮下。各针脚应部分暴露在皮肤外,并在缝合完毕时留足线头打结,便于后期拆除线体。
6、留管护理。
7、留置结束,减去线结,拔出上唇皮下埋置线体,经鼻腔剪除引导线体3,经鼻泪管入口处拔出鼻泪管置入管1。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前端为较硬质的引导管2,便于置入鼻泪管并将柔软的鼻泪管置入管1导入鼻泪管;引导管2中套置引导线体3,置管成功后可去除较硬的引导管2减少患者留管的不适;柔软的引导线体3方便缝入皮下固定,不适感小且美观,在需要时还能帮助拔出鼻泪管置入管1;鼻泪管置入管1内外涂设亲水层0,便于鼻泪管置入管1置入及拔出,不易堵塞;鼻泪管置入管1设置扇形黏贴区,便于无创固定鼻泪管置入管1。结构简单,置入轻松,固定方便,美观舒适,不易堵管,拔管容易,安全可靠。
Claims (6)
1.一种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其特征是:包括用于置入鼻泪管内的空心硅胶鼻泪管置入管(1)和与鼻泪管置入管(1)头尾紧密邻近用于引导鼻泪管置入管(1)置入鼻泪管的引导管(1),所述引导管(2)腔内套设引导线体(3);所述引导管(2)的硬度大于鼻泪管置入管(2);所述引导线体(3)的长度与引导管(2)的长度相当,所述引导线体(3)的外径略小于引导管(2)的内径;所述引导线体(3)头端与引导管(2)头端固定连接,所述引导线体(3)尾端与鼻泪管置入管(1)的头端固定连接;所述引导管(2)的尾端和鼻泪管置入管(1)的头端外径相等,外形匹配;所述引导管(2)的尾端外管壁和鼻泪管置入管(1)的头端外管壁密切接触但不固定连接,接触处外壁平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其特征是:所述引导管(2)头端为直径与引导管(2)外径相等的半圆球面;所述引导管(2)外侧壁涂设亲水层(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其特征是:所述鼻泪管置入管(1)内外侧管壁均涂设亲水层(0);所述鼻泪管置入管(1)尾端设置为扇形喇叭口,并在扇形喇叭口背面涂设粘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其特征是:所述引导线体(3)包括不能被人体吸收的手术缝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其特征是:所述鼻泪管置入管(1)的外径小于2.5mm,长度大于3cm;所述引导管(2)及引导线体(3)的外径均小于2.5mm,长度均大于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其特征是:所述鼻泪管置入管(1)的头端及尾端均设置若干孔洞,用于引流液进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61212.5U CN204563260U (zh) | 2015-04-28 | 2015-04-28 | 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61212.5U CN204563260U (zh) | 2015-04-28 | 2015-04-28 | 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563260U true CN204563260U (zh) | 2015-08-19 |
Family
ID=53855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26121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63260U (zh) | 2015-04-28 | 2015-04-28 | 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56326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71823A (zh) * | 2015-04-28 | 2015-07-15 | 无锡市人民医院 | 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 |
-
2015
- 2015-04-28 CN CN201520261212.5U patent/CN20456326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71823A (zh) * | 2015-04-28 | 2015-07-15 | 无锡市人民医院 | 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974486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unobstructed nasal passageways after nasal surgery | |
US5041101A (en) | Hysterectomy drain appliance | |
US20170007801A1 (en) | Flushing device and a catheter kit comprising a flushing device | |
US8092478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unobstructed nasal passageways after nasal surgery | |
CN107376099B (zh) | 一种导丝式尿道探子 | |
CN102019000B (zh) | 一组微创引流的手术器械 | |
CN108355229A (zh) | 一种弯位引导型男性尿道导管 | |
CN113384796A (zh) | 一种免球囊留置导尿管 | |
JP2024147749A (ja) | 鈍い先端及びコネクタを有し創部ドレーンカテーテルを組織を通して前進させるための屈曲可能なトロカール | |
CN204563260U (zh) | 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 | |
CA3036320C (en) | Urethral plug and system for addressing urinary incontinence | |
WO2021224248A1 (en) | Catheter | |
CN104771823A (zh) | 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 | |
CN208852218U (zh) | 一种导丝式尿道探子 | |
CN214970270U (zh) | 一种一次性输液港穿刺固定器 | |
CN208756183U (zh) | 一种安全实用的尿道探子 | |
CN208988832U (zh) | 带混合涂层螺纹软镜鞘的分体式膀胱硬镜 | |
CN215082900U (zh) | 鼻胆引流管路固定装置 | |
CN101015486A (zh) | 一种支撑义管 | |
CN206167004U (zh) | Ommaya囊穿刺装置及引流装置 | |
CN221713014U (zh) | 一种乳腺癌术后引流器 | |
CN114870225B (zh) | 经鼻咽鼓管暂时性填塞给药装置 | |
CN221060948U (zh) | 小鼠颈动脉留置管 | |
CN201085730Y (zh) | 一种人工泪道植入装置 | |
CN2501508Y (zh) | 猪尾形穿刺引流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8042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