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40428U - 一种底层水体曝气增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底层水体曝气增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540428U CN204540428U CN201520149994.3U CN201520149994U CN204540428U CN 204540428 U CN204540428 U CN 204540428U CN 201520149994 U CN201520149994 U CN 201520149994U CN 204540428 U CN204540428 U CN 2045404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eration
- check valve
- tube
- plate
- water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层水体曝气增氧装置,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和至少一个曝气盘(1),所述曝气盘(1)上盘绕有曝气管(2),所述曝气管(2)的进气口(5)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接;所述曝气盘(2)上设有排水止回阀(3),所述排水止回阀(3)的进口(7)与曝气管(2)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排水止回阀(3)的排水口置于所述曝气盘(1)上。该装置的气体发生器连有多个曝气盘,气体发生器置于池塘边上,而曝气盘均匀分布池塘底。另外,该装置在曝气盘上增置一排水止回阀能将进入曝气管内的水排出曝气管并能防止曝气管外的水回流曝气管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底层水体曝气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内陆水域总面积1747万公顷,可养殖水面675万公顷,已利用566万公顷;我国海岸线1.8万多公里,可供养殖的15米水深线浅海和潮间带滩涂面积1330万公顷,已养殖132.3万公顷。目前,我国主要养殖方式有:淡水池塘养殖、淡水大面积养殖、浅海养殖、海洋滩涂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现有的养殖方式大部分仍处于原始的粗养模式,产量很低。中国是个水产需求和出口大国,要想在有限的可养殖资源下获得高产、稳产,必须向精养化模式转变。
水域,是水产养殖动物的生活环境,每一种水产养殖动物都需要有适合其生存的水质环境,水质环境若能满足要求,水产养殖动物就能生长和繁殖,如果水质环境受到某种污染,某些水质指标超出水产养殖动物的适应和忍耐范围,轻者水产养殖动物不能正常生长,重者可能造成水产养殖动物大批死亡。而渔塘增氧机、投饲机是改善水质环境保证高产、稳产必备的养殖设备。使用渔塘增氧机能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净化水质,防止鱼类因缺氧浮头、死亡,它能够有效改善鱼类生存条件,提高养殖密度,加快鱼类生长。
增氧机是增加溶解氧量的有效方法,除了增加氧气之外,还可促进水的流通,并可以防止水体的温度层化、化学层化及氧气层化。如果增氧机在水塘深处运作,可以改善水塘底部的土质,使底层土增氧,并避免产生有毒气体,防止水产动物患病死亡。
增氧机是通过电动机或柴油机等动力源驱动工作的,使空气中的“氧”迅速转移到养殖水体中,综合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功能,解决池塘养殖中因为缺氧而产生的鱼浮头的问题,消除有害气体,促进水体对流交换,改善水质条件,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鱼池活性和初级生产率,增大放养密度,增加养殖对象的摄食强度,实现养殖增收。
市场上,传统型的增氧机械有以下几种:一是叶轮式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水、曝气等综合利用,是目前采用最多的增氧机,其增氧能力、动力效率均优于其它机型,但运转噪声大,会损伤鱼体,一般用于水深1米以上的大面积的池塘养殖;二是水车式增氧机,具有良好的增氧及促进水体流动的效果,适用于淤泥较深的池塘;三是喷水式增氧机,具有良好的增氧功能,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表层水体的溶氧量, 同时还有艺术观赏效果,适用于园林或旅游区养鱼池使用。
申请号为201110064684.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吸水曝气式增氧机,该增氧机包括机架、浮球、气体发生器、吸水器和曝气盘,由支撑杆组成三角形的机架,机架的支撑杆的下方安装浮球,在机架的中央上方安装气体发生器,在机架的下方安装吸水器和曝气盘,气体发生器经气管连通曝气盘,整体构成吸水曝气式增氧机。
申请人在实现上述专利时发现曝气盘外的水(污水或者浑水)易进入曝气盘里,影响增氧机的使用效果,同时该曝气装置对底层水体的增氧效果不好,且结构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层水体曝气增氧装置,首先,该水体曝气增氧装置的使用方式不同,该装置的气体发生器连有多个曝气盘,气体发生器置于池塘边上,而曝气盘均匀分布池塘底,可以实现对底层水体进行多点曝气增氧。其次,该装置在现有的水体增氧装置的曝气盘上设置一排水止回阀来排出进入曝气盘中的水并能阻止曝气盘外的水回流曝气盘内。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层水体曝气增氧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和至少一个曝气盘1,所述曝气盘1上盘绕有曝气管2,所述曝气管2的进气口5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接;所述曝气盘2上设有排水止回阀3,所述排水止回阀3的进口7与曝气管2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排水止回阀3的排水管置于所述曝气盘1上。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曝气盘1外周缘上设有围边,围边的高度为6-10cm。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排水止回阀3的排水管4的末端封闭且其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9,所述排水孔9外套设有橡胶管10。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排水止回阀3垂直设于曝气盘1上,所述排水止回阀3包括罐体6、罐体6上部的进口7、罐体6底部的排水管4和设于罐体6内用于封堵排水管4的浮球8。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曝气盘1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其由高密度塑料制成。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曝气管2螺旋盘绕2-5圈,所述曝气管2上设有多个微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层水体曝气增氧装置,首先,该水体曝气增氧装置的使用方式不同,该装置的气体发生器连有多个曝气盘,气体发生器置于池塘边上,而曝气盘均匀分布池塘底,可以实现对水体的底层进行多点曝气增氧。其次,该装置在现有的水体增氧装置的曝气盘上设置一排水止回阀能将进入曝气管内的水排出曝气管并能防止曝气管外的水回流曝气管内,曝气盘能安放在水体的最底层并且不会搅浑水体保证水体增氧装置的最佳工作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层水体曝气增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水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曝气盘、2曝气管、3排水止回阀、4排水管、5进气口、6罐体、7进口、8浮球、9排水孔、10橡胶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层水体曝气增氧装置,该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和至少一个曝气盘1等。具体地,气体发生器置于池塘边上,而曝气盘1均匀分布池塘底,可以实现对整个水体的底层进行多点曝气增氧。其中,每个曝气盘1上盘绕有曝气管2,各曝气管2的进气口5与气体发生器连接(每个曝气盘1的进气口5通过支管连接主管,而主管与气体发生器连接)。当然,水体曝气增氧装置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故省略详细描述。前述结构与现有的水体曝气增氧装置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曝气盘2上设有排水止回阀3(具体可以采用固定支架固定),排水止回阀3的进口7与曝气管2的出气口连接,排水止回阀3的进口7低于曝气管2的出气口,排水止回阀3的排水管置于曝气盘1上。
其中,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曝气盘1外周缘上设有围边,围边的高度为6-10cm,优选为8cm左右,曝气管2盘绕在围边围成的空间内。围边的作用:其一可以防止水进入曝气盘1中,其二可以形成高度差。其中,曝气管2通过支架(具体可以为不锈钢钢管弯成的圆圈)设于曝气盘1上(其高度低于围边的高度)且位于围边内,其进气口5伸出围边外。
其中,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排水止回阀3的排水管4的末端封闭且其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9(优选在排水管4的末端的一侧设有两个排水孔9),该排水孔9外套设有橡胶管10,该橡胶管10套设在排水管4末端上,在有气压时,保证排水止回阀3可以向外排水,在没有气压时,保证排水止回阀3中的水位。
其中,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排水止回阀3垂直设于曝气盘1上,具体可以设置在曝气盘1的中部偏向进气口5的位置。具体地,参见图2,排水止回阀3包括罐体6、罐体6上部的进口7、罐体6底部的排水管4和设于罐体6内用于封堵排水管4的浮球8等,其中,浮球8可以漂浮在水中且直径大于排水管4的直径,罐体6的底部为U形结构。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曝气盘1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结构,其由高密度塑料制成保证其可以沉到池底。其为圆形时,其直径为80-120cm。更具体地,曝气盘1为沉水性塑料制成的上口直径为100cm、底直径为98cm的上敞口的圆锥柱形结构,其外周缘上设有8cm高的围边,围边围成的空间内设有由直径3cm的钢管弯成的直径90cm的环形固定圈(与曝气盘1同心设置)。该环形固定圈下侧固定在曝气盘1,其上侧用于固定曝气管2。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曝气管2螺旋盘绕2-5圈(由外向内螺旋盘绕,中心处的曝气管2向外伸出围边),具体可为3圈,且曝气管2上设有多个微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层水体曝气增氧装置,首先,该水体曝气增氧装置的使用方式不同,该装置的气体发生器连有多个曝气盘,气体发生器置于池塘边上,而曝气盘均匀分布池塘底,可以实现对水体的底层进行多点曝气增氧。其次,该装置在传统的水体增氧装置的曝气盘上设置一排水止回阀能将进入曝气管内的水排出曝气管并能防止曝气管外的水回流曝气管内,曝气盘能安放在水体的最底层并且不会搅浑水体保证水体增氧装置的最佳工作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底层水体曝气增氧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和至少一个曝气盘(1),所述曝气盘(1)上盘绕有曝气管(2),所述曝气管(2)的进气口(5)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盘(2)上设有排水止回阀(3),所述排水止回阀(3)的进口(7)与曝气管(2)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排水止回阀(3)的排水管(4)置于所述曝气盘(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层水体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盘(1)外周缘上设有围边,围边的高度为6-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层水体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止回阀(3)的排水管(4)的末端封闭且其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9),所述排水孔(9)外套设有橡胶管(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层水体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止回阀(3)垂直设于曝气盘(1)上,所述排水止回阀(3)包括罐体(6)、罐体(6)上部的进口(7)、罐体(6)底部的排水管(4)和设于罐体(6)内用于封堵排水管(4)的浮球(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层水体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盘(1)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其由高密度塑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底层水体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2)螺旋盘绕2-5圈,所述曝气管(2)上设有多个微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49994.3U CN204540428U (zh) | 2015-03-17 | 2015-03-17 | 一种底层水体曝气增氧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49994.3U CN204540428U (zh) | 2015-03-17 | 2015-03-17 | 一种底层水体曝气增氧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540428U true CN204540428U (zh) | 2015-08-12 |
Family
ID=53815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14999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40428U (zh) | 2015-03-17 | 2015-03-17 | 一种底层水体曝气增氧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540428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18595A (zh) * | 2017-02-16 | 2017-06-13 | 广东顺德均健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水运动养殖跑道 |
CN111165423A (zh) * | 2019-12-30 | 2020-05-19 | 艾丹 | 手提式高压底层纳米微孔曝气增氧机 |
CN111328760A (zh) * | 2020-01-19 | 2020-06-26 | 清水华明(武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回”字型养殖塘的曝气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CN111995082A (zh) * | 2020-08-24 | 2020-11-27 | 江苏江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曝气加速装置 |
-
2015
- 2015-03-17 CN CN201520149994.3U patent/CN20454042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18595A (zh) * | 2017-02-16 | 2017-06-13 | 广东顺德均健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水运动养殖跑道 |
CN111165423A (zh) * | 2019-12-30 | 2020-05-19 | 艾丹 | 手提式高压底层纳米微孔曝气增氧机 |
CN111328760A (zh) * | 2020-01-19 | 2020-06-26 | 清水华明(武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回”字型养殖塘的曝气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CN111995082A (zh) * | 2020-08-24 | 2020-11-27 | 江苏江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曝气加速装置 |
CN111995082B (zh) * | 2020-08-24 | 2022-05-10 | 江苏江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曝气加速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39917B (zh) | 一种船载海洋养殖系统 | |
CN204968967U (zh) | 基于生态养殖的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3739082B (zh) | 人工造流曝气耦合生物膜浮床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系统 | |
CN102531178A (zh) | 一种太阳能生态复合净化塘处理养殖废水的组合装置 | |
CN204540428U (zh) | 一种底层水体曝气增氧装置 | |
CN109548720A (zh) | 基于异位生物絮团培育和原位硝化的复合对虾养殖系统 | |
CN108849693A (zh) | 一种池塘循环流水环形槽养殖系统 | |
CN103960113A (zh) | 全自动工厂化池塘多层分级养殖 | |
CN207870100U (zh) | 一种循环流净化生态水产养殖系统 | |
CN110078218A (zh) | 一种高效净水复合式生态浮岛装置及水处理方法 | |
CN105766756B (zh) | 一种刺参池塘养殖投饲系统及投饲方法 | |
CN101659481A (zh) | 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 | |
CN102124991A (zh) | 吸水曝气式增氧机 | |
CN204305872U (zh) | 一种池塘底层水体增氧装置 | |
CN206251759U (zh) | 一种底层水自动循环的增氧系统 | |
CN208972345U (zh) | 一种池塘循环流水环形槽养殖系统 | |
CN201406349Y (zh) | 轮涌式水体增氧净化机 | |
CN102139962A (zh) | 一种多功能水产养殖生物浮岛水质净化装置 | |
CN201458839U (zh) | 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 | |
CN202643446U (zh) | 一种高效增氧装置 | |
CN206390046U (zh) | 一种带有高效排污功能的海水养殖水池 | |
CN206651224U (zh) | 一种漂浮罐体式可持续水产养殖系统 | |
CN201400599Y (zh) | 可移动式水净化装置 | |
CN209914773U (zh) | 一种螃蟹与水生植物循环共养的装置 | |
CN105519486A (zh) | 一种池塘底层水体增氧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