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4511526U - 密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密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11526U
CN204511526U CN201520009187.1U CN201520009187U CN204511526U CN 204511526 U CN204511526 U CN 204511526U CN 201520009187 U CN201520009187 U CN 201520009187U CN 204511526 U CN204511526 U CN 204511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sealing ring
ring
rotating shaft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091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燕
力宁
周坤
李齐飞
翁泽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ircraft Power Machinery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ircraft Power Machinery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ircraft Power Machinery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Aircraft Power Machinery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5200091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11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11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1152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Devices (AREA)
  • Sealing Using Fluids, Sealing Without Contact, And Removal Of Oi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壳体及密封组件,密封壳体套设于旋转轴上,密封组件设置于密封壳体内,密封组件包括套设于旋转轴上的第一密封环及第二密封环,且第一密封环与第二密封环之间经阻挡件形成与进气孔连通的环形间隙。其中,环形间隙与进气孔连通,在旋转轴转动时,以便外界的气体会从进气孔引入密封壳体内,使得密封壳体内的压力高于轴承腔内的压力,从而气体会经环形间隙泄漏到轴承腔内,形成气压流有效阻止轴承腔内的滑油泄漏,相较篦齿密封,密封效果好。

Description

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密封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精密的热力机械。该设备中的旋转轴外是容纳有润滑油的轴承腔,为保证轴承和润滑油免受气流流路环境损害,防止润滑油泄漏,需在轴承腔处设置密封装置,以使发动机转子系统的轴承腔与发动机的气流环境有效隔离。
目前,现有的密封方式主要采用篦齿密封,如图1所示,篦齿密封包括封严圈1、涂层2和篦齿密封件3,篦齿密封件3作为转子,封严圈1和涂层2作为静子,转子和静子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以防转子和静子相互接触产生磨损。在使用过程中,高压侧气体进入篦齿密封件3和涂层2之间,在篦齿密封件3的齿间形成漩涡流,使流体产生自封闭效应,实现对轴承腔的密封。然而,当发动机以慢车状态向最大功率状态的加速过程中,因离心力作用转子急骤膨胀,静子和转子间隙变小,轴发生振动和偏移,使篦齿密封件3齿尖和涂层2磨损,造成不可复原的间隙增大,导致密封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篦齿密封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密封装置,用于密封轴承腔,轴承腔形成于旋转轴上,包括:
套设于旋转轴上的密封壳体,密封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孔;
密封组件,设置于密封壳体内,密封组件包括套设于旋转轴上的第一密封环及第二密封环,第一密封环与第二密封环之间经阻挡件形成与进气孔连通的环形间隙,以在旋转轴转动时,形成气压流密封轴承腔。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环及第二密封环均包括至少两个呈弧形状的子密封件,子密封件外表面开设有沟槽,沟槽内设置有拉伸弹簧,至少两个子密封件通过拉伸弹簧箍合于旋转轴上,且第一密封环及第二密封环均设置为沿旋转轴的径向浮动。
进一步地,子密封件的端部设置有接头,第一密封环的子密封件之间通过接头相互搭接并留有接头间隙,第二密封环的子密封件之间通过接头相互搭接并留有接头间隙。
进一步地,密封装置还包括位于密封壳体内的挡圈组件,阻挡件为向第一密封环及第二密封环提供弹性力的弹性元件,密封壳体远离轴承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卡圈,挡圈组件一端与弹性卡圈抵触,另一端与第一密封环抵触,第二密封环与密封壳体靠近轴承的一端抵触。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环的内径表面、第一密封环上与挡圈组件的接触面、第二密封环的内径表面及第二密封环上与密封壳体的接触面均开设有卸荷槽。
进一步地,密封壳体上与第二密封环对应处及挡圈组件上与第一密封环对应处均设有第一防转件;
第一密封环与第二密封环上均开设有防转槽,第一防转件伸入防转槽内。
进一步地,密封壳体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挡圈组件周向转动的第二防转件。
进一步地,挡圈组件上与密封壳体贴合的接触面和/或密封壳体上用于与涡轮壳体贴合的接触面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旋转轴靠近轴承腔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甩油槽,密封壳体朝向甩油槽的一侧设置有反螺纹齿,甩油槽与反螺纹齿配合,形成回油通道。
进一步地,密封壳体对应于密封组件的安装位置处开设有储油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封装置,将第一密封环与第二密封环套设在旋转轴上,形成主密封界面来限制轴承腔内轴向滑油的泄漏,再将第一密封环及第二密封环设置于密封壳体内,形成二次密封界面来限制径向滑油的泄漏。其中,环形间隙与进气孔连通,在旋转轴转动时,以便外界的气体从进气孔引入密封壳体内,使得密封壳体内的压力要高于轴承腔内的压力,从而气体会经环形间隙泄漏到轴承腔内,形成气压流有效阻止轴承腔内的滑油泄漏,相较篦齿密封,密封效果好。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的篦齿密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第一密封环或者第二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是图3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密封壳体;110、进气孔;120、弹性卡圈;130、第一防转件;140、第二防转件;150、反螺纹齿;160、储油槽;20、密封组件;210、第一密封环;220、第二密封环;230、阻挡件;240、子密封件;242、沟槽;244、卸荷槽;246、接头;248、防转槽;250、拉伸弹簧;30、轴承腔;40、旋转轴;410、甩油槽;50、轴承;60、挡圈组件;7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和所有的组合。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用于密封轴承腔30,轴承腔30形成于旋转轴40上,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壳体10及密封组件20,密封壳体10套设于旋转轴40上,密封壳体10上开设有进气孔110,具体地,密封壳体10位于轴承腔30远离轴承50的一端。密封组件20设置于密封壳体10内,密封组件20包括套设于旋转轴40上的第一密封环210及第二密封环220,第一密封环210与第二密封环220之间经阻挡件230形成与进气孔110连通的环形间隙,以在旋转轴40转动时,形成气压流密封轴承腔30。将第一密封环210与第二密封环220套设在旋转轴40上,形成主密封界面来限制轴承腔30内轴向滑油的泄漏,再将第一密封环210及第二密封环220设置于密封壳体10内,形成二次密封界面来限制径向滑油的泄漏。其中,环形间隙与进气孔110连通,在旋转轴40转动时,以便外界的气体从进气孔110引入密封壳体10内,使得密封壳体10内的压力要高于轴承腔30内的压力,从而气体会经环形间隙泄漏到轴承腔30内,形成气压流有效阻止轴承腔30内的滑油泄漏,相较篦齿密封,密封效果好。具体地,外界的气体可通过单独的引气装置或者在旋转轴40转动时形成的负压等其他方式从进气孔110引入至密封壳体10内。此外,有效保证轴承腔30内的压力,有助于轴承腔30内的回油。在高速旋转时,旋转轴40与密封组件20的温度会过高,环形间隙进入的气体会对密封组件20起冷却作用,保证密封组件20的有效密封,可靠性高。
参照图2至图4,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密封环210及第二密封环220均包括至少两个子密封件240,子密封件240呈弧形状,子密封件240外表面开设有沟槽242,沟槽242内设置有拉伸弹簧250,至少两个子密封件240通过拉伸弹簧250箍合于旋转轴40上,从而实现将第一密封环210及第二密封环220套设于旋转轴40上的目的。其中,第一密封环210及第二密封环220均设置为沿旋转轴40的径向浮动,以使第一密封环210及第二密封环220适应旋转轴40偏心和跟随旋转轴40跳动,保证密封装置的结构稳定性,使得第一密封环210和第二密封环220不会因旋转轴40转速的变化而发生磨损,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环210及第二密封环220均可包括三个子密封件240,这三个子密封件240是沿各自密封环周向分成三等分的弧形段,且第一密封环210的结构与第二密封环220的结构一致。第一密封环210及第二密封环220均可选用石墨材料制成的石墨环。可选地,子密封件240的端部设置有接头246,第一密封环210的子密封件240之间通过接头246相互搭接并留有接头间隙,第二密封环220的子密封件240之间通过接头246相互搭接并留有接头间隙。如此,采用搭接结构,即子密封件240的接头246相互叠合连接,有效避免了子密封件240之间连接处的缝隙发生滑油泄漏,并且留有接头间隙,以使第一密封环210及第二密封环220在旋转轴40的径向浮动。具体地,第一密封环210及第二密封环220均可与旋转轴40过渡配合,密封效果好。
参照图2至图4,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可选地,密封装置还包括挡圈组件60,阻挡件230为弹性元件,密封壳体10远离轴承50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卡圈120,挡圈组件60位于密封壳体10内,且一端与弹性卡圈120抵触,另一端与第一密封环210抵触,第二密封环220与密封壳体10靠近轴承50的一端抵触。阻挡件230分别向第一密封环210及第二密封环220提供弹性力,弹性卡圈120则向挡圈组件60提供弹性力,从而实现将第一密封环210与第二密封环220抵持于密封壳体10内的目的,弹性卡圈120还具体对密封组件20轴向位移量进行限制的目的,保证密封效果。具体地,阻挡件230可以选用压缩弹簧。如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密封壳体10远离轴承50的一端为密封壳体10的左侧,靠近轴承50的一端为密封壳体10的右侧。
参照图2至图4,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密封环210的内径表面、第一密封环210上与挡圈组件60的接触面、第二密封环220的内径表面及第二密封环220上与密封壳体10的接触面均开设有卸荷槽244。如此,在气体进入第一密封环210与第二密封环220之间的间隙并在间隙中流动时,该卸荷槽244有利于减小气体作用时的接触负荷。具体到本是实施例中,卸荷槽244开设于子密封件240上。
参照图2至图4,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可选地,密封壳体10上与第二密封环220对应处及挡圈组件60上与第一密封环210对应处均设置有第一防转件130,第一密封环210与第二密封环220上均开设有防转槽248,第一防转件130伸入防转槽248内,用于防止第一密封环210与第二密封环220周向转动,保证密封效果。具体地,第一防转件130可以选用防转销。在本实施例中,该防转槽248开设于子密封件240上。可选地,密封壳体10上设置有第二防转件140,第二防转件140用于防止挡圈组件60周向转动,以便确定密封壳体10和挡圈组件60上第一防转件130的安装位置,从而保证第一密封环210与第二密封环220安装位置的精准度,可靠性高。具体地,第二防转件140可以选用圆柱销。
参照图2,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可选地,为提高密封效果,挡圈组件60上与密封壳体10贴合的接触面设置有密封圈70。密封壳体10用于与涡轮壳体贴合的接触面也可设置有密封圈70。具体地,为改善密封效果,密封圈70可以选用O型密封圈。如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密封壳体10上设置有两个密封圈70,以达到辅助密封的目的。
参照图2,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可选地,旋转轴40靠近轴承腔30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甩油槽410,密封壳体10朝向甩油槽410的一侧设置有反螺纹齿150,甩油槽410与反螺纹齿150配合,形成回油通道。因在工作状态下,轴承腔30内的滑油可能冲入密封组件20与旋转轴40之间的空隙中,到达密封组件20附近形成液体动压浮升力,出现滑油泄漏,故在靠近轴承腔30的旋转轴40上开设甩油槽410,并在密封壳体10上配合设置反螺纹齿150,甩油槽410与反螺纹齿150配合形成回油通道,借螺旋作用,有效将滑油赶回至轴承腔30内,提高密封效果。
参照图2,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可选地,密封壳体10对应于密封组件20的安装位置处开设有储油槽160。如此,当有少量滑油进入密封组件20与旋转轴40的空隙中时,由于旋转轴40的转动少量滑油会储藏在储油槽160中。在工作状态下,储油槽160内的润滑油会流向密封组件20与旋转轴40之间,以对第一密封环210及第二密封环220起润滑作用,减小第一密封环210及第二密封环220的磨损,提高第一密封环210及第二密封环220的使用寿命。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封装置,将第一密封环210与第二密封环220套设在旋转轴40上,形成主密封界面来限制轴承腔30内轴向滑油的泄漏,再将第一密封环210及第二密封环220设置于密封壳体10内,形成二次密封界面来限制径向滑油的泄漏。其中,环形间隙与进气孔110连通,在旋转轴40转动时,以便外界的气体会从进气孔110引入密封壳体10内,使得密封壳体10内的压力要高于轴承腔30内的压力,从而气体会由环形间隙泄漏到轴承腔30内,形成气压流有效阻止轴承腔30内的滑油泄漏,相较篦齿密封,密封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密封装置,用于密封轴承腔(30),所述轴承腔(30)形成于旋转轴(40)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设于所述旋转轴(40)上的密封壳体(10),所述密封壳体(10)上开设有进气孔(110);
密封组件(20),设置于所述密封壳体(10)内,所述密封组件(20)包括套设于所述旋转轴(40)上的第一密封环(210)及第二密封环(220),所述第一密封环(210)与所述第二密封环(220)之间经阻挡件(230)形成与所述进气孔(110)连通的环形间隙,以在所述旋转轴(40)转动时,形成气压流密封所述轴承腔(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环(210)及所述第二密封环(220)均包括至少两个呈弧形状的子密封件(240),所述子密封件(240)外表面开设有沟槽(242),所述沟槽(242)内设置有拉伸弹簧(250),至少两个所述子密封件(240)通过所述拉伸弹簧(250)箍合于所述旋转轴(40)上,且所述第一密封环(210)及所述第二密封环(220)均设置为沿所述旋转轴(40)的径向浮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密封件(240)的端部设置有接头(246),所述第一密封环(210)的子密封件(240)之间通过所述接头(246)相互搭接并留有接头间隙,所述第二密封环(220)的子密封件(240)之间通过所述接头(246)相互搭接并留有接头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密封壳体(10)内的挡圈组件(60),所述阻挡件(230)为向所述第一密封环(210)及所述第二密封环(220)提供弹性力的弹性元件,所述密封壳体(10)远离轴承(50)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卡圈(120),所述挡圈组件(60)一端与所述弹性卡圈(120)抵触,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环(210)抵触,所述第二密封环(220)与所述密封壳体(10)靠近所述轴承(50)的一端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环(210)的内径表面、所述第一密封环(210)上与所述挡圈组件(60)的接触面、所述第二密封环(220)的内径表面及所述第二密封环(220)上与所述密封壳体(10)的接触面均开设有卸荷槽(24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壳体(10)上与所述第二密封环(220)对应处及所述挡圈组件(60)上与所述第一密封环(210)对应处均设有第一防转件(130);
所述第一密封环(210)与所述第二密封环(220)上均开设有防转槽(248),所述第一防转件(130)伸入所述防转槽(248)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壳体(10)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挡圈组件(60)周向转动的第二防转件(14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圈组件(60)上与密封壳体(10)贴合的接触面和/或所述密封壳体(10)上用于与涡轮壳体贴合的接触面设置有密封圈(7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40)靠近所述轴承腔(30)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甩油槽(410),所述密封壳体(10)朝向所述甩油槽(410)的一侧设置有反螺纹齿(150),所述甩油槽(410)与所述反螺纹齿(150)配合,形成回油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壳体(10)对应于所述密封组件(20)的安装位置处开设有储油槽(160)。
CN201520009187.1U 2015-01-07 2015-01-07 密封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4511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09187.1U CN204511526U (zh) 2015-01-07 2015-01-07 密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09187.1U CN204511526U (zh) 2015-01-07 2015-01-07 密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11526U true CN204511526U (zh) 2015-07-29

Family

ID=53709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09187.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511526U (zh) 2015-01-07 2015-01-07 密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11526U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9234A (zh) * 2015-11-04 2016-02-03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密封装置及具有其的航空发动机
CN105971924A (zh) * 2016-05-31 2016-09-28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一种氢氧发动机氧涡轮泵用圆周分段式氦密封装置
CN106050726A (zh) * 2016-07-08 2016-10-26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
CN106065816A (zh) * 2016-08-02 2016-11-0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接触式浮动气膜轴间密封结构及安装方法
CN107304685A (zh) * 2016-04-18 2017-10-31 通用电气公司 气体轴承密封件
CN108625906A (zh) * 2017-03-20 2018-10-09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航空发动机轴承腔密封装置、核心机以及航空发动机
CN108952826A (zh) * 2018-06-06 2018-12-07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气压弹性封严装置及燃气涡轮发动机
CN111790211A (zh) * 2019-04-04 2020-10-20 赛峰飞机发动机公司 一种油气分离器传动齿轮及相关的涡轮机附件箱和涡轮机
CN112228225A (zh) * 2020-10-14 2021-01-15 上海尚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涡喷发动机润滑系统
CN115163933A (zh) * 2022-05-30 2022-10-11 江门市鑫辉特种密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端面进出料管密封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9234A (zh) * 2015-11-04 2016-02-03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密封装置及具有其的航空发动机
CN107304685A (zh) * 2016-04-18 2017-10-31 通用电气公司 气体轴承密封件
CN105971924A (zh) * 2016-05-31 2016-09-28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一种氢氧发动机氧涡轮泵用圆周分段式氦密封装置
CN106050726A (zh) * 2016-07-08 2016-10-26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
CN106065816A (zh) * 2016-08-02 2016-11-0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接触式浮动气膜轴间密封结构及安装方法
CN106065816B (zh) * 2016-08-02 2018-04-1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接触式浮动气膜轴间密封结构及安装方法
CN108625906A (zh) * 2017-03-20 2018-10-09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航空发动机轴承腔密封装置、核心机以及航空发动机
CN108952826A (zh) * 2018-06-06 2018-12-07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气压弹性封严装置及燃气涡轮发动机
CN111790211A (zh) * 2019-04-04 2020-10-20 赛峰飞机发动机公司 一种油气分离器传动齿轮及相关的涡轮机附件箱和涡轮机
CN112228225A (zh) * 2020-10-14 2021-01-15 上海尚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涡喷发动机润滑系统
CN112228225B (zh) * 2020-10-14 2021-04-13 上海尚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涡喷发动机润滑系统
CN115163933A (zh) * 2022-05-30 2022-10-11 江门市鑫辉特种密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端面进出料管密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11526U (zh) 密封装置
KR102276083B1 (ko) 슬라이딩 부품
KR102276081B1 (ko) 슬라이딩 부품
US11739844B2 (en) Mechanical seal
JP6776232B2 (ja) 摺動部品
JP6444492B2 (ja) 摺動部品
JP5256524B2 (ja) 円周方向に変化する揚力を有する流体力学的シール
KR102288158B1 (ko) 슬라이딩 부품
US7914007B2 (en) Segmented seal with hydrodynamic feature and assembly
CN103206271B (zh) 涡轮机轴密封装置
JPWO2016186020A1 (ja) 摺動部品
JP6456950B2 (ja) 摺動部品
CN106050726A (zh) 压缩机
CN108591473B (zh) 机械密封装置
CN104454150A (zh) 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密封结构
CN106285957B (zh) 预封严结构
CN203822654U (zh) 一种近零内泄漏的不锈钢磁力泵
CN110285219A (zh) 一种高效双重零泄漏浮环密封装置
CN203499731U (zh) 一种高温高速浮环气膜密封结构
CN204403384U (zh) 非接触式动密封组件
CN204402646U (zh) 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密封结构
CN110285218A (zh) 一种恒弹力镀膜渐开线螺旋槽长寿命密封装置
KR102629500B1 (ko) 슬라이딩 부재
CN105065679A (zh) 增压器油封结构
CN221033263U (zh) 一种离心压缩机的干气密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