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99711U - 自动开收伞的伞头 - Google Patents
自动开收伞的伞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99711U CN204499711U CN201520034988.3U CN201520034988U CN204499711U CN 204499711 U CN204499711 U CN 204499711U CN 201520034988 U CN201520034988 U CN 201520034988U CN 204499711 U CN204499711 U CN 2044997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mbrella
- lever
- head
- hole
- axis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开收伞的伞头,包括对伞中棒进行控制的第一限位装置和对扣头进行控制的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二限位装置是预先装配好的总成,所述总成扣合在内座上。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更加方便的、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开收伞的伞头。
背景技术
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旅行、外出的必带物品,伞的制作材料通常包括了具延展性的布料,和其它可用作骨架的材料与缠线。虽然伞在最初发明时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阻挡阳光,但是现在最常被当作雨天挡雨的雨具。用来遮蔽阳光的伞又称作阳伞或遮阳伞,可固定于露台桌等户外家具,或用在海滩上。由于伞在日常生活中被消费者频繁的使用到,因此伞的种类越来越多,关于伞的使用也越来越方便。例如,为了实现单手开合伞,以满足使用者在外出时更加方便的使用,因此人们开发出了自动开合伞;中国专利文献CN 201683210 U 就公布了一种自动开合伞,它的结构是,包括伞中棒、伞骨装置、上巢、下巢、伞头、滑轮、拉绳和扣头,该伞头包括具有凹腔和侧缘开口的壳体、位于凹腔内并可供伞中棒插入且具有容置腔的按座、位于壳体侧缘开口的按钮以及均位于按座容置腔内的套设在中棒上的滑座、两端分别抵靠在滑座和按座上的弹簧、与该按钮相连的弹节和按钮弹簧;该滑座上还枢设有连接块、具有穿孔的插片以及两端分别抵靠在插片一端和伞头壳体上的弹性件,该连接块在该枢接点两侧分别形成供与按钮抵触的头部和穿过该插片穿孔的尾部,该插片另一端穿过伞中棒而位于伞中棒内并供限位该扣头,通过按所述按钮实现伞的自动开合。
上述的自动开合伞,由于用于控制所述扣头的所述连接块、插片和弹性件等部件是设置在所述伞头内的零部件,上述零部件体积较小,而且伞头体积也较小、结构较为复杂,制作伞头时,逐件安装零部件就显得非常不容易进行,安装速度极慢,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安装更加方便的、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自动开收伞的伞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自动开收伞的伞头,包括对伞中棒进行控制的第一限位装置和对扣头进行控制的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二限位装置是预先装配好的总成,所述总成扣合在内座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总成包括杠杆,设在所述杠杆下方的杠杆架,所述杠杆架内设有楔栓与第三顶簧,所述楔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顶簧相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伞中棒内以卡住所述扣头,所述杠杆的中部设有第一轴孔,所述杠杆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轴孔的杠杆轴与所述杠杆架枢接;拨动所述杠杆的上方,所述杠杆带动所述楔栓进行移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楔栓上设有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轴孔的上方的用于与按钮抵触的所述杠杆的头部穿过滑套,位于所述第一轴孔的下方的所述杠杆的尾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以带动所述楔栓进行移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杠杆架上设有第二轴孔和第三轴孔,所述杠杆夹设于所述第二轴孔和第三轴孔之间,所述杠杆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轴孔、第一轴孔和第三轴孔将所述杠杆与所述杠杆架枢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所述第二限位装置是预先装配好的总成,所述总成扣合在内座上的结构,这样在制作伞头时,安装零部件时就可以预先装配好所述总成,再将所述总成扣合在所述内座上,如此便可大大加快安装的速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更加方便的、生产效率能够得到提高的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揭示的是一种自动开收伞的伞头,请先参见图1,图1是伞处于收合的状态;包括设有容置腔的内座1,插接在所述内座1内的伞中棒2,所述伞中棒2的内部带有拉线21,所述拉线21的底端连接有扣头3,所述扣头3设在所述伞中棒2内,在所述容置腔内还设有套设在所述伞中棒2上的滑套22,所述滑套22的下方设有套设在所述伞中棒2上的第一弹簧23,所述第一弹簧23一端与所述内座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套22连接,且所述第一弹簧23的与所述滑套22相连接的一端还设有第一弹簧套231,所述第一弹簧套231用于增大所述第一弹簧23与与所述滑套22的接触面积,所述第一弹簧23推顶所述滑套22位于一定高度,在所述内座1的侧边设有开口,在所述开口处设有与第二弹簧41连接的按钮4,所述第二弹簧41一端与所述按钮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座1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伞头设有对伞中棒2进行控制的第一限位装置和对所述扣头3进行控制的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包括设有凸起811的钩片81、与所述钩片81相连接的第四弹簧82以及与所述凸起811相对应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钩片81和第四弹簧82均设在所述内座1内,所述钩片81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弹簧8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按钮4连接,所述第二通孔设在所述伞中棒2上的与所述钩片81上的凸起811相对应的位置。下面针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即第二限位装置并结合图1和图2进行阐述: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限位装置是预先装配好的总成10,所述总成10扣合在内座1上,所述总成10包括杠杆6,设于所述杠杆6下方的杠杆架7,所述杠杆架7内设有楔栓5与第三顶簧52,所述楔栓5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顶簧52相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伞中棒2内以卡住所述扣头3,所述杠杆6的中部设有第一轴孔62,所述杠杆6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轴孔62的杠杆轴61与所述杠杆架7枢接;拨动所述杠杆6的上方,所述杠杆6带动所述楔栓5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楔栓5上还设有第一通孔51,位于所述第一轴孔62的上方的用于与按钮4抵触的所述杠杆6的头部63穿过滑套22,位于所述第一轴孔62的下方的所述杠杆6的尾部64穿过所述第一通孔51以带动所述楔栓5进行移动,所述总成10固定在内座1上;本实用新型在安装零部件时可以预先装配好所述总成10,再将所述总成10扣合在所述内座1上,如此便可大大加快安装的速度,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更加方便的、生产效率能够得到提高的的优点。
当进行开伞动作时,按下所述按钮4,使所述钩片81上的凸起811从所述第二通孔中脱离,在主弹簧的作用下(未图示),所述伞中棒2弹开,所述拉线21被拉开,从而使位于所述伞中棒2上方的伞骨装置被打开(未图示),此时,所述扣头3在所述楔栓5的作用下仍然处于所述内座1的容置腔内,但是由于所述伞中棒2的伸张,从而使得所述滑套22处于自由状态,并且在所述第一弹簧23的作用下上升,直至处于与所述按钮4可相抵触的范围内(为了防止所述滑套22滑出所述杠杆6,所述杠杆6的顶部设有对所述滑套22进行限位的第三限位装置(未图示)。
当进行收伞动作时,按下所述按钮4,所述按钮4与所述滑套22相触碰,随之所述滑套22带动所述杠杆6的头部63移动,随着所述头部63的移动,所述杠杆6的尾部64发生位移,进而带动所述楔栓5,使所述楔栓5完全从所述伞中棒2的内部抽出,从而释放所述扣头3,就可以实现收伞动作(收伞时具体的伞骨装置的变化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更加牢固地将所述杠杆6与所述杠杆架7进行枢接,所述杠杆架7上设有第二轴孔71和第三轴孔,所述杠杆6夹设于所述第二轴孔71和第三轴孔之间,所述杠杆轴61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轴孔71、第一轴孔62和第三轴孔将所述杠杆6与所述杠杆架7枢接。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得所述杠杆架7更好地固定在所述内座1上,所述总成10上还设有扣耳72,所述内座1上设有与所述扣耳72相对应的扣孔11(如图2所示),通过所述扣耳72扣在所述扣孔11内使得所述总成10固定在所述内座1上。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得所述按钮4更方便按以及更加美观,还包括设于所述按钮4外层的按钮壳42。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防止所述扣头3在释放和回位的过程中出现移位的现象,还包括设于所述伞中棒2内的用于对所述扣头3进行导向的控管31。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得使用者使用更加方便,伞头更加美观,还包括设于所述内座1外的外壳9。
Claims (4)
1.一种自动开收伞的伞头,包括对伞中棒(2)进行控制的第一限位装置和对扣头(3)进行控制的第二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装置是预先装配好的总成(10),所述总成(10)扣合在内座(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收伞的伞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成(10)包括杠杆(6),设在所述杠杆(6)下方的杠杆架(7),所述杠杆架(7)内设有楔栓(5)与第三顶簧(52),所述楔栓(5)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顶簧(52)相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伞中棒(2)内以卡住所述扣头(3),所述杠杆(6)的中部设有第一轴孔(62),所述杠杆(6)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轴孔(62)的杠杆轴(61)与所述杠杆架(7)枢接;拨动所述杠杆(6)的上方,所述杠杆(6)带动所述楔栓(5)进行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开收伞的伞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楔栓(5)上设有第一通孔(51),位于所述第一轴孔(62)的上方的用于与按钮(4)抵触的所述杠杆(6)的头部(63)穿过滑套(22),位于所述第一轴孔(62)的下方的所述杠杆(6)的尾部(64)穿过所述第一通孔(51)以带动所述楔栓(5)进行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动开收伞的伞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架(7)上设有第二轴孔(71)和第三轴孔,所述杠杆(6)夹设于所述第二轴孔(71)和第三轴孔之间,所述杠杆轴(61)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轴孔(71)、第一轴孔(62)和第三轴孔将所述杠杆(6)与所述杠杆架(7)枢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34988.3U CN204499711U (zh) | 2015-01-20 | 2015-01-20 | 自动开收伞的伞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34988.3U CN204499711U (zh) | 2015-01-20 | 2015-01-20 | 自动开收伞的伞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99711U true CN204499711U (zh) | 2015-07-29 |
Family
ID=53697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034988.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499711U (zh) | 2015-01-20 | 2015-01-20 | 自动开收伞的伞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9971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26863A (zh) * | 2019-08-02 | 2019-10-15 | 浙江天合雨具设计有限公司 | 安全性高的自动伞 |
-
2015
- 2015-01-20 CN CN201520034988.3U patent/CN20449971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26863A (zh) * | 2019-08-02 | 2019-10-15 | 浙江天合雨具设计有限公司 | 安全性高的自动伞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642421B2 (en) | Umbrella canopy tilt mechanism | |
US8870213B1 (en) | Single-hand foldable baby stroller | |
CN204499711U (zh) | 自动开收伞的伞头 | |
US6199571B1 (en) | Lightening multiple-fold automatic umbrella with control module | |
CN213664042U (zh) | 一种采用按压开合的户外伞 | |
TWI583327B (zh) | 兩段式收合傘 | |
CN204175003U (zh) | 一种帐篷的撑开与收折结构 | |
EP3903625B1 (en) | Tri-folded electric umbrella having double-folded middle rod | |
US8726920B2 (en) | Telescopic tube structure for automatic umbrellas | |
CN204292385U (zh) | 一种滑套式自动开收雨伞控制装置 | |
CN205795092U (zh) | 可调节尺寸的伞 | |
CN203457917U (zh) | 伞面倾斜机构 | |
CN206169154U (zh) | 一种拉铆钉枪自动上钉装置 | |
CN205795093U (zh) | 可控制尺寸的伞 | |
CN2882344Y (zh) | 用于手拉开收伞的上下巢结构 | |
CN204456357U (zh) | 一种排水阀按键的平衡结构 | |
CN107939265B (zh) | 用于无拉绳窗帘的两用杆及使用其的帘片升降装置 | |
CN102197908A (zh) | 自动开收伞安全有效的防弹回装置 | |
CN105996352B (zh) | 可调节尺寸的伞 | |
CN112554456B (zh) | 一种新型电动折叠遮雨棚 | |
CN215992990U (zh) | 一种两折中棒的三折电动伞的下巢组件结构 | |
JP7525947B1 (ja) | 開閉の省力化の自動構造及び傘 | |
CN216358353U (zh) | 一种伞柄可弯曲的雨伞 | |
CN209644101U (zh) | 自动收伞具改良结构 | |
CN201480245U (zh) | 一种自动开收情侣伞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