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4468040U - 一种乳腺癌诊断设备的图像获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乳腺癌诊断设备的图像获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68040U
CN204468040U CN201420843584.4U CN201420843584U CN204468040U CN 204468040 U CN204468040 U CN 204468040U CN 201420843584 U CN201420843584 U CN 201420843584U CN 204468040 U CN204468040 U CN 2044680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east
image acquisition
light source
camera
led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4358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Dob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Dolby International AB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Dob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Dolby International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Dob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Dolby International AB filed Critical Ningbo Dob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4358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680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680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6804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乳腺癌诊断设备的图像获取系统,包括有安装架,安装在安装架上的一个用以产生红外光的LED光源,以及安装在安装架上LED光源上方的一个用以接收经LED光源发出并穿透受检乳房的红外光的图像获取模块;所述图像获取模块包括有一个用以拍摄动态图像的CCD摄像机,以及一个用以挤压乳房的气囊;本实用新型的图像获取系统通过气囊对乳腺施加均匀分布的压力来驱使血液含量和脱氧血红蛋白产生明显的变化,通过这两个特征比用传统的影像方法所检测到的乳腺恶性病变特征要早6-8年。

Description

一种乳腺癌诊断设备的图像获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诊断乳腺癌的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在科技界,新血管生成的过程已经证明是与大多数癌症的生长和发展有直接的关联,同时它还与其他70多种人类疾病有着密切联系。
新血管生成是发生在健康组织和疾病组织上的关键生物过程。在正常情况下,新血管生成对于再生、胚胎发育和伤口修复是必须的。在上述情况下,复杂的新血管生成过程维持着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是由多种新血管生成刺激生长因子、心血管抑制剂、细胞集合分子、细胞外基质和其他调节因子共同作用完成的。但是,当这种平衡被破坏时就会产生太多或太少的新生血管,从而导致不同的病理状态,如癌症、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冠状动脉疾病等。像所有细胞一样,初期的肿瘤细胞需要连续不断的养分和氧气的供应,并排泄废弃物。肿瘤在很小的状态(大约直径1mm左右)时,通过细胞膜就足以提供养分和排泄废物。当肿瘤直径生长超过1mm时,肿瘤细胞就必须像其周围的健康组织一样,生成它们自己的供血系统。肿瘤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是细胞发生多次基因突变并积累的结果。随着这些异常突变发生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细胞逐渐获得了恶性肿瘤细胞的特性,即增强的繁殖能力,侵犯性转移能力等。在癌瘤没有侵犯周围组织,远处转移前,用局部治疗手段,配合全身治疗,可使大多数(90%以上 )癌瘤得到根治。
由于乳腺组织相对均匀的低吸收光学特性以及癌变组织血管新生效应所提供的显著的光学对比度机制,如血红蛋白浓度升高和血氧饱和度降低等,光学乳腺层析技术在灵敏度、特异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较X射线、磁共振和超声等传统解剖成像模态具有潜在的综合优势.现有的各种光学诊断方法大多仅对组织体的光学或荧光特性成像:如血氧扩散光学层析能够原理上获得用于判别组织良恶程度的本征生理特征,但由于其逆问题严重的病态性和所依赖内源性对比度的有限性,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精度不足和伪像干扰大的缺点;荧光扩散光层析依赖荧光剂在病变与正常组织间药代动力学性能的显著差异所提供的外源性对比度增强( 2~ 4倍)机制,能更为可靠地获取肿瘤位置信息,但无法获得组织体的本征生理特征。
正常的细胞组织中交织着密实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由内皮细胞构成,负责供应养分、排出废物。当细胞缺氧时,细胞组织就会释放出新血管生长因子,例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繁殖并形成新的毛细血管。某些肿瘤细胞也像正常细胞一样,具有分泌新血管生长因子的能力,因而可以从邻近组织中吸引内皮细胞,并导致内皮细胞繁殖。通过促使肿瘤内毛细血管的生长,肿瘤细胞可以直接从血液中获取含有丰富养分和氧气供肿瘤细胞生长发展,并将其排泄废物的通过新生血管系统输送出去,肿瘤细胞也因此迅速生长同时广泛扩散。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肿瘤标本是否存在致密性毛细血管网来判断肿瘤的发育阶段,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过程。肿瘤的新血管生成过程如下:
(i) 初始阶段:病变组织(肿瘤)生成并释放新血管生长因子,并且将这些生长因子扩散到周围的组织中。
(ii)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侵入阶段:新血管生长因子附着在附近血管内皮细胞的感受器上。在血管内皮细胞内部,信号从细胞表面向细胞核发送,细胞开始产生新的分子,包括酶。酶将环绕血管的外壳样的细胞基质溶解出一个小洞。血管内皮细胞开始分裂繁殖,并通过溶洞向肿瘤方向生长迁移。称为粘附分子或细胞整合素(αvβ3和αvβ5)的特殊分子,帮助向前拉伸血管芽尖端。一种称为基质金属蛋白酶,能够溶解萌发血管前端的组织,随着血管的扩张,组织就被改造为环绕血管的形状。萌发的血管内皮细胞环绕构成血管管道,各个血管管道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血管环以循环血液。
(iii)血管成熟阶段:特殊肌细胞的生成能够为新生成的血管管道提供结构化支撑,使新血管的生长保持稳定。血液开始在新生成的血管内流动。这些新血管就是肿瘤赖以生存的含丰富养分和血液的结构,使得肿瘤能够迅速生长并在体内扩散。没有这个环境,新生的肿瘤组织将局限在大约的1立方毫米的范围之内,因为缺少养分输送和废物排出循环系统而被细胞自身的排泄物包围而窒息消亡。
恶性组织的新生血管有常见的共有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独特的血管形态”和“新血管生成特征”。动态光学成像仪可以检测到这一特征,并可用于帮助诊断恶性组织是否存在。肿瘤新血管生成的这种特征与良性状态下简单的炎症很不相同,具有如下肿瘤新血管生成的特征:
(i)高密度及高血含量:为肿瘤提供养分的血管比正常组织的血管更多、更密。通过使用血管成像技术对几组乳腺癌进行成像。癌变肿瘤周围的微血管密度与其他地方相比是最大的。
(ii)血流阻力:为供养肿瘤而生成的血管在轻微加压下表现出比正常血管更大的血流阻力。
(iii)血管渗漏:为供养肿瘤而生成的血管在外部压力下会出现血管(壁)渗漏的现象。由于肿瘤区域的血管壁有更高的渗透性,所以肿瘤区的空隙流压力是比较高的,它与微血管压力接近并与其保持平衡。这一现象与正常组织的空隙流压力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肿瘤区,这种高空隙流压力会导致内皮的坏死和血管的渗漏。
(iv)高氧消耗及光传播衰减:由于肿瘤快速生长比正常组织需要更多的氧,为供养肿瘤而生成的血管所携带血氧的消耗量就会相当大。此外,不含氧血具有光传播衰减特性。
当肿瘤长大到超过一立方毫米(1mm3)后,就需要血管网来供应养分和氧气以及排泄废物。这种肿瘤内部血管形成的复杂过程被称为肿瘤“新血管生成”。在乳腺癌领域,肿瘤新血管生成及其临床意义一直是研究重点。乳腺癌中的高微血管密度与肿瘤转移扩散的趋势有关。乳腺癌是一种依赖新血管生成的疾病,所有的实体瘤一旦发育了血液供应系统,就有可能转变为恶性肿瘤。新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形成新血管的过程,这个过程使肿瘤可以获取养分及排出废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诊断设备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以诊断乳腺癌的设备的图像获取系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乳腺癌诊断设备的图像获取系统,包括有安装架,安装在安装架上的一个用以产生红外光的LED光源,以及安装在安装架上LED光源上方的一个用以接收经LED光源发出并穿透受检乳房的红外光的图像获取模块;所述的LED光源产生的红外光波长在620nm和685nm之间;所述图像获取模块包括有一个用以拍摄动态图像的CCD摄像机,以及一个用以挤压乳房的气囊;所述气囊通过管道与一个真空罐和一个储气罐相连,气囊与真空罐、储气罐连接的管路上分别连接有电磁阀,储气罐与真空罐之间连接有将空气从真空罐抽入储气罐内的压缩机,气囊和储气罐内安装有空气压力传感器,所述空气压力传感器及两个电磁阀与一个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LED光源包括有多个以阵列排布的LED灯构成,LED灯所发出红外光的波长为640n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架包括有一个纵向设置的摄像机安装板,连接在摄像机安装板下部一侧的一个红外安装架,以及连接在摄像机安装板下端的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纵向滑动安装在一个升降座上,所述LED光源固定安装在红外安装架上,所述CCD摄像机固定安装在摄像机安装板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红外安装架所处平面与摄像机安装板之间形成50-60度的夹角。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图像获取模块包括有一个摄像机罩,所述摄像机罩固定安装在所述摄像机安装板上,所述CCD摄像机安装在摄像机罩内靠近摄像机安装板的一侧,所述摄像机罩下方连接有一个软质的气囊支架,所述气囊固定在气囊支架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LED灯焊接在一个线路板上形成阵列,线路板上自外而内第1-7行每行均匀分布15个LED灯,第8行均匀分布13个LED灯,第9行均匀分布9个LED灯,LED灯之间的行距和列距均为0.5英寸,LED阵列左右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图像获取系统通过气囊对乳腺施加均匀分布的压力来驱使血液含量和脱氧血红蛋白产生明显的变化。具体地讲、气囊的压力使肿瘤周围弯曲的新血管生成结构中的血液渗透到肿瘤周围,从而形成一个相当于肿瘤体积4倍左右的充血区域,称为肿瘤血床。渗透到肿瘤周围的血液变为脱氧血的速度比正常组织快4倍,血氧交换在毛细血管区域进行。该设备通过CCD摄像机获取动态图像后经计算机处理,在显示器上能够显示出血容量和脱氧血红蛋白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在恶性肿瘤区域对光的吸收较多,所以它在CCD摄像机获取的动态图像中亮度较低,提供较高的图像亮度对比度。而正常或良性组织具有正常的血管分布,代谢率较低,光吸收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它们比恶性肿瘤的亮度要高。该设备检测到的血体积和高新陈代谢率这两个特征比用传统的(X 光、超声、核磁、PET 等)影像方法所检测到的乳腺恶性病变特征要早6-8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安装架及LED光源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像获取模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底座;11、滚轮;12、转向轮;2、控制箱;21、箱体支架;22、上盖板;23、侧盖板;24、连接架;3、显示器;4、升降座;41、罩壳;42、升降杆;5、安装架;51、升降架;52、红外安装架;53、摄像机安装板;6、LED光源;7、图像获取模块;70、储气罐;71、摄像机罩;72、气囊;73、气囊支架;74、CCD摄像机;8、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根据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乳腺癌诊断设备的图像获取系统,包括有安装架5,安装在安装架上的一个用以产生红外光的LED光源6,以及安装在安装架上LED光源上方的一个用以接收经LED光源发出并穿透受检乳房的红外光的图像获取模块7;所述的LED光源产生的红外光波长在620nm和685nm之间;所述图像获取模块包括有一个用以拍摄动态图像的CCD摄像机74,以及一个用以挤压乳房的气囊72;所述气囊通过管道与一个真空罐和一个储气罐70相连,气囊与真空罐、储气罐连接的管路上分别连接有电磁阀,储气罐与真空罐之间连接有将空气从真空罐抽入储气罐内的压缩机,气囊和储气罐内安装有空气压力传感器,所述空气压力传感器及两个电磁阀与一个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的LED光源及CCD摄像机与计算机电连接,所述的压缩机和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计算机之间通过数据线连接进行通信,控制器的控制命令由计算机发出。
所述的LED光源包括有多个以阵列排布的LED灯构成,LED灯所发出红外光的波长为640nm。
所述安装架包括有一个纵向设置的摄像机安装板53,连接在摄像机安装板下部一侧的一个红外安装架52,以及连接在摄像机安装板下端的升降架51,所述升降架纵向滑动安装在一个升降座4上,升降座内安装有与升降架配合滑动连接的升降杆42,所述LED光源固定安装在红外安装架上,所述CCD摄像机固定安装在摄像机安装板上。
所述红外安装架所处平面与摄像机安装板之间形成50-60度的夹角。
所述的图像获取模块包括有一个摄像机罩71,所述摄像机罩固定安装在所述摄像机安装板上,所述CCD摄像机安装在摄像机罩内靠近摄像机安装板的一侧,所述摄像机罩下方连接有一个软质的气囊支架73,所述气囊固定在气囊支架上。
所述的LED灯焊接在一个线路板上形成阵列,线路板上自外而内第1-7行每行均匀分布15个LED灯,第8行均匀分布13个LED灯,第9行均匀分布9个LED灯,LED灯之间的行距和列距均为0.5英寸,LED阵列左右对称。
控制器控制压缩机工作,使储气罐和真空罐内具有一定的气压和真空度,这样要增加气囊的压力时则通过控制器打开与储气罐相连的电磁阀,要降低气囊的压力时则通过控制器打开与真空罐相连的电磁阀即可。
乳腺癌诊断设备还包括有控制箱2,安装架5位于控制箱一侧,所述控制箱上方安装有与计算机连接的显示器3。所述控制箱固定安装在一个底座1上,底座上位于控制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所述升降座4。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两个滚轮11和两个转向轮12,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一个罩住升降座的罩壳41。
所述的控制箱包括有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箱体支架21,以及连接在箱体支架上方的上盖板22以及连接在箱体支架四个侧壁面上的侧盖板23,且箱体支架上朝向升降座一侧的侧壁面上连接有一个用以固定升降座的连接架24。
所述的气囊是一个不规则的六面体,其中五面为非弹性材料,另一面(下平面)是透明的硅胶膜。对气囊充气时硅胶膜向外膨胀并轻压被检测的组织。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被检测组织内的血液在正常血管的流动和在肿瘤新生血管中的流动有显著不同的反应,并有不同的光学特性和渗透功能。气囊内的压力可调。
所述CCD摄像机在检测过程中,CCD摄像机采集被检测组织的动态光学信息,并实时传输到计算机做进一步的处理。在乳房检查过程中,LED灯从乳房下部发出640nm波长的近红外光, 同时气囊的透明硅胶膜在充气后轻压被检测的乳房,LED光穿透乳腺皮肤及软组织到达信号接收器即CCD摄像机,CCD摄像机实时地采集透过乳房组织并携带其生理信息的光信号,并输送这些光学信号到计算机。计算机内有图像处理软件对CCD摄像机采集的信息进行实时的分析处理和医学判断。
获取乳腺图像的过程如下:
①LED光源处于关闭状态,CCD摄像机采集乳房的反射图像,计算机系统计算获得乳房轮廓图像;
②LED光源自动或手动调整至合适亮度,CCD摄像机开始采集乳房的红外透射图;
③气囊加压至5mmHg压力时,计算机系统采集一个参考图像Iref;
④气囊依次加压至10mmHg压力,降到5mmHg压力,再降到0mmHg压力,计算机系统采集动态的系列图像I(x,y,t);
⑤计算机计算获得乳房每个空间点(x,y)对压力的反应值DS(x,y,t)
DS(x, y, t)=[I(x,y,t)–Iref ]/Iref;
⑥三维重建。
光束穿过乳腺组织时会发生强烈散射和扩散,造成空间分辨率很低,因此单独的一个静态图像不能反映足够的异常血管分布的信息,并且所检测到的只有血容量和氧容量的数值。而完整的系列图像则可以表现乳腺在压力调制下的动态变化。动态系列图像可以用I(x,y,t)函数表示。动态光学乳腺癌检测系统采用压力增加后的第一幅图像Iref作为参考图像,它是乳房形态稳定后的第一个透视图。由CCD摄像机采集的系列图像中的其他图像值减去这幅图像值,然后除以Iref其结果 [DS(x,y,t)] 就代表了动态信号,或者说是每个空间点(x,y)对压力的反应。
DS(x,y,t) = [I(x,y,t)–Iref]/Iref
与癌变相关的血管区域比正常组织吸收更多的光,这就会在图像上生成一个亮度等级较低的区域。当LED灯发出的光遇到肿瘤周围的新血管生成组织时,渗漏到恶性病变附近的毛细血管中的血红蛋白比正常或良性组织吸收更多的光。随着每次压力增加,计算机记录下光线传输的变化。与正常区域相比,在异常血管分布、异常空隙流体压力和异常耗氧率的区域中的血量和血氧饱和度则以不同的比率下降。因此,同一被检测组织的正常动态信号(DSn)和异常动态信号(DSa)有显著的不同,可以用下不等式表示:
DSa (xa,ya,t) ≠ DSn(xn, yn, t)
为了处理摄像机记录的图像,动态光学乳腺癌检测系统采用独特的计算机算法来生成每个位置上随时间变化的光传输数值图形。因此,它是通过视图表现乳腺新血管生成区域独特的血管特征,从而与正常或良性乳腺组织区域的血管相对比。通过这种对比显示,动态光学乳腺癌检测系统就有可能确认乳腺中癌变的存在,并将乳房中的癌变与良性病变和正常组织区别开来。
CCD摄像机采集的图像信息送入所述的计算机,并经计算机内的动态光学图像处理软件实时处理和图像重建之后在显示器上展示乳腺组织的动态功能图像。乳腺组织的动态功能图像的状态取决于乳房组织的解剖结构、生理病理状态以及主动式穿透近红外光的强度。通常, 脂肪组织是高透光的, 纤维组织、腺体组织和皮肤是低透光的。血液(主要是血红蛋白)透光性最低, 也就是说血红蛋白对640nm波长的近红外光的吸收能力最强, 皮肤颜色对图像没有影响。这些因素的组合, 构成了动态光学乳腺肿瘤诊断成像特点。计算机近红外线扫描时要求在暗室中进行。通过研究光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特性,基于动态光学成像的算法,就可以重建图像,从而可以直观地表示检测出人体组织内氧合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和全血红蛋白的浓度变化。
动态特征取自记录图像的每个区域(像素)。因为恶性组织病理影响区的动态反应是与正常组织区的动态反应非常不同,医务人员可以清楚地通过对比来识别这种特征的不同。另外,为了使医务人员易于观察和病理分类,系统应用交叉相关算法构建了一个功能图像。在生成功能图像过程中使用的交叉相关处理中,一个“参考信号”被从正常乳腺组织取出来。之后,使用这个参考信号对所有乳腺区域的动态信号进行交叉相关处理。因为所有正常区域的动态信号与参考信号是相似的,因此这些正常区域就有很高的相关度。然而,恶性组织病理影响区的动态信号与参考信号差异很大,这些恶性区域相关度就很低。因此,相关处理的结果就产生了高对比度的功能图像。在这个功能图像中,亮的光强部分代表正常区,而暗的光强部分代表恶性病理区。
检查时,在乳房被放在乳腺托盘中间并且被气囊轻轻夹住后,关闭所有的室内灯光,相机便按照事先设置的速度开始采集图像,这些图像将以灰度和彩色等级进行显示。为了确保使用合适的LED模式扫描,根据乳腺尺寸选择的LED灯的位置可以根据病变的位置进行自动或手动调整。在LED灯的位置被选择好后,通过选择手工或者自动调整发光光强按键,最佳优化的发光光强将被设定。选定的最佳优化发光光强可以使穿透过乳腺光强度的动态范围达到最大。在这个阶段,必须通过用鼠标拖动光标处的圆圈来标记一个感兴趣(ROI)区域或者叫成像中心。这个感兴趣区域可以是先前临床发现或Mammography发现的可疑物区,也可以是乳腺检查的中心区域。一旦确认患者乳腺正确定位,而且所有LED灯的光强和模式都已设置好,就可以启动扫描。
图像数据经过处理后生成轴位视角从乳腺底部和顶部的动态图像。这些动态图像可以灰度或伪彩色方式来显示由于压力变化而引起的传输光亮度随时间的变化,也可以像电影一样连续播放来显示焦点区域与周围组织相比表现出来的不同时序特性。此外,可以用计算机鼠标来标记和查询不同的图像区域并且显示相应的时间曲线。显示在网格上(X轴为时间(秒)对应Y轴为光强变化百分比(%))的时间曲线的形状和幅度可以被定性和定量地进行描述。作为诊断工具,图像处理软件可以区分每个像素的时间曲线和显示乳腺图像。与恶性相关的时间曲线的乳腺区域呈现出深蓝色,而与正常组织相关的时间曲线的乳腺区域则呈现为绿色。
在压力调制期间,CCD摄像机采集一系列的数字图像,并且将其存储到计算机内存中。目前,每个乳腺“扫描”采集和存储一百多帧图像。第一幅图像总是记录没有光照射时的情况,它被称为“暗帧”。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所有其它采集的图像序列都将减去这幅暗帧以便消除CCD的非零暗电流和其他的背景噪声。之后、图像序列将经过一个图像标准化过程的处理。这个标准化过程将采集到图像序列的不均匀亮度分布全部补偿掉。图像数据分析的这个阶段称为“图像预处理”。预处理后,系统将根据下面描述的“动态特征”和“功能成像”方法开始进行病理分类分析。
使用该设备进行乳房检查时,LED灯发射的光由CCD摄像机(电荷耦合器件)连续记录45~72秒。用乳房固定架将乳房轻微地托住后,设备通过一个硅脂软质的气囊对乳腺组织施加轻微的均匀分布的压力,气囊的压力在5mmHg(初始压力)停留15秒钟之后,增加到10mmHg(分析压力)后持续30秒。当外部压力刺激均匀地加在乳房周围时,特别在外部初始压力和分析压力刺激后,乳房组织内的血液流动的变化规律是时间的函数。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疑似癌细胞生成位置的异常血管区域内的血液重新分布、毛细血管和脉管中的血液以及血氧状态是与正常乳腺组织区域不同的。在上述这些变化发生时,CCD摄像机通过采集加压前、加压后和加压过程中的乳腺图像来记录这些变化。
在检查过程中,动态光学成像系统产生的图像解释基于两个参数:(1)彩色窗口的色度范围和(2)对应选择区域的动态曲线。基于计算机系统中功能成像程序对LED灯发光信号的分析,评估出的深色区域代表相应增强的异常血管分布区域。相应的动态曲线提供了一种额外的精密的新方法用来计算增强的血管分布模式和有效地预测新血管生成区域。

Claims (6)

1. 一种乳腺癌诊断设备的图像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架,安装在安装架上的一个用以产生红外光的LED光源,以及安装在安装架上LED光源上方的一个用以接收经LED光源发出并穿透受检乳房的红外光的图像获取模块;所述的LED光源产生的红外光波长在620nm和685nm之间;所述图像获取模块包括有一个用以拍摄动态图像的CCD摄像机,以及一个用以挤压乳房的气囊;所述气囊通过管道与一个真空罐和一个储气罐相连,气囊与真空罐、储气罐连接的管路上分别连接有电磁阀,储气罐与真空罐之间连接有将空气从真空罐抽入储气罐内的压缩机,气囊和储气罐内安装有空气压力传感器,所述空气压力传感器及两个电磁阀与一个控制器电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癌诊断设备的图像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光源包括有多个以阵列排布的LED灯构成,LED灯所发出红外光的波长为640nm。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乳腺癌诊断设备的图像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有一个纵向设置的摄像机安装板,连接在摄像机安装板下部一侧的一个红外安装架,以及连接在摄像机安装板下端的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纵向滑动安装在一个升降座上,所述LED光源固定安装在红外安装架上,所述CCD摄像机固定安装在摄像机安装板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乳腺癌诊断设备的图像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安装架所处平面与摄像机安装板之间形成50-60度的夹角。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乳腺癌诊断设备的图像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像获取模块包括有一个摄像机罩,所述摄像机罩固定安装在所述摄像机安装板上,所述CCD摄像机安装在摄像机罩内靠近摄像机安装板的一侧,所述摄像机罩下方连接有一个软质的气囊支架,所述气囊固定在气囊支架上。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乳腺癌诊断设备的图像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灯焊接在一个线路板上形成阵列,线路板上自外而内第1-7行每行均匀分布15个LED灯,第8行均匀分布13个LED灯,第9行均匀分布9个LED灯,LED灯之间的行距和列距均为0.5英寸,LED阵列左右对称。
CN201420843584.4U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乳腺癌诊断设备的图像获取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44680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43584.4U CN204468040U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乳腺癌诊断设备的图像获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43584.4U CN204468040U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乳腺癌诊断设备的图像获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68040U true CN204468040U (zh) 2015-07-15

Family

ID=53623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43584.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468040U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乳腺癌诊断设备的图像获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6804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3229A (zh) * 2014-12-26 2015-04-22 宁波杜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乳腺癌诊断设备的图像获取系统
CN107334536A (zh) * 2017-07-31 2017-11-10 成都中科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内部支撑机构及控制台
JP2020110481A (ja) * 2019-01-16 2020-07-27 公立大学法人公立諏訪東京理科大学 癌発生疑い部位特定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3229A (zh) * 2014-12-26 2015-04-22 宁波杜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乳腺癌诊断设备的图像获取系统
CN107334536A (zh) * 2017-07-31 2017-11-10 成都中科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内部支撑机构及控制台
JP2020110481A (ja) * 2019-01-16 2020-07-27 公立大学法人公立諏訪東京理科大学 癌発生疑い部位特定装置
JP7142865B2 (ja) 2019-01-16 2022-09-28 公立大学法人公立諏訪東京理科大学 癌発生疑い部位特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rosenick et al. Review of optical breast imaging and spectroscopy
Brown et al. Photoacoustic imaging as a tool to probe the tumour microenvironment
CN104490363A (zh) 一种乳腺癌诊断设备
Ntziachristos et al. MRI-guided diffuse optical spectroscopy of malignant and benign breast lesions
US7627365B2 (en) Detection, imag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reast tumors
JP4472357B2 (ja) ターゲット体の動的反応を定量化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Zhu et al. A review of optical breast imaging: Multi-modality systems for breast cancer diagnosis
US20200268253A1 (en) Photoacoustic computed tomography (pact)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90133519A1 (en) Monitoring tissue treatment using thermography
CN104523229A (zh) 一种乳腺癌诊断设备的图像获取系统
WO2013134949A1 (zh) 内窥式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装置及方法
WO2018208942A1 (en) Adaptive multifocus beamforming ultrasoun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roved penetration and target sensitivity at high frame-rates
CN204468040U (zh) 一种乳腺癌诊断设备的图像获取系统
Swathi et al. A survey on breast cancer diagnosis methods and modalities
Zhu et al. Detecting angiogenesis in breast tumors: comparison of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with ultrasound-guided diffuse optical tomography
Deán-Ben et al. Deep tissue volumetric optoacoustic tracking of individual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in an intracardially perfused mouse model
Poplack et al. Optical breast imaging: a review of physical principles, technologi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Poellinger et al. Near-infrared laser computed tomography of the breast: first clinical experience
Mastanduno et al. Adaptable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fiber array for improved coupling to different breast sizes during clinical MRI
Enfield et al. Optical tomography of breast cancer—monitoring response to primary medical therapy
Xavierselvan et al. Led-based functional photoacoustics—portable and affordable solution for preclinical cancer imaging
CN204468041U (zh) 一种乳腺癌诊断设备
Qi et al. CTLM as an adjunct to mamm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dense breast
Park et al. Promising techniques for breast cancer detection, diagnosis, and staging using non-ionizing radiation imaging techniques
Zheng et al. Enhancing Functional Breast Imaging: A sCMOS Camera‐Based Lock‐in Implementation for Dynamic Tomograph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