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44238U - 电池杆及采用该电池杆的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电池杆及采用该电池杆的电子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44238U CN204444238U CN201420826022.9U CN201420826022U CN204444238U CN 204444238 U CN204444238 U CN 204444238U CN 201420826022 U CN201420826022 U CN 201420826022U CN 204444238 U CN204444238 U CN 2044442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mount pad
- adapter sleeve
- sensor controller
- airflow sen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池杆及采用该电池杆的电子烟,其中,电池杆包括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套设于所述连接套内,所述气流感应控制器套设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灯具设置于所述气流感应控制器的面向所述灯帽的端面上,所述连接套朝向所述电池的方向的端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安装座的外表面凸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卡槽相配合以使所述安装座与所述连接套周向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杆,能够有效避免电路短路、断路现象,以及提高模仿香烟燃烧的效果,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便于组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池杆及采用该电池杆的电子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烟包括雾化器和电池杆,其中,如图1所示,电池杆1’包括电池套管11’、收容在电池套管11’内的电池12’、用于控制电池12’为雾化器供电的控制组件及插设在电池套管11’一端的灯帽13’,控制组件包括用于感应因吸烟动作而产生的气流以控制所述电池12’为所述雾化器供电的气流感应控制器15’(即咪头)、用于与电池12’电连接的导线以及用于模仿香烟燃烧的灯具,灯帽13’包括插设电池套管11’内的连接套及位于电池套管11’外的帽体,气流感应控制器15’直接安置于连接套,气流感应控制器15’中朝向灯帽13’一侧的端面为连接端面,灯具固定于该连接端面,导线连接于该连接端面,连接套设有用于导向线从连接端面走线至电池12’的走线槽131’。
上述现有的电子烟中,装配时,气流感应控制器15’挤压安装在灯帽13’内,而由于导线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柔性,导线易出现一定的偏移,即导致导线从走线槽131’偏移至连接套与电池套管11’之间,因而导线容易被刮破或断裂,使电路产生短路或断路的问题;且在将气流感应控制器15’装入灯帽13’的过程中,气流感应控制器15’是直接挤压入灯帽13’内的,不能控制气流感应控制器15’在灯帽13’内的位置,容易因挤压而导致气流感应控制器15’的连接端面与灯帽13’的帽体距离较近,使得灯具的光线从灯帽13’的帽体射出时,光线分布不均匀,中间区域比边缘区域较亮,模仿香烟燃烧的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电池杆,能够有效避免电路短路、断路现象,以及提高模仿香烟燃烧的效果。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杆,用于与雾化器组合形成电子烟,该电池杆包括电池套管、收容在电池套管内的电池、用于控制电池为雾化器供电的控制组件及插设在电池套管一端的灯帽,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用于感应因吸烟动作而产生的气流以控制所述电池为所述雾化器供电的气流感应控制器、用于与电池和气流感应控制器电连接的导线以及用于模仿香烟燃烧的灯具,所述灯帽包括插设于电池套管内的连接套及位于所述电池套管外的帽体;
该电池杆还包括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套设于所述连接套内,所述气流感应控制器套设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灯具设置于所述气流感应控制器的面向所述灯帽的端面上;
所述连接套朝向所述电池的方向的端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安装座的外表面凸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卡槽相配合以使所述安装座与所述连接套周向固定;
所述安装座的内表面凸设有限位台阶,且在所述气流感应控制器套设于所述安装座内时,所述气流感应控制器朝向所述灯帽的端面与所述限位台阶抵触,以使所述限位台阶限定所述气流感应控制器套设于安装座的位置、并限定所述灯具至所述帽体的间距;
所述安装座侧壁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线从气流感应控制器的端面走线至电池的走线槽,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灯帽之间形成有气流腔,所述灯帽开设有与所述气流腔相连通的进气孔。
其中,所述连接套包括相互连接的过盈连接段和引导连接段,多个所述卡槽形成在所述引导连接段上且间隔设置;
所述过盈连接段连接所述帽体,所述过盈连接段的外圆周直径大于所述电池套管内管道直径,以使所述连接套与所述电池套管过盈配合。
其中,所述引导连接段的外表面形成具有朝向所述电池中轴线方向倾斜的锥状结构,所述引导连接段的外圆周的最小直径小于所述电池套管内管道直径。
其中,所述连接套还包括有位于所述引导连接段的远离所述过盈连接段一端的紧固连接段,所述紧固连接段从所述引导连接段朝向所述电池方向的端面延伸出,所述紧固连接段的内表面形成具有朝向所述电池中轴线方向倾斜的锥状腔体,所述紧固连接段内表面、且朝向所述电池的方向的端部弹性抵持所述气流感应控制器的外周面。
其中,所述紧固连接段的内表面、且朝向所述电池的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引导斜坡倒角。
其中,所述进气孔包括依次相通连接的进气口、引气槽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开设的位置设于所述帽体的周缘,所述引气槽沿着所述连接套的轴向开设,所述出气口开设的位置对应于所述气流腔的位置处并与所述气流腔相连通。
其中,所述连接套开设有朝向所述电池方向的竖向通槽,且所述竖向通槽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以使所述进气孔与所述电池套管内部相通。
其中,所述连接套的外表面沿着所述连接套的轴向开设有与所述电池套管内部及所述电池杆外部相连通的进气槽。
其中,所述帽体的内表面为球面状结构,以使所述灯具与所述帽体内表面任意一点之间的间距相等。
其中,所述灯具与所述帽体内表面任意一点之间的间距值为2.5mm-3mm。
其中,所述帽体的外圆周直径大于所述电池套管内管道直径,以形成用于防止所述帽体进入所述电池套管的卡位台阶。
其中,所述安装座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台位置相对应、且朝向所述电池的方向的开口槽。
其中,所述安装座的内表面、且朝向所述电池的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安装斜坡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电池杆,能够有效避免电路短路、断路现象,以及提高模仿香烟燃烧的效果。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烟,包括互相连接的雾化器以及电池杆,所述电池杆包括电池套管、收容在电池套管内的电池、用于控制电池为雾化器供电的控制组件及插设在电池套管一端的灯帽,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用于感应因吸烟动作而产生的气流以控制所述电池为所述雾化器供电的气流感应控制器、用于与电池和气流感应控制器电连接的导线以及用于模仿香烟燃烧的灯具,所述灯帽包括插设于电池套管内的连接套及位于所述电池套管外的帽体;
该电池杆还包括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套设于所述连接套内,所述气流感应控制器套设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灯具设置于所述气流感应控制器的面向所述灯帽的端面上;
所述连接套朝向所述电池的方向的端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安装座的外表面凸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卡槽相配合以使所述安装座与所述连接套周向固定;
所述安装座的内表面凸设有限位台阶,且在所述气流感应控制器套设于所述安装座内时,所述气流感应控制器朝向所述灯帽的端面与所述限位台阶抵触,以使所述限位台阶限定所述气流感应控制器套设于安装座的位置、并限定所述灯具至所述帽体的间距;
所述安装座侧壁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线从气流感应控制器的端面走线至电池的走线槽,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灯帽之间形成有气流腔,所述灯帽开设有与所述气流腔相连通的进气孔。
其中,所述连接套包括相互连接的过盈连接段和引导连接段,多个所述卡槽形成在所述引导连接段上且间隔设置;
所述过盈连接段连接所述帽体,所述过盈连接段的外圆周直径大于所述电池套管内管道直径,以使所述连接套与所述电池套管过盈配合。
其中,所述引导连接段的外表面形成具有朝向所述电池中轴线方向倾斜的锥状结构,所述引导连接段的外圆周的最小直径小于所述电池套管内管道直径。
其中,所述连接套还包括有位于所述引导连接段的远离所述过盈连接段一端的紧固连接段,所述紧固连接段从所述引导连接段朝向所述电池方向的端面延伸出。
其中,所述进气孔包括依次相通连接的进气口、引气槽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开设的位置设于所述帽体的周缘,所述引气槽沿着所述连接套的轴向开设,所述出气口开设的位置对应于所述气流腔的中心位置。
其中,所述连接套开设有朝向所述电池方向的竖向通槽,且所述竖向通槽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以使所述进气孔与所述电池套管内部相通。
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以下有益技术效果:一方面,连接套的卡槽与安装座的定位凸台限定了灯帽与安装座的位置关系,气流感应控制器朝向灯帽的端面与限位台阶抵触则限定了气流感应控制器与安装座的位置关系,而灯具设置于气流感应控制器的面向灯帽的端面上,因此,灯具与灯帽的位置关系是确定的,从而能够通过设置灯具与灯帽之间适当的间距来实现灯具的光线从灯帽射出时光线分布均匀,提高模仿香烟燃烧的效果。
另一方面,导线先安置于安装座侧壁的走线槽,即导线先置于连接套内部,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导线在安装过程中偏移至连接套与电池套管之间,进而避免了导线容易被刮破或断裂使电路产生短路或断路的问题,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便于组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电池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电池杆第一种视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气流感应控制器、安装座及灯帽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电池杆第二种视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灯帽的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灯帽的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进气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安装座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安装座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安装座第三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电池杆使用时气流流动方向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灯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进气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电池杆使用时气流流动方向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电子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中包括:
1’-电池杆、11’-电池套管、12’-电池、13’-灯帽、131’-走线槽、15’-气流感应控制器;
图2至图16中包括:
1-电池杆、11-电池套管、12-电池、13-灯帽、131-连接套、1311-卡槽、1312-引导连接段、1313-紧固连接段、13131-紧固斜坡倒角、1314-过盈连接段、132-帽体、133-进气孔、134-通气槽、135-竖向通槽、136-卡位台阶、14-安装座、141-定位凸台、142-走线槽、143-限位台阶、144-安装斜坡倒角、145-开口槽、15-控制组件、151-气流感应控制器、152-导线、153-灯具、16-气流腔、
2-雾化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增设安装座,该安装座外表面凸设有定位凸台及内表面凸设有限位台阶,且安装座侧壁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线从气流感应控制器的端面走线至电池的走线槽,而连接套则朝向电池的方向的端部开设有与定位凸台相配合的卡槽,在气流感应控制器套设于安装座内时气流感应控制器朝向灯帽的端面与限位台阶抵触。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避免电路短路、断路现象,以及提高模仿香烟燃烧的效果,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便于组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第一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为电池杆的一种实施例,如图2和图4所示,该电池杆1用于与雾化器2组合形成电子烟,该电池杆1包括电池套管11、收容在电池套管11内的电池12、用于控制电池12为雾化器2供电的控制组件15、插设在电池套管11一端的灯帽13以及安装座14。其中,控制组件15包括用于感应因吸烟动作而产生的气流以控制电池12为雾化器2供电的气流感应控制器151、用于与电池12和气流感应控制器151电连接的导线152(该导线152可参见图16)以及用于模仿香烟燃烧的灯具153,灯具153设置于气流感应控制器151的面向灯帽13的端面上,控制组件15与灯帽13之间形成有气流腔16,灯帽13开设有与气流腔16相连通的进气孔1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流感应控制器151为集成有感应电路及控制电路的电路模块,其具体电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如图5和图6所示,灯帽13包括插设于电池套管11内的连接套131及位于电池套管11外的帽体132,连接套131朝向电池12的方向的端部开设有卡槽1311。连接套131的外表面沿着连接套131的轴向开设有与电池套管11内部及电池杆1外部相连通的进气槽134,通过该进气槽134,能提高吸烟过程中空气的进气量,有更多的空气能进入到雾化器2中与烟油一起进行雾化,增加烟雾量,提高用户体验。帽体132的外圆周直径大于电池套管11内管道直径,以形成用于防止帽体132进入电池套管11的卡位台阶136,通过该卡位台阶136可有效避免帽体132陷入电池套管11的内管。
其中,如图7和图8所示,进气孔133包括依次相通连接的进气口1331、引气槽1332和出气口1333,进气口1331开设的位置设于帽体132的周缘,引气槽1332沿着连接套131的轴向开设,出气口1333开设的位置对应于气流腔16的位置处并与气流腔16相连通,通过出气口1333开设的位置对应于气流腔16的位置处,使得外部的外部空气进入气流腔16时产生气流的位置更靠近气流感应控制器151,便于气流感应控制器151检测气流,提高了气流感应控制器151的灵敏度。
其中,如图3所示,为气流感应控制器151、安装座14及灯帽13之间装配状态结构示意图,安装座14套设于连接套131内,气流感应控制器151套设于安装座14内。
其中,如图9至图11所示,安装座14的外表面凸设有定位凸台141,定位凸台141与卡槽1311相配合以使安装座14与连接套131周向固定,安装座14的内表面凸设有限位台阶143,且在气流感应控制器151套设于安装座14内时,气流感应控制器151朝向灯帽13的端面与限位台阶143抵触,以使限位台阶143限定气流感应控制器151套设于安装座14的位置、并限定灯具153至帽体132的间距。安装座14侧壁开设有用于供导线152从气流感应控制器151的端面走线至电池12的走线槽142。安装座14还开设有与定位凸台141位置相对应、且朝向电池12的方向的开口槽145,通过该开口槽145能使灯帽13的侧壁能够产生的形变量更大,提高安装座14的组装效率。安装座14的内表面、且朝向电池12的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安装斜坡倒角144,该安装斜坡倒角144对气流感应控制器151套设于安装座14的过程中起到了引导作用,从而提高气流感应控制器151组装至安装座14的组装效率。
本第一实施例中,首先连接套131的卡槽1311与安装座14的定位凸台141限定了灯帽13与安装座14的位置关系,其次气流感应控制器151朝向灯帽13的端面与限位台阶143抵触则限定了气流感应控制器151与安装座14的位置关系,而灯具153设置于气流感应控制器151的面向灯帽13的端面上,因此,灯具153与灯帽13的位置关系是确定的,从而能够通过设置灯具153与灯帽13之间适当的间距来实现灯具的光线从灯帽13射出时光线分布均匀,提高模仿香烟燃烧的效果。具体地,优选帽体132的内表面为球面状结构,以使灯具153与帽体132内表面任意一点之间的间距相等,且灯具153与帽体132内表面任意一点之间的间距值为2.5mm-3mm,从而达到高度模仿香烟燃烧的效果。
对于本第一实施例电池杆1的组装,其具体组装步骤如下:
S1:将导线152一端与气流感应控制器151连接;
S2:将控制组件15套设于安装座14内部,直至气流感应控制器151朝向所述灯帽13的端面抵接安装座14的限位台阶143,且气流感应控制器151的外周面与安装座14的内周面间隙配合;
S3:将导线152的另一端经过安装座14的走向槽142,并连接至电池12,使导线152部分安置于走向槽142;
S4:将控制组件15与安装座14共同套设于连接套131内部,安装座14的定位凸台141与连接套131的卡槽1311相配合,以使安装座14与连接套131周向固定,且安装座14的定位凸台141套入至连接套131的卡槽1311的槽底;
S5:将电池12放置于电池套管11内部,并将连接套131套置于电池套管11内部。
由组装步骤可知,导线152先安置于安装座14侧壁的走线槽142,即导线152先置于连接套内部,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导线152在安装过程中偏移至连接套131与电池套管11之间,进而避免了导线容易被刮破或断裂使电路产生短路或断路的问题。
本第一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3、图5和图6所示,连接套131包括相互连接的过盈连接段1314和引导连接段1312,三个卡槽1311形成在引导连接段1312上且间隔设置,设置三个卡槽1311即可提高连接套131与安装座14之间的限定关系,也可避免出现外力避免折断。过盈连接段1314连接帽体132,过盈连接段1314的外圆周直径大于电池套管11内管道直径,以使连接套131与电池套管11过盈配合,连接套131与电池套管11无需打胶即可紧密配合,减少了胶料的使用,降低成本,同时在组装方法步骤S5中工作人员只需要施加一定的作用力即可灯帽13固定至电池套管11,提高了组装效率;而引导连接段1312的外表面形成具有朝向电池12中轴线方向倾斜的锥状结构,引导连接段1312的外圆周的最小直径小于电池套管11内管道直径,通过该锥状结构,连接套131的前端无需精准与电池套管11内管道匹配,从而提高连接套131与电池套管11的装配效率。进一步地,连接套131还包括有位于引导连接段1312的远离过盈连接段1314一端的紧固连接段1313,紧固连接段1313从引导连接段1312朝向电池12方向的端面延伸出,紧固连接段1313的内表面形成具有朝向电池12中轴线方向倾斜的锥状腔体,紧固连接段1313内表面、且朝向电池12的方向的端部弹性抵持气流感应控制器151的外周面,通过该紧固连接段1313朝向电池12的方向的端部弹性抵持气流感应控制器151,从而使连接套131对气流感应控制器151起到了一定的夹持作用,也即是连接套131本身对气流感应控制器151起到一定的紧固作用,连接套131与气流感应控制器151之间也无需打胶即可较好地紧固配合,即减少了胶料的使用,降低成本,也减少了打胶的步骤,提高装配效率。进一步地,紧固连接段1313的内表面、且朝向电池12的方向的端部设置有紧固斜坡倒角13131,该紧固斜坡倒角13131对安装座14套设于连接套131的过程中起到了引导作用,从而提高安装座14的组装效率。
如图12所示,为第一实施例电池杆使用时气流流动方向的示意图。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为电池杆的另一种实施例,如图13和图14所示,为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套131,连接套131开设有朝向电池12方向的竖向通槽135,且竖向通槽135与出气口1333相连通,以使进气孔133与电池套管11内部相通,第二实施例中的其他部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该竖向通槽135可以简化灯帽13的成型模具,降低成型模具的设计及制造成本,同时,也便于灯帽13成型后成型模具的开模,提高灯帽13的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该竖向通槽135使进气孔133与电池套管11内部相通,在第一实施例中,进气孔133的进气仅能经气流感应控制器151进入电池套管11内,从而导致了进气孔133的进气效率较低,而本第二实施例中,通过该竖向通槽135能有效地提高该进气孔133的进气效率,从而提高吸烟过程中空气的进气量,有更多的空气能进入到雾化器2中与烟油一起进行雾化,增加烟雾量,提高用户体验。
如图15所示,为第二实施例电池杆使用时气流流动方向的示意图。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为电子烟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6所示,包括互相连接的雾化器2以及电池杆1,电池杆1包括电池套管11、收容在电池套管11内的电池12、用于控制电池12为雾化器2供电的控制组件15、插设在电池套管11一端的灯帽13以及安装座14,控制组件15包括用于感应因吸烟动作而产生的气流以控制电池12为雾化器2供电的气流感应控制器151、用于与电池12和气流感应控制器151电连接的导线152以及用于模仿香烟燃烧的灯具153,灯具153设置于气流感应控制器151的面向灯帽13的端面上,雾化器2以及电池杆1组成的电子烟可以是可拆卸的电子烟,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一体式电子烟。其中,该电子烟的电池杆为1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杆1,由于该电池杆1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杆1具有相同的结构,因而,该电子烟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外,由于雾化器2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设计在于通过增设安装座,该安装座外表面凸设有定位凸台及内表面凸设有限位台阶,且安装座侧壁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线从气流感应控制器的端面走线至电池的走线槽,而连接套则朝向电池的方向的端部开设有与定位凸台相配合的卡槽,在气流感应控制器套设于安装座内时气流感应控制器朝向灯帽的端面与限位台阶抵触,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电路短路、断路现象,以及提高模仿香烟燃烧的效果,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做出的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杆,用于与雾化器(2)组合形成电子烟,其特征在于,该电池杆(1)包括电池套管(11)、收容在电池套管(11)内的电池(12)、用于控制电池(12)为雾化器(2)供电的控制组件(15)及插设在电池套管(11)一端的灯帽(13),所述控制组件(15)包括用于感应因吸烟动作而产生的气流以控制所述电池(12)为所述雾化器(2)供电的气流感应控制器(151)、用于与电池(12)和气流感应控制器(151)电连接的导线(152)以及用于模仿香烟燃烧的灯具(153),所述灯帽(13)包括插设于电池套管(11)内的连接套(131)及位于所述电池套管(11)外的帽体(132);
该电池杆(1)还包括有安装座(14),所述安装座(14)套设于所述连接套(131)内,所述气流感应控制器(151)套设于所述安装座(14)内,所述灯具(153)设置于所述气流感应控制器(151)的面向所述灯帽(13)的端面上;
所述连接套(131)朝向所述电池(12)的方向的端部开设有卡槽(1311),所述安装座(14)的外表面凸设有定位凸台(141),所述定位凸台(141)与所述卡槽(1311)相配合以使所述安装座(14)与所述连接套(131)周向固定;
所述安装座(14)的内表面凸设有限位台阶(143),且在所述气流感应控制器(151)套设于所述安装座(14)内时,所述气流感应控制器(151)朝向所述灯帽(13)的端面与所述限位台阶(143)抵触,以使所述限位台阶(143)限定所述气流感应控制器(151)套设于安装座(14)的位置、并限定所述灯具(153)至所述帽体(132)的间距;
所述安装座(14)侧壁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线(152)从气流感应控制器(151)的端面走线至电池(12)的走线槽(142),所述控制组件(15)与所述灯帽(13)之间形成有气流腔(16),所述灯帽(13)开设有与所述气流腔(16)相连通的进气孔(1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131)包括相互连接的过盈连接段(1314)和引导连接段(1312),多个所述卡槽(1311)形成在所述引导连接段(1312)上且间隔设置;
所述过盈连接段(1314)连接所述帽体(132),所述过盈连接段(1314)的外圆周直径大于所述电池套管(11)内管道直径,以使所述连接套(131)与所述电池套管(11)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连接段(1312)的外表面形成具有朝向所述电池(12)中轴线方向倾斜的锥状结构,所述引导连接段(1312)的外圆周的最小直径小于所述电池套管(11)内管道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131)还包括有位于所述引导连接段(1312)的远离所述过盈连接段(1314)一端的紧固连接段(1313),所述紧固连接段(1313)从所述引导连接段(1312)朝向所述电池(12)方向的端面延伸出,所述紧固连接段(1313)的内表面形成具有朝向所述电池(12)中轴线方向倾斜的锥状腔体,所述紧固连接段(1313)内表面、且朝向所述电池(12)的方向的端部弹性抵持所述气流感应控制器(151)的外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连接段(1313)的内表面、且朝向所述电池(12)的方向的端部设置有紧固斜坡倒角(131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131)的外表面沿着所述连接套(131)的轴向开设有与所述电池套管(11)内部及所述电池杆(1)外部相连通的进气槽(1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32)的内表面为球面状结构,以使所述灯具(153)与所述帽体(132)内表面任意一点之间的间距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32)的外圆周直径大于所述电池套管(11)内管道直径,以形成用于防止所述帽体(132)进入所述电池套管(11)的卡位台阶(13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4)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台(141)位置相对应、且朝向所述电池(12)的方向的开口槽(145)。
10.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连接的雾化器(2)以及电池杆(1),所述电池杆(1)为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杆(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26022.9U CN204444238U (zh) | 2014-12-23 | 2014-12-23 | 电池杆及采用该电池杆的电子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26022.9U CN204444238U (zh) | 2014-12-23 | 2014-12-23 | 电池杆及采用该电池杆的电子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44238U true CN204444238U (zh) | 2015-07-08 |
Family
ID=53651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82602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44238U (zh) | 2014-12-23 | 2014-12-23 | 电池杆及采用该电池杆的电子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4423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01150A1 (zh) * | 2014-12-23 | 2016-06-30 |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杆、电子烟及电池杆的组装方法 |
CN111052858A (zh) * | 2017-09-06 | 2020-04-21 | Jt国际公司 | 用于蒸气产生装置的感应加热组件 |
-
2014
- 2014-12-23 CN CN201420826022.9U patent/CN20444423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01150A1 (zh) * | 2014-12-23 | 2016-06-30 |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杆、电子烟及电池杆的组装方法 |
CN111052858A (zh) * | 2017-09-06 | 2020-04-21 | Jt国际公司 | 用于蒸气产生装置的感应加热组件 |
CN111052858B (zh) * | 2017-09-06 | 2022-06-28 | Jt国际公司 | 用于蒸气产生装置的感应加热组件 |
US11516894B2 (en) * | 2017-09-06 | 2022-11-29 | Jt International Sa | Induction heating assembly for a vapour generating devic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68476B (zh) | 一种电子烟发热组件 | |
CN107019241B (zh) | 连体烟及其雾化装置 | |
US9516898B2 (en) | Electronic cigarette | |
CN207505926U (zh) | 一种雾化装置及电子烟具 | |
CN105916398B (zh) | 电池组件、电子烟以及电池组件的组装方法 | |
CN204104823U (zh) | 一种电池杆及电子烟 | |
CN204444238U (zh) | 电池杆及采用该电池杆的电子烟 | |
CN205227416U (zh) | 外环火盖及应用外环火盖的燃气灶 | |
CN104041942A (zh) | 电子烟 | |
CN204670379U (zh) | 雾化器及电子烟 | |
CN203969206U (zh) | 一种电子烟发热组件 | |
CN206808680U (zh) | 连体烟及其雾化装置 | |
CN203492789U (zh) | 雾化器和电子烟 | |
CN204635088U (zh) | 进气导油双重调节电子烟 | |
CN104305529A (zh) | 一种电子烟 | |
CN203563691U (zh) | 电子烟雾化器以及电子烟 | |
CN204217915U (zh) | 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 |
CN204132392U (zh) | 电子烟 | |
CN208740120U (zh) | 一种磁吸烟弹的电子烟 | |
CN203897284U (zh) | 电池杆及具有该电池杆的电子烟 | |
CN203424300U (zh) | 电子烟 | |
CN205227330U (zh) | 一种三环火分火器 | |
CN115059896B (zh) | 一种仿真火焰装置 | |
CN204227456U (zh) | 自动控制燃烧机 | |
CN207306076U (zh) | 一种面接触式雾化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