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4432501U - 一种闪光器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闪光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32501U
CN204432501U CN201520058018.7U CN201520058018U CN204432501U CN 204432501 U CN204432501 U CN 204432501U CN 201520058018 U CN201520058018 U CN 201520058018U CN 204432501 U CN204432501 U CN 2044325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resistance
circuit
flasher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580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新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wei Hirain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wei Hirain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wei Hirain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wei Hirain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580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325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325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3250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闪光器电路,包括闪光器控制电路、闪光器主电路、掉灯检测电路、继电器、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闪光器控制电路通过第一晶体管与继电器连接,闪光器主电路通过继电器的动触点开关与LED负载连接;闪光器控制电路还通过第二晶体管与掉灯检测电路连接;闪光器控制电路输出交变信号,同步控制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通断,实现闪光器主电路与LED负载的通断以及掉灯检测电路与电源之间的通断,有效隔离掉灯电测电路中产生的漏电流,避免由于微小漏电流使LED负载产生微亮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闪光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闪光器电路。
背景技术
闪光器是用于指明汽车行驶方向变化的闪光装置。现有的闪光器电路多使用灯泡作为负载,而灯泡负载的闪光器主电路需要1-3A的电流才能驱动灯泡负载,因而灯泡负载属于大功耗负载,而LED在相对于灯泡而言较为节能环保,只要满足LED本身的导通压降,只要通过毫安级的电流即可点亮LED,由通过其电流来控制其自身的亮度,这就给设计电路带来了困难,因为IC芯片的漏电流是毫安级的,这个漏电流是由于IC器件本身的静态功耗引起的,所以采用LED负载时,解决漏电流是个问题,目前处理漏电流的方案较少、多采用静态电流较小的高性能器件。
目前采用LED作为负载的电路,主要是有恒流源驱动电路(需要自己搭建恒流源电路,增加了额外的成本),和选用静态电流极小的IC芯片(性能高的芯片相对价格较高),这些方案存在成本高、器件选型困难、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闪光器电路,以解决闪光器电路中的漏电流导致LED负载微亮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闪光器电路,包括电源、闪光器控制电路、闪光器主电路、掉灯检测电路、继电器、第一晶体管和LED负载;其中,所述闪光器控制电路用于控制LED负载与闪光器主电路的连接和断开,其包括MCU控制单元和第一二极管,所述MCU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输入端接地,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继电器的静触点与所述闪光器主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闪光器主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动触点分别与所述LED负载以及所述掉灯检测电路的信号采集端连接,所述LED负载的第二端接地;
闪光器电路的工作原理是:驾驶员根据路面情况给出操作指令,MCU控制单元根据收到的操作指令驱动I/O端口输出电平信号,电平信号经过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分压来控制第一晶体管基极的电压值,以控制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的关断。电平信号可以是方波信号,使第一晶体管基极的电压在高电平和低电平之间切换,保证第一晶体管在导通和关断之间切换,而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也随之间隔变化,当第一晶体管导通时,继电器线圈内有电流流过,否则继电器线圈内无电流。当继电器线圈内有电流流过时,闪光器主电路和LED负载接通,LED负载点亮,否则LED负载熄灭,即通过继电器触点切换来实现闪烁实现LED负载的连续闪烁,起到指示汽车转向的作用。
为避免漏电流点亮LED负载,所述电路还包括一个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输出端与所述掉灯检测电路的信号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MCU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MCU输出交变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同步通断,使所述LED负载闪烁;MCU控制单元根据驾驶员的驾驶指令,通过I/O端口输出驱动信号,通过驱动第一晶体管的导通和关断来控制继电器的动作,实现闪光器主电路与LED负载的通断,另一方面MCU控制单元还通过I/O端口控制第二晶体管的导通和断开,实现掉灯检测电路与电源之间的通断,有效隔离掉灯电测电路中产生的漏电流,避免由于微小漏电流使LED负载产生微亮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闪光器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MCU控制单元的I/O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闪光器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MCU控制单元的I/O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
为了进一步降低电路功率,提升继电器线圈的使用寿命,所述闪光器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
所述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并联布置,所述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为NPN管或NMOS管,当所述LED负载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掉灯检测电路也处于非工作状态,避免漏电流通过掉灯检测电路传输至所述LED负载。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闪光器电路,MCU控制单元根据驾驶员的驾驶指令,通过I/O端口输出驱动信号,通过驱动第一晶体管的导通和关断来控制继电器的动作,实现闪光器主电路与LED负载的通断,另一方面MCU控制单元还通过I/O端口控制第二晶体管的导通和断开,实现掉灯检测电路与电源之间的通断,有效隔离掉灯电测电路中产生的漏电流,避免由于微小漏电流使LED负载产生微亮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闪光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闪光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闪光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闪光器电路,包括电源、闪光器控制电路、闪光器主电路、掉灯检测电路、继电器K1、第一晶体管T1和LED负载;
其中,闪光器主电路及掉灯检测电路属于本技术领域公知的技术方案,因此本实施例不加以详细描述。
所述闪光器控制电路包括MCU控制单元和第一二极管D1,所述MCU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V1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K1线圈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输入端接地,所述继电器K1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静触点与所述闪光器主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闪光器主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动触点分别与所述LED负载以及所述掉灯检测电路的信号采集端连接,所述LED负载的第二端接地;
为避免漏电流点亮LED负载,所述电路还包括一个第二晶体管T2,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输出端与所述掉灯检测电路的信号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端与所述MCU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MCU输出交变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同步通断,使所述LED负载闪烁。
进一步地,所述闪光器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
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MCU控制单元的I/O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闪光器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
所述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MCU控制单元的I/O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端连接。
为了进一步降低电路功率,提升继电器线圈的使用寿命,所述闪光器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
所述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并联布置,所述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K1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连接。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晶体管T1为和第二晶体管T2均为NPN型三极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基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以及所述继电器K1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基极与所述第四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发射极与所述掉灯检测电路的信号控制端连接。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晶体管T1为和第二晶体管T2均为NMOS型场效应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以及所述继电器K1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源极接地;
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与所述第四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漏极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源极与所述掉灯检测电路的信号控制端连接。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闪光器电路,包括电源、闪光器控制电路、闪光器主电路、掉灯检测电路、继电器、第一晶体管和LED负载;其中,所述闪光器控制电路包括MCU控制单元和第一二极管,所述MCU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输入端接地,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继电器的静触点与所述闪光器主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闪光器主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动触点分别与所述LED负载以及所述掉灯检测电路的信号采集端连接,所述LED负载的第二端接地;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还包括一个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输出端与所述掉灯检测电路的信号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MCU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MCU输出交变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同步通断,使所述LED负载闪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闪光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闪光器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MCU控制单元的I/O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闪光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闪光器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MCU控制单元的I/O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闪光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闪光器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
所述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并联布置,所述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闪光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为NPN管或NMOS管。
CN201520058018.7U 2015-01-28 2015-01-28 一种闪光器电路 Expired - Lifetime CN2044325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58018.7U CN204432501U (zh) 2015-01-28 2015-01-28 一种闪光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58018.7U CN204432501U (zh) 2015-01-28 2015-01-28 一种闪光器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32501U true CN204432501U (zh) 2015-07-01

Family

ID=53600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58018.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432501U (zh) 2015-01-28 2015-01-28 一种闪光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3250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6671A (zh) * 2016-11-18 2017-11-10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闪光器电路以及提升汽车闪光器电磁兼容性能的电路
CN110461071A (zh) * 2019-09-16 2019-11-15 杭州上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具保护电路
CN112904221A (zh) * 2021-03-26 2021-06-04 深圳市科赛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测试led背光驱动电源的改进负载单元及智能型负载装置
CN119065295A (zh) * 2024-08-28 2024-12-03 昆山迈致治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入输出电路、测试控制装置以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6671A (zh) * 2016-11-18 2017-11-10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闪光器电路以及提升汽车闪光器电磁兼容性能的电路
CN110461071A (zh) * 2019-09-16 2019-11-15 杭州上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具保护电路
CN112904221A (zh) * 2021-03-26 2021-06-04 深圳市科赛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测试led背光驱动电源的改进负载单元及智能型负载装置
CN119065295A (zh) * 2024-08-28 2024-12-03 昆山迈致治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入输出电路、测试控制装置以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3601B (zh) Led照明驅動控制電路
CN204432501U (zh) 一种闪光器电路
CN101431849B (zh) 节能灯的延时开关
CN204362403U (zh) 一种照明灯电路
CN201270606Y (zh) 一种光控电路
CN102625517B (zh) 隔离型led灯具可调光电源
CN105101564B (zh) 一种自适应的灯管驱动器
CN204408665U (zh) 基于外界光线控制工作电器开关的控制电路和工作电器
CN102802322A (zh) 触摸式延时灯开关
CN202773157U (zh) 一种基于固态继电器的路灯控制电路
CN203167362U (zh) 一种适用于声光控开关的led球泡灯
CN207427536U (zh) 单线控制双色灯显示的控制电路
CN102438372B (zh) 一种智能灯电路
CN101763699A (zh) 一种省电的led灯报警电路
CN101001492A (zh) 控制发光二极管闪烁的方法
CN204425734U (zh) 一种led灯电路控制装置
CN202713702U (zh) 适用各类灯具且可实现开关位置指示的控制装置
CN203814018U (zh) 一种光控开关电路
CN110493927A (zh) 一种光控电路
CN201700046U (zh) 可触发人体感应led灯开关电源
CN104981045B (zh) 发光电路及电子装置
CN204536972U (zh) 一种可调节的恒流电路
CN207460542U (zh) 一种快速实现模式切换的led灯
CN203322821U (zh) 照明灯
CN202634843U (zh) 一种led照明灯的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 / F, building 1, No.14 Jiuxianqiao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ingwei Hirain Technologies Co.,Inc.

Address before: 8 / F, block B, No. 11, Anxiang Beili,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10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ingwei HiRain Technologies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