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24472U - 导线连接用线夹 - Google Patents
导线连接用线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24472U CN204424472U CN201520135700.1U CN201520135700U CN204424472U CN 204424472 U CN204424472 U CN 204424472U CN 201520135700 U CN201520135700 U CN 201520135700U CN 204424472 U CN204424472 U CN 2044244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wire clamp
- cover plate
- chuck
- return sawtoo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3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导线连接用线夹,包括导线夹和包括外壳本体的绝缘外壳,绝缘外壳,外壳本体上设有导线过线口、侧向过线缺口以及能够覆盖侧向过线缺口且能够开合的盖板,盖板和外壳本体上分别设有第一、二过线挡板,闭合盖板,第一、二过线挡板配合遮挡导线过线口,同时对应两者的第一弧面结构和第二弧面结构对合形成侧面封闭的过线圆孔,打开盖板,导线能够从侧向过线缺口设置到导线夹上;外壳本体上设有可操作导线夹以进行其在导线上的拆装的结构的工作窗口和能够打开自身以露出工作窗口和闭合自身以覆盖工作窗口的窗口盖;具有结构简单,能够防护线夹、接线便捷或可靠、可拆卸,提高工作效率,甚至通用性强、能够自锁、便于解锁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连接技术,具体涉及导线连接用线夹。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上用电安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十分重要,导线连接处理不好,给人们带来很多困扰,例如分流,目前大多数地方采用的是直接将分流线缠绕在主线路上,此种方式往往会导致接线不牢固,发生断线,给用户带来一定的损失,给维修、抢修人员带来大量的工作。现有的线夹单面受力不均、单面易变形,在螺母拧紧时会向左右两边滑动,要多次调整才能对准,增加操作难度,而且现有线夹只能夹持固定规格的主干线,不能通用于不同大小的主干线,而现有导线有很多为非标线,不是所有主干线都是一个尺寸,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大小的主干线选择不同的现有线夹,操作麻烦,使用不便,而对分流线的夹持又不够牢固,长时间使用后,会松弛。现有的线夹不带绝缘外壳,或者带的绝缘外壳的结构过于复杂、成本高或不便于使用,有些需要用线夹夹好导线后,再将绝缘外壳装配在线夹上,使用不便,不利于空中作业,如专利号为201320389563.5名称为带绝缘外壳的电缆线夹、专利号为201320468155.9名称为 带绝缘壳的电缆线夹的中国专利,电缆线夹(连接线夹)和绝缘外壳,绝缘外壳均是包括对合的绝缘半壳,能够开合绝缘壳盖,绝缘壳盖与电缆线夹一般为分体的结构,使用时,先用电缆线夹夹持导线,再将绝缘外壳设置到电缆线夹上,由于电缆线夹是导电的,此时属于带电作业,施工人员可能会一手扶住导线,一手安装电缆线夹,容易触电,作业安全性差,夹线操作一般都为空中作业,若在空中需要同时带着电缆线夹和绝缘外壳,再分先后设置到电缆线上,高空作业时间长,施工安全性降低,接线操作麻烦,而且通常结构也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防护线夹、防水、将导线紧固,接线便捷、可拆卸、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安全性好,甚至通用性强、能够自锁、便于解锁的导线连接用线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导线连接用线夹,包括至少一个相互连接的导电的导线夹和一包裹导线夹的绝缘外壳,每个导线夹的夹头包括两个能够相互配合而夹线的夹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外壳本体上设有与导线夹的过线部位对应的导线过线口、至少一个供导线连接用线夹从导线的径向设置到导线上的侧向过线缺口以及能够覆盖侧向过线缺口且能够开合的盖板,侧向过线缺口与导线过线口连通,盖板上设有带第一弧面结构的第一过线挡板,外壳本体之与盖板对应处设有带第二弧面结构的第二过线挡板,闭合盖板,第一过线挡板与第二过线挡板配合遮挡导线过线口,同时第一弧面结构和第二弧面结构对合形成侧面封闭的过线圆孔,打开盖板,导线能够从侧向过线缺口设置到导线夹上;外壳本体上设有用于露出导线夹上的可操作导线夹以进行其在导线上的拆装的结构的工作窗口和能够打开自身以露出工作窗口和闭合自身以覆盖工作窗口的窗口盖;外壳本体一体注塑成型在导线夹上,或者外壳本体分体设置在导线夹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包括:
所述盖板上、下两端分别对应一个夹头的所述两个夹头组件中的一个;盖板的上、下两端中靠近所述第二弧面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外壳本体固定连接,且盖板能够相对外壳本体转动而使盖板的另一端远离其对应的夹头组件,进而使盖板和所述第一过线挡板避开或部分遮挡侧向过线缺口以供导线侧向通过。
所述盖板的上、下两端中靠近所述第二弧面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外壳本体铰接,所述盖板能够相对外壳本体转动的转轴为铰接用铰轴;盖板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所述第一过线挡板,盖板的左右两侧设有的至少一个第一过线挡板与所述外壳本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盖板上设有铰轴,所述外壳本体之与铰轴对应的部位上设有“C”形的铰接凹槽,铰轴设置到铰接凹槽内而使盖板与外壳本体铰接,铰接凹槽的弧度大于180°,铰接凹槽的侧向开口的尺寸略小于铰轴的直径而使铰轴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从侧向开口设置到铰接凹槽内或脱离出铰接凹槽。
所述铰轴为与所述盖板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铰接凹槽为与所述外壳本体一体成型的结构。
所述第一过线挡板之远离所述盖板的一端的与所述外壳本体卡接或可拆卸式铰接;所述导线夹和外壳本体之间设有防滑结构。
所述第一过线挡板上成型有卡接突起或卡接凹槽,相应的所述外壳本体上成型有与第一过线挡板上的卡接突起或卡接凹槽配合的卡接凹槽或卡接突起,通过卡接突起和卡接凹槽的配合实现第一过线挡板与外壳本体的卡接。
所述防滑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导线夹上的防滑突起和/或防滑凹槽以及与其对应的位于所述外壳本体上的防滑凹槽和/或防滑突起,通过导线夹上的防滑突起和/或防滑凹槽与外壳本体上的防滑凹槽和/或防滑突起的配合而实现导线夹和外壳本体之间的防滑。位于所述外壳本体上的防滑凹槽和/或防滑突起与外壳本体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所述外壳本体至少由两个壳体组件拼接而成;所述盖板上、下两端分别对应一个夹头的所述两个夹头组件中的一个;盖板的上、下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外壳本体可拆卸式连接。
至少一个所述导线夹包括导线夹本体,导线夹本体上设有贯穿其一侧或其相对的两侧的导线夹凹槽,所述夹头包括嵌入导线夹凹槽内并可上下移动的动夹头以及设置在导线夹上的静夹头,动夹头的夹紧端与静夹头的夹紧端相对,导线夹本体上设有调节螺孔,一调节螺栓穿过调节螺孔而与导线夹本体固定的同时,与动夹头顶接;动夹头的一个侧面或两个侧面设有向下逆止的止逆锯齿,动夹头的止逆锯齿的外侧设有与之配合的防松脱止逆锯齿块,防松脱止逆锯齿块之靠近静夹头的一端为其上端,相对的一端为其下端,防松脱止逆锯齿块与动夹头配合的一侧设有向上逆止的止逆锯齿,防松脱止逆锯齿块之靠近动夹头的一侧为其内侧,相对的一侧为其外侧,动夹头至少一侧的防松脱止逆锯齿块的外侧与导线夹之间设有压簧,动夹头与防松脱止逆锯齿块通过压簧压紧;所述工作窗口包括与调节螺栓对应的调节操作窗口,所述窗口盖包括与调节操作窗口对应的调节窗口盖。
所述防松脱止逆锯齿块带有一固定凸起,所述导线夹之与该固定凸起对应处设有一与之配合的固定凹槽,固定凸起卡接于固定凹槽内,固定凸起构成防松脱止逆锯齿块相对导线夹转动的转轴,固定凹槽为柱状凹槽,固定凸起的形状与之相适应,固定凸起的半径大于固定凹槽之靠近防松脱止逆锯齿块的一侧的开口的尺寸,而限制固定凸起向所述动夹头的方向移动;防松脱止逆锯齿块的外侧连接有一解锁杆,解锁杆驱动防松脱止逆锯齿块运动以松开防松脱止逆锯齿块与动夹头的齿合;所述工作窗口还包括与解锁杆对应的解锁操作窗口,所述窗口盖还包括与解锁操作窗口对应的解锁窗口盖。
所述固定凸起设置于所述防松脱止逆锯齿块的下端或上端的末端,相应的防松脱止逆锯齿块的止逆锯齿设置在防松脱止逆锯齿块的上端或下端的侧面上,所述解锁杆为拉杆,所述导线夹本体侧面上设有供拉杆穿过的解锁通孔,拉杆依次穿过解锁通孔、所述压簧与防松脱止逆锯齿块之止逆锯齿设置端固定连接;
或者固定凸起设置于防松脱止逆锯齿块的下端或上端的末端之间,防松脱止逆锯齿块之固定凸起所在部位将防松脱止逆锯齿块分隔为两段,分别为上段和下段,防松脱止逆锯齿块的止逆锯齿设置在防松脱止逆锯齿块的上段之上端或下段之下端的侧面上;解锁杆为推杆,导线夹本体侧面上设有供推杆穿过的解锁通孔,推杆依次穿过解锁通孔、压簧与防松脱止逆锯齿块之止逆锯齿设置段相对的一段固定连接或顶接,且防松脱止逆锯齿块之与推杆连接的一段与所述动夹头之间设有供其向动夹头方向移动的间隙,
或解锁杆为拉杆,导线夹本体侧面上设有供拉杆穿过的解锁通孔,拉杆依次穿过解锁通孔、压簧与防松脱止逆锯齿块之止逆锯齿设置段连接,且防松脱止逆锯齿块之与拉杆固定连接的一段相对的另一段与动夹头之间设有供其向动夹头方向移动的间隙。
所述外壳本体至少由两个壳体组件拼接而成,且相邻的两个壳体组件之间通过卡扣结构固定连接;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一个壳体组件上的卡槽和设置在与之相邻的壳体组件上的,能够与卡槽配合而锁紧相邻壳体的扣合件;所述盖板之远离所述第二弧面结构的一端上一体成型有所述解锁窗口盖。
所述导线连接用线夹包括的全部或部分所述导线夹的所述导线夹本体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全部导线夹构成的导线夹组的外部形状与所述外壳本体的内部形状相适应,且两者紧配合;导线夹还包括能够避免动夹头从侧向脱离用于设置该结构的相应凹槽的防护外壳,防护外壳与其内的导线夹和其外的绝缘外壳均紧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能够防护线夹、能够防水,能将导线紧固、接线便捷、可拆卸、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甚至通用性强、能够自锁、便于解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导线连接用线夹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线连接用线夹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图1的盖板打开,露出侧向过线缺口以供导线从侧向设置到导线夹上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绝缘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导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用于夹持导线的示意图;
图7是图4的爆炸图;
其中:1-导线夹,11-导线夹本体,111-固定凹槽,12-导线夹凹槽,13-动夹头,14-静夹头,15-调节螺栓,16-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1-固定凸起,17-压簧,18-解锁杆,19-防护外壳,2-绝缘外壳,21-外壳本体,211-导线过线口,212-侧向过线缺口,213-第二过线挡板,2131-第二弧面结构, 214-壳体组件,215-铰接凹槽,22-盖板,221-第一过线挡板,2211-第一弧面结构,222-铰轴,23-过线圆孔, 24-工作窗口,241-调节操作窗口,242-解锁操作窗口,25-窗口盖,251-调节窗口盖,252-解锁窗口盖,26-卡接突起,27-卡接凹槽,28-卡扣结构,281-卡槽,282-扣合件,3-导线,A-导线从侧向过线缺口设置到导线夹上的安装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导线连接用线夹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所示,导线连接用线夹,包括至少一个相互连接的导电的导线夹1和一包裹导线夹1的绝缘外壳2,每个导线夹1的夹头包括两个能够相互配合而夹线的夹头组件,绝缘外壳2包括外壳本体21,外壳本体21上设有与导线夹1的过线部位对应的导线过线口211、至少一个供导线连接用线夹从导线的径向设置到导线上的侧向过线缺口212以及能够覆盖侧向过线缺口212且能够开合的盖板22,侧向过线缺口212与导线过线口211连通,盖板22上设有带第一弧面结构2211的第一过线挡板221,外壳本体21之与盖板22对应处设有带第二弧面结构2131的第二过线挡板213,闭合盖板22,第一过线挡板221与第二过线挡板213配合遮挡导线过线口211,同时第一弧面结构2211和第二弧面结构2131对合形成侧面封闭的过线圆孔23,打开盖板22,导线能够从侧向过线缺口212设置到导线夹1上;外壳本体21上设有用于露出导线夹1上的可操作导线夹1以进行其在导线上的拆装的结构的工作窗口24和能够打开自身以露出工作窗口24和闭合自身以覆盖工作窗口24的窗口盖25。该导线连接用线夹结构简单,绝缘外壳2包裹导线夹1的外周,一方面能够防护内部的导线夹1及导线3,对其进行防水,同时又能绝缘,将导线祼线部位与外部环境中的导体(如施工人员)绝缘,保证导线连接用线夹使用过程的安全,传统的接线方式要么断电后,再进行接线处理,操作麻烦,要么带电作业,增加工作危险性,而本实用新型的导线连接用线夹,能够在不断电、不接地的情况下,进行带电接线处理,接线时,可以用手扶住绝缘外壳2,保证作业过程的安全性,只需将导线3设置在导线夹1上,即能对导线3进行紧固,接线便捷,接线完成后将盖板22盖合即可,如图6所示,线路更改时,还可将废弃电路中的导线连接用线夹从导线上拆卸下来,用于新线路的导线连接,导线连接用线夹直接连接导线即可,无需先夹线,再设置绝缘外壳,节省导线连接及防护工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施工安全性;侧向过线缺口212的设置,使得此导线连接用线夹能够应用于无限延伸的导线上,进行分流,导线只需从侧向的过线缺口设置到导线夹上即可,进行分流时,导线连接用线夹能够直接设置到无限延伸的导线上,而无需进行断线处理,操作简便,而盖板的设置能够保证防水性能。
其中外壳本体21可为一体成型在导线夹1上的结构,此种结构的好处在于,外壳本体与导线夹的配合性好,防水效果更好,且分散的零部件少,更便于管理。外壳本体21也可为与导线夹1相互独立的结构,外壳本体21分体式包裹在导线夹1外周,此种结构的好处在于:有需要时,可拆下绝缘外壳,根据需要更换内部的导线夹或外部的绝缘外壳;如图1-4、图6和图7所示,优选外壳本体21至少由两个壳体组件214拼接而成,更便于成型加工和拆装;如图1和图2所示,优选相邻的两个壳体组件214之间通过卡扣结构28固定连接,连接简单;如图7所示,优选卡扣结构28包括设置在一个壳体组件214上的卡槽281和设置在与之相邻的壳体组件214上的,能够与卡槽281配合而锁紧相邻壳体的扣合件282,此种结构,无需额外的设置卡扣,只需设置成型用模具的结构为相应结构即可,易于高效批量生产,降低成本,而且能够保证卡槽281与扣合件282配合而使壳体组件214卡接在一起后,壳体组件214之间形成无缝连接,提高防水效果。
优选第一弧面结构2211的弧度大小为170-190°,能够提高导线连接用线夹的通用性,能避免弧度过大,盖板22打开后遮挡侧向过线缺口212,不利于大尺寸导线的安装或者只能选择弹性很大的材料来制作外壳本体21(外壳本体相应部位),弧度过小,则与之配合的第二弧面结构的弧度会过大,不利于导线与第二弧面结构的配合或者只能选择弹性很大的材料来制作外壳本体(外壳本体相应部位)。
盖板22的上、下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与外壳本体21可拆卸式连接。
其中,如图3所示,盖板22上、下两端分别对应一个夹头的两个夹头组件中的一个。盖板为能够开合的结构,盖板与外壳本体的具体连接关系可为:盖板22的上、下两端中靠近第二弧面结构2131的一端与外壳本体21固定连接,且盖板22能够相对外壳本体21转动而使盖板22的另一端远离其对应的夹头组件,进而使盖板22和第一过线挡板221避开或部分遮挡侧向过线缺口212以供导线侧向通过,如图1、图3和图4。
优选盖板22的上、下两端中靠近第二弧面结构2131的一端与外壳本体21铰接,盖板22能够相对外壳本体21转动的转轴为铰接用铰轴;盖板22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第一过线挡板221,盖板22的左右两侧设有的至少一个第一过线挡板221与外壳本体21可拆卸连接,优选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卡接或可拆卸式铰接,优选卡接的具体结构为:第一过线挡板221上成型有卡接突起26或卡接凹槽27,相应的外壳本体21上成型有与第一过线挡板221上的卡接突起26或卡接凹槽27配合的卡接凹槽27或卡接突起26,通过卡接突起26和卡接凹槽27的配合实现第一过线挡板221与外壳本体21的卡接,如图3、图4和图7,此种结构的好处在于:卡接突起26和卡接凹槽27均可直接成型在绝缘外壳2上,无需额外设置盖板22的固定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导线连接用线夹结构更为简单,易于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盖板22与外壳本体21的铰接结构优选为:盖板22上设有铰轴222,外壳本体21之与铰轴222对应的部位上设有“C”形的铰接凹槽215,铰轴222设置到铰接凹槽215内而使盖板22与外壳本体21铰接,铰接凹槽215的弧度大于180°,铰接凹槽215的侧向开口的尺寸略小于铰轴222的直径而使铰轴222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从侧向开口设置到铰接凹槽215内或脱离出铰接凹槽215,如图2所示,此种结构的好处在于:既能保证外壳本体21与盖板22的铰接,又能在需要时,将盖板22与外壳本体21在铰接处分离,使得盖板22的开合更为灵活,可根据需要进行不同方式的打开;如果盖板22的两端都是通过铰轴222与铰接凹槽215铰接,则可取下盖板22,方便导线的安装、绝缘外壳2的拆装;如图7所示,优选铰轴241为与盖板22一体成型的结构,铰接凹槽215为与外壳本体21一体成型的结构,此种结构的好处在于:结构简单,降低成本,易于批量生产,无零散的固定用结构,便于拆装和运输。
其中,导线夹1和外壳本体21之间可设防滑结构;优选防滑结构包括位于导线夹1上的防滑突起和/或防滑凹槽以及与其对应的位于外壳本体21上的防滑凹槽和/或防滑突起,使用时,通过导线夹1上的防滑突起和/或防滑凹槽与外壳本体21上的防滑凹槽和/或防滑突起的配合而实现导线夹1和外壳本体21之间的防滑;防滑结构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外壳本体与内部导线夹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保证接线的可靠性。
优选位于外壳本体21上的防滑凹槽和/或防滑突起与外壳本体21一体成型的结构,结构简单。
其中,导线夹可为任意能够夹持电缆线的结构,优选为包括动夹头和静夹头的结构,更优选为设有单向止逆结构的导线夹;如图5所示,优选至少一个导线夹1包括导线夹本体11,导线夹本体11上设有贯穿其一侧或其相对的两侧的导线夹凹槽12,夹头包括嵌入导线夹凹槽12内并可上下移动的动夹头13以及设置在导线夹1上的静夹头14,动夹头13的夹紧端与静夹头14的夹紧端相对,导线夹本体11上设有调节螺孔,一调节螺栓15穿过调节螺孔而与导线夹本体11固定的同时,与动夹头13顶接;动夹头13的一个侧面或两个侧面设有向下逆止的止逆锯齿,动夹头13的止逆锯齿的外侧设有与之配合的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之靠近静夹头14的一端为其上端,相对的一端为其下端,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与动夹头13配合的一侧设有向上逆止的止逆锯齿,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之靠近动夹头13的一侧为其内侧,相对的一侧为其外侧,动夹头13至少一侧的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的外侧与导线夹1之间设有压簧17,动夹头13与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通过压簧17压紧,此种结构能够适应于各种线径的电缆线,且能够对动夹头进行单向止逆,使其在主动力作用下只能向下运动,不能向下运动,对动夹头进行自锁,保证电缆线连接的紧固性和稳定性;工作窗口24包括与调节螺栓15对应的调节操作窗口241,窗口盖25包括与调节操作窗口241对应的调节窗口盖251,调节窗口盖251可与外壳本体21可拆卸式连接,可拆卸式连接的方式可为卡接、螺纹连接等;此种结构的好处在于,既方便夹持导线操作,又能对内部结构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
优选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带有一固定凸起161,导线夹1之与该固定凸起161对应处设有一与之配合的固定凹槽111,固定凸起161卡接于固定凹槽111内,固定凸起161构成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相对导线夹1转动的转轴,固定凹槽111为柱状凹槽,固定凸起161的形状与之相适应,固定凸起161的半径大于固定凹槽111之靠近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的一侧的开口的尺寸,而限制固定凸起161向动夹头13的方向移动;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的外侧连接有一解锁杆18,解锁杆18驱动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运动以松开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与动夹头13的齿合,此种结构的好处在于:能够保证防松脱止逆锯齿块的稳定性,不会在导线夹凹槽内窜动,能够适应于各种线径的电缆线,且能够对动夹头进行单向止逆,使其在主动力作用下只能向下运动,不能向下运动,对动夹头进行自锁,而且又能通过操作解锁杆18,便捷的对动夹头解锁,方便导线夹的拆装,保证电缆线连接的紧固性和稳定性;工作窗口24还包括与解锁杆18对应的解锁操作窗口242,窗口盖25还包括与解锁操作窗口242对应的解锁窗口盖252,此种结构的好处在于,既方便夹持导线操作,又能对内部结构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解锁窗口盖252与盖板22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此种结构的好处在于,接好电缆线,只需闭合盖板即能扣合解锁窗口盖,拆卸时,只需打开盖板,即可露出解锁操作窗口和侧向过线缺口,只需对动夹头进行解锁就能拆下导线,减少零件个数,易于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还能够简单操作,缩短高空作业时间,增加安全性。
优选固定凸起161设置于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的下端或上端的末端,相应的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的止逆锯齿设置在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的上端或下端的侧面上,解锁杆18为拉杆,导线夹本体11侧面上设有供拉杆穿过的解锁通孔,拉杆依次穿过解锁通孔、压簧17与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之止逆锯齿设置端固定连接;
或者固定凸起161设置于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的下端或上端的末端之间,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之固定凸起161所在部位将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分隔为两段,分别为上段和下段,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的止逆锯齿设置在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的上段之上端或下段之下端的侧面上;解锁杆18为推杆,导线夹本体11侧面上设有供推杆穿过的解锁通孔,推杆依次穿过解锁通孔、压簧17与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之止逆锯齿设置段相对的一段固定连接或顶接,且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之与推杆连接的一段与动夹头13之间设有供其向动夹头13方向移动的间隙,
或解锁杆18为拉杆,导线夹本体11侧面上设有供拉杆穿过的解锁通孔,拉杆依次穿过解锁通孔、压簧17与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之止逆锯齿设置段连接,且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之与拉杆固定连接的一段相对的另一段与动夹头13之间设有供其向动夹头13方向移动的间隙;这几种解锁结构均能够便捷的进行解锁。
优选导线连接用线夹包括的全部或部分导线夹1的导线夹本体11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全部导线夹1构成的导线夹组的外部形状与外壳本体21的内部形状相适应,且两者紧配合,此种结构避免了绝缘外壳较内部的导线夹的尺寸过大,而影响整体结构的强度,不仅具有结构更为紧凑、节省材料的优点,还能够增加导线连接用线夹的整体强度、增加外壳本体与内部导线夹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保证接线的可靠性;导线夹1还包括能够避免动夹头13从侧向脱离用于设置该结构的相应凹槽的防护外壳19,防护外壳19与其内的导线夹1和其外的绝缘外壳2均紧配合,防护外壳19对其内的线夹进行防护的同时,还能防止动夹头和锁紧块从侧向脱离相应的凹槽,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和导线连接的可靠性。
Claims (14)
1.导线连接用线夹,包括至少一个相互连接的导电的导线夹(1)和一包裹导线夹(1)的绝缘外壳(2),每个导线夹(1)的夹头包括两个能够相互配合而夹线的夹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2)包括外壳本体(21),外壳本体(21)上设有与导线夹(1)的过线部位对应的导线过线口(211)、至少一个供导线连接用线夹从导线的径向设置到导线上的侧向过线缺口(212)以及能够覆盖侧向过线缺口(212)且能够开合的盖板(22),侧向过线缺口(212)与导线过线口(211)连通,盖板(22)上设有带第一弧面结构(2211)的第一过线挡板(221),外壳本体(21)之与盖板(22)对应处设有带第二弧面结构(2131)的第二过线挡板(213),闭合盖板(22),第一过线挡板(221)与第二过线挡板(213)配合遮挡导线过线口(211),同时第一弧面结构(2211)和第二弧面结构(2131)对合形成侧面封闭的过线圆孔(23),打开盖板(22),导线能够从侧向过线缺口(212)设置到导线夹(1)上;外壳本体(21)上设有用于露出导线夹(1)上的可操作导线夹(1)以进行其在导线上的拆装的结构的工作窗口(24)和能够打开自身以露出工作窗口(24)和闭合自身以覆盖工作窗口(24)的窗口盖(25);外壳本体(21)一体注塑成型在导线夹(1)上,或者外壳本体(21)分体设置在导线夹(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连接用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2)上、下两端分别对应一个夹头的所述两个夹头组件中的一个;盖板(22)的上、下两端中靠近所述第二弧面结构(2131)的一端与所述外壳本体(21)固定连接,且盖板(22)能够相对外壳本体(21)转动而使盖板(22)的另一端远离其对应的夹头组件,进而使盖板(22)和所述第一过线挡板(221)避开或部分遮挡侧向过线缺口(212)以供导线侧向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连接用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2)的上、下两端中靠近所述第二弧面结构(2131)的一端与所述外壳本体(21)铰接,所述盖板(22)能够相对外壳本体(21)转动的转轴为铰接用铰轴;盖板(22)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所述第一过线挡板(221),盖板(22)的左右两侧设有的至少一个第一过线挡板(221)与所述外壳本体(21)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连接用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2)上设有铰轴(222),所述外壳本体(21)之与铰轴(222)对应的部位上设有“C”形的铰接凹槽(215),铰轴(222)设置到铰接凹槽(215)内而使盖板(22)与外壳本体(21)铰接,铰接凹槽(215)的弧度大于180°,铰接凹槽(215)的侧向开口的尺寸略小于铰轴(222)的直径而使铰轴(222)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从侧向开口设置到铰接凹槽(215)内或脱离出铰接凹槽(2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线连接用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铰轴(241)为与所述盖板(22)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铰接凹槽(215)为与所述外壳本体(21)一体成型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连接用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线挡板(221)之远离所述盖板(22)的一端的与所述外壳本体(21)卡接或可拆卸式铰接;所述导线夹(1)和外壳本体(21)之间设有防滑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线连接用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线挡板(221)上成型有卡接突起(26)或卡接凹槽(27),相应的所述外壳本体(21)上成型有与第一过线挡板(221)上的卡接突起(26)或卡接凹槽(27)配合的卡接凹槽(27)或卡接突起(26),通过卡接突起(26)和卡接凹槽(27)的配合实现第一过线挡板(221)与外壳本体(21)的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线连接用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导线夹(1)上的防滑突起和/或防滑凹槽以及与其对应的位于所述外壳本体(21)上的防滑凹槽和/或防滑突起,通过导线夹(1)上的防滑突起和/或防滑凹槽与外壳本体(21)上的防滑凹槽和/或防滑突起的配合而实现导线夹(1)和外壳本体(21)之间的防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连接用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21)至少由两个壳体组件(214)拼接而成;所述盖板(22)上、下两端分别对应一个夹头的所述两个夹头组件中的一个;盖板(22)的上、下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外壳本体(21)可拆卸式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导线连接用线夹,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导线夹(1)包括导线夹本体(11),导线夹本体(11)上设有贯穿其一侧或其相对的两侧的导线夹凹槽(12),所述夹头包括嵌入导线夹凹槽(12)内并可上下移动的动夹头(13)以及设置在导线夹(1)上的静夹头(14),动夹头(13)的夹紧端与静夹头(14)的夹紧端相对,导线夹本体(11)上设有调节螺孔,一调节螺栓(15)穿过调节螺孔而与导线夹本体(11)固定的同时,与动夹头(13)顶接;动夹头(13)的一个侧面或两个侧面设有向下逆止的止逆锯齿,动夹头(13)的止逆锯齿的外侧设有与之配合的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之靠近静夹头(14)的一端为其上端,相对的一端为其下端,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与动夹头(13)配合的一侧设有向上逆止的止逆锯齿,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之靠近动夹头(13)的一侧为其内侧,相对的一侧为其外侧,动夹头(13)至少一侧的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的外侧与导线夹(1)之间设有压簧(17),动夹头(13)与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通过压簧(17)压紧;所述工作窗口(24)包括与调节螺栓(15)对应的调节操作窗口(241),所述窗口盖(25)包括与调节操作窗口(241)对应的调节窗口盖(25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线连接用线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带有一固定凸起(161),所述导线夹(1)之与该固定凸起(161)对应处设有一与之配合的固定凹槽(111),固定凸起(161)卡接于固定凹槽(111)内,固定凸起(161)构成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相对导线夹(1)转动的转轴,固定凹槽(111)为柱状凹槽,固定凸起(161)的形状与之相适应,固定凸起(161)的半径大于固定凹槽(111)之靠近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的一侧的开口的尺寸,而限制固定凸起(161)向所述动夹头(13)的方向移动;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的外侧连接有一解锁杆(18),解锁杆(18)驱动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运动以松开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与动夹头(13)的齿合;所述工作窗口(24)还包括与解锁杆(18)对应的解锁操作窗口(242),所述窗口盖(25)还包括与解锁操作窗口(242)对应的解锁窗口盖(25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导线连接用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凸起(161)设置于所述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的下端或上端的末端,相应的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的止逆锯齿设置在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的上端或下端的侧面上,所述解锁杆(18)为拉杆,所述导线夹本体(11)侧面上设有供拉杆穿过的解锁通孔,拉杆依次穿过解锁通孔、所述压簧(17)与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之止逆锯齿设置端固定连接;
或者固定凸起(161)设置于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的下端或上端的末端之间,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之固定凸起(161)所在部位将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分隔为两段,分别为上段和下段,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的止逆锯齿设置在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的上段之上端或下段之下端的侧面上;解锁杆(18)为推杆,导线夹本体(11)侧面上设有供推杆穿过的解锁通孔,推杆依次穿过解锁通孔、压簧(17)与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之止逆锯齿设置段相对的一段固定连接或顶接,且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之与推杆连接的一段与所述动夹头(13)之间设有供其向动夹头(13)方向移动的间隙,
或解锁杆(18)为拉杆,导线夹本体(11)侧面上设有供拉杆穿过的解锁通孔,拉杆依次穿过解锁通孔、压簧(17)与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之止逆锯齿设置段连接,且防松脱止逆锯齿块(16)之与拉杆固定连接的一段相对的另一段与动夹头(13)之间设有供其向动夹头(13)方向移动的间隙。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线连接用线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本体(21)至少由两个壳体组件(214)拼接而成,且相邻的两个壳体组件(214)之间通过卡扣结构(28)固定连接;卡扣结构(28)包括设置在一个壳体组件(214)上的卡槽(281)和设置在与之相邻的壳体组件(214)上的,能够与卡槽(281)配合而锁紧相邻壳体的扣合件(282);所述盖板(22)之远离所述第二弧面结构(2131)的一端上一体成型有所述解锁窗口盖(25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导线连接用线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连接用线夹包括的全部或部分所述导线夹(1)的所述导线夹本体(11)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全部导线夹(1)构成的导线夹组的外部形状与所述外壳本体(21)的内部形状相适应,且两者紧配合;导线夹(1)还包括能够避免动夹头(13)从侧向脱离用于设置该结构的相应凹槽的防护外壳(19),防护外壳(19)与其内的导线夹(1)和其外的绝缘外壳(2)均紧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35700.1U CN204424472U (zh) | 2015-03-11 | 2015-03-11 | 导线连接用线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35700.1U CN204424472U (zh) | 2015-03-11 | 2015-03-11 | 导线连接用线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24472U true CN204424472U (zh) | 2015-06-24 |
Family
ID=53474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135700.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424472U (zh) | 2015-03-11 | 2015-03-11 | 导线连接用线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24472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54629A (zh) * | 2016-11-15 | 2017-05-10 | 国网浙江武义县供电公司 | 一种变电所防脱落式接地装置 |
CN107425308A (zh) * | 2017-04-19 | 2017-12-01 | 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防倒型连接电缆线夹 |
CN107947084A (zh) * | 2017-12-18 | 2018-04-20 | 陆嘉通 | 易于拆装调节的单线夹以及组合式线夹 |
CN111121265A (zh) * | 2020-01-16 | 2020-05-08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过线盖板和空调器 |
CN114267501A (zh) * | 2020-09-16 | 2022-04-01 | 固威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线夹式绝缘子 |
-
2015
- 2015-03-11 CN CN201520135700.1U patent/CN20442447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54629A (zh) * | 2016-11-15 | 2017-05-10 | 国网浙江武义县供电公司 | 一种变电所防脱落式接地装置 |
CN106654629B (zh) * | 2016-11-15 | 2018-11-13 | 国网浙江武义县供电公司 | 一种变电所防脱落式接地装置 |
CN107425308A (zh) * | 2017-04-19 | 2017-12-01 | 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防倒型连接电缆线夹 |
CN107425308B (zh) * | 2017-04-19 | 2023-02-28 | 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防倒型连接电缆线夹 |
CN107947084A (zh) * | 2017-12-18 | 2018-04-20 | 陆嘉通 | 易于拆装调节的单线夹以及组合式线夹 |
CN111121265A (zh) * | 2020-01-16 | 2020-05-08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过线盖板和空调器 |
CN114267501A (zh) * | 2020-09-16 | 2022-04-01 | 固威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线夹式绝缘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424472U (zh) | 导线连接用线夹 | |
CN204632950U (zh) | 带壳的电缆线分流装置 | |
CN203445269U (zh) | 带解锁机构的自锁电缆线夹 | |
CN104409888A (zh) | 一种带绝缘外壳的电缆分流装置 | |
WO2010135920A1 (zh) | 一种引线护套 | |
CN210607691U (zh) | 一种快装式防脱防松引流线夹 | |
CN102545091B (zh) | 带电断接导线引线线夹装置 | |
CN109244688A (zh) | 一种0.4kV接地线紧固装置 | |
CN206727244U (zh) | 销接式电表接线夹 | |
CN204257852U (zh) | 带绝缘外壳的电缆分流装置 | |
CN205376812U (zh) | 高压电力配网异电位带电搭火线装置 | |
CN204424477U (zh) | 能够带电安装的分流装置 | |
CN201601363U (zh) | 易接线电源转换器 | |
EP3796497B1 (en) |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inverter | |
CN203871481U (zh) | 插接箱 | |
CN107425308B (zh) | 一种防倒型连接电缆线夹 | |
CN105609975B (zh) | 高压电力配网异电位带电搭火线装置 | |
CN203056140U (zh) | 带有绝缘护套的电缆线连接线夹 | |
CN206727246U (zh) | 防倒型连接电缆线夹 | |
CN208385645U (zh) | 一种使用安全的低压汇流夹钳工具 | |
CN203747187U (zh) | 快速插杆取电装置 | |
CN206330005U (zh) | 一种驱动装置外置式led筒灯 | |
CN106848645A (zh) | 一种销接式电表接线夹 | |
CN210744180U (zh) | 一种煤矿机电电机接线连接器 | |
CN201986314U (zh) | 一种适用于电机软起动器的接线端子保护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14 Address after: 650011 No. 98, Wujing Road, Taihe sub district office, Guandu District, Kunming, China (Yunn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Patentee after: Yunnan Power Grid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511442, No. 280, north section, new road, South Village Town, Guangzhou, Guangdong, Panyu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PANYU CABLE WORKS Co.,Ltd.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