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90823U - 用于电厂的无间隙复合式避雷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厂的无间隙复合式避雷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390823U CN204390823U CN201520034718.2U CN201520034718U CN204390823U CN 204390823 U CN204390823 U CN 204390823U CN 201520034718 U CN201520034718 U CN 201520034718U CN 204390823 U CN204390823 U CN 2043908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plant
- lightning arrester
- resistor disc
- electrode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4593 Epox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Zinc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Zn]=O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152 fibre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787 zinc ox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6632 reaction spe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hermistors And Varis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厂的无间隙复合式避雷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绝缘套2,所述绝缘套2内设有环氧管3,所述环氧管3上端设有一号上电极4,所述环氧管3下端设有一号下电极5,所述环氧管3内设有绝缘棒6,所述绝缘棒6上设有多个平行的电阻片7,所述相邻两个电阻片7之间的绝缘棒6上设有绝缘垫片8,所述一号上电极4、多个电阻片7和一号下电极5依次通过连接件进行导电连接,所述壳体1成转弯状结构,所述壳体1连接高压电一端螺纹连接脱离单元,即所述脱离单元与一号下电极5电气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绝缘子结构应用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电厂的无间隙复合式避雷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绝缘子在空中呈现不同状态,有时呈现垂直状态,有时成倾斜状态,现有弯折形的避雷器由于脱离器选用的不当或者结构不合理,经常出现脱离器误动作和脱离反应速度慢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电厂的无间隙复合式避雷器。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电厂的无间隙复合式避雷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绝缘套2,所述绝缘套2内设有环氧管3,所述环氧管3上端设有一号上电极4,所述环氧管3下端设有一号下电极5,所述环氧管3内设有绝缘棒6,所述绝缘棒6上设有多个平行的电阻片7,所述相邻两个电阻片7之间的绝缘棒6上设有绝缘垫片8,所述一号上电极4、多个电阻片7和一号下电极5依次通过连接件进行导电连接,所述壳体1成转弯状结构,所述壳体1连接高压电一端螺纹连接脱离单元,即所述脱离单元与一号下电极5电气连接。
所述壳体1的转弯角度为60-120°。
所述脱离单元是由与壳体1连接高压电的一端螺纹连接的盒体9、分别设置在盒体9内上、下表面的二号上电极10以及二号下电极11和设置在二号上电极10和二号下电极11之间的脱离器共同构成的,所述二号上电极10的内部为空心结构。
所述脱离器是由设置在二号上电极10内腔中的软弹簧、一端伸入二号上电极10内腔与软弹簧12相对接的空爆管13、设置在空爆管13另一端的A垫片14、设置在A垫片14下表面的介质层15、设置在介质层15下表面的速热电阻片21、套在速热电阻片下端及周面上的帽状电极16和设置在帽状电极16下表面的B垫片17和设置在二号下电极11上且插装在铜质弹簧18内的导电器共同构成的。
所述导电器是由设置在设置在二号下电极11上且插装在铜质弹簧18内的绝缘棒6、设置在绝缘棒6上的多个平行的电阻片组、位于相邻两个电阻片组之间的绝缘垫片8以及依次连接三号上电极19、多个电阻片7和三号下电极20的连接件共同构成的。
所述速热电阻片21为圆盘形电阻片,所述圆盘形电阻片上表面中央有有凹腔,所述凹腔套在空爆管的触发端。
所述环氧管3为环氧玻璃丝布管。
所述电阻片7为氧化锌电阻片。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用于电厂的无间隙复合式避雷器,采用新型的弯折绝缘子结构,同时采用预期配套的脱离单元结构,从而达到防止经常出现脱离器误动作和脱离反应速度慢的问题,本结构还具有耐冲击力强,便于安装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电厂的无间隙复合式避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脱离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绝缘套;3、环氧管;4、一号上电极;5、一号下电极;6、绝缘棒;7、电阻片;8、绝缘垫片;9、盒体;10、二号上电极;11、二号下电极;12、软弹簧;13、空爆管;14、A垫片;15、介质层;16、帽状电极;17、B垫片;18、铜质弹簧;19、三号上电极;20、三号下电极;21、速热电阻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电厂的无间隙复合式避雷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用于电厂的无间隙复合式避雷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绝缘套2,所述绝缘套2内设有环氧管3,所述环氧管3上端设有一号上电极4,所述环氧管3下端设有一号下电极5,所述环氧管3内设有绝缘棒6,所述绝缘棒6上设有多个平行的电阻片7,所述相邻两个电阻片7之间的绝缘棒6上设有绝缘垫片8,所述一号上电极4、多个电阻片7和一号下电极5依次通过连接件进行导电连接,所述壳体1成转弯状结构,所述壳体1连接高压电一端螺纹连接脱离单元,即所述脱离单元与一号下电极5电气连接。其中,所述壳体1的转弯角度为60-120°;所述脱离单元是由与壳体1连接高压电的一端螺纹连接的盒体9、分别设置在盒体9内上、下表面的二号上电极10以及二号下电极11和设置在二号上电极10和二号下电极11之间的脱离器共同构成的,所述二号上电极10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脱离器是由设置在二号上电极10内腔中的软弹簧、一端伸入二号上电极10内腔与软弹簧12相对接的空爆管13、设置在空爆管13另一端的A垫片14、设置在A垫片14下表面的介质层15、设置在介质层15下表面的速热电阻片21、套在速热电阻片下端及周面上的帽状电极16和设置在帽状电极16下表面的B垫片17和设置在二号下电极11上且插装在铜质弹簧18内的导电器共同构成的;所述导电器是由设置在设置在二号下电极11上且插装在铜质弹簧18内的绝缘棒6、设置在绝缘棒6上的多个平行的电阻片组、位于相邻两个电阻片组之间的绝缘垫片8以及依次连接三号上电极19、多个电阻片7和三号下电极20的连接件共同构成的;所述速热电阻片21为圆盘形电阻片,所述圆盘形电阻片上表面中央有有凹腔,所述凹腔套在空爆管的触发端;所述环氧管3为环氧玻璃丝布管;所述电阻片7为氧化锌电阻片。
本技术方案的特点是绝缘子采用壳体内设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内设有环氧管,所述环氧管上端设有一号上电极,所述环氧管下端设有一号下电极,所述环氧管内设有绝缘棒,所述绝缘棒上设有多个平行的电阻片,所述相邻两个电阻片之间的绝缘棒上设有绝缘垫片,所述一号上电极、多个电阻片和一号下电极依次通过连接件进行导电连接,所述壳体成转弯状结构。
在本技术方案中,壳体连接高压电一端螺纹连接脱离单元,所述脱离单元与一号下电极电气连接,所述脱离单元是由与壳体连接高压电的一端螺纹连接的盒体、分别设置在盒体内上、下表面的二号上电极以及二号下电极和设置在二号上电极和二号下电极之间的脱离器共同构成的,所述二号上电极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脱离器是由设置在二号上电极内腔中的软弹簧、一端伸入二号上电极内腔与软弹簧相对接的空爆管、设置在空爆管另一端的A垫片、设置在A垫片下表面的介质层、设置在介质层下表面的速热电阻片、套在速热电阻片下端及周面上的帽状电极和设置在帽状电极下表面的B垫片和设置在二号下电极上且插装在铜质弹簧内的导电器共同构成的。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电厂的无间隙复合式避雷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绝缘套(2),所述绝缘套(2)内设有环氧管(3),所述环氧管(3)上端设有一号上电极(4),所述环氧管(3)下端设有一号下电极(5),所述环氧管(3)内设有绝缘棒(6),所述绝缘棒(6)上设有多个平行的电阻片(7),所述相邻两个电阻片(7)之间的绝缘棒(6)上设有绝缘垫片(8),所述一号上电极(4)、多个电阻片(7)和一号下电极(5)依次通过连接件进行导电连接,所述壳体(1)成转弯状结构,所述壳体(1)连接高压电一端螺纹连接脱离单元,即所述脱离单元与一号下电极(5)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厂的无间隙复合式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转弯角度为6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厂的无间隙复合式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单元是由与壳体(1)连接高压电的一端螺纹连接的盒体(9)、分别设置在盒体(9)内上、下表面的二号上电极(10)以及二号下电极(11)和设置在二号上电极(10)和二号下电极(11)之间的脱离器共同构成的,所述二号上电极(10)的内部为空心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厂的无间隙复合式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器是由设置在二号上电极(10)内腔中的软弹簧、一端伸入二号上电极(10)内腔与软弹簧(12)相对接的空爆管(13)、设置在空爆管(13)另一端的A垫片(14)、设置在A垫片(14)下表面的介质层(15)、设置在介质层(15)下表面的速热电阻片(21)、套在速热电阻片下端及周面上的帽状电极(16)和设置在帽状电极(16)下表面的B垫片(17)和设置在二号下电极(11)上且插装在铜质弹簧(18)内的导电器共同构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厂的无间隙复合式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器是由设置在设置在二号下电极(11)上且插装在铜质弹簧(18)内的绝缘棒(6)、设置在绝缘棒(6)上的多个平行的电阻片组、位于相邻两个电阻片组之间的绝缘垫片(8)以及依次连接三号上电极(19)、多个电阻片(7)和三号下电极(20)的连接件共同构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厂的无间隙复合式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热电阻片(21)为圆盘形电阻片,所述圆盘形电阻片上表面中央有有凹腔,所述凹腔套在空爆管的触发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厂的无间隙复合式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管(3)为环氧玻璃丝布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厂的无间隙复合式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片(7)为氧化锌电阻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34718.2U CN204390823U (zh) | 2015-01-19 | 2015-01-19 | 用于电厂的无间隙复合式避雷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34718.2U CN204390823U (zh) | 2015-01-19 | 2015-01-19 | 用于电厂的无间隙复合式避雷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390823U true CN204390823U (zh) | 2015-06-10 |
Family
ID=53363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03471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90823U (zh) | 2015-01-19 | 2015-01-19 | 用于电厂的无间隙复合式避雷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390823U (zh) |
-
2015
- 2015-01-19 CN CN201520034718.2U patent/CN20439082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390820U (zh) | 用于交流输电线路上的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 |
CN204390824U (zh) | 一种安全防爆避雷器 | |
CN208352048U (zh) | 一种简易新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 |
CN204390823U (zh) | 用于电厂的无间隙复合式避雷器 | |
CN205140752U (zh) | 一种电容器用接线端子 | |
CN204390818U (zh) | 用于发电厂的避雷器 | |
CN207651259U (zh) | 一种带外间隙线路支撑避雷器 | |
CN203013542U (zh) | 大电流开关用导电触座 | |
CN201717185U (zh) | 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动触头装置 | |
CN203480973U (zh) | 一种配电柜用支柱型避雷器 | |
CN203165584U (zh) | 高压线路防雷柱式复合绝缘子 | |
CN201928021U (zh) | 三相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 | |
CN203799875U (zh) | 一种具有过大电流能力的超级电容器 | |
CN204390821U (zh) | 用于变压器上的避雷装置 | |
CN201435364Y (zh) | 一种微型保险丝 | |
CN107316723B (zh) | 一种svg启动电阻器 | |
CN205845827U (zh) | 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 | |
CN203086091U (zh) | 一种中低压电缆户外终端 | |
CN202977352U (zh) | 防护性能好的高压熔断器 | |
CN201387770Y (zh) | 用于电缆附件中橡胶电气绝缘产品的伞群结构 | |
CN204884738U (zh) | 一种配电变电站用避雷器 | |
CN203774163U (zh) | 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 | |
CN202120695U (zh) | 穿刺式防弧绝缘子 | |
CN203386588U (zh) | 一种高绝缘性能的套管 | |
CN201812594U (zh) | 电力悬式绝缘子加装的绝缘增爬帽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