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72106U - 分动箱 - Google Patents
分动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372106U CN204372106U CN201420860496.5U CN201420860496U CN204372106U CN 204372106 U CN204372106 U CN 204372106U CN 201420860496 U CN201420860496 U CN 201420860496U CN 204372106 U CN204372106 U CN 2043721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fer case
- output shaft
- axle
- lower box
- input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176 p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654 immer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144985 peep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347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9 sus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动箱,包括:焊接形成的上箱体和焊接形成的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螺接;所述下箱体上设置有至少两对轴承孔,分别用于穿设输入轴和输出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动箱能够解决现有的分动箱中轴承与轴承孔配合不良的问题,以延长分动箱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分动箱。
背景技术
分动箱是一种能够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进行再分配,以驱动其它各设备的装置。例如,在工程机械领域中,柴油机输出的动力,经过分动箱进行转速调节后,还可以分别驱动液压泵、发电机等,以驱动工程机械设备行驶及作业。
目前,分动箱箱体大多采用铸造技术制成,图1为现有技术中分动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分动箱包括分别铸造而成的上箱体1和下箱体2两部分,上箱体1和下箱体2上分别设有半圆缺口,上箱体1和下箱体2通过螺栓固定后,上箱体1中的半圆缺口与下箱体2中的半圆缺口形成轴承孔3,用于容置设置在各转轴外围的轴承。并且,各轴承孔3的圆心位于同一水平面,且正处于上箱体1和下箱体2的分箱面上,因此,对于每一对轴承孔3中的各轴承而言,轴承与轴承孔3的配合不良,以致不能够达到理想状态,降低了轴承的承载能力,缩短了分动箱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动箱,能够解决现有的分动箱中轴承与轴承孔配合性质不良的问题,以延长分动箱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动箱,包括:焊接形成的上箱体和焊接形成的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螺接;
所述下箱体上设置有至少两对轴承孔,分别用于穿设输入轴和输出轴。
如上所述的分动箱,所述输入轴的中心线和输出轴的中心线相对于所述分动箱底面的高度不同,以使所述输入轴上套设的齿轮与输出轴上套设的齿轮的浸油深度一致。
如上所述的分动箱,所述轴承孔的数量为五对,分别用于穿设输入轴、第一介轮轴、第一输出轴、第二介轮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输入轴分别经齿轮与所述第一介轮轴和第二介轮轴啮合,所述第一介轮轴经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啮合,所述第二介轮轴经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出轴啮合。
如上所述的分动箱,所述上箱体的两侧壁设有集油斗,所述下箱体两侧壁设有油道;所述油道的一端与所述集油斗连通,另一端与轴承孔的轴承端盖内侧的油路导向槽相连。
如上所述的分动箱,所述上箱体顶部设有通气帽,通气帽下方设有挡油板。
如上所述的分动箱,所述下箱体下部设有隔波筋板。
如上所述的分动箱,所述输入轴和输出轴外围设有迷宫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轴承孔设置在下箱体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能够避免出现现有技术中由于轴承孔被剖分而导致与轴承配合性质不良,进而导致轴承承载能力下降的问题,能够延长分动箱的使用寿命。并且,本实施例采用整体焊接的方式制成上箱体和下箱体,不仅适用于小型分动箱,还能够适用于大型分动箱,拓宽了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分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动箱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动箱A-A向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动箱B-B向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
1-上箱体; 2-下箱体; 3-轴承孔;
4-输入轴; 51-第一输出轴; 52-第二输出轴;
6-螺栓; 71-第一介轮轴; 72-第二介轮轴;
8-集油斗; 9-油道; 10-油路导向槽;
31-轴承端盖; 11-通气帽; 12-挡油板;
13-隔波筋板; 14-观察孔; 15-油位观察窗;
16-泄油孔; 17-加强筋; 18-吊装筋;
19-迷宫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动箱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动箱A-A向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动箱B-B向的左视图。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动箱,包括:焊接形成的上箱体1和焊接形成的下箱体2,上箱体1和下箱体2螺接。下箱体2上设置有至少两对轴承孔3,分别用于穿设输入轴和输出轴。
其中,下箱体2中用于容纳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通过齿轮啮合,输入轴与动力提供设备相连,例如柴油机,输出轴与例如液压泵、发电机等相连,用于将柴油机提供的动力进行再分配后,分别提供给液压泵或发电机等。下箱体2底部注入润滑油,输入轴和输出轴在转动过程中,轴上套设的齿轮部分浸入润滑油。上箱体1和下箱体2通过螺栓6连接。
输入轴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输出轴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一个,输入轴和输出轴分别穿过对应的轴承孔3,在各转轴周边布设轴承,再采用轴承端盖将轴承孔盖合。本实施例将轴承孔3设置在下箱体2上,使得轴承孔3为一个整体的结构,这样就不会出现如现有技术由于轴承孔剖分导致与轴承孔配合性质不良的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轴承孔设置在下箱体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能够避免出现现有技术中由于轴承孔被剖分而导致轴承与轴承孔配合性质不良,进而导致轴承承载能力下降的问题,能够延长分动箱的使用寿命。并且,本实施例采用整体焊接的方式制成上箱体和下箱体,不仅适用于小型分动箱,还能够适用于大型分动箱,拓宽了应用范围。
在现有技术中,各轴承孔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也即输入轴的中心线和输出轴的中心线相对于分动箱底面而言处于同一高度,当分动箱的传动比较大时,输入轴和输出轴上套设齿轮的齿数相差比较大,因此,必然存在直径较大的齿轮和直径较小的齿轮,大齿轮在转动过程中能够浸入润滑油中,而小齿轮不能够浸入润滑油,得不到良好润滑;而若小齿轮浸入润滑油中,则大齿轮的浸油深度必然过大,会导致搅油损失较为严重。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分动箱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设置输入轴的中心线和输出轴的中心线相对于分动箱底面的高度不同,即输入轴的中心线和输出轴的中心线位于不同的水平面上,以使输入轴上套设的齿轮与输出轴上套设的齿轮的浸油深度一致。例如将小齿轮对应的转轴的中心线设置在较低的水平面上,使得小齿轮也能够浸入润滑油中,且与大齿轮具有相同且合适的浸油深度,在提高飞溅润滑能力的同时,降低搅油能量损失。
具体可参照图2所示,分动箱中轴承孔的数量为五对,分别用于穿设输入轴4、第一介轮轴71、第一输出轴51、第二介轮轴72和第二输出轴52,其中,第一介轮轴71和第二介轮轴72分布在输入轴4的两侧,输入轴4分别经齿轮与第一介轮轴71和第二介轮轴72啮合。第一介轮轴71经齿轮与第一输出轴51啮合,则输入轴4、第一介轮轴71和第一输出轴51组合能够实现一组动力再分配。第二介轮轴72经齿轮与第二输出轴52啮合,则输入轴4、第二介轮轴72和第二输出轴52组合能够实现另一组动力再分配。上述各转轴的中心线处于不同的水平面上,也即各转轴的高低不同,图2中,五个转轴形成了M形结构,使得处于较低位置处的输入轴4、第一输出轴51和第二输出轴52上套设的齿轮也能够浸入润滑油中,且具有合适的浸油深度,保证分动箱的润滑效果。
为了提高润滑效果,本实施例在分动箱中设置双通道润滑系统,一方面采用如上轴承孔的布置方式,以提高润滑效果。另一方面,在上箱体1的两侧壁设有集油斗8,该集油斗为上宽下窄类似于漏斗的形状,在各转轴和齿轮转动的过程中,粘附在齿轮上的润滑油可发生飞溅,进入集油斗8中。在下箱体2的两侧壁设置油道9,油道9的一端与集油斗8连通,另一端与轴承孔3的轴承端盖31内侧的油路导向槽10相连,油路导向槽10的下部为斜坡状,使得进入集油斗8的润滑油,被收集到油道9,并流入油路导向槽10中,再进入轴承,对其中的滚动体及滚道进行润滑。未进入轴承的润滑油还可以沿着下方轴承旁边的油道9再流回至下箱体底部。采用上述双通道润滑系统能够提高分动箱的润滑效果,还能够起到对轴承进行降温的作用,提高分动箱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上箱体1顶部设有通气帽11,具有平衡箱体内外气压的功能。在通气帽下方设置挡油板12,可阻挡飞溅的润滑油通过通气帽11发生泄油。
另外,下箱体2的下部焊接有至少三个隔波筋板13,隔波筋板13的高度低于润滑油的液面高度。各隔波筋板13在下箱体2的下部平均分布,一方面能够增强下箱体2的刚度,另一方面可防止润滑油发生大范围搅动而造成能量损失,防止下箱体2过热。
上箱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观察孔14,打开观察孔14表面的盖板,可以观察箱体内部的情况。上箱体1还设置有加强筋,一方面能够提高上箱体1的强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散热面积。
下箱体2下部设有油位观察窗15、泄油孔16、加强筋17以及吊装筋18,其中,油位观察窗15中亦可插入油位计,供技术人员随时查看润滑油的液位高度。通过泄油孔16可放掉下箱体2中的润滑油。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调整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轴端结构,以适应不同的动力输入和输出设备,例如液压马达、液力传动箱或电机等。也可以调整介轮轴和输出轴的数量和轴承孔的高度及位置,以调整传动比,制成各种型号的分动箱。
对于上述分动箱,输入轴4和输出轴5的外围设有迷宫密封圈19进行密封。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的密封方式进行密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分动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接形成的上箱体和焊接形成的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螺接;
所述下箱体上设置有至少两对轴承孔,分别用于穿设输入轴和输出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的中心线和所述输出轴的中心线相对于所述分动箱底面的高度不同,以使所述输入轴上套设的齿轮与所述输出轴上套设的齿轮的浸油深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孔的数量为五对,分别用于穿设所述输入轴、第一介轮轴、第一输出轴、第二介轮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输入轴分别经齿轮与所述第一介轮轴和第二介轮轴啮合,所述第一介轮轴经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啮合,所述第二介轮轴经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出轴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的两侧壁设有集油斗,所述下箱体两侧壁设有油道;所述油道的一端与所述集油斗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轴承孔的轴承端盖内侧的油路导向槽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顶部设有通气帽,所述通气帽下方设有挡油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下部设有隔波筋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外围设有迷宫密封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60496.5U CN204372106U (zh) | 2014-12-30 | 2014-12-30 | 分动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60496.5U CN204372106U (zh) | 2014-12-30 | 2014-12-30 | 分动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372106U true CN204372106U (zh) | 2015-06-03 |
Family
ID=53328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86049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72106U (zh) | 2014-12-30 | 2014-12-30 | 分动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37210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34065A (zh) * | 2014-12-30 | 2015-04-22 |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分动箱 |
CN113007283A (zh) * | 2019-12-20 | 2021-06-22 | 现代坦迪斯株式会社 | 行星齿轮装置 |
-
2014
- 2014-12-30 CN CN201420860496.5U patent/CN20437210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34065A (zh) * | 2014-12-30 | 2015-04-22 |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分动箱 |
CN113007283A (zh) * | 2019-12-20 | 2021-06-22 | 现代坦迪斯株式会社 | 行星齿轮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87735B (zh) | 具有润滑油自动集油分配功能的轻量化齿轮箱体 | |
CN205841709U (zh) | 一种起重机焊接齿轮箱自润滑机构 | |
CN204004325U (zh) | 减速器排气装置 | |
CN103207079A (zh) | 高转速变速箱实验台 | |
CN108779844A (zh) | 车桥总成 | |
CN204372106U (zh) | 分动箱 | |
CN103363081B (zh) | 齿轮箱及工程机械 | |
CN203614449U (zh) | 一种发动机海水泵 | |
CN104534065A (zh) | 分动箱 | |
CN204127289U (zh) | 立式减速机齿轮润滑冷却装置 | |
CN209458386U (zh) | 一种齿轮箱 | |
CN203730728U (zh) | 一种减速机润滑装置 | |
CN209688005U (zh) | 全液压推土机分动箱 | |
CN208417497U (zh) | 一种内置油泵的新型减速机 | |
CN112112947A (zh) | 一种多输入高承载能力的立式传动装置及其润滑方法 | |
CN101195103A (zh) | 用于超细摆式磨粉机的主机传动装置 | |
CN201941803U (zh) | 机车用互补型内滑润变速箱 | |
CN213598545U (zh) | 一种多输入高承载能力的立式传动装置 | |
CN214832657U (zh) | 配适强制润滑的四偏心激振器 | |
CN205013663U (zh) | 一种电工多级变速箱主动定向润滑结构 | |
CN208831676U (zh) | 一种具有润滑油收集功能的齿轮箱体 | |
CN205047788U (zh) | 减速机箱 | |
CN204061836U (zh) | 安装于施工升降机上减速箱的轴承润滑结构 | |
CN104033581A (zh) | 立式减速机轴承润滑结构及立式减速机 | |
CN204200974U (zh) | 多用途齿轮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100072 Beijing city Fengtai District Changxindian Yang Gong Zhuang No. 1 Patentee after: CNR BEIJING FEB.7TH LOCOMOTIV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72 Beijing city Fengtai District Changxindian Yang Gong Zhuang No. 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Erqi Railway Traffic Equipment Co., 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812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