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4355893U - 新型电梯按钮 - Google Patents

新型电梯按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55893U
CN204355893U CN201420740233.0U CN201420740233U CN204355893U CN 204355893 U CN204355893 U CN 204355893U CN 201420740233 U CN201420740233 U CN 201420740233U CN 204355893 U CN204355893 U CN 2043558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light
ring
button
elevator bu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402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长征
潘啟裔
林伟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402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558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558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5589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电梯按钮,包括底盒、电路板模块、按钮环和字片,所述底盒包括一收容空间,所述电路板模块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电路板模块包括一凹槽,所述按钮环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按钮环包括一通孔,所述字片设置在所述通孔内。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电梯按钮为超薄型电梯按钮,安装厚度为14.3mm,节省安装空间,各按钮之间采用串行通信方式,按钮配线首尾相连,简短明了,简化接线作业与线材成本,按钮字体符号的发光颜色、亮度可以调节变换,可由客户自行定制,彰显个性化的选择。

Description

新型电梯按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电梯按钮,特别的,涉及电梯轿厢的超薄型电梯按钮。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电梯的运用十分广泛,可以说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已经变成用于在多层建筑物之中运输人员和货物无处不在的设备。
在电梯系统的构成部件中,必须要有按钮,就现有电梯按钮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3点:
1、产品总体厚度尺寸偏大,占用过多的安装空间;
2、各按钮需要单独的配线,导致一台电梯里的按钮配线繁多,检修困难;
3、按钮字体符号的发光颜色、亮度不可调节变换,缺少差异性、个性化的选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新型电梯按钮体积大、安装维修困难和指示灯单一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简单、指示灯可调节的超薄型电梯按钮。
新型电梯按钮,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内,包括底盒、电路板模块、按钮环和字片,所述底盒包括一收容空间,所述电路板模块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电路板模块包括一凹槽,所述按钮环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按钮环包括一通孔,所述字片设置在所述通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模块包括背光环、主电路板、灯电路板、发光二极管、轻触开关和连接器,所述背光环与所述主电路板抵接,所述灯电路板设置在所述背光环侧表面,底部固定于所述主电路板,所述轻触开关设置在所述主电路板中部,所述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所述轻触开关四周,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主电路板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背光环为中部具有一圆形通孔的亚克力塑料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灯电路板内侧表面还设置有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灯电路板焊接固定,所述灯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工作时发出的光就被引导到所述背光环表面,再往上射入采用可导光PC塑料材质的所述按钮环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用于多个所述新型电梯按钮之间的串行通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字片包括字片面板、字片环、导光板,所述字片环包括一通孔,所述字片面板与所述导光板抵接,设置在所述通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为用无色透明PC塑料材质的面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字片采用埋入成型注塑工艺,先将注塑成型的所述字片面板和字片环放入模具,然后再注塑成型得到所述导光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新型电梯按钮还包括螺丝,所述螺丝设置在所述底盒底部,连接固定所述底盒和电路板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新型电梯按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设置所述主电路板表面,另一端与所述字片接连,所述字片可沿所述弹簧设置方向在所述背光环尺寸范围内做往复运动,当所述弹簧下压,所述字片触碰所述轻触开关,所述发光二极管开始工作发光,电梯运行。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电梯按钮为超薄型电梯按钮,安装厚度为14.3mm,节省安装空间,各按钮之间采用串行通信方式,按钮配线首尾相连,简短明了,简化接线作业与线材成本,按钮字体符号的发光颜色、亮度可以调节变换,可由客户自行定制,彰显个性化的选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电梯按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新型电梯按钮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电路板模块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字片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电梯按钮,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新型电梯按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图。所述新型电梯按钮1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内,包括底盒11、电路板模块12、按钮环13和字片14,所述底盒11包括一收容空间111,所述电路板模块12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111内,所述电路板模块12包括一凹槽121,所述按钮环13设置在所述凹槽121内,所述按钮环13包括一通孔131,所述字片14设置在所述通孔131内。
所述新型电梯按钮还包括螺丝15和弹簧16,所述螺丝15设置在所述底盒11底部,连接固定所述底盒11、电路板模块12和按钮环13,所述弹簧16一端与所述字片14接连。
请参阅图3,是图1所示的电路板模块立体分解图。所述电路板模块12包括背光环122、主电路板123、灯电路板124、发光二极管125、轻触开关126和连接器127,所述背光环122与所述主电路板123抵接,所述灯电路板124设置在所述背光环122侧表面,底部固定于所述主电路板123,所述轻触开关126设置在所述主电路板123中部,所述发光二极管125设置在所述轻触开关126四周,所述连接器127设置在所述主电路板123一端,所述连接器127用于多个所述新型电梯按钮1之间的串行通信连接。
所述背光环122为中部具有一圆形通孔的亚克力塑料板,所述圆形通孔为电路板模块的凹槽121。
所述灯电路板124内侧表面还设置有发光二极管125,所述发光二极管125与所述灯电路板124焊接固定,所述灯电路板124上的发光二极管125工作时发出的光就被引导到所述背光环122表面,再往上射入采用可导光PC塑料材质的所述按钮环13里。
请参阅图4,是图1所示的字片立体分解图。所述字片14包括字片面板141、字片环142、导光板143,所述字片环142环包括一通孔1421,所述字片面板141与所述导光板143抵接,设置在所述通孔1421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143为用无色透明PC塑料材质的面板。
更具体的,所述字片14采用埋入成型注塑工艺,先将注塑成型的所述字片面板141和字片环142环放入模具,然后再注塑成型得到所述导光板143,所述新型电梯按钮1的整体厚度为14.3㎜。
所述弹簧16一端固定设置所述主电路板123表面,另一端与所述字片14接连,当所述电梯工作时,用户按下所述字片,所述字片14沿所述弹簧16设置方向在所述背光环122尺寸范围内做往复运动,当所述弹簧16下压,所述字片14触碰所述轻触开关126,所述发光二极管125开始工作,这样使用电梯的人就可以看见所述按钮环13发出的光线颜色了。由于采用了中间镂空的所述背光环122,焊接在所述主电路板123中心部位上的4颗所述发光二级管125发出的光可往上射入所述导光板143,然后透过采用无色透明PC塑料材质的所述字片面板141,由于所述字片面板141背后按照字符,将字符以外的区域丝印黑色遮光,因此使用电梯的人只看到所述字片14上面的字符发光,清晰可见。为了解决所述字片14的光源和所述按钮环13的光源互相干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所述按钮环13内侧周边喷涂黑色遮光油墨的方式将两种光源隔离。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电梯按钮为超薄型电梯按钮,安装厚度为14.3㎜,节省安装空间,各按钮之间采用串行通信方式,按钮配线首尾相连,简短明了,简化接线作业与线材成本,按钮字体符号的发光颜色、亮度可以调节变换,可由客户自行定制,彰显个性化的选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电梯按钮,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盒、电路板模块、按钮环和字片,所述底盒包括一收容空间,所述电路板模块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电路板模块包括一凹槽,所述按钮环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按钮环包括一通孔,所述字片设置在所述通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梯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模块包括背光环、主电路板、灯电路板、发光二极管、轻触开关和连接器,所述背光环与所述主电路板抵接,所述灯电路板设置在所述背光环侧表面,底部固定于所述主电路板,所述轻触开关设置在所述主电路板中部,所述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所述轻触开关四周,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主电路板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梯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环为中部具有一圆形通孔的亚克力塑料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梯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电路板内侧表面还设置有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灯电路板焊接固定,所述灯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工作时发出的光就被引导到所述背光环表面,再往上射入采用可导光PC塑料材质的所述按钮环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梯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用于多个所述新型电梯按钮之间的串行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梯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字片包括字片面板、字片环、导光板,所述字片环包括一通孔,所述字片面板与所述导光板抵接,设置在所述通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电梯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为用无色透明PC塑料材质的面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电梯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字片采用埋入成型注塑工艺,先将注塑成型的所述字片面板和字片环放入模具,然后再注塑成型得到所述导光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梯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电梯按钮还包括螺丝,所述螺丝设置在所述底盒底部,连接固定所述底盒、电路板模块和按钮环。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梯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电梯按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设置所述主电路板表面,另一端与所述字片接连,所述字片可沿所述弹簧设置方向在所述背光环尺寸范围内做往复运动,当所述弹簧下压,所述字片触碰所述轻触开关,所述发光二极管开始工作发光,电梯运行。
CN201420740233.0U 2014-12-01 2014-12-01 新型电梯按钮 Expired - Lifetime CN2043558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40233.0U CN204355893U (zh) 2014-12-01 2014-12-01 新型电梯按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40233.0U CN204355893U (zh) 2014-12-01 2014-12-01 新型电梯按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55893U true CN204355893U (zh) 2015-05-27

Family

ID=53257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40233.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355893U (zh) 2014-12-01 2014-12-01 新型电梯按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558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44661A (zh) * 2014-12-01 2015-03-25 中山市卓梅尼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新型电梯按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44661A (zh) * 2014-12-01 2015-03-25 中山市卓梅尼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新型电梯按钮
CN104444661B (zh) * 2014-12-01 2016-10-05 中山市卓梅尼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电梯按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73922B2 (en) Thin type illuminated keyboard
CN203377146U (zh) 背光装置及使用其的发光键盘
US9324517B2 (en) Switch actuator having light guiding features
CN103423961A (zh) 触控面板组件及冰箱
CN104701055A (zh) 发光键盘
US8071900B2 (en) Keyboard with lighting system
CN212725100U (zh) 一种侧边发光的键盘
CN204355893U (zh) 新型电梯按钮
CN104444661B (zh) 电梯按钮
CN201689803U (zh) 一种按钮开关
CN202772009U (zh) 发光按键模块及其键盘
US8838182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light sources positioned between a display panel and a touch panel
CN100387037C (zh) 具键盘发光功能之导光板
CN201210459Y (zh) 发光键盘及其导光按键
CN105470020B (zh) 按压式开关
KR100905232B1 (ko) 도광키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발광 키패드
CN201057594Y (zh) 用于电器设备面板上的操作按键板
CN217086439U (zh) 发光键盘
CN107516034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5659345B (zh) 按键模组
CN204375619U (zh) 一种键盘开关及键盘
US10199187B2 (en) Luminous keyboard
CN211907300U (zh) 一种组合式发光键帽及键盘
CN205158286U (zh) 光导纤维七彩发光键盘
CN202093472U (zh) 输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100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1005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