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52649U - 建筑施工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建筑施工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352649U CN204352649U CN201420780070.9U CN201420780070U CN204352649U CN 204352649 U CN204352649 U CN 204352649U CN 201420780070 U CN201420780070 U CN 201420780070U CN 204352649 U CN204352649 U CN 2043526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rainwater
- collecting
- drainage mouth
- stage precipi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152 fibre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6-oxabicyclo[3.2.1]oct-3-en-7-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2C(=O)OC1C=CC2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400 supply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897 system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沉淀装置和雨水循环利用装置,所述雨水收集沉淀装置包括汇水沟,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及净水池;所述净水池中设置水量测量管;所述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取水管,水泵,止回阀,自来水管和取水阀门,所述取水管一端插入净水池中,另一端依次连接水泵,止回阀和取水阀门;所述止回阀和取水阀门还连接自来水管。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可有效减少建筑施工领域水资源的浪费,具有布置灵活方便、能耗低、投资小、效益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建筑施工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污染问题的愈发严重,建筑行业的绿色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是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中的五大项之一,如何充分循环利用雨水是现今的一大难题;建筑施工领域的用水消耗量巨大,用水占据项目很大的施工成本,建筑施工用水包括进出车辆的冲洗(尤其是基础施工阶段),现场临时道路降尘,现浇砼养护等,使用自来水无疑是对资源的浪费。在雨水充沛的地区或雨季,大量的雨水随施工污水和生活污水排入市政管道而未充分利用,不仅需考虑组织排放雨水,同时也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了将雨水进行有组织收集利用,使之变废为宝,既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又提升施工现场环境形象,达到绿色施工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施工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沉淀装置和雨水循环利用装置,
所述雨水收集沉淀装置包括汇水沟,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及净水池;所述汇水沟用于连接雨水排水系统与一级沉淀池,汇水沟中设置两道用于杂物拦截的拦截网;一级沉淀池中设有防止一级沉淀池充盈满的溢水沟和第一滤水口,第一滤水口设置在一级沉淀池靠二级沉淀池的池壁上,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通过第一滤水口连通,溢水沟出口略高于第一滤水口;二级沉淀池中设置有连通二级沉淀池和净水池的第二滤水口,第二滤水口略低于第一滤水口;所述净水池中设置水量测量管;
所述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取水管,水泵,止回阀,自来水管和取水阀门,所述取水管一端插入净水池中,另一端依次连接水泵,止回阀和取水阀门;所述止回阀和取水阀门还连接自来水管。
按上述方案,所述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及净水池为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玻璃钢成品。
按上述方案,所述雨水循环利用装置中的管道部件采用焊接、螺纹连接或法兰连接方式连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水泵是带有漏电保护功能的水泵。
按上述方案,所述溢水沟出口和第一滤水口的高度差为20厘米。
按上述方案,所述第二滤水口和第一滤水口的高度差为20厘米。
该装置工作的原理是:雨水由汇水沟进入一级沉淀池;然后经过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及净水池为雨水沉淀净化,在雨水充足时,由循环水装置供水,若循环水不充足时,可切换到自来水管供水。在交汇处,设置止回阀防水自来水倒灌到蓄水池中。
本实用新型装置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可有效减少建筑施工领域水资源的浪费,具有布置灵活方便、能耗低、投资小、效益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建筑施工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沉淀装置和雨水循环利用装置,
所述雨水收集沉淀装置包括1汇水沟,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及净水池;所述汇水沟用于连接雨水排水与一级沉淀池,汇水沟中设置两道用于杂物拦截的拦截网2;一级沉淀池中设有防止一级沉淀池充盈满的溢水沟3和第一滤水口4,第一滤水口4设置在一级沉淀池靠二级沉淀池的池壁上,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通过第一滤水口4连通,溢水沟3出口略高于第一滤水口4;二级沉淀池中设置有连通二级沉淀池和净水池的第二滤水口5,第二滤水口5略低于第一滤水口4;所述净水池中设置水量测量管6;
所述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取水管7,水泵8,止回阀9,自来水管10和取水阀门11,所述取水管7一端插入净水池中,另一端依次连接水泵8,止回阀9和取水阀门11;所述止回阀9和取水阀门11还连接自来水管10。
汇水沟1是建筑施工雨水排水系统与雨水收集沉淀装置的连接部分,雨水由汇水沟1汇集进入一级沉淀池;汇水沟1中设有2两道杂物拦截网的作用为拦截雨水中的杂物;溢水沟3为保证雨水不会充盈满一级沉淀池,雨水收集到一定高度即自动溢水排出;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及净水池用于雨水沉淀净化,三个蓄水池通过第一滤水口4和第二滤水口5连接,其中溢水沟出口略高于4滤水口A,4滤水口A略高于5滤水口B,高度差均为20厘米;6水量测压管为净水池的水量测量工具;水泵8是用于提供供水动力,其功率根据现场供水量确定,水泵采用带有漏电保护等防护功能的产品。在本系统末端水管与整个供水管路合并。在雨水充足时,由本系统循环水供水,若循环水不充足时,可通过自来水管10切换到自来水系统供水。在2个系统交汇处,设置止回阀9防止自来水倒灌到蓄水池中。三个蓄水池、水泵、止回阀、溢流管、阀门是利用水管连接。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及净水池可为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玻璃钢成品
使用时将上述部件按前述顺序安装在一起,即可使用,充分利用雨水,同时在净水池中水量不足的情况下利用自来水,确保建筑施工用水不受影响,并在施工完毕后雨水循环利用系统的所有材料均可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管道部件可采用焊接、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等方式,是为了保证部件间连接强度,如采用其它连接方式也属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本图例中提及的各部件造型为系统原理图,如采用其他相似造型,但系统原理与本实用新型类似,以及能实现类似结构、性能、功能的系统,只是在某些方面,如容量、管径、连接方式或使用材料、零配件的改变或增减,均属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建筑施工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沉淀装置和雨水循环利用装置,
所述雨水收集沉淀装置包括汇水沟,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及净水池;所述汇水沟用于连接雨水排水与一级沉淀池,汇水沟中设置两道用于杂物拦截的拦截网;一级沉淀池中设有防止一级沉淀池充盈满的溢水沟和第一滤水口,第一滤水口设置在一级沉淀池靠二级沉淀池的池壁上,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通过第一滤水口连通,溢水沟出口略高于第一滤水口;二级沉淀池中设置有连通二级沉淀池和净水池的第二滤水口,第二滤水口略低于第一滤水口;所述净水池中设置水量测量管;
所述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取水管,水泵,止回阀,自来水管和取水阀门,所述取水管一端插入净水池中,另一端依次连接水泵,止回阀和取水阀门;所述止回阀和取水阀门还连接自来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及净水池为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玻璃钢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循环利用装置中的管道部件采用焊接、螺纹连接或法兰连接方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是带有漏电保护功能的水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沟出口和第一滤水口的高度差为20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水口和第一滤水口的高度差为20厘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80070.9U CN204352649U (zh) | 2014-12-10 | 2014-12-10 | 建筑施工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80070.9U CN204352649U (zh) | 2014-12-10 | 2014-12-10 | 建筑施工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352649U true CN204352649U (zh) | 2015-05-27 |
Family
ID=53254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78007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52649U (zh) | 2014-12-10 | 2014-12-10 | 建筑施工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352649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04515A (zh) * | 2018-05-18 | 2018-08-17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及其安装方法和建筑工程施工方法 |
CN110361308A (zh) * | 2019-07-02 | 2019-10-22 | 河海大学 | 泥沙固结实验中的净水阻沙装置 |
CN110540273A (zh) * | 2019-08-21 | 2019-12-06 | 安徽金安矿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选矿设备的循环回水方法 |
CN113087042A (zh) * | 2021-04-21 | 2021-07-09 | 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 | 一种可在线切换的海水预处理工业水节水系统及其方法 |
-
2014
- 2014-12-10 CN CN201420780070.9U patent/CN20435264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04515A (zh) * | 2018-05-18 | 2018-08-17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及其安装方法和建筑工程施工方法 |
CN108404515B (zh) * | 2018-05-18 | 2024-12-06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及其安装方法和建筑工程施工方法 |
CN110361308A (zh) * | 2019-07-02 | 2019-10-22 | 河海大学 | 泥沙固结实验中的净水阻沙装置 |
CN110540273A (zh) * | 2019-08-21 | 2019-12-06 | 安徽金安矿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选矿设备的循环回水方法 |
CN113087042A (zh) * | 2021-04-21 | 2021-07-09 | 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 | 一种可在线切换的海水预处理工业水节水系统及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76718Y (zh) | 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 |
CN204690591U (zh) | 一种桥梁排水系统 | |
CN207567889U (zh) |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
CN204352649U (zh) | 建筑施工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 | |
CN204898772U (zh) | 一种施工现场水收集循环系统 | |
CN104563060A (zh) | 兼顾截流、调蓄、排涝功能的堤岸及改善水环境的方法 | |
CN201972229U (zh) | 住宅雨水综合利用系统装置 | |
CN207268009U (zh) | 一种基于现行排污渠的地下综合管廊排水系统 | |
CN206368389U (zh) | 一种反冲洗和吸污系统 | |
CN203173911U (zh) | 一种沉淀装置 | |
CN205259214U (zh) | 下沉法施工的拼装式雨水调蓄池 | |
CN109024673B (zh) | 一种海绵路面-地下综合管廊系统及施工工艺 | |
CN106245736A (zh) | 一种双水源树池雨水利用系统 | |
CN104775481B (zh) | 楼宇小区内中水自循环系统 | |
CN105887969A (zh) | 一种海绵城市房屋雨水收集装置 | |
CN206233356U (zh) | 一种综合管廊雨水舱真空冲洗装置 | |
CN203795512U (zh) | 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 |
CN102535579A (zh) | 道路雨水生态储存系统 | |
CN206273911U (zh) |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屋面雨水源头洁净蓄渗装置 | |
CN202466679U (zh) | 道路雨水生态储存系统 | |
CN205617186U (zh) | 一种兼侧平石功能的成品排水沟 | |
CN103526798A (zh) | 一种雨水收集系统 | |
CN202298863U (zh) | 管网式集雨水窖 | |
CN201202121Y (zh) | 基坑排水管网 | |
CN208934044U (zh) | 一种屋面楼板内嵌永久性玻璃钢箱体式雨水储存利用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