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4336651U - 电热水壶的壶盖组件及电热水壶 - Google Patents

电热水壶的壶盖组件及电热水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36651U
CN204336651U CN201420872349.XU CN201420872349U CN204336651U CN 204336651 U CN204336651 U CN 204336651U CN 201420872349 U CN201420872349 U CN 201420872349U CN 204336651 U CN204336651 U CN 204336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supporting leg
lid assembly
pot lid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7234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益官
黄理水
徐先平
胡国玲
肖调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7234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36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36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3665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水壶的壶盖组件及电热水壶。其中,电热水壶的壶盖组件,壶盖组件安装在壶体上,包括:盖体;支撑部,支撑部设置在盖体上,使盖体具有侧立于水平面上的侧立状态,支撑部为设置在盖体上的支撑腿(21),支撑腿(21)与盖体的侧边沿相配合以使盖体处于侧立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壶盖组件放置在桌子上容易被污染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热水壶的壶盖组件及电热水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热水壶的壶盖组件及电热水壶。
背景技术
电水壶产品,作为一种液体加热器,已经成为居家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家用电器。电水壶一般包括壶盖组件、手柄组件、壶体组件,设置于壶身下方加热器件以及与加热器件电耦合连接的底座。电水壶包括不具有保温功能的普通电热水壶和保温电热水壶。保温电热水壶是普通电水壶和保温壶的结合体,即能加热又能保温和防烫。
保温电热水壶主要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普通的电热偶重复加热保温。此种保温水壶的能耗高,且水重复加热影响水的质变,产生健康问题。另一种保温电热水壶是通过结构设计使容纳腔体的液体密封,不能与外部冷空气对流,达到保温的目的。后者的低能耗、环保、健康。
第二种保温电热水壶由于其低能耗、环保、健康的优势,更受到用户的欢迎。对于此种保温电热水壶,壶盖组件对于保温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上述的壶盖组件,能够与壶体容纳腔配合后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达到保温的效果。
上述壶盖组件一般包括壶盖上盖、壶盖中盖、壶盖下盖、密封圈与壶体连接的锁扣。壶盖内设有出水机构和泄压机构。出水机构设在密封圈内侧,起保温起用,出水时通过设在壶盖内的出水机构达到出水的目的。泄压机构当水壶工作时,壶内产生热量,热量达到一定温度时产生气体,气体通泄压通道排出,达到泄压的目的。当然还有通过蒸汽控制通断的水壶,在壶盖内需设有蒸汽导流通道,蒸汽通过导流通道,将蒸汽引到探温地方,以温度感应控制的方式达到切断电源的目的。
因此,保温水壶的壶盖组件的结构较为复杂,集出水机构、蒸汽机构、泄压机构为一身。由于其结构复杂性,家用水壶扣部不大因此一般设计成分体式。该分体式壶盖组件可自由取拿,在加水和清洗时可将壶盖组件拿开。上述壶盖组件的结构的缺点是,当壶盖组件从壶体上拿开,放在桌上时,壶盖组件朝向壶体的内表面容易直接接触桌面,从而被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水壶的壶盖组件及电热水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壶盖组件放置在桌子上容易被污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热水壶的壶盖组件,壶盖组件安装在壶体上,包括:盖体;支撑部,支撑部设置在盖体上,使盖体具有侧立于水平面上的侧立状态,支撑部为设置在盖体上的支撑腿,支撑腿与盖体的侧边沿相配合以使盖体处于侧立状态。
进一步地,支撑腿可伸缩地穿设在盖体的环形侧壁上,支撑腿具有伸出位置以及回收位置。
进一步地,壶盖组件还包括驱动机构,支撑腿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移动,驱动机构包括:摆杆,摆杆枢转连接在盖体内,摆杆的第一端与支撑腿配合;驱动钮,驱动钮与摆杆的第二端配合,驱动钮驱动摆杆摆动,摆杆摆动以使支撑腿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驱动钮包括帽体和设置在帽体的底部的凸耳;盖体上设置有穿设帽体的腰形孔,盖体内设置有与凸耳配合的挡块以限制驱动钮在腰形孔内滑动;摆杆的第二端设置有凸柱,凸柱的外径小于帽体的内径,帽体套设在凸柱上,帽体和凸柱之间设有第一弹簧,其中,驱动钮在受到压力时能够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朝向凸柱向下移动,以使驱动钮能够在腰形孔内滑动并从挡块的一侧移动至挡块的另一侧,驱动钮在腰形孔内滑动以驱动摆杆摆动。
进一步地,壶盖组件还包括储水腔,储水腔设置在盖体内,盖体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储水腔和壶体的内腔的通孔。
进一步地,盖体包括第一盖体和设置在第一盖体的下方的第二盖体,储水腔形成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之间;通孔设置在第二盖体上。
进一步地,储水腔用于收纳第一盖体和/或第二盖体表面产生的冷凝水。
进一步地,盖体上设置有出水口,储水腔内设置有用于连通出水口的进口,通孔设置在第二盖体的靠近出水口的一侧。
进一步地,盖体包括第一盖体和设置在第一盖体的下方的第二盖体,盖体还包括第三盖体,第三盖体、第一盖体以及第二盖体依次叠置,腰形孔和挡块设置在第三盖体上,环形侧壁形成在第一盖体上,摆杆设置在第一盖体内。
进一步地,支撑腿上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限位于盖体的环形侧壁和支撑腿。
进一步地,支撑腿位于盖体内的一端设置有与支撑腿呈角度的连杆,第二弹簧限位于盖体的环形侧壁和连杆之间。
进一步地,支撑腿的外端具有折弯状支脚。
进一步地,支撑腿的外端设置有防滑套或防滑垫。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热水壶,包括壶盖组件,壶盖组件为上述的壶盖组件。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设置在盖体上的支撑部使得盖体具有侧立于水平面上的侧立状态。这样当壶盖组件从壶体上拿开,放在桌上时,盖体可以处于侧立于水平面上的侧立状态。这样壶盖组件朝向壶体的内表面不会接触桌面,进而不会被污染。支撑腿为壶盖组件在水平面上的侧立提供了支撑,并且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安装。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壶盖组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壶盖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壶盖组件的主视剖面图;
图4示出了图1的壶盖组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壶盖组件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的壶盖组件的中盖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了图1的壶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1、出水口;12、第三盖体;13、第一盖体;14、第二盖体;141、通孔;15、腰形孔;16、挡块;17、第一弹簧;21、支撑腿;211、第二弹簧;212、连杆;30、储水腔;40、驱动机构;41、摆杆;411、凸柱;42、驱动钮;421、帽体;422、凸耳。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的电热水壶的壶盖组件安装在壶体上,壶盖组件包括:盖体和支撑部。支撑部设置在盖体上,使盖体具有侧立于水平面上的侧立状态,支撑部为设置在盖体上的支撑腿21,支撑腿21与盖体的侧边沿相配合以使盖体处于侧立状态。
应用本实施例的电热水壶的壶盖组件,设置在盖体上的支撑部使得盖体具有侧立于水平面上的侧立状态。这样当壶盖组件从壶体上拿开,放在桌上时,盖体可以处于侧立于水平面上的侧立状态。这样壶盖组件朝向壶体的内表面不会接触桌面,进而不会被污染。支撑腿21为壶盖组件在水平面上的侧立提供了支撑,并且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安装。
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壶盖组件中,支撑腿21可伸缩地穿设在盖体的环形侧壁上,支撑腿21具有伸出位置以及回收位置。当壶盖组件处于非侧立状态时,上述可伸缩的结构可以有效地节省空间,并且美观。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壶盖组件中,壶盖组件还包括驱动机构40,支撑腿21在驱动机构40的驱动下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移动,驱动机构40包括:摆杆41和驱动钮42。其中,摆杆41枢转连接在盖体内,摆杆41的第一端与支撑腿21配合。驱动钮42与摆杆41的第二端配合,驱动钮42驱动摆杆41摆动,摆杆41摆动以使支撑腿21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移动。通过上述驱动机构40和支撑腿21的配合,可以使支撑腿21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移动。当需要使壶盖组件处于侧立状态时,可以触动壶盖组件上的驱动钮42来控制支撑腿21的伸出和缩回,使操作更加地便捷。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壶盖组件中,驱动钮42包括帽体421和设置在帽体421的底部的凸耳422。盖体上设置有穿设帽体421的腰形孔15,盖体内设置有与凸耳422配合的挡块16以限制驱动钮42在腰形孔15内滑动。摆杆41的第二端设置有凸柱411,凸柱411的外径小于帽体421的内径,帽体421套设在凸柱411上,帽体421和凸柱411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7,其中,驱动钮42在受到压力时能够克服第一弹簧17的弹力朝向凸柱411向下移动,以使驱动钮42能够在腰形孔15内滑动并从挡块16的一侧移动至挡块16的另一侧,驱动钮42在腰形孔内滑动以驱动摆杆41摆动。
具体地,当驱动钮42在腰形孔15内滑动时,因为驱动钮42的帽体套设在摆杆41的第二端设置的凸柱411上,凸柱411会随着驱动钮42的滑动而摆动,进而带动与之连接的摆杆41摆动。当驱动钮42在腰形孔15内从挡块16的一侧移动至挡块16的另一侧时,凸柱411卡在挡块16与第三盖体12形成的卡槽内,摆杆41摆动到最大位置。此时,与摆杆41连接的支撑腿21处于伸出位置。本实施例中的上述结构可以通过操纵驱动钮42使支撑腿21伸出或收回,并且可以使支撑腿21固定在伸出位置,有效地防止支撑腿21松动。
发明人通过一系列的实验验证后发现,由于壶盖组件内的出水通道呈折弯状,倒水时往往出水通道内会残留一些水。这些水没有完全回流至壶体内时如果将壶盖组件放置于桌子上,这些水会流到桌子上。此外,由于壶盖组件较为复杂,容易产生冷凝水,上述冷凝水在壶盖组件放置于桌子上时也会流到桌子上。本实施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如图1至图3所示,壶盖组件还包括储水腔30,设置在所述盖体内,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储水腔30和壶体的内腔的通孔141。这样,壶盖组件内残留的水和冷凝水会通过通孔141进入到储水腔30内,避免水会流出壶盖组件的现象发生,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壶盖组件放置在桌子上时水会流在桌上的问题。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体包括第一盖体13和设置在第一盖体13的下方的第二盖体14,储水腔30形成在第一盖体13和第二盖体14之间。通孔141设置在第二盖体14上。上述结构可以在不影响其他部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扩大储水腔30的储水空间。在处于侧立状态时,上述结构可以避免水溢出储水腔30的情况发生。优选地,支撑部与出水口11相对设置,并且储水腔30与支撑部相邻布置。
上述储水腔30用于收纳第一盖体13和/或第二盖体14表面产生的冷凝水。当然,储水腔30也用来收纳盖体内残留的水。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体上设置有出水口11,储水腔30内设置有用于连通出水口11的进口,通孔141设置在第二盖体14的靠近出水口11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的壶盖组件中,盖体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三盖体12、第一盖体13以及第二盖体14。腰形孔15和挡块16设置在第三盖体12上,环形侧壁设置在第一盖体13上,摆杆41设置在第一盖体13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壶盖组件中,支撑腿21上套设有第二弹簧211,第二弹簧211的两端分别限位于盖体的环形侧壁和支撑腿21。支撑腿21处于支撑状态时,第二弹簧211可以根据受力的不同调节第二弹簧211的长度,进而使支撑腿21支撑地更加平稳。
优选地,支撑腿21位于盖体内的一端设置有与支撑腿21呈角度的连杆212,第二弹簧211限位于盖体的环形侧壁和连杆21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腿21为两个,两个支撑腿21的一端都设置有连杆212,两个连杆212连接在一起使得两个支撑腿21同步运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壶盖组件中,支撑腿21的外端具有折弯状支脚,并且在支撑腿21的外端设置有防滑套或防滑垫。防滑套或防滑垫可以增加支撑腿21与桌面之间的摩擦,折弯状支脚可以使支撑腿21支撑地更加稳固。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热水壶,根据本申请的电热水壶的实施例包括上述壶盖组件。由于具有上述的壶盖组件,本实施例的电热水壶的壶盖组件放置在桌子上时,壶盖组件朝向壶体的内表面不会接触桌面,进而不会被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电热水壶的壶盖组件,所述壶盖组件安装在壶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体;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盖体上,使所述盖体具有侧立于水平面上的侧立状态,所述支撑部为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支撑腿(21),所述支撑腿(21)与所述盖体的侧边沿相配合以使所述盖体处于所述侧立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21)可伸缩地穿设在所述盖体的环形侧壁上,所述支撑腿(21)具有伸出位置以及回收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组件还包括驱动机构(40),所述支撑腿(21)在所述驱动机构(40)的驱动下在所述伸出位置和所述回收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驱动机构(40)包括:
摆杆(41),所述摆杆(41)枢转连接在所述盖体内,所述摆杆(41)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腿(21)配合;
驱动钮(42),所述驱动钮(42)与所述摆杆(41)的第二端配合,所述驱动钮(42)驱动所述摆杆(41)摆动,所述摆杆(41)摆动以使所述支撑腿(21)在所述伸出位置和所述回收位置之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钮(42)包括帽体(421)和设置在所述帽体(421)的底部的凸耳(422);
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穿设所述帽体的腰形孔(15),所述盖体内设置有与所述凸耳(422)配合的挡块(16)以限制所述驱动钮(42)在所述腰形孔(15)内滑动;
所述摆杆(41)的第二端设置有凸柱(411),所述凸柱(411)的外径小于所述帽体(421)的内径,所述帽体(421)套设在所述凸柱(411)上,所述帽体(421)和所述凸柱(411)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7),
其中,所述驱动钮(42)在受到压力时能够克服所述第一弹簧(17)的弹力朝向所述凸柱(411)向下移动,以使所述驱动钮(42)能够在所述腰形孔(15)内滑动并从所述挡块(16)的一侧移动至所述挡块(16)的另一侧,所述驱动钮(42)在所述腰形孔(15)内滑动以驱动所述摆杆(41)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组件还包括储水腔(30),所述储水腔(30)设置在所述盖体内,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储水腔(30)和所述壶体的内腔的通孔(1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第一盖体(13)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13)的下方的第二盖体(14),所述储水腔(30)形成在所述第一盖体(13)和所述第二盖体(14)之间;所述通孔(141)设置在所述第二盖体(1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30)用于收纳所述第一盖体(13)和/或所述第二盖体(14)表面产生的冷凝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出水口(11),所述储水腔(30)内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出水口(11)的进口,所述通孔(141)设置在所述第二盖体(14)的靠近所述出水口(11)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第一盖体(13)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13)的下方的第二盖体(14),所述盖体还包括第三盖体(12),所述第三盖体(12)、所述第一盖体(13)以及所述第二盖体(14)依次叠置,所述腰形孔(15)和所述挡块(16)设置在所述第三盖体(12)上,所述环形侧壁形成在所述第一盖体(13)上,所述摆杆(41)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13)内。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21)上套设有第二弹簧(211),所述第二弹簧(211)的两端分别限位于所述盖体的环形侧壁和所述支撑腿(2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21)位于所述盖体内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支撑腿(21)呈角度的连杆(212),所述第二弹簧(211)限位于所述盖体的环形侧壁和所述连杆(212)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21)的外端具有折弯状支脚。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21)的外端设置有防滑套或防滑垫。
14.一种电热水壶,包括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壶盖组件。
CN201420872349.XU 2014-12-31 2014-12-31 电热水壶的壶盖组件及电热水壶 Expired - Lifetime CN204336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72349.XU CN204336651U (zh) 2014-12-31 2014-12-31 电热水壶的壶盖组件及电热水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72349.XU CN204336651U (zh) 2014-12-31 2014-12-31 电热水壶的壶盖组件及电热水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36651U true CN204336651U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19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72349.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336651U (zh) 2014-12-31 2014-12-31 电热水壶的壶盖组件及电热水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366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3544A (zh) * 2019-11-29 2020-04-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湿装置出雾盖及加湿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3544A (zh) * 2019-11-29 2020-04-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湿装置出雾盖及加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71163Y (zh) 一种烟熏烤盘
CN204698338U (zh) 一种上下自动搅拌节能高压电饭锅
CN106491061B (zh) 一种加热管防干烧装置、洗碗机以及防干烧的方法
CN204181441U (zh) 电饭煲
CN204336651U (zh) 电热水壶的壶盖组件及电热水壶
CN203429463U (zh) 一种便携式熨烫机
CN204336695U (zh) 电热水壶的壶盖组件及电热水壶
CN204274125U (zh) 一种节能的微型电饭锅
CN204336650U (zh) 电热水壶的壶盖组件及电热水壶
CN204336649U (zh) 电热水壶的壶盖组件及电热水壶
CN201341803Y (zh) 加热锅具的无锅保护装置
CN204351602U (zh) 一种具有开合盖电源保护装置的点压力锅
CN203634038U (zh) 一种电热开水保温瓶
CN203106758U (zh) 环保节能电热文火煲
CN202489775U (zh) 电热水瓶的再沸腾结构
CN201710124U (zh) 一种节能咖啡壶
CN203369703U (zh) 一种防烫手组合式茶杯
CN205795513U (zh) 壶盖壶体一体化的电热水壶
CN209018470U (zh) 一种均匀加热的暖奶器
CN208573524U (zh) 烹饪电器的防水开关结构及小煎锅
CN203460597U (zh) 一种带香炉的笔筒
CN218418765U (zh) 一种高保温自热餐盒
CN204207563U (zh) 一种用于家庭炊具可以自动做饭的便捷式压铸锅
CN204813138U (zh) 一种多功能杯子
CN209629513U (zh) 烹饪电器的防水开关结构及煎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