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12356U - 旋转式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压缩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312356U CN204312356U CN201420766294.4U CN201420766294U CN204312356U CN 204312356 U CN204312356 U CN 204312356U CN 201420766294 U CN201420766294 U CN 201420766294U CN 204312356 U CN204312356 U CN 2043123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haust
- rotary compressor
- cylinder
- groove
- air v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4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气缸组件、两个轴承、至少一个凸起、止动件以及排气阀片,气缸组件包括气缸,气缸具有压缩腔,两个轴承分别设在气缸组件的轴向两端,两个轴承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排气槽,排气槽的内壁上形成有与压缩腔连通的排气孔,至少一个凸起设在排气槽的内壁上,每个凸起的外侧壁与排气槽的侧壁间隔开,止动件固定在至少一个凸起上,排气阀片可移动地设在排气孔与止动件之间以打开和关闭排气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可以有效地增大排气通流面积,降低排气阻力,减小过压缩损失,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整体能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旋转式压缩机排气时,由于排出气体的流通面积有限,从而使得气体排出过程中压力损失较大,即排气阻力损失较大,且高压气体排出的过程中受到两次冲击,进而造成较严重的涡流损失,引发排气不顺畅、过压缩损失较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旋转式压缩机,所述旋转式压缩机的排气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具有压缩腔;两个轴承,所述两个轴承分别设在所述气缸组件的轴向两端,所述两个轴承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的内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压缩腔连通的排气孔;至少一个凸起,所述至少一个凸起设在所述排气槽的所述内壁上,每个所述凸起的外侧壁与所述排气槽的侧壁间隔开;止动件,所述止动件固定在所述至少一个凸起上;以及排气阀片,所述排气阀片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排气孔与所述止动件之间以打开和关闭所述排气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可以有效地增大排气通流面积,降低排气阻力,减小过压缩损失,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整体能效。
具体地,每个所述凸起的内侧壁上形成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止动件的外边缘的部分容纳在所述至少一个凸起的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包括沿轴向依次相连的轮毂部和法兰部,所述排气槽形成在所述法兰部上,且所述排气槽与所述轮毂部相连,所述轮毂部上形成有第二限位槽,所述止动件的外边缘的部分容纳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具体地,所述排气槽被构造成从所述排气孔朝向所述止动件的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可选地,所述凸起为多个,且所述多个凸起在所述排气孔的周向上均匀间隔分布。
具体地,所述排气孔与所述排气槽同轴设置。
具体地,所述凸起的横截面的外轮廓为直线、曲线、或曲线与直线的结合。
具体地,所述排气槽的侧壁的轮廓面形成为平面、弧面、或平面与弧面的结合。
具体地,所述旋转式压缩机进一步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在所述止动件与所述排气阀片之间。
可选地,所述气缸组件包括多个气缸,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气缸之间设有隔板,每个所述气缸具有所述压缩腔。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压缩机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排气结构的示意图,图未示出止动件和排气阀片;
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排气结构的剖面图,图未示出止动件和排气阀片;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排气结构的示意图,图未示出止动件和排气阀片;
图7是沿图6中B-B线的剖面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排气结构的示意图,图未示出止动件和排气阀片。
附图标记:
100:旋转式压缩机;
11:中间壳体;12:下壳体;
21:转子;22:定子;
3:曲轴;31:偏心部;
4:气缸;41:压缩腔孔;42:连通口;
5:主轴承;51:轮毂部;511:第二限位槽;52:法兰部;
6:副轴承;7:活塞;8:滑片;
9:排气结构;
91:排气孔;92:排气槽;921:底壁;9211:环形凸筋;922:侧壁;
93:凸起;931:第一限位槽;94:止动件;95:排气阀片;9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0。其中,旋转式压缩机100可以为壳体高背压的旋转式压缩机,也可以为壳体低背压的旋转式压缩机,且旋转式压缩机100可以为立式压缩机或者卧式压缩机,下面仅以立式压缩机为例进行说明。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旋转式压缩机100可以用于空调、冷冻装置(例如冰箱或者冷柜等)以及热水器等。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0,可以包括:壳体、电机组件、压缩机构以及曲轴3。
具体地,如图1所示,壳体可以包括上壳体、中间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和下壳体12分别连接在中间壳体11的顶部和底部,以与中间壳体11共同限定出密封且中空的圆筒形壳体,优选地,中间壳体11可以分别与上壳体和下壳体12采用焊接工艺固定成一体结构。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壳体的结构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参照图1,电机组件可以设在壳体内的上部,压缩机构设置在壳体内且位于电机组件的下方,其中,电机组件可以包括定子22和转子21,定子22可以与中间壳体11的外周壁固定在一起,转子21可以可转动地设在定子22内,曲轴3的上端可以与转子21热套固定在一起,从而转子21可以驱动曲轴3绕曲轴3的中心轴线旋转,曲轴3的下部贯穿压缩机构,从而曲轴3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压缩压缩机构中的冷媒。
参照图1和图2,压缩机构可以包括:气缸组件、两个轴承(即主轴承5和副轴承6)、活塞7以及滑片8,两个轴承分别设在气缸组件的轴向两端。其中,当旋转式压缩机100为单缸旋转式压缩机时,气缸组件仅包括一个气缸4,当旋转式压缩机100为多缸旋转式压缩机时,气缸组件包括在上下方向设置的多个气缸4,每相邻的两个气缸4之间设有隔板。由于,单缸旋转式压缩机和多缸旋转式压缩机中轴承上的排气结构9(如下文所述)可以相同,从而下面仅以旋转式压缩机100为单缸旋转式压缩机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地,气缸4具有压缩腔。如图1所示,气缸4上形成有沿气缸4厚度方向贯穿的压缩腔孔41,主轴承5可以固定在气缸4厚度方向上的顶部,副轴承6可以固定在气缸4厚度方向上的底部,从而主轴承5与副轴承6可以与气缸4的压缩腔孔41共同限定出压缩腔,主轴承5、副轴承6、气缸4之中至少一个的外周壁可以中间壳体11的内周壁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曲轴3的下端顺次贯穿主轴承5、气缸4以及副轴承6。
进一步地,参照图1,活塞7设在压缩腔内,且活塞7沿压缩腔的内壁可滚动。其中,曲轴3的下部具有偏心部31,其中偏心部31设置在压缩腔内,活塞7大体构造为圆环形,且套设在偏心部31上,当转子21驱动曲轴3旋转的过程中,曲轴3可以驱动偏心部31和活塞7一同转动,从而使得活塞7可以沿着压缩腔的内壁滚动,当活塞7滚动的过程中,活塞7的外周壁始终与压缩腔的内周侧壁922线性抵接。
再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气缸4上形成有径向延伸的滑片槽,滑片8可移动地设在滑片槽内,且滑片8的内端与活塞7的外周壁止抵。其中,滑片槽的横截面大体构造为矩形,且滑片槽可以由压缩腔的内壁朝向远离压缩腔中心的方向凹入而成,从而滑片槽与压缩腔相连通,滑片8可以通过弹簧(图未示出)可滑动地设在滑片槽内,且滑片8的内端可以伸入到压缩腔内且止抵在活塞7的外周壁上,弹簧以常推动滑片8朝向活塞7的外周壁抵压的方向运动,这样,在曲轴3驱动活塞7滚动的过程中,滑片8可以在滑片槽内做往复进退运动。
气缸4上形成有连通口42,连通口42与压缩腔连通。如图1所示,连通口42可以由气缸4轴向上的一侧端面朝向气缸4的轴向中心平面的方向凹入而成,且连通口42邻近滑片槽的一侧设置,连通口42可以大体构造为斜切式月牙形口,且连通口42的内端边缘与压缩腔的内壁边缘重合以与压缩腔相连通。
如1所示,两个轴承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与连通口42连通的排气孔91,从而排气孔91可以与压缩腔相连通,也就是说,主轴承5上可以形成有排气孔91,副轴承6上也可以形成有排气孔91,主轴承5和副轴承6上还可以分别各自都形成有一个排气孔91,当设在气缸4顶部的主轴承5上形成有排气孔91时,连通口42形成在气缸4的上端面上,且连通口42与主轴承5上的排气孔91相连通,当设在气缸4底部的副轴承6上形成有排气孔91时,连通口42形成在气缸4的下端面上,且连通口42与副轴承6上的排气孔91相连通,当设在气缸4顶部的主轴承5和设在气缸4底部的副轴承6上分别形成有一个排气孔91时,连通口42为两个,且分别形成在气缸4的上端面上和下端面上,且设在气缸4上端面上的连通口42与主轴承5上的排气孔91相连通,设在气缸4下端面上的连通口42与副轴承6上的排气孔91相连通。
具体地,参照图1和图8,排气结构9设在轴承上,且排气结构9可以包括排气孔91和排气槽92,其中,排气槽92形成在轴承上,排气孔91形成在排气槽92的内壁上。当排气槽92形成在主轴承5上时,排气槽92可以由主轴承5上端面的一部分向下凹入而成,排气槽92包括侧壁922和内壁(例如图8中所示的底壁921),其中排气槽92的内壁为排气槽92的底壁921,此时排气孔91可以沿上下方向贯穿排气槽92的底壁921的中心。当排气槽92形成在副轴承6上时(图未示出),排气槽92可以由副轴承6下端面的一部分向上凹入而成,排气槽92包括侧壁922和内壁,其中排气槽92的内壁为排气槽92的顶壁,此时排气孔91可以沿上下方向贯穿排气槽92的顶壁的中心。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设置在主轴承5上的排气结构可以和设置在副轴承6上的排气结构相同,从而下面仅以排气结构9设置在主轴承5上为例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排气结构9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凸起93,其中,每个凸起93均设在排气槽92的内壁上,当凸起93为多个时,多个凸起93可以在排气孔91的周向上间隔开设置,其中,每个凸起93的外侧壁与排气槽92的侧壁922内外间隔开。例如在图1-图8的示例中,凸起93可以为多个,且每个凸起93均可以从排气槽92的底壁921向上延伸,多个凸起93均位于排气孔91的外侧,且在排气孔91的周向上间隔开布置,每个凸起93的外侧壁均与排气槽92的内侧壁922内外间隔开。其中,“内”可以理解为朝向排气孔91中心的方向,其相反方向被定义为“外”,即远离排气孔91中心的方向。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凸起93仅为一个的实施例将在下文中详述。
具体地,排气结构9还包括止动件94和排气阀片95,其中,止动件94固定在凸起93上,排气阀片95可移动地设在排气孔91与止动件94之间以打开和关闭排气孔91。例如在图1和图4的示例中,排气槽92的底壁921上可以形成有向上延伸的环形凸筋9211,止动件94固定在凸起93上,且止动件94的下端面与环形凸筋9211的上端上下间隔开,止动件94的外周壁与排气槽92的侧壁922内外间隔开,排气阀片95安装在排气槽92内,且位于环形凸筋9211的上端与排气阀片95的下端面之间。
进一步地,参照图1,止动件94与排气阀片95之间可以设有弹簧96,且弹簧96的上端可以与止动件94的下端面相连或者相止抵,弹簧96的下端可以与排气阀片95的上端面相连或者相止抵,弹簧96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伸缩,且弹簧96维持常压缩状态。
当排气阀片95、止动件94、弹簧96安装到位后,由于排气阀片95与凸起93固定在一起,从而弹簧96的下端可以施加给排气阀片95向下的力,以使排气阀片95可以牢靠地将排气孔91关闭密封,当旋转式压缩机100开始排气时,压缩后的冷媒向上通过连通口42和排气孔91推动排气阀片95向上运动以打开排气孔91,此时弹簧96被进一步压缩,当排气结束后,排气阀片95不再受向上的推力,从而弹簧96可以伸长并推动排气阀片95向下运动,以再次将排气孔91关闭。
这样,排气槽92内可以限定出排气通道,其中排气通道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排气通道和第二排气通道,其中,排气阀片95的下端面、排气槽92的底壁921以及凸起93之间可以共同限定出侧面部分敞开的第一排气通道,排气槽92的侧壁922以及凸起93之间可以共同限定出顶部敞开的第二排气通道。由此,当排气阀片95将排气孔91打开后,压缩后的冷媒可以首先流入第一排气通道内,再流入第二排气通道内,然后从第二排气通道的顶部排出到消音器等内。
具体地,通过在排气槽92内设置用于固定止动件94的凸起93,从而无需将止动件94固定在排气槽92的侧壁922上,使得气体可以预先流经第一排气通道再流入第二排气通道,从而一方面可以减小气体与排气槽92侧壁922的直接撞击,另一方面可以获得较大的排气流通面积,尤其是可以增大第二排气通道的流通面积,进而使得高压气体可以更加顺利地排出,降低排气阻力损失,提高旋转式压缩机100的整体能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0,可以有效地增大排气通流面积,降低排气阻力,减小过压缩损失,提高旋转式压缩机100的整体能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凸起93的内侧壁922上形成有第一限位槽931,止动件94的外边缘的部分容纳在凸起93的第一限位槽931内。如图4和图8所示,第一限位槽931可以由凸起93的内侧壁922的一部分向外凹入而成,且第一限位槽931可以在垂直于排气孔91中心轴线的平面上、沿排气孔91的周向延伸,第一限位槽93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贯穿每个凸起93的两侧壁面,从而装配时,可以将止动件94的外边缘插入到相应的第一限位槽931内,以使得凸起93可以将止动件94固定牢靠。
具体地,多个凸起93在排气孔91的周向上均匀间隔分布。如图3所示,排气孔91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凸起93可以为三个,且三个凸起93在排气孔91的周向上均匀地间隔开,也就是说,任意相邻的两个凸起93之间的周向距离相等,进一步优选地,参照图4,三个凸起93的轴向高度相同,且每个凸起93上的第一限位槽931的开设高度相同,从而三个第一限位槽931可以环绕出平行与排气孔91且间断的圆环形,从而止动件94可以为圆形件,且止动件94的三处边缘分别配合在三个第一限位槽931内。由此,可以确保止动件94的限位可靠性,提升旋转式压缩机100的排气性能。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凸起93的数量、凸起93的分布形式以及第一限位槽931的开设方式和开设位置均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轴承包括沿轴向依次相连的轮毂部51和法兰部52,轮毂部51可以从法兰部52的一侧端面的中心朝向远离气缸4的方向延伸,排气槽92形成在法兰部52上,且排气槽92与轮毂部51相连。例如在图8的示例中,排气槽92可以由法兰部52的上端面向下凹入而成,且排气槽92的侧壁922与底壁921分别与轮毂部51相连,从而,当排气槽92与轮毂部51相连时,可以将排气孔91向着曲轴3中心轴线的方向移动,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余隙容积、增大容积效率,提高旋转式压缩机100的整体性能。
进一步地,轮毂部51上形成有第二限位槽511,止动件94的外边缘的部分容纳在第二限位槽511内。如图8所示,第二限位槽511可以由轮毂部51的位于排气槽92内的内侧壁的一部分向外凹入而成,且第二限位槽511可以在垂直于排气孔91中心轴线的平面上、沿排气孔91的周向延伸,从而可以将止动件94的外边缘插入到相应的第二限位槽511内,以使得轮毂部51可以将止动件94固定牢靠。
由此,当排气槽92与轮毂部51相连,且轮毂部51上形成有第二限位槽511时,限位槽内可以仅设有一个凸起93,且该凸起93上可以形成有第一限位槽931,从而可以将止动件94装配在轮毂部51与凸起93部之间,且止动件94的两处边缘可以分别配合在第一限位槽931和第二限位槽511内。当然,为了提高止动件94的工作可靠性,还可以在排气槽92内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凸起93。
具体地,排气槽92被构造成从排气孔91朝向止动件94的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例如在图4、图5和图7的示例中,排气槽92的侧壁922自下向上倾斜向外延伸,从而排气槽92的横截面积自下向上逐渐增大,这样,排气槽92的侧壁922可以起到很好地导向引流作用,减小排气通道内的涡流,且可以进一步提高排气通道的流通面积,降低排气阻力。
优选地,排气槽92的侧壁922的轮廓面形成为平面、弧面、或平面与弧面的结合。也就是说,参照图3和图6,在垂直于排气孔91中心轴线的平面上,排气槽92的侧壁922的外轮廓边缘L1可以形成为平线、弧线、或平线与弧线的结合,参照图4和图5,在穿过排气孔91中心轴线的平面上,排气槽92的侧壁922在轴向上的轮廓边缘L2可以形成为平线、弧线、或平线与弧线的结合。
例如排气槽92的侧壁922的外轮廓边缘L1可以形成为圆形(如图3所示)、“C”字形(如图8所示)、花瓣形(图未示出)、扇形(图未示出)等,其中,当排气槽92的侧壁922的外轮廓边缘L1形成为圆形时,排气孔91可以与排气槽92同轴设置,也就是说,排气槽92的侧壁922的外轮廓边缘L1所在圆的中心轴线与排气孔91的中心轴线重合。
另外,优选地,如图5所示,排气槽92的侧壁922在轴向上的轮廓边缘L2可以形成为向外凹入的曲线,从而排气槽92的侧壁922可以起到很好地导向引流作用,减小排气通道内的涡流,使得气体更加顺畅的排出,进一步降低排气阻力损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排气孔91中心轴线的平面上,凸起93的横截面的外轮廓为直线、曲线、或曲线与直线的结合。例如在图3的示例中,凸起93的横截面可以形成为沿弧形延伸的长圆形,例如在图6的示例中,凸起93可以形成为大体扇形。优选地,凸起93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形成为曲线,从而当高压气体与凸起93接触时,可以具有更小的摩擦损失,进一步降低气体流动损失。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凸起93以及排气槽92的形状均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具有压缩腔;
两个轴承,所述两个轴承分别设在所述气缸组件的轴向两端,所述两个轴承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的内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压缩腔连通的排气孔;
至少一个凸起,所述至少一个凸起设在所述排气槽的所述内壁上,每个所述凸起的外侧壁与所述排气槽的侧壁间隔开;
止动件,所述止动件固定在所述至少一个凸起上;以及
排气阀片,所述排气阀片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排气孔与所述止动件之间以打开和关闭所述排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凸起的内侧壁上形成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止动件的外边缘的部分容纳在所述至少一个凸起的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包括沿轴向依次相连的轮毂部和法兰部,所述排气槽形成在所述法兰部上,且所述排气槽与所述轮毂部相连,所述轮毂部上形成有第二限位槽,所述止动件的外边缘的部分容纳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被构造成从所述排气孔朝向所述止动件的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多个,且所述多个凸起在所述排气孔的周向上均匀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与所述排气槽同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横截面的外轮廓为直线、曲线、或曲线与直线的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的侧壁的轮廓面形成为平面、弧面、或平面与弧面的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弹簧,所述弹簧设在所述止动件与所述排气阀片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组件包括多个气缸,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气缸之间设有隔板,每个所述气缸具有所述压缩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66294.4U CN204312356U (zh) | 2014-12-05 | 2014-12-05 | 旋转式压缩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66294.4U CN204312356U (zh) | 2014-12-05 | 2014-12-05 | 旋转式压缩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312356U true CN204312356U (zh) | 2015-05-06 |
Family
ID=53134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766294.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312356U (zh) | 2014-12-05 | 2014-12-05 | 旋转式压缩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31235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82039A (zh) * | 2016-04-19 | 2016-07-20 | 彭力丰 | 一种容积效率高的旋转式压缩机 |
WO2017181335A1 (zh) * | 2016-04-19 | 2017-10-26 | 彭力丰 |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 |
-
2014
- 2014-12-05 CN CN201420766294.4U patent/CN20431235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82039A (zh) * | 2016-04-19 | 2016-07-20 | 彭力丰 | 一种容积效率高的旋转式压缩机 |
WO2017181335A1 (zh) * | 2016-04-19 | 2017-10-26 | 彭力丰 |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8126758A1 (zh) | 一种旋转压缩机、制冷系统及调温设备 | |
US9004888B2 (en) | Rotary compressor having discharge groove to communicate compression chamber with discharge port near vane groove | |
CN104838143A (zh) | 具有容量调节和可变容积比的压缩机 | |
EP2960514B1 (en) | Compressor | |
WO2019024562A1 (zh) | 压缩机以及具有它的制冷设备 | |
BR0116782B1 (pt) | silenciador para compressor rotativo hermético. | |
CN103306983B (zh) | 压缩机引流板及旋转式压缩机 | |
CN204312356U (zh) | 旋转式压缩机 | |
CN114060274A (zh) | 泵体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 |
EP3744947B1 (en) | Rotary compressor | |
EP2781757A1 (en) | Rotary compressor | |
CN113586459B (zh) | 一种磁浮水泵 | |
CN206280255U (zh) | 一种气缸、滑片弹簧固定结构及旋转式压缩机 | |
US6893241B2 (en) | Compressor | |
CN204436791U (zh) | 用于压缩机的压缩机构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 |
KR20190141020A (ko) | 압축기 오일 분리 및 조립 방법 | |
US20030170134A1 (en) | Compressor and vane therefor | |
CN210715107U (zh) | 一种泵体组件、泵体及压缩机 | |
US20060127258A1 (en) | Slider adapting apparatus for orbiting vane compressors | |
KR20150081142A (ko) | 로터리 압축기 | |
CN111255696B (zh) | 回转式压缩机 | |
CN110657096A (zh) | 一种泵体组件、泵体及压缩机 | |
CN208330740U (zh) | 卧式压缩机 | |
CN204312330U (zh) | 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和具有其的旋转式压缩机 | |
USRE50087E1 (en) | Compressor having round part placed near outlet por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