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旋钮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钮控制装置,与设置在面板上的电位器相连接,旋钮控制装置包括:旋钮,可转动地与电位器的电位器轴相连接;指针,沿旋钮的径向方向设置并与旋钮相连接,指针随旋钮转动;止挡部,突出地设置在面板上以止挡指针继续转动,指针具有初始位置和被止挡部止挡的止转位置。
进一步地,止挡部为两个突起部,位于指针的两侧。
进一步地,旋钮具有环状的侧壁和与侧壁相连接的顶壁,两个突起部位于侧壁的内侧。
进一步地,旋钮控制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顶紧件,穿过旋钮抵接于电位器轴的外周。
进一步地,旋钮具有环状的侧壁和与侧壁相连接的顶壁,顶紧件穿过侧壁并沿旋钮的径向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顶紧件包括第一顶紧件和第二顶紧件,第一顶紧件和第二顶紧件之间具有夹角,夹角大于等于45度和小于等于90度。
进一步地,顶紧件还包括第三顶紧件,第三顶紧件与第一顶紧件位于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地,顶紧件为顶丝。
进一步地,旋钮具有环状的侧壁和与侧壁相连接的顶壁,旋钮控制装置还包括:伸缩部,可伸缩地设置在侧壁的靠近面板的一侧并沿旋钮的轴向方向设置;凹槽,设置在面板上;其中,指针位于初始位置时,伸缩部伸入凹槽中,指针由初始位置移动至止挡位置的过程中,伸缩部抵接于面板的表面。
进一步地,伸缩部为弹簧销。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旋钮控制装置,与设置在面板上的电位器相连接,旋钮控制装置包括:旋钮,可转动地与电位器的电位器轴相连接;指针,沿旋钮的径向方向设置并与旋钮相连接,指针随旋钮转动;止挡部,突出地设置在面板上以止挡指针继续转动,指针具有初始位置和被止挡部止挡的止转位置。由于在面板上设置了止挡部,因此当指针碰到止挡部后就带动旋钮不再继续转动,从而避免电位器损坏,延长了电位器的实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旋钮控制装置结构简单且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钮控制装置。
具体地,旋钮控制装置与设置在面板10上的电位器相连接。旋钮控制装置包括旋钮30、指针40和止挡部50。
其中,旋钮30可转动地与电位器的电位器轴20相连接,指针40沿旋钮30的径向方向设置并与旋钮30相连接。其中,指针40可以通过用2个M2.5沉头螺钉固定到旋钮30上,指针40随旋钮30转动,止挡部50突出地设置在面板10上以止挡指针40继续转动。指针40具有初始位置,以及被止挡部50所止挡的止转位置。
由于在面板10上设置了止挡部,因此当指针40碰到止挡部50后就带动旋钮30不再继续转动,从而避免电位器损坏,延长了电位器的实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旋钮控制装置结构简单且安全可靠。
为了在指针40的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的过程中都能对其进行止挡,止挡部50为两个突起部,位于指针40的两侧。本实施例中,两个突起部为角度限位螺钉,当旋钮30旋转角度达到最大时,旋钮30的限位面即指针40的部分会和角度限位螺钉接触,达到限位的目的。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旋钮30具有环状的侧壁和与侧壁相连接的顶壁,两个突起部位于侧壁的内侧。在起到对指针40的止挡作用时,还不占用其他空间。又由于隐藏在旋钮30的内部,因此外观整洁干净美观。
上述实施例中,旋钮30朝向面板的一侧具有可容纳的腔体,腔体内具有限位部,限位部上设置了指针40,指针40伸出旋钮30的侧壁。起止挡作用的两个突起部即两个角度限位螺钉位于腔体内,在旋钮30旋转的过程中,角度限位螺钉止挡限位部以止挡指针40。限位部通过与固定在面板上的角度限位螺钉接触从而达到限制旋钮30旋转角度进一步扩大的目的,保护电位器不至于用力过大而损坏。当然,此角度限位螺钉的安装位置也可以根据电位器实际需要的最大角度来灵活的调整位置。
如图2和图3所示,旋钮控制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顶紧件60,顶紧件60穿过旋钮30抵接于电位器轴20的外周。旋钮30具有电位器轴孔,电位器轴20伸入该电位器轴孔中,旋钮30可围绕电位器轴20旋转。顶紧件60穿过旋钮30抵接于电位器轴20的外周,以便旋钮30可以顶紧电位器轴20,以调节电位器。
如图2所示,旋钮30具有环状的侧壁和与侧壁相连接的顶壁,顶紧件60穿过侧壁并沿旋钮30的径向方向设置。结构简单且操作起来更稳定,顶紧件60也能更好的顶紧电位器轴20。
如图2和图3所示,顶紧件60包括第一顶紧件和第二顶紧件,第一顶紧件和第二顶紧件之间具有夹角,夹角大于等于45度和小于等于90度。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又为了节约材料,顶紧件60可以为两个顶丝,两个顶丝顶紧电位器轴20,使电位器轴20无法在电位器轴孔中来回移动。优选地,通过两个成45度角的第一顶紧件和第二顶紧件即选用两个M3x6的内六角顶丝固定到电位器轴20上。
进而地,为了进一步将顶紧件60与电位器轴20紧固在一起,顶紧件60还包括第三顶紧件,第三顶紧件与第一顶紧件位于一条直线上。既不影响顶紧件60与电位器轴20之间的转动,又进一步防止电位器轴20在电位器轴孔中来回移动。
如图2所示,旋钮30具有环状的侧壁和与侧壁相连接的顶壁,旋钮控制装置还包括伸缩部70和凹槽80,伸缩部70与凹槽80相适配。当伸缩部70伸入凹槽80时,即为复位。也就是说在操舵旋钮30到达0度位置时有明显的复位效果。
具体地,伸缩部70可伸缩地设置在侧壁的靠近面板10的一侧并沿旋钮30的轴向方向设置,凹槽80设置在面板10上。其中,指针40位于初始位置时,伸缩部70伸入凹槽80中,指针40由初始位置移动至止挡位置的过程中,伸缩部70抵接于面板10的表面。
优选地,伸缩部70为弹簧销,结构简单且定位效果好。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由于在面板上设置了止挡部,因此当指针碰到止挡部后就带动旋钮不再继续转动,从而避免电位器损坏,延长了电位器的实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旋钮控制装置结构简单且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