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00084U - 一种多功能防松脱螺帽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防松脱螺帽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300084U CN204300084U CN201420660062.0U CN201420660062U CN204300084U CN 204300084 U CN204300084 U CN 204300084U CN 201420660062 U CN201420660062 U CN 201420660062U CN 204300084 U CN204300084 U CN 2043000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ng groove
- pedestal
- cap body
- cap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防松脱螺帽,包括座体、帽体、弹簧垫、弹簧卡圈、圆环凹槽和螺纹,所述帽体的通孔内设有螺纹,所述帽体的上部通过冲压装置施压,将帽体的通孔上部由圆形形状变成椭圆形形状,所述帽体的通孔上部变成椭圆形形状的部分上至少能够设下两个丝扣,所述帽体的底部设有圆环凹槽,所述圆环凹槽内置入有弹簧垫,所述圆环凹槽内插入有座体,所述弹簧垫设在座体的上方,所述圆环凹槽内置入有弹簧卡圈,弹簧卡圈阻挡座体从圆环凹槽内脱出,所述座体由圆环体和设在圆环体上的连接体构成,所述座体的通孔与帽体的通孔相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被固定物表面受损,拧紧省力,并且达到双重防松脱,防螺帽松脱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帽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功能防松脱螺帽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螺帽一般包括螺帽本体、形成在螺帽本体内的腔体、以及形成在螺帽本体的内壁上的内螺纹。在使用时,只需要将螺帽拧紧在螺栓上面即可。但是,在一些机械结构中,由于装置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振动,从而导致螺帽松动,一旦螺帽发生非预期的松脱,往往会造成连接结构分崩离析,导致机具设备无法正常运行。虽于螺栓与螺帽锁合后可利用点胶的方式进行粘合,但是长时间使用后仍会因为脆化而失效,导致螺栓与螺帽仍存在松脱的可能性,给生产带来不便。虽然市场上也出现了防松脱螺帽,但是在紧固末期时,防松脱螺帽与被固定物的表面发生摩擦,容易造成被固定表面受损,并且拧紧费力,防松脱效果不是很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功能防松脱螺帽,能够避免被固定物表面受损,拧紧省力,并且防螺帽松脱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防松脱螺帽,包括座体、帽体、弹簧垫、弹簧卡圈、圆环凹槽和螺纹,所述帽体的通孔内设有螺纹,所述帽体的上部通过冲压装置施压,将帽体的通孔上部由圆形形状变成椭圆形形状,所述帽体的通孔上部变成椭圆形形状的部分上至少能够设下两个丝扣,所述帽体的底部设有圆环凹槽,所述圆环凹槽内置入有弹簧垫,所述圆环凹槽内插入有座体,所述弹簧垫设在座体的上方,所述圆环凹槽内置入有弹簧卡圈,弹簧卡圈阻挡座体从圆环凹槽内脱出,所述座体由圆环体和设在圆环体上的连接体构成,所述座体的通孔与帽体的通孔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体的高度尺寸加上弹簧垫的厚度尺寸至少大于圆环凹槽的深度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体与帽体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体的顶端设有防脱台阶,所述弹簧卡圈设在防脱台阶的下方,所述圆环凹槽内设有与弹簧卡圈相配合的卡槽。
作为优选,所述圆环体的外径尺寸至少大于帽体正六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所述圆环体的底端面积大于连接体的顶端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圆环体的顶端和连接体的下端一体成型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帽体的上部通过冲压装置施压,将帽体的通孔上部由圆形形状变成椭圆形形状,能够与螺杆紧密锁合,并且拧紧后的帽体通过弹簧垫和座体的配合得到的反作用力,阻挡帽体旋转松动,连接体与帽体可转动连接,圆环体的底端面积大于连接体的顶端面积,圆环体与被固定物的摩擦力大于连接体与帽体的摩擦力,拧紧过程中座体不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避免被固定物表面受损,拧紧省力,并且达到双重防松脱,防螺帽松脱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防松脱螺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座体、2-帽体、3-弹簧垫、4-弹簧卡圈、5-圆环凹槽、6-螺纹、11-圆环体、12-连接体、121-防脱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防松脱螺帽,包括座体1、帽体2、弹簧垫3、弹簧卡圈4、圆环凹槽5和螺纹6,所述帽体2的通孔内设有螺纹6,所述帽体2的上部通过冲压装置施压,将帽体2的通孔上部由圆形形状变成椭圆形形状,所述帽体2的通孔上部变成椭圆形形状的部分上至少能够设下两个丝扣,所述帽体2的底部设有圆环凹槽5,所述圆环凹槽5内置入有弹簧垫3,所述圆环凹槽5内插入有座体1,所述弹簧垫3设在座体1的上方,所述圆环凹槽5内置入有弹簧卡圈4,弹簧卡圈4阻挡座体1从圆环凹槽5内脱出,所述座体1由圆环体11和设在圆环体11上的连接体12构成,所述座体1的通孔与帽体2的通孔相通,所述连接体12的高度尺寸加上弹簧垫3的厚度尺寸至少大于圆环凹槽5的深度尺寸,所述连接体12与帽体2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体12的顶端设有防脱台阶121,所述弹簧卡圈4设在防脱台阶121的下方,所述圆环凹槽5内设有与弹簧卡圈4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圆环体11的外径尺寸至少大于帽体2正六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所述圆环体11的底端面积大于连接体12的顶端面积,所述圆环体11的顶端和连接体12的下端一体成型固定。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防松脱螺帽在工作过程中,将帽体2的上部通过冲压装置施压,将帽体2的通孔上部由圆形形状变成椭圆形形状,能够与螺杆紧密锁合,并且拧紧后的帽体2通过弹簧垫3和座体1的配合得到的反作用力,阻挡帽体2旋转松动,连接体12与帽体2可转动连接,圆环体11的底端面积大于连接体12的顶端面积,圆环体11与被固定物的摩擦力大于连接体12与帽体11的摩擦力,拧紧过程中座体1不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避免被固定物表面受损,拧紧省力,并且达到双重防松脱,防螺帽松脱效果好。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多功能防松脱螺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1)、帽体(2)、弹簧垫(3)、弹簧卡圈(4)、圆环凹槽(5)和螺纹(6),所述帽体(2)的通孔内设有螺纹(6),所述帽体(2)的上部通过冲压装置施压,将帽体(2)的通孔上部由圆形形状变成椭圆形形状,所述帽体(2)的通孔上部变成椭圆形形状的部分上至少能够设下两个丝扣,所述帽体(2)的底部设有圆环凹槽(5),所述圆环凹槽(5)内置入有弹簧垫(3),所述圆环凹槽(5)内插入有座体(1),所述弹簧垫(3)设在座体(1)的上方,所述圆环凹槽(5)内置入有弹簧卡圈(4),弹簧卡圈(4)阻挡座体(1)从圆环凹槽(5)内脱出,所述座体(1)由圆环体(11)和设在圆环体(11)上的连接体(12)构成,所述座体(1)的通孔与帽体(2)的通孔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防松脱螺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12)的高度尺寸加上弹簧垫(3)的厚度尺寸至少大于圆环凹槽(5)的深度尺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防松脱螺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12)与帽体(2)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体(12)的顶端设有防脱台阶(121),所述弹簧卡圈(4)设在防脱台阶(121)的下方,所述圆环凹槽(5)内设有与弹簧卡圈(4)相配合的卡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防松脱螺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体(11)的外径尺寸至少大于帽体(2)正六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所述圆环体(11)的底端面积大于连接体(12)的顶端面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防松脱螺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体(11)的顶端和连接体(12)的下端一体成型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60062.0U CN204300084U (zh) | 2014-11-06 | 2014-11-06 | 一种多功能防松脱螺帽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60062.0U CN204300084U (zh) | 2014-11-06 | 2014-11-06 | 一种多功能防松脱螺帽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300084U true CN204300084U (zh) | 2015-04-29 |
Family
ID=53105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660062.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300084U (zh) | 2014-11-06 | 2014-11-06 | 一种多功能防松脱螺帽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30008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73449A (zh) * | 2014-11-06 | 2015-02-25 | 海盐哈特惠机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防松脱螺帽 |
-
2014
- 2014-11-06 CN CN201420660062.0U patent/CN204300084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73449A (zh) * | 2014-11-06 | 2015-02-25 | 海盐哈特惠机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防松脱螺帽 |
CN104373449B (zh) * | 2014-11-06 | 2016-05-25 | 海盐哈特惠机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防松脱螺帽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051410U (zh) | 一种预紧型螺栓 | |
CN104373449A (zh) | 一种多功能防松脱螺帽 | |
CN204300084U (zh) | 一种多功能防松脱螺帽 | |
CN205918739U (zh) | 一种简便的防松螺母 | |
CN205895856U (zh) | 螺母垫片防松组合 | |
CN206918016U (zh) | 一种咬合角度大于螺纹升角的法兰面带齿的防松螺母 | |
CN203051406U (zh) | 一种预紧型防联动螺栓 | |
CN103807271B (zh) | 一种防止螺母松动的自锁组合螺母 | |
CN203051378U (zh) | 一种预紧型防松螺栓 | |
CN201815894U (zh) | 一种一体化调试压板的结构 | |
CN204300079U (zh) | 一种改良型防松脱螺帽 | |
CN204164124U (zh) | 一种带有防松装置的螺栓 | |
CN204300085U (zh) | 一种防止松脱螺帽 | |
CN209228829U (zh) | 一种六角螺栓 | |
CN103671448A (zh) | 防松动螺母连接结构 | |
CN208764087U (zh) | 一种圆头螺栓 | |
CN202597415U (zh) | 防滑锁紧螺栓 | |
CN210318125U (zh) | 一种紧固装置 | |
CN203051413U (zh) | 一种密封螺栓 | |
CN206439275U (zh) | 一种防止松脱螺母 | |
CN204253551U (zh) | 一种新型开槽螺栓 | |
CN202659689U (zh) | 新型防松螺母 | |
CN202273958U (zh) | 内花型双头螺柱 | |
CN203335595U (zh) | 一种家具连接螺母防松动结构 | |
CN204755533U (zh) | 一种多功能螺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525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