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91435U - 电磁加热装置及具有该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炊具 - Google Patents
电磁加热装置及具有该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炊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291435U CN204291435U CN201420797029.2U CN201420797029U CN204291435U CN 204291435 U CN204291435 U CN 204291435U CN 201420797029 U CN201420797029 U CN 201420797029U CN 204291435 U CN204291435 U CN 2042914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magnetic strip
- magnetic
- heating device
-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547 stew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炊具领域,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及具有该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炊具。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线圈盘和绕设于所述线圈盘的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和位于所述第一线圈外围的第二线圈,所述线圈盘连接有第一磁条和第二磁条,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均设置有至少两条,各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沿径向对接设置,或者,各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在径向上错位设置。电炊具具有上述的电磁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加热装置及具有该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炊具,其火力强、火力均匀,能效高,减少了糊锅的可能,便于用户的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炊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及具有该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炊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炊具,例如采用多段线圈盘制作的电炊具(电磁炉、电饭煲等),由于线圈盘采用多段式设计,电磁线圈之间由于磁力线相互干扰,导致磁力线相互抵消或磁力线方向无法引入到锅底,导致锅加热时火力小、火力不均匀,降低了能效,增加了糊锅的可能,不便于用户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及具有该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炊具,其火力强、火力均匀,能效高,减少了糊锅的可能,便于用户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磁加热装置,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线圈盘和绕设于所述线圈盘的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和位于所述第一线圈外围的第二线圈,所述线圈盘连接有第一磁条和第二磁条,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均设置有至少两条,各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沿径向对接设置,或者,各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在径向上错位设置,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均指向于所述第一线圈或第二线圈的中心,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对接的一端,其磁极相异。
可选地,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位于所述电磁线圈的同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对接处位于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缝隙处。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对接且第一磁条、第二磁条之间的连接缝隙在0.1mm至30mm之间。
可选地,所述线圈盘包括分离式设置线圈盘座和支架,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线圈盘座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分别绕制在所述支架与所述线圈盘座上。
可选地,所述线圈盘呈凹形。
可选地,所述线圈盘一体成型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磁条和第二磁条的扣位,其中至少一组扣位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磁条,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磁条。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条位于所述第一线圈的一侧,所述第二磁条位于所述第二线圈的一侧,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在径向上相错设置,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均指向于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的中心。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条设置有四条,所述第二磁条设置有八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炊具,包括锅体和内锅,所述内锅设置于所述锅体内,所述锅体内设置有上述的电磁加热装置,且所述内锅位于所述电磁加热装置上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磁加热装置及具有该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炊具,其各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沿径向对接设置,将第一线圈、第二线圈之间的互干扰磁场通过第一磁条、第二磁条由内圈逐步引入到外圈,使空间磁场形成闭合回路,将磁条按线圈段形成的空间磁场规律,进行定向排列,将多段线圈形成的空间磁场通过磁条的排列有效的进行聚汇集、并定向的引导入锅底,减小了由于不同段线圈造成的磁场干扰,增强了穿过锅底的磁力线,提高了加热火力,同时由于磁力线的定向导入,使锅底的加热区域更均匀。或者,各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在径向上错位设置,第一磁条与第二磁条非对接连接,使第一线圈、第二线圈产生的磁场分别定向的进入对方线圈段的空白区,增大了加热区域和改善了锅的受热均匀性,便于用户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加热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磁加热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加热装置1,所述电磁加热装置1包括线圈盘11和绕设于所述线圈盘11的电磁线圈12。所述电磁线圈12可包括第一线圈121和位于所述第一线圈121外围的第二线圈122,所述线圈盘11连接有第一磁条21和第二磁条22,所述第一磁条21、第二磁条22均设置有至少两条,第一磁条21、第二磁条22可且辐射状排列。且各所述第一磁条21、第二磁条22沿径向对接设置,将第一线圈121、第二线圈122之间的互干扰磁场通过第一磁条21、第二磁条22由内圈逐步引入到外圈,使空间磁场形成闭合回路,将磁条按线圈段形成的空间磁场规律,进行定向排列,将多段线圈形成的空间磁场通过磁条的排列有效的进行聚汇集、并定向的引导入锅底,提高了能效,减小了由于不同段线圈造成的磁场干扰,增强了穿过锅底的磁力线,提高了加热火力,同时由于磁力线的定向导入,使锅底的加热区域更均匀,减少了糊锅的可能,便于用户的使用。
第一磁条21、第二磁条22属于磁性材料,其磁导率在500-10000,远远大于空气的磁导率(空气磁导率约为1),磁性材料非常容易被磁场所磁化,同时对所处的空间磁场影响也非常大,所以空间磁场将受磁性材料位置的改变而进行改变,空间的磁力线将被磁性材料所约束而束集在磁性材料内,通过改变磁条的相对位置,使空间的磁力线能很好的束集并使其通过锅底,尽可能减少未受约束的磁力线弥散空间的可能。
具体地,所述第一线圈121、第二线圈122可以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磁条21、第二磁条22位于所述电磁线圈12的同一侧,以便于装配。可以理解地,还可以增设第三线圈、第三磁条等。第三线圈可以位于第二线圈122的外侧,第三磁条可以与第二磁条22对接或在径向上错位设置。
具体地,所述第一磁条21、第二磁条22对接处位于所述第一线圈121与第二线圈122之间缝隙处,其导磁效果好。
具体应用中,所述第一磁条21、第二磁条22对接且第一磁条21、第二磁条22之间的连接缝隙可以在0.1mm至30mm之间。
具体地,所述第一磁条21、第二磁条22均指向于所述第一线圈121或第二线圈122的中心,利于提高导磁效果。
具体地,所述第一磁条21、第二磁条22对接的一端,其磁极可以相异,利于提高导磁效果。
具体地,所述线圈盘11一体成型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磁条21和第二磁条22的扣位13,其中至少一组扣位1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磁条21,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磁条22,以便于装配。
具体地,所述线圈盘11包括分离式设置线圈盘座和支架,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线圈盘座,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分别绕制在所述支架与所述线圈盘座上以便于装配。
具体地,所述线圈盘11可呈凹形等合适形状,以提高加热性能。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炊具,包括锅体和内锅,所述内锅设置于所述锅体内,所述锅体内设置有上述的电磁加热装置1,且所述内锅位于所述电磁加热装置1上方。所述电炊具可为电磁加热电饭煲或电磁加热电压力锅或电磁加热电炖锅或电磁加热电蒸锅等。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加热装置1,所述电磁加热装置1包括线圈盘11和绕设于所述线圈盘11的电磁线圈12。所述电磁线圈12可包括第一线圈121和位于所述第一线圈121外围的第二线圈122,所述线圈盘11连接有第一磁条21和第二磁条22,所述第一磁条21、第二磁条22均设置有至少两条,第一磁条21、第二磁条22可且辐射状排列。各所述第一磁条21、第二磁条22在径向上错位设置,第一磁条21与第二磁条22非对接连接,使第一线圈121、第二线圈122产生的磁场分别定向的进入对方线圈段的空白区,增大了加热区域和改善了锅的受热均匀性,便于用户的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条21位于所述第一线圈121的一侧,所述第二磁条22位于所述第二线圈122的一侧,所述第一磁条21、第二磁条22在径向上相错设置,所述第一磁条21、第二磁条22均指向于所述第一线圈121、第二线圈122的中心,使第一线圈121、第二线圈122产生的磁场分别定向的进入对方线圈段的空白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条21可以设置有四条,所述第二磁条22可以设置有八条。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炊具,包括锅体和内锅,所述内锅设置于所述锅体内,所述锅体内设置有上述的电磁加热装置1,且所述内锅位于所述电磁加热装置1上方。所述电炊具可为电磁加热电饭煲或电磁加热电压力锅或电磁加热电炖锅或电磁加热电蒸锅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磁加热装置及具有该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炊具,其各所述第一磁条21、第二磁条22沿径向对接设置,将第一线圈121、第二线圈122之间的互干扰磁场通过第一磁条21、第二磁条22由内圈逐步引入到外圈,使空间磁场形成闭合回路,将磁条按线圈段形成的空间磁场规律,进行定向排列,将多段线圈形成的空间磁场通过磁条的排列有效的进行聚汇集、并定向的引导入锅底,减小了由于不同段线圈造成的磁场干扰,增强了穿过锅底的磁力线,提高了加热火力,同时由于磁力线的定向导入,使锅底的加热区域更均匀。或者,各所述第一磁条21、第二磁条22在径向上错位设置,第一磁条21与第二磁条22非对接连接,使第一线圈121、第二线圈122产生的磁场分别定向的进入对方线圈段的空白区,增大了加热区域和改善了锅的受热均匀性,便于用户的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磁加热装置,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线圈盘和绕设于所述线圈盘的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和位于所述第一线圈外围的第二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连接有第一磁条和第二磁条,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均设置有至少两条,各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沿径向对接设置,或者,各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在径向上错位设置,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均指向于所述第一线圈或第二线圈的中心,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对接的一端,其磁极相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位于所述电磁线圈的同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对接处位于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缝隙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对接且第一磁条、第二磁条之间的连接缝隙在0.1mm至30mm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包括分离式设置线圈盘座和支架,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线圈盘座,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分别绕制在所述支架与所述线圈盘座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呈凹形。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一体成型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磁条和第二磁条的扣位,其中至少一组扣位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磁条,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磁条。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条位于所述第一线圈的一侧,所述第二磁条位于所述第二线圈的一侧,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在径向上相错设置,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均指向于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的中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条设置有四条,所述第二磁条设置有八条。
10.一种电炊具,包括锅体和内锅,所述内锅设置于所述锅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内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且所述内锅位于所述电磁加热装置上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97029.2U CN204291435U (zh) | 2014-12-12 | 2014-12-12 | 电磁加热装置及具有该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炊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97029.2U CN204291435U (zh) | 2014-12-12 | 2014-12-12 | 电磁加热装置及具有该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炊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291435U true CN204291435U (zh) | 2015-04-22 |
Family
ID=52874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797029.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291435U (zh) | 2014-12-12 | 2014-12-12 | 电磁加热装置及具有该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炊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29143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86790A (zh) * | 2015-11-09 | 2017-05-17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导磁条、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
-
2014
- 2014-12-12 CN CN201420797029.2U patent/CN20429143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86790A (zh) * | 2015-11-09 | 2017-05-17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导磁条、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44666B (zh) | 电磁线圈盘及具有该电磁线圈盘的电炊具 | |
CN204465915U (zh) | 电磁线圈盘及具有该电磁线圈盘的电炊具 | |
CN204363777U (zh) | 电磁线圈盘及具有该电磁线圈盘的电炊具 | |
CN105120544A (zh) | 一种旋风型ih电磁加热线盘 | |
CN204291435U (zh) | 电磁加热装置及具有该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炊具 | |
CN204291436U (zh) | 电磁线圈盘及具有该电磁线圈盘的电炊具 | |
CN203423820U (zh) | 电磁炉加热线盘 | |
CN203244283U (zh) | 用于ih电饭煲的均匀加热线圈盘 | |
CN206482463U (zh) | 一种带有导磁体的线圈盘罩和装有该线圈盘罩的电饭煲 | |
CN204316768U (zh) | 电磁加热装置及具有该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炊具 | |
CN204445299U (zh) | 电炊具 | |
CN203797730U (zh) | 使用金属锅具和陶瓷锅具的电磁炉 | |
CN206251375U (zh) | 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6094198U (zh) | 一种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 |
CN204306631U (zh) | 电炊具 | |
CN205807536U (zh) | 提高加热效率的电磁炉 | |
CN203482439U (zh) | 一种电磁炉线盘 | |
CN206518473U (zh) | 一种线圈盘用柔性导磁体和装有该导磁体的电饭煲 | |
CN208693017U (zh) | 烹饪器具的盖体结构及烹饪器具 | |
CN204993928U (zh) | 一种旋风型ih电磁加热线盘 | |
CN208551108U (zh) | 一种小容量电磁加热电饭煲 | |
CN210202115U (zh) | 一种耦合加热装置及加热系统 | |
CN222706657U (zh) | 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 | |
CN204305385U (zh) | 一种均匀加热线盘及均匀加热电磁炉 | |
CN202168234U (zh) | 一种电磁炉线圈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