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85130U - 一种背光光源组件、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光源组件、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285130U CN204285130U CN201420734854.8U CN201420734854U CN204285130U CN 204285130 U CN204285130 U CN 204285130U CN 201420734854 U CN201420734854 U CN 201420734854U CN 204285130 U CN204285130 U CN 2042851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layer
- circuit layer
- substrate layer
-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4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41001466460 Alveolata Specie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3039 cover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788 optical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187 thermosetting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22 acrylic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492 poly(sulfo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343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0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75 quality assur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光源组件、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该背光光源组件包括FPC及至少一个发光器件,FPC包括基材层,基材层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电路层,电路层中均设置有连接于发光器件的线路,至少一个发光器件焊接于基材层上表面设置的电路层的焊接区域内,基材层下表面设置的电路层中的线路所占用的面积不小于未占用的面积,FPC还包括贯穿基材层与电路层的通孔,通孔两侧的电路层中的线路通过通孔连接并导通。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背光光源由于散热不充分,导致其使用功能、耐用性、可靠性及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通过双层电路层结构以及增加电路层中线路的面积,提高散热效率,提升其使用功能、耐用性、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光源组件、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地普及,超薄、高亮、大屏幕的应用需求不断上升,对背光模组品质、亮度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提升背光模组品质对背光模组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目前,随着对背光模组亮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背光光源组件的散热问题将成为以后背光模组性能优劣的关键。背光光源组件中LED的发光功率其实并不高,其很大一部分能量都会转化为热能,如果LED中的热能不能及时扩散出去,会加速LED的老化。有实验显示,LED在温度25℃下的工作寿命是70℃的5-10倍,由此可见,散热对于背光模组的品质保证是非常重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给了一种背光光源组件、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解决了现有背光光源由于散热不充分,导致其使用功能、耐用性、可靠性及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光源组件,包括FPC及至少一个发光器件,所述FPC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电路层,所述电路层中均设置有连接于所述发光器件的线路,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器件焊接于所述基材层上表面设置的电路层的焊接区域内,所述基材层下表面设置的电路层中的线路所占用的面积不小于未占用的面积,所述FPC还包括贯穿所述基材层与所述电路层的通孔,所述通孔两侧的电路层中的线路通过所述通孔连接并导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下表面设置的电路层中的线路所占用的面积不小于所述基材层下表面设置的电路层的面积的9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上表面设置的电路层中的线路所占用的面积不小于未占用的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上表面设置的电路层中的线路所占用的面积不小于所述基材层上表面设置的电路层的面积的9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路层上均设置有保护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上表面设置的电路层上除所述焊接区域的区域设置有光滑反射膜,所述基材层下表面设置的电路层设置有透明覆盖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路层的结构包括网状结构、条状结构、波浪状结构或蜂窝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为LED。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模组框、导光板、反射片及光学膜片,还包括上述的背光光源组件,所述反射片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框内,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反射片上,所述背光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所述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
一种液晶模组,包括液晶面板,还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液晶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光源组件、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通过设置双层电路层结构,以及增加电路层中线路的面积,增大背光光源组件的散热面积,不仅提高了背光光源组件的散热效率,而且还使背光光源组件的使用功能、耐用性、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得到了大幅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光源组件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光源组件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中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为图1中A-A处的截面图,如图1、2所示,该背光光源组件包括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挠性印刷电路板)1及至少一个发光器件2,其中,FPC1包括基材层11,基材层11的上表面(正面)设置有电路层12,下表面(背面)设置有电路层13,其设置方式可以为电路层12、13分别通过双面胶体粘贴于基材层11上,电路层12、13中均设置有连接于发光器件2的线路,该线路构成了背光光源组件的电路结构,在电路层12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焊接区域,以便至少一个发光器件2焊接于基材层11上表面设置的电路层12的焊接区域内,基材层11下表面设置的电路层13中的线路所占用的面积不小于其未占用的面积,FPC1还包括贯穿基材层11与电路层12、13的通孔14,通孔14两侧的电路层12、13中的线路通过通孔14连接并导通,从而构成完整的电路结构。通过设置双层电路层结构,即将电路结构布置于双层电路层上,以及增加电路层中线路的面积,从而增大背光光源组件的散热面积,不仅提高了背光光源组件的散热效率,而且还使背光光源组件的使用功能、耐用性、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得到了大幅提升。其中,基材层11可以为聚酰亚胺、聚酯、聚砜或聚四氟乙烯中的任一一种,双面胶体为丙烯酸胶层或环氧树脂胶层中的任一一种,该发光器件2可以为LED。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在基材层11的下表面增加了一层电路层13,为了提高背光光源组件的散热效率,针对该电路层13中的线路,可以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如可以提高线路所占用的面积,使得线路所占用电路层13的面积不小于其未占用的面积,即保证该线路至少占用电路层13的面积的一半,从而提高背光光源组件的散热面积,优选地,为了能够充分利用电路层13,线路所占用的面积不小于电路层13的面积的90%,例如,可以通过延长线路的长度或增加线路的线径,使线路能够基本铺满整个电路层13,该线路可以采用延压铜或者电解铜中的任一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主要是针对电路层13中的线路进行优化设计,进一步地,同样可以针对基材层11上表面设置的电路层12中的线路进行类似优化设计,如可以提高线路所占用的面积,使得线路所占用电路层12的面积不小于其未占用的面积,即保证该线路至少占用电路层12的面积的一半,从而提高背光光源组件的散热面积,优选地,为了能够充分利用电路层13,线路所占用的面积不小于电路层12的面积的90%,例如,可以通过延长线路的长度或增加线路的线径,使线路能够基本铺满整个电路层12,该线路可以采用延压铜或者电解铜中的任一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护电路层12、13,在电路层12、13上均设置有保护层,其中,由于在电路层12上焊接有发光器件2,故电路层12上除焊接区域的区域设置的保护层为光滑反射膜15,该光滑反射膜15能够使发光器件2发出的光线全部进入背光模组中,从而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其颜色包括但不局限于白色、银色或黑色,且为非透明的,即保证了光线在该光滑反射膜15处发生镜面反射,使光线在射向该光滑反射膜15时,不会发生折射产生透光,而是全部直接反射进入背光模组中,还可以起到阻焊作用,防止FPC上不需要焊接的位置被焊接,该光滑反射膜15与电路层12可以通过热固化胶相连接。电路层13上设置有覆盖膜16,从而更好地对FPC进行保护,该覆盖膜16还起到阻焊作用,其包括但不局限于透明覆盖膜、光滑反射膜,该覆盖膜16与电路层13可以通过热固化胶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光源组件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电路层13可以为均匀结构,其结构可以为网状结构、条状结构、波浪状结构或蜂窝状结构中的任一一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模组框、导光板、反射片及光学膜片,还包括上述背光光源组件,将反射片设置于背光模组框内,导光板设置于反射片上,背光光源组件设置于导光板的入光面,光学膜片设置于导光板的出光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模组,包括液晶面板,还包括上述背光模组,将液晶面板设置于背光模组上。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背光光源组件,包括FPC及至少一个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FPC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电路层,所述电路层中均设置有连接于所述发光器件的线路,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器件焊接于所述基材层上表面设置的电路层的焊接区域内,所述基材层下表面设置的电路层中的线路所占用的面积不小于未占用的面积,所述FPC还包括贯穿所述基材层与所述电路层的通孔,所述通孔两侧的电路层中的线路通过所述通孔连接并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下表面设置的电路层中的线路所占用的面积不小于所述基材层下表面设置的电路层的面积的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上表面设置的电路层中的线路所占用的面积不小于未占用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上表面设置的电路层中的线路所占用的面积不小于所述基材层上表面设置的电路层的面积的9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层上均设置有保护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上表面设置的电路层上除所述焊接区域的区域设置有光滑反射膜,所述基材层下表面设置的电路层设置有覆盖膜。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层的结构包括网状结构、条状结构、波浪状结构或蜂窝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为LED。
9.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模组框、导光板、反射片及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光源组件,所述反射片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框内,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反射片上,所述背光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所述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
10.一种液晶模组,包括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液晶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34854.8U CN204285130U (zh) | 2014-11-27 | 2014-11-27 | 一种背光光源组件、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34854.8U CN204285130U (zh) | 2014-11-27 | 2014-11-27 | 一种背光光源组件、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285130U true CN204285130U (zh) | 2015-04-22 |
Family
ID=52868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73485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85130U (zh) | 2014-11-27 | 2014-11-27 | 一种背光光源组件、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285130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00113A (zh) * | 2015-06-01 | 2016-12-07 |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 |
CN107102477A (zh) * | 2017-06-13 | 2017-08-29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Led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08591974A (zh) * | 2018-04-24 | 2018-09-28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驱动基板、制备方法及微型led阵列发光背光模组 |
CN109656057A (zh) * | 2017-10-11 | 2019-04-19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及包含其的显示设备 |
US10512159B2 (en) | 2018-04-24 | 2019-12-17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riving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micro-LED array light-emitting backlight module |
-
2014
- 2014-11-27 CN CN201420734854.8U patent/CN20428513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00113A (zh) * | 2015-06-01 | 2016-12-07 |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 |
CN107102477A (zh) * | 2017-06-13 | 2017-08-29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Led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07102477B (zh) * | 2017-06-13 | 2020-06-19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Led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09656057A (zh) * | 2017-10-11 | 2019-04-19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及包含其的显示设备 |
CN108591974A (zh) * | 2018-04-24 | 2018-09-28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驱动基板、制备方法及微型led阵列发光背光模组 |
US10512159B2 (en) | 2018-04-24 | 2019-12-17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riving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micro-LED array light-emitting backlight modul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367275U (zh) | 一种单面发光led光源以及双面发光led光源 | |
CN204285130U (zh) | 一种背光光源组件、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 |
US8860045B2 (en) | LED light sheet | |
CN103456863B (zh) | 发光装置 | |
CN114220902B (zh) | Led光源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2074640A (zh) | 发光二极管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4880759B (zh) | 背光单元及显示装置 | |
TW201523095A (zh) | 背光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 |
CN204390647U (zh) | 一种超薄led显示屏及家用电器 | |
CN204285131U (zh) | 一种背光光源组件、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 |
TWM473611U (zh) | 平面光源裝置 | |
JP2012212824A (ja) | Led搭載用基板 | |
CN202712175U (zh) | 荧光薄膜平面薄片式led阵列光源 | |
CN220648192U (zh) | 一种提高发光效率的rgb灯带 | |
CN207635016U (zh) | Led光源模组 | |
CN207298495U (zh) | 一种贴片灯带 | |
CN106783819A (zh) | 一种柔性灯丝及其制备方法 | |
CN210894927U (zh) | 一种薄型直下式显示模组 | |
CN204257641U (zh) | 具透光平板的发光装置 | |
TWI838548B (zh) | 發光裝置 | |
CN114253030A (zh) | 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 |
CN202712177U (zh) | 一种双面出光平面薄片式led封装结构 | |
CN208025194U (zh) | 一种背光模组 | |
CN204166243U (zh) | 一种lcm的接地结构 | |
JP2012060093A (ja) | Led照明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506 Address after: 241000 Anhui Province, Wuhu C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 road north (plant branch company) Patentee after: WUHU DECANG PHOTO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8. E building, Shiyan Industrial Street, Fukang mountain area, Shiyan City, Shenzhen, Guangdong, Bao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ECHASER TECHNOLOGIES Co.,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