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4256331U - 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56331U
CN204256331U CN201420736702.1U CN201420736702U CN204256331U CN 204256331 U CN204256331 U CN 204256331U CN 201420736702 U CN201420736702 U CN 201420736702U CN 204256331 U CN204256331 U CN 2042563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ive film
layer
display device
heat dissipation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367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华路
吴远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uan L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XUAN L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XUAN L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XUAN L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367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563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563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5633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壳体、收容于壳体内的液晶面板及与液晶面板连接的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依次贴附的光学薄膜、导光板及反射膜,光学薄膜与液晶面板贴附;反射膜包括反射膜基体、硬涂层、消光层及散热层;反射膜基体包括塑料基材和散布于塑料基材中的有机实心粒子和有机中空粒子,塑料基材内形成有气泡;硬涂层设于反射膜基材的一侧;消光层设于硬涂层远离反射膜基体的一侧;散热层设于反射膜基体远离硬涂层的一侧;导光板与消光层贴合。上述显示设备的反射膜通过设置硬涂层、消光层及散热层,可增加反射膜的表面硬度,提高机械性能及抗刮伤能力,进一步提高反射膜的反射性能;此外,也可防止反射膜长期受热产生形变,提高显示图像的品质。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显示设备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由于液晶显示器(LCD)具有绿色环保,低耗能,低辐射,画面柔和等优点,已经成为了当今应用最普遍的显示技术。由于LCD为非发光性的显示装置,必须利用背光源才能达到显示的功能,因而背光源性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LCD显像质量。
背光源体系的主要构件包括:光源、导光板、各类光学膜片。背光源体系中光学膜片主要包括反射膜、扩散膜和增亮膜。反射膜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光学表面的反射率,将漏出导光板底部的光线高效率且无耗损地反射,从而降低光耗损,减少用电量,提高液晶显示面的光饱和度。
为了提高反射率,一般通过添加粒子或使反射膜产生微孔或气泡,利用粒子的折射或膜的基材树脂与微孔或气泡之间的折射率差异来提高反射率,这些方法虽然能提高膜的反射率,但是,但是随着反射膜的孔隙率的提高,即反射膜的微孔或气泡含量增大,导致反射膜变软,表面硬度不够,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极易划伤;同时由于反射膜太软,整体挺度不够,在模切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毛边、尺寸偏差增大,且易起皱,从而导致反射膜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损耗加大,良品率降低。
另外,反射膜由于长期接受光照,容易因受热而加快形变的发生并影响其反射性能。此外,现有的反射膜大多为PET发泡结构,因其散热效率差而易导致热能多集中于LED处并带来高温,影响LED的发光性能,从而影响显示设备的光学效果,同时高温还会影响LED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如何在提高反射膜反射能力的同时增加反射膜的表面硬度、提高反射膜的机械性能、降低反射膜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损耗、提高反射膜的良品率、降低背光模组的组装难度,提高反射膜的热传导及热辐射能力等。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液晶面板及与所述液晶面板连接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依次贴附的光学薄膜、导光板及反射膜,所述光学薄膜与所述液晶面板相贴附;
所述反射膜包括反射膜基体、硬涂层、消光层及散热层;
所述反射膜基体包括塑料基材和散布于所述塑料基材中的有机实心粒子和有机中空粒子,所述塑料基材内形成有气泡;
所述硬涂层设于所述反射膜基材的一侧;
所述消光层设于所述硬涂层远离所述反射膜基体的一侧;
所述散热层设于所述反射膜基体远离所述硬涂层的一侧;
所述导光板与所述消光层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涂层的厚度为2μm~5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光层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1nm~5n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光层的厚度为0.1μm~5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机实心粒子的粒径为0.1μm~3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机中空粒子的外径为0.1μm~30μm,所述有机中空粒子的内径为0.05μm~8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层的厚度为10μm~2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层内分散有导热介质,所述导热介质为金属粉末或陶瓷粉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保护膜,所述保护膜设于所述消光层上,所述保护膜与所述导光板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与所述散热层贴合。
上述显示设备的反射膜通过在反射膜基体上设置硬涂层、消光层及散热层,一方面可以增加反射膜的表面硬度,提高反射膜的机械性能及抗刮伤能力;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反射膜的反射性能;此外,也可有效防止背光模组中热量的堆积导致反射膜产生形变,提高显示设备显示图像的品质,且延长显示设备中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的分解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反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反射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设备10为手机。在其它实施例中,显示设备10还可以为平板电脑、液晶电视等。
显示设备10包括:壳体100、收容于壳体100内的液晶面板200及与液晶面板200连接的背光模组300。
如图2所示,其为图1所示的显示设备10的背光模组300的分解图。
背光模组300包括:依次贴附的光学薄膜310、导光板320、反射膜330,金属板340,光学薄膜310与液晶面板200相贴附。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薄膜310包括贴合的上增光膜311、下增光膜312和散光膜313,散光膜313贴附在导光板320上。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板340的材料为不锈钢材料。
请同时参阅图3,其为一实施方式中反射膜330的结构示意图。
反射膜330包括反射膜基体331、硬涂层332、消光层333及散热层334。其中硬涂层332设于反射膜基体331上,消光层333设于硬涂层332上,散射层334设于反射膜基体331远离硬涂层332的一侧,消光层333与导光板320贴合。
反射膜基体331包括塑料基材335和散布于所述塑料基材335中的有机实心粒子336和有机中空粒子337,所述塑料基材内形成有气泡338。例如,塑料基材335的材料为聚烯烃、聚碳酸酯、聚乳酸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有机实心粒子336为聚丙烯酸酯实心粒子、聚胺基甲酸酯实心粒子、聚苯乙烯实心粒子和聚硅酮实心粒子中的至少一种。有机中空粒子337为聚苯乙烯中空粒子、聚丙烯酸中空粒子、聚苯乙烯中空粒子、聚氨酯丙烯酸酯中空粒子、环氧丙烯酸酯中空粒子、聚酯丙烯酸酯中空粒子、聚醚丙烯酸酯中空粒子和环氧树脂中空粒子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反射膜基体331的厚度可以为50μm~300μm。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射膜基体331的厚度也可以是其他值,反射膜基体331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有机实心粒子336的粒径为0.1μm~30μm。有机实心粒子336的形状可以为球形和椭球形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反射膜基体331内含有的两种形状的有机实心粒子336配合可以增加光线的反射界面,进而提高进入反射膜330内的光线的反射率。
为了提高反射膜330的柔韧度,例如,有机中空粒子337外径为0.1μm~30μm、内径为0.05μm~8μm,当反射膜330受到挤压或者弯折时,有机中空粒子337受力发生可逆形变,可以部分吸收反射膜330受到的挤压力,增加反射膜330的柔韧度和坚挺度。此外,有机中空粒子337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两个反射界面,提高了进入反射膜330内的光线的反射率。
请参阅图3,硬涂层332设于反射膜基体331的一侧。本实施例中,在形成硬涂层332之前,可对反射膜基体331进行表面处理,例如,电晕放电、辉光 放电、火焰处理、蚀刻或者粗糙化等。又如,对反射膜基体331进行涂覆得到底胶层,提高反射膜基体331与硬涂层332的粘合能力。
本实施例中,硬涂层332的材料为可固化树脂。例如,利用涂布机在反射膜基体331的一侧涂布一层光敏树脂,通过紫外光的照射,使光敏树脂完全固化形成硬涂层332。又如,利用涂布机在反射膜基体331的一侧涂布一层热固性树脂,通过加热的方法,使热固性树脂完全固化形成硬涂层332。
上述硬涂层332可显著提高反射膜330的表面硬度,提高反射膜330的机械性能,减少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划伤、起皱、裁切产生毛边等不良现象;同时,硬涂层形成在反射膜基体331上,将反射膜基材331覆盖,从而能够防止反射膜基材331内部的微孔或空隙吸附水分,提高反射膜330的耐高湿性能。
为了提高硬涂层332的硬度及抗刮伤能力,在用于形成硬涂层332的结构中的树脂组分可加入部分无机颗粒,如,硅酸烷基酯、胶态二氧化硅、干二氧化硅、湿二氧化硅和氧化钛等,这样,可以提高硬涂层332的硬度及抗刮伤能力。
硬涂层332的厚度根据需要适当选择,本实施例中,硬涂层332的厚度为2μm~50μm。如果硬涂层332的厚度小于1μm,则硬涂层332的表面硬度不够,从而导致容易产生刮伤。如果硬涂层332的厚度大于50μm,则硬涂层332的透过性降低,使硬涂层332的雾度值升高,而且硬涂层332上在弯折或折叠时可能容易出现裂纹。
请参阅图3,消光层333设于硬涂层332上。本实施例中,消光层333包括胶粘树脂及散布于胶粘树脂的二氧化硅颗粒。可以理解,当光线进入消光层333时,由于消光层333中散布有二氧化硅颗粒,二氧化硅颗粒使光线产生漫反射,从而可以提升反射膜330的反射能力,降低反射膜表面光泽度;同时,消光层333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反射膜330的表面硬度,提高反射膜330的机械性能。
本实施例中,消光层333的厚度为0.1μm~5μm。当消光层333的厚度小于0.1μm时,消光层333的表面硬度较小,使得消光层333的抗刮伤能力下降,而当消光层333的厚度大于5μm时,消光层333的雾度值升高,使消光层333的透光性下降。
本实施例中,消光层333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1nm~5nm。当消光层333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小于0.1nm时,消光层333的抗刮伤能力较差、表面硬度较小,而且消光层的反射能力下降。而当消光层333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大于5nm时,导致消光层333的雾度值升高,使消光层333的透过率下降。
请参阅图3,散热层334设于反射膜基体331远离硬涂层332的一侧。
可以理解,由于组装后的反射膜的散热层334贴合在金属板340上,故能有效地将进入该反射膜330的光线所伴随的热能传导至金属板340上,可降低反射膜330因长期受热影响而产生形变,提高反射膜330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散热层334能将背光源产生的热量在较短的时间内散去,避免了热量集中在LED处,损害LED的发光性能及缩短背光源各部件的使用寿命。
为了降低散热层334的生产成本,例如,散热层334通过在塑料基材中掺杂导热介质制成,具体来说,散热层334以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或聚丙烯(PP)等为基材,通过在基材中掺杂如金属粉末或陶瓷粉末等导热介质制成,这样,可以降低散热层334的生产成本;而且,由于散热层334以塑料材料为基材,与传统的金属散热层相比,散热层334具有较好的可挠性,使得到的反射膜330在具有较好的散热性的同时,而且可具有较好的可挠性,有利于反射膜330的卷对卷生产。
为了提高散热层334的导热散热效果,例如,散热层334的厚度为10μm~20μm,这样,既可以保证散热层334具有较好的导热散热效果,同时,也不会使反射膜330的厚度太大。
为了增加散热层334与反射膜基体331之间的结合能力,例如,散热层334和反射膜基体331之间还包括胶层(图未示),散热层334通过胶层与反射膜基体331贴合,这样,可以增强散热层334与反射膜基体331之间的结合能力。
请参照图4,消光层333的表面还设有保护层339。保护层339既可以使消光层333免受杂质及水气等的干扰而影响其性能,提高反射膜330的防水防潮性能,同时,保护层339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反射膜330的机械强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护层339为高透光率且具有抗紫外线辐射的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膜或聚碳酸酯(PC)膜,这样,使反射膜基体331免受紫外 线辐射,提高反射膜330的使用寿命。
上述显示设备10的反射膜330通过在反射膜基体上设置硬涂层、消光层及散热层,一方面可以增加反射膜的表面硬度,提高反射膜的机械性能及抗刮伤能力;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反射膜的反射性能;此外,也可有效防止背光模组中热量的堆积导致反射膜产生形变,提高显示设备显示图像的品质,且延长显示设备中部件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液晶面板及与所述液晶面板连接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依次贴附的光学薄膜、导光板及反射膜,所述光学薄膜与所述液晶面板相贴附;
所述反射膜包括反射膜基体、硬涂层、消光层及散热层;
所述反射膜基体包括塑料基材和散布于所述塑料基材中的有机实心粒子和有机中空粒子,所述塑料基材内形成有气泡;
所述硬涂层设于所述反射膜基材的一侧;
所述消光层设于所述硬涂层远离所述反射膜基体的一侧;
所述散热层设于所述反射膜基体远离所述硬涂层的一侧;
所述导光板与所述消光层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涂层的厚度为2μm~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层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1nm~5n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层的厚度为0.1μm~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实心粒子的粒径为0.1μm~3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中空粒子的外径为0.1μm~30μm,所述有机中空粒子的内径为0.05μm~8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的厚度为10μm~20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内分散有导热介质,所述导热介质为金属粉末或陶瓷粉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膜,所述保护膜设于所述消光层上,所述保护膜与所述导光板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与所述散热层贴合。
CN201420736702.1U 2014-11-28 2014-11-28 显示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42563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36702.1U CN204256331U (zh) 2014-11-28 2014-11-28 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36702.1U CN204256331U (zh) 2014-11-28 2014-11-28 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56331U true CN204256331U (zh) 2015-04-08

Family

ID=52960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36702.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256331U (zh) 2014-11-28 2014-11-28 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5633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1626A (zh) * 2015-04-15 2015-07-22 东莞市闻誉实业有限公司 广告灯
CN104965245A (zh) * 2015-07-08 2015-10-07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导热反射膜及背光模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1626A (zh) * 2015-04-15 2015-07-22 东莞市闻誉实业有限公司 广告灯
CN104965245A (zh) * 2015-07-08 2015-10-07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导热反射膜及背光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43501B (zh)
WO2012071974A1 (zh) 一种光学扩散膜及使用该光学扩散膜的液晶显示背光源
CN104614786A (zh) 具有抑制蓝光功能的光学膜
WO2017014051A1 (ja) 積層シート、液晶表示モジュール、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積層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WO2012105597A1 (ja) 光学複合シート
CN204256331U (zh) 显示设备
US12235531B2 (en) Glass backpla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1261390A (zh) 复合式光学基板
CN201212912Y (zh) 兼具防眩与抗反射特性的透光板装置
CN101546062A (zh) 液晶显示器背光源用扩散板
CN105093385B (zh) 前导光模块以及具有前导光模块的电泳显示装置
CN101639585A (zh) 复合光学膜
WO2011122380A1 (ja) Led照明用光拡散フィルム
CN204241806U (zh) 显示设备及其反射膜
CN102540320A (zh) 一种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14785A (zh) 具有抑制蓝光功能的光学膜
CN115050262A (zh) 显示装置
WO2017133129A1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6584061U (zh) 一种复合扩散膜
JP5550869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206451155U (zh) 一种增透触摸屏
CN103265897B (zh) 一种光学粘接件及触摸显示装置
CN203715551U (zh) 一种a/b胶双面胶
CN210894756U (zh) 一种用于直下式显示装置的玻璃扩散板结构
CN211222393U (zh) 一种双层pc结构的手机保护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7001 Heyuan, Guangdong Jiangdong new district, Linjiang Town, Lian Xin Village, Po Po, Henan Road, Lang Lang Industrial Park first, second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XUAN LANG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A building, 352 Xiangyang Road, Shigu management area, Tangxia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XUANLANG INDUSTRIAL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