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49246U - 一种在模内自行拉拔切水口的新型牛角式模具进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模内自行拉拔切水口的新型牛角式模具进胶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249246U CN204249246U CN201420648919.7U CN201420648919U CN204249246U CN 204249246 U CN204249246 U CN 204249246U CN 201420648919 U CN201420648919 U CN 201420648919U CN 204249246 U CN204249246 U CN 2042492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unner
- horn
- master mold
- oblique top
- mou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模内自行拉拔切水口的新型牛角式模具进胶结构,包括母模(1)、公模(2)、公模入子(3)、斜顶(4),所述母模(1)设有母模流道(11),所述公模入子(3)、斜顶(4)分别镶嵌于所述公模(2),所述公模入子(3)上设有牛角流道(5),所述斜顶(4)上设有进胶道(6),所述牛角流道(5)与母模流道(11)连接成一体,所述牛角流道(5)潜伏到产品的骨位或斜顶(4)的进胶道(6)上。此模具结构解决了注塑过程中水口被顶飞,打伤产品,不便回收及脱粉现象,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精密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模内自行拉拔切水口的新型牛角式模具进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活中对使用的产品外观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意义上的点进胶不能应用于肉眼能看到的产品表面当中,因此就产生了一种在牛角式的进胶方式。首先,在以往传统的牛角式进胶中,母模流道与公模2和公模入子3的牛角流道5分离成两个部分,在塑胶完成充填,开模时母模流道11先行脱离,牛角流道5还在公模入子3里,顶出时,公模入子牛角流道极其容易被顶飞,导致公模流道8打伤产品且不便回收(如图1);或停留在模具中,导致压模,对模具的有效生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次,在以往的行位潜伏式进胶设计当中,它是由主流道经母模流到行位上,然后在行位上成45度角潜伏到公模中的产品骨位或斜顶上,完成塑胶的充填;这就意味着当塑胶填充完毕后,在行位上的潜伏式流道与公模成45度夹角,在行位水平运动中,极其容易产生脱粉现象,残留在模仁上。
终上所述,现注塑模具用的现有技术的进胶结构存在着以下三个缺点:
1.现有技术的牛角式进胶极其容易被顶飞,导致流道打伤产品且不便回收;
2.现有技术的牛角式进胶,其流道极其可能停留在模具中,导致压模,对模具的有效生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现有技术的行位潜伏式进胶横跨行位及模仁,极易产生脱粉现象,不利于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模内自行拉拔切水口的新型牛角式模具进胶结构, 此结构解决了注塑过程中水口被顶飞,打伤产品,不便回收以及脱粉现象给生产带来的巨大困扰,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模内自行拉拔切水口的新型牛角式模具进胶结构,包括母模、公模、公模入子、斜顶,所述母模设有母模流道,所述公模入子、斜顶分别镶嵌于所述公模,所述公模入子上设有牛角流道,所述斜顶上设有进胶道,所述牛角流道与母模流道连接成一体,所述牛角流道潜伏到产品的骨位或斜顶的进胶道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用行位代替公模入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模具结构包括母模、公模、公模入子、斜顶,所述母模设有母模流道,所述公模入子、斜顶分别镶嵌于所述公模,所述公模入子上设有牛角流道,所述斜顶上设有进胶道,所述牛角流道与母模流道连接成一体,所述牛角流道潜伏到产品的骨位或斜顶的进胶道上;使处于熔融状态的塑胶经母模流道和牛角流道潜流到产品的骨位或斜顶的进胶道上,进而流进产品型腔,完成注塑;然后开模,所述牛角流道随母模流道被强行带出,所述牛角流道与产品骨位或斜顶先行分离,接着公模入子脱离产品,产品由顶针或斜顶顶出。此模具结构解决了注塑过程中水口被顶飞,打伤产品,不便回收以及脱粉现象给生产带来的巨大困扰,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牛角式进胶模具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的新型牛角式模具进胶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二的新型牛角式模具进胶结构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如下:
1—母模;
11—母模流道;
2—公模;
3—公模入子;
4—斜顶;
5—牛角流道;
6—进胶道;
7—行位;
8—公模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方式一:
如图2所示,一种在模内自行拉拔切水口的新型牛角式模具进胶结构,包括母模1、公模2、公模入子3、斜顶4,所述母模1设有母模流道11,所述公模入子3、斜顶4分别镶嵌于所述公模2,所述公模入子3上设有牛角流道5,所述斜顶4上设有进胶道6,所述牛角流道5与母模流道11连接成一体,所述牛角流道5潜伏到产品的骨位或斜顶4的进胶道6上;处于熔融状态的塑胶经母模流道11和牛角流道5潜流到产品的骨位或斜顶4的进胶道6处,进而流进产品型腔,完成注塑;然后开模,所述牛角流道5随母模流道11被强行带出,所述牛角流道5与产品骨位或斜顶4先行分离,接着公模入子3脱离产品,产品由顶针或斜顶4顶出。
实施方式二:
如图3所示,实施方式二与实施方式一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实施方式二中用行位7替换实施方式一中的公模入子3。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模具结构包括母模、公模、公模入子、斜顶,所述母模设有母模流道,所述公模入子、斜顶分别镶嵌于所述公模,所述公模入子上设有牛角流道,所述斜顶上设有进胶道,所述牛角流道与母模流道连接成一体,所述牛角流道潜伏到产品的骨位或斜顶的进胶道上;使处于熔融状态的塑胶经母模流道和牛角流道潜流到产品的骨位或斜顶的进胶道上,进而流进产品型腔,完成注塑;然后开模,所述牛角流道随母模流道被强行带出,所述牛角流道与产品骨位或斜顶先行分离,接着公模入子脱离产品,产品由顶针或斜顶顶出。此模具结构解决了注塑过程中水口被顶飞,打伤产品,不便回收以及脱粉现象给生产带来的巨大困扰,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在模内自行拉拔切水口的新型牛角式模具进胶结构,包括母模(1)、公模(2)、公模入子(3)、斜顶(4),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模(1)设有母模流道(11),所述公模入子(3)、斜顶(4)分别镶嵌于所述公模(2),所述公模入子(3)上设有牛角流道(5),所述斜顶(4)上设有进胶道(6),所述牛角流道(5)与母模流道(11)连接成一体,所述牛角流道(5)潜伏到产品的骨位或斜顶(4)的进胶道(6)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模内自行拉拔切水口的新型牛角式模具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用行位(7)代替公模入子(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48919.7U CN204249246U (zh) | 2014-10-31 | 2014-10-31 | 一种在模内自行拉拔切水口的新型牛角式模具进胶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48919.7U CN204249246U (zh) | 2014-10-31 | 2014-10-31 | 一种在模内自行拉拔切水口的新型牛角式模具进胶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249246U true CN204249246U (zh) | 2015-04-08 |
Family
ID=52953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64891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49246U (zh) | 2014-10-31 | 2014-10-31 | 一种在模内自行拉拔切水口的新型牛角式模具进胶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24924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72001A (zh) * | 2015-10-27 | 2015-12-23 | 勋龙精密模具(昆山)有限公司 | 一种上壳隐藏浇注点式模具 |
-
2014
- 2014-10-31 CN CN201420648919.7U patent/CN20424924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72001A (zh) * | 2015-10-27 | 2015-12-23 | 勋龙精密模具(昆山)有限公司 | 一种上壳隐藏浇注点式模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14943A (zh) | 自动无痕迹去浇口注塑模具 | |
CN202528396U (zh) | 注塑模具节能浇口结构 | |
CN203831698U (zh) | 一种短流道的模具 | |
CN204249246U (zh) | 一种在模内自行拉拔切水口的新型牛角式模具进胶结构 | |
CN203831731U (zh) | 一种遂道行位排气的模具 | |
CN204249220U (zh) | 一种在模内自行拉拔切水口的新型潜伏式模具进胶结构 | |
CN204701081U (zh) | 一种从滑块进料的注塑模具的进胶结构 | |
CN203157059U (zh) | 一种导光板模具 | |
CN203994514U (zh) | 一种新型行位潜伏式的进胶结构 | |
CN203567068U (zh) | 一种方便机械手取出的新型细水口流道结构 | |
CN204235841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用产品与流道自动分离机构 | |
CN203557639U (zh) | 一种潜伏进胶式模具 | |
CN203092947U (zh) | 模具的进胶结构 | |
CN206306384U (zh) | 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两板式塑胶模具 | |
CN202088394U (zh) | 注塑模具 | |
CN201333786Y (zh) | 一种cf卡插槽生产模具 | |
CN206277606U (zh) | 一种自动消除进浇口残留的注塑模具 | |
CN208867472U (zh) | 一种优化减少水口料的三板模具 | |
CN104339584B (zh) | 一种塑胶齿轮模具 | |
CN203818472U (zh) | 一种内表面进胶强脱注胶系统 | |
CN204894377U (zh) | 可防止拉伤产品的注塑模具 | |
CN204471768U (zh) | 一种注塑模具浇口自动切断装置 | |
CN204196129U (zh) | 注塑模具 | |
CN203611431U (zh) | 隧道浇口无痕结构 | |
CN201848975U (zh) | Pe材料注塑模具分层进料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