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43389U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线缆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243389U CN204243389U CN201420781056.0U CN201420781056U CN204243389U CN 204243389 U CN204243389 U CN 204243389U CN 201420781056 U CN201420781056 U CN 201420781056U CN 204243389 U CN204243389 U CN 2042433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assembly
- circuit board
- cable connector
- coaxial cable
- l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17—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light source
- H01R13/7175—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04—Optical design
- F21V7/05—Optical design plan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17—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light source
- H01R13/7172—Conduits for light transmiss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11/0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for signalling, marking or indicating, not provided for in codes F21W2102/00 – F21W2107/00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用以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连接器及与所述电连接器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对接件、与所述对接件电性连接且水平设置的电路板、安装于电路板上的LED灯、传输LED灯发出的光的导光件及包覆所述电路板的外壳,所述导光件包括传输LED灯发出的光的传输部及透光区,所述导光件的透光区暴露于外壳外,所述LED灯发出的光通过透光区形成连续的光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是关于线缆连接器组件中传输LED灯光的导光件。
【背景技术】
2012年10月31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2761035A的中国专利揭示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该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印刷电路板、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方的LED、设置于LED上方的导光管及包覆电路板的外壳,所述导光管上设有突出部,所述LED发出的光通过导光管的突出部延伸至外壳,从而使用者通过观察LED的发光情况判断连接器的工作状况。
然而这种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缺陷在于:LED发出的光由导光管突出部形成透光区,然而该透光区域面积小,不利于使用者观察。
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以改善上述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该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便于观察其工作状态,且外形美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用以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连接器及与所述电连接器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对接件、与所述对接件电性连接且水平设置的电路板、安装于电路板上的LED灯、传输LED灯发出的光的导光件及包覆所述电路板的外壳,所述导光件包括传输LED灯发出的光的传输部及透光区,所述导光件的透光区暴露于外壳外,所述LED灯发出的光通过透光区形成连续的光圈。
具体实施结构如下:
所述透光区为周边封闭的环形。
所述对接件包括对接壳体,所述对接壳体包括包括插入对接连接器的第一前端、第一后端及连接第一前端与第一后端的第一过渡部分,所述导光件的透光区包括供第一前端穿过的通孔,所述导光件自前向后套设于所述对接壳体上后,所述通孔抵靠于所述第一过渡部分。
所述导光件的传输部包括与LED灯相对设置并改变光传输方向的反射部及自所述反射部于同一水平面向两侧倾斜延伸的一对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将所述反射部与所述透光区连接。
所述LED灯发出的光垂直于所述电路板,所述反射部自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45°倾斜的斜面以便于所述LED灯发出的竖直方向的光经斜面反射后沿平行于电路板的方向射出。
所述电路板包括上表面及与上表面对应的下表面,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设有LED灯,所述导光件包括一对传输部,所述一对传输部均包括反射部及传输通道。
所述设置于上表面的LED灯与设置于下表面的LED灯对称。
所述一对传输部上下对称设置。
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包覆所述电路板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供所述导光件反射部对准LED灯的开口。
所述金属壳体围设形成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高度大于所述电路板加上两个LED灯的高度。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中透光区为周边封闭的环形区域,使用者方便观察区工作状态,同时线缆连接器工作时四周形成光圈,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又一部分分解图。
图4是图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另一角度的部分分解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除对接件外的分解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除对接件外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7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中对接件的分解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中对接件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9是沿图1中A-A线的部分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线缆连接器组件 | 100 | 电连接器 | 200 |
对接件 | 1 | 绝缘本体 | 11 |
顶壁 | 110 | 上凹槽 | 1100 |
底壁 | 111 | 下凹槽 | 1110 |
侧壁 | 112 | 凹槽 | 1120 |
收容空间 | 113 | 开口 | 1131,1133 |
第一端部 | 1132 | 第二端部 | 1134 |
凹孔 | 114 | 导电端子 | 12 |
前对接部 | 121 | 后对接部 | 122 |
固持部 | 123 | 锁扣件 | 13 |
基部 | 131 | 锁扣臂 | 132 |
锁扣部 | 133 | 延伸臂 | 134 |
绝缘件 | 14 | 绝缘基部 | 140 |
延伸部 | 141 | 安装槽 | 1410 |
突块 | 1411 | 通孔 | 142 |
凸柱 | 143 | 突出部 | 144 |
通道 | 145 | 收容凹槽 | 146 |
对接壳体 | 15 | 第一前端 | 151 |
第一后端 | 152 | 卡片 | 1520 |
第一过渡部分 | 153 | 接地件 | 16 |
接地主体部 | 160 | 弹片 | 161 |
接地接触部 | 162 | 电路板 | 2 |
前端部 | 21 | 第一导电片 | 210 |
后端部 | 22 | 第二导电片 | 220 |
上表面 | 23 | 下表面 | 24 |
金属片 | 25 | 线缆 | 300 |
芯线 | 30 | 外皮 | 31 |
LED灯 | 4 | 导光件 | 5 |
传输部 | 51 | 反射部 | 511 |
传输通道 | 512 | 斜面 | 513 |
透光区 | 52 | 通孔 | 53 |
金属壳体 | 6 | 第一壳体 | 61 |
卡持孔 | 611 | 第二壳体 | 62 |
卡持弹片 | 621 | 固定孔 | 622 |
主体部 | 63 | 舌部 | 64 |
开口 | 65 | 收容腔 | 66 |
外壳 | 7 |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对接,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电连接器200及与所述电连接器200电性连接的线缆300,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对接件1、与所述对接件1电性连接且水平设置的电路板2、安装于电路板2上的LED灯4、传输LED灯4发出的光的导光件5、包覆部分线缆300与对接件1的金属壳体6、及包覆所述电路板2的外壳7。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100与对接连接器配合可实现正向或者反向插入对接连接器以达到相同的功能。
如图7及图8所示,所述对接件1包括绝缘本体11、安装在绝缘本体11内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排列成两排的若干导电端子12、设置在上下两排导电端子12之间并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锁扣配合的锁扣件13、设置在绝缘本体11后侧的绝缘件14、设置在绝缘本体11及绝缘件14外侧的对接壳体15及设置在绝缘本体11上并与对接壳体15电性连接的接地件16。
所述绝缘本体11包括顶壁110、与顶壁110平行间隔设置的底壁111及连接所述顶壁110与底壁111的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侧壁112,所述顶壁110、底壁111及一对侧壁112围设形成收容空间113,所述绝缘本体11还包括将所述收容空间113分成具有向前开口1131的第一端部1132及具有向后开口1133的第二端部1134。所述顶壁110的前端设有与所述收容空间113的第一端部1132贯通的上凹槽1100。所述底壁111的前端设有与所述收容空间113的第一端部1132贯通的下凹槽1110。所述一对侧壁112上均设有自绝缘本体11的后末端向前延伸的凹槽1120,所述凹槽1120未延伸贯穿绝缘本体11的前端。所述凹槽1120与收容空间113的第一端部1132及第二端部1134均贯通。所述绝缘本体11的顶壁110与底壁111的前端分别设有若干凹孔114。
所述各导电端子12包括延伸进入绝缘本体11的前对接部121、向后延伸的后对接部122及设置在前对接部121与后对接部122之间的固持在绝缘本体11上的固持部123。所述前对接部121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电性连接,所述后对接部122与电路板2电性连接。所述上排导电端子12的前对接部121与下排导电端子12的前对接部121在上下方向上面对面设置。
所述锁扣件13包括左右延伸的基部131、自基部131的两端分别向前延伸的锁扣臂132、自各锁扣臂132的前端分别相向延伸的锁扣部133及自基部131沿与所述锁扣臂132相反方向延伸的延伸臂134。所述延伸臂134一侧位于高于基部131的平面,一侧位于低于基部131的平面。所述锁扣件13通过收容空间113的第二端部1134的开口1133自后向前装入所述绝缘本体11,所述一对锁扣臂132分别收容于相应的凹槽1120,所述锁扣部133至少部分凸伸进入所述收容空间113的第一端部1132。所述一对锁扣部133在左右方向上面对面设置。
所述绝缘件14与绝缘本体11共同固定锁扣件13。所述绝缘件14包括绝缘基部140、自绝缘基部140的左右两端分别向后延伸的延伸部141、前后贯穿绝缘基部140并上下间隔排列的两排通孔142、自绝缘基部140向前延伸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排列成两排的凸柱143、自绝缘基部140向前延伸并设置在两排凸柱143之间的突出部144。所述各相邻凸柱143之间形成与相应的通孔142连通的通道145。所述延伸部141均设有前后方向延伸贯穿所述绝缘件14的安装槽1410。所述上下两排凸柱143向前延伸的距离大于所述突出部144向前延伸的距离。所述上下两排凸柱143之间形成收容凹槽146。所述绝缘基部140在上下方向的尺寸大于绝缘本体11在上下方向的尺寸,从而所述绝缘件14安装到所述绝缘本体11后,所述绝缘基部140相对绝缘本体11的顶壁110及底壁111向外凸起。所述绝缘件14从后向前安装到绝缘本体11上,所述锁扣件13的基部131收容在收容凹槽146内,所述突出部144向前抵靠在基部131的后侧,一对延伸臂134延伸至对应的安装槽1410内。所述各导电端子12的后对接部122通过相应的通道145及通孔142穿过所述绝缘基部140。所述绝缘件14的一对延伸部141上各设有一突块1411。
所述对接壳体15是周边封闭的结构,从而密封性好,防电磁干扰能力较好,所述对接壳体15的周边封闭的结构可以由金属片抽引工艺、金属料带弯折工艺、金属材料铸造工艺等方法制造。所述对接壳体15包括插入对接连接器的第一前端151、第一后端152及连接第一前端151与第一后端152的第一过渡部分153。所述第一后端152的形状为符合所述绝缘件14的形状。所述第一前端151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后端152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后端152上设有若干向外突出的卡片1520。
所述接地件16的数量为一对,分别沿上下方向安装在绝缘本体11的顶壁110及底壁111。所述接地件16包括接地主体部160、自接地主体部160朝绝缘本体11方向延伸并弯折形成的弹片161及自接地主体部160的前端延伸进入收容空间113的第一端部1132内的接地接触部162。所述弹片161与所述接地接触部162分别收容于绝缘本体11的凹孔114内。所述接地接触部162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配合。所述一对接地件16的接地接触部162在上下方向上面对面设置。所述一对接地件16的接地接触部162在上下方向上的间距大于上排导电端子12的前对接部121与下排导电端子12的前对接部121在上下方向的间距。
如图5及图6所示,所述电路板2设置在对接件1与线缆300之间,所述线缆300通过电路板2与导电端子12形成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2包括设置在前端的前端部21及设置在后端的后端部22。所述电路板2包括上表面23及与上表面23对应的下表面24,所述前端部21的上表面23、下表面24上均设有若干与所述导电端子12的后对接部122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片210。所述后端部22的上表面23、下表面24上均设有若干与所述线缆300电性连接的第二导电片220。所述电路板2前端部21的尺寸小于电路板2后端部22的尺寸,所述第二导电片220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导电片210的尺寸。所述电路板2的上表面23及下表面24于各设置一片金属片25,所述金属片25用于与锁扣件13的延伸臂134焊接,以加强固定所述锁扣件13。所述前端部21位于所述上排导电端子12的后对接部122与下排导电端子12的后对接部122之间。所述后对接部122与相应的第一导电片210电性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线缆300包括若干芯线30及包覆所述芯线30的外皮31。
所述LED灯4为一对且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电路板2的上表面23及下表面24,所述LED灯4发出垂直于电路板2的光。
所述导光件5包括传输LED灯4发出的光的传输部51及供使用者观察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工作状态的透光区52,所述导光件5的透光区52暴露于外壳7外,所述透光区52为周边封闭的环形,所述LED灯4发出的光通过透光区52形成连续的光圈。所述导光件5的传输部51包括与LED灯4相对设置并改变光传输方向的反射部511及自所述反射部511于同一水平面向两侧倾斜延伸的一对传输通道512,所述传输通道512将所述反射部511与所述透光区52的水平面连接,所述传输通道512与透光区52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以便于所述透光区52的竖直面上可汇集较多的光,从而使得透光区52的四个面上发散的光较均匀。所述传输部51为上下对称的一对,所述一对传输部51均包括反射部511及传输通道512。如图9所示,所述LED灯4发出的光垂直于所述电路板2,所述反射部511自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45°倾斜的斜面513以便于所述LED灯4发出的竖直方向的光经斜面513反射后沿平行于电路板2的方向射出。所述导光件5的透光区52包括供对接壳体15第一前端151穿过的通孔53,所述导光件5自前向后套设于所述对接壳体15上后,所述通孔53抵靠于所述对接壳体15的第一过渡部分153。
如图3及图6所示,金属壳体6包括第一壳体61及与所述第一壳体61配合安装的第二壳体62。所述第一壳体61与第二壳体62组装后形成主体部63及自主体部63前端延伸出来的舌部64,所述第一壳体61及第二壳体62的前端均设有舌部64,所述舌部64与所述第一后端152通过焊接进一步固定,舌部64与第一后端152也可以通过胶或者其他方式固定。所述第一壳体61的两侧分别设有卡持孔611,所述第二壳体62上设有卡持于所述卡持孔611内的卡持弹片621,所述第一壳体61与所述第二壳体62通过卡持孔611与卡持弹片621卡持固定。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卡持所述绝缘件上突块1411的固定孔622。所述第一壳体61及第二壳体62上均包括供所述导光件5反射部511对准LED灯4的开口65。所述金属壳体6围设形成收容腔66,所述收容腔66的高度大于所述电路板2加上两个LED灯4的高度。
制造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100时,首先提供对接件1及提供电路板2,所述LED灯4安装固定至电路板2的上表面23及下表面24,电路板2插入至对接件1内,所述锁扣件13的延伸臂134与电路板2上的金属片25焊接固定。
再提供线缆300,所述线缆300的芯线30与所述电路板2后端部22上的第二导电片220焊接固定。
将金属壳体6上下方向上组装包覆所述电路板2。所述第一壳体61与所述第二壳体62通过卡持孔611与卡持弹片621卡持固定。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卡持所述绝缘件上突块1411的固定孔622。所述舌部64与所述对接壳体15的第一后端152焊接固定。将导光件5自前向后套设于所述对接件1上,直至所述通孔53抵靠于所述对接壳体15的第一过渡部分153,此时,所述反射部511对准所述开口65。
所述外壳7自后向前套设在金属壳体6的外侧,所述导光件5的透光区52露出所述外壳7,所述外壳7可通过胶水或其他方式粘结固定。至此,整个线缆连接器组件100便组装完成。本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的的组装顺序不唯一,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做适应性调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用以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连接器及与所述电连接器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对接件、与所述对接件电性连接且水平设置的电路板、安装于电路板上的LED灯、传输LED灯发出的光的导光件及包覆所述电路板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包括传输LED灯发出的光的传输部及透光区,所述导光件的透光区暴露于外壳外,所述LED灯发出的光通过透光区形成连续的光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为周边封闭的环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件包括对接壳体,所述对接壳体包括包括插入对接连接器的第一前端、第一后端及连接第一前端与第一后端的第一过渡部分,所述导光件的透光区包括供第一前端穿过的通孔,所述导光件自前向后套设于所述对接壳体上后,所述通孔抵靠于所述第一过渡部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的传输部包括与LED灯相对设置并改变光传输方向的反射部及自所述反射部于同一水平面向两侧倾斜延伸的一对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将所述反射部与所述透光区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发出的光垂直于所述电路板,所述反射部自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45°倾斜的斜面以便于所述LED灯发出的竖直方向的光经斜面反射后沿平行于电路板的方向射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上表面及与上表面对应的下表面,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设有LED灯,所述导光件包括一对传输部,所述一对传输部均包括反射部及传输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于上表面的LED灯与设置于下表面的LED灯对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传输部上下对称设置。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包覆所述电路板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供所述导光件反射部对准LED灯的开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围设形成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高度大于所述电路板加上两个LED灯的高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81056.0U CN204243389U (zh) | 2014-12-12 | 2014-12-12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US14/968,823 US9484685B2 (en) | 2014-12-12 | 2015-12-14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optical element transmitting LED light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81056.0U CN204243389U (zh) | 2014-12-12 | 2014-12-12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243389U true CN204243389U (zh) | 2015-04-01 |
Family
ID=52772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781056.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243389U (zh) | 2014-12-12 | 2014-12-12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84685B2 (zh) |
CN (1) | CN204243389U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90896A (zh) * | 2015-10-23 | 2016-03-0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线 |
CN106207669A (zh) * | 2015-04-30 | 2016-12-07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106299833A (zh) * | 2015-05-18 | 2017-01-0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106450969A (zh) * | 2015-08-04 | 2017-02-22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106486851A (zh) * | 2015-08-28 | 2017-03-08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106816927A (zh) * | 2017-02-08 | 2017-06-09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提供照明的移动终端 |
CN106921075A (zh) * | 2015-12-28 | 2017-07-0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卡缘连接器 |
CN109586087A (zh) * | 2017-09-29 | 2019-04-05 | 星电株式会社 | 连接器盒及其组装方法 |
WO2020088149A1 (zh) * | 2018-10-30 | 2020-05-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外设接口组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502899B2 (en) * | 2013-03-15 | 2019-12-10 | Ideal Industries Lighting Llc | Outdoor and/or enclosed structure LED luminaire |
USD773721S1 (en) * | 2014-07-03 | 2016-12-06 | Tridonic Gmbh & Co. Kg | Housing for electronic device |
CN105703137B (zh) * | 2014-11-25 | 2018-10-02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USD788041S1 (en) | 2015-03-08 | 2017-05-30 | Apple Inc. | Connector |
CN107978901A (zh) | 2016-10-21 | 2018-05-01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JP6745044B2 (ja) * | 2017-02-03 | 2020-08-26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シールド端子 |
TWM545379U (zh) | 2017-02-22 | 2017-07-11 | Energy Full Electronics Co Ltd | 軟性發光排線結構 |
JP6847015B2 (ja) * | 2017-09-29 | 2021-03-24 |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ボックス |
JP7648468B2 (ja) | 2021-08-04 | 2025-03-18 |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
US20240410558A1 (en) * | 2021-10-20 | 2024-12-12 |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 Electrical appliance with hous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0941495Y (zh) * | 2006-08-18 | 2007-08-29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US7682199B2 (en) * | 2007-05-07 | 2010-03-2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onnector |
CN201252259Y (zh) * | 2008-07-24 | 2009-06-0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US7914299B2 (en) * | 2009-08-14 | 2011-03-29 |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USB application device |
US8292662B2 (en) * | 2010-09-19 | 2012-10-23 |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Watertight connector |
US8262414B1 (en) * | 2011-02-24 | 2012-09-11 |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Connector |
CN102761035B (zh) | 2011-04-29 | 2015-10-07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203288841U (zh) * | 2013-04-23 | 2013-11-1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
2014
- 2014-12-12 CN CN201420781056.0U patent/CN20424338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5
- 2015-12-14 US US14/968,823 patent/US9484685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07669A (zh) * | 2015-04-30 | 2016-12-07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106207669B (zh) * | 2015-04-30 | 2020-04-2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106299833A (zh) * | 2015-05-18 | 2017-01-0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106450969B (zh) * | 2015-08-04 | 2019-05-17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106450969A (zh) * | 2015-08-04 | 2017-02-22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106486851B (zh) * | 2015-08-28 | 2019-05-1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US10148050B2 (en) | 2015-08-28 | 2018-12-04 |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transferring different voltages |
CN106486851A (zh) * | 2015-08-28 | 2017-03-08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105390896A (zh) * | 2015-10-23 | 2016-03-0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线 |
CN106921075A (zh) * | 2015-12-28 | 2017-07-0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卡缘连接器 |
CN106816927A (zh) * | 2017-02-08 | 2017-06-09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提供照明的移动终端 |
CN109586087A (zh) * | 2017-09-29 | 2019-04-05 | 星电株式会社 | 连接器盒及其组装方法 |
CN109586087B (zh) * | 2017-09-29 | 2021-06-15 | 星电株式会社 | 连接器盒及其组装方法 |
WO2020088149A1 (zh) * | 2018-10-30 | 2020-05-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外设接口组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484685B2 (en) | 2016-11-01 |
US20160172795A1 (en) | 2016-06-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243389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106207669B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US10439332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entral shield | |
CN106299833B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US9742095B2 (en) |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 |
US9478925B2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 |
TWI416809B (zh) | 連接器 | |
CN204315807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US8337247B2 (en) | Power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metallic shell | |
CN105990746B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US9698541B2 (en) |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 |
US9136651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light pipe and LED with over molded opaque layer | |
US9531138B2 (en) | Plug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supporting member to support internal printed circuit board | |
CN204538371U (zh) | 电连接器 | |
US20110130046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TWM498401U (zh) | 電連接器 | |
CN113422243A (zh) | 电连接器 | |
CN106961031B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06225595U (zh) | 连接器组件 | |
US8834206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grounging plate | |
CN209981590U (zh) | 电连接器 | |
US20120100760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improved rear cover | |
US20170012395A1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groundng transfer structure | |
US7892044B2 (en) | Terminal module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 |
TWM498400U (zh) | 電連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