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31439U - 一种手机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机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231439U CN204231439U CN201420660616.7U CN201420660616U CN204231439U CN 204231439 U CN204231439 U CN 204231439U CN 201420660616 U CN201420660616 U CN 201420660616U CN 204231439 U CN204231439 U CN 2042314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phone
- screen
- edge
- extrados
- cont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产品保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保护装置,包括一保护板和一胶圈,该保护板粘贴固定在该胶圈上,保护板的形状与手机的触控面形状相匹配,该胶圈贴附于手机的边缘,该胶圈为一中空的环形圈,该环形圈的形状与手机自身边缘的形状相匹配,其横截面的下方设置一屏幕接触面,屏幕接触面与手机屏幕的弧形边缘相接触且该屏幕接触面为一与手机屏幕的弧形边缘相匹配的弧形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化曲为直优化屏保基础结构的方式来方便手机贴膜和预防显示屏局部或整体防爆,同时,采用人性化的弧形设计使得外形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产品保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但是由于手机多地点、多时间的使用,使得其很容易受到损害。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手机的保护。
关于手机屏的保护,人们大都采用手机膜来保护,可是这层膜却不好贴。一方面原因是,一般的手机膜大都是透明的三层结构,即两个覆盖层加一使用层,说实话,单是如何分辨这一透明体的正反面就已经使人们很苦恼了,更别去提如何避免起泡了。所以,大多数人选择去商家那里给自己的手机贴膜。
另一方面原因是,手机厂商为了提升用户体验纷纷开始投身于制作弧形显示屏手机。弧形显示屏不同于传统的显示屏的地方在于其显示屏与机体之间是弧形过渡,而带有弧形过渡部分的屏是不容易贴膜的,普通的全覆盖膜因为弧形过渡区域没有遮挡体而容易引起翘边,以致整个手机膜无法牢固的粘合在显示屏上。而只贴中心区域的手机膜则因为不能完全覆盖而易出现边缘处刮手的苦恼,同时还会因弧面屏幕部分未能得到保护而引起的局部或整体的爆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弧面过渡部分不容易贴膜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弧面贴膜的手机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机保护装置,包括一保护板和一胶圈,该保护板粘贴固定在该胶圈上,保护板的形状与手机的触控面形状相匹配,该胶圈贴附于手机的边缘,该胶圈为一中空的环形圈,该环形圈的形状与手机自身边缘的形状相匹配,其横截面的下方设置一屏幕接触面,屏幕接触面与手机屏幕的弧形边缘相接触且该屏幕接触面为一与手机屏幕的弧形边缘相匹配的弧形面。
优选地,胶圈的横截面上方设置一保护板台,该保护板台为一水平台面,该保护板水平贴附在保护板台上且其中一表面与手机屏幕相接触。
优选地,胶圈的横截面进一步包括一机体接触面和一外弧面,该屏幕接触面,机体接触面,外弧面和保护板台彼此衔接。
优选地,该机体接触面与手机的机体边缘接触,机体边缘为弧形结构,机体接触面为一与机体边缘的弧形结构相匹配的弧形结构。
优选地,该外弧面和保护板台的衔接处进一步设置一凸台,该凸台的高度等于保护板的厚度。
优选地,该外弧面的底端与机体边缘接触,且该外弧面与机体边缘的弧形结构平滑过渡,该外弧面的顶端与凸台相衔接。
优选地,胶圈的横截面进一步包括一外弧面和一凸台,该屏幕接触面,外弧面,凸台和保护板台彼此衔接,该屏幕接触面分别与手机屏幕边缘和机体边缘相接触,机体边缘为弧形结构,该屏幕接触面与机体边缘衔接处设计为一曲面区域。
优选地,该外弧面的底端与机体边缘接触,且该外弧面与机体边缘的弧形结构平滑过渡,该外弧面的顶端与凸台相衔接。
优选地,胶圈的截面进一步包括一外弧面,该屏幕接触面,外弧面和保护板台彼此衔接,该屏幕接触面分别与手机屏幕边缘和机体边缘相接触,机体边缘为弧形结构,该屏幕接触面与机体边缘接触的部分为一与机体边缘的弧形结构相匹配的弧形结构。
优选地,该保护板的厚度为0.1—20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机保护装置采用化曲为直来优化显示屏边缘为弧形的屏保基础结构,使弧形过渡区域的贴膜变得容易,优化屏保基础结构主要是采用垫平的方式把屏幕接触面与显示屏边缘、机体接触面与机体边缘的弧形过渡区域优化为一水平台面区域。另外,该手机保护装置的保护板和胶圈是通过胶体粘贴在一起的,这样在优化屏保防护结构的同时也给手机完成了用于保护显示屏的保护板的覆盖工作,既快捷高效又操作简单。再加上覆盖在显示屏外围的外弧面的设置,使得手机坠地时,其边缘不直接和地接触,可以有效的预防手机的边缘或显示屏的局部或整部爆屏问题。另外,高度等于保护板的厚度的凸台的设置对保护该手机装置保护板的正面也有一定的保护效果。最后就是,人性化弧面设计的外弧面使得整个胶圈不仅具有舒适的手感还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保护装置的立体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保护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保护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胶圈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保护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胶圈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保护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胶圈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保护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胶圈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机保护装置10,其包括一保护板101、一胶圈102。保护板101和胶圈102是一整体,其中,保护板101通过粘贴固定在胶圈102上。保护板101呈矩形状,其厚度约为0.1—20毫米,其形状与手机103的触控面形状相匹配,且其中一表面与手机103显示屏1031相接触,其上可以设置与手机103相对应的键孔或听筒孔等。手机103包括以一显示屏1031和一机体1033。显示屏1031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仪器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的一种显示工具。机体1033是手机的主体部分,里面封装有手机的主板、扬声器、耳机插孔等组件。
请参阅图2和图3,胶圈102是一中空的环形圈,贴附于手机103的边缘,形状与手机103自身边缘的形状相匹配,其横截面包括一屏幕接触面1021、机体接触面1023、外弧面1025、凸台1026和保护板台1028,且它们彼此衔接。其中,屏幕接触面1021是弧形面结构,设置在胶圈102横截面的下方,与显示屏1031的弧形边缘相匹配,其面部涂有固定胶体,用于粘合该屏幕接触面1021与显示屏1031边缘的弧形结构,并在手机103的显示屏1031的边缘与其实现弧形匹配。机体接触面1023与手机103的机体1033边缘相接触。机体1033边缘为弧形结构,机体接触面1023为一与其弧形结构相匹配的弧形结构,匹配部分可以用胶体进行粘合。外弧面1025呈弧状,其底端与机体1033边缘接触,并与之平滑弧形过渡,顶部与凸台1026的顶端面相衔接。凸台1026,是水平台面,其高度等于保护板101的厚度,宽为0.3—10毫米,下端与保护板台1028相接,即位于外弧面1025和保护板台1028的衔接处。保护板台1028也是一水平台面,位于胶圈102的横截面上方,和手机103的显示屏1031在同一平面上,其一端接在上述凸台1026的底部,另一端贴合显示屏1031的外沿上。另外,其台面上涂有固定胶体,用于粘合水平贴附在其上面的保护板101。
在使用时,首先,将手机保护装置10从包装盒里取出,并且把保护板101和剥离层分离开;其次,对手机103的显示屏1031和机体1033的进行除尘除灰处理;再次,将保护板101的一端贴合固定在手机103的显示屏1033的一端外围部;然后,从固定端向另一端逐步推进保护板101和胶圈102,所经之处排净空气以让保护板101和显示屏1031紧密贴合。与此同时,还需要借助固定胶体把屏幕接触面1021和显示屏1031、机体接触面1023和机体1033的接触部位密封固定好;最后,在另一端贴合住手机103的显示屏1031,并在机体1033处完成最后一部分的密封。
当然,关于保护板101和胶圈102、屏幕接触面1021和显示屏1031、机体接触面1023和机体1033的固定方式也可以采取诸如静电吸附、磁力吸引等其他方式进行。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保护装置20,其与第一种实施例一种手机保护装置10不同之处在于把外弧面1025设计为竖直状的外弧面2025,使其容易与竖直状手机(图未示)的机体(图未示)匹配。同时,凸台2026向后延展了,比凸台1026稍宽。该手机保护装置20和第一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基本相同。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保护装置30,其与前面两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胶圈302的设计,本实施例的胶圈302横截面包括屏幕接触面3021、后台面3023,外弧面3025、凸台3026、保护板台3028,它们彼此衔接。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之处在于,屏幕接触面3021仍为弧形结构,不同之处在与于,它不仅与显示屏(图未示)边缘接触还与机体(图未示)边缘接触且与其边缘的弧形结构相匹配。此处没有实施例一中的机体接触面1023,而有向后伸展的后台面3023,其宽度为0.5毫米至10毫米。该屏幕接触面3021与机体(图未示)边缘衔接处设计为一曲面区域3001,之所以这样设计,一方面考虑到方便该手机保护装置30的拆卸更换,另一方面考虑到可以使用胶体或吸附性物质稳固该保护装置。该手机保护装置30和第一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基本相同。
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保护装置40,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撤去了凸台1026。使得外弧面4025的弧形弯曲度更大,更具有艺术美感。该手机保护装置40和第一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基本相同。
请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保护装置50,其是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的综合。胶圈502横截面包括屏幕接触面5021、后台面5023,外弧面5025、保护板台5028,它们彼此衔接。屏幕接触面5021也为弧形结构,它与显示屏(图未示)边缘和机体(图未示)边缘接触并与机体边缘的弧形结构相匹配。与第三实施例相同,其也没有实施例一中的机体接触面1023,而是有向后伸展的后台面5023,后台面5023宽度为0.5毫米至10毫米。同时,其也有一曲面区域5001,设计的目的和功能也跟第三实施例基本相同。该手机保护装置50和第一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基本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机保护装置10采用化曲为直来优化显示屏1031边缘为弧形的屏保基础结构,使弧形过渡区域的贴膜变得容易,优化屏保基础结构主要是采用垫平的方式把屏幕接触面1021与显示屏1031边缘、机体接触面1023与机体1033边缘的弧形过渡区域优化为一水平台面区域。另外,该手机保护装置10的保护板101和胶圈102是通过胶体粘贴在一起的,这样在优化屏保防护结构的同时也给手机103完成了用于保护显示屏1031的保护板101的覆盖工作,既快捷高效又操作简单。再加上覆盖在显示屏1031外围的外弧面1025的设置,使得手机103坠地时,其边缘不直接和地接触,可以有效的预防手机103的边缘或显示屏1031的局部或整部爆屏问题。另外,高度等于保护板101的厚度的凸台1026的设置对保护该手机装置10保护板101的正面也有一定的保护效果。最后就是,人性化弧面设计的外弧面1025使得整个胶圈102不仅具有舒适的手感还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机保护装置,包括一保护板和一胶圈,该保护板粘贴固定在该胶圈上,保护板的形状与手机的触控面形状相匹配,该胶圈贴附于手机的边缘,其特征在于:该胶圈为一中空的环形圈,该环形圈的形状与手机自身边缘的形状相匹配,其横截面的下方设置一屏幕接触面,屏幕接触面与手机屏幕的弧形边缘相接触且该屏幕接触面为一与手机屏幕的弧形边缘相匹配的弧形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胶圈的横截面上方设置一保护板台,该保护板台为一水平台面,该保护板水平贴附在保护板台上且其中一表面与手机屏幕相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胶圈的横截面进一步包括一机体接触面和一外弧面,该屏幕接触面,机体接触面,外弧面和保护板台彼此衔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机体接触面与手机的机体边缘接触,机体边缘为弧形结构,机体接触面为一与机体边缘的弧形结构相匹配的弧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弧面和保护板台的衔接处进一步设置一凸台,该凸台的高度等于保护板的厚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弧面的底端与机体边缘接触,且该外弧面与机体边缘的弧形结构平滑过渡,该外弧面的顶端与凸台相衔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胶圈的横截面进一步包括一外弧面和一凸台,该屏幕接触面,外弧面,凸台和保护板台彼此衔接,该屏幕接触面分别与手机屏幕边缘和机体边缘相接触,机体边缘为弧形结构,该屏幕接触面与机体边缘衔接处设计为一曲面区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弧面的底端与机体边缘接触,且该外弧面与机体边缘的弧形结构平滑过渡,该外弧面的顶端与凸台相衔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胶圈的截面进一步包括一外弧面,该屏幕接触面,外弧面和保护板台彼此衔接,该屏幕接触面分别与手机屏幕边缘和机体边缘相接触,机体边缘为弧形结构,该屏幕接触面与机体边缘接触的部分为一与机体边缘的弧形结构相匹配的弧形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手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保护板的厚度为0.1—20毫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60616.7U CN204231439U (zh) | 2014-11-05 | 2014-11-05 | 一种手机保护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60616.7U CN204231439U (zh) | 2014-11-05 | 2014-11-05 | 一种手机保护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231439U true CN204231439U (zh) | 2015-03-25 |
Family
ID=52929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66061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31439U (zh) | 2014-11-05 | 2014-11-05 | 一种手机保护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231439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06641A (zh) * | 2015-11-11 | 2016-02-0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保护膜、立体保护膜的制作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
CN108718354A (zh) * | 2018-06-07 | 2018-10-30 | 肇庆高新区徒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面屏手机屏幕边缘防撞结构 |
CN112309254A (zh) * | 2020-10-29 | 2021-02-02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
-
2014
- 2014-11-05 CN CN201420660616.7U patent/CN20423143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06641A (zh) * | 2015-11-11 | 2016-02-0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保护膜、立体保护膜的制作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
CN108718354A (zh) * | 2018-06-07 | 2018-10-30 | 肇庆高新区徒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面屏手机屏幕边缘防撞结构 |
CN112309254A (zh) * | 2020-10-29 | 2021-02-02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D690725S1 (en) |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 |
TWD167271S (zh) | 手機 | |
CN205901991U (zh) | 扬声器的密封组件及移动终端 | |
CN204231439U (zh) | 一种手机保护装置 | |
CN105187583B (zh) | 终端前盖组件及终端 | |
CN104705957A (zh) | 一种带蓝牙音箱的手机保护套 | |
CN108989502A (zh) | 一种移动终端 | |
CN204990246U (zh) | 一种2.5d盖板玻璃及电子显示屏 | |
CN202872883U (zh) | 一种窄边框手机 | |
JP3198445U (ja) | タブレット電子デバイスのガラス保護フィルム | |
TWM508946U (zh) | 行動裝置保護套 | |
TWD152320S (zh) | 手機 | |
CN204196369U (zh) | 分段贴合式屏幕保护膜 | |
CN102932503B (zh) | 一种手机的保护壳 | |
CN210100927U (zh) | 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保护膜 | |
CN206728071U (zh) | 防爆玻璃钢化保护膜 | |
CN208038370U (zh) | 一种防辐射手机膜 | |
CN211170571U (zh) | 一种用于曲面屏的保护套件 | |
CN208038364U (zh) | 一种边角不易翘起的手机保护膜 | |
CN209497504U (zh) | 一种具有新型听筒防尘网安装结构的手机保护膜 | |
CN208063284U (zh) | 一种防污手机壳 | |
CN209065818U (zh) | 便于贴装的手机保护膜 | |
CN202306500U (zh) | 一种可防止组装偏位和破裂的显示屏 | |
CN202566749U (zh) |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套 | |
CN208158656U (zh) | 一种多功能手机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Termination date: 20151105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