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4222613U - 一种校车及其应急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校车及其应急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22613U
CN204222613U CN201420662585.9U CN201420662585U CN204222613U CN 204222613 U CN204222613 U CN 204222613U CN 201420662585 U CN201420662585 U CN 201420662585U CN 204222613 U CN204222613 U CN 204222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panel
emergency door
vertical
door opening
emerg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625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志明
石静卫
李萍
李欣
李超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Guang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Liuzhou Wuling Moto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Liuzhou Wuling Moto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625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22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22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2261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急门,包括位于门洞上方的防撞垫,防撞垫包括与门洞上端竖向车身板竖向固接的竖向部,竖向部下端部包括弯折形成的包合竖向车身板的下端部的包合部。车门顶部的竖向车身板处易受到人员头部的撞击,覆盖在其上的防撞垫可以有效的缓冲车内人员头部的撞击,防止人员撞伤的情况发生,防撞垫的竖向部与竖向车身板固接,将防撞垫固定在其上,防撞垫的包合部包合竖向车身板的下端部,防止竖向车身板的下端部与人员直接接触发生损伤,竖向部和包合部共同有效的防止了车内人员头部与应急门门洞顶部发生碰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校车,所述校车上设置有具有上述结构的应急门。

Description

一种校车及其应急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急门。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应急门的校车。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校车在我国已慢慢普及,校车是指用于运送学生往返学校的交通工具。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各种类型车辆的数量大幅增加,而道路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各类交通险情的数量正在上升,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车内人员短时间内的逃生变得十分重要,校车同样也存在上述情况。
针对上述情况,校车法规GB24407-2012要求校车设有应急出口或者应急门,而对于轻型校车来讲,受轻型校车车身尺寸的影响,大多数应急出口的尺寸均偏小,在紧急情况下,车内人员想在短时间内通过应急出口离开车厢,容易出现人员头部与应急门门洞顶部碰撞的风险。
为了防止人员撞击应急门门洞顶部,现有的多数校车在其应急门上部安装带软泡的龙骨胶条,龙骨胶条一般采用卡接式安装在车身板止口上,这种胶条在高度、厚度、硬度均达不到发生人员碰撞时防撞的要求,并且采用卡接式安装,在一定的路况下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松脱,露出车身板止口,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有效的防止头部与应急门门洞顶部发生碰撞,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急门,以实现有效的防止头部与应急门门洞顶部发生碰撞。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应急门的校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急门,包括位于门洞上方的防撞垫,所述防撞垫包括与所述门洞上端竖向车身板竖向固接的竖向部,所述竖向部下端部包括弯折形成的包合所述竖向车身板的下端部的包合部。
优选的,在上述应急门中,所述防撞垫包括位于所述竖向部上方与所述竖向部固接的横向部,所述横向部与所述门洞上端横向的车身板横向贴合。
优选的,在上述应急门中,与所述包合部配合的竖向车身板下端部,沿长度方向包裹有龙骨胶条。
优选的,在上述应急门中,所述竖向部下部设有与所述龙骨胶条配合的配合曲面。
优选的,在上述应急门中,所述防撞垫通过螺栓与车身板固接。
优选的,在上述应急门中,所述螺栓设置在所述竖向部上,并且预埋在所述竖向部内部。
优选的,在上述应急门中,所述门洞顶部的竖向车身板上,预设有固定所述竖向部的配合孔。
优选的,在上述应急门中,所述防撞垫为厚度大于22mm的防撞垫。
优选的,在上述应急门中,所述竖向部外表面沿水平长度方向贴有警示胶条。
一种校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应急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急门,包括设置在门洞顶部的防撞垫,门洞顶部有与应急门骨架固接的竖向车身板,防撞垫包括与竖向车身板固接的竖向部,以及包合竖向车身板下端部的包合部;当车辆出现紧急情况时,车内人员通过应急门逃生,头部若与车门顶部碰撞,会碰撞在设置在门洞顶部的防撞垫上,车门顶部的竖向车身板处易受到人员头部的撞击,覆盖在其上的防撞垫可以有效的缓冲车内人员头部的撞击,防止人员撞伤的情况发生,防撞垫的竖向部与竖向车身板固接,将防撞垫固定在其上,防撞垫的包合部包合竖向车身板的下端部,防止竖向车身板的下端部与人员直接接触发生损伤,竖向部和包合部共同有效的防止了车内人员头部与应急门门洞顶部发生碰撞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急门门洞顶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
1 为竖向部、2 为包合部、3 为横向部、4 为龙骨胶条、5 为警示条、6 为螺栓、7 为应急门骨架、8 为配合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急门,有效的防止了头部与应急门门洞顶部发生碰撞。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应急门的校车。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急门门洞顶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一种应急门,包括位于门洞上方的防撞垫,防撞垫包括与门洞上端竖向车身板竖向固接的竖向部1,竖向部1下端部包括弯折形成的包合竖向车身板的下端部的包合部2。门洞顶部有与应急门骨架7固接的竖向车身板,防撞垫覆盖在竖向车身板上,当车辆出现紧急情况时,车内人员通过应急门逃生,头部若与车门顶部碰撞,会碰撞在设置在门洞顶部的防撞垫上,防撞垫给人员以有效的缓冲,防止人员撞伤,防撞垫的竖向部1与竖向车身板固接,将防撞垫固定在其上,防撞垫的包合部2包合竖向车身板的下端部,防止竖向车身板的下端部与人员直接接触发生损伤,竖向部1和包合部2共同有效的防止了车内人员头部与应急门门洞顶部发生碰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防撞垫包括位于竖向部1上方与竖向部1固接的横向部3,横向部3与门洞上端横向的车身板横向贴合。在竖向部1上方还固接有横向部3,横向部3与竖向车身板上方的横向车身板搭接,一方面,增加了防撞垫在车身板上的稳定性,不易脱落,另一方面,可以更加全面的覆盖应急门门洞顶部的车身板,防止车内人员与应急门车门洞顶部发生碰撞受到伤害,进一步保护了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与包合部2配合的竖向车身板下端部,沿长度方向包裹有龙骨胶条4。龙骨胶条4包裹在竖向车身板下端部的止口上,竖向车身板下端部露出有止口,止口比较锋利,一方面可能伤及人员,另一方面,与防撞垫长期接触对防撞垫产生磨损,缩短了防撞垫的寿命,龙骨胶条4的设置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包合在竖向车身板下端部的止口上,防止其对防撞垫进行磨损或者伤及人员。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竖向部1下部设有与龙骨胶条4配合的配合曲面。竖向部1的下部内侧,与龙骨胶条4贴合的位置设有凹下的配合曲面,方便与龙骨胶条4进行配合,使得与龙骨胶条4贴合的更加稳固,并且配合曲面在一定程度上给龙骨胶条4以定位作用,龙骨胶条4不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防撞垫通过螺栓6与车身板固接。防撞垫可以通过螺栓6与车身板固接,螺栓6的连接更加紧固,并且对环境的适应性强。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螺栓6设置在竖向部1上,并且预埋在竖向部1内部。具体的,螺栓6设置在竖向部1上,将竖向部1与竖向车身板固接,螺栓6预埋在竖向部1内,在竖向部1外表面看不到固接的螺栓6,一方面更加美观,另一方面,可以防止人员撞在竖向部1上的螺栓6而造成损伤,竖向部1内部还可以预埋螺栓垫片,使螺栓6在竖向部1内部更加稳固,在竖向车身板的另一侧通过螺母与螺栓6固接。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门洞顶部的竖向车身板上,预设有固定竖向部1的配合孔8。竖向车身板上预设配合孔8,方便与防撞垫的竖向部1进行固接,螺栓6穿过配合孔8后垫上配合垫片,然后固装上螺母,将防撞垫与竖向车身板固接在一起,稳定不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防撞垫为厚度大于22mm的防撞垫。为进一步提高防撞垫的防撞要求,可以将防撞垫的厚度控制在22mm以上,此种厚度以上的防撞垫防撞效果更加理想,人员撞在防撞垫上更易获得保护,另外,防撞垫的材料可以采用PU发泡制成,PU发泡工艺方便控制防撞垫的硬度等一系列参数,使防撞垫更易达到需求标准,具体的,控制防撞垫的硬度在邵氏硬度40以下,能够对人员提供良好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竖向部1外表面沿水平长度方向贴有警示条5。在竖向部1外表面上贴上警示条5,警示条5上有比较显眼的容易引人注意的颜色,对车内人员以提示,方便车内人员判断应急门的门洞高度,进一步防止车内人员撞击在应急门门洞的顶部。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应急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校车,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应急门。
由于该校车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应急门,所以该校车由应急门带来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应急门,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门洞上方的防撞垫,所述防撞垫包括与所述门洞上端竖向车身板竖向固接的竖向部(1),所述竖向部(1)下端部包括弯折形成的包合所述竖向车身板的下端部的包合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垫包括位于所述竖向部(1)上方与所述竖向部(1)固接的横向部(3),所述横向部(3)与所述门洞上端横向的车身板横向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包合部(2)配合的竖向车身板下端部,沿长度方向包裹有龙骨胶条(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急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部(1)下部设有与所述龙骨胶条(4)配合的配合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垫通过螺栓(6)与车身板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急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6)设置在所述竖向部(1)上,并且预埋在所述竖向部(1)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急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洞顶部的竖向车身板上,预设有固定所述竖向部(1)的配合孔(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垫为厚度大于22mm的防撞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部(1)外表面沿水平长度方向贴有警示条(5)。
10.一种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应急门。
CN201420662585.9U 2014-11-06 2014-11-06 一种校车及其应急门 Expired - Lifetime CN204222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62585.9U CN204222613U (zh) 2014-11-06 2014-11-06 一种校车及其应急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62585.9U CN204222613U (zh) 2014-11-06 2014-11-06 一种校车及其应急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22613U true CN204222613U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20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62585.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222613U (zh) 2014-11-06 2014-11-06 一种校车及其应急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226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05943B2 (en) Cantilevered, vehicle side mount safety guard
TWD106107S1 (zh) 汽車用前保險桿
CN204222613U (zh) 一种校车及其应急门
CN105059149A (zh) 带报警装置的汽车用儿童座椅
CN108001385A (zh) 汽车座椅侧气囊的接插件保护支架
JP6402900B2 (ja) 鉄道車両用衝突安全装置
TWD108102S1 (zh) 汽車用前保險桿
KR101757892B1 (ko) 주차장의 차량문짝 보호장치
US20080315626A1 (en) Passive Protection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KR101392528B1 (ko) 자동차의 b필러 하단부 리어 도어 힌지 로어 레인포스먼트
CN210083151U (zh) 一种汽车座椅侧气囊侧导向布装置
CN209351339U (zh) 顶棚安装结构、侧气帘弹出结构及车辆
US10968691B2 (en) Padded bottom and security edge for breakaway door
WO2017035774A1 (zh) 车用逃生锤
CN203996018U (zh) 一种汽车b柱上护板结构及汽车
CN202923572U (zh) 一种商务车后排座侧面防护装置
ES2914390T3 (es) Dispositivo de protección de un airbag de seguridad lateral para pasajeros de un vehículo automóvil
CN202345521U (zh) 智能安全校车
CN203543878U (zh) 客车逃生装置和客车
CN205801024U (zh) 安全气囊框连接结构
US9561712B2 (en) Motor vehicle protection system
CN219857034U (zh) 汽车a柱内饰板
CN201276083Y (zh) 充气汽车保险杠
CN206781677U (zh) 一种轿车追尾外置防护装置
CN210618074U (zh) 一种基于撕裂内置技术下的安全气囊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GUANGXI PROVINCE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LIUZHOU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45007 Liuzhou Hexi Road,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xi Automobile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545007 Liuzhou Hexi Road,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o. 18

Patentee before: Liuzhou Wuling Motors Co.,Ltd.

Patentee before: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