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90004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190004U CN204190004U CN201420445635.8U CN201420445635U CN204190004U CN 204190004 U CN204190004 U CN 204190004U CN 201420445635 U CN201420445635 U CN 201420445635U CN 204190004 U CN204190004 U CN 2041900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al connector
- insulating body
- piercing
- cover
- connector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GQWNECFJGBQMBO-UHFFFAOYSA-N Molindone hydro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O=C1C=2C(CC)=C(C)NC=2CCC1CN1CCOCC1 GQWNECFJGBQM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多个端子及扁平排线。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多个端子孔,所述多个端子孔贯通所述绝缘本体之后侧。所述多个端子包括插设在所述多个端子孔的多个接触部以及由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后侧引出的多个延伸部,所述多个延伸部的末端汇集在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后侧上并形成多个刺破部。所述扁平排线具有一绝缘层,且所述绝缘层包覆多个导体,其中所述多个刺破部刺破所述绝缘层,并与所述多个导体接触,使得所述多个端子直接电性连接所述扁平排线,据此解决了现有电连接器需要焊接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采用扁平排线的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459558号的SATA电连接器专利案,所述线缆连接器组合包括绝缘本体、多个收容于绝缘本体的信号端子及电源端子、与所述多个端子电性连接的电路转板、透过电路板与端子电性连接的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以及绝缘盖体。其中,每一端子各具有一接触部及一焊接部,并透过焊接或者表面粘着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工序将每一端子与电路转板上的电性连接垫焊接在一起。而柔性扁平排线也是以焊接或SMT方式与电路转板上的电性连接垫焊接在一起。
惟,现有的SATA连接器需要繁杂的焊接设备及工序,才能将所述端子焊接于电路转板,不仅人工作业繁复且制造难度较高,且采用电路转板亦会增加整体的制造成本及造成信号的衰减,故有改良结构的必要,以符合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的端子的一端形成刺破部来直接与扁平排线的导体连接,故可解决现有采用焊接工序的制作成本高昂的问题,并可舍去电路转板的成本。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端子及一扁平排线。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多个端子孔,所述多个端子孔贯通所述绝缘本体之后侧。所述多个端子包括插设在所述多个端子孔的多个接触部以及由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后侧引出的多个延伸部,所述多个延伸部的末端汇集在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后侧上并形成多个刺破部。所述扁平排线具有一绝缘层,且所述绝缘层包覆多个导体,其中所述多个刺破部刺破所述绝缘层,并与所述多个导体接触,使得所述多个端子直接电性连接所述扁平排线。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每一刺破部具有两分岔的尖锐端,所述两尖锐端刺破所述导体周围包围的绝缘层,并将所述导体夹持于刺破部。另外,所述两尖锐端垂直于所述扁平排线。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部分多个接触部是一对一连接所述多个延伸部,且所述多个延伸部一对一连接所述多个刺破部。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部分多个接触部是多对一连接所述延伸部,且所述延伸部一对一连接所述刺破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刺破部在垂直对接方向之间距小于或等于所述多个接触部在垂直对接方向之间距。更具体来 说,所述多个刺破部是交错式排列,以减少所述多个刺破部在垂直对接方向之间距。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扁平排线的所述多个导体为圆柱状导体。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延伸部各具有至少一直角弯折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后侧设置有容纳部分所述多个延伸部的多个沟槽。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盖体及一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扣固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后侧,其中所述第一盖体包括对应所述多个刺破部的多个第一槽孔,所述多个刺破部贯穿所述多个第一槽孔,且部分突出于所述第一盖体。所述第二盖体扣固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后侧且将所述扁平排线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盖体及所述第二盖体之间,所述第二盖体用于将所述扁平排线压入所述多个刺破部,使得所述多个刺破部刺破所述绝缘层。另外,所述第二盖体的面对所述扁平排线的一侧具有一凹槽以容纳所述扁平排线,且所述第二盖体包括对应所述多个刺破部的多个第二槽孔,以容纳所述多个刺破部穿出所述扁平排线的部分。
在一优选实施例的中,所述电连接器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定义有一对接方向,所述对接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盖体及所述第二盖体扣固的方向,且平行于所述刺破部的穿刺方向。此外,所述第二盖体的一外侧设有一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一通槽,其 中所述扁平排线穿过所述通槽而形成多个弯折部。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中,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定义有一对接方向,所述对接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盖体及所述第二盖体扣固的方向,且垂直于所述刺破部的穿刺方向。具体来说,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后侧设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配合于所述第一盖体及所述第二盖体。再者,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后侧设置有两第一卡隼部,其分别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两侧,用以扣固所述第一盖体。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后侧设置有两第二卡隼部,其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两侧,用以将所述第二盖体扣固于所述第一盖体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端子的一头形成两分岔的尖锐端,并透过第二盖体的扣固将扁平排线的绝缘层刺破,而可直接与扁平排线的导体电性连接,因此无须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而且也可舍去电路板的成本与降低信号衰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2为此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3为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局部爆炸图;
图4及图5为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组装立体图;
图6为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7绘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8为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局部爆炸图;
图9为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数个优选实施例借助所附图式与下面的说明作详细描述,在不同的图式中,相同的元件符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请参照图1及图2,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爆炸图、图2为此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10、多个端子20、扁平排线30、第一盖体40及第二盖体50。
如图所示,绝缘本体10优选是符合SATA连接器的规范。绝缘本体10优选是以塑胶所制成。绝缘本体10设有多个端子孔120,所述多个端子孔120贯通所述绝缘本体10之后侧14。其中前侧12是用于与外部连接器(图未示)对插的侧。
如图2所示,多个端子20包括插设在多个端子孔120的多个接触部210以及由所述绝缘本体10的所述后侧14引出的多个延伸部220。另外,所述多个延伸部220的末端汇集在所述绝缘本体10的所述后侧14上并形成多个刺破部230。请再参照图2,部分的端子20的接触部210是一对一连接所述多个延伸部220, 且所述多个延伸部220一对一连接所述多个刺破部230。然而,另一部分的端子20的接触部210是多对一连(如二对一或三对一)接所述延伸部220,且所述延伸部230一对一连接所述刺破部230。在此实施例中,每一刺破部230具有两分岔的尖锐端235。
扁平排线30具有一绝缘层320,且所述绝缘层320包覆多个导体340。优选地,扁平排线30的所述多个导体340为圆柱状导体。在组装时,所述多个刺破部230刺破所述绝缘层320,并与所述多个导体340接触,使得所述多个端子20直接电性连接所述扁平排线30。详细而言,每一刺破部230的两尖锐端235刺破所述导体340周围包围的绝缘层320,并将所述导体340夹持于刺破部230。值得注意的是,两尖锐端235垂直于所述扁平排线30。为了使端子20可直接连接扁平排线30,本实施例的所述多个刺破部230在垂直一对接方向之间距设计成小于或等于所述多个接触部230在垂直所述对接方向之间距。也就是说,多个刺破部230之间距与导体340之间距相同。为了达到此目的,所述多个刺破部230是交错式排列,以减少所述多个刺破部230在垂直所述对接方向之间距。
如图1及图2所示,多个延伸部220各具有至少一直角弯折部222,其可配合绝缘本体10之后侧14设计。此外,参照图1,绝缘本体10之后侧14设置有容纳部分所述多个延伸部220的多个沟槽140。
请参照图3至图6、图3为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局部爆炸图、图4及图5为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组装立体图、图6 为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剖面图。如图所示,第一盖体40扣固于所述绝缘本体10的所述后侧14。第一盖体40包括对应所述多个刺破部230的多个第一槽孔420,所述多个刺破部230贯穿所述多个第一槽孔420,且部分突出于所述第一盖体40。透过第一槽孔420的定位功能,使得刺破部230刺入扁平排线30时不至于产生偏斜。
另外,如图4至图6所示,第二盖体50扣固于所述绝缘本体10之后侧14且将所述扁平排线30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盖体40及所述第二盖体50之间,所述第二盖体50用于将所述扁平排线30压入所述多个刺破部230,使得所述多个刺破部230刺破所述绝缘层320。
参照图3至图6,所述第二盖体50的面对所述扁平排线30的一侧具有一凹槽52以容纳所述扁平排线30,且所述第二盖体50包括对应所述多个刺破部230的多个第二槽孔520,以容纳所述多个刺破部230穿出所述扁平排线30的部分。请参照图6,电连接器1在所述绝缘本体10的前端12定义有一对接方向D,所述对接方向D平行于所述第一盖体40及所述第二盖体50扣固的方向,且平行于所述刺破部230的穿刺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参照图4至图6,第二盖体50的一外侧设有一突出部540,所述突出部540具有一通槽542,其中所述扁平排线30穿过所述通槽542而形成多个弯折部32。透过此设计,拉扯扁平排线30而可改变拉力的方向,以加强扁平排线30与端子20的连结强度。
以下将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请参照图7至图9,图7绘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爆炸图、图8为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局部爆炸图、图9为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剖面图。类似地,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2包括绝缘本体10、多个端子20、扁平排线30、第一盖体40及第二盖体50。
如图9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电连接器2在所述绝缘本体10的所述前端12定义有一对接方向D,所述对接方向D垂直于所述第一盖体40及所述第二盖体50扣固的方向,且垂直于所述刺破部230的穿刺方向。具体来说,绝缘本体10的所述后侧14设有一容置空间15,所述容置空间15配合于所述第一盖体40及所述第二盖体50之外型。如图8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0之后侧14设置有两第一卡隼部160,其分别位于所述容置空间15的两侧,用以扣固所述第一盖体40。绝缘本体10之后侧14设置有两第二卡隼部180,其分别位于绝缘本体10的两侧,用以将第二盖体50扣固于所述第一盖体40上。接着,第二盖体50再从上方扣固于绝缘本体10两侧的第二卡隼部180,以将扁平排线30压入刺破部230,藉此即可完成组装,而无须焊接程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端子20的一头形成两分岔的尖锐端235,并透过第二盖体50的扣固将扁平排线30的绝缘层320刺破,而可直接与扁平排线30的导体340电性连接,因此无须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而且也可舍去电路板的成本与降低信号 衰减。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用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变更和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8)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本体,设有多个端子孔,所述多个端子孔贯通所述绝缘本体之后侧;
多个端子,包括插设在所述多个端子孔的多个接触部以及由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后侧引出的多个延伸部,所述多个延伸部的末端汇集在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后侧上并形成多个刺破部;以及
扁平排线,具有一绝缘层,且所述绝缘层包覆多个导体,其中所述多个刺破部刺破所述绝缘层,并与所述多个导体接触,使得所述多个端子直接电性连接所述扁平排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刺破部具有两分岔的尖锐端,所述两尖锐端刺破所述导体周围包围的所述绝缘层,并将所述导体夹持于刺破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尖锐端垂直于所述扁平排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多个接触部是一对一连接所述多个延伸部,且所述多个延伸部一对一连接所述多个刺破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多个接触部是多对一连接所述延伸部,且所述延伸部一对一连接所述刺破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刺破部在垂直一对接方向之间距小于或等于所述多个接触部在垂直所述对接方向之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刺破部是交错式排列,以减少所述多个刺破部在垂直所述对接方向之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排线的所述多个导体为圆柱状导体。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延伸部各具有至少一直角弯折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后侧设置有容纳部分所述多个延伸部的多个沟槽。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一盖体,扣固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后侧,其中所述第一盖体包括对应所述多个刺破部的多第一槽孔,所述多个刺破部贯穿所述多个第一槽孔,且部分突出于所述第一盖体;以及
第二盖体,扣固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后侧且将所述扁平排线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盖体及所述第二盖体之间,所述第二盖体用于将所述扁平排线压入所述多个刺破部,使得所述多个刺破部刺破所述绝缘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的面对所述扁平排线的一侧具有一凹槽以容纳所述扁平排 线,且所述第二盖体包括对应所述多个刺破部的多个第二槽孔,以容纳所述多个刺破部穿出所述扁平排线的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定义有一对接方向,所述对接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盖体及所述第二盖体扣固的方向,且平行于所述刺破部的穿刺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的一外侧设有一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一通槽,其中所述扁平排线穿过所述通槽而形成多个弯折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定义有一对接方向,所述对接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盖体及所述第二盖体扣固的方向,且垂直于所述刺破部的穿刺方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后侧设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配合于所述第一盖体及所述第二盖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后侧设置有两第一卡隼部,其分别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两侧,用以扣固所述第一盖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后侧设置有两第二卡隼部,其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两侧,用以将所述第二盖体扣固于所述第一盖体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211779 | 2014-07-02 | ||
TW103211779U TWM489391U (en) | 2014-07-02 | 2014-07-02 | Electrical connector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190004U true CN204190004U (zh) | 2015-03-04 |
Family
ID=52621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44563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90004U (zh) | 2014-07-02 | 2014-08-08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190004U (zh) |
TW (1) | TWM48939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14499A (zh) * | 2016-06-23 | 2016-08-31 |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刺破结构的排线连接器 |
CN112242622A (zh) * | 2019-07-19 | 2021-01-19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
2014
- 2014-07-02 TW TW103211779U patent/TWM489391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4-08-08 CN CN201420445635.8U patent/CN20419000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14499A (zh) * | 2016-06-23 | 2016-08-31 |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刺破结构的排线连接器 |
CN112242622A (zh) * | 2019-07-19 | 2021-01-19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12242622B (zh) * | 2019-07-19 | 2022-02-11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89391U (en) | 2014-1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217831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932413U (zh) | Sata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US20090197475A1 (en) | Audio plug and an audio adapter thereof | |
CN102842784A (zh) | 电力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及具有它们的系统 | |
CN204597020U (zh) | 电连接器组合 | |
WO2012142606A3 (en) |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
US20140248791A1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 |
CN103682889B (zh) | 适于平板状连接物体的连接的同轴连接器 | |
CN204190004U (zh) | 电连接器 | |
CN110676621B (zh) | 连接器 | |
CN104218394B (zh) | 插头电连接器 | |
CN204156176U (zh) | 具有多个导线穿接方向的电源连接器 | |
CN103167722B (zh) | 柔性电路板及制造具有端子的柔性电路板的方法 | |
CN211126229U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CN111883957B (zh) | 混合型线对线连接器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电源供应装置 | |
CN105337106B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6340695U (zh) | 一种sata线缆连接器 | |
CN204885639U (zh) | 软性扁平电缆电连接器固定结构 | |
US9431736B2 (en) | Card edge connector and card edge connector assembly | |
CN20499198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558826U (zh) | 线缆连接器 | |
CN203180090U (zh) |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组 | |
CN203218498U (zh) | 双向插接型usb电连接器 | |
CN201311976Y (zh) | 一种具电路的控制盒电线导体卡接结构改良 | |
CN204030037U (zh) | Sata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0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