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75640U - 离心风轮 - Google Patents
离心风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175640U CN204175640U CN201420584605.5U CN201420584605U CN204175640U CN 204175640 U CN204175640 U CN 204175640U CN 201420584605 U CN201420584605 U CN 201420584605U CN 204175640 U CN204175640 U CN 2041756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des
- centrifugal wind
- hub
- wind wheel
- bla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心风轮,包括:轮毂、第一外层叶片、第二外层叶片及内层叶片。轮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多个第一外层叶片沿轮毂的周向分布在第一表面上,多个第一外层叶片的自由端通过第一外环相连。多个第二外层叶片沿轮毂的周向分布在第二表面上,多个第二外层叶片的自由端通过第二外环相连。多个内层叶片沿轮毂的周向分布在第二表面上,多个内层叶片的自由端通过内环相连,内环位于第二外环的内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风轮,可二次加速空气,从而增加离心风轮的风量,便于减小尺寸、降低噪音。而且离心风轮结构简单、合理,结构强度大,易于加工、加工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离心风轮。
背景技术
离心风轮因其效率高、风量大等优点一直被室内空调所采用,但其噪音问题一直成为其性能提升的瓶颈。为此,很多厂家研究并提供了解决方案,最常规的方法是增大离心风轮的直径来降低转速,从而降低噪音。但此种方法需要加大机身尺寸,而加大机身尺寸又会增加外观设计难度和成本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风轮,该离心风轮尺寸较小、风量较大,且离心风轮的噪音较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风轮包括:轮毂,所述轮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多个第一外层叶片,所述多个第一外层叶片沿所述轮毂的周向分布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外沿上,所述多个第一外层叶片的自由端通过第一外环相连;多个第二外层叶片,所述多个第二外层叶片沿所述轮毂的周向分布在所述第二表面的外沿上,所述多个第二外层叶片的自由端通过第二外环相连;多个内层叶片,所述多个内层叶片沿所述轮毂的周向分布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多个内层叶片的自由端通过内环相连,所述内环位于所述第二外环的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风轮,通过在离心风轮的外端增加一圈内层叶片以二次加速空气,从而提高离心风轮的结构强度,增加离心风轮的风量,进而便于减小尺寸、降低噪音。而且离心风轮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加工、加工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风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环的外径为R,所述内环的外径为r,所述R与r满足关系式:0.4R≤r≤0.7R。这里,r≥0.4R,避免内层叶片与轮毂发生干涉。而r≤0.7R,可避免第二外环叶片与内环、内层叶片发生干涉。而且内层叶片与第二外层叶片之间的间隔适宜,便于空气的流通,从而提高离心风轮的效率。
具体地,在所述轮毂的轴向方向上,每个所述第二外层叶片的长度大于所述内层叶片的长度。由此,可保证内层叶片导出的空气尽可能地导向第二外层叶片,即保证位于离心风轮的外端一侧的空气尽可能地被二次做功,从而保证空气流动有序,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具体地,在所述轮毂的轴向方向上,每个所述第一外层叶片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外层叶片的长度。由此,在轮毂的轴向方向上,第二外层叶片、内层叶片的尺寸足够大,从而保证离心风轮的二次做功的能力,进而保证离心风轮的风量较大,也能保证离心风轮在电机端的内部空间足够大以适于安装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层叶片、所述第二外层叶片及所述内层叶片的个数均为质数。从而进一步降低离心风轮的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层叶片的数目等于所述内层叶片的数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多个内层叶片的出风端与所述多个第二外层叶片的进风端一一对应设置。在离心力及内层叶片的作用下,从内层叶片的出风端导出的风尽可能直接流入相应的第二外层叶片的进风端,从而减少从内层叶片的出风端导出的风碰撞第二外层叶片导致的空气紊乱,进而减小气流阻力,降低气流的局部压力损失,使离心风轮的吹风更加顺畅,减少离心风轮的能量消耗。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多个内层叶片和所述多个第二外层叶片在所述轮毂的周向方向上交错分布。从而满足部分类型的离心风轮的需求,减小离心风轮的气流阻力,便于吹风更加顺畅。
具体地,所述多个第一外层叶片和所述多个第二外层叶片一一对应设置。从而使得每个第一外层叶片导出的风与相应的第二外层叶片导出的风的风向大体一致,进而减少气流扰动,保证吹风顺畅。
具体地,所述多个第一外层叶片和所述多个第二外层叶片的数目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轮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轮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轮的后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轮的左视示意图;
图5是图2中沿B-B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4中沿C-C方向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离心风轮100、电机端P1、外端P2、
轮毂1、第一表面11、第二表面12、凸包13、凹槽14、
第一外层叶片2、第一外环3、
第二外层叶片4、第二外环5、进风端a、
内层叶片6、内环7、出风端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轮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轮100,如图1和图5所示,包括:轮毂1、多个第一外层叶片2、多个第二外层叶片4及多个内层叶片6。
其中,轮毂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多个第一外层叶片2沿轮毂1的周向分布在第一表面11的外沿上,多个第一外层叶片2的自由端通过第一外环3相连。多个第二外层叶片4沿轮毂1的周向分布在第二表面12的外沿上,多个第二外侧叶片4的自由端通过第二外环5相连。多个内层叶片6沿轮毂1的周向分布在第二表面12上,多个内层叶片6的自由端通过内环7相连,内环7位于第二外环5的内侧。这里,轮毂1的周向指的是沿轮毂1的外周的方向,下文将不再赘述。
也就是说,轮毂1将离心风轮100分成互相隔离的电机端P1和外端P2,轮毂1的朝向电机端P1的一侧适于安装电机,轮毂1的朝向电机端P1的表面为第一表面11,轮毂1的朝向外端P2的表面为第二表面12。其中,离心风轮100的电机端P1的叶片仅有一圈,即离心风轮100的电机端P1具有一圈由多个第一外层叶片2构成的叶片排。离心风轮100的外端P2具有两圈叶片,其中,由多个第二外层叶片4形成的叶片排外套在由多个内层叶片6形成的叶片排上。由此,离心风轮100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加工、加工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这里,如图1和图5所示,轮毂1的中间部分朝向远离电机端P1的方向凹入,即第一表面11的中间部分形成为朝向远离电机端P1的方向凸出的凸包13,第二表面12的中间部分形成为朝向远离电机端P1的方向凹入的凹槽14,凹槽14适于安装电机。需要说明的是,轮毂1与电机的安装结构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离心风轮100工作时,第一外层叶片2、第二外层叶片4及内层叶片6均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在电机端P1,空气经由第一外层叶片2做功加速,而在外端P2,空气经过内层叶片6做功加速后,再经过第二外层叶片4做功加速。
相较于传统的相同外径、相同高度的仅设有一圈外层叶片的离心风轮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轮100,由于增加了一圈内层叶片6可两次加速空气,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轮100的风量大大增加,且离心风轮100的结构强度更大。而在与传统离心风轮100的风量相同的前提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轮100的尺寸可适当减小,转速也能够适当降低,从而实现降噪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轮100,通过在离心风轮100的外端P2增加一圈内层叶片6以二次加速空气,从而提高离心风轮100的结构强度,增加离心风轮100的风量,进而便于减小尺寸、降低噪音。而且离心风轮100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加工、加工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外环5的外径为R,内环7的外径为r,R与r满足关系式:0.4R≤r≤0.7R。
这里,r≥0.4R,使得在径向方向上,内环7与轮毂1的轴线的距离不致过小,从而避免内层叶片6与轮毂1上的凸包13发生干涉。且第二外层叶片4位于第二外环5与内环7之间,因此r≤0.7R,可避免第二外环叶片4与内环7、内层叶片6发生干涉。而且内层叶片6与第二外层叶片4之间的间隔适宜,便于空气的流通,从而提高离心风轮100的效率。
具体地,如图4、图5所示,在轮毂1的轴向方向上,每个第二外层叶片4的长度大于内层叶片6的长度。这里,轮毂1的轴向方向为图4和图5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下文的描述中将不再赘述。
这样,可保证内层叶片6导出的空气尽可能地导向第二外层叶片4,即保证位于离心风轮100的外端P2一侧的空气尽可能地被二次做功,从而保证空气流动有序,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具体地,在轮毂1的轴向方向上,每个第一外层叶片2的长度等于第二外层叶片4的长度。这样,在轮毂1的轴向方向上,第二外层叶片4、内层叶片6的尺寸足够大,从而保证离心风轮100的二次做功的能力,进而保证离心风轮100的风量较大,也能保证离心风轮100在电机端P1的内部空间足够大以适于安装电机。
这里,离心风轮100与电机装配后,轮毂1的中心轴线与电机轴中心轴线重合,因此,多个第一外层叶片2、多个第二外层叶片4、多个内层叶片6也可以说是沿电机轴周向分布的。
可选地,多个第一外层叶片2沿轮毂1的周向等距分布,多个第二外层叶片4也沿轮毂1的周向等距分布,多个内层叶片6也沿轮毂1的周向等距分布。
优选地,第一外层叶片2、第二外层叶片4及内层叶片6的个数均为质数。例如,第一外层叶片2的数量可为31或37,第二外层叶片4的数量也可为31或37,内层叶片6的数量也可为31或37。
这里,由现有技术的相关研究可知,当风轮的叶片的数量为质数时,风轮转动产生的噪音较低。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第一外层叶片2、第二外层叶片4及内层叶片6的个数均设为质数,从而进一步降低离心风轮100的噪音。
当然,根据实际需求,第一外层叶片2、第二外层叶片4及内层叶片6的个数也可为其他最小公约数较小的数字,例如,该数字可为3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外层叶片4的数目等于内层叶片6的数目。如图2的示例中,第二外层叶片4的数目与内层叶片6的数目均为37个。
具体地,如图2所示,多个内层叶片6的出风端b与多个第二外层叶片4的进风端a一一对应设置。也就是说,在离心风轮100的径向方向上,内层叶片6与第二外层叶片4对应设置,这样,在离心力及内层叶片6的作用下,从内层叶片6的出风端b导出的风尽可能直接流入相应的第二外层叶片4的进风端a,从而减少从内层叶片6的出风端b导出的风碰撞第二外层叶片4导致的空气紊乱,进而减小气流阻力,降低气流的局部压力损失,使离心风轮100的吹风更加顺畅,减少离心风轮100的能量消耗。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根据发明人的实践可知,部分类型的离心风轮100中,在径向方向上,内层叶片6与相应的第二外层叶片4之间具有一定夹角,也能够减小离心风轮100的气流阻力,便于吹风更加顺畅。即根据实际设计需求,多个内层叶片6和多个第二外层叶片4在轮毂1的周向方向上也可交错分布,而且第一外层叶片2的数目与内层叶片6的数目也可不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多个第一外层叶片2和多个第二外层叶片4的数目相同。
具体地,多个第一外层叶片2和多个第二外层叶片4一一对应设置,从而使得每个第一外层叶片2导出的风与相应的第二外层叶片4导出的风的风向大体一致,进而减少气流扰动,保证吹风顺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轮100中,离心风轮100通过在外端P2设置两圈叶片,从而保证在离心风轮100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增大离心风轮100的风量,同时可适当降低离心风轮100的转速以降低噪音。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毂,所述轮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多个第一外层叶片,所述多个第一外层叶片沿所述轮毂的周向分布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外沿上,所述多个第一外层叶片的自由端通过第一外环相连;
多个第二外层叶片,所述多个第二外层叶片沿所述轮毂的周向分布在所述第二表面的外沿上,所述多个第二外层叶片的自由端通过第二外环相连;
多个内层叶片,所述多个内层叶片沿所述轮毂的周向分布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多个内层叶片的自由端通过内环相连,所述内环位于所述第二外环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环的外径为R,所述内环的外径为r,所述R与r满足关系式:0.4R≤r≤0.7R。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毂的轴向方向上,每个所述第二外层叶片的长度大于所述内层叶片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毂的轴向方向上,每个所述第一外层叶片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外层叶片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层叶片、所述第二外层叶片及所述内层叶片的个数均为质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层叶片的数目等于所述内层叶片的数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内层叶片的出风端与所述多个第二外层叶片的进风端一一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内层叶片和所述多个第二外层叶片在所述轮毂的周向方向上交错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外层叶片和所述多个第二外层叶片一一对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外层叶片和所述多个第二外层叶片的数目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84605.5U CN204175640U (zh) | 2014-10-10 | 2014-10-10 | 离心风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84605.5U CN204175640U (zh) | 2014-10-10 | 2014-10-10 | 离心风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175640U true CN204175640U (zh) | 2015-02-25 |
Family
ID=52564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584605.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75640U (zh) | 2014-10-10 | 2014-10-10 | 离心风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175640U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65042A (zh) * | 2015-12-28 | 2016-04-06 | 褚玉斌 | 双风叶风轮 |
CN106524318A (zh) * | 2016-12-30 | 2017-03-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离心风轮、组合离心风轮及空调器 |
CN106524316A (zh) * | 2016-12-30 | 2017-03-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离心风轮、组合离心风轮及空调器 |
CN106678968A (zh) * | 2016-12-30 | 2017-05-1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离心风轮、组合离心风轮及空调器 |
CN106678967A (zh) * | 2016-12-30 | 2017-05-1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离心风轮、组合离心风轮及空调器 |
CN106765575A (zh) * | 2016-12-30 | 2017-05-3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
CN109026829A (zh) * | 2018-10-24 | 2018-12-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离心风叶、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
CN109578329A (zh) * | 2018-12-30 | 2019-04-05 | 上海朴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风机复合叶轮和一种风机 |
-
2014
- 2014-10-10 CN CN201420584605.5U patent/CN20417564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65042A (zh) * | 2015-12-28 | 2016-04-06 | 褚玉斌 | 双风叶风轮 |
CN106524318A (zh) * | 2016-12-30 | 2017-03-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离心风轮、组合离心风轮及空调器 |
CN106524316A (zh) * | 2016-12-30 | 2017-03-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离心风轮、组合离心风轮及空调器 |
CN106678968A (zh) * | 2016-12-30 | 2017-05-1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离心风轮、组合离心风轮及空调器 |
CN106678967A (zh) * | 2016-12-30 | 2017-05-1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离心风轮、组合离心风轮及空调器 |
CN106765575A (zh) * | 2016-12-30 | 2017-05-3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
CN106678967B (zh) * | 2016-12-30 | 2022-04-1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离心风轮、组合离心风轮及空调器 |
CN106678968B (zh) * | 2016-12-30 | 2022-04-1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离心风轮、组合离心风轮及空调器 |
CN106765575B (zh) * | 2016-12-30 | 2022-06-1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
CN109026829A (zh) * | 2018-10-24 | 2018-12-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离心风叶、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
CN109578329A (zh) * | 2018-12-30 | 2019-04-05 | 上海朴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风机复合叶轮和一种风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175640U (zh) | 离心风轮 | |
CN106133330B (zh) | 电风扇用的螺旋桨风扇、电风扇 | |
CN104061187A (zh) | 一种轴流风叶、轴流风机及空调机 | |
CN102374194B (zh) | 一种轴流风轮 | |
WO2018232838A1 (zh) | 风轮、风机及制冷设备 | |
CN203130602U (zh) | 空调器用贯流风扇、贯流风机及空调器 | |
CN208778339U (zh) | 一种轴流风轮及其应用的轴流风机 | |
CN103486081B (zh) | 轴流风叶、风机及空调器室外机 | |
CN107956739B (zh) | 贯流风轮及空调器 | |
CN205677862U (zh) | 一种用于三相无刷交流发电机的离心式风扇 | |
CN202628612U (zh) | 轴流风叶、风机及空调器室外机 | |
CN102852854A (zh) | 落地式空调器及其斜流风扇 | |
CN102536900A (zh) | 一种轴流风轮 | |
CN104895838A (zh) | 轴流风叶及轴流风机 | |
CN204176804U (zh) | 空调室外机及其出风格栅 | |
CN103900167B (zh) | 风机的出风保护罩、风机和空调器室外机 | |
CN105889128A (zh) | 离心风叶、外转子风机及空调器 | |
CN205977816U (zh) | 导流圈、离心风机及空调 | |
CN203809351U (zh) | 风机和空调器室外机 | |
CN202707612U (zh) | 轴流风叶 | |
CN202883468U (zh) | 落地式空调器及其斜流风扇 | |
CN103174672B (zh) | 后倾式斜流送风叶轮 | |
CN203810595U (zh) | 风机的出风保护罩、风机和空调器室外机 | |
CN104964409B (zh) | 风道结构及空气处理设备 | |
CN202579307U (zh) | 轴流风轮结构及轴流风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