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55383U - 蓝牙防丢报警器 - Google Patents
蓝牙防丢报警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155383U CN204155383U CN201420665353.9U CN201420665353U CN204155383U CN 204155383 U CN204155383 U CN 204155383U CN 201420665353 U CN201420665353 U CN 201420665353U CN 204155383 U CN204155383 U CN 2041553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capacity
- microcontroller
- resistance
- pins
- bluetoo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蓝牙防丢报警器,它包括集成BLE4.0蓝牙功能的微控制器、报警模块以及感应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感应模块与微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超预先设定距离报警、振动感应以及主动寻找功能的蓝牙防丢报警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蓝牙防丢报警器采用微控制器与蓝牙接收装置进行蓝牙通信,可根据蓝牙信号的强弱进行距离判定,当蓝牙防丢报警器与蓝牙接收装置超过一定距离时,发出警报提醒。2.蓝牙防丢报警器上设有感应模块,当受监控物件移动时,感应模块可感应到并通过蓝牙向蓝牙接收装置报警提醒。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一种蓝牙防丢报警器。
背景技术
手机以及带蓝牙功能的笔记本电脑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不断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手机和笔记本体积小,重量轻,很容易遗失和被窃,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此外,一些不具备蓝牙功能的物件,如钱包、挎包、相机等也容易遗失和被窃。人们普遍希望能有一种操作简单,便于携带的工具,能在物件可能遗失之前自动提醒主人。市面上现有的普通的蓝牙防丢器无法提前感应物件有被盗窃的危险,只能在物件超过一定距离后报警,此时我们离物件已有一段距离,给物件的找回增加了难度。例如在公交车上手机被盗窃,由于距离没有超过蓝牙设定值,报警装置不会报警,只有当窃贼下车后警报才会启动,由于公交车比较拥挤,追回物件难度较大,普通的蓝牙防丢器就形同虚设。即使我们在手机被盗和窃贼下车之间的时间段发现手机被盗,普通的蓝牙防丢器也无法确定手机位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超预先设定距离报警、振动感应以及主动寻找功能的蓝牙防丢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蓝牙防丢报警器,它包括集成BLE4.0蓝牙功能的微控制器、报警模块以及感应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微控制器电连接,微控制器与蓝牙接收装置进行蓝牙通信,并根据蓝牙信号强弱控制报警模块进行自动报警;所述感应模块与微控制器电连接;感应模块感应外部作用力后通过微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至蓝牙接收装置,蓝牙接收装置通过蓝牙通信控制报警模块进行自动报警。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蓝牙防丢报警器采用微控制器与蓝牙接收装置进行蓝牙通信,可根据蓝牙信号的强弱进行距离判定,当蓝牙防丢报警器与蓝牙接收装置超过一定距离时,发出警报提醒。
2.蓝牙防丢报警器上设有感应模块,当受监控物件移动时,感应模块可感应到并通过蓝牙向蓝牙接收装置报警提醒。
3.蓝牙防丢报警器具有双向查找功能,蓝牙接收装置可通过蓝牙信号令蓝牙防丢报警器发出声光警报,提示其所在位置;蓝牙防丢报警器上也设有查找键,通过其能向蓝牙接收装置发送信号,使得蓝牙接收装置发出声光警报,提示其所在位置。
4.蓝牙防丢报警器采用集成BLE4.0蓝牙功能的微控制器,功耗低、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蓝牙防丢报警器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2是集成BLE4.0蓝牙功能的微控制器单元的电路图。
图3是天线单元的电路图。
图4是振动传感器单元的电路图。
图5是报警单元的电路图。
图6是系统供电单元的电路图。
标号说明:1微控制器、2压电式振动传感器、3压电蜂鸣器、4指示灯、5输入模块、6电源供电模块、7蓝牙接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蓝牙防丢报警器的实施例示意图。
一种蓝牙防丢报警器,它包括集成BLE4.0蓝牙功能的微控制器1、报警模块以及感应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微控制器1电连接,微控制器1与蓝牙接收装置7进行蓝牙通信,并根据蓝牙信号强弱控制报警模块进行自动报警;所述感应模块与微控制器1电连接;感应模块感应外部作用力后通过微控制器1发送报警信号至蓝牙接收装置7,蓝牙接收装置7通过蓝牙通信控制报警模块进行自动报警。
所述感应模块为用于监测振动或者晃动状态的压电式振动传感器2。为了尽可能使蓝牙防丢报警器整体外观小巧,便于灵活放置,压电式振动传感器2采用片状压电式振动传感器2。所述压电式振动传感器2通过模数转换器(ADC)与微控制器1连接。压电式振动传感器2通过内部运算放大器放大后经过模数转换器(ADC),将振动幅度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压电蜂鸣器3以及指示灯4。压电蜂鸣器3通过GPIO与微控制器1连接,并通过PWM控制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LED指示灯4直接通过GPIO驱动。
它还包括与微控制器1电连接的输入模块5,所述输入模块5包括设定键、复位键以及查找键;所述查找键通过微控制器1向蓝牙接收装置7发出蓝牙信号,进而使蓝牙接收装置7发出声音和/或振动提醒。复位键通过外部复位电路实现。
它还包括电源供电模块6,所述电源供电模块6与微控制器1电连接。
所述蓝牙接收装置7为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其他具备蓝牙通讯功能的装置。
鉴于目前市面上的类似产品,在使用中存在多种局限性,容易出现不报警或者乱报警现象,本实用新型采用移动监测、震动监测等手段,克服了以上的不足。
防遗忘功能:工作时,微控制器1与蓝牙接收装置7进行蓝牙通信,并利用蓝牙信号的强弱实现距离计算和定位,当微控制器1与蓝牙接收装置7之间距离超出设定值时报警提醒,微控制器1与蓝牙接收装置7的报警距离可以通过设定调整,以适应不同场合。应用实例:将蓝牙防丢报警器放置在钱包中,将手机和钱包其中一个遗忘携带时,手机和蓝牙防丢报警器会提醒我们。
防盗窃功能:当需要防窃时,将蓝牙防丢报警器上的感应模块开启,感应模块可感应外部作用力,并及时通过手机提醒我们放置蓝牙防丢报警器的物件有被盗窃的可能,再根据距离测算功能,一旦发现蓝牙防丢报警器有位移的趋势,就可以判断物件可能被盗,以达到在窃贼远离我们之前预警的作用,其也可利用在防盗门上或者车辆防盗上。
双向查找功能: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经历,手机在家中随意丢放,当需要时往往很难找到,一般需要借用他人手机拨通失落手机的号码,使其发出电话铃声从而进行查找;在公交车上发现手机被盗却无法找出手机位置。本实用新型中蓝牙接收装置7可通过蓝牙通信控制报警模块进行自动报警;蓝牙防丢报警器上的查找键可以通过微控制器1向蓝牙接收装置7发出蓝牙信号,进而使蓝牙接收装置7发出声音和/或振动提醒,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所述微控制器1、报警模块以及感应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感L4、电阻R1、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85、电阻R86、振荡器Y1、振荡器Y2、振荡器Y3、LED1、LED2、LED3、LED4、扬声器、放大器、三极管Q2、天线ANT。
微控制器U1的型号为CC2541KHB,微控制器U1的1引脚接地;微控制器U1的6引脚与电阻R86的一端相连,电阻R8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85的一端相连,电阻R85的另一端与扬声器相连,扬声器与供电电源VCC端相连;微控制器U1的7引脚与电阻R6的一端相连,电阻R6的另一端与LED4相连,LED4接地;微控制器U1的8引脚与电阻R5的一端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与LED2相连,LED2接地;微控制器U1的9引脚与电阻R4的一端相连,电阻R4的另一端与LED3相连,LED3接地;微控制器U1的10引脚分别与供电电源VCC端以及电容C12相连,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微控制器U1的11引脚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LED1相连,LED1接地;微控制器U1的14引脚与放大器的1引脚相连,放大器的11引脚接地,放大器的4引脚与供电电源AVDD端相连,放大器的2引脚分别与电阻R33以及振荡器Y3的2引脚相连,电阻R33接地,放大器的3引脚分别与电阻R31以及电阻R32相连,电阻R31与供电电源AVDD端相连,电阻R32与振荡器Y3的1引脚相连并接地;微控制器U1的19引脚与开关相连并接地;微控制器U1的21引脚分别与电容C18、微控制器U1的24引脚、电容C13、微控制器U1的27引脚、电容C15、微控制器U1的28引脚、电容C14、微控制器U1的29引脚、电阻R1、微控制器U1的30引脚、电容C17以及微控制器U1的31引脚相连并与供电电源AVDD端相连,电容C18、电容C13、电容C15、电容C14、电阻R1以及电容C17分别接地;微控制器U1的22引脚分别与振荡器Y3的1引脚以及电容C6相连,电容C6接地;微控制器U1的23引脚分别与振荡器Y3的2引脚以及电容C7相连,电容C7接地;微控制器U1的25引脚与电容C2一端相连,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感L1以及电容C4相连,电感L1另一端接地,电容C4另一端分别与电感L3以及电感L2相连,电感L2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以及电容C1相连,电容C3另一端接地,电容C1另一端与微控制器U1的26引脚相连,电感L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5以及电感L4相连,电容C5另一端接地,电感L4另一端与天线ANT相连并接地;微控制器U1的32引脚分别与电容C8以及振荡器Y1的2引脚相连,电容C8接地;微控制器U1的33引脚分别与电容C9以及振荡器Y1的1引脚相连,电容C9接地;微控制器U1的39引脚分别与供电电源VCC端以及电容C10相连,电容C10接地;微控制器U1的40引脚与电容C11一端相连,电容C11另一端接地。
振荡器Y1和电容C8电容C9构成外部低频振荡电路;振荡器Y2和电容C6电容C7构成外部高频振荡电路;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感L4和天线ANT构成电磁频率(RF)输出电路。
Claims (8)
1.一种蓝牙防丢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集成BLE4.0蓝牙功能的微控制器(1)、报警模块以及感应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微控制器(1)电连接,微控制器(1)与蓝牙接收装置(7)进行蓝牙通信,并根据蓝牙信号强弱控制报警模块进行自动报警;所述感应模块与微控制器(1)电连接;感应模块感应外部作用力后通过微控制器(1)发送报警信号至蓝牙接收装置(7),蓝牙接收装置(7)通过蓝牙通信控制报警模块进行自动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防丢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为用于监测振动或者晃动状态的压电式振动传感器(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防丢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式振动传感器(2)通过模数转换器与微控制器(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防丢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压电蜂鸣器(3)以及指示灯(4)。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蓝牙防丢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与微控制器(1)电连接的输入模块(5),所述输入模块(5)包括设定键、复位键以及查找键;所述查找键通过微控制器(1)向蓝牙接收装置(7)发出蓝牙信号,进而使蓝牙接收装置(7)发出声音和/或振动提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蓝牙防丢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电源供电模块(6),所述电源供电模块(6)与微控制器(1)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蓝牙防丢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接收装置(7)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蓝牙防丢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1)、报警模块以及感应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感L4、电阻R1、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85、电阻R86、振荡器Y1、振荡器Y2、振荡器Y3、LED1、LED2、LED3、LED4、扬声器、放大器、三极管Q2、天线ANT;
微控制器(1)U1的型号为CC2541KHB,微控制器(1)U1的1引脚接地;微控制器(1)U1的6引脚与电阻R86的一端相连,电阻R8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85的一端相连,电阻R85的另一端与扬声器相连,扬声器与供电电源VCC端相连;微控制器(1)U1的7引脚与电阻R6的一端相连,电阻R6的另一端与LED4相连,LED4接地;微控制器(1)U1的8引脚与电阻R5的一端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与LED2相连,LED2接地;微控制器(1)U1的9引脚与电阻R4的一端相连,电阻R4的另一端与LED3相连,LED3接地;微控制器(1)U1的10引脚分别与供电电源VCC端以及电容C12相连,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微控制器(1)U1的11引脚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LED1相连,LED1接地;微控制器(1)U1的14引脚与放大器的1引脚相连,放大器的11引脚接地,放大器的4引脚与供电电源AVDD端相连,放大器的2引脚分别与电阻R33以及振荡器Y3的2引脚相连,电阻R33接地,放大器的3引脚分别与电阻R31以及电阻R32相连,电阻R31与供电电源AVDD端相连,电阻R32与振荡器Y3的1引脚相连并接地;微控制器(1)U1的19引脚与开关相连并接地;微控制器(1)U1的21引脚分别与电容C18、微控制器(1)U1的24引脚、电容C13、微控制器(1)U1的27引脚、电容C15、微控制器(1)U1的28引脚、电容C14、微控制器(1)U1的29引脚、电阻R1、微控制器(1)U1的30引脚、电容C17以及微控制器(1)U1的31引脚相连并与供电电源AVDD端相连,电容C18、电容C13、电容C15、电容C14、电阻R1以及电容C17分别接地;微控制器(1)U1的22引脚分别与振荡器Y3的1引脚以及电容C6相连,电容C6接地;微控制器(1)U1的23引脚分别与振荡器Y3的2引脚以及电容C7相连,电容C7接地;微控制器(1)U1的25引脚与电容C2一端相连,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感L1以及电容C4相连,电感L1另一端接地,电容C4另一端分别与电感L3以及电感L2相连,电感L2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以及电容C1相连,电容C3另一端接地,电容C1另一端与微控制器(1)U1的26引脚相连,电感L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5以及电感L4相连,电容C5另一端接地,电感L4另一端与天线ANT相连并接地;微控制器(1)U1的32引脚分别与电容C8以及振荡器Y1的2引脚相连,电容C8接地;微控制器(1)U1的33引脚分别与电容C9以及振荡器Y1的1引脚相连,电容C9接地;微控制器(1)U1的39引脚分别与供电电源VCC端以及电容C10相连,电容C10接地;微控制器(1)U1的40引脚与电容C11一端相连,电容C11另一端接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65353.9U CN204155383U (zh) | 2014-11-07 | 2014-11-07 | 蓝牙防丢报警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65353.9U CN204155383U (zh) | 2014-11-07 | 2014-11-07 | 蓝牙防丢报警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155383U true CN204155383U (zh) | 2015-02-11 |
Family
ID=52513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66535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55383U (zh) | 2014-11-07 | 2014-11-07 | 蓝牙防丢报警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155383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39447A (zh) * | 2015-04-30 | 2015-09-30 | 成都迈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防丢型感应充电的表带 |
CN105303790A (zh) * | 2015-08-07 | 2016-02-03 | 北京自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通过敲击配对的蓝牙防丢装置及敲击配对方法 |
CN106097677A (zh) * | 2016-08-19 | 2016-11-09 | 北海华源电子有限公司 | 识别通讯设备是否被携带的装置 |
CN106097678A (zh) * | 2016-08-19 | 2016-11-09 | 北海华源电子有限公司 | 识别通讯设备是否被携带的方法 |
CN111415493A (zh) * | 2020-04-01 | 2020-07-14 | 宿迁市计量测试所 | 一种快速报警的可燃气体报警电路 |
-
2014
- 2014-11-07 CN CN201420665353.9U patent/CN20415538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39447A (zh) * | 2015-04-30 | 2015-09-30 | 成都迈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防丢型感应充电的表带 |
CN105303790A (zh) * | 2015-08-07 | 2016-02-03 | 北京自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通过敲击配对的蓝牙防丢装置及敲击配对方法 |
CN106097677A (zh) * | 2016-08-19 | 2016-11-09 | 北海华源电子有限公司 | 识别通讯设备是否被携带的装置 |
CN106097678A (zh) * | 2016-08-19 | 2016-11-09 | 北海华源电子有限公司 | 识别通讯设备是否被携带的方法 |
CN106097678B (zh) * | 2016-08-19 | 2018-06-01 | 北海华源电子有限公司 | 识别通讯设备是否被携带的方法 |
CN106097677B (zh) * | 2016-08-19 | 2018-08-28 | 北海华源电子有限公司 | 识别通讯设备是否被携带的装置 |
CN111415493A (zh) * | 2020-04-01 | 2020-07-14 | 宿迁市计量测试所 | 一种快速报警的可燃气体报警电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155383U (zh) | 蓝牙防丢报警器 | |
CN202563627U (zh) | 随身物品无线防盗报警器 | |
CN204315013U (zh) | 便携式智能防盗防遗失报警器 | |
GB2409084A (en) | Distance alerter | |
CN205179320U (zh) | 一种新型防丢失蓝牙耳机 | |
CN202472860U (zh) | 随行幼儿及物品防丢失提醒报警装置 | |
CN203465534U (zh) | 一种盲人手表 | |
CN202563629U (zh) | 一种新型手机防盗器 | |
CN203966269U (zh) | 笔记本防盗报警器 | |
CN203260137U (zh) | 基于蓝牙通信的位移监测式防盗装置 | |
CN206946664U (zh) | 一种蓝牙防丢系统 | |
CN203276514U (zh) | 一种报警装置 | |
CN201829583U (zh) | 一种配设有报警装置的防盗电池 | |
CN201742447U (zh) | 一种防盗手机及追踪器 | |
CN203327003U (zh) | 一种具有手机防丢失功能、来电提醒功能的蓝牙手链 | |
CN202016521U (zh) | 无线移动式实时防盗告知器 | |
JP2011097178A (ja) | 報知装置及び報知方法 | |
CN207403697U (zh) | 用于电力运载车的远程通信报警装置 | |
CN203250361U (zh) | 一种声音采集报警模块 | |
CN207097211U (zh) | 一种移动终端防丢系统 | |
CN201233637Y (zh) | 一种近距离报警式终端 | |
CN207367348U (zh) | 一种智能寻物和防盗系统 | |
US20150070169A1 (en) | Personal Possession Alarm | |
CN204472756U (zh) | 汽车电动车影像防盗套装 | |
CN205541329U (zh) | 一种智能防丢伞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1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