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4136771U - 一种汽车及其加油口盖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及其加油口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36771U
CN204136771U CN201420553885.3U CN201420553885U CN204136771U CN 204136771 U CN204136771 U CN 204136771U CN 201420553885 U CN201420553885 U CN 201420553885U CN 204136771 U CN204136771 U CN 204136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ler cap
spring
cap body
pivoted arm
fixed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538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学宾
胡海涛
韩小爽
潘凤刚
黄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angan Automobil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angan Automobil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angan Automobil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angan Automobil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538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36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36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3677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及其加油口盖结构,加油口盖结构包括加油口盖固定支座;加油口盖本体,其一端通过转臂可转动地与加油口盖固定支座连接,转臂的一端与加油口盖本体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加油口盖固定支座上;变形时有垂直于加油口盖本体的转动轴线的回复力的弹簧,其固定端设置在加油口盖固定支座上并位于转臂远离加油口盖本体的一侧,运动端设置在转臂的弹簧固定部上,当加油口盖本体转至平衡位置时弹簧固定部距弹簧运动端的距离最小。本实用新型应用时不需要加油口盖本体转入侧围外板,侧围外板仅需满足在加油口盖本体关闭时加油口盖本体能够置入其安装孔内,所以降低了对侧围外板的型面及工艺的要求,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及其加油口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及其加油口盖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加油口盖是轿车开启件系统中非常关键的部件之一,该总成与车身的侧围外板之间须有良好的配合关系,作为车身上重要的功能件,必须保证加油口盖正常的开闭功能。
一般汽车加油口盖中控解锁后,加油口盖不自动弹开,受到一个向里的关闭力;当加油口盖开到一定的角度(即到达弹簧平衡点)后,加油口盖会受到一个向外的开启力,保证加油口盖能够打开并且使其不自动关闭。
目前,常用的钣金加油口盖在中控解锁后,开启方式为翘翘板按压开启,开启时加油口盖会围绕翘翘板转动,加油口盖的一半会转动到侧围外板内部,也就是说,在加油口盖关闭时加油口盖会设置于侧围外板的安装孔内,在加油口盖开启时侧围外板的安装孔还需要供加油口盖转入,这种开启方式对侧围外板的型面及工艺要求较高,导致成本较高。
此外,上述且加油口盖结构按压开启比较费力,且只能应用于方形加油口盖。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汽车的加油口盖结构,以降低对车身的侧围外板的型面及工艺的要求,从而降低成本,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的加油口盖结构,以降低对车身的侧围外板的型面及工艺的要求,从而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加油口盖结构的汽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的加油口盖结构,包括:
用于设置在汽车的侧围外板上的加油口盖固定支座;
能够设置于所述侧围外板的安装孔内的加油口盖本体,所述加油口盖本体的一端通过转臂可转动地与所述加油口盖固定支座连接,所述转臂的一端与所述加油口盖本体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加油口盖固定支座上;
变形时具有垂直于所述加油口盖本体的转动轴线的回复力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加油口盖固定支座上并位于所述转臂远离所述加油口盖本体的一侧,运动端设置在所述转臂的弹簧固定部上,且当所述加油口盖本体转动至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平衡位置时所述弹簧固定部距所述弹簧的运动端的距离最小。
优选的,上述加油口盖结构中,所述弹簧为具有四个直角折弯的异形弹簧,所述异形弹簧的固定端为与所述转动轴线平行的固定直线段,运动端为与所述转动轴线平行的运动直线段。
优选的,上述加油口盖结构中,所述加油口盖固定支座远离所述加油口盖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沿所述转动轴线方向布置的弧形卡接槽和包裹在所述弧形卡接槽外侧的弧形限位凸起,所述弧形限位凸起与所述弧形卡接槽配合形成第一卡接孔,所述固定直线段可转动地卡设在所述第一卡接孔内。
优选的,上述加油口盖结构中,所述弹簧固定部为焊接在所述转臂上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设置有沿所述转动轴线方向布置的第二卡接孔,所述运动直线段可转动地卡设在所述第二卡接孔内。
优选的,上述加油口盖结构中,所述加油口盖固定支座上设置有沿所述转动轴线方向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臂靠近所述加油口盖固定支座的一端设置有沿所述转动轴线方向布置的旋转孔,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旋转孔内。
优选的,上述加油口盖结构中,所述转臂远离所述加油口盖固定支座的一端与所述加油口盖本体塞焊连接。
优选的,上述加油口盖结构中,所述加油口盖本体包括:
能够与所述侧围外板的安装孔配合的加油口盖外板,所述加油口盖外板上设置有辅助开启部;
设置在所述加油口盖外板内表面上的加油口盖内板,所述加油口盖内板具有能够与卡设在所述侧围外板内侧的锁销。
优选的,上述加油口盖结构中,所述辅助开启部为设置在所述加油口盖外板外表面上的扣手;所述加油口盖内板为中空的环形板。
优选的,上述加油口盖结构中,所述加油口盖本体还包括两个缓冲块,所述加油口盖内板具有两个向远离所述加油口盖外板的方向突出的突边,所述缓冲块一一对应地套设在所述突边上。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的加油口盖结构包括加油口盖固定支座、加油口盖本体、转臂和弹簧;其中,加油口盖固定支座用于设置在汽车的侧围外板上;加油口盖本体能够设置于侧围外板的安装孔内,加油口盖本体的一端通过转臂可转动地与加油口盖固定支座连接;转臂的一端与加油口盖本体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加油口盖固定支座上;弹簧变形时具有垂直于加油口盖本体的转动轴线的回复力,弹簧的固定端设置在加油口盖固定支座上并位于转臂远离加油口盖本体的一侧,运动端设置在转臂的弹簧固定部上,且当加油口盖本体转动至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平衡位置时弹簧固定部距弹簧的运动端的距离最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当加油口盖本体转动至平衡位置时弹簧的长度最短。
本实用新型的加油口盖结构应用时,当汽车中控解锁以后,加油口盖本体置于侧围外板的安装孔内,位于关闭位置,此时弹簧会受压变形,具有向内的力臂,从而对加油口盖本体施加向内的回复力,使加油口盖本体不能自动打开;然后对加油口盖本体施加向外(即朝向开启方向)的作用力,以克服弹簧的作用力而开启加油口盖本体,使加油口盖本体连带着转臂一起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弹簧固定部距弹簧的运动端的距离会逐渐缩小,当加油口盖本体转到平衡位置时弹簧固定部距弹簧的运动端的距离最小,此时弹簧的运动端位于弹簧的固定端与加油口盖本体的转动轴线的连线上,弹簧的力臂为0,转动力矩为0,所以没有转动力;继续使加油口盖本体转过平衡位置以后,弹簧固定部距弹簧的运动端的距离会逐渐增大,并受到向外的力矩,受压变形的弹簧会对加油口盖本体施加向外的回复力,此时无需再施加外力,靠弹簧自身向外的回复力能够实现加油口盖本体完全开启,并保证其不能自动关闭。
综上可知,上述加油口盖结构在应用的过程中,仅需要将加油口盖本体连带转臂围绕加油口盖固定支座转动,从而利用弹簧的回复力即可实现加油口盖本体的开启和关闭。整个过程中不需要加油口盖本体转入侧围外板,侧围外板仅需要满足在加油口盖本体关闭时加油口盖本体能够置于其安装孔内,所以降低了对车身的侧围外板的型面及工艺的要求,从而降低了成本。
此外,由于上述加油口盖结构在弹簧回复力的辅助作用下实现了开启和关闭,所以按压开启比较省力,同时能够适用于所有形状的加油口盖,通用性较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侧围外板和设置在所述侧围外板上的加油口盖结构,所述加油口盖结构为上述任一种加油口盖结构,由于上述加油口盖结构具有上述效果,具有上述加油口盖结构的汽车具有同样的效果,故本文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油口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臂和弹簧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油口盖固定支座和弹簧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油口盖结构的运动受力情况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加油口盖结构,降低了对车身的侧围外板的型面及工艺的要求,从而降低了成本。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附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加油口盖结构包括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加油口盖本体、转臂3和弹簧4;其中,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用于设置在汽车的侧围外板上;加油口盖本体能够设置于侧围外板的安装孔内,加油口盖本体的一端通过转臂3可转动地与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连接;转臂3的一端与加油口盖本体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上;弹簧4变形时具有垂直于加油口盖本体的转动轴线的回复力,弹簧4的固定端设置在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上并位于转臂3远离加油口盖本体的一侧,运动端设置在转臂3的弹簧4固定部上,且当加油口盖本体转动至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平衡位置时弹簧4固定部距弹簧4的运动端的距离最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簧4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当加油口盖本体转动至平衡位置时弹簧4的长度最短。
本实用新型的加油口盖结构应用时,当汽车中控解锁以后,加油口盖本体置于侧围外板的安装孔内,位于关闭位置,此时弹簧4会受压变形,具有向内的力臂,从而对加油口盖本体施加向内的回复力,使加油口盖本体不能自动打开;然后对加油口盖本体施加向外(即朝向开启方向)的作用力,以克服弹簧4的作用力而开启加油口盖本体,使加油口盖本体连带着转臂3一起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弹簧4固定部距弹簧4的运动端的距离会逐渐缩小,当加油口盖本体转到平衡位置时弹簧4固定部距弹簧4的运动端的距离最小,此时弹簧4的运动端位于弹簧4的固定端与加油口盖本体的转动轴线的连线上,弹簧4的力臂为0,转动力矩为0,所以没有转动力;继续使加油口盖本体转过平衡位置以后,弹簧4固定部距弹簧4的运动端的距离会逐渐增大,并受到向外的力矩,,受压变形的弹簧4会对加油口盖本体施加向外的回复力,此时无需再施加外力,靠弹簧4自身向外的回复力能够实现加油口盖本体完全开启,并保证其不能自动关闭。
综上可知,上述加油口盖结构在应用的过程中,仅需要将加油口盖本体连带转臂3围绕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转动,从而利用弹簧4的回复力即可实现加油口盖本体的开启和关闭。整个过程中不需要加油口盖本体转入侧围外板,侧围外板仅需要满足在加油口盖本体关闭时加油口盖本体能够置于其安装孔内,所以降低了对车身的侧围外板的型面及工艺的要求,从而降低了成本。
此外,由于上述加油口盖结构在弹簧4回复力的辅助作用下实现了开启和关闭,所以按压开启比较省力,同时能够适用于所有形状的加油口盖,通用性较好。
优选的,弹簧4为具有四个直角折弯的异形弹簧,异形弹簧的固定端为与转动轴线平行的固定直线段,运动端为与转动轴线平行的运动直线段。如图2和图3所示,该异形弹簧由钢丝折弯四次制成,具有较好的抗压性,使用寿命较长,进而提高了加油口盖结构的使用寿命。当然,上述弹簧4还可以为Z形或者其他形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远离加油口盖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沿转动轴线方向布置的弧形卡接槽和包裹在弧形卡接槽外侧的弧形限位凸起,弧形限位凸起与弧形卡接槽配合形成第一卡接孔,如图3所示,弹簧4的固定直线段可转动地卡设在第一卡接孔内,能够较好地对弹簧4的固定端进行限位,而且上述弧形卡接槽的长度等于上述固定直线段,能够防止弹簧4沿转动轴线的位移,保证了弹簧4的稳固性。当然,还可以在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直接设置连接凸起,在连接凸起上开设安装孔,使弹簧4的固定直线段可转动地卡设在上述安装孔内。
如图2所示,弹簧4固定部为焊接在转臂3上的弧形板31,弧形板31上设置有沿转动轴线方向布置的第二卡接孔,弹簧4的运动直线段可转动地卡设在第二卡接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弧形板31形成弹簧4固定部,结构比较简单,便于制造。上述弹簧4固定部还可以为转臂3上的弧形凸起或者设置在转臂3上的矩形块等。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上设置有沿转动轴线方向设置的转轴5,转臂3靠近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的一端设置有沿转动轴线方向布置的旋转孔,转轴5可转动地设置在旋转孔内。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轴5和旋转孔实现了转臂3与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的转动配合;装配时,首先使弧形板31与转臂3焊接到一起,再与转轴5包卷,通过对转臂3的端部包卷形成上述旋转孔,并使转轴5与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焊接,进而形成固定支座总成,便于加工和装配。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加油口盖本体的平衡位置位于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的中间位置,如图4所示。弹簧4的固定端中心点A与转轴5的中心点C的连线为加油口盖本体转动过程中的平衡线,弹簧4的固定端中心点A与弹簧4的运动端中心点B连线为加油口盖本体所受弹簧力的受力方向。
该加油口盖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加油口盖本体处于关闭位置时,弹簧4的固定端中心点A与弹簧4的运动端中心点B连线位于弹簧4的固定端中心点A与转轴5的中心点C连线的内侧,此时加油口盖本体受到弹簧4向内的关闭力,即图4中朝向关闭位置的作用力F,从而保证加油口盖本体在解锁后不自动开启;
当加油口盖本体转动到平衡位置时,弹簧4的固定端中心点A与弹簧4的运动端中心点B连线和弹簧4的固定端中心点A与转轴5的中心点C连线相互重合,此时弹簧4对加油口盖本体没有作用力,即F=0,该平衡位置是加油口盖本体受力方向的转换点;
当加油口盖本体转动到开启位置即开启到最大角度时,弹簧4的固定端中心点A与弹簧4的运动端中心点B连线位于弹簧4的固定端中心点A与转轴5的中心点C连线的外侧,此时加油口盖本体受到弹簧4向外的开启力,即图4中朝向开启位置的作用力F,从而保证加油口盖本体转过平衡位置后能顺利开启,并保证加油口盖本体开启到最大角度后不自动关闭。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在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上设置圆形孔,在转臂3上设置可转动地设置在该圆形孔内的旋转部;或者使转臂3和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通过合页铰接相连,以实现同样的使转臂3可转动地与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连接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不再一一赘述。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方式,转臂3远离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的一端与加油口盖本体塞焊连接。具体的,转臂3远离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连接孔;当装配好上述固定支座总成后,使转臂3与加油口盖本体在上述连接孔处塞焊,从而形成加油口盖总成,再将弹簧4两端分别卡接在弹簧4固定部和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上。本实用新型使转臂3和加油口盖本体之间采用塞焊固定连接,能够避免在加油口盖本体开设连接孔,从而简化了加工步骤,还能避免因使用连接件(如螺钉)而占用的空间,并且保证了较好的连接强度。
上述加油口盖本体优选地包括:能够与侧围外板的安装孔配合的加油口盖外板1,加油口盖外板1上设置有辅助开启部;设置在加油口盖外板1内表面上的加油口盖内板2,加油口盖内板2具有能够与卡设在侧围外板内侧的锁销21。当加油口盖本体位于关闭位置时,加油口盖内板2的锁销21会卡设在侧围外板内侧,所以能够利用弹簧4的回复力以及锁销21的共同作用使加油口盖本体不自动开启,从而能够保证加油口盖本体的稳固性。此外,本实施例的加油口盖外板1与加油口盖内板2可通过包边连接形成加油口盖本体,便于加工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辅助开启部为设置在加油口盖外板1外表面上的扣手11。本实用新型通过人工扣起加油口盖外板1上的扣手11向外用力,使其克服弹簧4的回复力而开启加油口盖本体,便于将加油口盖本体向外掀起。当然,上述扣手11还可以替换为把手或者凸起,通过向外压起把手或者凸起即可将同样向外开启加油口盖本体。
进一步的,加油口盖内板2为中空的环形板。本实施例的加油口盖内板2为中空结构,能够节省材料,减轻加油口盖本体重量。
优选的,上述加油口盖本体还包括两个缓冲块,加油口盖内板2具有两个向远离加油口盖外板1的方向突出的突边22,缓冲块一一对应地套设在突边22上。当加油口盖本体转到关闭位置时,缓冲块位于加油盖本体和汽车的油箱之间,能够缓冲外界对加油口盖本体的冲击力,减少了加油口盖本体发生的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当然,上述缓冲块与突边22还可以均为其它个数,如3个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侧围外板和设置在侧围外板上的加油口盖结构,该加油口盖结构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加油口盖结构;降低了对车身的侧围外板的型面及工艺的要求,从而降低了成本,其优点是由汽车的加油口盖结构带来的,具体的请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相关的部分,在此就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的加油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设置在汽车的侧围外板上的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
能够设置于所述侧围外板的安装孔内的加油口盖本体,所述加油口盖本体的一端通过转臂(3)可转动地与所述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连接,所述转臂(3)的一端与所述加油口盖本体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上;
变形时具有垂直于所述加油口盖本体的转动轴线的回复力的弹簧(4),所述弹簧(4)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上并位于所述转臂(3)远离所述加油口盖本体的一侧,运动端设置在所述转臂(3)的弹簧(4)固定部上,且当所述加油口盖本体转动至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平衡位置时所述弹簧(4)固定部距所述弹簧(4)的运动端的距离最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为具有四个直角折弯的异形弹簧,所述异形弹簧的固定端为与所述转动轴线平行的固定直线段,运动端为与所述转动轴线平行的运动直线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油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远离所述加油口盖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沿所述转动轴线方向布置的弧形卡接槽和包裹在所述弧形卡接槽外侧的弧形限位凸起,所述弧形限位凸起与所述弧形卡接槽配合形成第一卡接孔,所述固定直线段可转动地卡设在所述第一卡接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油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固定部为焊接在所述转臂(3)上的弧形板(31),所述弧形板(31)上设置有沿所述转动轴线方向布置的第二卡接孔,所述运动直线段可转动地卡设在所述第二卡接孔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上设置有沿所述转动轴线方向设置的转轴(5),所述转臂(3)靠近所述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的一端设置有沿所述转动轴线方向布置的旋转孔,所述转轴(5)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旋转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油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3)远离所述加油口盖固定支座(6)的一端与所述加油口盖本体塞焊连接。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加油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口盖本体包括:
能够与所述侧围外板的安装孔配合的加油口盖外板(1),所述加油口盖外板(1)上设置有辅助开启部;
设置在所述加油口盖外板(1)内表面上的加油口盖内板(2),所述加油口盖内板(2)具有能够与卡设在所述侧围外板内侧的锁销(2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油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开启部为设置在所述加油口盖外板(1)外表面上的扣手(11);所述加油口盖内板(2)为中空的环形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油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口盖本体还包括两个缓冲块,所述加油口盖内板(2)具有两个向远离所述加油口盖外板(1)的方向突出的突边(22),所述缓冲块一一对应地套设在所述突边(22)上。
10.一种汽车,包括侧围外板和设置在所述侧围外板上的加油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口盖结构为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加油口盖结构。
CN201420553885.3U 2014-09-24 2014-09-24 一种汽车及其加油口盖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36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53885.3U CN204136771U (zh) 2014-09-24 2014-09-24 一种汽车及其加油口盖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53885.3U CN204136771U (zh) 2014-09-24 2014-09-24 一种汽车及其加油口盖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36771U true CN204136771U (zh) 2015-02-04

Family

ID=52413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5388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36771U (zh) 2014-09-24 2014-09-24 一种汽车及其加油口盖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36771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9499A (zh) * 2016-04-27 2016-07-27 重庆动霸科技有限公司 油电混合动力后桥加力器总成
CN108725185A (zh) * 2017-04-18 2018-11-0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壳体的卡合附件和包覆模制件
CN110293837A (zh) * 2018-03-23 2019-10-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供油部构造
CN110891818A (zh) * 2017-07-14 2020-03-17 株式会社利富高 车辆的盖装置
CN111032410A (zh) * 2017-08-25 2020-04-17 株式会社利富高 盖的施力结构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9499A (zh) * 2016-04-27 2016-07-27 重庆动霸科技有限公司 油电混合动力后桥加力器总成
CN108725185A (zh) * 2017-04-18 2018-11-0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壳体的卡合附件和包覆模制件
CN108725185B (zh) * 2017-04-18 2021-06-0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壳体的卡合附件和包覆模制件
CN110891818A (zh) * 2017-07-14 2020-03-17 株式会社利富高 车辆的盖装置
CN110891818B (zh) * 2017-07-14 2023-02-17 株式会社利富高 车辆的盖装置
CN111032410A (zh) * 2017-08-25 2020-04-17 株式会社利富高 盖的施力结构
CN111032410B (zh) * 2017-08-25 2022-11-25 株式会社利富高 盖的施力结构
CN110293837A (zh) * 2018-03-23 2019-10-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供油部构造
CN110293837B (zh) * 2018-03-23 2022-07-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供油部构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36771U (zh) 一种汽车及其加油口盖结构
EP4159509A1 (en) Quick-swap support frame assembly with locking mechanism and electric vehicle
CN204327738U (zh) 多轴式转轴装置
CN210941461U (zh) 一种汽车第二排座椅靠背解锁的手柄机构
CN203032823U (zh) 一种扭转机构及自平衡两轮车
TWI609802B (zh) 汽車及其保險杠
CN101824937B (zh) 一种汽车外开手柄支架总成
CN202449004U (zh) 铁路车辆的防滚装置用轴承及使用该轴承的防滚装置
JP2012034470A (ja) 捩れ防止ダンパ
EP3059486B1 (en) Supporting structure, player and mobile device using same
US9716329B1 (en) Rotation element and safety plug with the rotation element
CN205527244U (zh) 电梯层门自闭用重锤
CN106763128B (zh) 铰链和电子设备
JP2015025284A (ja) パネル連結構造及びパネル連結具
CN203172739U (zh) 一种电动汽车舱门结构
CN202954656U (zh) 一种车门限位器
CN202357857U (zh) 一种加油口盖内板总成
CN211548076U (zh) 一种销轴连接结构
CN205273135U (zh) 车辆蝶窗安装结构
CN208006691U (zh) 汽车发动机左下支架总成
CN103466470B (zh) 主弦杆及具有其的标准节、塔式起重机
CN206264360U (zh) 一种折叠翻转机构
CN107905656A (zh) 一种牢固的车门铰链
CN217665547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方向盘管柱钣金件用校平装置
CN205044608U (zh) 一种拉臂上装举升臂与副车架自锁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04

Termination date: 201609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