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29567U - 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 - Google Patents
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129567U CN204129567U CN201420457430.1U CN201420457430U CN204129567U CN 204129567 U CN204129567 U CN 204129567U CN 201420457430 U CN201420457430 U CN 201420457430U CN 204129567 U CN204129567 U CN 2041295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portable computer
- small portable
- hinge
- key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748 scra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393 scratc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115 thoracic cav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8—Enclosures for carrying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peripheral devices, e.g. cases for a laptop and a print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62—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ed keyboard
- G06F1/1669—Detachable keybo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包括:第1外壳,其形成有在上端部分与下端部分形成有上部止挡突起与下部止挡突起的计算机收纳部,以收纳小型便携式计算机,并在背面形成有第1铰链结合部,该第1铰链结合部容纳用于调节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的注视角的第1铰链;第2外壳,其在一侧面中间部分形成有第2铰链结合部,该第2铰链结合部容纳用来使第2外壳在与第1外壳对置的状态下进行开闭的第2铰链,在前表面中央部分形成有用于收纳作为输入装置的键盘的矩形槽形态的键盘收纳部;以及旋转支承托架,其在一端部分内侧形成有旋转销结合孔和固定销结合孔,以容纳第1铰链,在另一端部分内侧形成有旋转销结合孔和固定销结合孔,以容纳第2铰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特别是,涉及如下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容易将便携式计算机和作为输入装置的键盘一起携带,并在使用便携式计算机时,能够根据使用者坐着的身高差异而对用来注视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倾斜角进行多种调节,并防止便携式计算机的LCD的损伤。
背景技术
一般,小型的便携式计算机(tablet)作为因内置有触屏而利用手指或者笔来执行程序,或者连接键盘或鼠标而使用,并通过无线网而在任何地方均可连接互联网的新平台的移动PC,为防止损伤和方便携带而使用外壳。
另外,在小型便携式计算机中,由于作为前表面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暴露的,如果在携带时被撞击或发生与尖锐的物体之间的冲撞,则与其他部位相比,非常脆弱,因此在以暴露的状态携带的情况下,导致刮划或破损等。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预防在长时间携带或移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暴露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的情况下会发生的刮划或者破损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与此相应地,出现了各种结构的外壳。
但是,在以往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的情况下,不能根据使用者坐高差异而将用来注视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倾斜角调节为各种所需的角度,因此在如初中生这样的坐高矮的使用者的情况下,在长时间使用时,因为保持不舒适且不好的姿势,而无法避免包括颈椎(cervical vertebrae)和腰椎(vertebrae lumbales)及胸椎(thoracic vertebra)的整个脊椎变形或椎间盘这样的疾病的发生。
另外,由于无法容易且坚固地收纳适于向小型便携式计算机输入信息的大小的键盘,因此非常不便于文件处理或利用学习程序输入很多信息,同时也不便于保管和携带。
另外,由于形成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的LCD与对置的外壳的内侧面直接接触的结构,因此由与坚固的外壳面的频繁摩擦而导致刮划或液晶损伤。
专利文献注册专利第10-0992436号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研发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而顺畅且容易地调节用来注视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倾斜角,防止便携式计算机的液晶刮划或损伤,并坚固且容易地收纳键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导使用者的正确姿势,以使不损害脊椎健康,并且消除使用上的不便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外壳,其形成有在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形成有上部止挡突起和下部止挡突起的计算机收纳部,以收纳小型便携式计算机,并且在背面形成有第1铰链结合部,该第1铰链结合部容纳用于调节所述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的注视角的第1铰链;第2外壳,其在一侧面中间部分形成有第2铰链结合部,该第2铰链结合部容纳用于使第2外壳在与所述第1外壳对置的状态下进行开闭的第2铰链,在前表面中央部分形成有矩形槽形态的键盘收纳部,该键盘收纳部用于收纳作为输入装置的键盘;以及旋转支承托架,其在一端部分内侧形成有旋转销结合孔和固定销结合孔,以容纳所述第1铰链,且在另一端部分内侧形成有旋转销结合孔和固定销结合孔,以容纳所述第2铰链,从而协助所述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的注视角调节和第1外壳的开闭动作。
所述第1铰链结合部形成于第1外壳的背面中间部分,使得在调节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的注视角时形成稳定的支承力。
所述第2外壳形成有固定单元安装槽,该固定单元安装槽用于容纳并设置一对键盘固定单元,以在键盘收纳部的左内侧面和右内侧面收纳作为输入装置的键盘之后坚固地进行固定,所述键盘固定单元由提供弹力的弹簧和固定突起构成,在该固定突起的一端形成支承部,以通过所述弹簧的弹力而进行弹性支承,从而对键盘进行固定支承。
所述第2外壳在第2铰链结合部的一侧形成有用于容易进行携带的把手,在所述把手的内侧形成有滑动防止部,以提高把持(Grip)力,并且在调节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的注视角时防止所述旋转支承托架的滑动并进行支承。
所述第2外壳在键盘收纳部的边缘部分形成有损伤防止部,该损伤防止部用于在进行所述第1外壳的关闭(折叠)动作时防止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的液晶部分损伤。
所述旋转支承托架的一侧端部分形成为圆弧(arc)形状,以与所述第1外壳的开闭动作联动而形成顺畅的旋转动作并提高支承力。
所述第1铰链和第2铰链由如下部件构成,以实现使用者所需的各种角度调节:第1旋转销及第2旋转销;固定销,其在内部容纳并结合所述第1旋转销的一侧部分而插入并固定到所述固定销结合孔;以及固定托架,其容纳并支承所述第1旋转销的另一侧部分。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能够以进行各种角度调节的方式实现位置固定的结构的铰链,即便小型便携式计算机使用者的坐高存在差异,也能够容易地将用于注视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倾斜角调节为所需的角度,从而引导使用者的正确姿势。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设有具备在上、下边缘形成了止挡突起的收纳部的第1外壳,因此在携带而行走时能够将小型便携式计算机坚固地固定,并且根据形成于第2外壳的上面的损伤防止部,在关闭(折叠)动作或移动时,能够防止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的液晶损伤。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第2外壳的内侧面中央具备用于向小型便携式计算机输入信息的输入装置收纳部,从而容易且坚固地收纳键盘,因此在进行大量的文件处理或利用学习程序时,与以往通过触屏并利用手指或者笔来执行程序的情况相比,可非常迅速且容易地进行作业,并且容易保管和携带键盘。
特别是,在调节收纳有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的第1外壳的倾斜角时,通过旋转支承托架而进行顺畅的旋转动作的同时提高支承力,从而在各种角度下,也能够将比置物外壳重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安全且坚固地支承。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性地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的分解状态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结合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上结合便携式计算机和键盘的分离状态的图。
图4是对通过第1铰链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的第1铰链结合部结合旋转支承托架的上部的部分进行扩大而表示的图。
图5是概略性地表示在图4的第1铰链结合部结合了旋转支承托架的上部的剖面状态的图。
图6是对通过第2铰链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的第2铰链结合部结合旋转支承托架的下部的部分进行扩大而表示的图。
图7是概略性地表示在图6的第2铰链结合部结合了旋转支承托架的下部的剖面状态的图。
图8是对形成于本实用新型的第2外壳的键盘固定单元和损伤防止部扩大而表示的图。
图9是表示形成于本实用新型的第2外壳的键盘固定单元的剖面扩大状态的图。
图10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中收纳小型便携式计算机和键盘而打开第1外壳的状态的图。
图11是表示图10的背面状态的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的使用状态图,是概略性地表示对第1外壳进行角度调节的状态的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的使用状态图,是概略性地表示以第1铰链及第2铰链为基准调节第1外壳和旋转支承托架的角度的状态的图。
图14是概略性地表示关闭本实用新型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的要部剖面状态的图。
(符号说明)
100: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 110:第1外壳
111:计算机收纳部 111a:上部止挡突起
111b:下部止挡突起 112:第1铰链结合部
113:开放凹部 114:开放部
120:第2外壳 121:第2铰链结合部
122:键盘收纳部 122a:固定单元安装槽
122b:损伤防止部 123:键盘固定单元
123a:弹簧 123b:固定突起
130:旋转支承托架 131,133:旋转销结合孔
132,134:固定销结合孔 135:肋(rib)
141:第1铰链 142:第2铰链
141a,142a:第1旋转销 141b,142b:第2旋转销
141c,142c:固定销 141d,142d:固定托架
c:切开部 f:支承部
200:小型便携式计算机 300:键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的优选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在此,在下面的所有附图中对具备相同功能的构成要件使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而省略重复说明,并且后述的用语是考虑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功能而定义的,其应被解释为固有的通用的意思。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大体划分为第1外壳110、第2外壳120及旋转支承托架130而构成。
所述第1外壳110由具有弹性和强度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以容易吸收撞击,并且具备以收纳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的方式前表面被开放的大致矩形的计算机收纳部111。
另外,所述第1外壳110形成有上部止挡突起111a和下部止挡突起111b,以使在计算机收纳部111的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收纳所述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之后能够坚固地固定,且在背面形成有第1铰链结合部112,该第1铰链结合部112容纳用于调节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的注视角的第1铰链141。
在此,优选为,所述上部止挡突起111a和下部止挡突起111b以折向内侧的方式突出形成,以坚固地固定所述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
由此,在所述第1外壳110的计算机收纳部111插入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而固定时,使用者先将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的下端部安装到所述外壳110的下部止挡突起111b之后,将上端部推入上部止挡突起111a时,容易进行插入,从而通过上部止挡突起111a和下部止挡突起111b而坚固地被止挡固定。
并且,在要将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从所述第1外壳110的计算机收纳部111分离的情况下,如果使用者将所述计算机收纳部111的上端边缘或者下端边缘部分向后推,则固定有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的上部止挡突起111a或者下部止挡突起111b从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脱离。
此时,使用者能够从计算机收纳部111容易地分离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
另外,所述第1铰链结合部112优选形成于第1外壳110的背面中间部分,以在调节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的注视角时形成稳定的支承力。
即,在将所述第1铰链结合部112形成在第1外壳110的背面下端部分的情况下,在调节注视角度时,因相比于第1外壳110重很多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的重量,难以长时间安全且坚固地支承为使用者所需的角度,在背面上端部分形成第1铰链结合部112的情况下,在与所述第2外壳120结合之后,不仅不便进行开闭动作,而且所述旋转支承托架130的长度(大小)变长,存在制造成本上升等的问题,因此优选形成在背面中间部分。
另外,所述第1外壳110在上端中间部分形成有供手指插入的开放凹部113,以容易实现旋转开放动作,在左侧端及右侧端部分形成有去除侧壁而成的开放部114,以将USB(Universal Serial Bus)、耳机、麦克风等器件容易地连接到所述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
因此,通过将手指插入到所述第1外壳110的开放凹部113而容易进行开放,通过去除侧壁而成的开放部114,将USB、耳机、麦克风等这样的器件圆利地连接到形成于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的侧面的多个端口(port)。
所述第2外壳120由具有弹性和强度的合成树脂材料而形成,以容易吸收撞击,并且在一侧面中间部分形成有第2铰链结合部121,在该第2铰链结合部121中容纳有用于使所述第2外壳120在与所述第1外壳110对置的状态下开闭的第2铰链142,并且在前表面中央部分形成有大致矩形槽形态的键盘收纳部122,该键盘收纳部122用来收纳作为输入装置的键盘300。
另外,所述第2外壳120形成有固定单元安装槽122a,该固定单元安装槽122a用于容纳并设置一对键盘固定单元123,以在键盘收纳部122的左内侧面和右内侧面收纳作为输入装置的键盘300之后坚固地进行固定。
所述键盘固定单元123由提供弹力的弹簧123a和固定突起123b构成,该固定突起123b在一端形成支承部f,以利用所述弹簧123a的弹力而弹性支承,从而固定支承键盘300。
在这样构成的键盘固定单元123的安装中,在所述固定单元安装槽122a中插入弹簧123a之后,将固定突起123b的支承部f安装到所述弹簧123a,并使固定突起123b的一部分向第2外壳120的左内侧面和右内侧面的外侧突出。
此时,所述固定突起123b的前端向固定单元安装槽122a的外侧突出而进行定位,支承部f被键盘收纳部122的左内侧面和右内侧面止挡支承。
由此,在想要在所述键盘收纳部122中收纳键盘300的情况下,使键盘300的一侧端部分位于键盘收纳部122内之后,按下利用弹簧123a弹性支承的固定突起123b,则随着弹簧123a被压缩,固定突起123b的支承部f引入到固定单元安装槽122a内,因此能够将键盘300收纳到键盘收纳部122。
相反地,在想要从所述键盘收纳部122引出键盘300的情况下,当按下利用弹簧123a弹性支承的固定突起123b时,固定突起123b的支承部f压缩弹簧123a并引入到固定单元安装槽122a内,因此能够引出键盘300。
所述键盘固定单元123优选在一侧形成一个以上,在一侧形成两个以上时,构成为分别进行动作或两个以上同时进行动作。
另外,在所述第2外壳120的第2铰链结合部121的一侧形成用来易于携带的把手124,在所述把手124的内侧形成有滑动防止部124a,该滑动防止部124a提高把持(Grip)力,并且在调节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的注视角时,防止所述旋转支承托架130的滑动而托住并支承。
所述滑动防止部124a优选由提高摩擦力和支承力的橡胶(rubber)形成,但只要是能够提高摩擦力和支承力的原材料均可使用。
另外,在所述第2外壳120的前表面,例如键盘收纳部122的边缘部分形成有损伤防止部122b,该损伤防止部122b在进行所述第1外壳110的关闭(折叠)动作时防止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的液晶部分损伤。
所述损伤防止部122b优选由在提高摩擦力和支承力的同时具备弹性的橡胶(rubber)形成。
从而,在进行所述第1外壳110的关闭动作时,防止收纳于第1外壳110的计算机收纳部111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的LCD与第2外壳120直接接触,从而预防LCD被刮划或刺划等的损伤。
所述旋转支承托架130由合成树脂材料而形成,以容易吸收撞击,并形成为大致字或者字形状的板(panel),在一端部分内侧以收纳所述第1铰链141的方式形成有旋转销结合孔131和固定销结合孔132,以协助所述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的注视角调节和第1外壳110的开闭动作,在另一端部分内侧以收纳所述第2铰链142的方式形成有旋转销结合孔133和固定销结合孔134。
另外,所述旋转支承托架130在一侧面例如在内侧面形成有用于提高抗破损强度的两个以上的肋(rib)135,所述旋转销结合孔133和固定销结合孔134的一侧部分形成圆弧(arc)形状的曲面136。
从而,在提高由薄板形成的旋转支承托架130的强度的同时,在与所述第1外壳110的开闭动作或倾斜角调节联动地实现顺畅的旋转动作,与形成于所述把手124的内侧的滑动防止部124a接触支承而形成坚固的支承托力。
另外,所述第1铰链141和第2铰链142由如下部件构成,以实现使用者所需的各种角度调节:第1旋转销141a、142a及第2旋转销141b、142b;固定销141b、142b,其在内部容纳、结合所述第1旋转销141a、142a的一侧部分而插入并固定到所述固定销结合孔132、134;以及固定托架141c、142c,其容纳并支承所述第1旋转销141a、142a的另一侧部分。
在此,所述第1旋转销141a、142a优选为沿着长度方向而形成切开部c,以容易且顺利地实现与固定销141c、142c的结合,并且根据外气温度(outdoor temperature)变化而顺利地进行直径大小的伸缩动作。
即,随着形成所述切开部c,即使在酷寒期或酷暑期,也能够伸缩第1旋转销141a、142a的直径的大小。
并且,由于所述第1旋转销141a、142a与固定销141c、142c以强制夹入的状态进行结合,因此在调节所述第1外壳110的倾斜角时,在进行旋转的任何角度也能够坚固地进行固定,因此与使用者的身高无关地,将收纳于所述第1外壳110的小型携带用计算机200调节并固定为能够以正确姿势舒适地注视的各种倾斜角度。
另外,所述第1铰链141和第2铰链142也可以使得第2旋转销141b、142b的结构与所述第1旋转销141a、142a的结构相同。
即,也可以由在内部容纳并结合所述第2旋转销141b、142b的一侧部分的固定销141c、142c和容纳并支承所述第2旋转销141b、142b的另一侧部分的固定托架141d、142d形成。
由此,所述第1铰链141和第2铰链142构成相同的旋转结构而向两侧赋予均匀的旋转力,因此可防止在调节倾斜角时万一发生向某一侧偏向的旋转力。
另外,优选为,所述固定托架141d、142d的中间部分形成为四角突起,以容纳所述第1旋转销141a、142a的另一侧部分而支承第1旋转销141a、142a的顺畅的旋转,并且在结合所述第1外壳110的第1铰链结合部111与第2外壳120的第2铰链结合部121时防止晃动或旋转。
如上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关系如下。
首先,为了将收纳有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的本实用新型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100调节为使用者所需的倾斜角,将手指插入所述第1外壳110的开放凹部113而使第1外壳110进行旋转动作,则旋转支承托架130与所述第1外壳110的开闭动作联动而以第2铰链142为基准旋转的同时开放第1外壳110。
此时,所述旋转支承托架130的下部侧与形成于所述把手124的内侧的滑动防止部124a接触支承而形成坚固的支承托力。
然后,使用者握住所述第1外壳110而以第1铰链141为基准进行旋转动作,将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的LCD调节为易于注视的倾斜角。
另外,使用者握住所述第1外壳120而以第2铰链142为基准将所述旋转支承托架130向前侧旋转为所需角度之后,以第1铰链141为基准旋转为所需的角度,从而将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的LCD调节为易于注视的倾斜角。
此时,所述第1旋转销141a、142a与固定销141b、142b以强制夹入的状态进行结合,因此在使所述第1外壳110和旋转支承托架130进行旋转的任何角度下均坚固地固定,因此与使用者的身高无关地,将收纳于所述第1外壳110的小型携带用计算机200调节并固定为以正确姿势舒适地注视的各种倾斜角度。
另外,为了将本实用新型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100以可便携的状态关闭,以与所述过程相反的顺序进行即可。
因此,使用者通过如上述的动作,可形成各种倾斜角,因此在进行大量的文件处理或使用学习程序时,在感觉不到不便的情况下,可非常迅速且容易地使用小型便携式计算机。
以上说明的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及所附的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替换、变形并变更为均等的其他实施例。
Claims (7)
1.一种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外壳(110),其形成有在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形成有上部止挡突起(111a)和下部止挡突起(111b)的计算机收纳部(111),以收纳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并且在背面形成有第1铰链结合部(112),该第1铰链结合部(112)容纳用于调节所述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的注视角的第1铰链(141);
第2外壳(120),其在一侧面中间部分形成有第2铰链结合部(121),该第2铰链结合部(121)容纳用于使该第2外壳(120)在与所述第1外壳(110)对置的状态下进行开闭的第2铰链(142),且在前表面中央部分形成有用于收纳作为输入装置的键盘(300)的矩形槽形态的键盘收纳部(122);
旋转支承托架,其在一端部分内侧以容纳所述第1铰链(141)的方式形成有旋转销结合孔(131)和固定销结合孔(132),在另一端部分内侧以容纳所述第2铰链(142)的方式形成有旋转销结合孔(133)和固定销结合孔(134),从而协助所述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的注视角调节和第1外壳(110)的开闭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铰链结合部(112)形成于第1外壳(110)的背面中间部分,以在调节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的注视角时形成稳定的支承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外壳(120)形成有固定单元安装槽(122a),该固定单元安装槽(122a)用于容纳并设置一对键盘固定单元(123),以在键盘收纳部(122)的左内侧面和右内侧面收纳作为输入装置的键盘(300)之后坚固地进行固定,所述键盘固定单元(123)由提供弹力的弹簧(123a)和固定突起(123b)构成,该固定突起(123b)在一端形成支承部(f),以利用所述弹簧(123a)的弹力而进行弹性支承,从而固定支承键盘(3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外壳(120)在第2铰链结合部(121)的一侧形成有用于容易携带的把手(124),在所述把手(124)的内侧形成有滑动防止部(124a),以提高把持力,并且在调节小型便携式计算机(200)的注视角时防止所述旋转支承托架(130)的滑动并进行支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外壳(120)在键盘收纳部(122)的边缘部分形成有损伤防止部(122b),该损伤防止部(122b)用于在进行所述第1外壳(110)的关闭即折叠动作时防止小型便携式计算机(300)的液晶部分被损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支承托架的一侧端部分形成为圆弧形状,以与所述第1外壳的开闭动作联动而形成顺畅的旋转动作并提高支承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铰链(141)和第2铰链(142)由如下部件构成,以实现使用者所需的各种角度调节:第1旋转销(141a)、(142a)及第2旋转销(141b)、(142b);固定销(141b)、(142b),其在内部容纳并结合所述第1旋转销(141a)、(142a)的一侧部分而插入并固定到所述固定销结合孔(132)、(134);以及固定托架(141c)、(142c),其容纳并支承所述第1旋转销(141a)、(142a)的另一侧部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20-2014-0003969 | 2014-05-23 | ||
KR2020140003969U KR200475621Y1 (ko) | 2014-05-23 | 2014-05-23 | 소형 휴대형 컴퓨터용 케이스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129567U true CN204129567U (zh) | 2015-01-28 |
Family
ID=52385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457430.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29567U (zh) | 2014-05-23 | 2014-08-14 | 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200475621Y1 (zh) |
CN (1) | CN204129567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298206B1 (ko) * | 2019-12-02 | 2021-09-06 | (주)웅진씽크빅 | 태블릿 거치대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59750B2 (en) | 2003-09-15 | 2007-08-21 | Intel Corporation | Extended stand computer system with non-retractable carrying handle |
JP2005190353A (ja) | 2003-12-26 | 2005-07-14 | Toshiba Corp | 操作装置及びその装置が適用される情報処理装置 |
US8520377B2 (en) | 2007-05-01 | 2013-08-27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Electronic device adjustable display member |
-
2014
- 2014-05-23 KR KR2020140003969U patent/KR200475621Y1/ko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4-08-14 CN CN201420457430.1U patent/CN20412956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475621Y1 (ko) | 2014-12-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072179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7255317B2 (en) | Adjustable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panel computer | |
US10309137B2 (en) | Hinge structure | |
WO2018086565A1 (zh) | 一种矫姿视力保护器 | |
US9942369B2 (en) | Mobile electronic terminal holder | |
US9504173B2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product | |
CN203686496U (zh) | 吸盘机构及具有该吸盘机构的电子设备支架 | |
US20140116299A1 (en) | Stand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 |
WO2017202129A1 (zh) | 一种新型平板电脑 | |
US20160192750A1 (en) | A bag for a mobile device user with an adjustable support board | |
US20200379507A1 (en) |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2325118A (zh) | 一种支撑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204129567U (zh) | 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用外壳 | |
KR101350362B1 (ko) | 핸드헬드 전자기기용 거치 장치를 구비한 가방 | |
CN202852357U (zh) | 平板电脑支架 | |
CN202472496U (zh) | 平板式显示装置的保护盖支座结构 | |
KR101244983B1 (ko) | 팔뚝형 휴대용 정보기기 거치대 | |
WO2015139226A1 (zh) | 具有可延展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 | |
CN105054589A (zh) | 一种读书托架结构 | |
CN201654641U (zh) | 笔记本电脑的支撑架 | |
CN203770976U (zh) | 一种调节架 | |
CN201375186Y (zh) | 多功能电脑文件支架 | |
CN202959365U (zh) | 滑动旋转式手写手绘用多功能一体化舒适型电脑学习桌 | |
CN205963388U (zh) | 一种平板电脑和书本固定支架 | |
CN206413992U (zh) | 一种一体式学习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