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25116U - 井口防喷器检维修平台 - Google Patents
井口防喷器检维修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125116U CN204125116U CN201420462219.9U CN201420462219U CN204125116U CN 204125116 U CN204125116 U CN 204125116U CN 201420462219 U CN201420462219 U CN 201420462219U CN 204125116 U CN204125116 U CN 2041251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rtical rail
- rail
- fixedly mounted
- assembly pulley
- win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208 petroleum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维修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井口防喷器检维修平台,其包括液压吊轨道、钻机底座梁、悬臂梁、第一水平轨道、第二水平轨道和第一升降装置,悬臂梁的中部固定安装在液压吊轨道上,悬臂梁的左端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水平轨道,悬臂梁的右端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水平轨道。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绞车卷动钢丝绳,实现平台的升降,不必频繁地拆卸架子,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解决了高空作业登高困难的问题,为操作人员提供了安全带锚固点和脚下支撑点,扩大了操作人员的活动范围,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维修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井口防喷器检维修平台。
背景技术
防喷器的安装位置一般都高于基础面5m以上,所以防喷器的安装作业属于高危作业之一的高处作业。
在安装防喷器时,由于没有合适的操作平台,存在着以下不利于安全生产的要素:1.进行检维修作业时,登高困难;2.安装人员佩戴的安全带往往找不到合适的锚固点,脚下找不到合适高度的平台或支撑点,人员活动范围小;3.在面对空气钻井等复杂井口组合时,经常要在防喷器组顶部操作旋转总成,进行旋转总成的安装、拆卸工作,钻井队目前都是用搭架子的方法进行登高作业,由于设备在每一层套管下入后都要进行拆装和增高,钻井队就要不断地搭拆和升高架子,紧固和拆卸螺栓耗费的时间长,施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并且临时搭建的架子不合规范、不安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井口防喷器检维修平台,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防喷器安装和检维修作业过程中存在的登高困难、安全带找不到合适的锚固点、脚下找不到合适高度的平台或支撑点、人员活动范围小的问题,以及不断地搭拆和升高架子,紧固拆卸螺栓耗费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临时搭建的架子不合规范、不安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井口防喷器检维修平台,包括液压吊轨道、钻机底座梁、悬臂梁、第一水平轨道、第二水平轨道和第一升降装置,悬臂梁的中部固定安装在液压吊轨道上,悬臂梁的左端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水平轨道,悬臂梁的右端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水平轨道,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竖直轨道、第二竖直轨道、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第一绞车、第二绞车、第一滑轮组、第二滑轮组和第一平台,第一竖直轨道的上端能沿第一水平轨道前后滑动并固定在第一水平轨道上,第一竖直轨道的下端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上,第一滑轮组上设有与第一竖直轨道相配合的滑轮,第一滑轮组能够沿第一竖直轨道上下滑动,第一平台的左端与第一滑轮组固定连接,第一钢丝绳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第一竖直轨道的上端,第一钢丝绳的下端缠绕过第一绞车的绞盘后固定安装在第一竖直轨道的下端,第一绞车的下端通过挂钩与第一滑轮组连接;第二竖直轨道的上端能沿第二水平轨道前后滑动并固定在第二水平轨道上,第二竖直轨道的下端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上,第二滑轮组上设有与第二竖直轨道相配合的滑轮,第二滑轮组能够沿第二竖直轨道上下滑动,第一平台的右端与第二滑轮组固定连接,第二钢丝绳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第二竖直轨道的上端,第二钢丝绳的下端缠绕过第二绞车的绞盘后固定安装在第二竖直轨道的下端,第二绞车的下端通过挂钩与第二滑轮组连接。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井口防喷器检维修平台还包括第二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三竖直轨道、第四竖直轨道、第三钢丝绳、第四钢丝绳、第三绞车、第四绞车、第三滑轮组、第四滑轮组和第二平台,第三竖直轨道的上端能沿第一水平轨道前后滑动并固定在第一水平轨道上,第三竖直轨道的下端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上,第三滑轮组上设有与第三竖直轨道相配合的滑轮,第三滑轮组能够沿第三竖直轨道上下滑动,第二平台的左端与第三滑轮组固定连接,第三钢丝绳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第三竖直轨道的上端,第三钢丝绳的下端缠绕过第三绞车的绞盘后固定安装在第三竖直轨道的下端,第三绞车的下端通过挂钩与第三滑轮组连接;第四竖直轨道的上端能沿第二水平轨道前后滑动并固定在第二水平轨道上,第四竖直轨道的下端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上,第四滑轮组上设有与第四竖直轨道相配合的滑轮,第四滑轮组能够沿第四竖直轨道上下滑动,第二平台的右端与第四滑轮组固定连接,第四钢丝绳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第四竖直轨道的上端,第四钢丝绳的下端缠绕过第四绞车的绞盘后固定安装在第四竖直轨道的下端,第四绞车的下端通过挂钩与第四滑轮组连接;第三竖直轨道位于第一竖直轨道的正后方,第四竖直轨道位于第二竖直轨道的正后方。
上述第一平台的后侧设有圆弧形缺口,第二平台的前侧设有圆弧形缺口;或/和,第一平台的前侧、第二平台的后侧均设有围栏。
上述悬臂梁通过固定卡子固定安装在液压吊轨道上;或/和,第一水平轨道通过导轨卡子固定安装在悬臂梁的左端,第二水平轨道通过导轨卡子固定安装在悬臂梁的右端;或/和,第一竖直轨道的上端通过铰链安装在第一水平轨道上,第二竖直轨道的上端通过铰链安装在第二水平轨道上,第三竖直轨道的上端通过铰链安装在第一水平轨道上,第四竖直轨道的上端通过铰链安装在第二水平轨道上;或/和,第一竖直轨道的上端与第一水平轨道之间通过顶丝紧固,第二竖直轨道的上端与第二水平轨道之间通过顶丝紧固,第三竖直轨道的上端与第一水平轨道之间通过顶丝紧固,第四竖直轨道的上端与第二水平轨道之间通过顶丝紧固。
上述第一竖直轨道的下端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上,第二竖直轨道的下端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上,第三竖直轨道的下端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上,第四竖直轨道的下端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上。
上述悬臂梁、液压吊轨道、第一水平轨道、第二水平轨道、第一竖直轨道、第二竖直轨道、第三竖直轨道、第四竖直轨道均为工字梁。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手摇第一绞车和第二绞车即可实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的自由升降,解决了高空作业登高难得问题;还可以根据生产需要,沿第一水平轨道调节第一竖直轨道和第三竖直轨道的前后位置并固定,沿第二水平轨道调节第二竖直轨道和第四竖直轨道的前后位置并固定;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为操作人员提供了脚下支撑点和安全带锚固点,扩大了操作人员的活动范围,减小安全隐患;避免了频繁地搭拆和升高架子,节约了紧固和拆卸螺栓的时间,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大,不必采用临时搭建的架子,提高作业安全性,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1中的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1中的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1中的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附图1所示结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附图7中的F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附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附图9中的G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液压吊轨道,2为钻机底座梁,3为悬臂梁,4为第一水平轨道,5为第二水平轨道,6为第一竖直轨道,7为第二竖直轨道,8为第一钢丝绳,9为第二钢丝绳,10为第一绞车,11为第二绞车,12为第一滑轮组,13为第二滑轮组,14为第一平台,15为滑轮,16为挂钩,17为第三竖直轨道,18为第四竖直轨道,19为第三钢丝绳,20为第三绞车,21为第四绞车,22为第三滑轮组,23为第四滑轮组,24为第二平台,25为圆弧形缺口,26为围栏,27为固定卡子,28为导轨卡子,29为铰链,30为顶丝,31为支撑杆,32为防喷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3、4、5、6、7、8、9、10所示,该井口防喷器检维修平台包括液压吊轨道1、钻机底座梁2、悬臂梁3、第一水平轨道4、第二水平轨道5和第一升降装置,悬臂梁3的中部固定安装在液压吊轨道1上,悬臂梁3的左端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水平轨道4,悬臂梁3的右端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水平轨道5,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竖直轨道6、第二竖直轨道7、第一钢丝绳8、第二钢丝绳9、第一绞车10、第二绞车11、第一滑轮组12、第二滑轮组13和第一平台14,第一竖直轨道6的上端能沿第一水平轨道4前后滑动并固定在第一水平轨道4上,第一竖直轨道6的下端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2上,第一滑轮组12上设有与第一竖直轨道6相配合的滑轮15,第一滑轮组12能够沿第一竖直轨道6上下滑动,第一平台14的左端与第一滑轮组12固定连接,第一钢丝绳8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第一竖直轨道6的上端,第一钢丝绳8的下端缠绕过第一绞车10的绞盘后固定安装在第一竖直轨道6的下端,第一绞车10的下端通过挂钩16与第一滑轮组12连接;第二竖直轨道7的上端能沿第二水平轨道5前后滑动并固定在第二水平轨道5上,第二竖直轨道7的下端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2上,第二滑轮组13上设有与第二竖直轨道7相配合的滑轮15,第二滑轮组13能够沿第二竖直轨道7上下滑动,第一平台14的右端与第二滑轮组13固定连接,第二钢丝绳9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第二竖直轨道7的上端,第二钢丝绳9的下端缠绕过第二绞车11的绞盘后固定安装在第二竖直轨道7的下端,第二绞车11的下端通过挂钩16与第二滑轮组13连接。这样,在安装、拆卸或检维修防喷器时,操作人员站在第一平台14上,手摇第一绞车10和第二绞车11,第一绞车10卷绕第一钢丝绳8,第一钢丝绳8带动第一绞车10向上运动,第一绞车10带动第一滑轮组12向上运动,第一滑轮组12通过滑轮15沿第一竖直轨道6向上运动,第一滑轮组12带动第一平台14向上运动;第二绞车11卷绕第二钢丝绳9,第二钢丝绳9带动第二绞车11向上运动,第二绞车11带动第二滑轮组13向上运动,第二滑轮组13通过滑轮15沿第二竖直轨道7向上运动,第二滑轮组13带动第一平台14向上运动;反之,通过手摇第一绞车10和第二绞车11还可实现第一平台14的下降,从而实现了第一平台14的自由升降,解决了高空作业登高难得问题;还可以根据生产需要,沿第一水平轨道4调节第一竖直轨道6的前后位置并固定,沿第二水平轨道5调节第二竖直轨道7的前后位置并固定;第一平台14为操作人员提供了脚下支撑点和安全带锚固点,扩大了操作人员的活动范围,减小安全隐患;避免了频繁地搭拆和升高架子,节约了紧固和拆卸螺栓的时间,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大,不必采用临时搭建的架子,提高作业安全性。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井口防喷器检维修平台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7、9所示,上述井口防喷器检维修平台还包括第二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三竖直轨道17、第四竖直轨道18、第三钢丝绳19、第四钢丝绳、第三绞车20、第四绞车21、第三滑轮组22、第四滑轮组23和第二平台24,第三竖直轨道17的上端能沿第一水平轨道4前后滑动并固定在第一水平轨道4上,第三竖直轨道17的下端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2上,第三滑轮组22上设有与第三竖直轨道17相配合的滑轮15,第三滑轮组22能够沿第三竖直轨道17上下滑动,第二平台24的左端与第三滑轮组22固定连接,第三钢丝绳19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第三竖直轨道17的上端,第三钢丝绳19的下端缠绕过第三绞车20的绞盘后固定安装在第三竖直轨道17的下端,第三绞车20的下端通过挂钩16与第三滑轮组22连接;第四竖直轨道18的上端能沿第二水平轨道5前后滑动并固定在第二水平轨道5上,第四竖直轨道18的下端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2上,第四滑轮组23上设有与第四竖直轨道18相配合的滑轮15,第四滑轮组23能够沿第四竖直轨道18上下滑动,第二平台24的右端与第四滑轮组23固定连接,第四钢丝绳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第四竖直轨道18的上端,第四钢丝绳的下端缠绕过第四绞车21的绞盘后固定安装在第四竖直轨道18的下端,第四绞车21的下端通过挂钩16与第四滑轮组23连接;第三竖直轨道17位于第一竖直轨道6的正后方,第四竖直轨道18位于第二竖直轨道7的正后方。这样,在安装、拆卸或检维修防喷器时,操作人员站在第二平台24上,手摇第三绞车20和第四绞车21,第三绞车20卷绕第三钢丝绳19,第三钢丝绳19带动第三绞车20向上运动,第三绞车20带动第三滑轮组22向上运动,第三滑轮组22通过滑轮15沿第三竖直轨道17向上运动,第三滑轮组22带动第二平台24向上运动;第四绞车21卷绕第四钢丝绳,第四钢丝绳带动第四绞车21向上运动,第四绞车21带动第四滑轮组23向上运动,第四滑轮组23通过滑轮15沿第四竖直轨道18向上运动,第四滑轮组23带动第二平台24向上运动;反之,通过手摇第三绞车20和第四绞车21还可实现第二平台24的下降,从而实现了第二平台24的自由升降,解决了高空作业登高难得问题;还可以根据生产需要,沿第一水平轨道4调节第三竖直轨道17的前后位置并固定,沿第二水平轨道5调节第四竖直轨道18的前后位置并固定。由于防喷器32结构尺寸大,在安装、拆卸和检维修过程中需要围绕防喷器32操作,因此采用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相互配合的方式进行操作,第一平台14可以由两个操作人员控制,并为两个操作人员提供支撑,第二平台24可由两个操作人员控制,并未操作人员提供支撑,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第一平台14和第二平台24举升至相同的高度,操作人员可以再第一平台14和第二平台24之间来回走动,以对防喷器32的不同部位进行检维修,在第一平台14和第二平台24之间可以搭建连接板,方便操作人员通过,进而提高施工安全性。
如附图9所示,上述第一平台14的后侧设有圆弧形缺口25,第二平台24的前侧设有圆弧形缺口25。由于防喷器为圆形结构,当第一平台14和第二平台24升高至防喷器的高度时,圆弧形缺口25可以帮助第一平台14、第二平台24避开防喷器,同时第一平台14、第二平台24还能够环绕在防喷器的四周,不会使操作人员拒防喷器太远,方便操作人员围绕防喷器进行检维修作业。
如附图1、7所示,上述第一平台14的前侧、第二平台24的后侧均设有围栏26。围栏26可以保护操作人员,防止操作人员从第一平台14、第二平台24上掉落,同时围栏26还可以用来为安全带提供锚固点,提高作业安全性。
如附图3所示,上述悬臂梁3通过固定卡子27固定安装在液压吊轨道1上。采用固定卡子27连接悬臂梁3和液压吊轨道1,连接牢固,拆卸方便。
如附图2所示,上述第一水平轨道4通过导轨卡子28固定安装在悬臂梁3的左端,第二水平轨道5通过导轨卡子28固定安装在悬臂梁3的右端。这样,第一水平轨道4和悬臂梁3之间连接牢固,操作方便;第二水平轨道5和悬臂梁3之间连接牢固,操作方便。
如附图2所示,上述第一竖直轨道6的上端通过铰链29安装在第一水平轨道4上,第二竖直轨道7的上端通过铰链29安装在第二水平轨道5上,第三竖直轨道17的上端通过铰链29安装在第一水平轨道4上,第四竖直轨道18的上端通过铰链29安装在第二水平轨道5上。
如附图2所示,上述第一竖直轨道6的上端与第一水平轨道4之间通过顶丝30紧固,第二竖直轨道7的上端与第二水平轨道5之间通过顶丝30紧固,第三竖直轨道17的上端与第一水平轨道4之间通过顶丝30紧固,第四竖直轨道18的上端与第二水平轨道5之间通过顶丝30紧固。顶丝30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它可以是螺栓或螺钉,只要其能够将第一竖直轨道6紧固在第一水平轨道4上相应的位置、将第二竖直轨道7紧固在第二水平轨道5上相应的位置、将第三竖直轨道17紧固在第一水平轨道4上相应的位置、将第四竖直轨道18紧固在第二水平轨道5上相应的位置即可。
如附图1、4所示,上述第一竖直轨道6的下端通过支撑杆31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2上,第二竖直轨道7的下端通过支撑杆31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2上,第三竖直轨道17的下端通过支撑杆31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2上,第四竖直轨道18的下端通过支撑杆31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2上。这样,安装方便,连接牢固。
如附图1、2、3、7、8所示,上述悬臂梁3、液压吊轨道1、第一水平轨道4、第二水平轨道5、第一竖直轨道6、第二竖直轨道7、第三竖直轨道17、第四竖直轨18道均为工字梁。工字梁结构强度高,重量小,便于连接和安装,同时性能可靠,成本低。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Claims (10)
1.一种井口防喷器检维修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吊轨道、钻机底座梁、悬臂梁、第一水平轨道、第二水平轨道和第一升降装置,悬臂梁的中部固定安装在液压吊轨道上,悬臂梁的左端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水平轨道,悬臂梁的右端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水平轨道,
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竖直轨道、第二竖直轨道、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第一绞车、第二绞车、第一滑轮组、第二滑轮组和第一平台,
第一竖直轨道的上端能沿第一水平轨道前后滑动并固定在第一水平轨道上,第一竖直轨道的下端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上,第一滑轮组上设有与第一竖直轨道相配合的滑轮,第一滑轮组能够沿第一竖直轨道上下滑动,第一平台的左端与第一滑轮组固定连接,第一钢丝绳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第一竖直轨道的上端,第一钢丝绳的下端缠绕过第一绞车的绞盘后固定安装在第一竖直轨道的下端,第一绞车的下端通过挂钩与第一滑轮组连接;
第二竖直轨道的上端能沿第二水平轨道前后滑动并固定在第二水平轨道上,第二竖直轨道的下端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上,第二滑轮组上设有与第二竖直轨道相配合的滑轮,第二滑轮组能够沿第二竖直轨道上下滑动,第一平台的右端与第二滑轮组固定连接,第二钢丝绳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第二竖直轨道的上端,第二钢丝绳的下端缠绕过第二绞车的绞盘后固定安装在第二竖直轨道的下端,第二绞车的下端通过挂钩与第二滑轮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防喷器检维修平台,其特征在于井口防喷器检维修平台还包括第二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三竖直轨道、第四竖直轨道、第三钢丝绳、第四钢丝绳、第三绞车、第四绞车、第三滑轮组、第四滑轮组和第二平台,
第三竖直轨道的上端能沿第一水平轨道前后滑动并固定在第一水平轨道上,第三竖直轨道的下端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上,第三滑轮组上设有与第三竖直轨道相配合的滑轮,第三滑轮组能够沿第三竖直轨道上下滑动,第二平台的左端与第三滑轮组固定连接,第三钢丝绳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第三竖直轨道的上端,第三钢丝绳的下端缠绕过第三绞车的绞盘后固定安装在第三竖直轨道的下端,第三绞车的下端通过挂钩与第三滑轮组连接;
第四竖直轨道的上端能沿第二水平轨道前后滑动并固定在第二水平轨道上,第四竖直轨道的下端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上,第四滑轮组上设有与第四竖直轨道相配合的滑轮,第四滑轮组能够沿第四竖直轨道上下滑动,第二平台的右端与第四滑轮组固定连接,第四钢丝绳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第四竖直轨道的上端,第四钢丝绳的下端缠绕过第四绞车的绞盘后固定安装在第四竖直轨道的下端,第四绞车的下端通过挂钩与第四滑轮组连接;
第三竖直轨道位于第一竖直轨道的正后方,第四竖直轨道位于第二竖直轨道的正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口防喷器检维修平台,其特征在于第一平台的后侧设有圆弧形缺口,第二平台的前侧设有圆弧形缺口;或/和,第一平台的前侧、第二平台的后侧均设有围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井口防喷器检维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悬臂梁通过固定卡子固定安装在液压吊轨道上;或/和,第一水平轨道通过导轨卡子固定安装在悬臂梁的左端,第二水平轨道通过导轨卡子固定安装在悬臂梁的右端;或/和,第一竖直轨道的上端通过铰链安装在第一水平轨道上,第二竖直轨道的上端通过铰链安装在第二水平轨道上,第三竖直轨道的上端通过铰链安装在第一水平轨道上,第四竖直轨道的上端通过铰链安装在第二水平轨道上;或/和,第一竖直轨道的上端与第一水平轨道之间通过顶丝紧固,第二竖直轨道的上端与第二水平轨道之间通过顶丝紧固,第三竖直轨道的上端与第一水平轨道之间通过顶丝紧固,第四竖直轨道的上端与第二水平轨道之间通过顶丝紧固。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井口防喷器检维修平台,其特征在于第一竖直轨道的下端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上,第二竖直轨道的下端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上,第三竖直轨道的下端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上,第四竖直轨道的下端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口防喷器检维修平台,其特征在于第一竖直轨道的下端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上,第二竖直轨道的下端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上,第三竖直轨道的下端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上,第四竖直轨道的下端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钻机底座梁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井口防喷器检维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悬臂梁、液压吊轨道、第一水平轨道、第二水平轨道、第一竖直轨道、第二竖直轨道、第三竖直轨道、第四竖直轨道均为工字梁。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口防喷器检维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悬臂梁、液压吊轨道、第一水平轨道、第二水平轨道、第一竖直轨道、第二竖直轨道、第三竖直轨道、第四竖直轨道均为工字梁。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井口防喷器检维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悬臂梁、液压吊轨道、第一水平轨道、第二水平轨道、第一竖直轨道、第二竖直轨道、第三竖直轨道、第四竖直轨道均为工字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井口防喷器检维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悬臂梁、液压吊轨道、第一水平轨道、第二水平轨道、第一竖直轨道、第二竖直轨道、第三竖直轨道、第四竖直轨道均为工字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62219.9U CN204125116U (zh) | 2014-08-17 | 2014-08-17 | 井口防喷器检维修平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62219.9U CN204125116U (zh) | 2014-08-17 | 2014-08-17 | 井口防喷器检维修平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125116U true CN204125116U (zh) | 2015-01-28 |
Family
ID=52381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46221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25116U (zh) | 2014-08-17 | 2014-08-17 | 井口防喷器检维修平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12511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73678A (zh) * | 2015-03-20 | 2015-07-15 | 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防喷器维修操作系统 |
CN110371898A (zh) * | 2019-01-31 | 2019-10-25 |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可调式防喷器维护台 |
-
2014
- 2014-08-17 CN CN201420462219.9U patent/CN20412511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73678A (zh) * | 2015-03-20 | 2015-07-15 | 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防喷器维修操作系统 |
CN110371898A (zh) * | 2019-01-31 | 2019-10-25 |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可调式防喷器维护台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58596U (zh) | 一种带有自拆卸装置的起重机 | |
CN107218000B (zh) | 多油缸举升及旋转集成式海洋液压修井机 | |
CN102900021B (zh) | 一种拼装式桥梁湿接缝施工方法 | |
CN201116453Y (zh) | 钻具套管传送装置 | |
CN202706503U (zh) | 用于主体建筑施工的电动升降卸料平台 | |
CN201826516U (zh) | 新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 |
CN204934670U (zh) | 一种电钻辅助支架 | |
CN202626845U (zh) | 架桥机驮运支架 | |
CN204125116U (zh) | 井口防喷器检维修平台 | |
CN111472789B (zh) | 顶管施工工艺 | |
CN205259628U (zh) | 一种管桁架结构夹具式安全防护栏杆 | |
CN205773024U (zh) | 一种便捷管线提升辅助装置 | |
CN209873584U (zh) | 一种挂篮模板拆除装置 | |
CN203867198U (zh) | 高层钢结构转换层桁架的滑移设备 | |
CN202055502U (zh) | 高层建筑施工筐式操作平台 | |
CN202055763U (zh) | 建筑顶板精确钻孔装置 | |
CN202744961U (zh) | 防落梁挡块的吊装机构 | |
CN204175229U (zh) | 井口防喷器的检修平台 | |
CN201982035U (zh) | 独立式高压油水气井不压井作业装置 | |
CN212050425U (zh) | 一种缆索起重机牵引绳盲区保养专用吊篮 | |
CN205011283U (zh) | 大型轧机机架的吊装用具 | |
CN110374649B (zh) | 一种吊轨式临时支护装置及其行走方法 | |
CN201274392Y (zh) | 便捷式可调杆上操作平台 | |
CN203097764U (zh) | 注入头安装装置 | |
CN203319620U (zh) | 一种便携式起重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 Termination date: 201608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