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4098837U - 捞管 - Google Patents

捞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98837U
CN204098837U CN201420460828.0U CN201420460828U CN204098837U CN 204098837 U CN204098837 U CN 204098837U CN 201420460828 U CN201420460828 U CN 201420460828U CN 204098837 U CN204098837 U CN 204098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ishing
fished
slips
dr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608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平
邢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N Coal Gasification Mi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N Coal Gasification Mi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N Coal Gasification Mi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608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98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98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9883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捞管,涉及井下打捞装置技术领域,为解决在井下打捞物体的效率较低的问题而发明。所述捞管,包括连接接台,与所述连接接台连接的捞管壳体,还包括:矛杆组件,位于所述捞管壳体的内部,其上端与所述连接接台的底部连接,下端与卡瓦结构连接,用于与所述卡瓦结构配合夹紧被捞物;卡瓦结构,位于所述捞管壳体的内部,套设于所述矛杆组件的外壁上,用于卡住被捞物体;导正结构,位于所述卡瓦结构下方的所述捞管壳体上,用于导正被捞物体,以便于所述卡瓦结构卡住所述被捞物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捞管用于掉入钻井内的落鱼(如钻杆或连续油管)的打捞。

Description

捞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打捞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捞管。
背景技术
钻井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或其他原因会造成落鱼(如钻杆或连续油管)掉落于钻井内,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需要将掉落于钻井内的落鱼捞出钻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可退捞矛,其包括解卡结构、用于保护内部结构的捞管外壁、用于与被捞物固定连接的矛杆以及用于推动矛杆运动的液压动力部分,其中,矛杆上设置有卡瓦。液压可退捞矛的打捞原理为利用液体产生的液压力推动矛杆运动至被捞物的管体内,矛杆上的卡瓦内撑抓住被捞物的内壁,使矛杆与被捞物相互固定,再施力于该液压可退捞矛,被捞物随液压可退捞矛移出钻井。
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矛杆深入被捞物的管体内,卡瓦内撑抓住被捞物的内壁将其捞出钻井的过程中,由于被捞物与卡瓦以不确定的角度相互连接,二者之间的对接良好程度较差,导致成功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捞管,能够解决在井下打捞物体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捞管,包括连接接台,与所述连接接台连接的捞管壳体,还包括:
矛杆组件,位于所述捞管壳体的内部,其上端与所述连接接台的底部连接,下端与卡瓦结构连接,用于与所述卡瓦结构配合夹紧被捞物;
卡瓦结构,位于所述捞管壳体的内部,套设于所述矛杆组件的外壁上,用于卡住被捞物体;
导正结构,位于所述卡瓦结构下方的所述捞管壳体上,用于导正被捞物体,以便于所述卡瓦结构卡住所述被捞物体。
优选的,所述导正结构包括导正管,
所述导正管位于所述卡瓦结构下方的所述捞管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内壁上具有朝向所述捞管的中轴线方向的凸起,形成内径小于所述捞管内径的管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导正管的管状结构与所述被捞物体的形状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导正结构还包括拨管口,所述拨管口开设在所述导正管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捞管壳体的底部,所述拨管口为与所述导正管及所述捞管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为以所述捞管壳体的底部边沿为起点,沿周向螺旋上升一圈至所述起点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卡瓦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限位块、活塞和卡瓦,所述限位块和所述活塞的外周面包覆有密封外壳形成一空心柱状结构,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空心柱状结构的顶部,所述活塞位于所述空心柱状结构的底部,所述卡瓦与所述空心柱状结构的底壳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柱状结构的内周与所述矛杆组件的外周连接,所述卡瓦为套设于所述矛杆组件的外周面的柱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矛杆组件包括:
缸套,为空心柱状结构,所述缸套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接台连接,下端与所述矛杆连接,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缸套的中部或偏中部位置,所述活塞位于所述缸套的下端;
液缸,与所述缸套的外周面固定连接,并且位于所述限位块与活塞之间,所述液缸的外周面与所述密封外壳连接;
矛杆,其上端与所述缸套的下端连接,下端的外周面与所述卡瓦的内周面套接。
优选的,所述缸套上开设有液压孔,所述液压孔位于所述液缸与所述活塞之间。
优选的,所述矛杆的中心开设有从上至下连通泄压孔,所述泄压孔的上端与所述缸套连通,下端与所述导正结构内的空间连通。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缸套之间、所述活塞与所述缸套之间以及所述液缸与所述密封外壳之间均安装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矛杆组件通过固定组件结构与所述捞管壳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捞管,利用导正结构将被捞物套入捞管外壳体内并矫正其与矛杆组件的配合,利用液压力将卡瓦结构嵌入被捞物与矛杆组件之间的配合间隙,使被捞物与矛杆组件在打捞过程中保持相互稳固。具体地,将捞管深入钻井内,使被捞物的端头与捞管外壳体上的导正结构接触,导正结构迫使被捞物的端头进入捞管外壳体内,并利用捞管外壳体的内表面结构调整被捞物的内周与矛杆组件的相对位置,再向捞管壳体内施加液压力,卡瓦机构在液压力作用下嵌入被捞物与矛杆组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其外周与被捞物的内周接触、内周与矛杆组件的外周接触,紧紧固定被捞物与矛杆组件,被捞物随捞管移出钻井。现有技术中,由于被捞物与卡瓦以不确定的角度相互连接,二者之间的对接良好程度较差,导致成功率较低。与现有技术相较,由于本方案提供的捞管上与被捞物接触的一端设置有导正结构,被捞物的内壁与卡瓦结构相互稳固后,其本身的一部分结构贯穿于导正结构中,在被捞物随捞管移出钻井的过程中,被捞物能够与捞管保持同步,即被捞物、卡瓦结构、矛杆组件之间保持持续稳固,三者之间不会产生位移差或角度差,提高打捞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捞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瓦结构与矛杆组件的匹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捞管外壳与连接接台匹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瓦结构与矛杆组件的匹配结构的轴向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组件结构的其中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连接接台,2-捞管壳体,3-矛杆组件,31-缸套,32-液缸,33-矛杆,34-泄压孔,35-密封圈,4-卡瓦结构,41-限位块,42-活塞,43-密封外壳,44-卡瓦,45-液压孔,5-导正结构,51-导正管,52-拨管口,6-固定组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捞管,包括连接接台1,与所述连接接台1连接的捞管壳体2,还包括:矛杆组件3,位于所述捞管壳体2的内部,其上端与所述连接接台1的底部连接,下端与卡瓦结构4连接,用于与所述卡瓦结构4配合夹紧被捞物;卡瓦结构4,位于所述捞管壳体2的内部,套设于所述矛杆组件3的外壁上,用于卡住被捞物体;导正结构5,位于所述卡瓦结构4下方的所述捞管壳体2上,用于导正被捞物体,以便于所述卡瓦结构4卡住所述被捞物体;利用导正结构5将被捞物套入捞管壳体2内并矫正其与矛杆组件3的配合,利用液压力将卡瓦结构4嵌入被捞物与矛杆组件3之间的配合间隙,使被捞物与矛杆组件3在打捞过程中保持相互稳固。
具体地,在使用时,捞管的上端通过连接接台1与钻具连接,通过钻具的带动将捞管深入钻井内,将捞管深入钻井内,使被捞物的端头与捞管壳体2上的导正结构5接触,导正结构5迫使被捞物的端头进入捞管壳体2内,并利用捞管壳体2的内表面结构调整被捞物的内周与矛杆组件3的相对位置,再向捞管壳体2内施加液压力,卡瓦机构在液压力作用下嵌入被捞物与矛杆组件3之间的配合间隙,其外周与被捞物的内周接触、内周与矛杆组件3的外周接触,紧紧固定被捞物与矛杆组件3,被捞物随捞管移出钻井。现有技术中,由于被捞物与卡瓦以不确定的角度相互连接,二者之间的对接良好程度较差,导致成功率较低。与现有技术相较,由于本方案提供的捞管上与被捞物接触的一端设置有导正结构5,被捞物的内壁与卡瓦结构4相互稳固后,其本身的一部分结构贯穿于导正结构5中,在被捞物随捞管移出钻井的过程中,被捞物能够与捞管保持同步,即被捞物、卡瓦结构4、矛杆组件3之间保持持续稳固,三者之间不会产生位移差或角度差,提高打捞的成功率;此外,由于导正结构5对被捞物的导正作用,能够确保被捞物与矛杆组件3、卡瓦结构4的对接良好,所以无需设置解卡结构,节约制造成本。
参照图1所示,为了导正被捞物与矛杆组件3、卡瓦结构4的相对位置,使被捞物与卡瓦结构4的接触处于最佳状态,在导正结构5上设置导正管51,导正管51位于卡瓦结构4下方的捞管壳体2的内壁上,当被捞物进入捞管壳体2内后,沿着导正管51前进至矛杆组件3的外周,与矛杆组件3发生部分重叠,卡瓦结构4在液压力的作用下嵌入被捞物与矛杆组件3之间的配合间隙,其外周与被捞物的内周接触、内周与矛杆组件3的外周接触,紧紧固定被捞物与矛杆组件3,其中,导正管51在捞管壳体2的内壁上具有朝向捞管的中轴线方向的凸起,形成内径小于捞管内径的管状结构,以保证导正管51的管状结构与被捞物体的形状相匹配,使导正管51对被捞物的导正作用达到最佳。
参照图1所示,为使被捞物能够顺利的进入捞管壳体2内,在导正结构5上还设置有拨管口52,拨管口52开设在导正管51的下方且位于捞管壳体2的底部,用于接触被捞物的端头,拨管口52为与导正管51及捞管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开口结构,使被捞物的端头沿拨管口52进入导正管51。
优选的,为使被捞物的端头较顺利的进入拨管口52,拨管口52的开口结构为以捞管壳体2的底部边沿为起点,沿周向螺旋上升一圈至起点的上方,使拨管口52形成一定面积的豁口,在使用时,捞管在钻具的带动下缓慢转动,拔管口也同步转动,进而使被捞物的端头通过该豁口较容易的进入拨管口52内,再通过拨管口52进入导正管51内,经过导正管51后,被捞物被导正至与矛杆组件3相对匹配的位置。
参照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卡瓦结构4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限位块41、活塞42和卡瓦44,所述限位块41和所述活塞42的外周面包覆有密封外壳43形成一空心柱状结构,所述限位块41位于所述空心柱状结构的顶部,所述活塞42位于所述空心柱状结构的底部,所述卡瓦44与所述空心柱状结构的底壳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柱状结构的内周与所述矛杆组件3的外周连接,所述卡瓦44为套设于所述矛杆组件3的外周面的柱状结构。使用时,捞管经过导正结构5进入捞管壳体2内后,与矛杆33的下端对正并留有间隙,此时,卡瓦结构4在液压力的作用下向矛杆33与被捞物的配合间隙内运动,限位块41亦随同步卡瓦44运动,直到限位块41运动至液缸32的上端时被迫停止,卡瓦44伸入矛杆33与被捞物的配合间隙的深度被固定,在具体设计制造时,需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卡瓦44的长度、厚度以及矛杆33与被捞物形成的配合间隙的宽度,还有限位块41的下端与液缸32上端的距离,在诸多因素下,使卡瓦44以最适宜的长度与厚度伸入该配合间隙,实现被捞物、矛杆33、卡瓦44之间最适用于打捞的相互固定程度的要求,以及打捞成功后便于分离捞管与被捞物的要求。
参照图2所示,所述缸套31上开设有液压孔45,所述液压孔45位于所述液缸32与所述活塞42之间,液体经过液压孔45进入密封外壳43、液缸32、活塞42及缸套31形成的空间内,不断充满此空间,活塞42在液压力的作用下开始移动,卡瓦44、限位块41随活塞42同步运动,直到限位块41被迫停止在液缸32的上端,卡瓦结构4停止运动,此时,卡瓦44嵌入矛杆33与被捞物的配合间隙内并将二者固定。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所述矛杆组件3包括:缸套31,为空心柱状结构,所述缸套31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接台1连接,下端与所述矛杆连接,所述限位块41位于所述缸套31的中部或偏中部位置,所述活塞42位于所述缸套31的下端;液缸32,与所述缸套31的外周面固定连接,并且位于所述限位块41与活塞42之间,所述液缸32的外周面与所述密封外壳43连接;矛杆33,其上端与所述缸套31的下端连接,下端的外周面与所述卡瓦44的内周面套接。卡瓦结构4的整体套设于矛杆组件3的外周,并能够在液压力的作用下沿矛杆组件3的外周向矛杆33所在的一端运动,使被捞物与捞管在相互对接、固定的过程更为紧凑,以简单的套设结构特点实现被捞物与捞管的锁紧,降低捞管的制造成本。
参照图2所示,所述矛杆33的中心开设有从上至下连通泄压孔34,所述泄压孔34的上端与所述缸套31连通,下端与所述导正结构5内的空间连通,且为保证液压液能够优先进入液缸中,设置液压孔45的孔径大于泄压孔34的孔径,循环泥浆(循环液)加压时,通过液压孔45进入密封外壳43、液缸32、活塞42及缸套31形成的空间内,推动卡瓦移动。当压力达到稳定时,即卡瓦已经作用于被捞物的内壁上并与之稳固接触,此时限位块41被限制于液缸32的上端,循环液停止加压并通过泄压孔排出,防止液体充斥于卡瓦结构4与缸套31形成的空间而破坏捞管的内部结构。
参照图2和图4所示,所述限位块41与所述缸套31之间、所述活塞42与所述缸套31之间以及所述液缸32与所述密封外壳43之间均安装有密封圈35,使捞管的内部结构保持相互稳固。
参照图1和图3所示,为防止卡瓦结构4在打捞过程中产生抖动或断裂,在缸套31与连接接台1固定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组件结构6,矛杆组件3通过固定组件结构6与捞管壳体2连接。
优选的,参照图5所示,该固定组件结构6可为棱式结构或实体结构,棱式结构与实体结构的区别在于其重量,在实际需要中,若打捞被捞物时,捞管的重量满足下放重量、无需配重,则优先选择棱式结构,加强固定组件结构6对卡瓦结构4的稳固性能;若打捞过程中,捞管的重量不满足下放重量、需要配种,则优先选择实体结构,增加捞管的下放重量,方便打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捞管,利用导正结构5将被捞物套入捞管壳体2内并矫正其与矛杆组件3的配合,利用液压力将卡瓦结构4嵌入被捞物与矛杆组件3之间的配合间隙,使被捞物与矛杆组件3在打捞过程中保持相互稳固。具体地,将捞管深入钻井内,使被捞物的端头与捞管壳体2上的导正结构5接触,导正结构5迫使被捞物的端头进入捞管壳体2内,并利用捞管壳体2的内表面结构调整被捞物的内周与矛杆组件3的相对位置,再向捞管壳体2内施加液压力,卡瓦机构4在液压力作用下嵌入被捞物与矛杆组件3之间的配合间隙,其外周与被捞物的内周接触、内周与矛杆组件3的外周接触,紧紧固定被捞物与矛杆组件3,被捞物随捞管移出钻井。现有技术中,由于被捞物与卡瓦以不确定的角度相互连接,二者之间的对接良好程度较差,导致成功率较低,且被捞物随液压可退捞矛移出钻井时处于不稳定状态,导致其内壁与卡瓦在固定接触位置处产生相对滑动或角度差,致使被捞物重新掉入钻井,造成新的堵塞,或者利用解卡结构,当被捞物卡在井下或者其他条件的制约下捞不上来时,解卡结构解开卡瓦与被捞物的相互接触。与现有技术相较,由于本方案提供的捞管上与被捞物接触的一端设置有导正结构5,被捞物的内壁与卡瓦结构4相互稳固后,其本身的一部分结构贯穿于导正结构5中,在被捞物随捞管移出钻井的过程中,被捞物能够与捞管保持同步,即被捞物、卡瓦结构4、矛杆组件3之间保持持续稳固,三者之间不会产生位移差或角度差,被捞物不会与捞管脱离而重新掉入钻井内以致造成新的堵塞,提高打捞的成功率;由于导正结构5对被捞物的导正作用,能够确保被捞物与矛杆组件3、卡瓦结构4的对接良好,所以无需设置解卡结构,节约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捞管,包括连接接台,与所述连接接台连接的捞管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矛杆组件,位于所述捞管壳体的内部,其上端与所述连接接台的底部连接,下端与卡瓦结构连接,用于与所述卡瓦结构配合夹紧被捞物;
卡瓦结构,位于所述捞管壳体的内部,套设于所述矛杆组件的外壁上,用于卡住被捞物体;
导正结构,位于所述卡瓦结构下方的所述捞管壳体上,用于导正被捞物体,以便于所述卡瓦结构卡住所述被捞物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正结构包括导正管,
所述导正管位于所述卡瓦结构下方的所述捞管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内壁上具有朝向所述捞管的中轴线方向的凸起,形成内径小于所述捞管内径的管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正管的管状结构与所述被捞物体的形状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正结构还包括拨管口,所述拨管口开设在所述导正管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捞管壳体的底部,所述拨管口为与所述导正管及所述捞管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为以所述捞管壳体的底部边沿为起点,沿周向螺旋上升一圈至所述起点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瓦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限位块、活塞和卡瓦,所述限位块和所述活塞的外周面包覆有密封外壳形成一空心柱状结构,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空心柱状结构的顶部,所述活塞位于所述空心柱状结构的底部,所述卡瓦与所述空心柱状结构的底壳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柱状结构的内周与所述矛杆组件的外周连接,所述卡瓦为套设于所述矛杆组件的外周面的柱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矛杆组件包括:
缸套,为空心柱状结构,所述缸套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接台连接,下端与所述矛杆连接,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缸套的中部或偏中部位置,所述活塞位于所述缸套的下端;
液缸,与所述缸套的外周面固定连接,并且位于所述限位块与活塞之间,所述液缸的外周面与所述密封外壳连接;
矛杆,其上端与所述缸套的下端连接,下端的外周面与所述卡瓦的内周面套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上开设有液压孔,所述液压孔位于所述液缸与所述活塞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矛杆的中心开设有从上至下连通泄压孔,所述泄压孔的上端与所述缸套连通,下端与所述导正结构内的空间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缸套之间、所述活塞与所述缸套之间以及所述液缸与所述密封外壳之间均安装有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矛杆组件通过固定组件结构与所述捞管壳体连接。
CN201420460828.0U 2014-08-13 2014-08-13 捞管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98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60828.0U CN204098837U (zh) 2014-08-13 2014-08-13 捞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60828.0U CN204098837U (zh) 2014-08-13 2014-08-13 捞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98837U true CN204098837U (zh) 2015-01-14

Family

ID=52267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60828.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98837U (zh) 2014-08-13 2014-08-13 捞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9883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2617A (zh) * 2015-01-22 2015-05-13 中交二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桩基孔内断钻杆打捞装置
CN107191152A (zh) * 2017-06-29 2017-09-22 新疆国利衡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膨胀式捞管
CN107780863A (zh) * 2017-11-24 2018-03-09 新疆国利衡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捞管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2617A (zh) * 2015-01-22 2015-05-13 中交二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桩基孔内断钻杆打捞装置
CN107191152A (zh) * 2017-06-29 2017-09-22 新疆国利衡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膨胀式捞管
CN107780863A (zh) * 2017-11-24 2018-03-09 新疆国利衡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捞管
CN107780863B (zh) * 2017-11-24 2024-08-23 新疆国利衡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捞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69703B2 (en) Rotatable tubing anchor
CN109751003B (zh) 安全型海洋钻探回转式保压取心方法
NO327662B1 (no) Fremgangsmate og system for boring av et borehull.
CN102704876B (zh) 用钻杆下放完井管柱的方法和工具
CN203847019U (zh) 一种限位式液压套管扶正工具
CN105863544B (zh) 一种卡瓦式液控内打捞工具
CN204098837U (zh) 捞管
NO781682L (no) Verktoey for haandtering av boreutstyr
CN106522826B (zh) 双钻头推靠式导向节
CN104179470A (zh) 捞管
CN108316866A (zh) 一种液压套管扶正器
CN103321605B (zh) 下击式解卡封隔器
CN102364038A (zh) 水下油管悬挂器内嵌式导向定位装置
CN104453758A (zh) 一种多功能翻板锚
CN206111091U (zh) 一种可变径扩眼器
CN204716194U (zh) 一种桥塞及其丢手机构
CN201843556U (zh) 液压可退捞筒
CN201934045U (zh) 一种连续油管打捞工具
CN204920878U (zh) 一种接箍专用的可退式分瓣捞矛
CN2793321Y (zh) 水平井液压泵送软对接电缆输送器
CN110892131A (zh) 取回系统
CN204571900U (zh) 旋转解卡打捞工具
CN105298460A (zh) 压裂工具、压裂管串以及压裂方法
CN209040788U (zh) 一种密封式倒扣捞矛
CN204804735U (zh) 捞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22

Address after: 065001 Heb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Lang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n the Southern District of B building, room 522

Patentee after: ENN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The 065001 Heb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of Langfang Huaxiang new Austr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n the Southern District B building room 522

Patentee before: ENN COAL GASIFICATION MINING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