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77224U - 汽车轮毂 - Google Patents
汽车轮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77224U CN204077224U CN201420124845.7U CN201420124845U CN204077224U CN 204077224 U CN204077224 U CN 204077224U CN 201420124845 U CN201420124845 U CN 201420124845U CN 204077224 U CN204077224 U CN 2040772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ub body
- reaction plate
- block
- hub
- supporting dis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2742 anti-fol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4 block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轮毂,包括轮毂主体,所述的轮毂主体包括轮辋,所述的轮辋上套设有胎圈,所述的轮毂主体上设有直径小于胎圈最大直径的固定盘,固定盘位于胎圈侧面,所述固定盘上铰接有若干绕轮毂中心轴环形设置的防陷块,所述防陷块与固定盘的铰接处设有扭转弹簧,扭转方向为远离地面方向,所述轮毂主体上还设有可调整防陷块位置的支撑装置,使汽车在不采用较宽的轮胎的情况下,仍旧具有防陷作用的轮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毂,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轮毂。
背景技术
汽车在泥路中行驶时,碰到雨天,路面在雨水作用下会变软,因此经常会出现汽车的轮在陷在泥中,无法自拔,只能等待救援,有些车子会采用比较宽的轮胎,虽然有防陷的作用,但是在正常柏油路路中行驶,会受到较大的阻力,导致耗油量增多,增加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轮毂,不采用较宽的轮胎的情况下,仍旧具有防陷作用的轮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轮毂,包括轮毂主体,所述的轮毂主体包括轮辋,所述的轮辋上套设有胎圈,所述的轮毂主体上设有直径小于胎圈最大直径的固定盘,固定盘位于胎圈侧面,所述固定盘上铰接有若干绕轮毂中心轴环形设置的防陷块,所述防陷块与固定盘的铰接处设有扭转弹簧,扭转方向为远离地面方向,所述轮毂主体上设有可调整防陷块位置的支撑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轮毂,包括轮毂主体,所述的轮毂主体包括轮辋,所述的轮辋上套设有胎圈,所述的轮毂主体上设有直径小于胎圈最大直径的固定盘,胎圈在使用中会产生变形,导致轮毂中心到地面的距离减小,因此固定盘小于胎圈最大直径,赋予轮胎一个安全的形变量,保证胎圈在变形时,不会发生地面与固定盘接触的情况;固定盘位于胎圈侧面,方便防陷块的合理设置;所述固定盘上铰接有若干绕轮毂中心轴环形设置的防陷块,轮毂主体在旋转过程中,通过环形均匀设置的防陷块,可以保证胎圈在任意旋转角度下,胎圈的受力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增加轮胎稳定性,防陷块可以增加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实际接触面积,减小压强,从而减小轮胎陷入泥中的几率;所述防陷块与固定盘的铰接处设有扭转弹簧,扭转方向为远离地面方向,所述轮毂主体上设有,所述轮毂主体上设有可调整防陷块位置的支撑装置,在正常行驶过程中,调整轮毂主体上的支撑装置,由扭转弹簧上的弹力使防陷块收回轮毂上,不与地面接触,减小轮胎的实际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轮胎所受的阻力,减小轮胎的噪音,减小汽车的耗油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固定盘设置在轮辋上,并且与轮辋一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定盘设置在轮辋上,轮毂中轮辋距离地面最近,设置在轮辋上,防陷块工作时可减小固定盘受到的扭矩,增加强度,固定盘与轮辋一体,可通过一次压铸成型,减少装配工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丝杠与支撑盘,所述的支撑丝杠设置在轮毂主体上,所述的支撑丝杠穿过支撑盘中心,所述支撑盘上设有与支撑丝杠配合的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丝杠与支撑盘,通过支撑盘支撑定位,由支撑盘分担掉大部分的径向力,保证铰接的使用寿命;所述的支撑丝杠设置在轮毂主体上,所述的支撑丝杠穿过支撑盘中心,所述支撑盘上设有与支撑丝杠配合的螺纹,支撑盘上的螺纹与支撑丝杠相互配合,实现支撑盘轴向移动,使支撑盘与扭转弹簧相互配合,实现防陷块绕铰接处所在的轴线的旋转,实现防陷块的收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防陷块与为圆弧形,所述防陷块包括大圆弧面与小圆弧面,所述大圆弧面靠近地面,所述小圆弧面与支撑盘配合,小圆弧面的直径与支撑盘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防陷块与为圆弧形,所述防陷块包括大圆弧面与小圆弧面,所述大圆弧面靠近地面,所述小圆弧面与支撑盘配合,小圆弧面的直径与支撑盘相等,可通过支撑盘轴向位置的变化,改变防陷块的位置,更好的控制防陷块的收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防陷块上的铰接处靠近小圆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防陷块上的铰接处靠近小圆弧面,在厚度一定的情况下,是防陷块实际的工作半径最大化,减小轮胎体积与重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防陷块上设有橡胶防滑层,橡胶防滑层位于靠近地面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的成本较低,质量轻,且容易在橡胶层上设置各种防滑纹路,设置橡胶防滑层,可以增大摩擦力,方便汽车在泥路中行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大圆弧面直径与胎圈直径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大圆弧面直径与胎圈直径相等,防陷块与胎圈持平,可以让两者共同工作,增加防陷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盘包括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远离轮毂主体的端面之间设有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面与远离轮毂主体的端面之间设有圆角,支撑装置在调整防陷块位置的过程中更加平滑,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丝杠远离轮毂主体的端面上设有限位块与内六角扳手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丝杠远离轮毂主体的端面上设有限位块与内六角扳手孔,支撑丝杠在旋转过程中通过设置在端面上的限位块限制支撑盘过度旋转,内六角扳手孔可以减小支撑丝杠的实际长度,避免支撑丝杠延伸出轮毂主体太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轮毂实施例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轮毂实施例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1、轮毂主体;11、胎圈;12、轮辋;121、固定盘;2、支撑盘;3、支撑丝杠;31、限位块;32、扳手孔;4、防陷块;41、橡胶防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汽车轮毂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汽车轮毂,包括轮毂主体1,所述的轮毂主体1包括轮辋12,所述的轮辋12上套设有胎圈11,所述的轮毂主体1上设有直径小于胎圈11最大直径的固定盘121,固定盘121位于胎圈11侧面,所述固定盘121上铰接有6个绕轮毂中心轴环形设置的防陷块4,所述防陷块4与固定盘121的铰接处设有扭转弹簧,扭转方向为远离地面方向,所述铰接处所在的直线与轮毂主体1中心轴同轴的圆相切,所述轮毂主体1上设有可调整防陷块4位置的支撑装置。
通过采用上诉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轮毂,包括轮毂主体1,所述的轮毂主体1包括轮辋12,所述的轮辋12上套设有胎圈11,所述的轮毂主体1上设有直径小于胎圈11最大直径的固定盘121,胎圈11在使用中会产生变形,导致轮毂中心到地面的距离减小,因此固定盘121小于胎圈11最大直径,赋予轮胎一个安全的形变量,保证胎圈11在变形时,不会发生地面与固定盘121接触的情况;固定盘121位于胎圈11侧面,方便防陷块4的合理设置;所述固定盘121上铰接有若干绕轮毂中心轴环形设置的防陷块4,轮毂主体1在旋转过程中,通过环形均匀设置的防陷块4,可以保证胎圈11在任意旋转角度下,胎圈11的受力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增加轮胎稳定性,防陷块4可以增加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实际接触面积,减小压强,从而减小轮胎陷入泥中的几率;所述防陷块4与固定盘121的铰接处设有扭转弹簧,扭转方向为远离地面方向,所述轮毂主体1上设有,所述轮毂主体1上设有可调整防陷块4位置的支撑装置,在正常行驶过程中,调整轮毂主体1上的支撑装置,由扭转弹簧上的弹力使防陷块4收回轮毂上,不与地面接触,减小轮胎的实际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轮胎所受的阻力,减小轮胎的噪音,减小汽车的耗油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固定盘121设置在轮辋12上,并且与轮辋12一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定盘121设置在轮辋12上,轮毂中轮辋12距离地面最近,设置在轮辋12上,防陷块4工作时可减小固定盘121受到的扭矩,增加强度,固定盘121与轮辋12一体,可通过一次压铸成型,减少装配工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丝杠3与支撑盘2,支撑盘用来将防陷块2支撑起来,所述的支撑丝杠3设置在轮毂主体1上,所述的支撑丝杠3穿过支撑盘2中心,所述支撑盘2上设有与支撑丝杠3配合的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丝杠3与支撑盘2,通过支撑盘2支撑定位,由支撑盘2分担掉大部分的径向力,保证铰接处的使用寿命;所述的支撑丝杠3设置在轮毂主体1上,所述的支撑丝杠3穿过支撑盘2中心,所述支撑盘2上设有与支撑丝杠3配合的螺纹,支撑盘2上的螺纹与支撑丝杠3相互配合,实现支撑盘2轴向移动,使支撑盘2与扭转弹簧相互配合,实现防陷块4绕铰接处的旋转,实现防陷块4的收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防陷块4与为圆弧形,所述防陷块4包括大圆弧面与小圆弧面,所述大圆弧面靠近地面,所述小圆弧面与支撑盘2配合,小圆弧面的直径与支撑盘2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防陷块4与为圆弧形,所述防陷块4包括大圆弧面与小圆弧面,所述大圆弧面靠近地面,所述小圆弧面与支撑盘2配合,小圆弧面的直径与支撑盘2相等,可通过支撑盘2轴向位置的变化,改变防陷块4的位置,更好的控制防陷块4的收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防陷块44上的铰接处靠近小圆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防陷块44上的铰接处靠近小圆弧面,在厚度一定的情况下,是防陷块4实际的工作半径最大化,减小轮胎体积与重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防陷块44上设有橡胶防滑层41,橡胶防滑层41位于靠近地面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的成本较低,质量轻,且容易在橡胶层上设置各种防滑纹路,设置橡胶防滑层41,可以增大摩擦力,方便汽车在泥路中行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大圆弧面直径与胎圈11直径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大圆弧面直径与胎圈11直径相等,防陷块4与胎圈11持平,可以让两者共同工作,增加防陷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盘2包括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远离轮毂主体1的端面之间设有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面与远离轮毂主体1的端面之间设有圆角,支撑装置在调整防陷块4位置的过程中更加平滑,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丝杠3远离轮毂主体1的端面上设有限位块31与内六角扳手孔3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丝杠3远离轮毂主体1的端面上设有限位块31与内六角扳手孔32,支撑丝杠3在旋转过程中通过设置在端面上的限位块31限制支撑盘2过度旋转,内六角扳手孔32可以减小支撑丝杠3的实际长度,避免支撑丝杠3延伸出轮毂主体1太长。
Claims (10)
1.一种汽车轮毂,包括轮毂主体,所述的轮毂主体包括轮辋,所述的轮辋上套设有胎圈,其特征是:所述的轮毂主体上设有直径小于胎圈最大直径的固定盘,固定盘位于胎圈侧面,所述固定盘上铰接有若干绕轮毂中心轴环形设置的防陷块,所述防陷块与固定盘的铰接处设有扭转弹簧,扭转方向为远离地面方向所述轮毂主体上设有,所述轮毂主体上设有可调整防陷块位置的支撑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毂,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盘设置在轮辋上,并且与轮辋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轮毂,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丝杠与支撑盘,所述的支撑丝杠设置在轮毂主体上,所述的支撑丝杠穿过支撑盘中心,所述支撑盘上设有与支撑丝杠配合的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轮毂,其特征是:所述的防陷块与为圆弧形,所述防陷块包括大圆弧面与小圆弧面,所述大圆弧面靠近地面,所述小圆弧面与支撑盘配合,小圆弧面的直径与支撑盘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轮毂,其特征是:所述的防陷块上的铰接处靠近小圆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轮毂,其特征是:所述的防陷块上设有橡胶防滑层,橡胶防滑层位于靠近地面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轮毂,其特征是:所述的大圆弧面直径与胎圈直径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轮毂,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盘包括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远离轮毂主体的端面之间设有圆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轮毂,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丝杠远离轮毂主体的端面上设有限位块与内六角扳手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轮毂,其特征是:所述的防陷块为6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24845.7U CN204077224U (zh) | 2014-03-19 | 2014-03-19 | 汽车轮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24845.7U CN204077224U (zh) | 2014-03-19 | 2014-03-19 | 汽车轮毂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77224U true CN204077224U (zh) | 2015-01-07 |
Family
ID=52169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12484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77224U (zh) | 2014-03-19 | 2014-03-19 | 汽车轮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077224U (zh) |
-
2014
- 2014-03-19 CN CN201420124845.7U patent/CN20407722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986692U (zh) | 一种汽车轮胎安全辅助支撑装置 | |
CN104786731A (zh) | 一种免充气越野车轮 | |
CN102529567A (zh) | 自适应汽车车轮 | |
JP2013500195A (ja) | 少なくとも2本のアクスルを有する車両及び荷重を少なくとも2本のアクスル相互間に分配する方法 | |
CN206797002U (zh) | 一种汽车车轮手板 | |
CN108032689A (zh) | 一种汽车冰雪路面防滑装置 | |
CN105752200B (zh) | 一种自适应控制车轴提升装置 | |
CN204077224U (zh) | 汽车轮毂 | |
CN104149560A (zh) | 汽车自行防滑装置 | |
CN201304982Y (zh) | 工程机械轮胎防滑三角垫 | |
CN103465733A (zh) | 一种弹性支架及带有弹性支架的防爆轮毂 | |
CN203528211U (zh) | 一种弹性支架及带有弹性支架的防爆轮毂 | |
CN205836360U (zh) | 一种免充气手推车轮胎 | |
CN204701392U (zh) | 一种免充气越野车轮 | |
CN205588900U (zh) | 一种固定式电动车轮胎 | |
CN2459206Y (zh) | 车辆防滑装置 | |
CN1847037A (zh) | 轮胎履带双功能机动车 | |
CN209683350U (zh) | 主动预防爆胎后的车辆安全装置 | |
CN208558863U (zh) | 一种降噪轮胎 | |
US1846448A (en) | Lifter device and emergency wheel | |
CN208827797U (zh) | 一种用于小型汽车的刹车辅助装置 | |
CN205365080U (zh) | 半孔免充气轮胎 | |
CN2923391Y (zh) | 一种安全轮胎 | |
CN205205624U (zh) | 公路防滑路面曲线压纹器 | |
CN219277157U (zh) | 一种汽车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轮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60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