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4067289U - 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67289U
CN204067289U CN201420519917.8U CN201420519917U CN204067289U CN 204067289 U CN204067289 U CN 204067289U CN 201420519917 U CN201420519917 U CN 201420519917U CN 204067289 U CN204067289 U CN 2040672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genesis
control device
direct current
arc control
plastic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199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夫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enge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enge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enge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enge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199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672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672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6728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主要解决了现在灭弧室上端是敞开的,电弧燃烧时产生的气压很容易从上端泄露,冲裂设置在灭弧室上端的盖子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3)内与所述灭弧栅片(31)对应设有产气架(4),所述产气架(4)的一端设于第一外壳(1)与上端口(32)之间且覆盖上端口(32)。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其产气架一端将灭弧室与第一外壳对应的上端封闭,防止气压往上端冲出,冲裂第一外壳,且封闭上端有利于灭弧室内气压储存的更高,气流往灭弧室后端冲出速度更快,利于快速熄灭电弧。

Description

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断路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直流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交流断路器被改造成直流用断路器,但直流断路器由于直流电流没有过零点,灭弧室熄弧困难,传统的灭弧室很难进行熄弧。因此,有的厂家在灭弧室两边设有产气壁。当短路电流经过时,触头打开产生电弧,电弧燃烧两侧边的产气板,产气板被燃烧后分解出气体,在灭弧室的压力作用下,气流快速喷出,吹动电弧从而进行冷却和熄灭电弧。但现在的灭弧室上端还是敞开的,这样电弧燃烧时产生的气压很容易从上端泄露,冲裂设置在灭弧室上端的盖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主要解决了现在灭弧室上端是敞开的,电弧燃烧时产生的气压很容易从上端泄露,冲裂设置在灭弧室上端的盖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内设有灭弧室,所述灭弧室内设有若干均布的灭弧栅片,所述灭弧室包括与第一外壳对应的上端口,所述灭弧室内与所述灭弧栅片对应设有产气架,所述产气架的一端设于第一外壳与上端口之间且覆盖上端口。
所述产气架包括产气臂和产气臂一端设有的遮挡板,所述遮挡板设于第一外壳与上端口之间且覆盖上端口。
所述产气架可拆卸连接于灭弧室内。
所述灭弧室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灭弧栅片连接,所述灭弧栅片包括避让槽和灭弧栅片两侧与侧板之间形成的卡接槽;所述产气臂两端设有与所述卡接槽适配构成卡接配合的卡接块,还包括产气板,所述产气板与避让槽内壁贴合。
所述产气架还包括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灭弧栅片下端部对应。
所述两侧产气板形成相通的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所述上端开口的截面宽度大于下端开口的截面宽度。
所述产气臂的长度与所述灭弧栅片排布方向的长度相等。
还包括相互对应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动、静触头设于所述灭弧室之内且所述动触头与产气架互不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其产气架一端将灭弧室与第一外壳对应的上端封闭,防止气压往上端冲出,冲裂第一外壳,且封闭上端有利于灭弧室内气压储存的更高,气流往灭弧室后端冲出速度更快,利于快速熄灭电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灭弧室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灭弧室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灭弧栅片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产气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灭弧室的爆炸图。
图中,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灭弧室3,灭弧栅片31,产气架4,上端口32,产气臂41,遮挡板42,避让槽311,卡接槽312,产气板412,动触头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结合图2至图7 所示,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所述第二外壳2内设有灭弧室3,所述灭弧室3内设有若干均布的灭弧栅片31,所述灭弧室3包括与第一外壳1对应的上端口32,所述灭弧室3内与所述灭弧栅片31对应设有产气架4,所述产气架4的一端设于第一外壳1与上端口32之间且覆盖上端口32。塑壳断路器里其他常规零件如触头机构、脱扣机构等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其产气架一端将灭弧室与第一外壳对应的上端封闭,防止气压往上端冲出,冲裂第一外壳,且封闭上端有利于灭弧室内气压储存的更高,气流往灭弧室后端冲出速度更快,利于快速熄灭电弧。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产气架4包括产气臂41和产气臂41一端设有的遮挡板42,所述遮挡板42设于第一外壳1与上端口32之间且覆盖上端口32。一体式的设计,装配更加方便,实用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产气架4可拆卸连接于灭弧室3内。可拆卸连接装配比较方便,而且更换产气架4时也比较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灭弧室3还包括侧板33,所述侧板33与所述灭弧栅片31连接,所述灭弧栅片31包括避让槽311和灭弧栅片31两侧与侧板33之间形成的卡接槽312;所述产气臂41两端设有与所述卡接槽312适配构成卡接配合的卡接块411,还包括产气板412,所述产气板412与避让槽311内壁贴合。产气壁与灭弧栅片卡接配合装配定位,装配工序简单方便,实用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产气架4还包括容纳槽43,所述容纳槽43与灭弧栅片31下端部对应。灭弧栅片31下端部可以放置与容纳槽内,不管灭弧栅片31是平行于水平面分布还是倾斜于水平面分布,其下端部都不会与产气架发生干涉,这里说的灭弧栅片31下端部中间设有避让槽,灭弧栅片31下端部为灭弧栅片两端均设有的部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两侧产气板412形成相通的上端开口413和下端开口414,所述上端开口413的截面宽度大于下端开口414的截面宽度。所述上端开口413的截面宽度大于下端开口414的截面宽度的气流导向设置,有利于气流加速往前端灭弧栅片内移动,实现快速吹弧,熄灭电弧,实用效果好,性能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产气臂41的长度与所述灭弧栅片31排布方向的长度相等。安装更加稳定,结构紧凑。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还包括相互对应的动触头5和静触头,所述动、静触头设于所述灭弧室3之内且所述动触头5与产气架4互不干涉。将动、静触头设于所述灭弧室3之内,灭弧效果更好,实用更加方便。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所述第二外壳(2)内设有灭弧室(3),所述灭弧室(3)内设有若干均布的灭弧栅片(31),所述灭弧室(3)包括与第一外壳(1)对应的上端口(32),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3)内与所述灭弧栅片(31)对应设有产气架(4),所述产气架(4)的一端设于第一外壳(1)与上端口(32)之间且覆盖上端口(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气架(4)包括产气臂(41)和产气臂(41)一端设有的遮挡板(42),所述遮挡板(42)设于第一外壳(1)与上端口(32)之间且覆盖上端口(3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气架(4)可拆卸连接于灭弧室(3)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3)还包括侧板(33),所述侧板(33)与所述灭弧栅片(31)连接,所述灭弧栅片(31)包括避让槽(311)和灭弧栅片(31)两侧与侧板(33)之间形成的卡接槽(312);所述产气臂(41)两端设有与所述卡接槽(312)适配构成卡接配合的卡接块(411),还包括产气板(412),所述产气板(412)与避让槽(311)内壁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气架(4)还包括容纳槽(43),所述容纳槽(43)与灭弧栅片(31)下端部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侧产气板(412)形成相通的上端开口(413)和下端开口(414),所述上端开口(413)的截面宽度大于下端开口(414)的截面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产气臂(41)的长度与所述灭弧栅片(31)排布方向的长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相互对应的动触头(5)和静触头,所述动、静触头设于所述灭弧室(3)之内且所述动触头(5)与产气架(4)互不干涉。
CN201420519917.8U 2014-09-11 2014-09-11 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672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19917.8U CN204067289U (zh) 2014-09-11 2014-09-11 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19917.8U CN204067289U (zh) 2014-09-11 2014-09-11 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67289U true CN204067289U (zh) 2014-12-31

Family

ID=52208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1991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67289U (zh) 2014-09-11 2014-09-11 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67289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2041A (zh) * 2016-05-17 2016-07-13 浙江人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断路器灭弧结构
CN105762042A (zh) * 2016-05-17 2016-07-13 浙江人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断路器
CN105788987A (zh) * 2016-05-17 2016-07-20 浙江人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易分断直流断路器
CN105788986A (zh) * 2016-05-17 2016-07-20 浙江人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断路器灭弧装置
CN109036907A (zh) * 2018-09-30 2018-12-18 无锡新宏泰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绝缘隔弧板及具有其的灭弧室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2041A (zh) * 2016-05-17 2016-07-13 浙江人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断路器灭弧结构
CN105762042A (zh) * 2016-05-17 2016-07-13 浙江人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断路器
CN105788987A (zh) * 2016-05-17 2016-07-20 浙江人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易分断直流断路器
CN105788986A (zh) * 2016-05-17 2016-07-20 浙江人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断路器灭弧装置
WO2017198165A1 (zh) * 2016-05-17 2017-11-23 浙江人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断路器
WO2017198166A1 (zh) * 2016-05-17 2017-11-23 浙江人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断路器灭弧结构
CN105788987B (zh) * 2016-05-17 2018-01-09 浙江人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易分断直流断路器
US10418217B2 (en) 2016-05-17 2019-09-17 Zhejiang People Ele. Appliance Co., Ltd. Arc extinguishing structure for direct current circuit breaker
CN109036907A (zh) * 2018-09-30 2018-12-18 无锡新宏泰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绝缘隔弧板及具有其的灭弧室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67289U (zh) 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
CN209897086U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交换机
CN204118009U (zh) 小型断路器
CN107993905A (zh) 一种断路器
CN204558302U (zh) 一种带有高效引弧片的断路器
CN201820726U (zh) 断路器灭弧通道
CN202712097U (zh) 一种断路器灭弧装置
CN104299864B (zh) 小型断路器
CN210778466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
CN205335158U (zh) 一种强电流大开踞电气件开闭器
CN205901158U (zh) 一种便于操作安全性能好的抽出式开关柜
CN204680573U (zh) 一种中压开关灭弧结构
CN204030354U (zh) 一种高、低压开关柜通风柜面板
CN204303726U (zh) 一种动触头及其包含该动触头的断路器
CN209374333U (zh) 一种柱上真空断路器
CN203839805U (zh) 散热型环网焊接柜
CN208674727U (zh) 一种新型的绝缘支撑装置
CN202534614U (zh) 塑壳断路器
CN206040582U (zh) 一种用于塑壳断路器的灭弧装置及含有该装置的断路器
CN206672862U (zh) 一种敞开式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06040581U (zh) 一种用于灭弧室的灭弧罩
CN204271021U (zh) 带有分断屏蔽装置的双断点塑壳断路器
CN205881799U (zh) 一种高压真空断路器
CN203503500U (zh) 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用的壳体
CN202796811U (zh) 断路器的灭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

Termination date: 201609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