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63167U - 一种双线圈电磁炉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线圈电磁炉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63167U CN204063167U CN201420431881.8U CN201420431881U CN204063167U CN 204063167 U CN204063167 U CN 204063167U CN 201420431881 U CN201420431881 U CN 201420431881U CN 204063167 U CN204063167 U CN 2040631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ttle
- loop
- annular exterior
- inductive component
- exterior loo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炉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双线圈电磁炉加热装置,由电磁炉及位于其上方的水壶组成,所述电磁炉中设有相互平行的内线圈及环形外线圈,其中环形外线圈的水平位置不高于内线圈,且环形外线圈的内径大于内线圈的外径,所述水壶的手柄中设有感应组件,该感应组件在环形外线圈的范围中与其垂直对应,进行耦合取电,并将电能持续提供给水壶中的各检测元件。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利用线圈耦合取电的原理,通过双线圈将电磁炉的加热功能与检测功能分开,使加热功能与检测功能互不干扰,从而给水壶中的各检测元件得到持续稳定地供电,保证各项检测功能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炉加热装置领域,特指一种双线圈电磁炉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各种电磁煮水加热器种类繁多,除了主要针对水壶加热的功能外,不同的电磁煮水加热器具有不同的附带功能,例如温度检测、高水位防溢出检测、低水位防干烧检测等功能,而为了保证各项功能检测精准,其优选方式是将各检测元件设置在水壶中,然而,由于电磁炉的水壶与其下方的加热器必然是可分离的,这就导致水壶中的各检测元件必须有单独的供电源,以保证它们正常运作。
目前,达到上述各种附带功能的电磁炉加热器有两种,一种是水壶中内置电池,通过电池给各元器件进行供电,以保证各元器件正常运转,然而其缺点是电池必须外部进行供电或时常进行更换;另一种是接触型的,即水壶直接外接电源线,其缺点是水壶必须插拔接触电源线,同时也失去了电磁炉加热方便、安全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双线圈电磁炉加热装置,双线圈各司其职,分别对应加热功能与向上进行耦合供电功能,保证各检测元件使用的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线圈电磁炉加热装置,由电磁炉及位于其上方的水壶组成,其中,水壶上具有一手柄,所述电磁炉中设有相互平行的内线圈及环形外线圈,其中环形外线圈的水平位置不高于内线圈,所述水壶的手柄中设有感应组件,该感应组件在环形外线圈的范围中与其垂直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内线圈为加热线圈,环形外线圈为发射线圈,两者一个用于给水壶加热,另一个则产生交变磁场,使水壶手柄上的感应组件进行耦合取电。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外线圈的内径大于内线圈的外径,使两者所产生的磁感线相互错开,互不干扰,环形外线圈的磁感线针对水壶手柄上的感应组件,与其上下对应,耦合取电。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中还设有电路板与感应组件相连接,感应组件耦合取电后对电路板进行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水壶内壁设有与电路板连接的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为高水位检测元件、低水位检测元件、温感元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组件为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组件为电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 双线圈各司其职,一个所产生的磁场用于给水壶加热,另一个所产生的磁场则与水壶手柄上的感应组件进行耦合,所产生的电能可通过电路板直接用于水壶中各检测元件;
2. 持续供电,内线圈与环形外线圈接通交流电后均会产生交变磁场,两者所产生的磁场相互错开,互不干扰,安装在水壶手柄上的电感或线圈与环形外线圈上下对应,耦合取电,然后通过电路板供电至各检测元件,其稳定、省电。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用新型之侧视图;
附图2为实用新型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2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线圈电磁炉加热装置,由电磁炉1及位于其上方的水壶2组成,所述电磁炉1中设有相互平行的内线圈3及环形外线圈4,所述内线圈3为加热线圈,环形外线圈4为发射线圈,所述环形外线圈4的内径大于内线圈3的外径,且环形外线圈4的水平位置不高于内线圈3,即环形外线圈4的水平位置平行或低于内线圈3,且两者在平行时,环形外线圈4可完全包含内线圈3,
壶2上具有一手柄21,所述水壶2的手柄21中设有感应组件5,该感应组件5可为线圈或电感,其主要目的是与环形外线圈4上下对应,即在环形外线圈4的环形范围中与其垂直对应,以便与其进行耦合取电,手柄21中还设有电路板51与感应组件5相连接,水壶2内壁设有与电路板51连接的检测元件7,所述检测元件7为高水位检测元件71、低水位检测元件72、温感元件73中的一种或多种,电路板51与检测元件7的供电源均为感应组件5与环形外线圈4进行耦合所得。
综上所述,需重点注意的是,内线圈3必须平行或高于环形外线圈4,其原理是:内线圈3为加热线圈,其所产生的磁场只用于对其上方的水壶2进行加热,而环形外线圈4所产生的磁场只针对水壶2手柄21中的感应组件5(电感或线圈),使感应组件5与环形外线圈4进行耦合取电后提供稳定电流至各检测元件,若环形外线圈4高于内线圈3,则环形外线圈4会与内线圈3先进行耦合,这样两者所产生的电能则全部用于加热,只有很小一部分与水壶2手柄21中的感应组件5进行耦合,这样便成了两个线圈主要都作用于加热,违背了加热功能和检测功能分开进行的初衷。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双线圈电磁炉加热装置,由电磁炉(1)及位于其上方的水壶(2)组成,其中,水壶(2)上具有一手柄(2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1)中设有相互平行的内线圈(3)及环形外线圈(4),其中环形外线圈(4)的水平位置不高于内线圈(3),所述水壶(2)的手柄(21)中设有感应组件(5),该感应组件(5)在环形外线圈(4)的范围中与其垂直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线圈电磁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线圈(3)为加热线圈,环形外线圈(4)为发射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线圈电磁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外线圈(4)的内径大于内线圈(3)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线圈电磁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1)中还设有电路板(51)与感应组件(5)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双线圈电磁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壶(2)内壁设有与电路板(51)连接的检测元件(7),所述检测元件为高水位检测元件(71)、低水位检测元件(72)、温感元件(73)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线圈电磁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组件(5)为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线圈电磁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组件(5)为电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31881.8U CN204063167U (zh) | 2014-08-01 | 2014-08-01 | 一种双线圈电磁炉加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31881.8U CN204063167U (zh) | 2014-08-01 | 2014-08-01 | 一种双线圈电磁炉加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63167U true CN204063167U (zh) | 2014-12-31 |
Family
ID=52204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431881.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63167U (zh) | 2014-08-01 | 2014-08-01 | 一种双线圈电磁炉加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06316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05788A (zh) * | 2016-05-09 | 2016-07-27 | 李志强 | 一种无线取电烹饪器具 |
WO2019051529A1 (en) * | 2017-09-12 | 2019-03-21 | Breville Pty Limited | LIQUID HEATING APPARATUS FOR MAKING A BEVERAGE AND ASSOCIATED METHOD,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MICROCONTROLLER READABLE MEDIUM |
-
2014
- 2014-08-01 CN CN201420431881.8U patent/CN20406316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05788A (zh) * | 2016-05-09 | 2016-07-27 | 李志强 | 一种无线取电烹饪器具 |
WO2019051529A1 (en) * | 2017-09-12 | 2019-03-21 | Breville Pty Limited | LIQUID HEATING APPARATUS FOR MAKING A BEVERAGE AND ASSOCIATED METHOD,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MICROCONTROLLER READABLE MEDIUM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133179U (zh) | 一种感应自取电的多功能加热装置 | |
CN204063167U (zh) | 一种双线圈电磁炉加热装置 | |
CN203609332U (zh) | 一种无线控制的电机下置式食品加工机 | |
CN204336656U (zh) | 电热水壶 | |
CN110811282A (zh) | 一种米汤饭功能的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4044764U (zh) | 一种充电无线鼠标 | |
CN207612106U (zh) | 一种无线充电器的控制系统 | |
CN203911145U (zh) | 一种带usb接口的智能插座 | |
CN205053718U (zh) | 一种带移动电源的直流电饭煲 | |
CN206148973U (zh) | 球型机器人无线充电及充满保护装置 | |
CN205265373U (zh) | 一种智能无线电热水壶 | |
CN204006614U (zh) | 一种带无线充电器的热水器 | |
CN203442911U (zh) | 一种新型无线电磁炉组件 | |
CN201937075U (zh) | 磁控按压开关式节能安全插头 | |
CN203204394U (zh) | 基于电力线网络的家用电器集中控制器 | |
CN203193062U (zh) | 低损耗交直流节能电源插座 | |
CN202891409U (zh) | 一种基于无线电源技术带温度报警的水杯 | |
CN201201105Y (zh) | 一种应用电磁炉技术的直流焊机 | |
CN203153419U (zh) | 一种管线式智能加水机 | |
CN105689837A (zh) | 一种智能控制变温电烙铁 | |
CN201847470U (zh) | 红外线感应饮水机 | |
CN203761146U (zh) |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烹饪电器和无线能量接收电路 | |
CN204809581U (zh) | 一种分体插座 | |
CN204967405U (zh) | 一种备用电源系统 | |
CN202737252U (zh) | 一种新型节能插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