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42820U - 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42820U CN204042820U CN201420326756.0U CN201420326756U CN204042820U CN 204042820 U CN204042820 U CN 204042820U CN 201420326756 U CN201420326756 U CN 201420326756U CN 204042820 U CN204042820 U CN 2040428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emitting device
- air bag
- luminescence unit
- tabl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光装置,包含有一表体,该表体内系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一气囊,系设置于表体内,并可供填充气体使用;一发光单元,系包含有发光组件及与发光组件相互连接之电力组件,并与气囊相互连接;一开关组件,系与发光单元相互连接,并可控制发光单元开启或关闭。该气囊内亦可预先填充气体,并透过针体刺破该气囊,使得填充气体填充于表体使之充填变大,同时透过开关组件将发光组件启动,达到发光照明且易于携带使用之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发光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可填充气体之气囊之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许多产品多与光结合,可为产品本身带来额外的效果与趣味。以发光装置为例,发光装置除了最常见的灯具之外,最常见的就是发光饰品,透过发光饰品达到发光与装饰之效果,藉以提高环境布置的气氛与氛围。
其中,为了达到漂浮及发光照明之目的,系有发光球体之发光装置之出现,上述之发光球体系于球体内部填充较大浮力之充气球,使其可成为悬浮于空中供作为各种广告或装饰品。
此种气球在内部设有发光装置,使其得以增加吸引力与外观视觉效果。
请参阅台湾智慧产权局专利申请第85205142号《可充气球体内之发光构造》新型专利案为例,其除了装设一般发光装置外,更含有可随球体跳动而触控之振荡开关。
但其设于球体内之发光组包括管座、发光体、透光管等组件所共同构成,整体结构相当复杂,其不仅成本高,在组件之组装上亦相当麻烦而费用。 再如揭示于台湾智慧产权局专利申请第75207716号《新颖发光充气球》新型专利案及其相关追加专利案为例,其亦使用了相当复杂之球体内部发光装置,包括如将一电池座体设于球体内,并将灯泡嵌住于该电池座体两侧等,凡此,均增加了整个发光气球之制作成本及其组装上之复杂度。
此外,上述之气球发光装置于使用时,需先将球体充气后方可使用,因此不便于使用者携带及储存,同时,该球体仅能单纯达到发光效果,无法有更多样之变化,使其无法应用于不同之环境上。
本案发明人鉴于上述习用发光装置,例如发光球体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发光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透过可填充气体之气囊之设置,使其得以达到漂浮及发光效果之发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透过气囊之设置,使其得以于使用时才将气体充填,达到易于携带之发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可透过充填气体达到改变发光颜色之发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四在于,提供一种可透过无线发射器及接收器之设置,使其得以达到遥控目的之发光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包含有一表体,该表体内系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一气囊,系设置于该表体内,并可供填充气体使用;一发光单元,系包含有发光组件及与发光组件相互连接之电力组件,并与气囊相互连接;一开关组件,系与该发光单元相互连接,并可控制该发光单元开启或关闭。
于使用时,系于气囊内填充气体,使其于填充气体之过程中,同时将表体充填变大,并透过开关组件将发光组件启动,达到发光照明之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包含有一表体,该表体内系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一气囊,系设置于该表体内,并于其内预先填充气体;一发光单元,系包含有发光组件及与发光组件相互连接之电力组件,并与该气囊相互连接;与气囊相互连接及开关组件相互连接之一针体,该针体系可将气囊刺破,使其将气体充填至表体内;一开关组件,系与发光单元及该针体相互连接,并可控制发光单元及针体之运动。
使用时,系启动开关组件,此时针体将气囊刺破,使得预先填充于气囊内之气体填充至表体内将表体充填变大,并同时将发光组件启动,达到发光照明之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三,本实用新型之发光装置之气囊系可填充惰性气体,透过惰性气体改变发光组件之照明颜色。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四,本实用新型之发光装置之发光单元上系连接有一可接收一讯号发射器之讯号接收器,该讯号发射器及讯号接收器系为习用之遥控装置,使得本实用新型之发光装置系透过讯号发射器控制改变发光装置之漂浮动作路径。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透过气囊内填充高压气体,使其得以达到将发光装置漂浮于空中照明使用。
2、透过气囊内填充惰性气体,使其得以改变发光组件之照明颜色。
3、透过线体之设置,使其得以控制发光装置之漂浮高度,同时配合表体为固态材质所制成,使其得以形成一灯具结构。
4、透过讯号发射器及接收器之设置,使其得以控制发光装置之漂浮及照明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之第一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之开关组件及针体之侧面及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之气囊变化运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之第二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之第三实施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的主要组件符号如下:
1、表体;2、气囊;3、发光单元;31、电路板;32、发光组件;33、电力组件;4、开关组件;5、线体;62、针体;71、讯号接收器;72、讯号发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之发光装置之侧面实施结构示意图;其包含有:一表体1,该表体1系为具有弹性膨胀伸缩之材质所制成,且其内部系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表体1系可为光学薄膜所制成(PET Film),且该光学薄膜内系形成有可形成图案之光栅结构,使其得以透过光源将图案显示;
一气囊2,系设置于表体1内,并可供填充高压气体,例如氢气,具体而言,该气囊2系与表体1大致上贴合;
一发光单元3,系包含有电路板31、设置于电路板31上之发光组件32及与发光组件32或电路板31相互连接之电力组件33,且发光单元3于系与气囊2相互连接;其中该发光组件32系为至少一LED,例如绿色LED、红色LED及蓝色LED,而电力组件33则提供发光组件32及电路板31所需之电力,其中电力组件33为电池或无线充电电力供给装置。至于电路板31则与发光组件32相互连接,且电路板31上系可设有复数控制芯片组件(图中未标示),透过控制芯片组件加以控制发光组件32之发光,进而产生不同颜色;
一开关组件4,系与发光单元3相互连接,并可控制发光单元3开启或关闭;具体而言,系透过开关组件4加以控制发光单元3之开启或关闭;
其整体结构系于气囊2内填充高压气体,于填充过程中同时将表体1充填变大,填充完成后透过开关组件4将发光组件32启动,使得本实用新型之气囊2及表体1得以漂浮于空中并达到发光照明之效。
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之第一实施结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系将发光单元3之发光组件32透过有线之方式与发光单元3之电路板31及电力组件33相互连接,使得发光单元3系容置于气囊2及表体1内,而发光单元3及控制开关4则透过线体5与气囊2与表体1相互连接;透过线体5控制气囊2及表体1之漂浮高度。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之开关组件及针体之侧面及局部放大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系设有一与气囊2及开关组件4相互连接之一针体62,该气囊2内系预先压缩充填有高压气体,例如氢气,且针体62则可将气囊2刺破,使其将气囊2内之气体充填至表体1内;一开关组件4,系与发光单元3及针体62相互连接,该开关组件4除了可以控制发光单元3之开启或关闭外,其亦与针体62相互连接,当开关组件4按压时,系可同步控制针体62之运动。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之气囊变化运动结构示意图;透过上述说明可知,使用者于操作使用时,无须另于实施现场后于气囊2内填充气体,而可透过气囊内预先填充之高压气体而于实施现场再启动开关组件4,此时针体62将气囊2刺破,使得气囊2内之气体填充至表体1内同时将表体1充填变大,并同时将发光组件32启动,达到发光及漂浮照明之目的。
请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之第二实施结构示意图;此实施例系与第一实施结构大致上相同,其差别在该线体5系为具有弯折度之材质所制成,使其可供使用者弯折定位使用,且表体1为固态材质所制成,例如塑料、金属,使其整体结构大致上成为一灯具,而表体1内之气囊2则填充有惰性气体,该惰性气体系可改变发光组件32发光后之照明颜色,据此得以提高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之应用范围及领域。
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之第三实施结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该发光装置之发光单元3上系连接有一可接收讯号发射器72所发射讯号之讯号接收器71,该讯号发射器72及讯号接收器71系为习用之遥控发射器及接收器,于此不再赘述,使得本实用新型之发光装置于漂浮后,得以透过系透过讯号发射器72控制改变发光装置之漂浮动作路径,进而将表体1之光学薄膜内系形成之图案透过光源将图案投射于墙面上显示。
透过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之特点在于:
1、透过气囊内填充高压气体,使其得以达到将发光装置漂浮于空中照明使用。
2、透过气囊内填充惰性气体,使其得以改变发光组件之照明颜色。
3、透过线体之设置,使其得以控制发光装置之漂浮高度,同时配合表体为固态材质所制成,使其得以形成一灯具结构。
4、透过讯号发射器及接收器之设置,使其得以控制发光装置之漂浮及照明角度。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表体,所述表体形成有一容置空间;
一气囊,设置于所述表体内,用于提供填充气体;
一发光单元,与所述气囊相互连接,其包含有发光组件及与发光组件相互连接的电力组件;
一开关组件,与所述发光单元相互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开启或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组件及电力组件电性连接有一电路板,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至少一控制芯片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发光组件发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气囊内,并透过一线体与所述发光单元的电力组件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连接所述气囊与一可将所述气囊刺破的针体,且所述开关组件控制所述针体运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为一用于接收讯号发射器所发射讯号的讯号接收器,所述讯号发射器控制所述发光装置的漂浮动作路径及所述发光单元的运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体由具有弯折度的材质所制成。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体为光学薄膜,且所述光学薄膜上设有具有图案的光栅结构;
或,所述表体由固态材质所制成。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组件为至少一LED。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内填充高压气体或惰性气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组件为电池或无线充电电力供给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26756.0U CN204042820U (zh) | 2014-06-19 | 2014-06-19 | 发光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26756.0U CN204042820U (zh) | 2014-06-19 | 2014-06-19 | 发光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42820U true CN204042820U (zh) | 2014-12-24 |
Family
ID=52243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32675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42820U (zh) | 2014-06-19 | 2014-06-19 | 发光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04282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76555A (zh) * | 2014-06-19 | 2016-01-27 | 佛山正能光电有限公司 | 发光装置 |
CN108750041A (zh) * | 2018-01-24 | 2018-11-06 | 翁文灏 | 一种充气式漂浮装置 |
CN109442320A (zh) * | 2018-10-24 | 2019-03-08 | 姜贵安 | 一种养殖航标灯 |
-
2014
- 2014-06-19 CN CN201420326756.0U patent/CN20404282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76555A (zh) * | 2014-06-19 | 2016-01-27 | 佛山正能光电有限公司 | 发光装置 |
CN108750041A (zh) * | 2018-01-24 | 2018-11-06 | 翁文灏 | 一种充气式漂浮装置 |
CN109442320A (zh) * | 2018-10-24 | 2019-03-08 | 姜贵安 | 一种养殖航标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80032589A1 (en) | Advertising balloon | |
US20090191787A1 (en) | LED embedded balloon | |
US20130264966A1 (en) | Light-emitting display stick | |
CN204042820U (zh) | 发光装置 | |
US11149932B1 (en) | Device with lighting, lo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US20220049842A1 (en) | Device with lighting, lo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US7559164B1 (en) | Football down marker | |
CN205279273U (zh) | 变色空调 | |
US20110204825A1 (en) | Light stick with a dazzling effect | |
CN105114905A (zh) | 一种工艺陶瓷灯 | |
CN203659390U (zh) | 充气发光装置 | |
CN105276555A (zh) | 发光装置 | |
CN2927235Y (zh) | 手持式气球改良结构 | |
CN204085331U (zh) | 发光体 | |
CN201764041U (zh) | 充气气球发光栓 | |
CN101384321B (zh) | 自调平照明设备 | |
CN209674713U (zh) | 交互式多媒体地球仪 | |
CN202048499U (zh) | 一种遥控变色折射led装饰灯 | |
CN201373713Y (zh) | 扇形焰火发射装置 | |
CN203131746U (zh) | 一种可控型发光装置 | |
TWI525285B (zh) | Light emitting device | |
CN206320605U (zh) | 一种内置有led灯条的发光机构 | |
CN201056126Y (zh) | 夜光型可活动造形体 | |
CN204767412U (zh) | 气球闪光棒 | |
CN103883886A (zh) | 一种充气球体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 Termination date: 2017061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