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09194U - 3d交互式镜头 - Google Patents
3d交互式镜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09194U CN204009194U CN201420390058.7U CN201420390058U CN204009194U CN 204009194 U CN204009194 U CN 204009194U CN 201420390058 U CN201420390058 U CN 201420390058U CN 204009194 U CN204009194 U CN 2040091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thing side
- aspheric surface
- refracting power
- convex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102220637360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A3_F52R_mutatio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102220029634 rs199798127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9897 system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4 visual acu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交互式镜头,由五组透镜组成的微型成像透镜系统,从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为凹面;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像侧面为凸面;具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像侧面为凸面;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镜头满足0<(R3+R4)/(R3-R4)<1.2,7<T12/T23<25,其中R3、R4分别为第二透镜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T12为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在光轴上的间距,T23为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间距。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透镜配置,可以在保证广角、高分辨率的前提下具备大孔径、小型化等优点,同时能有效的消除热差、对畸变进行良好的校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交互式镜头,是由五组透镜组成的微型成像透镜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CMOS芯片技术的发展,芯片的像素尺寸越来越小,对相配套的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手机或数码相机的光学镜头尺寸也变得越来越小;随着技术的发展,也产生了3D交互式镜头,现如今,3D交互式镜头,已经开始将数码三维世界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般的薄型镜头由于尺寸小,镜片数量也比较少,无法满足3D镜头高质量的解析要求,这样势必要增加镜片的数量,同时使得镜头的光学总长增加,难以兼具小型化的特性。公开号为“CN103477264”、名称为“图像拍摄镜头和图像拍摄设备”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五片透镜,具体为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采用这样的结构,虽然达到高分辨率、小型化的特性,但是畸变和热差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成像质量有所降低,并且镜头总长也有点长,还能够再进行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3D交互式镜头系统,在满足以下透镜系统设置的情况下,可以在保证广角、高分辨率的前提下具备大孔径、小型化等优点,同时能有效的消除热差,对畸变进行良好的校正。
一种3D交互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像侧面为凸面;具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像侧面为凸面;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为凹面,且物侧面设置有一个反曲点;另设有一光圈,置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
本实用新型3D交互式镜头中,五片透镜均由塑料制成,另外第二透镜可以单独由玻璃制造,同样第四透镜也可以单独为玻璃制造,所述第二或第四透镜单独采用玻璃材质,可以有效的减小热差对镜头的影响,让镜头系统的成像更加稳定、可靠,其中,第四透镜采用玻璃材质时,消除热差效果最优。
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所述配置,有利于系统的广角特性,同时降低系统的公差敏感度;光圈通常设置在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但是本实用新型光圈设置在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能够提升系统的解像力。
第五透镜物侧面近轴处为凸面,周边由凹转凸,像侧面近轴处为凹面,周边转为凸面,这种弯曲的、具有拐点的特殊形状可以有效的修正畸变,获得更好的成像质量。
本实用新型3D交互式镜头中,R3、R4分别为第二透镜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将满足下列关系式:0<(R3+R4)/(R3-R4)<1.2,第二透镜满足上述要求,有利于系统的广角特性,并且能够降低系统的公差敏感度。
本实用新型3D交互式镜头中,T12为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轴上间隔距离,T23为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轴上间隔距离,将满足下列关系式:7<T12/T23<25,通过以上关系式对系统的限制,可保证广角和促进小型化。
本实用新型3D交互式镜头中,f1、f2分别为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焦距,将满足下列关系式:-3.2<f1/f2<-1.4,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焦距满足上式要求,可以突出系统的广角特性。
本实用新型3D交互式镜头中,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f为所述透镜系统的整体焦距,SD为光圈至第五透镜像侧面的轴上距离,TD为第一透镜物侧面至第五透镜像侧面的轴上距离,满足下列两个关系式,满足下列关系式:0.8<f2/f<1.4,0.6<SD/TD<0.8,满足以上关系式,有利于系统的广角特性,且能够促进镜头的小型化和提升解像力。
本实用新型3D交互式镜头中,T12为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为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34为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为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TL为所述镜头系统的总长,满足下列关系式:0.2<(T12+T23+T34+T45)/TTL<0.4,合理和恰当的分配空气间隔,提高本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缩短镜头总长。
本实用新型3D交互式镜头中,ImgH为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TTL为所述镜头系统的总长,满足下列关系式:0.2<ImgH/TTL<0.4,以上关系式能让镜头保持小型化的特性,以便于搭载在轻薄可携式的电子产品上。
本实用新型3D交互式镜头中,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f为所述透镜系统的整体焦距,满足下列关系式:-4<f1/f<-2,第一透镜满足以上关系式,能给系统提供足够的屈折力,同时让本实用新型保持广角的特性。
优选的,所述镜头中第二透镜物侧面为凸面。优选的,所述镜头中第三透镜物侧面为凸面。优选的,所述镜头中第四透镜物侧面为凸面。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5片非球面镜片,通过不同的光焦度和曲率半径的分配,合理放置光圈,巧妙处理透镜间的距离,突破以往透镜形状的设计,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对目前的规格要求以及性能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可以在保证广角、高分辨率的前提下具备大孔径、小型化等优点,同时有效的减少热差,对畸变进行良好的校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交互式镜头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3、4、5分别是实施例1的轴上色差图(mm)、像散图(mm)、畸变图(%)、倍率色差图(μm);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交互式镜头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7、8、9、10分别是实施例2的轴上色差图(mm)、像散图(mm)、畸变图(%)、倍率色差图(μm);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交互式镜头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12、13、14、15是实施例3的轴上色差图(mm)、像散图(mm)、畸变图(%)、倍率色差图(μm);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交互式镜头实施例4的示意图;
图17、18、19、20分别是实施例4的轴上色差图(mm)、像散图(mm)、畸变图(%)、倍率色差图(μm);
图2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交互式镜头实施例5的示意图;
图22、23、24、25分别是实施例5的轴上色差图(mm)、像散图(mm)、畸变图(%)、倍率色差图(μm);
图2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交互式镜头实施例6的示意图;
图27、28、29、30分别是实施例6的轴上色差图(mm)、像散图(mm)、畸变图(%)、倍率色差图(μm);
图3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交互式镜头实施例7的示意图;
图32、33、34、35分别是实施例7的轴上色差图(mm)、像散图(mm)、畸变图(%)、倍率色差图(μm);
图3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交互式镜头实施例8的示意图;
图37、38、39、40分别是实施例8的轴上色差图(mm)、像散图(mm)、畸变图(%)、倍率色差图(μm);
图4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交互式镜头实施例9的示意图;
图42、43、44、45分别是实施例9的轴上色差图(mm)、像散图(mm)、畸变图(%)、倍率色差图(μm);
图4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交互式镜头实施例10的示意图;
图47、48、49、50分别是实施例10的轴上色差图(mm)、像散图(mm)、畸变图(%)、倍率色差图(μm);
图5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交互式镜头实施例11的示意图;
图52、53、54、55分别是实施例11的轴上色差图(mm)、像散图(mm)、畸变图(%)、倍率色差图(μm)。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镜头,如实施例1中图1所示从物方到像方依序为:第一透镜E1,光圈,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滤光片E6和成像面。所述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凸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凸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其物侧面设置有一个反曲点;所述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皆由塑料制成。
从物方至像方,所述第一透镜E1两面为S1、S2,光圈面为S3,第二透镜E2两面为S4、S5,第三透镜E3两面为S6、S7,第四透镜E4两面为S8、S9,第五透镜E5两面为S10、S11,滤光片E6两面为S12、S13,光学成像面为S14。
其镜头各参数如下所述:TTL=4.53;f=1.32;f1=-2.69;f2=1.42;f3=-1.81;f4=1.27;f5=-2.89;(R3+R4)/(R3-R4)=0.36;f1/f2=-1.89;
T12/T23=19.93;(T12+T23+T34+T45)/TTL=0.28;f2/f=1.07;
SD/TD=0.65;ImgH/TTL=0.26;f1/f=-2.03;
系统参数:光圈值1.6
表一:
表面编号 | 表面类型 | 曲率半径 | 厚度 | 材料 | 有效口径 | 圆锥系数 |
obj | 球面 | 无穷 | 300.0000 | 274.5937 | ||
1 | 非球面 | 2.9648 | 0.2492 | F52R | 1.1246 | 1.7563 |
2 | 非球面 | 0.9433 | 0.9973 | 0.8008 | 0.1812 | |
stop | 球面 | 无穷 | -0.0029 | 0.5549 | ||
4 | 非球面 | 2.2338 | 0.6316 | F52R | 0.6197 | -3.4342 |
5 | 非球面 | -1.0446 | 0.0499 | 0.7536 | -0.4075 |
6 | 非球面 | 3.0615 | 0.2797 | EP5000 | 0.8058 | 9.9839 |
7 | 非球面 | 0.8094 | 0.0959 | 0.8615 | -0.3116 | |
8 | 非球面 | 2.2132 | 0.8578 | F52R | 0.8971 | 1.3126 |
9 | 非球面 | -0.8535 | 0.1196 | 0.9310 | -0.4457 | |
10 | 非球面 | 1.4466 | 0.3012 | EP5000 | 0.9045 | 1.0586 |
11 | 非球面 | 0.7464 | 0.3364 | 1.0032 | -0.7965 | |
12 | 球面 | 无穷 | 0.2100 | BK7 | 1.0477 | |
13 | 球面 | 无穷 | 0.4045 | 1.0927 | ||
IMG | 球面 | 无穷 | 1.2052 |
下表是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
表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镜头,如实施例2中图6所示从物方到像方依序为:第一透镜E1,光圈,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滤光片E6和成像面。所述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凸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凸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其物侧面设置有一个反曲点;所述第四透镜E4由玻璃制成,其他四片透镜由塑料制成。
从物方至像方,所述第一透镜E1两面为S1、S2,光圈面为S3,第二透镜E2两面为S4、S5,第三透镜E3两面为S6、S7,第四透镜E4两面为S8、S9,第五透镜E5两面为S10、S11,滤光片E6两面为S12、S13,光学成像面为S14。
其镜头各参数如下所述:TTL=4.53;f=1.33;f1=-2.7;f2=1.42;f3=-2.04;f4=1.35;f5=-2.89;(R3+R4)/(R3-R4)=0.3;f1/f2=-1.9;T12/T23=19.93;
(T12+T23+T34+T45)/TTL=0.28;f2/f=1.07;SD/TD=0.65;
ImgH/TTL=0.3;f1/f=-2.03;
系统参数:光圈值1.6
表三:
表面编号 | 表面类型 | 曲率半径 | 厚度 | 材料 | 有效口径 | 圆锥系数 |
obj | 球面 | 无穷 | 300.0000 | 311.2960 | ||
1 | 非球面 | 2.9648 | 0.2492 | F52R | 1.1588 | 1.7563 |
2 | 非球面 | 0.9433 | 0.9973 | 0.8161 | 0.1812 | |
stop | 球面 | 无穷 | -0.0029 | 0.5557 | ||
4 | 非球面 | 1.9895 | 0.6999 | F52R | 0.6366 | 4.3827 |
5 | 非球面 | -1.0830 | 0.0499 | 0.7857 | -1.1873 | |
6 | 非球面 | 2.7995 | 0.2600 | EP5000 | 0.8196 | 6.3013 |
7 | 非球面 | 0.8573 | 0.1088 | 0.8500 | -0.1634 | |
8 | 非球面 | 3.1081 | 0.8130 | D-ZK3_MELT | 0.9491 | 4.8425 |
9 | 非球面 | -0.9602 | 0.1196 | 0.9797 | -0.0777 | |
10 | 非球面 | 1.4466 | 0.3012 | EP5000 | 0.9542 | 1.0586 |
11 | 非球面 | 0.7464 | 0.3364 | 1.0910 | -0.7965 | |
12 | 球面 | 无穷 | 0.2100 | BK7 | 1.1476 | |
13 | 球面 | 无穷 | 0.3867 | 1.2032 | ||
IMG | 球面 | 无穷 | 1.3639 |
下表是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
表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镜头,如实施例3中图11所示从物方到像方依序为:第一透镜E1,光圈,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滤光片E6和成像面。所述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凸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凸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其物侧面设置有一个反曲点;所述第二透镜E2由玻璃制成,其他四片透镜由塑料制成。
从物方至像方,所述第一透镜E1两面为S1、S2,光圈面为S3,第二透镜E2两面为S4、S5,第三透镜E3两面为S6、S7,第四透镜E4两面为S8、S9,第五透镜E5两面为S10、S11,滤光片E6两面为S12、S13,光学成像面为S14。
其镜头各参数如下所述:TTL=4.59;f=1.33;f1=-2.69;f2=1.82;f3=-2.53;f4=1.24;f5=-2.77;(R3+R4)/(R3-R4)=0.27;f1/f2=-1.48;
T12/T23=8.98;(T12+T23+T34+T45)/TTL=0.29;f2/f=1.37;
SD/TD=0.66;ImgH/TTL=0.26;f1/f=-2.03;
系统参数:光圈值1.6
表五:
表面编号 | 表面类型 | 曲率半径 | 厚度 | 材料 | 有效口径 | 圆锥系数 |
obj | 球面 | 无穷 | 300.0000 | 273.5869 | ||
1 | 非球面 | 2.9648 | 0.2492 | F52R | 1.1250 | 1.7563 |
2 | 非球面 | 0.9433 | 0.9973 | 0.8015 | 0.1812 | |
stop | 球面 | 无穷 | -0.0029 | 0.5572 | ||
4 | 非球面 | 2.7811 | 0.6670 | D-ZK3_MELT | 0.6110 | -131.3845 |
5 | 非球面 | -1.5854 | 0.1108 | 0.7733 | -0.7454 | |
6 | 非球面 | 1.7765 | 0.2797 | EP5000 | 0.8313 | -34.3483 |
7 | 非球面 | 0.7958 | 0.0768 | 0.8733 | -0.7352 | |
8 | 非球面 | 1.7186 | 0.8442 | F52R | 0.9200 | -2.7342 |
9 | 非球面 | -0.8936 | 0.1314 | 0.9450 | -0.3720 | |
10 | 非球面 | 1.4634 | 0.2959 | EP5000 | 0.9018 | 1.0855 |
11 | 非球面 | 0.7382 | 0.3364 | 1.0005 | -0.7965 | |
12 | 球面 | 无穷 | 0.2100 | BK7 | 1.0438 | |
13 | 球面 | 无穷 | 0.3891 | 1.0908 | ||
IMG | 球面 | 无穷 | 1.2027 |
下表是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
表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镜头,如实施例4中图16所示从物方到像方依序为:第一透镜E1,光圈,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滤光片E6和成像面。所述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凹面,像侧凸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凸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其物侧面设置有一个反曲点;所述第二透镜E2由玻璃制成,其余四片透镜由塑料制成。
从物方至像方,所述第一透镜E1两面为S1、S2,光圈面为S3,第二透镜E2两面为S4、S5,第三透镜E3两面为S6、S7,第四透镜E4两面为S8、S9,第五透镜E5两面为S10、S11,滤光片E6两面为S12、S13,光学成像面为S14。
其镜头各参数如下所述:TTL=4.42;f=1.3;f1=-5.1;f2=1.59;f3=-2.16;f4=1.29;f5=-2.61;(R3+R4)/(R3-R4)=1.17;f1/f2=-3.197;
T12/T23=22.29;(T12+T23+T34+T45)/TTL=0.3;f2/f=1.22;
SD/TD=0.71;ImgH/TTL=0.27;f1/f=-3.92;
系统参数:光圈值1.68
表七:
表面编号 | 表面类型 | 曲率半径 | 厚度 | 材料 | 有效口径 | 圆锥系数 |
obj | 球面 | 无穷 | 325.4607 | 307.9664 | ||
1 | 非球面 | 1.7486 | 0.1978 | F52R | 0.9946 | -0.2510 |
2 | 非球面 | 1.0247 | 0.8974 | 0.8032 | 0.3785 | |
stop | 球面 | 无穷 | 0.1137 | 0.4398 | ||
4 | 非球面 | -10.9841 | 0.6561 | D-ZK3_MELT | 0.5026 | -24.0357 |
5 | 非球面 | -0.8822 | 0.0454 | 0.7188 | -1.0132 | |
6 | 非球面 | 2.2125 | 0.3798 | EP5000 | 0.8640 | -46.0296 |
7 | 非球面 | 0.7946 | 0.1067 | 1.0062 | -0.8319 | |
8 | 非球面 | 2.3355 | 0.9374 | F52R | 1.0309 | 0.5519 |
9 | 非球面 | -0.8446 | 0.1847 | 1.0385 | -0.4090 | |
10 | 非球面 | 1.0819 | 0.2749 | EP5000 | 0.9449 | 0.0435 |
11 | 非球面 | 0.5914 | 0.3029 | 1.1303 | -1.2164 | |
12 | 球面 | 无穷 | 0.2278 | BK7 | 1.1536 | |
13 | 球面 | 无穷 | 0.0967 | 1.1841 | ||
IMG | 球面 | 无穷 | 1.2039 |
下表是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
表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镜头,如实施例5中图21所示从物方到像方依序为:第一透镜E1,光圈,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滤光片E6和成像面。所述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凸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物侧凹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凸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其物侧面设置有一个反曲点;所述第二透镜E2由玻璃制成,其余四片透镜由塑料制成。
从物方至像方,所述第一透镜E1两面为S1、S2,光圈面为S3,第二透镜E2两面为S4、S5,第三透镜E3两面为S6、S7,第四透镜E4两面为S8、S9,第五透镜E5两面为S10、S11,滤光片E6两面为S12、S13,光学成像面为S14。
其镜头各参数如下所述:TTL=5.07;f=1.3;f1=-3.41;f2=1.46;f3=-1.88;f4=1.38;f5=-2.51;(R3+R4)/(R3-R4)=0.29;f1/f2=-2.33;
T12/T23=11.75;(T12+T23+T34+T45)/TTL=0.33;f2/f=1.13;
SD/TD=0.62;ImgH/TTL=0.24;f1/f=-2.62;
系统参数:光圈值1.74
表九:
下表是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
表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镜头,如实施例6中图26所示从物方到像方依序为:第一透镜E1,光圈,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滤光片E6和成像面。所述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凸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物侧凹面,像侧凸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其物侧面设置有一个反曲点;所述第二透镜E2由玻璃制成,其余四片透镜由塑料制成。
从物方至像方,所述第一透镜E1两面为S1、S2,光圈面为S3,第二透镜E2两面为S4、S5,第三透镜E3两面为S6、S7,第四透镜E4两面为S8、S9,第五透镜E5两面为S10、S11,滤光片E6两面为S12、S13,光学成像面为S14。
其镜头各参数如下所述:TTL=4.7;f=1.55;f1=-3.98;f2=1.28;f3=-2.22;f4=1.79;f5=-3.11;(R3+R4)/(R3-R4)=0.44;f1/f2=-3.11;T12/T23=12.12;
(T12+T23+T34+T45)/TTL=0.33;f2/f=0.82;SD/TD=0.63;
ImgH/TTL=0.26;f1/f=-2.57;
系统参数:光圈值1.66
表十一:
表面编号 | 表面类型 | 曲率半径 | 厚度 | 材料 | 有效口径 | 圆锥系数 |
obj | 球面 | 无穷 | 322.9254 | 233.6505 | ||
1 | 非球面 | 2.3207 | 0.2243 | F52R | 1.0515 | 1.6502 |
2 | 非球面 | 1.0750 | 1.1340 | 0.7932 | 0.2307 | |
stop | 球面 | 无穷 | -0.0068 | 0.5829 | ||
4 | 非球面 | 2.4994 | 0.6772 | D-ZK3_MELT | 0.5980 | -232.8882 |
5 | 非球面 | -0.9658 | 0.0930 | 0.7461 | -5.3601 | |
6 | 非球面 | 8.2774 | 0.2664 | EP5000 | 0.7773 | 38.1496 |
7 | 非球面 | 1.1978 | 0.1777 | 0.8096 | -0.5518 | |
8 | 非球面 | -13.8559 | 0.6776 | F52R | 0.8375 | -305.6832 |
9 | 非球面 | -0.9161 | 0.1355 | 0.8722 | -0.3495 |
10 | 非球面 | 1.7885 | 0.2667 | EP5000 | 0.8427 | 0.4413 |
11 | 非球面 | 0.8877 | 0.6237 | 0.9962 | -0.7288 | |
12 | 球面 | 无穷 | 0.2260 | BK7 | 1.1329 | |
13 | 球面 | 无穷 | 0.2036 | 1.1660 | ||
IMG | 球面 | 无穷 | 1.2281 |
下表是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
表十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镜头,如实施例7中图31所示从物方到像方依序为:第一透镜E1,光圈,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滤光片E6和成像面。所述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凸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凸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其物侧面设置有一个反曲点;所述五片透镜均由塑料制成。
从物方至像方,所述第一透镜E1两面为S1、S2,光圈面为S3,第二透镜E2两面为S4、S5,第三透镜E3两面为S6、S7,第四透镜E4两面为S8、S9,第五透镜E5两面为S10、S11,滤光片E6两面为S12、S13,光学成像面为S14。
其镜头各参数如下所述:TTL=4.69;f=1.57;f1=-3.72;f2=1.49;f3=-1.82;f4=1.3;f5=-2.62;(R3+R4)/(R3-R4)=0.57;f1/f2=-2.5;T12/T23=17.18;
(T12+T23+T34+T45)/TTL=0.25;f2/f=0.95;SD/TD=0.66;
ImgH/TTL=0.26;f1/f=-2.37;
系统参数:光圈值1.6
表十三:
表面编号 | 表面类型 | 曲率半径 | 厚度 | 材料 | 有效口径 | 圆锥系数 |
obj | 球面 | 无穷 | 300.0000 | 234.1344 | ||
1 | 非球面 | 2.3105 | 0.3391 | F52R | 1.1069 | 1.6269 |
2 | 非球面 | 1.0157 | 0.9271 | 0.7958 | 0.2139 | |
stop | 球面 | 无穷 | -0.0029 | 0.5881 | ||
4 | 非球面 | 3.5665 | 0.6156 | F52R | 0.6281 | -0.6971 |
5 | 非球面 | -0.9661 | 0.0538 | 0.7677 | -0.4074 | |
6 | 非球面 | 3.0845 | 0.3316 | EP5000 | 0.8470 | 10.2015 |
7 | 非球面 | 0.8092 | 0.0844 | 0.9347 | -0.3133 | |
8 | 非球面 | 2.2818 | 0.9997 | F52R | 0.9586 | 1.4402 |
9 | 非球面 | -0.8551 | 0.1033 | 0.9750 | -0.4447 | |
10 | 非球面 | 1.4724 | 0.2843 | EP5000 | 0.9510 | 1.0846 |
11 | 非球面 | 0.7251 | 0.3438 | 1.0777 | -0.8317 | |
12 | 球面 | 无穷 | 0.2100 | BK7 | 1.1333 | |
13 | 球面 | 无穷 | 0.4045 | 1.1750 | ||
IMG | 球面 | 无穷 | 1.2745 |
下表是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
表十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镜头,如实施例8中图36所示从物方到像方依序为:第一透镜E1,光圈,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滤光片E6和成像面。所述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凸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凸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其物侧面设置有一个反曲点;所述第二透镜E2由玻璃制成,其余四片透镜由塑料制成。
从物方至像方,所述第一透镜E1两面为S1、S2,光圈面为S3,第二透镜E2两面为S4、S5,第三透镜E3两面为S6、S7,第四透镜E4两面为S8、S9,第五透镜E5两面为S10、S11,滤光片E6两面为S12、S13,光学成像面为S14。
其镜头各参数如下所述:TTL=3.85;f=1.3;f1=-4.81;f2=1.56;f3=-2.21;f4=1.25;f5=-2.69;(R3+R4)/(R3-R4)=0.77;f1/f2=-3.08;T12/T23=13.06;
(T12+T23+T34+T45)/TTL=0.28;f2/f=1.2;SD/TD=0.73;
ImgH/TTL=0.31;f1/f=-3.71;
系统参数:光圈值1.68
表十五:
表面编号 | 表面类型 | 曲率半径 | 厚度 | 材料 | 有效口径 | 圆锥系数 |
obj | 球面 | 无穷 | 325.4607 | 294.3094 | ||
1 | 非球面 | 1.7157 | 0.2009 | F52R | 0.8765 | -0.2871 |
2 | 非球面 | 0.9886 | 0.6797 | 0.6887 | 0.4179 | |
stop | 球面 | 无穷 | 0.0657 | 0.4246 | ||
4 | 非球面 | 7.6503 | 0.6462 | D-ZK3_MELT | 0.4785 | -167.1235 |
5 | 非球面 | -1.0092 | 0.0571 | 0.6791 | -1.0295 | |
6 | 非球面 | 2.1611 | 0.3220 | EP5000 | 0.7812 | -45.8562 |
7 | 非球面 | 0.8043 | 0.0815 | 0.8571 | -0.8370 |
8 | 非球面 | 2.2115 | 0.6916 | F52R | 0.8693 | 0.5610 |
9 | 非球面 | -0.8583 | 0.1832 | 0.8848 | -0.4153 | |
10 | 非球面 | 1.0860 | 0.2794 | EP5000 | 0.8376 | -0.0275 |
11 | 非球面 | 0.5995 | 0.3151 | 1.0270 | -1.3155 | |
12 | 球面 | 无穷 | 0.2278 | BK7 | 1.0768 | |
13 | 球面 | 无穷 | 0.0967 | 1.1655 | ||
IMG | 球面 | 无穷 | 1.2288 |
下表是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
表十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镜头,如实施例9中图41所示从物方到像方依序为:第一透镜E1,光圈,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滤光片E6和成像面。所述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凸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凸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其物侧面设置有一个反曲点;所述第二透镜E2由玻璃制成,其余四片透镜由塑料制成。
从物方至像方,所述第一透镜E1两面为S1、S2,光圈面为S3,第二透镜E2两面为S4、S5,第三透镜E3两面为S6、S7,第四透镜E4两面为S8、S9,第五透镜E5两面为S10、S11,滤光片E6两面为S12、S13,光学成像面为S14。
其镜头各参数如下所述:TTL=4.29;f=1.31;f1=-4.82;f2=1.57;f3=-2.18;f4=1.29;f5=-2.64;(R3+R4)/(R3-R4)=0.88;f1/f2=-3.07;T12/T23=24.31;
(T12+T23+T34+T45)/TTL=0.29;f2/f=1.2;SD/TD=0.73;
ImgH/TTL=0.28;f1/f=-3.69;
系统参数:光圈值1.68
表十七:
表面编号 | 表面类型 | 曲率半径 | 厚度 | 材料 | 有效口径 | 圆锥系数 |
obj | 球面 | 无穷 | 325.4607 | 290.5048 | ||
1 | 非球面 | 1.7654 | 0.2006 | F52R | 0.9154 | -0.3322 |
2 | 非球面 | 1.0074 | 0.7755 | 0.7251 | 0.4072 | |
stop | 球面 | 无穷 | 0.1620 | 0.4353 | ||
4 | 非球面 | 14.7192 | 0.6543 | D-ZK3_MELT | 0.5462 | -469.1618 |
5 | 非球面 | -0.9654 | 0.0383 | 0.7464 | -1.0608 | |
6 | 非球面 | 2.1850 | 0.3864 | EP5000 | 0.8767 | -48.1600 |
7 | 非球面 | 0.7939 | 0.0865 | 0.9733 | -0.8285 | |
8 | 非球面 | 2.2711 | 0.9059 | F52R | 0.9847 | 0.4725 |
9 | 非球面 | -0.8544 | 0.1777 | 0.9940 | -0.4108 | |
10 | 非球面 | 1.0844 | 0.2736 | EP5000 | 0.8949 | 0.0376 |
11 | 非球面 | 0.5953 | 0.3073 | 1.0317 | -1.2853 | |
12 | 球面 | 无穷 | 0.2278 | BK7 | 1.0645 | |
13 | 球面 | 无穷 | 0.0967 | 1.1360 | ||
IMG | 球面 | 无穷 | 1.2189 |
下表是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
表十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镜头,如实施例10中图46所示从物方到像方依序为:第一透镜E1,光圈,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滤光片E6和成像面。所述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凹面,像侧凸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凸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其物侧面设置有一个反曲点;所述第二透镜E2由玻璃制成,其余四片透镜由塑料制成。
从物方至像方,所述第一透镜E1两面为S1、S2,光圈面为S3,第二透镜E2两面为S4、S5,第三透镜E3两面为S6、S7,第四透镜E4两面为S8、S9,第五透镜E5两面为S10、S11,滤光片E6两面为S12、S13,光学成像面为S14。
其镜头各参数如下所述:TTL=4.39;f=1.27;f1=-4.83;f2=1.55;f3=-2.15;f4=1.29;f5=-2.62;(R3+R4)/(R3-R4)=1.07;f1/f2=-3.12;T12/T23=24.49;
(T12+T23+T34+T45)/TTL=0.3;f2/f=1.22;SD/TD=0.71;
ImgH/TTL=0.27;f1/f=-3.81;
系统参数:光圈值1.68
表十九:
表面编号 | 表面类型 | 曲率半径 | 厚度 | 材料 | 有效口径 | 圆锥系数 |
obj | 球面 | 无穷 | 325.4607 | 313.7605 | ||
1 | 非球面 | 1.8033 | 0.1992 | F52R | 0.9909 | -0.2782 |
2 | 非球面 | 1.0229 | 0.8831 | 0.7904 | 0.3783 | |
stop | 球面 | 无穷 | 0.1213 | 0.4319 | ||
4 | 非球面 | -26.3678 | 0.6595 | D-ZK3_MELT | 0.5066 | 119.1316 |
5 | 非球面 | -0.8889 | 0.0410 | 0.7200 | -1.0277 |
6 | 非球面 | 2.2085 | 0.3611 | EP5000 | 0.8564 | -46.7081 |
7 | 非球面 | 0.7942 | 0.1063 | 0.9898 | -0.8307 | |
8 | 非球面 | 2.3392 | 0.9365 | F52R | 1.0152 | 0.5287 |
9 | 非球面 | -0.8449 | 0.1843 | 1.0267 | -0.4094 | |
10 | 非球面 | 1.0825 | 0.2764 | EP5000 | 0.9409 | 0.0422 |
11 | 非球面 | 0.5927 | 0.2976 | 1.1287 | -1.2222 | |
12 | 球面 | 无穷 | 0.2278 | BK7 | 1.1527 | |
13 | 球面 | 无穷 | 0.0967 | 1.1845 | ||
IMG | 球面 | 无穷 | 1.2051 |
下表是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
表二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镜头,如实施例11中图55所示从物方到像方依序为:第一透镜E1,光圈,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滤光片E6和成像面。所述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凸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凸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屈折力,物侧凸面,像侧凹面,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其物侧面设置有一个反曲点;所述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皆由塑料制成。
从物方至像方,所述第一透镜E1两面为S1、S2,光圈面为S3,第二透镜E2两面为S4、S5,第三透镜E3两面为S6、S7,第四透镜E4两面为S8、S9,第五透镜E5两面为S10、S11,滤光片E6两面为S12、S13,光学成像面为S14。
其镜头各参数如下所述:TTL=4.59;f=1.1;f1=-1.55;f2=1.32;f3=-1.88;f4=1.34;f5=-3.79;(R3+R4)/(R3-R4)=0.1;f1/f2=-1.73;T12/T23=7.01;
(T12+T23+T34+T45)/TTL=0.34;f2/f=1.2;SD/TD=0.61;
ImgH/TTL=0.24;f1/f=--2.08;
系统参数:光圈值1.6
表二十一:
表面编号 | 表面类型 | 曲率半径 | 厚度 | 材料 | 有效口径 | 圆锥系数 |
obj | 球面 | 无穷 | 无穷 | |||
1 | 非球面 | 2.9656 | 0.3525 | F52R | 1.2629 | 3.0544 |
2 | 非球面 | 0.8330 | 1.2275 | 0.8017 | -0.1093 | |
stop | 球面 | 无穷 | -0.0621 | 0.5151 | ||
4 | 非球面 | 1.4478 | 0.6342 | F52R | 0.5747 | -0.1693 |
5 | 非球面 | -1.1817 | 0.1663 | 0.6597 | -0.2894 | |
6 | 非球面 | 3.1238 | 0.2598 | EP5000 | 0.6888 | -5.5652 |
7 | 非球面 | 0.8411 | 0.1009 | 0.7895 | -0.0787 | |
8 | 非球面 | 2.0084 | 0.7398 | F52R | 0.8477 | -3.9642 |
9 | 非球面 | -0.9753 | 0.1365 | 0.8676 | 0.0392 | |
10 | 非球面 | 2.1081 | 0.4448 | EP5000 | 0.8506 | 4.7772 |
11 | 非球面 | 1.0354 | 0.3144 | 1.0176 | -0.1405 | |
12 | 球面 | 无穷 | 0.2100 | BK7 | 1.0907 | |
13 | 球面 | 无穷 | 0.0615 | 1.1594 | ||
IMG | 球面 | 无穷 | 1.1832 |
下表是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
表二十二:
通过每个实施例的轴上色差图、像散图、畸变图和倍率色差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
虽然上面针对微型摄像镜头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以及具体实施方式,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面的具体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3D交互式镜头,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像侧面为凸面;
具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
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像侧面为凸面;
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均为凹面,且物侧面设置有一个反曲点;
另设有一光圈,置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
所述镜头满足:
0<(R3+R4)/(R3-R4)<1.2;
7<T12/T23<25;
其中,R3、R4分别为第二透镜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T12为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在光轴上的间距,T23为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3D交互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满足:0.8<f2/f<1.4,0.6<SD/TD<0.8
其中,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f为所述透镜系统的整体焦距,SD为光圈至第五透镜像侧面的轴上距离,TD为第一透镜物侧面至第五透镜像侧面的轴上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3D交互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由玻璃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3D交互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由玻璃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2、3、4任一所述的3D交互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中第二透镜物侧面为凸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交互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中第三透镜物侧面为凸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D交互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中第四透镜物侧面为凸面。
8.根据权利要求1、2、3、4、7任一所述的3D交互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满足:-3.2<f1/f2<-1.4
其中,f1、f2分别为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焦距。
9.根据权利要求1、2、3、4、7任一所述的3D交互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满足:-4<f1/f<-2
其中,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f为所述透镜系统的整体焦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7任一所述的3D交互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满足:
0.2<(T12+T23+T34+T45)/TTL<0.4
其中,T12为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为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34为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为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TL为所述镜头系统的总长。
11.根据权利要求1、2、3、4、7中任一所述的3D交互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满足:0.2<ImgH/TTL<0.4
其中,ImgH为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TTL为所述镜头系统的总长。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90058.7U CN204009194U (zh) | 2014-07-15 | 2014-07-15 | 3d交互式镜头 |
US14/777,698 US9529179B2 (en) | 2014-07-15 | 2015-01-30 | Lens assembly |
PCT/CN2015/072056 WO2016008299A1 (zh) | 2014-07-15 | 2015-01-30 | 摄像镜头 |
EP15763479.1A EP3171211B1 (en) | 2014-07-15 | 2015-01-30 | Camera len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90058.7U CN204009194U (zh) | 2014-07-15 | 2014-07-15 | 3d交互式镜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09194U true CN204009194U (zh) | 2014-12-10 |
Family
ID=52049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390058.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09194U (zh) | 2014-07-15 | 2014-07-15 | 3d交互式镜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009194U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66220A (zh) * | 2014-07-15 | 2014-11-26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3d交互式镜头 |
WO2016008299A1 (zh) * | 2014-07-15 | 2016-01-21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 |
TWI601994B (zh) * | 2015-12-15 | 2017-10-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取像用光學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TWI611204B (zh) * | 2015-12-15 | 2018-01-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攝影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CN108693628A (zh) * | 2017-04-12 | 2018-10-23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取像系统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CN109425955A (zh) * | 2017-08-23 | 2019-03-05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09683291A (zh) * | 2019-02-20 | 2019-04-26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
-
2014
- 2014-07-15 CN CN201420390058.7U patent/CN204009194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66220A (zh) * | 2014-07-15 | 2014-11-26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3d交互式镜头 |
WO2016008299A1 (zh) * | 2014-07-15 | 2016-01-21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 |
US9529179B2 (en) | 2014-07-15 | 2016-12-27 |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 Lens assembly |
US10656382B2 (en) | 2015-12-15 | 2020-05-19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Imaging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
TWI611204B (zh) * | 2015-12-15 | 2018-01-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攝影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TWI601994B (zh) * | 2015-12-15 | 2017-10-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取像用光學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US11187873B2 (en) | 2015-12-15 | 2021-11-30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Imag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
US11886038B2 (en) | 2015-12-15 | 2024-01-30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Imag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
US12271054B2 (en) | 2015-12-15 | 2025-04-08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Imag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08693628A (zh) * | 2017-04-12 | 2018-10-23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取像系统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CN108693628B (zh) * | 2017-04-12 | 2020-02-28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取像系统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CN109425955A (zh) * | 2017-08-23 | 2019-03-05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09425955B (zh) * | 2017-08-23 | 2021-01-29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09683291A (zh) * | 2019-02-20 | 2019-04-26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
CN109683291B (zh) * | 2019-02-20 | 2021-05-07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66220B (zh) | 3d交互式镜头 | |
CN204009194U (zh) | 3d交互式镜头 | |
CN203965713U (zh) | 高像素薄型镜头 | |
CN102798963B (zh) | 影像拾取镜片组 | |
CN202217102U (zh) | 光学影像拾取镜片组 | |
CN202886721U (zh) | 广视角光学镜头组 | |
CN102566016B (zh) | 光学摄影镜头组 | |
CN202486401U (zh) | 影像镜头 | |
CN102466865B (zh) | 光学成像镜头组 | |
CN103576297B (zh) | 摄像镜头 | |
CN106405794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3676100B (zh) | 取像系统镜头组 | |
CN103777315B (zh) | 微型广角成像镜头 | |
CN206039010U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4062745B (zh) | 结像系统 | |
CN104345428A (zh) | 影像拾取系统镜片组及取像装置 | |
CN104155742A (zh) | 光学影像拾取系统 | |
CN104216096B (zh) | 高像素薄型镜头 | |
CN203606558U (zh) | 摄像镜头 | |
CN104834075A (zh) | 光学摄影镜头及其构成的取像装置和电子装置 | |
CN103837964A (zh) | 影像拾取系统镜头组 | |
CN104516092A (zh) | 拾像系统透镜组、取像装置及可携装置 | |
CN104570291A (zh) | 光学结像镜头组、取像装置及可携装置 | |
CN203164502U (zh) | 微型镜头 | |
CN102540405A (zh) | 光学取像透镜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518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