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86416U - 皮带扣的衔接块 - Google Patents
皮带扣的衔接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986416U CN203986416U CN201420116363.7U CN201420116363U CN203986416U CN 203986416 U CN203986416 U CN 203986416U CN 201420116363 U CN201420116363 U CN 201420116363U CN 203986416 U CN203986416 U CN 2039864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ece
- belt
- block body
- linking
- blocking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带扣的衔接块,包括衔接块本体和扣压块,扣压块与衔接块本体转动连接,扣压块与衔接块本体之间形成皮带插入口,扣压块上设有启动块,所述衔接块本体设有与扣压块相对作用的阻挡面。此款皮带扣的衔接块设有阻挡面,阻挡面与皮带插入口以及衔接块本体背面之间形成拐角,皮带插入衔接块内,转动扣压块,扣压块将皮带折弯并推向阻挡面,皮带被阻挡面和扣压块夹紧,不易松动,从而实现皮带与皮带扣的皮带衔接块稳固相连。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扣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皮带扣的衔接块。
背景技术
参见图9所示,为现有皮带扣的衔接块,包括衔接块本体1和启动块3,启动块3与衔接块本体1转动配合,启动块3与衔接块本体1表面之间形成径直的皮带插入口13,启动块3对应皮带插入口13方向设有卡齿32。其工作原理是:将启动块3往外翻起,皮带2一端从皮带插入口13插入皮带扣的衔接块本体1内,然后合上启动块3,卡齿33将皮带2压住在衔接块本体1表面。但是,由于此结构皮带扣的衔接块只能将皮带夹住在一径直的皮带插入口内,皮带所受拉力的方向与皮带、衔接块本体之间摩擦力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以及皮带被夹紧的位置直接通向皮带插入口,所以导致皮带与皮带扣容易松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与皮带连接可靠的皮带扣的衔接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皮带扣的衔接块,包括衔接块本体和扣压块,扣压块与衔接块本体转动连接,扣压块与衔接块本体之间形成皮带插入口,扣压块上设有启动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块本体设有与扣压块相对作用的阻挡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一种方案,所述衔接块本体对应扣压块旁侧设有凹腔,凹腔靠近扣压块的一侧面为所述阻挡面。
所述阻挡面与凹腔底面之间形成夹角α。
所述夹角α为0度-180度,扣压块朝向夹角α处设有扣压角,扣压角角度与夹角α角度一致。扣压角使得皮带完全与所述夹角贴合。
所述夹角α为30度-150度。
作为更具体的第二种方案,所述衔接块本体对应扣压块旁侧凸起设有阻挡块,阻挡块的内端面为所述阻挡面。
所述阻挡面与衔接块本体背面之间形成夹角α。
作为更具体的第三种方案,所述阻挡面设有第一凸齿或第一凸刺。
和/或,所述扣压块朝向所述阻挡面的表面设有第二凸齿或第二凸刺。
作为更具体的第四种方案,所述凹腔上遮盖有弹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皮带扣的衔接块设有阻挡面,阻挡面与皮带插入口以及衔接块本体背面之间形成拐角,皮带插入衔接块内,转动扣压块,扣压块将皮带折弯并推向阻挡面,皮带被阻挡面和扣压块夹紧,不易松动,从而实现皮带与皮带扣的皮带衔接块稳固相连;
(2)所述挡块的阻挡面设有第一凸齿和/或扣压块朝向阻挡面的表面设有第二凸齿,从而增大其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确保皮带与皮带扣之间连接的紧固度;
(3)阻挡面可以倾斜设置,当拉动皮带时,扣压块会向阻挡面方向偏转,进一步压紧皮带,所以皮带越拉越紧,使得皮带难以松脱;
(4)衔接块本体对应扣压块旁侧设有凹腔,凹腔靠近扣压块的一侧面为所述阻挡面,凹腔上遮盖有弹片,当皮带与衔接块夹紧连接时,弹片随着皮带一起变形,而且两者相互贴合,所以,皮带同时受到扣压块以及弹片恢复形变的作用力共同挤压,皮带与衔接块连接紧固度大大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与皮带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启动块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皮带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与皮带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与皮带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与皮带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启动块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皮带扣的衔接块,包括衔接块本体1和扣压块31,扣压块31与衔接块本体1转动连接,扣压块31与衔接块本体1之间形成皮带插入口13,扣压块31上设有启动块3,所述衔接块本体1设有与扣压块31相对作用的阻挡面12。
所述衔接块本体1对应扣压块31旁侧设有凹腔11,凹腔11靠近扣压块31的一侧面为所述阻挡面12。
所述阻挡面12与凹腔11底面之间形成夹角α。
所述夹角α为90度,扣压块31朝向夹角α处设有扣压角32,扣压角32角度与夹角α角度一致。
其工作原理是:将启动块3往外翻起,皮带2的一端从皮带插入口13插入至衔接块本体1的凹腔11上;然后,沿A箭头方向合上启动块3,扣压块31随启动块3转动,扣压块31将皮带2压至凹腔11内、并往阻挡面12方向贴紧;直至启动块3合上,皮带2被紧紧地压在阻挡面12与扣压块31之间,见图2所示。由于皮带2拉力方向T与皮带2和阻挡面12摩擦力方向F不在一直线上,所以,当启动块3合上后,皮带2不易从衔接块本体1中分离出来。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参见图3所示,所述衔接块本体1对应扣压块31旁侧凸起设有阻挡块14,阻挡块14的内端面为所述阻挡面12。
所述阻挡面12与衔接块本体1背面之间形成夹角α。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参见图4所示,所述夹角α为小于90度,当皮带2收到拉力作用时,扣压块31会向阻挡面12方向偏转,进一步压紧皮带2,所以皮带2越拉越紧,使得皮带2难以松脱。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参见图5和图6所示,所述阻挡面12设有第一凸齿或第一凸刺122。
所述扣压块31朝向所述阻挡面12的表面设有第二凸齿或第二凸刺311。
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参见图7和图8所示,所述凹腔11上遮盖有弹片4。
其工作原理是:将启动块3往外翻起,皮带2的一端从皮带插入口13插入至衔接块本体1内;然后,沿A箭头方向合上启动块3,扣压块31随启动块3转动,扣压块31将皮带2以及弹片4压至凹腔11内、并往阻挡面12方向贴紧;直至启动块3合上,皮带2被紧紧地压在弹片4外侧面与与扣压块31之间,而弹片4内侧面往阻挡面12方向压紧,见图8所示。此时,皮带2同时受到扣压块31以及弹片4恢复形变的作用力共同挤压,皮带2与衔接块本体1连接紧固度大大增强。
Claims (8)
1.一种皮带扣的衔接块,包括衔接块本体(1)和扣压块(31),扣压块(31)与衔接块本体(1)转动连接,扣压块(31)与衔接块本体(1)之间形成皮带插入口(13),扣压块(31)上设有启动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块本体(1)设有与扣压块(31)相对作用的阻挡面(12);
所述衔接块本体(1)对应扣压块(31)旁侧设有凹腔(11),凹腔(11)靠近扣压块(31)的一侧面为所述阻挡面(12);
或者,所述衔接块本体(1)对应扣压块(31)旁侧凸起设有阻挡块(14),阻挡块(14)的内端面为所述阻挡面(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皮带扣的衔接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面(12)与凹腔(11)底面之间形成夹角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皮带扣的衔接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面(12)与衔接块本体(1)背面之间形成夹角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皮带扣的衔接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面(12)设有第一凸齿或第一凸刺(1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皮带扣的衔接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压块(31)朝向所述阻挡面(12)的表面设有第二凸齿或第二凸刺(311)。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皮带扣的衔接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为0度-180度,扣压块(31)朝向夹角α处设有扣压角(32),扣压角(32)角度与夹角α角度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皮带扣的衔接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为30度-15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皮带扣的衔接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11)上遮盖有弹片(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16363.7U CN203986416U (zh) | 2014-03-15 | 2014-03-15 | 皮带扣的衔接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16363.7U CN203986416U (zh) | 2014-03-15 | 2014-03-15 | 皮带扣的衔接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986416U true CN203986416U (zh) | 2014-12-10 |
Family
ID=52026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11636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86416U (zh) | 2014-03-15 | 2014-03-15 | 皮带扣的衔接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98641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15620A (zh) * | 2014-03-15 | 2014-05-28 | 李建明 | 皮带扣的衔接块 |
-
2014
- 2014-03-15 CN CN201420116363.7U patent/CN20398641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15620A (zh) * | 2014-03-15 | 2014-05-28 | 李建明 | 皮带扣的衔接块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986416U (zh) | 皮带扣的衔接块 | |
CN103815620A (zh) | 皮带扣的衔接块 | |
CN205180559U (zh) | 一种拉链 | |
CN204851964U (zh) | 一种强力吸盘装置 | |
CN202635811U (zh) | 一种扣具改良结构 | |
CN102910358A (zh) | 一种密封瓶塞 | |
CN201986878U (zh) | 一种防水袋 | |
CN207428577U (zh) | 一种磁力拉头 | |
CN206558708U (zh) | 复合连接器和带连接器的线缆 | |
CN105942672B (zh) | 一种双向锁定快拆插扣 | |
CN203934726U (zh) | 安全帽扣环构造 | |
CN204207202U (zh) | 防滑易握拉链头 | |
CN204113827U (zh) | 卡扣结构组合 | |
CN104896012A (zh) | 皮带扣的皮带防脱结构 | |
CN105240367A (zh) | 一种塑料件卡扣结构 | |
CN203860577U (zh) | 双层拉链的防爆拉头 | |
CN204467657U (zh) | 新型情侣杯 | |
CN204660334U (zh) | 一种便于打开的真空包装袋 | |
CN210687213U (zh) | 一种新型油田防盗阀门 | |
CN104819199B (zh) | 一种改进的吸盘挂钩 | |
CN203130016U (zh) | 防偏双锥形密封胶块 | |
CN204239947U (zh) | 一种螺纹快接接口 | |
CN209403765U (zh) | 一种侧滑式首饰锁扣结构及手镯 | |
CN202863982U (zh) | 一种密封瓶塞 | |
CN207519743U (zh) | 拉链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7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