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3975231U - 飞蝶气动与外形及武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飞蝶气动与外形及武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75231U
CN203975231U CN201420481512.XU CN201420481512U CN203975231U CN 203975231 U CN203975231 U CN 203975231U CN 201420481512 U CN201420481512 U CN 201420481512U CN 203975231 U CN203975231 U CN 2039752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erfly
cabin
valve
fly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8151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伯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48151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752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752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7523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飞蝶气动与外形及武器系统,包括一个圆盘形飞蝶舱、和安装在圆盘形飞蝶舱四周舱内的高效推进器、及安装在圆盘形飞蝶舱四周舱内的武器系统,飞蝶的驾驶舱安装在飞蝶舱上盖正中央;其特征在于:圆盘形飞蝶舱上盖为以圆盘形飞蝶舱圆中心轴为对称的椭圆弧形,飞蝶舱下底为以圆盘形飞蝶舱圆中心轴为对称的较平坦的“W”形;圆盘形飞蝶舱四周舱内均布有多个水平对称安装的高效侧推进器,圆盘形飞蝶舱四周舱内还均布有多个垂直对称安装的高效下推进器;安装在飞蝶舱上盖正中央的飞蝶驾驶舱,可以绕圆盘形飞蝶舱圆中心轴旋转,在圆盘形飞蝶舱四周舱内均布有多套武器系统。

Description

飞蝶气动与外形及武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蝶气动与外形及武器系统,适用于各种飞蝶形结构的飞行器,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飞蝶这个名词经常在科幻作品上见到,但最近几年的报纸和网上也经常有报导,这可能是某些发达国家开发的一种飞行器,可能因其技术不完善而没能公开,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没有高效的、灵活的推进器;本发明利用魏伯卿的发明专利:“201210457013.2提高航空发动机喷气反推力效率的方法”制造的高效推进器作为动力,并设计出较好的圆盘形飞蝶外形,从而实现人类多年的真正的飞蝶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安装在圆盘形飞蝶圆盘四周舱内的高效推进器灵活旋转喷气、从而实现飞蝶的任意方向飞行的飞蝶气动与外形及武器系统。
飞蝶气动与外形及武器系统,包括一个圆盘形飞蝶舱、和安装在圆盘形飞蝶舱四周舱内的高效推进器、及安装在圆盘形飞蝶舱四周舱内的武器系统,飞蝶的驾驶舱安装在飞蝶舱上盖正中央;其特征在于:
1、圆盘形飞蝶舱上盖为以圆盘形飞蝶舱圆中心轴为对称的椭圆弧形,飞蝶舱下底为以圆盘形飞蝶舱圆中心轴为对称的较平坦的“W”形,目的是在飞蝶水平飞行时,使经过飞蝶舱上盖的空气流流速远大于经过飞蝶舱下底的空气流流速,从而使飞蝶在水平飞行时能产生较大的升力;圆盘形飞蝶舱四周舱内均布有多个水平对称安装的高效侧推进器,多个侧推进器喷口均朝外,即其喷口喷出的高速空气流均朝远离圆盘形飞蝶舱圆中心轴方向喷射,侧推进器其喷口可以绕侧推进器中轴线为中心轴线45o角的锥体内任意角度旋转,即旋转侧推进器的喷口可以使侧推进器喷出的高速空气流喷向侧推进器中轴线为中心轴线45o角的锥体内任意角度,侧推进器的喷口包括软管、气嘴内管、气嘴外管、主喷气嘴、侧喷气嘴;圆盘形飞蝶舱四周舱内还均布有多个垂直对称安装的高效下推进器,多个下推进器喷口均朝下,即其喷口喷出的高速空气流均朝向远离飞蝶舱下底方向喷射,下推进器其喷口可以绕下推进器中轴线为中心轴线45o角的锥体内任意角度旋转,即旋转下推进器的喷口可以使下推进器喷出的高速空气流喷向下推进器中轴线为中心轴线45o角的锥体内任意角度,下推进器的喷口包括软管、气嘴内管、气嘴外管、主喷气嘴、侧喷气嘴,下推进器与侧推进器的数量相等,且下推进器与侧推进器间隔分布;安装在飞蝶舱上盖正中央的飞蝶驾驶舱为桃胡形,飞蝶驾驶舱可以绕圆盘形飞蝶舱圆中心轴旋转,从而能配合飞蝶的飞行方向调整飞蝶驾驶舱的方向,即桃胡形的飞蝶驾驶舱其长轴线始终与飞蝶的飞行方向保持一致,其目的是使长形的飞蝶驾驶舱盖能顺飞蝶飞行气流方向,以减少飞蝶舱上盖的气流阻力,从而保证飞蝶舱上盖的气流快速流过飞蝶舱上盖的驾驶舱两侧,同时也能使操作者能正面朝向飞蝶飞行方向,更有利于飞蝶驾驶员的驾驶;在圆盘形飞蝶舱四周舱内均布有多套武器系统,这些武器系统与侧推进器和下推进器间隔分布,武器系统包括机关枪、机关炮、导弹、火箭弹等多种武器系统;所有下推进器可以操控为同时工作,也可以操控为部分工作,所有侧推进器不能同时工作,只能操控为部分同时工作;侧推进器的喷口与下推进器的喷口可以绕推进器中轴线为中心轴线45o角的锥体内任意角度旋转的特性,使飞蝶能随意地控制数个下推进器或数个侧推进器工作,从而产生任意需要方向的推力,进而能使飞蝶灵活、快速地飞行。
2、侧推进器的结构和下推进器的结构相同,推进器由总气道、软管、气嘴内管、气嘴外管、主喷气嘴、侧喷气嘴组成,气嘴内管安装在气嘴外管内,气嘴内管比气嘴外管小,气嘴内管与气嘴外管为同轴心安装,气嘴内管为主气道,气嘴内管外壁与气嘴外管内壁组成的通道为侧气道,侧气道喷气口为侧喷气嘴,主气道喷气口为主喷气嘴,主喷气嘴喷出的高速气流与主气道平行、且主喷气嘴喷出的高速气流圆锥体中轴线与主气道圆柱中轴线重叠,侧喷气嘴的气嘴外管喷嘴端为一向主气道弯曲的弧形,使侧气道喷出的高速气流从侧气道的侧喷气嘴喷出后直接喷向主气道主喷气嘴喷出的高速气流刚要离开主气道的主喷气嘴位置,从而使侧喷气嘴喷出的高速气流在主喷气嘴喷口区形成一个高密度的“气垫”,使主喷气嘴喷出的高速气流直接喷在这个高密度的“气垫”上,进而形成更大的反推力;侧喷气嘴喷出的高速气流在主气道中轴线上的分量方向、与主喷气嘴喷出的高速气流在主气道中轴线上的分量方向相反,侧喷气嘴喷出的高速气流中轴线与主气道中轴线成一Ф夹角, 90 o<Ф<120o;高速气流先进入总气道,然后再进入软管,经过软管后大部分进入到主气道,小部分进入到侧气道,从侧气道的侧喷气嘴喷出的侧喷气流在主喷气嘴出口端形成一个高密度的“气垫”,从主气道的主喷气嘴喷出的主喷气流喷在这个高密度的“气垫”上,由此产生的反推力比相同速度、相同流量的高速气流经过单个喷嘴喷出的高速气流产生的反推力更大;软管为耐高温的金属软管、或不耐高温的金属软管、或橡胶软管、或尼龙软管等;调节推进器的高速气流量大小,可以调节推进器的推力。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世界各国还未真正做出性能稳定可靠的飞蝶。
2、利用魏伯卿发明的推进器,能产生大推力,而且这种推进器可以是喷气式发动机产生的高速热气流,也可以是叶轮或涡轮式风机产生的高速冷气流。
3、侧推进器的喷口与下推进器的喷口可以绕推进器中轴线45o角的锥体内任意角度旋转的特性,使飞蝶能随意地控制数个下推进器或数个侧推进器工作,从而产生任意需要方向的推力,进而能使飞蝶灵活、快速地飞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推进器、武器排布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推进器结构示意图。
图1-4中:1、侧推进器      2、下推进器    3、飞蝶舱上盖      4、飞蝶舱下底      5、驾驶舱      6、驾驶舱盖顶      7、飞蝶舱      8、侧弧面     9、驾驶舱盖侧缘      10、武器系统    11、总气道    12、总气流    13、软管    14、气嘴内管    15、气嘴外管    16、 侧气道  17、主气流    18、主气道    19、侧气流    20、主喷气嘴    21、 侧喷气嘴   22、 主喷气流   23、侧喷气流 。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飞蝶气动与外形及武器系统,包括一个圆盘形飞蝶舱7、和安装在圆盘形飞蝶舱7四周舱内的高效推进器、及安装在圆盘形飞蝶舱7四周舱内的武器系统10,飞蝶的驾驶舱5安装在飞蝶舱上盖3正中央;其特征在于:圆盘形飞蝶舱上盖3为以圆盘形飞蝶舱7圆中心轴为对称的椭圆弧形,飞蝶舱下底4为以圆盘形飞蝶舱7圆中心轴为对称的较平坦的“W”形,目的是在飞蝶水平飞行时,使经过飞蝶舱上盖3的空气流流速远大于经过飞蝶舱下底4的空气流流速,从而使飞蝶在水平飞行时能产生较大的升力;圆盘形飞蝶舱7四周舱内均布有多个水平对称安装的高效侧推进器1,多个侧推进器1喷口均朝外,即其喷口喷出的高速空气流均朝远离圆盘形飞蝶舱7圆中心轴方向喷射,侧推进器1其喷口可以绕侧推进器1中轴线为中心轴线45o角的锥体内任意角度旋转,即旋转侧推进器1的喷口可以使侧推进器1喷出的高速空气流喷向侧推进器1中轴线为中心轴线45o角的锥体内任意角度,侧推进器1的喷口包括软管13、气嘴内管14、气嘴外管15、主喷气嘴20、侧喷气嘴21;圆盘形飞蝶舱7四周舱内还均布有多个垂直对称安装的高效下推进器2,多个下推进器2喷口均朝下,即其喷口喷出的高速空气流均朝向远离飞蝶舱下底4方向喷射,下推进器2其喷口可以绕下推进器2中轴线为中心轴线45o角的锥体内任意角度旋转,即旋转下推进器2的喷口可以使下推进器2喷出的高速空气流喷向下推进器2中轴线为中心轴线45o角的锥体内任意角度,下推进器2的喷口包括软管13、气嘴内管14、气嘴外管15、主喷气嘴20、侧喷气嘴21,下推进器2与侧推进器1的数量相等,且下推进器2与侧推进器1间隔分布;安装在飞蝶舱上盖3正中央的飞蝶驾驶舱5为桃胡形,飞蝶驾驶舱5可以绕圆盘形飞蝶舱7圆中心轴旋转,从而能配合飞蝶的飞行方向调整飞蝶驾驶舱5的方向,即桃胡形的飞蝶驾驶舱5其长轴线始终与飞蝶的飞行方向保持一致,其目的是使长形的飞蝶驾驶舱5盖能顺飞蝶飞行气流方向,以减少飞蝶舱上盖3的气流阻力,从而保证飞蝶舱上盖3的气流快速流过飞蝶舱上盖3的驾驶舱5两侧,同时也能使操作者能正面朝向飞蝶飞行方向,更有利于飞蝶驾驶员的驾驶;在圆盘形飞蝶舱7四周舱内均而有多套武器系统10,这些武器系统10与侧推进器1和下推进器2间隔分布,武器系统10包括机关枪、机关炮、导弹、火箭弹等多种武器;所有下推进器2可以操控为同时工作,也可以操控为部分工作,所有侧推进器1不能同时工作,只能操控为部分同时工作;侧推进器1的喷口与下推进器2的喷口可以绕推进器中轴线为中心轴线45o角的锥体内任意角度旋转的特性,使飞蝶能随意地控制数个下推进器2或数个侧推进器1工作,从而产生任意需要方向的推力,进而能使飞蝶灵活、快速地飞行。
侧推进器1的结构和下推进器2的结构相同,推进器由总气道11、软管13、气嘴内管14、气嘴外管15、主喷气嘴20、侧喷气嘴21组成,气嘴内管14安装在气嘴外管15内,气嘴内管14比气嘴外管15小,气嘴内管14与气嘴外管15为同轴心安装,气嘴内管14为主气道18,气嘴内管14外壁与气嘴外管15内壁组成的通道为侧气道16,侧气道16喷气口为侧喷气嘴21,主气道18喷气口为主喷气嘴20,主喷气嘴20喷出的高速气流与主气道18平行、且主喷气嘴20喷出的高速气流圆锥体中轴线与主气道18圆柱中轴线重叠,侧喷气嘴21的气嘴外管15喷嘴端为一向主气道18弯曲的弧形,使侧气道16喷出的高速气流从侧气道16的侧喷气嘴21喷出后直接喷向主气道18主喷气嘴20喷出的高速气流刚要离开主气道18的主喷气嘴20位置,从而使侧喷气嘴21喷出的高速气流在主喷气嘴20喷口区形成一个高密度的“气垫”,使主喷气嘴20喷出的高速气流直接喷在这个高密度的“气垫”上,进而形成更大的反推力;侧喷气嘴21喷出的高速气流在主气道18中轴线上的分量方向、与主喷气嘴20喷出的高速气流在主气道18中轴线上的分量方向相反,侧喷气嘴21喷出的高速气流中轴线与主气道18中轴线成一Ф夹角, 90 o<Ф<120o;高速气流先进入总气道11,然后再进入软管13,经过软管13后大部分进入到主气道18,小部分进入到侧气道16,从侧气道16的侧喷气嘴21喷出的侧喷气流23在主喷气嘴20出口端形成一个高密度的“气垫”,从主气道18的主喷气嘴20喷出的主喷气流22喷在这个高密度的“气垫”上,由此产生的反推力比相同速度、相同流量的高速气流经过单个喷嘴喷出的高速气流产生的反推力更大;软管13为耐高温的金属软管、或不耐高温的金属软管、或橡胶软管、或尼龙软管等;调节推进器的高速气流量大小,可以调节推进器的推力。

Claims (3)

1.飞蝶气动与外形及武器系统,包括一个圆盘形飞蝶舱(7)、和安装在圆盘形飞蝶舱(7)四周舱内的高效推进器、及安装在圆盘形飞蝶舱(7)四周舱内的武器系统(10),飞蝶的驾驶舱(5)安装在飞蝶舱上盖(3)正中央;其特征在于:圆盘形飞蝶舱上盖(3)为以圆盘形飞蝶舱(7)圆中心轴为对称的椭圆弧形,飞蝶舱下底(4)为以圆盘形飞蝶舱(7)圆中心轴为对称的较平坦的“W”形;圆盘形飞蝶舱(7)四周舱内均布有多个水平对称安装的高效侧推进器(1),多个侧推进器(1)喷口均朝外,侧推进器(1)的喷口包括软管(13)、气嘴内管(14)、气嘴外管(15)、主喷气嘴(20)、侧喷气嘴(21);圆盘形飞蝶舱(7)四周舱内还均布有多个垂直对称安装的高效下推进器(2),多个下推进器(2)喷口均朝下,下推进器(2)的喷口包括软管(13)、气嘴内管(14)、气嘴外管(15)、主喷气嘴(20)、侧喷气嘴(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蝶气动与外形及武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安装在飞蝶舱上盖(3)正中央的飞蝶驾驶舱(5)为桃胡形,飞蝶驾驶舱(5)可以绕圆盘形飞蝶舱(7)圆中心轴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蝶气动与外形及武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侧推进器(1)的结构和下推进器(2)的结构相同,推进器由总气道(11)、软管(13)、气嘴内管(14)、气嘴外管(15)、主喷气嘴(20)、侧喷气嘴(21)组成,气嘴内管(14)安装在气嘴外管(15)内,气嘴内管(14)比气嘴外管(15)小,气嘴内管(14)与气嘴外管(15)为同轴心安装,气嘴内管(14)为主气道(18),气嘴内管(14)外壁与气嘴外管(15)内壁组成的通道为侧气道(16),侧气道(16)喷气口为侧喷气嘴(21),主气道(18)喷气口为主喷气嘴(20),主喷气嘴(20)喷出的高速气流与主气道(18)平行、且主喷气嘴(20)喷出的高速气流圆锥体中轴线与主气道(18)圆柱中轴线重叠,侧喷气嘴(21)的气嘴外管(15)喷嘴端为一向主气道(18)弯曲的弧形。
CN201420481512.XU 2014-08-26 2014-08-26 飞蝶气动与外形及武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752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81512.XU CN203975231U (zh) 2014-08-26 2014-08-26 飞蝶气动与外形及武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81512.XU CN203975231U (zh) 2014-08-26 2014-08-26 飞蝶气动与外形及武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75231U true CN203975231U (zh) 2014-12-03

Family

ID=51972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8151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75231U (zh) 2014-08-26 2014-08-26 飞蝶气动与外形及武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752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30743B2 (ja) エジェクタ及びエアフォイル形状
US10393020B2 (en) Injector nozzle configuration for swirl anti-icing system
US806165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ircraft anti-icing
US877092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noise from jet engine exhaust
CN109184947A (zh) 一种整体旋转式收敛矢量喷管
US8393139B2 (en) Device with secondary jets reducing the noise generated by an aircraft jet engine
US3025667A (en) Rotary turret reversible thrust noise suppression jet engine nozzles
CN103899433A (zh) 一种新型激波控制推力矢量喷管结构
CN104192309A (zh) 现代飞蝶气动与外形及武器布局
US20160090174A1 (en) Reaction drive blade tip with turning vanes
CN103612751A (zh) 航空器空气放大式推进装置
CN203975231U (zh) 飞蝶气动与外形及武器系统
CN106714976A (zh) 灰尘气体喷射阀
CN106081097A (zh) 一种飞行器的喷气换向机构
WO2015030630A1 (ru)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CN113969848A (zh) 满足飞行器全包线工作需要的二元机械推力矢量喷管及控制方法
CN103899434A (zh) 一种多轴固定几何气动矢量喷管结构
EP3707073B1 (en) Flying vehicle's drive unit
CN215521071U (zh) 新型无隔板自适应进气道
CN205770145U (zh) 飞行器的喷气换向机构
US3127132A (en) Jet-propelled dirigible airships
US3022026A (en) Air intake for jet sustained aircraft
US20110158808A1 (en) Method for propeller blade root flow control by airflow through spinner
CN209366490U (zh) 一种高温防护航空母舰尾焰挡焰板
US20170145954A1 (en) Coanda device for a round exhaust nozz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03

Termination date: 2015082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