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20477U - 一种座椅滑轨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滑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920477U CN203920477U CN201420310423.9U CN201420310423U CN203920477U CN 203920477 U CN203920477 U CN 203920477U CN 201420310423 U CN201420310423 U CN 201420310423U CN 203920477 U CN203920477 U CN 2039204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il
- oblique portion
- locking component
- face
- too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10000002683 foo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8 dipp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9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08 quality contro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02—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 B60N2/0705—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omega-shap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02—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 B60N2/0715—C or U-shap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60N2/0812—Location of the latch
- B60N2/0818—Location of the latch inside the rai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60N2/0831—Movement of the latch
- B60N2/0837—Movement of the latch pivoting
- B60N2/085—Movement of the latch pivoting about a transversal ax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座椅滑轨组件,包括上、下滑轨、复位弹簧和锁止部件,上滑轨滑动配置在下滑轨上,在上滑轨上配置有至少一个上齿窗,在下滑轨上配置有数量大于上齿窗的下齿窗,复位弹簧和锁止部件配置在上、下滑轨之间,其锁止部件的中间部位直接挤出成型有一向外突出的圆形回转凸台;对应于该圆形回转凸台在上滑轨上配置有一转轴孔,圆形回转凸台嵌入到转轴孔中,两者相互滑动配合构成锁止部件的回转点,锁止部件在解锁和锁止过程中围绕该回转点摆动。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减轻了整个座椅滑轨的重量,提供了座椅滑轨的技术竞争力,满足了整车厂对于零部件轻量化以及降低成本的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滑轨组件。
背景技术
座椅滑轨用于链接座椅椅座与汽车车体。目前设置在汽车前排的驾驶位和副驾驶位的座椅滑轨大多可以根据驾乘者的需要前后方向移动座椅,以增强座椅的舒适性,特别是对于驾驶员来说,可以根据驾驶员体形条件调节座椅的前后位置,以便于操纵方向盘、踏板和变速杆等操纵件。
参见图1,目前市场上的座椅滑轨均包括上滑轨1、下滑轨2、锁止片3、锁止连接构件4、复位弹簧5和四个滑块6,其中,上滑轨1依靠四个滑块6在下滑轨2上滑动,锁止连接构件4为槽型结构,其两槽壁4a、4b的中间位置各开设有一个转轴孔4c、4d,锁止连接构件4通过穿过转轴孔4c、4d的转轴7安装在一转轴座8上,转轴7同时也穿过转轴座8,转轴座8安装在上滑轨1上,锁止片3通过铆钉9锚固在锁止连接构件4的前端上。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市场上的座椅滑轨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上述座椅滑轨零件数量较多,尤其是锁止连接构件4为槽型机构且需要转轴6和转轴座7安装在上滑轨1上,因此整个滑轨重量较重,结构也比较复杂,不符合目前车辆低成本、轻量化的要求。
2、由于其锁止部件由锁止片3、锁止连接构件4、复位弹簧5、铆钉9、转轴6、转轴座7等构成,其装配后的综合公差较大,不利于质量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座椅滑轨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较轻、成本低的座椅滑轨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座椅滑轨组件,包括上滑轨、下滑轨、复位弹簧和锁止部件,所述上滑轨滑动配置在所述下滑轨上,在所述上滑轨上配置有至少一个上齿窗,在所述下滑轨上配置有数量大于上齿窗的下齿窗,所述复位弹簧和锁止部件配置在所述上、下滑轨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部件包括一设置在其后端的锁止片部和设置在前端的复位弹簧安装凹槽,所述锁止片部沿着锁止部件的中心轴线两侧对称设置有至少一锁止齿部,该锁止部件中间部位垂直于锁止部件的中心轴线的截面形状大致为L形,即具有一底边和一竖边,在所述竖边中间偏后位置处直接挤出成型有一向外突出的圆形回转凸台;对应于该圆形回转凸台在所述上滑轨上配置有一转轴孔,所述圆形回转凸台嵌入到所述上滑轨的转轴孔中,两者相互滑动配合构成所述锁止部件的回转点,所述锁止部件在解锁和锁止过程中围绕该回转点摆动;在上、下滑轨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锁止齿部穿过所述上滑轨上的上齿窗和下滑轨上的下齿窗,而在上、下滑轨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止齿部脱离出所述下滑轨上的下齿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圆形回转凸台的头部为圆柱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圆形回转凸台周向外缘的竖边上配置有若干加强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滑轨具有一上轨顶面和位于所述上轨顶面轴线方向两侧的上轨左、右侧面,所述上轨左、右侧面的底部均设置一由上轨左、右侧面的底部向外且向下倾斜的左、右上轨第一斜部、由左、右上轨第一斜部的外缘向上且向外倾斜的左、右上轨第二斜部、由左、右上轨第二斜部的外缘向上且向内倾斜的左、右上轨第三斜部、由左、右上轨第三斜部的外缘向上且向内倾斜的左、右上轨第四斜部,其中上轨左侧面与左上轨第一斜部之间、左上轨第一斜部与左上轨第二斜部之间、左上轨第二斜部与左上轨第三斜部之间、左上轨第三斜部与左上轨第四斜部之间均采用圆弧过渡;上轨右侧面与右上轨第一斜部之间、右上轨第一斜部与右上轨第二斜部之间、右上轨第二斜部与右上轨第三斜部之间、右上轨第三斜部与右上轨第四斜部之间也均采用圆弧过渡;所述上轨左、右侧面上均配置有所述的上齿窗,配置在所述上轨左侧面上的上齿窗为上左齿窗,配置在所述上轨右侧面上的上齿窗为上右齿窗;所述上左齿窗由所述上轨左侧面、左上轨第一斜部、左上轨第二斜部、左上轨第三斜部一直延伸到左上轨第四斜部外缘,上左齿窗的开口位于所述左上轨第四斜部外缘;所述上右齿窗由所述右上轨侧面、右上轨第一斜部、右上轨第二斜部、右上轨第三斜部一直延伸到右上轨第四斜部外缘,上右齿窗的开口位于所述右上轨第四斜部外缘;所述转轴孔配置在所述上轨左侧面或右侧面上;
所述下滑轨具有一下轨底面和位于所述下轨底面轴线方向两侧的下轨左、右侧面,所述下轨左、右侧面的顶部均设置有一水平向内延伸的下轨左、右水平部、由所述下轨左、右水平部內缘向下延伸的下轨左、右折边部,所述下轨左、右折边部上均配置有所述的下齿窗,配置在所述下轨左折边部上的下齿窗为下左齿窗,配置在所述下轨右折边部上的下齿窗为下右齿窗,下左、右齿窗的开口位于所述下轨左、右折边部下缘处;
所述锁止片部上配置在沿着锁止部件的中心轴线左侧的锁止齿部为左锁止齿部,配置在沿着锁止部件的中心轴线右侧的锁止齿部为右锁止齿部,其中所述左锁止齿部的数量与所述上左齿窗的数量相等,所述右锁止齿部的数量与所述上右齿窗的数量相等;
组装时,所述上滑轨的上轨左、右侧面位于所述下滑轨的下轨左、右折边部之间,左、右上轨第一斜部、左、右上轨第二斜部分别位于所述下轨左、右折边部和下轨左、右水平部的下方,左、右上轨第三斜部、左、右上轨第四斜部分别位于所述下轨左、右折边部的外侧和下轨左、右侧面的内侧以及下轨左、右水平部的下方;
所述复位弹簧和锁止部件配置在所述上轨顶面、上轨左、右侧面和下轨底面所界定的空间内,其中所述锁止部件后端的锁止片部上的所述左锁止齿部在锁止状态下插入到所述上左齿窗和所述下左齿窗中,所述右锁止齿部在锁止状态下插入到所述上右齿窗和所述下右齿窗中;
在所述上滑轨的上轨顶面上冲制有向下翻折的翻边部,所述翻边部位于所述圆形回转凸台的后侧并与所述圆形回转凸台接触,通过翻边部与所述圆形回转凸台的配合来限制所述锁止部件沿圆形回转凸台轴向串动。
为了防止由于误操作对所述锁止部件的损坏,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锁止部件的竖边中间偏前位置处直接挤出成型有一向外突出的凸台;对应于所述凸台在配置有所述转轴孔的上轨左侧面或右侧面上配置有一槽孔,所述凸台嵌入到所述槽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锁止部件的前端设置有一供内置解锁手柄插入的手柄孔。
为了观测锁止是否到位,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锁止部件靠近所述锁止片部位置设置有一向上翻折的锁止片翻边部,对应于所述锁止片翻边部在所述上轨顶面上开设有一供所述锁止片翻边部伸出所述上轨顶面的开口,所述锁止片翻边部伸出所述开口。
为了实现外置式解锁,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锁止片翻边部的顶缘设置有一向后翻折的水平解锁翻边部,以供在外置式解锁时实现解锁力。
由于座椅滑轨在受到前撞和后撞时,锁止部件承受的前后冲击力不同,前撞产生的冲击力会明显大于后撞所产生的冲击力,同时,为了消除因制造公差带来锁止部件中的圆形回转与上滑轨上的转轴孔之间的间隙,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转轴孔的孔缘由一段上段圆弧、一段下段圆弧、一条直边和一条斜边构成,其中上段圆弧的直径大于下段圆弧的直径,所述直边和斜边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段圆弧、下段圆弧过渡连接,直边位于所述圆形回转凸台的后侧,斜边位于所述圆形回转凸台的前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考虑到摩擦角的影响,所述斜边与上、下段圆弧的圆心线之间的夹角≤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锁止片部与锁止部件本体之间一体成型或采用激光焊接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弹簧为一U形弹簧,所述U形弹簧的横边卡入所述锁止部件前端的复位弹簧安装凹槽内,该U形弹簧的第一支撑脚通过设置在所述上滑轨的上轨左侧面或上轨右侧面内面上的弹簧卡扣卡在所述上滑轨的上轨左侧面或上轨右侧面内面上,该U形弹簧的第二支撑脚末端顶在所述上轨顶面的内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弹簧为一U形弹簧,所述U形弹簧的横边顶在所述上轨顶面的内面上,该U形弹簧的第一支撑脚的末端卡入所述锁止部件前端的复位弹簧安装凹槽内,第二支撑脚的末端作用在所述锁止部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弹簧为一U形弹簧,所述U形弹簧的横边卡入所述锁止部件前端的复位弹簧安装凹槽内,该U形弹簧的两个支撑脚的末端分别勾在上轨左、右侧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弹簧为一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的一端作用在所述锁止部件上,另一端作用在所述上轨顶面的内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左、右上滚动部件和左、右下滚动部件,其中所述左上滚动部件设置在所述上轨左第三斜部的外表面、上轨左第四斜部的外表面、下轨左侧面的内表面、下轨左水平部的内表面之间,所述右上滚动部件设置在所述上轨右第三斜部的外表面、上轨右第四斜部的外表面、下轨右侧面的内表面、下轨右水平部的内表面之间;所述左下滚动部件设置在所述上轨左第二斜部的外表面与下轨左侧面的内表面、下轨底面的内表面之间,所述右下滚动部件设置在所述上轨右第二斜部的外表面与下轨右侧面的内表面、下轨底面的内表面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下轨底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向内突出的左、右阻挡筋,以分别阻止所述左、右下滚动部件滑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左上滚动部件分别由左上前滚球、左上后滚球以及设置在左上前滚球与左上后滚球之间的左上分隔棒构成,所述右上滚动部件分别由右上前滚球、右上后滚球以及设置在右上前滚球与右上后滚球之间的右上分隔棒构成;左上前滚球、左上后滚球、右上前滚球、右上后滚球的数量分别为一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左下滚动部件分别由左下前滚球、左下后滚球以及设置在左下前滚球与左下后滚球之间的左下分隔棒构成,所述右下滚动部件分别由右下前滚球、右下后滚球以及设置在右下前滚球与右下后滚球之间的右下分隔棒构成;左下前滚球、右下前滚球的数量分别为二个,左下后滚球、、右下后滚球的数量分别为三个。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座椅滑轨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整个锁止机构仅仅采用锁止部件一个零件,而且锁止部件大部分的横截面为L形结构,相比槽型结构的锁止连接构件少了一条槽边,因此降低了重量。
2、锁止部件仅仅依靠其上挤压成型的圆形回转凸台和设置在上滑轨一个侧面上的转轴孔实现锁止部件与上滑轨之间的连接,没有现有座椅滑轨组件中的其它紧固零件,降低了座椅滑轨的成本和重量。
3、另外在上滑轨的上轨顶面上直接成形一锁止片翻边部,并通过该锁止片翻边部与圆形回转凸台的配合,解决了锁止部件轴向串动的问题。
4、对上滑轨上的转轴孔的孔型进行特别的设计,进一步消除了上滑轨的前后间隙,并有效解决了座椅滑轨受到前撞所产生的安全隐患。
5、通过另外在锁止部件上设置一个凸台并在上滑轨的侧面上配合设置一槽孔,可有效防止误用力对锁止部件造成的破坏。
6、锁止部件中的锁止片部与锁止部件本体之间可以采用传统的一体成型或采用激光焊接连接,强度更高。
总之,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减轻了整个座椅滑轨的重量,提供了座椅滑轨的技术竞争力,满足了整车厂对于零部件轻量化以及降低成本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座椅滑轨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座椅滑轨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座椅滑轨组件处于锁止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座椅滑轨组件采用内置式解锁方式进行解锁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座椅滑轨组件采用内置式解锁方式解锁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座椅滑轨组件采用外置式解锁方式进行解锁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座椅滑轨组件采用外置式解锁方式解锁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座椅滑轨组件中上、下滑轨之间的滑动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座椅滑轨组件中上、下滑轨的组合后的截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座椅滑轨组件中锁止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座椅滑轨组件中的上滑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座椅滑轨组件中的锁止部件与上滑轨之间的组合后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座椅滑轨组件中的锁止部件与上滑轨之间的组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座椅滑轨组件中的锁止部件与上滑轨之间的组合后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座椅滑轨组件中的锁止部件上的圆形回转凸台与上滑轨上的转轴孔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座椅滑轨组件中的锁止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座椅滑轨组件中的复位弹簧作用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座椅滑轨组件中的复位弹簧与锁止部件装配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座椅滑轨组件中的复位弹簧与锁止部件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见图2,图中给出的一种座椅滑轨组件,包括上滑轨100、下滑轨200、复位弹簧300、左上滚动部件410、右上滚动部件420、左下滚动部件510、右下滚动部件520和锁止部件600。
上滑轨100具有一上轨顶面110和位于上轨顶面110轴线方向两侧的上轨左、右侧面120、120a。上轨左、右侧面120、120a的底部均设置一由上轨左、右侧面120、120a的底部向外且向下倾斜的左、右上轨斜部121、121a、由左、右上轨斜部121、121a的外缘向上且向外倾斜的左、右上轨斜部122、122a、由左、右上轨斜部122、122a的外缘向上且向内倾斜的左、右上轨斜部123、123a、由左、右上轨斜部123、123a的外缘向上且向内倾斜的左、右上轨斜部124、124a。
上轨左侧面120与左上轨斜部121之间、左上轨斜部121与左上轨斜部122之间、左上轨斜部122与左上轨斜部123之间、左上轨斜部123与左上轨斜部124之间均采用圆弧过渡。
上轨右侧面120a与右上轨斜部121a之间、右上轨斜部121a与右上轨斜部122a之间、右上轨斜部122a与右上轨斜部123a之间、右上轨斜部123a与右上轨斜部124a之间也均采用圆弧过渡。
在上轨左、右侧面120、120a上分别配置有四条上左、右齿窗125、125a,上左齿窗125由上轨左侧面120、左上轨斜部121、左上轨斜部122、左上轨斜部123一直延伸到左上轨斜部124外缘,上左齿窗125的开口位于左上轨斜部124外缘。
上右齿窗125a由上轨右侧面120a、右上轨斜部121a、右上轨斜部122a、右上轨斜部123a一直延伸到右上轨斜部124a外缘,上右齿窗125a的开口位于右上轨斜部125a外缘;
在上右齿窗125a与上轨右侧面120a的前端之间的上轨右侧面120a上的适当位置设置有一转轴孔126a,并在上轨右侧面120a靠近前端的位置设置有一槽孔127a。
在上轨顶面110上临近转轴孔126a的位置冲制有向下翻折的翻边部111,并在上右齿窗125a与翻边部111之间的上轨顶面110上开设有一开口112,另外在上轨顶面110的适当位置上开设有两个螺钉孔113、114,用螺钉穿过这两个螺钉孔113、114固定在座椅的座垫坐盘上,就可以将上滑轨100固定在在座椅的座垫坐盘上。
下滑轨200具有一下轨底面210和位于下轨底面210轴线方向两侧的下轨左、右侧面220、220a,并在下轨左、右侧面220、220a的顶部均设置有一水平向内延伸的下轨左、右水平部230、230a、由下轨左、右水平部230、230a內缘向下延伸的下轨左、右折边部240、240a。在下轨左、右折边部240、240a上分别配置有若干下左、右齿窗250、250a,下左、右齿窗250、250a的开口位于下轨左、右折边部240、240a下缘处。
同时结合图10,本实施例对于锁止部件600的改进比较大,其包括一设置在其后端的锁止片部610和设置在前端的复位弹簧安装凹槽620,锁止片部610与锁止部件600的本体之间采用传统的一体成型方式一次成型出来,在锁止片部610沿着锁止部件600的中心轴线两侧对称设置有左、右锁止齿部,左、右锁止齿部上均具有四个左、右锁止齿611、611a。
该锁止部件600的中间部位630垂直于锁止部件600的中心轴线的截面形状大致为L形,即具有一底边631和一竖边632,在竖边632中间偏后位置处直接挤出成型有一向外突出的圆形回转凸台632a,圆形回转凸台632a的头部为圆柱面,在圆形回转凸台632a周向外缘的竖边632上均布有三条加强筋632b。另外,在锁止部件600的竖边632中间偏前位置处直接挤出成型有一向外突出的凸台632c。为了能采用内置解锁方式进行解锁,在锁止部件600的前端设置有一供内置解锁手柄插入的手柄孔640。
为了观测锁止是否到位同时为了外置式方式解锁,在锁止部件600靠近锁止片部610位置设置有一向上翻折的锁止片翻边部650,在锁止片翻边部650的顶缘设置有一向后翻折的水平解锁翻边部651。
本实施例的复位弹簧300为一U形弹簧,具有一横边310和两个支撑腿320、330。
本实施例的左上滚动部件410由一个左上前滚球411、一个左上后滚球412以及设置在左上前滚球411与左上后滚球412之间的一根左上分隔棒413构成。
本实施例的右上滚动部件420由右上前滚球421、右上后滚球422以及设置在右上前滚球421与右上后滚球422之间的右上分隔棒423构成。
本实施例的左下滚动部件510由两个左下前滚球511、三个左下后滚球512以及设置在两个左下前滚球511与三个左下后滚球512之间的一根左下分隔棒513构成。
本实施例的右下滚动部件520由两个右下前滚球521、三个右下后滚球522以及设置在两个右下前滚球521与三个右下后滚球522之间的一根右下分隔棒523构成。
结合参见图8、图9、图11至图14和图16,整个座椅滑轨组件组装时,上滑轨100的上轨左、右侧面120、120a位于下滑轨200的下轨左、右折边部240、240a之间,左、右上轨斜部121、121a、上轨左、右斜部122、122a分别位于下轨左、右折边部240、240a和下轨左、右水平部230、230a的下方,左、右上轨斜部123、123a、左、右上轨斜部124、124a分别位于下轨左、右折边部240、240a的外侧和下轨左、右侧面220、220a的内侧以及下轨左、右水平部230、230a的下方。
左上滚动部件410设置在左上轨斜部123的外表面、左上轨斜部124的外表面、下轨左侧面220的内表面、下轨左水平部230的内表面之间。
右上滚动部件420设置在上右轨斜部123a的外表面、右上轨斜部124a的外表面、下轨右侧面220a的内表面、下轨右水平部230a的内表面之间。
左下滚动部件510设置在左上轨斜部122的外表面与下轨左侧面220的内表面、下轨底面210的内表面之间。
右下滚动部件520设置在右上轨斜部122a的外表面与下轨右侧面220a的内表面、下轨底面210的内表面之间。
为了阻止左、右下滚动部件510、520滑出,在下轨底面21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向内突出的左、右阻挡筋211、211a。
复位弹簧300和锁止部件600配置在上轨顶面110、上轨左、右侧面120、120a和下轨底面210所界定的空间内。其中锁止部件600中的圆形回转凸台632a嵌入到上滑轨100的上轨右侧面120a上的转轴孔126a中,两者相互滑动配合构成所述锁止部件的回转点,使得锁止部件600在上滑轨100中绕回转点作上下旋转运动,达到将上、下滑轨100、200锁止与解锁的目的。同时将上轨顶面110上的翻边部111与圆形回转凸台632a前侧接触,通过翻边部111与圆形回转凸台632a的配合来限制锁止部件600沿圆形回转凸台632a轴向串动。
同时锁止部件600中的凸台632c嵌入到上滑轨100的上轨右侧面120a上的槽孔127a中。特别参见图14,由于凸台632c的存在,当误操作在锁止部件600的前端施加一个向下的力F3时,此时锁止部件600的旋转点由圆形回转凸台632a移至凸台632c处,力F3作用在锁止部件600上的力臂明显减少,力矩明显变小,即F3*L1<F3*L2,L1为力F3至凸台632c中心点的力臂,L2为力F3至圆形回转凸台632a中心点的力臂,从而使得锁止部件600在误操作情况下免遭破坏。
另外还将锁止部件600中的锁止片翻边部650和水平解锁翻边部651伸出上轨顶面110上的开口112。
结合参见图3,复位弹簧300的横边310卡入锁止部件600前端的复位弹簧安装凹槽620内,该复位弹簧300的支撑脚320通过设置在上滑轨100的上轨左侧面120上的弹簧卡扣121、122卡在上滑轨100的上轨左侧面120的内面上,该复位弹簧300的支撑脚330末端顶在上轨顶面110的内面上。
整个座椅滑轨组件组装好以后,在复位弹簧300的作用下,上滑轨100与下滑轨200之间处于锁止状态,左锁止齿部上的四个左锁止齿611穿过上滑轨100的上轨左侧面120上的四个上左齿窗125和下滑轨200的下轨左折边部240上的四个下左齿窗250,右锁止齿部上的四个右锁止齿611a穿过上滑轨100的上轨右侧面120a上的四个上右齿窗125a和下滑轨200的下轨右折边部240a上的四个下右齿窗250a。通过锁止部件600上的锁止片翻边部650可以观察是否锁止到位。
参见图4和图5,当采用内置式解锁方式进行解锁时,将一根解锁手柄700插入到锁止部件600前端的手柄孔640中,解锁时对解锁手柄700向上施加一个外力F,锁止部件600克服复位弹簧300的弹力绕竖边632上的圆形回转凸台632a与上滑轨100的上轨右侧面120a上的转轴孔126a所构成的回转点转动,从而使锁止部件600后端的锁止片部610上的四个左锁止齿611、四个右锁止齿611a分别逐渐离开四个上左齿窗125、四个下左齿窗250、四个上右齿窗125a、四个下右齿窗250a,实现解锁(如图5所示)。整个锁止部件600的解锁角度为6°。
参见图6和图7,当采用外置式解锁方式进行解锁时,需要外接一根外置解锁手柄800和一个解锁支架900,其中外置解锁手柄800包括一根解锁操纵杆810和一根同步杆820以及固定在同步杆820两端的解锁板830,解锁板830成L形状,竖边831与同步杆820固定连接,横边832上开设有解锁钩832a,解锁钩832a钩在锁止部件600的锁止片翻边部650的水平解锁翻边部651上,同步杆820可转动地支撑在解锁支架900上。
解锁时对解锁操纵杆810向上施加一个外力F1,解锁操纵杆810会带动同步杆820绕自身轴线转动,同步杆820转动过程中,将带动解锁板830向上翻转,解锁板830通过其上的解锁钩832a给锁止部件600的锁止片翻边部650的水平解锁翻边部651施加一个向下的力F2,水平解锁翻边部651通过锁止片翻边部650驱动锁止部件600克服复位弹簧300的弹力绕圆形回转凸台632a与上滑轨100的上轨右侧面120a上的转轴孔126a所构成的回转点转动,从而使锁止部件600后端的锁止片部610上的四个左锁止齿611、四个右锁止齿611a分别逐渐离开四个上左齿窗125、四个下左齿窗250、四个上右齿窗125a、四个下右齿窗250a,实现解锁(如图7所示)。整个锁止部件600的解锁角度为6°。
于座椅滑轨在受到前撞和后撞时,锁止部件承受的前后冲击力不同,前撞产生的冲击力会明显大于后撞所产生的冲击力,同时,为了消除因制造公差带来锁止部件中的圆形回转与上滑轨上的转轴孔之间的间隙,参见图15,本实施例的转轴孔126a的孔缘由一段上段圆弧126a1、一段下段圆弧126a2、一条直边126a3和一条斜边126a4构成,其中上段圆弧126a1的直径大于下段圆弧126a2的直径,直边126a3和斜边126a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段圆弧126a1、下段圆弧126a2过渡连接,直边126a3位于圆形回转凸台632a的后侧,斜边126a4位于圆形回转凸台632a的前侧。斜边126a4与上、下段圆弧126a1、126a2的圆心线126a5之间的夹角≤5°。这样在锁止状态时,圆形回转凸台632a与转轴孔126a之间不会存在前后间隙,使得上、下滑轨100、200之间得到良好的锁止,不会因为存在前后间隙而出现噪声。另外由于转轴孔126a的直边126a3是竖直面,在发生前撞的时候,不会产生沿直边126a3向上的分力,使得圆形回转凸台632a沿着直边126a3向上移动,锁止部件600锁止失效,防止由于受到前撞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发生。
实施例2
参见图16,该实施例的锁止部件600a与实施例1的锁止部件600的区别在于锁止片部610a与锁止部件600a的本体之间采用激光拼接方式连接在一起,这样锁止片部610a由于强度要求较高,可采用强度较高的材料制成,锁止部件600a的本体主要起传动作用,强度要求较低,可采用强度相对较低的材料制成。使用激光拼焊方式将两部分焊接在一起,能达到提高材料利用率,节约成本的目的。
实施例3
参见图17,该实施例的复位弹簧300a为一弹簧片,弹簧片的一端作用在锁止部件600上,另一端作用在上滑轨(图中未示出)的上轨顶面的内面上。
实施例4
参见图18,该实施例的复位弹簧300b为一U形弹簧,U形弹簧的横边310b顶在上滑轨(图中为示处)的上轨顶面的内面上,该U形弹簧的支撑脚320b的末端卡入锁止部件300前端的复位弹簧安装凹槽320内,支撑脚330b的末端作用在锁止部件600上。
实施例5
参见图19,该实施例的复位弹簧300c为一U形弹簧,U形弹簧的横边310c卡入锁止部件600前端的复位弹簧安装凹槽620内,该U形弹簧的两个支撑脚320c、330c的末端分别勾在上滑轨(图中未示处)的上轨左、右侧面上。两个支撑脚320c、330c中间位置设置有卷簧部分321c、331c。
Claims (19)
1.一种座椅滑轨组件,包括上滑轨、下滑轨、复位弹簧和锁止部件,所述上滑轨滑动配置在所述下滑轨上,在所述上滑轨上配置有至少一个上齿窗,在所述下滑轨上配置有数量大于上齿窗的下齿窗,所述复位弹簧和锁止部件配置在所述上、下滑轨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部件包括一设置在其后端的锁止片部和设置在前端的复位弹簧安装凹槽,所述锁止片部沿着锁止部件的中心轴线两侧对称设置有至少一锁止齿部,该锁止部件中间部位垂直于锁止部件的中心轴线的截面形状大致为L形,即具有一底边和一竖边,在所述竖边中间偏后位置处直接挤出成型有一向外突出的圆形回转凸台;对应于该圆形回转凸台在所述上滑轨上配置有一转轴孔,所述圆形回转凸台嵌入到所述上滑轨的转轴孔中,两者相互滑动配合构成所述锁止部件的回转点,所述锁止部件在解锁和锁止过程中围绕该回转点摆动;在上、下滑轨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锁止齿部穿过所述上滑轨上的上齿窗和下滑轨上的下齿窗,而在上、下滑轨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止齿部脱离出所述下滑轨上的下齿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滑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回转凸台的头部为圆柱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滑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形回转凸台周向外缘的竖边上配置有若干加强筋。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座椅滑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轨具有一上轨顶面和位于所述上轨顶面轴线方向两侧的上轨左、右侧面,所述上轨左、右侧面的底部均设置一由上轨左、右侧面的底部向外且向下倾斜的左、右上轨第一斜部、由左、右上轨第一斜部的外缘向上且向外倾斜的左、右上轨第二斜部、由左、右上轨第二斜部的外缘向上且向内倾斜的左、右上轨第三斜部、由左、右上轨第三斜部的外缘向上且向内倾斜的左、右上轨第四斜部,其中上轨左侧面与左上轨第一斜部之间、左上轨第一斜部与左上轨第二斜部之间、左上轨第二斜部与左上轨第三斜部之间、左上轨第三斜部与左上轨第四斜部之间均采用圆弧过渡;上轨右侧面与右上轨第一斜部之间、右上轨第一斜部与右上轨第二斜部之间、右上轨第二斜部与右上轨第三斜部之间、右上轨第三斜部与右上轨第四斜部之间也均采用圆 弧过渡;所述上轨左、右侧面上均配置有所述的上齿窗,配置在所述上轨左侧面上的上齿窗为上左齿窗,配置在所述上轨右侧面上的上齿窗为上右齿窗;所述上左齿窗由所述上轨左侧面、左上轨第一斜部、左上轨第二斜部、左上轨第三斜部一直延伸到左上轨第四斜部外缘,上左齿窗的开口位于所述左上轨第四斜部外缘;所述上右齿窗由所述右上轨侧面、右上轨第一斜部、右上轨第二斜部、右上轨第三斜部一直延伸到右上轨第四斜部外缘,上右齿窗的开口位于所述右上轨第四斜部外缘;所述转轴孔配置在所述上轨左侧面或右侧面上;
所述下滑轨具有一下轨底面和位于所述下轨底面轴线方向两侧的下轨左、右侧面,所述下轨左、右侧面的顶部均设置有一水平向内延伸的下轨左、右水平部、由所述下轨左、右水平部內缘向下延伸的下轨左、右折边部,所述下轨左、右折边部上均配置有所述的下齿窗,配置在所述下轨左折边部上的下齿窗为下左齿窗,配置在所述下轨右折边部上的下齿窗为下右齿窗,下左、右齿窗的开口位于所述下轨左、右折边部下缘处;
所述锁止片部上配置在沿着锁止部件的中心轴线左侧的锁止齿部为左锁止齿部,配置在沿着锁止部件的中心轴线右侧的锁止齿部为右锁止齿部,其中所述左锁止齿部的数量与所述上左齿窗的数量相等,所述右锁止齿部的数量与所述上右齿窗的数量相等;
组装时,所述上滑轨的上轨左、右侧面位于所述下滑轨的下轨左、右折边部之间,左、右上轨第一斜部、左、右上轨第二斜部分别位于所述下轨左、右折边部和下轨左、右水平部的下方,左、右上轨第三斜部、左、右上轨第四斜部分别位于所述下轨左、右折边部的外侧和下轨左、右侧面的内侧以及下轨左、右水平部的下方;
所述复位弹簧和锁止部件配置在所述上轨顶面、上轨左、右侧面和下轨底面所界定的空间内,其中所述锁止部件后端的锁止片部上的所述左锁止齿部在锁止状态下插入到所述上左齿窗和所述下左齿窗中,所述右锁止齿部在锁止状态下插入到所述上右齿窗和所述下右齿窗中;
在所述上滑轨的上轨顶面上冲制有向下翻折的翻边部,所述翻边部位于所述圆形回转凸台的后侧并与所述圆形回转凸台接触,通过翻边部与所述圆 形回转凸台的配合来限制所述锁止部件的圆形回转凸台轴向窜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座椅滑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止部件的竖边中间偏前位置处直接挤出成型有一向外突出的凸台;对应于所述凸台在配置有所述转轴孔的上轨左侧面或右侧面上配置有一槽孔,所述凸台嵌入到所述槽孔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座椅滑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止部件的前端设置有一供内置解锁手柄插入的手柄孔。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座椅滑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止部件靠近所述锁止片部位置设置有一向上翻折的锁止片翻边部,对应于所述锁止片翻边部在所述上轨顶面上开设有一供所述锁止片翻边部伸出所述上轨顶面的开口,所述锁止片翻边部伸出所述开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座椅滑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止片翻边部的顶缘设置有一向后翻折的水平解锁翻边部,以供在外置式解锁时实现解锁力。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座椅滑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孔的孔缘由一段上段圆弧、一段下段圆弧、一条直边和一条斜边构成,其中上段圆弧的直径大于下段圆弧的直径,所述直边和斜边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段圆弧、下段圆弧过渡连接,直边位于所述圆形回转凸台的后侧,斜边位于所述圆形回转凸台的前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座椅滑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边与上、下段圆弧的圆心线之间的夹角≤5°。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座椅滑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片部与锁止部件本体之间一体成型或采用激光焊接连接。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座椅滑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为一U形弹簧,所述U形弹簧的横边卡入所述锁止部件前端的复位弹簧安装凹槽内,该U形弹簧的第一支撑脚通过设置在所述上滑轨的上轨左侧面或上轨右侧面内面上的弹簧卡扣卡在所述上滑轨的上轨左侧面或上轨右侧面内面上,该U形弹簧的第二支撑脚末端顶在所述上轨顶面的内面上。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座椅滑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 为一U形弹簧,所述U形弹簧的横边顶在所述上轨顶面的内面上,该U形弹簧的第一支撑脚的末端卡入所述锁止部件前端的复位弹簧安装凹槽内,第二支撑脚的末端作用在所述锁止部件上。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座椅滑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为一U形弹簧,所述U形弹簧的横边卡入所述锁止部件前端的复位弹簧安装凹槽内,该U形弹簧的两个支撑脚的末端分别勾在上轨左、右侧面上。
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座椅滑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为一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的一端作用在所述锁止部件上,另一端作用在所述上轨顶面的内面上。
1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座椅滑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右上滚动部件和左、右下滚动部件,其中所述左上滚动部件设置在所述上轨左第三斜部的外表面、上轨左第四斜部的外表面、下轨左侧面的内表面、下轨左水平部的内表面之间,所述右上滚动部件设置在所述上轨右第三斜部的外表面、上轨右第四斜部的外表面、下轨右侧面的内表面、下轨右水平部的内表面之间;所述左下滚动部件设置在所述上轨左第二斜部的外表面与下轨左侧面的内表面、下轨底面的内表面之间,所述右下滚动部件设置在所述上轨右第二斜部的外表面与下轨右侧面的内表面、下轨底面的内表面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座椅滑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轨底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向内突出的左、右阻挡筋,以分别阻止所述左、右下滚动部件滑出。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座椅滑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滚动部件分别由左上前滚球、左上后滚球以及设置在左上前滚球与左上后滚球之间的左上分隔棒构成,所述右上滚动部件分别由右上前滚球、右上后滚球以及设置在右上前滚球与右上后滚球之间的右上分隔棒构成;左上前滚球、左上后滚球、右上前滚球、右上后滚球的数量分别为一个。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座椅滑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滚动部件分别由左下前滚球、左下后滚球以及设置在左下前滚球与左下后滚球之间的左下分隔棒构成,所述右下滚动部件分别由右下前滚球、右下后滚球以及设置在右下前滚球与右下后滚球之间的右下分隔棒构成;左下前滚球、 右下前滚球的数量分别为二个,左下后滚球、右下后滚球的数量分别为三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10423.9U CN203920477U (zh) | 2014-06-11 | 2014-06-11 | 一种座椅滑轨组件 |
PCT/CN2015/081137 WO2015188746A1 (en) | 2014-06-11 | 2015-06-10 | Seat rail assembly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10423.9U CN203920477U (zh) | 2014-06-11 | 2014-06-11 | 一种座椅滑轨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920477U true CN203920477U (zh) | 2014-11-05 |
Family
ID=51816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31042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20477U (zh) | 2014-06-11 | 2014-06-11 | 一种座椅滑轨组件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920477U (zh) |
WO (1) | WO2015188746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15634A (zh) * | 2014-06-11 | 2014-09-03 |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滑轨组件 |
WO2015188746A1 (en) * | 2014-06-11 | 2015-12-17 |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 Seat rail assembly |
CN105805099A (zh) * | 2016-04-01 | 2016-07-27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飞机驾驶舱遮阳板自锁机构 |
CN109774544A (zh) * | 2019-02-14 | 2019-05-21 |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地滑轨传动系统 |
CN111671262A (zh) * | 2020-06-16 | 2020-09-18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一种座椅滑动机构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99897B (zh) * | 2017-09-12 | 2024-02-23 | 福建省华银铝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轨道 |
IT201900000313A1 (it) * | 2019-01-09 | 2020-07-09 | Martur Italy Srl | Dispositivo di scorrimento per un sedile di veicolo con una configurazione migliorata delle rotai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55425U (zh) * | 1990-09-20 | 1992-05-12 | ||
JP3560846B2 (ja) * | 1999-05-11 | 2004-09-02 |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
JP5214712B2 (ja) * | 2010-11-25 | 2013-06-19 | 岐阜車体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トラックスライド装置におけるロック機構 |
JP5214711B2 (ja) * | 2010-11-25 | 2013-06-19 | 岐阜車体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トラックスライド装置におけるロック機構 |
CN104015634B (zh) * | 2014-06-11 | 2016-05-25 |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滑轨组件 |
CN203920477U (zh) * | 2014-06-11 | 2014-11-05 |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滑轨组件 |
-
2014
- 2014-06-11 CN CN201420310423.9U patent/CN20392047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
- 2015-06-10 WO PCT/CN2015/081137 patent/WO2015188746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15634A (zh) * | 2014-06-11 | 2014-09-03 |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滑轨组件 |
WO2015188746A1 (en) * | 2014-06-11 | 2015-12-17 |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 Seat rail assembly |
CN104015634B (zh) * | 2014-06-11 | 2016-05-25 |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滑轨组件 |
CN105805099A (zh) * | 2016-04-01 | 2016-07-27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飞机驾驶舱遮阳板自锁机构 |
CN105805099B (zh) * | 2016-04-01 | 2018-01-16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飞机驾驶舱遮阳板自锁机构 |
CN109774544A (zh) * | 2019-02-14 | 2019-05-21 |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地滑轨传动系统 |
CN111671262A (zh) * | 2020-06-16 | 2020-09-18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一种座椅滑动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5188746A1 (en) | 2015-12-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920477U (zh) | 一种座椅滑轨组件 | |
CN104015634A (zh) | 一种座椅滑轨组件 | |
US11148569B2 (en) | Turnover mechanism | |
EP3118096A1 (de) | Fahrradrahmen, energieversorgungseinheit hierfür und elektrofahrrad hiermit | |
CN204354860U (zh) | 汽车座椅滑轨单边扭簧锁止结构 | |
CN201745620U (zh) | 一种儿童推车 | |
CN203819071U (zh) | 一种汽车座椅 | |
CN207496388U (zh) | 脚轮结构 | |
CN214001426U (zh) | 用于车辆的座椅总成和车辆 | |
CN210760347U (zh) | 一种可调角度的后向支撑板机构 | |
CN103950397A (zh) | 一种汽车座椅 | |
CN203331878U (zh) | 儿童汽车安全座 | |
CN209781650U (zh) | 一种自动换挡器 | |
CN106965716A (zh) | 前后快速换向的isofix儿童安全座椅 | |
CN106394764B (zh) | 双前轮三轮车车架及双前轮三轮车 | |
CN220500810U (zh) | 一种左转向节臂 | |
KR100723991B1 (ko) | 자동차용 시트레일의 로크장치 | |
CN203996384U (zh) | 一种座兜可摇摆的儿童推车 | |
CN205706256U (zh) | 一种汽车滑轨的解锁机构 | |
CN205706961U (zh) | 一种儿童自行车侧支撑轮连接结构 | |
CN103204039A (zh) | 水陆两栖车车轮升降装置 | |
CN203623450U (zh) | 汽车座椅的可多级调节和自动回位的脚踏板翻折机构 | |
CN222645870U (zh) | 一种车辆座椅的头枕翻折装置 | |
CN204184421U (zh) | 一种新型双人座婴儿车 | |
CN105966283A (zh) | 一种提蓝式安全座椅用提手旋转提拉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Termination date: 20170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