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69248U - 一种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869248U CN203869248U CN201420291142.3U CN201420291142U CN203869248U CN 203869248 U CN203869248 U CN 203869248U CN 201420291142 U CN201420291142 U CN 201420291142U CN 203869248 U CN203869248 U CN 20386924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tallation unit
- ventilating opening
- unit
- air quality
- clamp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单元,所述的安装单元至少在两个维度上尺寸可调,以配合安装在不同结构、不同尺寸的门窗上,所述的安装单元上设置有连通室内外空气的预设通风口和用于封闭除预设通风口以外的门窗开启部分的封闭部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室内已有的门窗来安装本实用新型,无需改动房屋,无需专业工具,而且成本低、效果好;对接入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的室内通风设备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无体积、重量的限制,可以按需配置或大或小的相关设备;本实用新型安装单元至少能够在两个维度上尺寸可调,能够适于不同尺寸、结构的门窗,密封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大面积地区存在较重的大气污染,加之现在的室内装修污染现象也很普遍,两个方面的因素叠加使得这些地区的居民都面临着不容忽视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通常居民可采取自然通风、使用通风排气扇等方式减轻室内空气的装修污染;近几年逐渐为人熟悉的空气净化器能够较为有效地消除室内已有的空气污染;在2000年左右住宅新风设备开始在国内得到推广,这种设备在动力通风器的作用下,通常经过分布于各个房间的管道系统将室外新空气引入室内,并且将室内空气排出室外,其中有的机型还具备进/排气热交换功能和一定的空气净化能力。
另外,区别于常见的带有管道系统的新风设备,近几年也有人开发出无管道系统的新风设备,例如壁挂式新风机、窗式通风器等。该类新风设备直接将动力通风器、空气净化、热交换模块等功能装置组合安装在墙上,通过在墙上开孔形成通风路径;或者通过改造门窗结构以形成连通室内外的空位,将上述功能装置安装在空位内从而达到通风、净化等目的。
如果室外大气也有明显污染,则传统的自然通风方式、通风排气扇、无空气净化模块的新风设备,在降低室内装修污染的同时也会引入室外大气中的污染物。
空气净化器能较好的消除单一封闭房间内的固态细颗粒物空气污染,但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气态污染物的消除效率仍较低,并且由于住宅必须有适当的通风换气,使得空气净化器在处理通风状态下,或者多个房间的空气污染时的实际效果大大低于预期。
常见的带有管道系统的新风设备不同程度地存在安装环节多、能耗相对较高、净化效率不高、成本较高等问题;而且对于大量已装修的住宅存在破坏现有装修的弊端;从长期使用的角度来看,其分布的管道内部很难得到有效的清洁,也有细菌滋生、二次污染等隐患。
现有的无管道系统的新风设备由于避免了使用分布的管道,减少了安装环节、能耗和对装修的破坏,也降低了二次污染的风险。然而由于这种设备试图直接将相关功能设备安装在墙体上,或者嵌入门窗内,使其自身的体积、重量受到了天然的限制,因而目前的这类设备的通风、空气质量调节的功能都很有限,多数情况下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并且这类设备仍然需要专业的施工人员和设备才能够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单元,所述的安装单元至少在两个维度上尺寸可调,以配合安装在不同结构、不同尺寸的门窗上,所述的安装单元上设置有连通室内外空气的预设通风口和用于封闭除预设通风口以外的门窗开启部分的封闭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的安装单元为夹板式安装单元,所述的夹板式安装单元包括可上下相对滑动的分段夹板,所述的分段夹板各段之间设置有用于锁定的上下调节部件,夹板式安装单元上的夹板为封闭部件,所述的预设通风口设置在夹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夹板式安装单元为单层夹板式安装单元或至少两层的多层夹板式安装单元,所述单层夹板式安装单元的正面或背面设置有可调整的起封闭作用的填隙弹性条,所述多层夹板式安装单元设置有前后调节部件和水平调节部件,所述的前后调节部件设置在平行的两块夹板之间,用于连接平行的两块夹板,所述的前后调节部件可以前后伸缩,所述的水平调节部件设置在安装单元前后外侧的两块夹板的内侧,所述水平调节部件可以上下滑动,用于调节前后夹板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安装单元为具有刚性封闭部件的框架式安装单元,所述的刚性封闭部件左右分段、平行地安装在滑动槽内,所述的刚性封闭部件能够上下伸缩调节,所述的刚性封闭部件为单层刚性结构或至少两层的多层刚性结构,所述刚性封闭部件与门窗外框之间设置有框架,所述的框架上设置有连通室内外的预设通风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安装单元为具有柔性封闭部件的框架式安装单元,所述的柔性封闭部件与门窗外框之间设置有框架,所述柔性封闭部件的以弹簧卷轴的形式安装在所述框架与门窗外框之间,所述的柔性封闭部件为单层结构或至少两层的多层结构,所述的框架上设置有预设通风口。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封闭部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封闭柔性封闭部件的橡胶磁条。
作为优选,所述的预设通风口为空位式通风口或定型式通风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空位式通风口为连通室内外的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型式通风口上设置有连接部件,所述的连接部件为中空结构,所述的连接部件与室内通风设备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风道连接在一起,连接方式为紧固件连接或无紧固件连接,所述的定型式通风口还设置有防雨结构和过滤结构,所述防雨结构的开口朝向是可以调节的。
作为优选,所述的无紧固件连接包含螺纹连接、插接和磁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室内已有的门窗来安装本实用新型,无需改动房屋,无需专业工具,而且成本低、效果好;
2、对接入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的室内通风设备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无体积、重量的限制,可以按需配置或大或小的相关设备;
3、本实用新型安装单元至少能够在两个维度上尺寸可调,能够适于不同尺寸、结构的门窗,密封效果好;
4、本实用新型易于拆卸、转移安装地点,并同样不会破坏房屋以及本实用新型本身;
5、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预设通风口进行合理配置,能够增强使用效果,提高资源利用率,如单房间使用换气快、能耗低,又如在室内外温差大的时候增加热交换气流能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舒适度;
6、防雨结构的朝向可旋转,能够防止相邻预设通风口的流出浊气污染准备流入的新气,提高空气净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夹板式安装单元使用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夹板式安装单元使用时的一个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截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夹板式安装单元使用时的另一个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夹板式安装单元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单层夹板式安装单元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夹板式安装单元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三层夹板式安装单元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刚性封闭部件的框架式安装单元使用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单层封闭部件的A部侧面剖视图;
图11是图9中双层封闭部件的A部侧面剖视图;
图12是图9中的B部侧面放大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柔性封闭部件的框架式安装单元使用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柔性封闭部件的框架式安装单元使用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的A部放大图;
图16是图14中的B部放大图;
图17是夹板式安装单元具有一个预设通风口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夹板式安装单元具有两个预设通风口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夹板式安装单元具有三个预设通风口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框架式安装单元具有一个预设通风口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框架式安装单元具有两个预设通风口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框架式安装单元具有三个预设通风口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夹板式安装单元具有空位式通风口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夹板式安装单元具有朝向室内的定型式通风口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夹板式安装单元具有朝向室外的定型式通风口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框架式安装单元具有方形空位式通风口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框架式安装单元具有朝向室内的定型式通风口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框架式安装单元具有朝向室外的定型式通风口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定型式通风口的截面图;
图30是定型式通风口内连接部件采用紧固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定型式通风口内连接部件采用螺纹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定型式通风口内连接部件采用插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定型式通风口内连接部件采用磁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本实用新型在一个房间内实施时的效果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在多个房间内实施的一种效果图;
图36是本实用新型在多个房间内实施的另一种效果图;
图中:10.安装单元,11.预设通风口,11a.空位式通风口,11b.定型式通风口,110.防雨结构,111.过滤结构,12.连接部件,120.抱箍,121.风道,122.磁性件,13.封闭部件,16.门窗,160.门窗外框,161.门窗窗扇,301.夹板式安装单元,302.夹板,304a.上下调节部件,304b.前后调节部件,304c,水平调节部件,305.填隙弹性条,306间隙,307.滑槽,401.框架式安装单元,402.框架,404.隔板,405.刚性封闭部件,406.滑动槽,407.柔性封闭部件,409.弹簧卷轴,410.上支架,411.上支架扣具,412.橡胶磁条,413.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9、13所示,一种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单元10,所述的安装单元10至少在两个维度上尺寸可调,以配合安装在不同结构、不同尺寸的门窗16上,所述的安装单元10上设置有连通室内外空气的预设通风口11和用于封闭除预设通风口11以外的门窗16开启部分的封闭部件13。
所述的安装单元10为夹板式安装单元301,所述的夹板式安装单元301包括可上下相对滑动的分段夹板,所述的分段夹板各段之间设置有用于锁定的上下调节部件304a,夹板式安装单元301上的夹板302为封闭部件13,所述的预设通风口11设置在夹板302上。
所述的夹板式安装单元301为单层夹板式安装单元或至少两层的多层夹板式安装单元,所述单层夹板式安装单元的正面或背面设置有可调整的起封闭作用的填隙弹性条305,所述多层夹板式安装单元设置有前后调节部件304b和水平调节部件304c,所述的前后调节部件304b设置在平行的两块夹板302之间,用于连接平行的两块夹板302,所述的前后调节部件304b可以前后伸缩,所述的水平调节部件304c设置在安装单元10前后外侧的两块夹板302的内侧,所述水平调节部件304c可以上下滑动,用于调节前后夹板302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所述的安装单元10为具有刚性封闭部件405的框架式安装单元401,所述的刚性封闭部件405左右分段、平行地安装在滑动槽406内,所述的刚性封闭部件405能够上下伸缩调节,所述的刚性封闭部件405为单层刚性结构或至少两层的多层刚性结构,所述刚性封闭部件405与门窗外框160之间设置有框架402,所述的框架402上设置有连通室内外的预设通风口11。
所述的安装单元10为具有柔性封闭部件407的框架式安装单元401,所述的柔性封闭部件407与门窗外框160之间设置有框架402,所述柔性封闭部件407的以弹簧卷轴409的形式安装在所述框架402与门窗外框160之间,所述的柔性封闭部件407为单层结构或至少两层的多层结构,所述的框架402上设置有预设通风口11。
所述柔性封闭部件40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封闭柔性封闭部件407的橡胶磁条412。
所述的预设通风口11为空位式通风口11a或定型式通风口11b。
所述的空位式通风口11a为连通室内外的通孔。
所述的定型式通风口11b上设置有连接部件12,所述的连接部件12为中空结构,所述的连接部件12与室内通风设备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风道121连接在一起,连接方式为紧固件连接或无紧固件连接,所述的定型式通风口11b还设置有防雨结构110和过滤结构111,所述防雨结构110的开口朝向是可以调节的。
所述的无紧固件连接包含螺纹连接、插接和磁性连接。
图1示意了本实用新型夹板式安装单元301安装在门窗上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一种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单元10,所述的安装单元10至少在两个维度上尺寸可调,以配合安装在不同结构、不同尺寸的门窗16上,所述的安装单元10上设置有连通室内外空气的预设通风口11和用于封闭除预设通风口11以外的门窗16开启部分的封闭部件13,通过封闭部件13使室内外的空气得到隔离,只能在受控状态下,通过预设通风口11进出房间。
所述的安装单元10为夹板式安装单元301,所述的夹板式安装单元301包括可上下相对滑动的分段夹板,所述的分段夹板各段之间设置有用于锁定的上下调节部件304a,夹板式安装单元301上的夹板302为封闭部件13,所述的预设通风口11设置在夹板302上。
图2、3、4示意了本实用新型单层夹板式安装单元安装在门窗上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及放大图,由于推拉门窗的窗扇161与夹板302之间有一个垂直于门窗平面方向的间隙306,因此所述单层夹板式安装单元的正面或背面设置有可调整的起封闭作用的填隙弹性条305,通过填隙弹性条305能够消除夹板13与门窗窗扇161之间的间隙306,所述的填隙弹性条305可以采用合成高分子材料,并在填隙弹性条305和其固定的夹板302的边缘之间用魔术扣或磁性贴(图中未示出)进行非永久固定地粘贴,使之能根据间隙306的宽度而调整粘贴位置,从而封闭间隙306,既能隔断空气,还能隔音、增加美观度,竖直方向上通过上下调节部件304a来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至少两个维度上尺寸可调。
图5示意了本实用新型夹板式安装单元30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包括可上下相对滑动的分段夹板,所述的分段夹板各段之间设置有用于锁定的上下调节部件304a,分段夹板通过滑槽307上下滑动,调节完成后通过上下调节部件304a进行锁定,当需要再调整总的高度或者拆卸该安装单元的时候再解锁,滑动夹板式安装单元301上的夹板302为封闭部件13,所述的预设通风口11设置在夹板302上。
图7、8示意了本实用新型多层夹板式安装单元的侧面结构示意图,所述多层夹板式安装单元设置有前后调节部件304b和水平调节部件304c,所述的前后调节部件304b设置在平行的两块夹板302之间,用于连接平行的两块夹板302,所述的前后调节部件304b可以前后伸缩,前后调节部件304b用来连接各层夹板302,并可以在垂直于夹板平面的方向上伸缩以调节夹板间距,并且也有锁定机构来锁定调整好的间距,所述的水平调节部件304c设置在安装单元10前后外侧的两块夹板302的内侧,所述水平调节部件304c可以上下滑动,用于调节前后夹板302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使安装单元能在不同槽型的窗外框上都能达到水平安装,使安装效果更稳固,多层夹板具有加固、隔音、增强隔断效果等辅助作用。
图9、10、11、12示意了本实用新型具有刚性封闭部件的框架式安装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刚性封闭部件405左右分段、平行地安装在滑动槽406内,刚性封闭部件405能够在滑动槽406内左右滑动,以适应不同门窗外框160的宽度,所述的刚性封闭部件405能够上下伸缩调节,以适应不同门窗外框160的高度,所述的刚性封闭部件405为单层刚性结构或至少两层的多层刚性结构,所述刚性封闭部件405与门窗外框160之间设置有可左右伸缩以调节宽度的框架402,所述的框架402上设置有连通室内外的预设通风口11。
图13、14、15、16示意了本实用新型具有柔性封闭部件的框架式安装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柔性封闭部件407与门窗外框160之间设置有框架402,所述柔性封闭部件407的以弹簧卷轴409的形式安装在所述框架402与门窗外框160之间,所述弹簧卷轴409的外壳可以伸缩,以适应门窗外框160的宽度,所述的柔性封闭部件407为单层结构或至少两层的多层结构,所述的框架402上设置有预设通风口11,所述柔性封闭部件40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封闭柔性封闭部件407的橡胶磁条412,每一对橡胶磁条412由对吸的两根橡胶双面磁性条组成,一条用粘胶固定于左边或右边的门窗外框160上,当所述薄膜被拉伸到门窗外框160顶部固定后,再将另一条同样长度的橡胶双面磁性条贴合上去,将薄膜夹合在两条对吸的橡胶双面磁性条之间,从而使得门窗外框160的侧面被封闭起来,所述的柔性封闭部件407采用多层结构时,可在柔性封闭部件之间加入填充物413,所述的填充物413可以是隔音棉、吸湿剂等,所述的柔性封闭部件407可以采用透明薄膜,如PVC、PET薄膜等,薄膜的宽度按实际状况裁切至刚好覆盖整个门窗开启部分的宽度,所述的柔性封闭部件407通过柔性封闭部件407一端的上支架410拉伸至门窗外框160的顶部,上支架410通过固定于门窗外框160顶部的扣具411,能够非永久性地贴合、封闭门窗外框160的顶部,在需要直接通风或者拆除本安装单元的时候,可以解除扣具后很方便地将所述柔性封闭部件407重新卷入弹簧卷轴409,柔性封闭部件407通过橡胶磁条412、弹簧卷轴409、上支架410与扣具411的配合,使得除预设通风口11以外的门窗16开启部分被封闭起来,这样优选的实施例,方便封闭、开启,透明薄膜既能隔断空气,也不影响正常采光。
图17、18、19、20、21、22示意了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两个、三个预设通风口的结构示意图,用户根据需要与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连接的通风设备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风道接口数量,采用具有不同数量预设通风口11的安装单元,其中对于框架式安装单元401,可选配有相应孔位数量的隔板404,用于封闭框架402,并可在孔位上安装已成型的预设通风口11b,本实用新型的每个预设通风口11都能够自由选择气流方向,并且可以封闭不用,因此,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打开合适数量的预设通风口11并选择气流方向,从而达到换气和净化的目的。
图23、24、25、26、27、28示意了本实用新型采用空位式通风口和定型式通风口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3、26为空位式通风口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空位式通风口11a为连通室内外的通孔,其作用是供有需要的用户直接将其已有的尺寸能与所述空位式预设通风口11a内径匹配的通风设备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嵌入所述通孔中,也起到通风净化的作用,所述被嵌入的设备例如可以是窗式动力通风器、管道风机等图,图24、27为安装单元10朝向室内时定型式通风口的结构示意图,图25、28为安装单元10朝向室外时定型式通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9、30、31、32、33示意了本实用新型定型式通风口与风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定型式通风口11b上设置有连接部件12,所述的连接部件12为中空结构,所述的连接部件12与室内通风设备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风道121连接在一起,连接方式为紧固件连接或无紧固件连接,所述的紧固件可以为抱箍120,将风道121套在连接部件12上后,以抱箍120从外圈将风道121与连接部件12密闭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无紧固件连接包含螺纹连接、插接和磁性连接,所谓螺纹连接,就是连接部件12上有螺纹,风道121一端的也有螺纹,两者配合旋紧后,即完成密闭连接,所谓插接,就是连接部件12与风道121一端以插入的方式完成密闭连接,所谓磁性连接,风道121的一端、连接部件一端二者之间至少有一方具有磁性,例如可以在其中加入磁性件122,如磁性条、嵌入磁块等,而另一方为铁质部件,或同样具有磁性,所述二者之间还可以有弹性的垫圈,通过磁性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定型式通风口11b还设置有防雨结构110和过滤结构111,所述防雨结构110的开口朝向是可以调节的,通常采用不锈钢或塑料成型为中空的半球形遮罩,半球平面一端与安装单元上的孔位密闭连接,并在该半球形的中线以下开口,如此既能有效通风,亦能遮挡雨雪,所述防雨结构110的开口朝向能够以定型式通风口11b的轴线为轴进行旋转,这样在保持防雨雪作用的同时,使各个定型式预设通风口11b的通风方向都不重合,基本能避免相互干扰或者浊风对新风的污染。所述的过滤结构111通常采用较细的空气粗效滤网或空调滤网安装于半球形的平面一端,遮挡进入室内的孔位。
图34、35、36示意了本实用新型与室内通风设备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结合在一起使用的效果示意图,图34为单房间使用的效果图,图中房间门关闭,安装单元10仅安装在本房间的门窗上,与相关的室内通风设备或空气质量调节设备(图中未示出)连通后,形成单个房间内的可控气流;图35、36为多房间使用的效果图,图中包括了多个房间,房间门打开,安装单元10安装在各个房间的门窗上,与相关的室内通风设备或空气质量调节设备连通后,在所述多个房间共同的范围内形成可控的空气流动,图35所示是一种单向流方法,新鲜气流从固定的门窗流入,与系统内房间的室内污浊空气混合,而后从固定的门窗排出房间,图36所示是一种多向流方法,与图35所区别的是,增加了某一房间的排风和房间内循环气流,主要针对的是具有多种气流的通风净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已有的门窗上,并根据室内通风设备或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风道数量选择打开相应数量的预设通风口11,并将风道121与预设通风口11相连,合理配置预设通风口11的气流方向,形成一个换气系统,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换气、净化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核心技术特征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单元(10),所述的安装单元(10)至少在两个维度上尺寸可调,以配合安装在不同结构、不同尺寸的门窗(16)上,所述的安装单元(10)上设置有连通室内外空气的预设通风口(11)和用于封闭除预设通风口(11)以外的门窗(16)开启部分的封闭部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单元(10)为夹板式安装单元(301),所述的夹板式安装单元(301)包括可上下相对滑动的分段夹板,所述的分段夹板各段之间设置有用于锁定的上下调节部件(304a),夹板式安装单元(301)上的夹板(302)为封闭部件(13),所述的预设通风口(11)设置在夹板(3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板式安装单元(301)为单层夹板式安装单元或至少两层的多层夹板式安装单元,所述单层夹板式安装单元的正面或背面设置有可调整的起封闭作用的填隙弹性条(305),所述多层夹板式安装单元设置有前后调节部件(304b)和水平调节部件(304c),所述的前后调节部件(304b)设置在平行的两块夹板(302)之间,用于连接平行的两块夹板(302),所述的前后调节部件(304b)可以前后伸缩,所述的水平调节部件(304c)设置在安装单元(10)前后外侧的两块夹板(302)的内侧,所述水平调节部件(304c)可以上下滑动,用于调节前后夹板(302)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单元(10)为具有刚性封闭部件(405)的框架式安装单元(401),所述的刚性封闭部件(405)左右分段、平行地安装在滑动槽(406)内,所述的刚性封闭部件(405)能够上下伸缩调节,所述的刚性封闭部件(405)为单层刚性结构或至少两层的多层刚性结构,所述刚性封闭部件(405)与门窗外框(160)之间设置有框架(402),所述的框架(402)上设置有连通室内外的预设通风口(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单元(10)为具有柔性封闭部件(407)的框架式安装单元(401),所述的柔性封闭部件(407)与门窗外框(160)之间设置有框架(402),所述柔性封闭部件(407)的以弹簧卷轴(409)的形式安装在所述框架(402)与门窗外框(160)之间,所述的柔性封闭部件(407)为单层结构或至少两层的多层结构,所述的框架(402)上设置有预设通风口(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封闭部件(40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封闭柔性封闭部件(407)的橡胶磁条(41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设通风口(11)为空位式通风口(11a)或定型式通风口(11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位式通风口(11a)为连通室内外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型式通风口(11b)上设置有连接部件(12),所述的连接部件(12)为中空结构,所述的连接部件(12)与室内通风设备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风道(121)连接在一起,连接方式为紧固件连接或无紧固件连接,所述的定型式通风口(11b)还设置有防雨结构(110)和过滤结构(111),所述防雨结构(110)的开口朝向是可以调节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紧固件连接包含螺纹连接、插接和磁性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91142.3U CN203869248U (zh) | 2014-05-30 | 2014-05-30 | 一种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91142.3U CN203869248U (zh) | 2014-05-30 | 2014-05-30 | 一种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69248U true CN203869248U (zh) | 2014-10-08 |
Family
ID=51650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291142.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69248U (zh) | 2014-05-30 | 2014-05-30 | 一种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86924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96644A (zh) * | 2014-05-30 | 2015-09-09 | 胡文波 | 一种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 |
-
2014
- 2014-05-30 CN CN201420291142.3U patent/CN20386924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96644A (zh) * | 2014-05-30 | 2015-09-09 | 胡文波 | 一种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 |
CN104896644B (zh) * | 2014-05-30 | 2019-01-18 | 胡文波 | 一种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91249B (zh) | Double windows, dual window inner windows, and dual window formation methods | |
CN103307696B (zh) | 节能型窗台嵌入式空气换气机 | |
CN103940010A (zh) | 一种用于室内通风和净化的空气净化系统 | |
CN104896644B (zh) | 一种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 | |
KR101941574B1 (ko) | 결로방지용 폐열 회수 환기장치 | |
CN104196428A (zh) | 智能空气净化窗 | |
CN102705912A (zh) | 一种高速公路收费亭个性化环境控制系统 | |
CN107883506A (zh) | 一种壁挂净化新风机直接分享空调安装孔通风的安装方法 | |
CN107676957A (zh) | 一种壁挂净化新风机分享空调安装孔通风的双向安装方法 | |
CN205677115U (zh) | 一种建筑幕墙通风装置 | |
CN202581655U (zh) | 有源窗式通风器以及适于安装该通风器的窗副框 | |
CN106152329A (zh) | 太阳能保温窗及节能通风空调系统 | |
CN203869248U (zh) | 一种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 | |
KR101851676B1 (ko) | 폐열 회수 환기장치 | |
DE102006001724A1 (de) | Paket-Wandluftwärmetauscher mit Zu- und Abluftventilator | |
CN206556142U (zh) | 空气净化系统 | |
CN205579801U (zh) | 一种壁挂式新风机 | |
CN203249342U (zh) | 一种用于室内通风和净化的空气净化系统 | |
CN2661802Y (zh) | 内循环呼吸式玻璃幕墙 | |
KR101895355B1 (ko) | 폐열 회수 환기장치 | |
CN105299857B (zh) | 新风洁净效能倍增器及系统 | |
CN206669962U (zh) | 橱柜式净化全热新风机 | |
CN204753916U (zh) | 一种内循环双层呼吸式节能幕墙 | |
CN201628319U (zh) | 组合式新风综合处理机 | |
CN206449744U (zh) | 新风空气净化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07 Address after: Lang Jun Center No. 28 road 401120 Chongqing city Yubei District Huanglong longta Street 3 Building No. 3-4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wisdom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Xiaoshan Jincheng Road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202 No. 51 Grand Hyatt Regency 5-1002 Patentee before: Hu Wenbo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