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63942U - 一种用于热流道的注塑模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热流道的注塑模具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863942U CN203863942U CN201420308413.1U CN201420308413U CN203863942U CN 203863942 U CN203863942 U CN 203863942U CN 201420308413 U CN201420308413 U CN 201420308413U CN 203863942 U CN203863942 U CN 2038639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zzle head
- nozzle
- patrix
- cavity
- mou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热流道的注塑模具装置,其包括喷嘴(1)、上模(2)和下模(3),所述上模(2)和所述下模(3)构成型腔(4),所述喷嘴(1)设置在上模(2)上,所述喷嘴(1)包括喷嘴本体(11)和喷嘴头(12),所述型腔(4)的上方设有浇口(5),喷嘴头出口(121)与所述浇口(5)相对应,所述喷嘴头出口(121)与所述浇口(5)之间具有空腔(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热流道注塑模具装置可解决开放式喷嘴头出口由于散热过快导致堵料的问题节省注塑原料,提高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热流道的注塑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热流道模具在当今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因为热流道模具拥有缩短制件成型周期、节省塑料原料、减少废品,提高产品质量等特点,热流道比冷流道节省塑料原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开放式的热流道喷嘴头经常由于喷嘴出口位置散热过快温度过低导致浇口堵料,影响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热流道的注塑模具装置,其可解决开放式喷嘴头出口由于散热过快导致堵料的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热流道的注塑模具装置,其包括喷嘴、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构成型腔,所述喷嘴设置在上模上,所述喷嘴包括喷嘴本体和喷嘴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的上方设有浇口,所述喷嘴头的出口与所述浇口相对应,所述出口与所述浇口之间具有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头外部具有圆环形的台阶,所述台阶上设置台阶螺纹,所述喷嘴头的内部为倒置的锥形空腔,所述锥形空腔的底部与所述出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主体的内壁上设有内壁螺纹,所述喷嘴头通过所述内壁螺纹旋紧在所述喷嘴主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设置密封口,所述密封口与所述喷嘴头相匹配,所述喷嘴主体与所述密封口具有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使得所述喷嘴头与所述上模之间形成所述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还设置冷却水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将喷嘴头旋紧在喷嘴本体上,然后将喷嘴头固定在上模的密封口内,使喷嘴头与浇口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形成空腔,这样喷嘴头跟模具没有直接接触,喷嘴头出口热量不会被模具带走,不会因为温度过低出现堵料问题,影响生产效率;
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减少喷嘴头出口和浇口堵料,可节省注塑原料,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热流道的注塑模具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热流道的注塑模具装置中喷嘴头的剖面图;
其中:1、喷嘴;11、喷嘴本体;12、喷嘴头;121、喷嘴头出口;122、台阶;123、锥形空腔;2、上模;3、下模;4、型腔;5、浇口;6、空腔;7、密封口;8、冷却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热流道的注塑模具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喷嘴1、上模2和下模3,上模2和下模3配合形成型腔4,型腔4的上方设置浇口5,喷嘴1固定在上模2上,喷嘴1包括喷嘴主体11和喷嘴头12,喷嘴头出口121与浇口5相对应,喷嘴头出口121与浇口5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上模2和下模3上还设置冷却水孔8。
喷嘴头12的外部具有圆环形的台阶122,该台阶122上设置台阶螺纹,相应的喷嘴本体11的内壁设置有内壁螺纹,喷嘴头12通过内壁螺纹旋紧在喷嘴本体11上;喷嘴头12的内部是倒置的锥形空腔123,该锥形空腔123的底部与喷嘴头出口121连通,熔融塑料经喷嘴头12的锥形空腔123到达喷嘴头出口121,然后经浇口5进入型腔4。
为了避免熔融塑料在注塑过程中降温过快,在上模2设置密封口7,密封口7的形状与喷嘴头12相匹配,喷嘴头12固定在该密封口7内,这样喷嘴主体11与密封口7的上部具有接触面,该接触面使得喷嘴头12与上模2之间形成空腔6。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喷嘴头通过螺纹旋紧在喷嘴本体内,然后将喷嘴头固定在上模的密封口内,使喷嘴头出口与浇口位置相对应,将熔融塑料通过注塑压力压入喷嘴内,由于喷嘴头与模具没有直接接触,喷嘴头出口的熔融塑料不会因为降温过快导致堵料,熔融塑料经喷嘴头和浇口进入型腔,完成注塑。
综上所述,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将喷嘴头旋紧在喷嘴本体上,然后将喷嘴头固定在上模的密封口内,使喷嘴头与浇口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形成空腔,这样喷嘴头跟模具没有直接接触,喷嘴头出口热量不会被模具带走,不会因为温度过低出现堵料问题,影响生产效率;(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减少喷嘴头出口和浇口堵料,可节省注塑原料,提高产品质量。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 一种用于热流道的注塑模具装置,其包括喷嘴(1)、上模(2)和下模(3),所述上模(2)和所述下模(3)构成型腔(4),所述喷嘴(1)设置在上模(2)上,所述喷嘴(1)包括喷嘴本体(11)和喷嘴头(12),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4)的上方设有浇口(5),喷嘴头出口(121)与所述浇口(5)相对应,所述喷嘴头出口(121)与所述浇口(5)之间具有空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流道的注塑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头(12)外部具有圆环形的台阶(122),所述台阶(122)上设置台阶螺纹,所述喷嘴头(12)的内部为倒置的锥形空腔(123),所述锥形空腔(123)的底部与所述喷嘴头出口(12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热流道的注塑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主体(11)的内壁上设有内壁螺纹,所述喷嘴头(12)通过所述内壁螺纹旋紧在所述喷嘴主体(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热流道的注塑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设置密封口(7),所述密封口(7)与所述喷嘴头(12)相匹配,所述喷嘴主体(11)与所述密封口(7)具有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使得所述喷嘴头(12)与所述上模(2)之间形成所述空腔(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热流道的注塑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和所述下模(3)还设置冷却水孔(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08413.1U CN203863942U (zh) | 2014-06-11 | 2014-06-11 | 一种用于热流道的注塑模具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08413.1U CN203863942U (zh) | 2014-06-11 | 2014-06-11 | 一种用于热流道的注塑模具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63942U true CN203863942U (zh) | 2014-10-08 |
Family
ID=51644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30841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63942U (zh) | 2014-06-11 | 2014-06-11 | 一种用于热流道的注塑模具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86394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33160A (zh) * | 2018-07-20 | 2020-01-3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注射成型装置及注射成型方法 |
-
2014
- 2014-06-11 CN CN201420308413.1U patent/CN20386394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33160A (zh) * | 2018-07-20 | 2020-01-3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注射成型装置及注射成型方法 |
CN110733160B (zh) * | 2018-07-20 | 2021-09-1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注射成型装置及注射成型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945598U (zh) | 一种新型注塑模具 | |
CN204322438U (zh) | 一种具有缓冲区域的浇口结构 | |
CN204398250U (zh) | 透明塑料盒热流道注射模具 | |
CN205167424U (zh) | 一种塑胶模具倒装模进胶模具 | |
CN203863942U (zh) | 一种用于热流道的注塑模具装置 | |
CN205291506U (zh) | 塑胶模具的模仁冷却装置 | |
CN203665849U (zh) | 注塑模具的注射嘴 | |
CN105459339A (zh) | 一种新型高效塑料注塑机 | |
CN204095063U (zh) | 一种双色注塑件聚丙烯热流道浇注系统 | |
CN206344395U (zh) | 一种模具主流道改进结构 | |
CN202006559U (zh) | 塑料瓶盖模具热咀双封胶装置 | |
CN206306384U (zh) | 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两板式塑胶模具 | |
CN207696949U (zh) | 新型分流板阀针堵头 | |
CN206030399U (zh) | 一种新型针阀热流道系统 | |
CN206140824U (zh) | 一种热嘴机构 | |
CN103831932A (zh) | 一种改进型三板模 | |
CN204451067U (zh) | 一种具有封胶结构的热流道热嘴 | |
CN202781745U (zh) | 模具热胶道冷却装置 | |
CN104924526A (zh) | 一种新型笔记本生产用玻璃纤维模具 | |
CN207359500U (zh) | 生产效率高的注塑模具 | |
CN206644276U (zh) | 一种热流道浇口 | |
CN203019624U (zh) | 一种塑料模具 | |
CN203293496U (zh) | 一种设有漏水导流结构的模具 | |
CN202592668U (zh) | 一种新型的热流道模具 | |
CN202965072U (zh) | 一种塑胶注塑模胚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 Termination date: 20180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