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59087U - 一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859087U CN203859087U CN201420239440.8U CN201420239440U CN203859087U CN 203859087 U CN203859087 U CN 203859087U CN 201420239440 U CN201420239440 U CN 201420239440U CN 203859087 U CN203859087 U CN 2038590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tmost point
- arc
- contact
- pole
- striking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主要解决现有小型断路器存在灭弧效率低,导致影响产品使用性能的技术问题。包括壳体、操作机构、L极触头机构、N极触头机构以及互感器,L极触头机构和N极触头机构,L极静触头处设有L极灭弧室,N极动触头与N极出线接线端子电连接,N极静触头与N极进线接线端子电连接,N极灭弧机构包括第一引弧片、第二引弧片以及N极灭弧室,第一引弧片的一端与N极出线接线端子相连接,另一端与N极灭弧室相连接,第二引弧片的一端与N极静触头相连接,另一端与N极灭弧室相连接。由于该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采用在N极和L极均设置灭弧机构,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弧电压,提高分断能力以及灭弧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电器,尤其是指一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包括N极和L极,L极设置有触头系统和灭弧室,而在N极不具有灭弧机构,因此,存在电弧电压较弱,分断能力较差以及灭弧效率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与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脱扣机构,解决现有小型断路器在喷弧时,不能快速的灭弧,从而导致电弧对产品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包括壳体、操作机构、L极触头机构、N极触头机构以及互感器,所述L极触头机构包括L极动触头、L极静触头,所述N极触头机构包括N极动触头、N极静触头,所述操作机构与L极触头机构、N极触头机构相配合,所述L极静触头处设有L极灭弧室,还包括N极进线接线端子和N极出线接线端子,所述N极动触头与N极出线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N极静触头与N极进线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N极还设有灭弧机构,所述灭弧机构包括第一引弧片、第二引弧片以及N极灭弧室,所述第一引弧片的一端与N极出线接线端子相连接,所述第一引弧片的另一端与N极灭弧室相连接,所述第二引弧片的一端与N极静触头相连接,另一端与N极灭弧室相连接。
所述第一引弧片为U形,包括第一水平部、弧形部以及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水平部与N极出线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与N极灭弧室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弧形部位于第一水平部与第二水平部之间并与所述N极动触头、N极静触头相对应。
所述第一水平部、弧形部以及第二水平部一体连接而成,且所述第一引弧片内侧设有与其相吻合的定位片。
所述第二引弧片的一端与静触头相焊接,另一端与N极灭弧室的下端相连接。
所述N极灭弧室包括若干第一灭弧栅片和第二灭弧栅片,所述第一灭弧栅片位于N极灭弧室的上端并与第一引弧片相对应,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的左端与第一灭弧栅片的左端相对应呈向外凸出,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的右端与第一灭弧栅片的右端相对应呈向内凹入。
所述N极静触头包括触头部、触点以及连接部,所述触点安装于触头部上,所述触头部为折弯形,所述连接部与触头部相连接并与N极进线接线端子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该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采用在N极和L极均设置灭弧机构,能够有效的提高引弧电压,提高分断能力以及灭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I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壳体1,操作机构2,互感器3,L极动触头4,L极静触头5,N极动触头6,N极静触头7,触头部71,触点72,连接部73,L极灭弧室8,N极进线接线端子9,N极出线接线端子10,第一引弧片11,第一水平部111,弧形部112,第二水平部113,第二引弧片12,N极灭弧室13,第一灭弧栅片131,第二灭弧栅片132,定位片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针对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包括壳体1、操作机构2、L极触头机构、N极触头机构以及互感器3,所述L极触头机构包括L极动触头4、L极静触头5,所述N极触头机构包括N极动触头6、N极静触头7,所述操作机构与L极触头机构、N极触头机构相配合,所述L极静触头5处设有L极灭弧室8,所述N极处还设有N极进线接线端子9和N极出线接线端子10,所述N极动触头6与N极出线接线端子10电连接,所述N极静触头7与N极进线接线端子9电连接,所述N极还设有灭弧机构,所述灭弧机构包括第一引弧片11、第二引弧片12以及N极灭弧室13,所述第一引弧片11的一端与N极出线接线端子10相连接,所述第一引弧片11的另一端与N极灭弧室13相连接,所述第二引弧片12的一端与N极静触头7相连接,另一端与N极灭弧室13相连接。根据上述方案,由于该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采用在N极和L极均设置灭弧机构,能够有效的提高引弧电压,提高分断能力以及灭弧效果。
如图所示,所述第一引弧片11为U形,包括第一水平部111、弧形部112以及第二水平部113,所述第一水平部111与N极出线接线端子10电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113与N极灭弧室13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弧形部112位于第一水平部111与第二水平部113之间并与所述N极动触头6、N极静触头7相对应。
如图所示,所述第一水平部111、弧形部112以及第二水平部113一体连接而成,且所述第一引弧片11内侧设有与其相吻合的定位片14。一体连接而成,具有加工方便。
如图所示,所述第二引弧片12的一端与静触头相焊接,另一端与N极灭弧室13的下端相连接。
如图所示,所述N极灭弧室13包括若干第一灭弧栅片131和第二灭弧栅片132,所述第一灭弧栅片131位于N极灭弧室13的上端并与第一引弧片11相对应,所述第二灭弧栅片132的左端与第一灭弧栅片131的左端相对应呈向外凸出,所述第二灭弧栅片132的右端与第一灭弧栅片131的右端相对应呈向内凹入。
如图所示,所述N极静触头7包括触头部71、触点72以及连接部73,所述触点72安装于触头部71上,所述触头部71为折弯形,所述连接部73与触头部71相连接并与N极进线接线端子9电连接。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包括壳体(1)、操作机构(2)、L极触头机构、N极触头机构以及互感器(3),所述L极触头机构包括L极动触头(4)、L极静触头(5),所述N极触头机构包括N极动触头(6)、N极静触头(7),所述操作机构与L极触头机构、N极触头机构相配合,所述L极静触头(5)处设有L极灭弧室(8),所述N极处还设有N极进线接线端子(9)和N极出线接线端子(10),所述N极动触头(6)与N极出线接线端子(10)电连接,所述N极静触头(7)与N极进线接线端子(9)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N极还设有灭弧机构,所述灭弧机构包括第一引弧片(11)、第二引弧片(12)以及N极灭弧室(13),所述第一引弧片(11)的一端与N极出线接线端子(10)相连接,所述第一引弧片(11)的另一端与N极灭弧室(13)相连接,所述第二引弧片(12)的一端与N极静触头(7)相连接,另一端与N极灭弧室(1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弧片(11)为U形,包括第一水平部(111)、弧形部(112)以及第二水平部(113),所述第一水平部(111)与N极出线接线端子(10)电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113)与N极灭弧室(13)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弧形部(112)位于第一水平部(111)与第二水平部(113)之间并与所述N极动触头(6)、N极静触头(7)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部(111)、弧形部(112)以及第二水平部(113)一体连接而成,且所述第一引弧片(11)内侧设有与其相吻合的定位片(1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弧片(12)的一端与静触头相焊接,另一端与N极灭弧室(13)的下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N极灭弧室(13)包括若干第一灭弧栅片(131)和第二灭弧栅片(132),所述第一灭弧栅片(131)位于N极灭弧室(13)的上端并与第一引弧片(11)相对应,所述第二灭弧栅片(132)的左端与第一灭弧栅片(131)的左端相对应呈向外凸出,所述第二灭弧栅片(132)的右端与第一灭弧栅片(131)的右端相对应呈向内凹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N极静触头(7)包括触头部(71)、触点(72)以及连接部(73),所述触点(72)安装于触头部(71)上,所述触头部(71)为折弯形,所述连接部(73)与触头部(71)相连接并与N极进线接线端子(9)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39440.8U CN203859087U (zh) | 2014-05-12 | 2014-05-12 | 一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39440.8U CN203859087U (zh) | 2014-05-12 | 2014-05-12 | 一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59087U true CN203859087U (zh) | 2014-10-01 |
Family
ID=51608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239440.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59087U (zh) | 2014-05-12 | 2014-05-12 | 一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859087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85671A (zh) * | 2015-10-30 | 2015-12-23 | 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断路器及其挡板 |
WO2018130007A1 (zh) * | 2017-01-13 | 2018-07-19 | 乐清市也为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电气开关 |
CN111816513A (zh) * | 2020-07-23 | 2020-10-23 | 浙江沃斯托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漏电断路器 |
-
2014
- 2014-05-12 CN CN201420239440.8U patent/CN20385908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85671A (zh) * | 2015-10-30 | 2015-12-23 | 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断路器及其挡板 |
WO2018130007A1 (zh) * | 2017-01-13 | 2018-07-19 | 乐清市也为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电气开关 |
CN111816513A (zh) * | 2020-07-23 | 2020-10-23 | 浙江沃斯托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漏电断路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44388B (zh) | 一种塑壳断路器的静触头结构 | |
CN203859087U (zh) | 一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 |
CN102394197B (zh) | 组合式高压转换开关 | |
CN201378523Y (zh) | 新型弹性静弧触头 | |
CN203165831U (zh) | 一种断路器 | |
CN201918340U (zh) | 一种小型断路器 | |
CN202549699U (zh) | 一种开关断路器 | |
CN103021755A (zh) | 短飞弧装置灭弧效果高的塑壳断路器 | |
CN201638770U (zh) | 小型断路器的导弧结构 | |
CN104347327B (zh) | 一种断路器 | |
CN203746776U (zh) | 引弧效果好的小型断路器 | |
CN203367193U (zh) | 小型漏电断路器 | |
CN102237230B (zh) | 用于监控电路的双断路保护开关 | |
CN207947245U (zh) | 一种电磁脱扣断路器 | |
CN106405391A (zh) | 一种漏电断路器的检测保护装置 | |
CN202259112U (zh) | 漏电保护开关 | |
CN203631461U (zh) | 微型断路器 | |
CN104183432A (zh) | 一种预付费功能断路器 | |
CN202996746U (zh) | 具有短飞弧装置的塑壳断路器 | |
CN205140908U (zh) | 断路器和远程控制小型断路器 | |
CN205177748U (zh) | 远程控制小型断路器 | |
CN104124102A (zh) | 一种新型电气化铁道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 | |
CN203277276U (zh) | 一种小型断路器 | |
CN204927170U (zh) | 一种固封式真空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 | |
CN201868361U (zh) | 单模数断相双极多功能漏电断路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1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