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44837U - 避免变速器悬置支架干涉的面包车车架 - Google Patents
避免变速器悬置支架干涉的面包车车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844837U CN203844837U CN201420128284.8U CN201420128284U CN203844837U CN 203844837 U CN203844837 U CN 203844837U CN 201420128284 U CN201420128284 U CN 201420128284U CN 203844837 U CN203844837 U CN 2038448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transmission suspension
- bracket
- plate
- right vert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2828 fuel tan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76425 Xiphophorus macula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免变速器悬置支架干涉的面包车车架,包括变速器悬置横梁(6)和变速器悬置支架(13),在变速器悬置横梁(6)的前侧中部设有n形支架(31),其特征在于:所述n形支架(31)的上端后部焊接有加强板(32),且加强板(32)延伸到n形支架(31)后,所述n形支架(31)的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变速器悬置横梁(6)的前侧,所述加强板(32)延伸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变速器悬置横梁(6)的顶板,所述变速器悬置支架(13)安装在n形支架(31)的两个耳板之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强板焊接在n形支架上端,并且,加强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变速器悬置横梁的顶板上,避免加强板与变速器悬置支架干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架,特别涉及一种避免变速器悬置支架干涉的面包车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变速器悬置横梁的前侧中部设有n形支架,n形支架的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变速器悬置横梁的前侧,加强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变速器悬置横梁的底板上,加强板同时起到承托n形支架的作用,所述变速器悬置支架的销柱(变速器悬置支架的具体结构可参见CN201998793U)的两端分别装在n形支架耳板上。所述变速器悬置支架位于两个耳板之间。这样的安装方式,加强板易与变速器支架发生干涉。
其次目前,面包车的车身分为非承载式车身和承载式车身,其中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有一刚性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在非承载式车身中发动机、传动系统的一部分、车身等总成部件都是用悬架装置固定在车架上,车架通过前后悬架装置与车轮联接。非承载式车身比较笨重,质量大,高度高,一般用在货车、客车和越野车上,也有部分高级轿车使用,因为它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没有刚性车架,只是加强了车头、侧围、车尾、 底板等部位,发动机、前后悬架、传动系统的一部分等总成部件装配在车身上设计要求的位置,车身负载通过悬架装置传给车轮。承载式车身除了其固有的乘载功能外,还要直接承受各种负荷力的作用。承载式车身不论在安全性还是在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它具有质量小、高度低、装配容易等优点,大部分轿车采用这种车身结构。
非承载式车身一般和车架组合,整车的运载能力好,但是舒适性差,承载式车身用独立悬挂,整车的舒适性好,但是运载能力差。目前的面包车难以兼顾舒适性和运载能力。
汽车前轴又名前桥,用于安装前轮,支撑汽车前部重量;现有的前轴支座通常为板状结构,共两个,左右对称布置,分别焊接在横梁的端头与纵梁连接位置处的下方。但是,由于前轴支座与车架安装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安装强度不够,可靠性差的问题。
另外,现在的位于尾横梁两端的驾驶室安装支架和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两者分别由钢板焊接而成,再各自安装在车架上。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吊耳安装孔,作为钢板弹簧后吊耳的后安装点;驾驶室安装支架通过螺栓安装到车架上,驾驶室安装支架上还设置有螺栓过孔用于安装车身;通常,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及驾驶室安装支架错开设置,先将驾驶室安装支架安装到车架上后,再打与车身连接的螺栓过孔。
但是,驾驶室安装支架和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单独设置,并错开布置的方式,不利于整车的布置,并且装配起来也比较麻烦,装配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变速器悬置支架干涉的面包车车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避免变速器悬置支架干涉的面包车车架,包括变速器悬置横梁(6)和变速器悬置支架(13),在变速器悬置横梁(6)的前侧中部设有n形支架(31),其特征在于:所述n形支架(31)的上端后部焊接有加强板(32),且加强板(32)后端延伸至n形支架(31)后侧形成延伸部,所述n形支架(31)的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变速器悬置横梁(6)的前侧面,所述加强板(32)延伸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变速器悬置横梁(6)的顶板上,所述变速器悬置支架(13)安装在n形支架(31)的两个耳板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强板焊接在n形支架上端,并且,加强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变速器悬置横梁的顶板上,避免加强板与变速器悬置支架干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左纵梁(1)、右纵梁(2),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分布有驾驶室安装支架(11),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之间从前到后设有前横梁(3)、水管支架(4)、第二横梁(5)、变速器悬置横梁(6)、后簧前横梁(7)、备胎横梁(8)以及尾横梁(9),,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分布有驾驶室安装支架(11),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对称设有前减震器支架(10),所述前减震器支架(10)位于水管支架(4)的两端,所述第二横梁(5)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前轴支座(12),所述 左纵梁(1)外侧设有两个油箱外支架(15),该两个油箱外支架(15)分别靠近变速器悬置横梁(6)和后簧前横梁(7),所述变速器悬置横梁(6)上设有变速器悬置支架(13)和拉索固定转换座(14),所述后簧前横梁(7)上设有油箱内支架总成(19)和手制动拉索支架(20),所述左、右纵梁(1、2)的外侧靠近后簧前横梁(7)后侧的位置设有后钢板弹簧前支架(28),所述左、右纵梁(1、2)上还分别设有驻车拉索限位套支架(23),所述驻车拉索限位套支架(23)位于后簧前横梁(7)和备胎横梁(8)之间,所述左、右纵梁(1、2)上靠近备胎横梁(8)的位置均设有后减震器支架(18),所述左、右纵梁(1、2)的尾端的外侧设有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21),所述右纵梁(2)上设有上支架(30),所述左纵梁(1)内侧靠近备胎横梁(8)的位置设有感载阀支架(16)和制动软管支架(17),所述左纵梁(1)外侧靠近尾端的位置还设有备胎支架挂钩(29)。
在车架的前端设置前减震器支架,用于安装独立悬挂的减震器,实现前悬可安装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将独立悬挂用于非承载式车身上,提高了整车的运载能力以及乘坐舒适性。减震器通过前减震支架连接,而不直接连接在车架上,减震效果更好,提高了舒适性。后钢板弹簧前支架和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分别作为钢板弹簧的前、后安装点。本实用新型的车架布局合理,有利于提高整车的通过性。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器支架(10)包括L形支架体(10-1)和两块侧板(10-4),所述L形支架体(10-1)的竖向板的背面的上端设有与竖向板垂直的上板(10-2),所述L形支架体(10-1)的横向板 的前端设有向下的安装板(10-3),两块侧板(10-4)的上端分别与上板(10-2)的侧边连接,两块侧板(10-4)的下端分别与安装板(10-3)两侧的背面连接,所述上板(10-2)上设有安装减震器的安装孔(10-2a),所述安装板(10-3)上设有螺栓孔,所述L形支架体(10-1)上设有L形加强板(10-5),所述L形加强板(10-5)的竖向板与L形支架体(10-1)的竖向板的上端连接,所述L形加强板(10-5)的横向板固定在L形支架体(10-1)的横向板上,并且所述L形加强板(10-5)的横向板伸出L形支架体(10-1)的横向板外,在L形加强板(10-5)的横向板的伸出部分上设有螺栓孔,所述安装板(10-3)通过螺栓安装在左、右纵梁(1、2)的外侧,所述L形加强板(10-5)通过螺栓安装在左、右纵梁(1、2)的上表面。
安装板通过螺栓安装在车架的纵梁的侧面,将减震器的上端安装在安装孔中,减震器的下端与独立悬挂连接,将独立悬挂用于非承载式车身上,提高了整车的运载能力以及乘坐舒适性。同时,减震器通过前减震支架连接,而不直接连接在车架上,减震效果更好,提高了舒适性。设置加强板,加强板的横向板的伸出部分通过螺栓安装在车架的纵梁的上面,增加安装强度,提高舒适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L形支架体(10-1)上分布有加强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轴支座(12)为水平板,所述第二横梁(5)两端的前轴支座(12)对称布置,两端的所述前轴支座(12)分别通过“L”形连接板(12a)与左纵梁(1)和右纵梁(2)相连,所述前轴支座(12)和第二横梁(5)通过“U”形连接板(12b)相 连;所述“L”形连接板(12a)的立板(12a-1)与左纵梁(1)和右纵梁(2)的外侧壁通过铆钉固连,左纵梁(1)的底壁、“L”形连接板(12a)的水平板(12a-2)和前轴支座(12)由上向下依次叠合焊接在一起;所述“U”形连接板(12b)位于左纵梁(1)和右纵梁(2)的内侧、第二横梁(5)的下方,“U”形连接板(12b)的开口端朝上,“U”形连接板(12b)两侧壁的顶部均设置有与第二横梁(5)直径匹配的弧形缺口,所述“U”形连接板(12b)通过两弧形缺口半包在第二横梁(5)上并与第二横梁(5)焊接固定,“U”形连接板(12b)的底板焊接在前轴支座(12)上方,每个“U”形连接板(12b)的上方对应设置有一个封板(12c),所述封板(12c)与“U”形连接板(12b)的开口端形状匹配,从而将第二横梁(5)包裹其中,封板(12c)与“U”形连接板(12b)、第二横梁(5)焊接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轴支座(12)的周边设置有翻边(12-1),“L”形连接板(12a)的水平板(12a-1)上冲有两条左右延伸的加强筋(12a-3);所述前轴支座(12)的厚度为4.5mm,“L”形连接板(12a)的厚度为4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驾驶室安装支架(11)和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21)两者均为由钢板焊接而成的盒状结构,所述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21)的前端设置有轴线左右延伸的后吊耳孔(21a),所述驾驶室安装支架(11)的顶部设置有轴线上下延伸的车身安装螺栓孔(11a),所述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21)与位于尾横梁(9)两端的驾驶室安装支架(11)焊接成一体,且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21)位 于驾驶室安装支架(11)的下方,所述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21)上开有钻孔套管过孔(21b),钻孔套管过孔(21b)位于后吊耳孔(21a)的后方、车身安装螺栓孔(11a)的正下方。将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与驾驶室安装支架焊接成一体,使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位于驾驶室安装支架的下方,优化了车架布置,提高了装配效率和装配可靠性;由于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位于驾驶室安装支架的下方,需要在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上设置钻孔套管过孔,供车身安装螺栓孔的钻孔工具通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驾驶室安装支架(11)的后侧壁的右端延伸后形成第一安装平面,在第一安装平面上开有车架尾横梁安装孔(11b),驾驶室安装支架(11)的右侧壁上开有车架纵梁安装孔(11c),所述第一安装平面通过螺栓安装在尾横梁(9)上。通过尾横梁安装孔实现了与尾横梁的安装,同时结合车架纵梁安装孔实现了与车架纵梁的安装,提高安装的可靠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避免加强板与变速器悬置支架干涉,前悬可安装麦弗逊式独立悬挂,采用非承载式车身加悬挂,提高了整车的运载能力以及乘坐舒适性。通过增设“L”形连接板用于连接前轴支座与纵梁,增设“U”形连接板用于连接前轴支座与第二横梁,并结合封板将横梁包裹其中,提高了前轴支座与车架的安装强度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左纵梁的侧视图;
图3为变速器悬置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前减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后方的视图;
图6为前减震器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前轴支座安装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后钢板弹簧前支架安装示意图。
图10为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和位于尾横梁的驾驶室安装支架焊接为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面包车车架总成由左纵梁1、右纵梁2、前横梁3、水管支架4、第二横梁5、变速器悬置横梁6、后簧前横梁7、备胎横梁8、尾横梁9、前减震器支架10、驾驶室安装支架11、前轴支座12、变速器悬置支架13、拉索固定转换座14、油箱外支架15、感载阀支架16、制动软管支架17、后减震器支架18、油箱内支架总成19、手制动拉索支架20、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21、备胎支架22、驻车拉索限位套支架23、千斤顶支架24、供油滤清器 支架25、散热器支架26、发动机支架27、后钢板弹簧前支架28、备胎架挂钩29、上支架30、n形支架31、加强板32等部件组成。所述左纵梁1、右纵梁2、前横梁3、水管支架4、第二横梁5、变速器悬置横梁6、后簧前横梁7、备胎横梁8、尾横梁9、驾驶室安装支架11、前轴支座12、变速器悬置支架13、拉索固定转换座14、油箱外支架15、感载阀支架16、制动软管支架17、后减震器支架18、油箱内支架总成19、手制动拉索支架20、备胎支架22、驻车拉索限位套支架23、千斤顶支架24、供油滤清器支架25、散热器支架26、发动机支架27、后钢板弹簧前支架28、备胎架挂钩29、上支架30等均现有结构。再次不对他们的结构做赘述。
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的外侧均设有加强板,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的前、中后均分布有驾驶室安装支架11,用于安装车身,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的驾驶室支架11对称分布。在第二横梁5和变速器悬置横梁6之间、变速器悬置横梁6和后簧前横梁7之间、后簧前横梁7和备胎横梁8之间,以及尾横梁9的两端的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均设有驾驶室安装支架11。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对称设有前减震器支架10,用于安装独立悬挂减震器,所述前减震器支架10位于水管支架4的两端的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所述水管支架4位于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的前减震器支架10之间,所述左、右纵梁1、2上靠近备胎横梁8的位置均设有后减震器支架18,用于安装后减震器,所述左、右纵梁1、2上还分别设有驻车拉索限位套支架23,所述驻车拉索限位套支架23位于后簧前横梁7和备胎 横梁8之间,所述左、右纵梁1、2的尾端的外侧设有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21,所述左、右纵梁1、2的外侧靠近后簧前横梁7后侧的位置设有后钢板弹簧前支架28,后钢板弹簧前支架28、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21分别作为钢板弹簧的前、后安装点。所述右纵梁2上设有三个上支架30,所述左纵梁1外侧设有两个油箱外支架15,用于安装油箱,该两个油箱外支架15分别靠近变速器悬置横梁6和后簧前横梁7,所述左纵梁1内侧靠近备胎横梁8的位置设有感载阀支架16和制动软管支架17,所述左纵梁1外侧靠近尾端的位置还设有备胎支架挂钩29,所述第二横梁5上靠近两端的位置设有前轴支座12,所述变速器悬置横梁6上设有变速器悬置支架13和拉索固定转换座14,所述后簧前横梁7上设有油箱内支架总成19和手制动拉索支架20。所述左纵梁1的内侧靠近变速器悬置横梁6前侧的位置设有供油滤清器支架25,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对称千斤顶支架24。所述千斤顶支架24靠近第二横梁5。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还分别设有散热器支架26,所述散热器支架26位于前减震器支架10的前方。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内侧还设有发动机支架27,发动机支架27位于第二横梁5和变速器悬置横梁6之间的中部。尾横梁9上设有备胎支架22。
在变速器悬置横梁6的前侧中部设有n形支架31,所述n形支架31的上端后部焊接有加强板32,且加强板32后端延伸到n形支架31后形成延伸部,所述n形支架31的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变速器悬置横梁6的前侧,所述加强板32延伸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变速器悬 置横梁6的顶板上,所述变速器悬置支架13安装在n形支架31的两个耳板之间。
其中所述前减震器支架10主要由L形支架体10-1、上板10-2、两侧板10-4、安装板10-3、加强板10-5等部件组成,所述L形支架体10-1上分布有加强筋。所述L形支架体10-1的竖向板的背面的上端设有与竖向板垂直的上板10-2,所述L形支架体10-1的横向板的前端设有向下的安装板10-3,安装板10-3与L形支架体10-1的横向板垂直,两块侧板10-4为弯板,两块侧板10-4的上端分别与上板10-2的侧边连接,两块侧板10-4的下端分别与安装板10-3的背面的两侧连接,两块侧板10-4的一侧与L形支架体10-1的横向板和竖向板的侧面连接,所述上板10-2上设有安装减震器的安装孔10-2a,所述安装板10-3上设有螺栓孔。所述L形支架体10-1、上板10-2、两侧板10-4和安装板10-3一体成型。
所述L形支架体10-1上设有L形加强板10-5,所述L形加强板10-5的竖向板与L形支架体10-1的竖向板的上端连接,所述L形加强板10-5的横向板固定在L形支架体10-1的横向板上,并且所述L形加强板10-5的横向板伸出L形支架体10-1的横向板外,在L形加强板10-5的横向板的伸出部分上设有螺栓孔。
所述安装板10-3通过螺栓固定在左、右纵梁1、2的外侧,所述L形加强板10-5的横向板的伸出部分通过螺栓固定在左、右纵梁1、2的上表面。
其中所述前轴支座12为水平板,所述前轴支座12的周边设置有 翻边12-1,所述前轴支座12的厚度为4.5mm,所述第二横梁5两端的前轴支座12对称布置,两端的所述前轴支座12分别通过“L”形连接板12a与左纵梁1和右纵梁2相连,所述前轴支座12和第二横梁5通过“U”形连接板12b相连;“L”形连接板12a的水平板12a-1上冲有两条左右延伸的加强筋12a-3;“L”形连接板12a的厚度为4mm。所述“L”形连接板12a的立板12a-1与左纵梁1和右纵梁2的外侧壁通过铆钉固连,左纵梁1的底壁、“L”形连接板12a的水平板12a-2和前轴支座12由上向下依次叠合焊接在一起;所述“U”形连接板12b位于左纵梁1和右纵梁2的内侧、第二横梁5的下方,“U”形连接板12b的开口端朝上,“U”形连接板12b两侧壁的顶部均设置有与第二横梁5直径匹配的弧形缺口,所述“U”形连接板12b通过两弧形缺口半包在第二横梁5上并与第二横梁5焊接固定,“U”形连接板12b的底板焊接在前轴支座12上方,每个“U”形连接板12b的上方对应设置有一个封板12c,所述封板12c与“U”形连接板12b的开口端形状匹配,从而将第二横梁5包裹其中,封板12c与“U”形连接板12b、第二横梁5焊接固定。
其中所述驾驶室安装支架11和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21两者均为由钢板焊接而成的盒状结构,所述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21的前端设置有轴线左右延伸的后吊耳孔21a,所述驾驶室安装支架11的顶部设置有轴线上下延伸的车身安装螺栓孔11a,所述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21与位于尾横梁9两端的驾驶室安装支架11焊接成一体,且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21位于驾驶室安装支架11的下方,所述后钢板弹簧 吊耳支架21上开有钻孔套管过孔21b,钻孔套管过孔21b位于后吊耳孔21a的后方、车身安装螺栓孔11a的正下方。所述驾驶室安装支架11的后侧壁的右端延伸后形成第一安装平面,在第一安装平面上开有车架尾横梁安装孔11b,驾驶室安装支架11的右侧壁上开有车架纵梁安装孔11c。所述第一安装平面通过螺栓安装在尾横梁9上。通过尾横梁安装孔11b实现了与尾横梁9的安装,同时结合车架纵梁安装孔11c实现了与左纵梁1和右纵梁2的安装,提高安装的可靠性。
Claims (8)
1.一种避免变速器悬置支架干涉的面包车车架,包括变速器悬置横梁(6)和变速器悬置支架(13),在变速器悬置横梁(6)的前侧中部设有n形支架(31),其特征在于:所述n形支架(31)的上端后部焊接有加强板(32),且加强板(32)后端延伸至n形支架(31)后侧形成延伸部,所述n形支架(31)的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变速器悬置横梁(6)的前侧面,所述加强板(32)延伸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变速器悬置横梁(6)的顶板上,所述变速器悬置支架(13)安装在n形支架(31)的两个耳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避免变速器悬置支架干涉的面包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纵梁(1)、右纵梁(2),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分布有驾驶室安装支架(11),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之间从前到后设有前横梁(3)、水管支架(4)、第二横梁(5)、变速器悬置横梁(6)、后簧前横梁(7)、备胎横梁(8)以及尾横梁(9),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分布有驾驶室安装支架(11),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对称设有前减震器支架(10),所述前减震器支架(10)位于水管支架(4)的两端,所述第二横梁(5)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前轴支座(12),所述左纵梁(1)外侧设有两个油箱外支架(15),该两个油箱外支架(15)分别靠近变速器悬置横梁(6)和后簧前横梁(7),所述变速器悬置横梁(6)上设有变速器悬置支架(13)和拉索固定转换座(14),所述后 簧前横梁(7)上设有油箱内支架总成(19)和手制动拉索支架(20),所述左、右纵梁(1、2)的外侧靠近后簧前横梁(7)后侧的位置设有后钢板弹簧前支架(28),所述左、右纵梁(1、2)上还分别设有驻车拉索限位套支架(23),所述驻车拉索限位套支架(23)位于后簧前横梁(7)和备胎横梁(8)之间,所述左、右纵梁(1、2)上靠近备胎横梁(8)的位置均设有后减震器支架(18),所述左、右纵梁(1、2)的尾端的外侧设有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21),所述左纵梁(1)内侧靠近备胎横梁(8)的位置设有感载阀支架(16)和制动软管支架(17),所述左纵梁(1)外侧靠近尾端的位置还设有备胎支架挂钩(2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避免变速器悬置支架干涉的面包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支架(10)包括L形支架体(10-1)和两块侧板(10-4),所述L形支架体(10-1)的竖向板的背面的上端设有与竖向板垂直的上板(10-2),所述L形支架体(10-1)的横向板的前端设有向下的安装板(10-3),两块侧板(10-4)的上端分别与上板(10-2)的侧边连接,两块侧板(10-4)的下端分别与安装板(10-3)两侧的背面连接,所述上板(10-2)上设有安装减震器的安装孔(10-2a),所述安装板(10-3)上设有螺栓孔,所述L形支架体(10-1)上设有L形加强板(10-5),所述L形加强板(10-5)的竖向板与L形支架体(10-1)的竖向板的上端连接,所述L形加强板(10-5)的横向板固定在L形支架体(10-1)的横向板上,并且所述L形加强板(10-5)的横向板伸出L形支架体(10-1)的横向板外,在L形加强 板(10-5)的横向板的伸出部分上设有螺栓孔,所述安装板(10-3)通过螺栓安装在左、右纵梁(1、2)的外侧,所述L形加强板(10-5)通过螺栓安装在左、右纵梁(1、2)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避免变速器悬置支架干涉的面包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支架体(10-1)上分布有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避免变速器悬置支架干涉的面包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支座(12)为水平板,所述第二横梁(5)两端的前轴支座(12)对称布置,两端的所述前轴支座(12)分别通过“L”形连接板(12a)与左纵梁(1)和右纵梁(2)相连,所述前轴支座(12)和第二横梁(5)通过“U”形连接板(12b)相连;所述“L”形连接板(12a)的立板(12a-1)与左纵梁(1)和右纵梁(2)的外侧壁通过铆钉固连,左纵梁(1)的底壁、“L”形连接板(12a)的水平板(12a-2)和前轴支座(12)由上向下依次叠合焊接在一起;所述“U”形连接板(12b)位于左纵梁(1)和右纵梁(2)的内侧、第二横梁(5)的下方,“U”形连接板(12b)的开口端朝上,“U”形连接板(12b)两侧壁的顶部均设置有与第二横梁(5)直径匹配的弧形缺口,所述“U”形连接板(12b)通过两弧形缺口半包在第二横梁(5)上并与第二横梁(5)焊接固定,“U”形连接板(12b)的底板焊接在前轴支座(12)上方,每个“U”形连接板(12b)的上方对应设置有一个封板(12c),所述封板(12c)与“U”形连接板(12b)的开口端形状匹配,从而将第二横梁(5)包裹其中,封板(12c)与“U”形连接板(12b)、第二横梁(5)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避免变速器悬置支架干涉的面包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支座(12)的周边设置有翻边(12-1),“L”形连接板(12a)的水平板(12a-1)上冲有两条左右延伸的加强筋(12a-3);所述前轴支座(12)的厚度为4.5mm,“L”形连接板(12a)的厚度为4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避免变速器悬置支架干涉的面包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安装支架(11)和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21)两者均为由钢板焊接而成的盒状结构,所述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21)的前端设置有轴线左右延伸的后吊耳孔(21a),所述驾驶室安装支架(11)的顶部设置有轴线上下延伸的车身安装螺栓孔(11a),所述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21)与位于尾横梁(9)两端的驾驶室安装支架(11)焊接成一体,且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21)位于驾驶室安装支架(11)的下方,所述后钢板弹簧吊耳支架(21)上开有钻孔套管过孔(21b),钻孔套管过孔(21b)位于后吊耳孔(21a)的后方、车身安装螺栓孔(11a)的正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避免变速器悬置支架干涉的面包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安装支架(11)的后侧壁的右端延伸后形成第一安装平面,在第一安装平面上开有车架尾横梁安装孔(11b),驾驶室安装支架(11)的右侧壁上开有车架纵梁安装孔(11c),所述第一安装平面通过螺栓安装在尾横梁(9)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28284.8U CN203844837U (zh) | 2014-03-20 | 2014-03-20 | 避免变速器悬置支架干涉的面包车车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28284.8U CN203844837U (zh) | 2014-03-20 | 2014-03-20 | 避免变速器悬置支架干涉的面包车车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44837U true CN203844837U (zh) | 2014-09-24 |
Family
ID=51557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128284.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44837U (zh) | 2014-03-20 | 2014-03-20 | 避免变速器悬置支架干涉的面包车车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844837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41185A (zh) * | 2016-12-30 | 2017-05-31 | 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轻卡的组合式铝合金车架 |
CN107618568A (zh) * | 2016-07-15 | 2018-01-23 | 天津瑞林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前地板后下加强板 |
CN109080702A (zh) * | 2018-07-12 | 2018-12-25 | 湖北先驰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轻卡车架前横梁与纵梁的加强连接方法 |
CN111017027A (zh) * | 2018-10-10 | 2020-04-17 | 森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架第三横梁总成及车架 |
-
2014
- 2014-03-20 CN CN201420128284.8U patent/CN20384483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18568A (zh) * | 2016-07-15 | 2018-01-23 | 天津瑞林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前地板后下加强板 |
CN106741185A (zh) * | 2016-12-30 | 2017-05-31 | 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轻卡的组合式铝合金车架 |
CN106741185B (zh) * | 2016-12-30 | 2023-04-07 | 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轻卡的组合式铝合金车架 |
CN109080702A (zh) * | 2018-07-12 | 2018-12-25 | 湖北先驰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轻卡车架前横梁与纵梁的加强连接方法 |
CN111017027A (zh) * | 2018-10-10 | 2020-04-17 | 森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架第三横梁总成及车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844836U (zh) | 面包车车架总成 | |
CN208714935U (zh) | 电动运输车电池安装系统及电动厢式运输车 | |
CN201183525Y (zh) | 电动微型车车架 | |
CN203864796U (zh) | 前副车架总成 | |
CN203844837U (zh) | 避免变速器悬置支架干涉的面包车车架 | |
CN102556167A (zh) | 用于机动车的副车架 | |
CN102837740A (zh) | 一种微型货车铆接车架总成 | |
CN201189884Y (zh) | 一种汽车副车架结构 | |
CN205523514U (zh) | 汽车后轮罩减震器安装座的连接结构 | |
CN202016512U (zh) | 一种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 |
CN201961388U (zh) | 一种轿车的前舱骨架 | |
CN201371862Y (zh) | 框架式组合车架 | |
CN202754032U (zh) | 多功能专用车车架 | |
CN202847811U (zh) | 一种微型货车铆接车架总成 | |
CN207292132U (zh) | 一种重型汽车车架前段总成 | |
CN103481967B (zh) | 三轮车 | |
CN101879926A (zh) | 弯梁型正三轮摩托车 | |
CN101544256B (zh) | 沙滩车车架总成 | |
CN209336425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双轮边驱动桥结构 | |
CN203246367U (zh) | 一种多功能的机场高空作业车底盘 | |
CN202608886U (zh) | 新型大客车模块化车架结构 | |
CN201366943Y (zh) | 矿用防爆四驱指挥车底盘 | |
CN201808425U (zh) | 一种商用车顶置蒸发器安装结构 | |
CN201249656Y (zh) | 一种发动机后悬挂结构 | |
CN215361548U (zh) | 一种双侧置气瓶的lng牵引车底盘布置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