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19591U - 一种带传递物料翻斗装置的隔离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传递物料翻斗装置的隔离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819591U CN203819591U CN201420263685.4U CN201420263685U CN203819591U CN 203819591 U CN203819591 U CN 203819591U CN 201420263685 U CN201420263685 U CN 201420263685U CN 203819591 U CN203819591 U CN 2038195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cket
- tipping device
- isolated system
- bucket body
- d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传递物料翻斗装置的隔离系统,其包括由硬隔离外门和硬隔离内门划分的自净区、A级洁净区以及B级洁净区,所述硬隔离外门,其上通过隔离手套固定圈固定有朝内的手套;所述硬隔离内门,其上开设有一通孔,于该通孔上固定有一翻斗装置,该翻斗装置密闭所述通孔;所述翻斗装置包括翻斗体和两个转动支轴,所述转动支轴设于所述翻斗体的两侧;一翻动机构,其包括两个固定在所述硬隔离内门上的内空支座以及一转动手轮,所述两个转动支轴分别套设于所述支座上,所述转动手轮位于所述隔离系统的外面且所述转动手轮连接其中一所述转动支轴;一接料斗,其设置于所述A级洁净区内,且所述翻斗体翻转后可接触到所述接料斗的口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制药生产限制进入隔离系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带传递物料翻斗装置的隔离系统。
背景技术
原先,无菌PE塑袋所装滴眼剂包材中内塞/外盖、粉针剂包材中胶塞/铝盖(含铝塑复合盖)等物料从B级洁净区域传递至灌(分)装设备RABS内A级层流保护区域时,需开自净区域外门(内门关闭)放入包材自净,自净区域外门关闭,内门才能开启后,包材才能传递至RABS内A级层流保护区域,期间常会遇到如下问题:(1)通过2套隔离手套操作,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且不易有效地作传递操作;(2)部分产品为达到有效地作传递操作目的,常把自净区域面职放大,所形成设备面积大,相应增加层流面积上;(3)由于部分产品无法设置第2套隔离手套,在自净后传递至RABS内A级层流保护区域时,不得不把自净区域外门与内门同时开启才能操作,此方式有交叉污染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由于现有技术存在着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传递物料翻斗装置的隔离系统,其目的在于通过翻斗装置来替代内门上的隔离手套,降低交叉污染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带传递物料翻斗装置的隔离系统,其包括由硬隔离外门和硬隔离内门划分的自净区、A级洁净区以及B级洁净区,所述自净区与所述A级洁净区上设有一风机滤器单元,所述硬隔离外门,其上通过隔离手套固定圈固定有朝内的手套;所述硬隔离内门,其上开设有一通孔,于该通孔上固定有一翻斗装置,该翻斗装置密闭所述通孔;所述翻斗装置包括翻斗体和两个转动支轴,所述转动支轴设于所述翻斗体的两侧;一翻动机构,其包括两个固定在所述硬隔离内门上的内空支座以及一转动手轮,所述两个转动支轴分别套设于所述支座上,所述转动手轮位于所述隔离系统的外面且所述转动手轮连接其中一所述转动支轴;一接料斗,其设置于所述A级洁净区内,且所述翻斗体翻转后可接触到所述接料斗的口部。
包括一定位块,该定位块设置于所述硬隔离内门上以限制所述翻斗体的翻转角度。
翻斗体为直角三角斗形,且常态下所述翻斗体呈垂直状,其第一直角边贴合于所述硬隔离内门上,第二直角边位于所述翻斗体的最下部。
所述翻斗体的第二直角边上设有一不锈钢夹。
所述翻斗体上的第二直角边上设有一竖直短边,连接于所述第一直角边上的斜边盖于所述竖直短边上,使所述翻斗内形成一储物空间。
所述硬隔离外门为对开门或单开门形式。
所述硬隔离外门由钢化玻璃制成。
所述硬隔离内门由钢化玻璃与2个不锈钢支架组成。
所述两个支座分别固定于所述不锈钢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带传递物料翻斗装置的隔离系统,通过在硬隔离内门上设置可翻转的翻斗来替代原来内门上的隔离手套,操作简单,且交叉污染风险极低,其确保灌(分)装设备RABS内物料传递过程中,自净区与A级层流保护区域的双重保护性,即在自净区域向与A级层流保护区域传递时,外门关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向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B-B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及第二实施了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带传递物料翻斗装置的隔离系统,其包括由硬隔离外门1和硬隔离内门2划分的自净区3、A级洁净区4以及B级洁净区5,所述自净区3与所述A级洁净区4上设有一风机滤器单元6,其中:
所述硬隔离外门1,其上通过隔离手套固定圈7固定有朝内的手套;
所述硬隔离内门2,其上开设有一通孔,于该通孔上固定有一翻斗装置8,该翻斗装置密闭所述通孔,防止自净区内的与A级洁净区交叉污染;
所述翻斗装置8包括翻斗体81和两个转动支轴82,所述转动支轴82设于所述翻斗体81的两侧;
一翻动机构,其包括两个固定在所述硬隔离内门上的内空支座以及一转动手轮9,所述两个转动支轴分别套设于所述支座上,所述转动手轮位于所述隔离系统的外面且所述转动手轮连接其中一所述转动支轴;
一接料斗10,其设置于所述A级洁净区4内,且所述翻斗体翻转后可接触到所述接料斗的口部,将物料直接倒入接料斗内。
在实施例中还包括了一定位块11,该定位块设置于所述硬隔离内门上以限制所述翻斗体的翻转角度。
参见图1和图4所示,翻斗体81为直角三角斗形,翻斗体为直角三角斗形,且常态下所述翻斗体呈垂直状,其第一直角边811贴合于所述硬隔离内门上,第二直角边812位于所述翻斗体的最下部。如图1所示,所述翻斗体的第二直角边812上设有一不锈钢夹12,在传递物料过程中,将物体通过不锈钢夹子夹住从而固定于所述翻斗体上。参见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所述翻斗体上的第二直角边812上设有一竖直短边813,连接于所述第一直角边上的斜边814盖于所述竖直短边上,使所述翻斗内形成一储物空间,在传递物料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将物料倾倒于该储物空间中,通过斜边盖在其上,不怕物料漏出。
所述硬隔离外门1为对开门或单开门形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来使用。所述硬隔离外门由钢化玻璃制成。硬隔离外门为自净区的门户。
所述硬隔离内门2由钢化玻璃与2个不锈钢支架组成。所述两个支座分别固定于所述不锈钢支架上。通过翻转手轮可以翻转整个翻斗体。
工作步骤:
第一步:自净
打开隔离系统的硬隔离外门(此时翻斗呈垂直状,即翻斗底与硬隔离内门同一平面),把袋装物料放入隔离系统的自净区内,关闭硬隔离外门,在层流下自净15-20min。
第二步:开袋
此时,手工操作均通过硬隔离上的隔离手套进行,首先,用预先放置在自净区内不锈钢割刀割开物料袋上口。
(1)对第一实施例的翻斗装置而言,把开口的物料袋放入翻斗体内,并用翻斗体第二直角边上的不锈钢夹子夹住袋子底部。
(2)对第二实施例的翻斗装置而言,把开口的物料袋中物料倾倒在翻斗体的储物空间内。
第三步:传递
操作员退出隔离手套,顺时针方向转动翻动机构中转动手轮,使物料倾倒传递至灌(分)装设备A级洁净区的接料斗内。
结果工作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翻动机构中转动手轮,利用翻斗体自重,使翻斗体恢复翻斗体第一直角边与硬隔离内门同一平面状态。
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带传递物料翻斗装置的隔离系统,其包括由硬隔离外门和硬隔离内门划分的自净区、A级洁净区以及B级洁净区,所述自净区与所述A级洁净区上设有一风机滤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隔离外门,其上通过隔离手套固定圈固定有朝内的手套;
所述硬隔离内门,其上开设有一通孔,于该通孔上固定有一翻斗装置,该翻斗装置密闭所述通孔;
所述翻斗装置包括翻斗体和两个转动支轴,所述转动支轴设于所述翻斗体的两侧;
一翻动机构,其包括两个固定在所述硬隔离内门上的内空支座以及一转动手轮,所述两个转动支轴分别套设于所述支座上,所述转动手轮位于所述隔离系统的外面且所述转动手轮连接其中一所述转动支轴;
一接料斗,其设置于所述A级洁净区内,且所述翻斗体翻转后可接触到所述接料斗的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传递物料翻斗装置的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定位块,该定位块设置于所述硬隔离内门上以限制所述翻斗体的翻转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传递物料翻斗装置的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翻斗体为直角三角斗形,且常态下所述翻斗体呈垂直状,其第一直角边贴合于所述硬隔离内门上,第二直角边位于所述翻斗体的最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传递物料翻斗装置的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体的第二直角边上设有一不锈钢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传递物料翻斗装置的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体上的第二直角边上设有一竖直短边,连接于所述第一直角边上的斜边盖于所述竖直短边上,使所述翻斗内形成一储物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传递物料翻斗装置的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隔离外门为对开门或单开门形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传递物料翻斗装置的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隔离外门由钢化玻璃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传递物料翻斗装置的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隔离内门由钢化玻璃与2个不锈钢支架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传递物料翻斗装置的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座分别固定于所述不锈钢支架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63685.4U CN203819591U (zh) | 2014-05-22 | 2014-05-22 | 一种带传递物料翻斗装置的隔离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63685.4U CN203819591U (zh) | 2014-05-22 | 2014-05-22 | 一种带传递物料翻斗装置的隔离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19591U true CN203819591U (zh) | 2014-09-10 |
Family
ID=51475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263685.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19591U (zh) | 2014-05-22 | 2014-05-22 | 一种带传递物料翻斗装置的隔离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81959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44772A (zh) * | 2014-05-22 | 2014-09-17 | 上海拓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带传递物料翻斗装置的隔离系统 |
-
2014
- 2014-05-22 CN CN201420263685.4U patent/CN203819591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44772A (zh) * | 2014-05-22 | 2014-09-17 | 上海拓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带传递物料翻斗装置的隔离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Y24891A1 (es) | Metodo de embalaje bolsa en bolsa | |
CN203819591U (zh) | 一种带传递物料翻斗装置的隔离系统 | |
DK1094969T3 (da) | Fremgangsmåde til kimfri pakning af produkter, især næringsmidler eller drikkevarer i poser | |
AU2012339257A1 (en) | Discharge method and discharge device for discharg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flexible container without contamination | |
CN104044772A (zh) | 一种带传递物料翻斗装置的隔离系统 | |
CN204660044U (zh) | 用于防止粉尘污染的密封接料装置 | |
WO2017006163A8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handling and emptying waste collection containers | |
CN105059604A (zh) | 一种包装机的出料斗机构 | |
MX2012000549A (es) | Dispositivo de abertura y cierre. | |
CN204223298U (zh) | 一种粉沫物料包装机 | |
CN206552476U (zh) | 用于盛米的包装盒 | |
CN202265010U (zh) | 一种奶粉包装袋 | |
CN205203444U (zh) | 一种药膏包装机 | |
JP6162036B2 (ja) | 粉粒体投入装置 | |
CN205525650U (zh) | 一种旋转式双层容器盖 | |
CN205293530U (zh) | 一种湿巾包装盒 | |
CN102295083B (zh) | 一种转移物料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202892420U (zh) | 药品包装瓶 | |
CN207549194U (zh) | 一种充氮抽真空橡胶捏合机 | |
CN204672855U (zh) | 铝箔易撕盖折角网格定位装置 | |
ATE430698T1 (de) | Maschine zum füllen von abgedichteten weichen behältern in einer aseptischen umgebung und verfahren zu ihrem füllen | |
CN204624157U (zh) | 一种透析包装袋 | |
CN207985823U (zh) | 旋转式分体垃圾桶 | |
CN206969298U (zh) | 易开口的热封饮料瓶 | |
CN206665420U (zh) | 一种垃圾桶及其该垃圾桶用垃圾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629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