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13637U - 直流无刷马达 - Google Patents
直流无刷马达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813637U CN203813637U CN201420101801.2U CN201420101801U CN203813637U CN 203813637 U CN203813637 U CN 203813637U CN 201420101801 U CN201420101801 U CN 201420101801U CN 203813637 U CN203813637 U CN 2038136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ushless motor
- blade
- axial
- hole
- heating cha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9/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fans or impellers driven by the machine shaf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86—Outer rotors
- H02K1/2787—Out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89—Out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91—Surface mounted magnets; Inset magne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Brushless Motor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无刷马达,其具有:具有向装置延伸的多个安装部、连接于安装部的基部以及连接于基部的轴承保持部的机壳;保持于轴承保持部的轴承部件;能够在轴向一侧连接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并被轴承部件支承为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的轴;固定于轴并向轴向另一侧开口的带盖圆筒状的转子保持架;被保持于转子保持架的圆筒内侧的转子磁铁;位于转子磁铁的径向内侧的定子;以及与定子电连接并与转子保持架的开口在轴向上对置的电路板。在转子保持架的盖部,设置沿轴向贯通的通孔,设置与盖部为一体且产生从轴向另一侧流向轴向一侧的气流的叶片,叶片在与轴向平行的方向上向轴向一侧延伸,叶片的外端与叶片的内端在周向上位于同一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驱动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的直流无刷马达。
背景技术
以往,烤箱的用于驱动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的马达使用的是交流(Alternating Current)马达。有的烤箱的加热室内的温度高达300℃到500℃。而且,由于烤箱的用于驱动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的马达的轴,向烤箱的加热室内突出,并且,该马达被安装于加热室的侧壁,因此该马达被使用在加热室内的热量传递容易的环境。一般来说,即使是耐热温度高的电子元件,耐热温度也只是180℃左右,从而不能够在直接传递加热室的热量这样的环境下使用。对此,因为交流马达不需要在马达上安装电子元件,所以适合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另一方面,很难在这种环境下使用直流(Direct Current)无刷马达。因此,为了将直流无刷马达作为烤箱的用于驱动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的马达使用,需要在烤箱或者直流无刷马达上设置冷却机构。
对于直流无刷马达的冷却结构,在日本公开公报特开平07-245925号中公开了一种用于OA设备的外转子型的无刷马达。该马达具有转子、定子、马达轴、轴承部、杯状的托架、以及安装基底。在图4中,转子框架7具有设置于转子框架顶面的多个切起部7A。并公开了以下结构,即,通过使转子框架向图4的箭头方向旋转,利用风扇和设置于转子框架顶面的多个切起部将外部气体吸入到转子框架内,并向转子框架内的绕组、铁芯、机壳送风,由此冷却绕组、铁芯、机壳。
近年来,追求烤箱的高附加值化。具体来说,追求抑制烧烤不均匀和抑制温度不均匀的方法。并且,为了能够进行各种烹调方式,追求增加烹调模式。为了抑制烧烤不均匀和抑制温度不均匀,需要进行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的转速的微调整、和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的正反旋转。并且,为了增加烹调模式,需要能够设定多个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的转速的模式。因此,对于驱动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的马达,需要一种能够进行微控制的直流无刷马达。
但是,在将专利文献1涉及的直流无刷马达用于烤箱的情况下,由于空气流的上游、即基板侧被配置于加热室内侧,因此来自加热室的热量容易传递到电路板,从而有可能损伤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因此,不能采用直流无刷马达作为烤箱的用于驱动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的马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达,其是像用于驱动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的马达那样在热量传递容易的环境下被使用的直流无刷马达,能够抑制热量传递到电路板和其他的马达零件。
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一个侧面涉及的直流无刷马达是用于驱动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的直流无刷马达,其具有:机壳;轴承部件,其被保持于所述轴承保持部;轴,其能够在轴向一侧与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连接,所述轴被所述轴承部件支承为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转子保持架,其固定于所述轴,所述转子保持架呈向轴向另一侧开口的带盖圆筒状;转子磁铁,其被保持于所述转子保持架的圆筒部内侧;定子,其位于所述转子磁铁的径向内侧;以及电路板,其与所述定子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定子保持架的开口在轴向上对置。机壳具有:多个安装部,所述多个安装部向加热室所在的轴向一侧延伸;基部,其位于所述安装部的轴向另一侧,所述基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以及轴承保持部,其连接于所述基部。所述直流无刷马达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保持架的所述盖部设置沿轴向贯通的通孔,并且,产生从轴向另一侧向轴向一侧的气流的叶片被设置成与所述盖部为一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抑制在加热室内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电路板和其他的马达零件,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像用于驱动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的马达那样在热量传递容易的环境下能够使用的直流无刷马达。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直流无刷马达1的烤箱4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直流无刷马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直流无刷马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直流无刷马达1的转子保持架22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直流无刷马达1的转子保持架22的俯视图。
图6是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直流无刷马达1的气流的流向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保持架22A的立体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保持架22A的俯视图。符号的说明
1...马达;4...烤箱;11...旋转部;12...静止部;13...轴承部件;21...轴;22...转子保持架;23...转子磁铁;31...机壳;32...定子;33...电路板;41...加热室;43...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221...盖部;222...(转子保持架的)圆筒部;223、223A...通孔;224、224A...叶片;311...安装部;312...基部;313...轴承保持部;321...定子铁芯;333...孔;411...侧壁;J1...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将直流无刷马达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图2的上侧简称为“上侧”,下侧简称为“下侧”。另外,上下方向并不表示被组装到实际的设备时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并且,将与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上侧”与权利要求中的“轴向另一侧”对应,“下侧”与权利要求中的“轴向一侧”对应。
(第一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例如装设于烤箱4的直流无刷马达1进行说明。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直流无刷马达1,不限于用于烤箱4,也能够用于驱动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的用途。图1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直流无刷马达1的烤箱4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在烤箱4的主体40内,设置有呈图示前面能够开口的箱状并加热烹调被加热物的加热室41。在加热室41的两个侧壁411上设置有托盘44用的对置的一层或者多层的载置用导轨412。在加热室41的上部和下部配置加热单元42。作为加热单元42的一例能够列举加热器和微波供给单元等。
在加热室41的侧壁411的外侧安装直流无刷马达1。直流无刷马达1具有:贯通加热室41的侧壁411的轴21;以及直接或者经由其他部件紧固于轴21的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43。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43在加热室41内与侧壁411相邻配置。并且,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43被金属丝网413覆盖以在旋转时不与其他物体干涉。
托盘44能够进出地载置于加热室41内的载置用的导轨412。在托盘44的载置面上载置被加热物。托盘44的凸缘部441载置于载置用的导轨412并被收纳在加热室41内。然后,使加热单元42工作,从而加热载置面上的被加热物,进行烹调。并且,在烹调时根据需要使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43旋转,从而使加热室41内的温度分布发生变化。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直流无刷马达1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直流无刷马达1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直流无刷马达1的转子保持架22的立体图。另外,为了方便起见,图2只示出了截面。直流无刷马达1作为烤箱4的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43的驱动源而被使用。直流无刷马达1是外转子型。直流无刷马达1具有旋转部11、静止部12和作为球轴承的两个轴承部件13。将旋转部11支承为相对于静止部12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J1为中心旋转的轴承部件13不限于球轴承,也可以使用烧结含油轴承和流体动压轴承等。
如图2和图3所示,旋转部11具有轴21、转子保持架22和转子磁铁23。在图2中,轴21的加热室41侧的端部朝向下方。转子保持架22呈向轴向另一侧、即上侧开口的带盖大致圆筒状。通过对薄板进行冲压加工来形成转子保持架22。设置于转子保持架22的盖部221的中央的孔部,固定于轴21的轴向中间位置。转子磁铁23固定于转子保持架22的圆筒部222的内周面。转子磁铁23可以是圆筒状,也可以是在周向排列的多个磁铁。对于转子保持架22的详细的形状在之后进行说明。
静止部12具有机壳31、定子32和电路板33。机壳31具有安装部311、基部312、轴承保持部313和圆筒部314。安装部311是加热室41所在的轴向一侧的部位、即从基部312向烤箱4延伸的多个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311设置在周向上间隔的三处。安装部311的轴向另一侧的面、即上侧的面具有多个板状的部位、即翅片部3111。翅片部3111的各板状的部位向轴向上侧延伸。基部312连接多个安装部311。基部312位于安装部311的轴向另一侧。基部312呈大致圆板状。另外,基部312的外径比后述的电路板33的外径小。轴承保持部313连接于基部312。轴承保持部313是从基部312向轴向下方延伸的圆筒状的部位。在轴承保持部313的径向内侧插入并固定轴承部件13。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部件13是两个球轴承。在轴承部件13的内圈插入轴21。由此,轴21被支承为能够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旋转。圆筒部314是与基部312在轴向上隔开间隔配置,且连接多个安装部311的圆筒状的部位。圆筒部314的轴向上端位于比后述转子保持架22的圆筒部222的上端靠轴向下侧的位置。
定子32具有定子铁芯321和线圈322。在上下方向上层叠多个作为薄板的电磁钢板而形成定子铁芯321。定子铁芯321具有: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环状的铁芯背部323;以及从铁芯背部323向径向外侧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齿部324。定子铁芯321的径向内侧的部位固定于机壳31的轴承保持部313的外周面。但是,定子铁芯321也可以间接地固定于机壳31。线圈322通过将导线缠绕于定子铁芯321的齿部324而形成。转子磁铁23位于定子32的径向外侧,在定子32与转子磁铁23之间产生转矩。
电路板33是向与中心轴线J1垂直的方向扩展的平板状的部件。通过使设置于轴承保持部313的铆接部3131塑性变形,而将电路板33的径向内端部固定于机壳31。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路基板33与机壳31接触的部位涂抹粘接剂。
在电路板33上配置连接部331,连接部331利用焊锡与从定子32延伸出的线圈324电连接。并且,在电路板33上安装IC等电子元件。并且,在电路板33的轴向另一侧的面、即上侧的面上安装连接器332。连接器332位于比定子32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连接器332位于安装部311与安装部311之间,且从轴向上方观察从机壳31露出。
在电路板33上形成气流从轴向另一侧向轴向一侧、即从上侧向下侧流入的流路。在本实施方式中,流路是配置在比转子磁铁23靠径向内侧的多个孔333。通过这样配置孔333和转子磁铁23,能够使转子磁铁23不阻碍气流,从而使气流顺畅。并且,孔333配置于比连接部331靠径向内侧的位置。通过这样配置,能够几乎不影响电路板33的安装空间而形成流路。并且,孔333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基部312靠径向外侧的位置。通过这样配置,在马达驱动时气流容易流入孔333。另外,在基部312的径向外侧位于比电路板33的外径径向外侧靠径向外侧的情况下,在基部312的与电路板33的孔333对置的位置配置基部通孔。在本实施方式中,孔333在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三处。并且,孔333在周向上至少一部分位于安装部311与安装部311之间,从轴向上方观察,从机壳31露出。
图4是转子保持架22的立体图。图5是转子保持架22的俯视图。参照图4和图5对转子保持架22的形状进行详细说明。转子保持架22是呈向轴向另一侧开口的带盖大致圆筒状。转子保持架22具有:大致圆板状的盖部221;以及从盖部221向轴向另一侧、即向上侧延伸的圆筒部222。
在转子保持架22的盖部221上设置通孔223和叶片224。通孔223是在轴向上贯通盖部221的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孔223被配置在六处。通孔223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叶片224是从盖部221向轴向一侧、即下侧并向与中心轴线J1平行的方向延伸的板状的部位。换言之,叶片224与盖部221垂直。将叶片224与盖部221设置为一体。叶片224的轴向一侧端部位于比安装部311的安装面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叶片224与侧壁411对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侧壁411是隔开加热室41与转子保持架22的壁面。叶片224在旋转部2旋转时产生从轴向另一侧向轴向一侧的气流、即从上侧向下侧的气流。叶片224的外端与叶片224的内端在周向上位于同一位置。换言之,叶片224是所谓的径向叶片。各叶片224呈放射状配置。叶片224被配置在六处。叶片224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各叶片224被配置成与各通孔223的周向一侧相邻。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冲压加工形成通孔223和叶片224,所以能够同时形成通孔223和叶片224。
叶片224的板厚度比盖部221的板厚度薄。并且,叶片224位于从比通孔223的径向内端靠径向外侧,到比通孔223的径向外端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并且,在通过叶片224和中心轴线J1的直线上,通孔223的一部分位于叶片224的径向外侧,且通孔223的一部分还位于叶片224的径向内侧。并且,叶片224的轴向高度尺寸比通孔223的周向长度尺寸小。由此,能够增大气流通过的面积。也就是说,通过利用叶片224向径向外侧排出气体,以在叶片224的周围变成负压时,易于从通孔223吸气。并且,由于通孔223的外端位于比叶片224的外端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从而能够在空气流速最快的部位形成流路。由此,易于从通孔223吸气。
通孔223的径向外端位于比转子磁铁223的径向内端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由此,转子磁铁223不会阻碍气流,能够使气流通畅。
通孔223的径向内端位于比定子铁芯321的铁芯背部323与齿部324的交界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由此,定子铁芯321的铁芯背部323不会阻碍气流,能够使气流通畅。
图6是说明图1的直流无刷马达1的气流的流向的示意图。
使用图1和图6对直流无刷马达1的使用状态进行说明。通过将机壳31的安装部311固定在装置上,从而将直流无刷马达1安装在加热室41的侧壁411上。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43配置于加热室41的内部,因此,驱动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43的轴21被配置成向加热室411内延伸的状态。
在此,加热室41内的温度最高能够达到300℃到500℃。因此,需要对用于驱动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的直流无刷马达1进行冷却,以使来自加热室41内的热量不传递到直流无刷马达1的主体(轴承部件13、转子磁铁23、定子32、电路板33等)。
从加热室41向直流无刷马达1传递热量的传递路径中,主要路径有三条。第一路径是从固定于加热室41的侧壁411的安装部311传递的路径。第二路径是从延伸到加热室41内的轴21传递的路径。第三路径是由从加热室41的侧壁411放射出的辐射热传递的路径。
因此,为了防止向直流无刷马达1的主体传递热量,需要实施以下对策。对于第一路径,需要冷却安装部311和基部312。对于第二路径,需要冷却轴21和离轴21近的部件(转子保持架22的盖部221)。对于第三路径,需要冷却加热室41的侧壁411本身或者与其等同的部件。换言之,需要冷却壁面。
以下,对驱动直流无刷马达1时的动作进行说明。若驱动直流无刷马达1,则旋转部11旋转。在旋转部11设置有位于转子保持架22的盖部221的叶片224,在叶片224附近产生朝向径向外侧的气流F。
气流F以图6所示的路径流动。即,首先通过在叶片224附近产生向径向外侧的气流,以使叶片224附近变为负压。接下来,位于比通孔223靠上方的空气通过通孔223流向下方。这是因为叶片224在轴向一侧与侧壁411对置,由于侧壁411的存在,空气无法从叶片224轴向一侧流入。接下来,从直流无刷马达1的外部流向设置于电路板33的流路。根据本结构,越接近加热室41温度越高。并且,加热室41的热量通过安装部311传递到基部312。因为机壳31是由铝或者铝合金形成的,因此比空气的热传导率好。也就是说,机壳31靠上侧的空气的温度比机壳31的温度低。由此,通过空气的流动来冷却机壳31的安装部311和基部312。另外,通过在安装部311设置翅片部3111来增大表面积。因此,能够利用空气的通过来有效地放热。
接下来,进入直流无刷马达1的内部的气流F通过定子铁芯321的多个齿324之间到达转子保持架22的盖部221。能够通过该过程来冷却轴承保持部313和定子铁芯321,从而释放传递到轴承部件13和定子32等的热量。
并且,到达转子保持架22的盖部221的气流F从通孔224自轴向另一侧向轴向一侧移动。由此,能够冷却转子保持架22本身;以及加热室41的侧壁411或者与其相当的部件。
最后,在叶片224附近产生向径向外侧的气流F。由此,冷却了各部位而温度上升了的气流F向直流无刷马达1的径向外侧移动。并且这时,侧壁411附近的安装部311的部位和圆筒部314也被一同冷却。并且,通过圆筒部314防止移动到径向外侧的气流再次向径向内侧回流。
通过气流F在这样的路径上移动,来一直向直流无刷马达1的内部供给接近外部气体的温度的气流,从而冷却周围的各零件。因此,能够将传递到直流无刷马达1的加热室41的热量向直流无刷马达1的外部扩散。
另外,因为本实用新型的叶片224是所谓的径向叶片,因此无论是在向正向(CW)旋转时,还是在向逆向(CCW)旋转时,气流总是从轴向另一侧向轴向一侧流动。因此,即使采用直流无刷马达1作为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43的驱动源并进行正反转等复杂的控制,也能够抑制向直流无刷马达1传递热量。
并且,机壳31的圆筒部314的轴向上端位于比转子保持架22的圆筒部222的轴向上端靠轴向下侧的位置。由此,气流还能够从电路基板33与圆筒部314之间流入。
(第二实施方式)
图7是在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保持架22A的立体图。图8是在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保持架22A的俯视图。使用图7和图8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除转子保持架22A以外的零件与第一实施方式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通孔223A的周向宽度随着向径向外侧而变大。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增大通孔223A的孔。其结果是,能够增大流经直流无刷马达1A的内部的气流的流量。像这样,优选通孔223A的周向的宽度比在径向上位于相同位置的盖部221的平板状的宽度宽。
并且,叶片224A越靠近径向外侧,轴向高度越高。由此,能够增大流经直流无刷马达1A的内部的气流的流量。另外,通孔223A和叶片224A是通过冲压加工形成的,所以能够同时形成通孔223A和叶片224。
(变形例)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虽然电路板的流路是孔,但也可以是电路板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朝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切口。
并且,电路板的流路也可以是以中心轴线为中心开口的一个大孔。但是,此时需要通过与上述实施形态不同的位置、方法来固定电路。
对于电路板的固定,固定的位置不限于轴承保持部,也可以固定在其它的部位。并且,作为固定方法,也可以通过铆接和粘接以外的方法来固定。但是,从不将热量传递到电路板的观点来看,优选固定在不易传递热量的轴承保持部。
虽然机壳是一个部件,但是也可以组合两个以上的部件而构成。例如,也可以将机壳的安装部、圆筒部和基部作为一个部件,而将轴承保持部作为另一个部件。像这样构成的话,能够使机壳的形状简单、并能够通过冲压加工来形成各部件。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叶片的形状是,叶片向与轴向平行的方向且向轴向一侧延伸,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叶片延伸的方向也可以不与轴向平行而是倾斜的。并且,叶片也可以不呈放射状延伸。但是,若形成为这样的叶片形状,则在切换叶片的旋转方向时,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空气逆流;以及叶片的特性在正向旋转时与反向旋转时产生大的差别。因此,在进行正反旋转的情况下,适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叶片形状。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壁面作为侧壁,但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通过侧壁以外或者在侧壁的基础上构成壁面。并且,壁面固定的位置既可以是加热室侧也可以是马达侧,还可以同马达一同旋转。
此外,在不损坏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用于驱动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的直流无刷马达,能够利用于各种用途的马达。
Claims (21)
1.一种直流无刷马达,是用于驱动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的直流无刷马达,其具有:
机壳,其具有:多个安装部,所述多个安装部向加热室所在的轴向一侧延伸;基部,其位于所述安装部的轴向另一侧,所述基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以及轴承保持部,其连接于所述基部;
轴承部件,其被保持于所述轴承保持部;
轴,其能够在轴向一侧与所述加热室内搅拌用的翼连接,所述轴被所述轴承部件支承为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
转子保持架,其固定于所述轴,所述转子保持架呈向轴向另一侧开口的带盖圆筒状;
转子磁铁,其被保持于所述转子保持架的圆筒部内侧;
定子,其位于所述转子磁铁的径向内侧;以及
电路板,其与所述定子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定子保持架的开口在轴向上对置,
所述直流无刷马达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子保持架的所述盖部设置沿轴向贯通的通孔,并且,产生从轴向另一侧向轴向一侧的气流的叶片被设置成与所述盖部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在与轴向平行的方向上向轴向一侧延伸,
所述叶片的外端与所述叶片的内端在周向上位于同一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的板厚度比盖部的板厚度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被配置成与所述通孔在周向上相邻,
所述叶片位于从比所述通孔的径向内端靠径向外侧到比所述通孔的径向外端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叶片和所述中心轴线的直线上,所述通孔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叶片的径向外侧和所述叶片的径向内侧中的至少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的轴向高度尺寸比所述通孔的周向长度尺寸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的轴向一侧端部位于比所述安装部的安装面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流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加热室与所述转子保持架隔开的壁面位于所述叶片的轴向一端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流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面与所述安装部的安装面是同一面,或者所述壁面比所述安装面靠轴向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流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的径向外端位于比所述转子磁铁的径向内端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流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具有:
定子铁芯,其具有:环状的铁芯背部;以及从所述铁芯背部向径向外侧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齿部;以及
线圈,其缠绕于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齿部,
所述通孔的径向内端位于比所述铁芯背部与所述齿部的交界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流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的周向宽度随着向径向外侧而变大。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流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越向径向外侧轴向高度越高。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流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机壳的基部和安装部中的至少一方、以及所述电路板,形成气流从所述电路板的轴向另一侧向轴向一侧流入的流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直流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部的外径比所述电路板的外径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直流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路板配置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焊锡与从所述定子延伸出的所述线圈电连接,
所述流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连接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直流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是配置于比所述转子磁铁靠径向内侧的多个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流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具有多个板状的部位、即翅片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流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具有连接安装部的圆筒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直流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部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转子保持架的圆筒部的另一侧的端部靠轴向一侧的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流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路板安装有连接器,
所述连接器位于比所述定子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053435A JP2014180164A (ja) | 2013-03-15 | 2013-03-15 | Dc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
JP2013-053435 | 2013-03-15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13637U true CN203813637U (zh) | 2014-09-03 |
Family
ID=5027250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82123.4A Active CN104052226B (zh) | 2013-03-15 | 2014-03-07 | 直流无刷马达 |
CN20142010180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13637U (zh) | 2013-03-15 | 2014-03-07 | 直流无刷马达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82123.4A Active CN104052226B (zh) | 2013-03-15 | 2014-03-07 | 直流无刷马达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800116B2 (zh) |
EP (1) | EP2779365B1 (zh) |
JP (1) | JP2014180164A (zh) |
CN (2) | CN104052226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52226A (zh) * | 2013-03-15 | 2014-09-17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直流无刷马达 |
CN110323894A (zh) * | 2018-03-30 | 2019-10-11 | 日本电产伺服有限公司 | 马达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489312A1 (en) * | 2011-02-15 | 2012-08-22 | Zimmer Surgical SA | Compact driver for powered surgical tool |
JP5787184B2 (ja) * | 2012-12-05 | 2015-09-30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回転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回転電機 |
JP6372651B2 (ja) | 2014-04-11 | 2018-08-15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自冷式モータ |
JP6372650B2 (ja) | 2014-04-11 | 2018-08-15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自冷式モータ |
JP6461629B2 (ja) * | 2015-02-04 | 2019-01-30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電動工具 |
US10348158B2 (en) | 2015-02-04 | 2019-07-09 | Makita Corporation | Power tool |
EP3204291B1 (en) * | 2015-06-01 | 2021-07-07 |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 System, kit, and method for dissipating heat generated by a motor assembly |
US10326323B2 (en) | 2015-12-11 | 2019-06-18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Multi-component rotor for an electric motor of an appliance |
WO2018025984A1 (ja) * | 2016-08-05 | 2018-02-08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モータおよび軸流ファン |
US11063496B2 (en) * | 2016-08-05 | 2021-07-13 | Nidec Corporation | Vertical motor with resin bracket and cover having circuit board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 |
US10704180B2 (en) | 2016-09-22 | 2020-07-07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Reinforcing cap for a tub rear wall of an appliance |
US10693336B2 (en) | 2017-06-02 | 2020-06-23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Winding configuration electric motor |
US11973374B2 (en) | 2019-04-24 | 2024-04-30 | Black & Decker Inc. | Outer rotor brushless motor having an axial fan |
JP7396586B2 (ja) * | 2019-11-12 | 2023-12-12 | ニデックアドバンスドモータ株式会社 | ブラシレスdcモータ、及びドラム回転装置 |
CN112117839A (zh) * | 2019-12-28 | 2020-12-22 | 江苏东成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 无刷外转子电机 |
CN114448173A (zh) | 2020-10-30 | 2022-05-06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自冷式马达及其适用的热风循环装置 |
CN112491199A (zh) * | 2020-11-23 | 2021-03-12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外转子电机及烹饪电器 |
CN113067448A (zh) * | 2021-05-12 | 2021-07-02 | 安徽乐普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转子及其成型方法 |
CN114522553B (zh) * | 2022-02-28 | 2024-03-12 | 上海沪析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可以连续工作的无刷电机剪切乳化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292023A (en) * | 1964-09-03 | 1966-12-13 | Garrett Corp | Dynamoelectric machine |
US3482131A (en) * | 1966-09-27 | 1969-12-02 | Garrett Corp | Polyphase alternator winding arrangement |
US4604665A (en) * | 1980-12-05 | 1986-08-05 | Papst-Motoren Gmbh & Co. Kg | Driving mechanism for magnetic hard disc |
DE3324076A1 (de) * | 1983-03-17 | 1984-09-27 | Bosch-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7000 Stuttgart | Geblaese fuer die luftumwaelzung in backoefen |
US5036235A (en) * | 1990-07-25 | 1991-07-30 | Xerox Corporation | Brushless DC motor having a stable hydrodynamic bearing system |
US5144175A (en) * | 1991-05-15 | 1992-09-01 | Siemens Energy & Automation, Inc. | Cooling fan for electric motors |
JP2515635B2 (ja) | 1991-06-25 | 1996-07-10 |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 船内積付図自動作成システム |
AU653291B2 (en) * | 1992-06-01 | 1994-09-2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Heating cooking device |
JP2828587B2 (ja) * | 1993-12-28 | 1998-11-2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の冷却用ファン |
JPH07245925A (ja) * | 1994-03-01 | 1995-09-1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
US5654598A (en) * | 1995-12-14 | 1997-08-05 | Siemens Electric Limited | Brushless motor with inside mounted single bearing |
JP3544301B2 (ja) * | 1998-05-13 | 2004-07-21 | アスモ株式会社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
US5990467A (en) * | 1998-05-13 | 1999-11-2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icrowave oven having improved structure for fixing a blower |
JP3906572B2 (ja) * | 1998-07-31 | 2007-04-18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自冷ファン付きモータ |
IT1308475B1 (it) * | 1999-05-07 | 2001-12-17 | Gate Spa | Motoventilatore, particolarmente per uno scambiatore di calore di unautoveicolo |
US6208052B1 (en) * | 1999-08-18 | 2001-03-27 | Siemens Canada Limited | Cooling module for an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engine |
JP3954821B2 (ja) * | 2001-09-03 | 2007-08-08 | 建準電機工業股▲分▼有限公司 | 放熱器の構造 |
KR100896263B1 (ko) * | 2003-01-03 | 2009-05-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팬 모터 및 이 팬 모터를 구비한 전자렌지 |
CN2682725Y (zh) | 2003-09-30 | 2005-03-02 | 泰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马达散热扇叶构造 |
US7616440B2 (en) * | 2004-04-19 | 2009-11-10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Fan unit and methods of forming same |
US20070152521A1 (en) * | 2004-06-24 | 2007-07-05 | Lg Electronics, Inc | Motor of washing machine |
EP1621773B1 (de) * | 2004-07-30 | 2013-04-17 |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G, Würzburg | Kühlgebläse mit Elektromotor |
US7061155B1 (en) * | 2005-01-04 | 2006-06-13 | Asia Vital Component Co., Ltd. | Rotor device capable of dissipating heat and resisting foreign objects |
US8058762B2 (en) * | 2005-01-19 | 2011-11-15 | Daikin Industries, Ltd. | Rotor, axial gap type motor, method of driving motor, and compressor |
US7218515B2 (en) * | 2005-05-19 | 2007-05-15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Cooling fan with external circuit board |
WO2007100620A1 (en) * | 2006-02-22 | 2007-09-07 | Magnetic Applications Inc. | Compact high power alternator |
TWI327457B (en) * | 2006-03-03 | 2010-07-11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Fan, motor and impeller thereof |
JP5064992B2 (ja) * | 2007-12-13 | 2012-10-31 | アスモ株式会社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KR101929775B1 (ko) * | 2010-02-02 | 2018-12-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세탁장치 |
DE102010012392A1 (de) * | 2010-03-22 | 2011-09-22 | Ebm-Papst Mulfingen Gmbh & Co. Kg | Ventilator |
US8760017B2 (en) * | 2010-07-05 | 2014-06-24 | Hanning Elektro-Werke Gmbh & Co. Kg | Electric machine |
CN201779744U (zh) * | 2010-07-06 | 2011-03-30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微波炉 |
US9022754B2 (en) * | 2012-01-04 | 2015-05-05 |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 Fan impeller structure |
CN102594023B (zh) * | 2012-01-17 | 2015-03-11 | 东莞永立电机有限公司 | 自散热电机 |
JP5622777B2 (ja) * | 2012-03-23 | 2014-11-12 | シナノケンシ株式会社 | 圧縮機又は真空機 |
CN202725665U (zh) | 2012-09-05 | 2013-02-13 | 温州天迪铝业有限公司 | 一种铝型材成型模具的加热保温装置 |
JP2014180164A (ja) * | 2013-03-15 | 2014-09-25 | Nippon Densan Corp | Dc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
US9537373B2 (en) * | 2013-05-16 | 2017-01-03 | Remy Technologies, L.L.C. | Alternator fan |
-
2013
- 2013-03-15 JP JP2013053435A patent/JP2014180164A/ja active Pending
-
2014
- 2014-03-06 US US14/199,214 patent/US9800116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3-07 CN CN201410082123.4A patent/CN104052226B/zh active Active
- 2014-03-07 CN CN201420101801.2U patent/CN20381363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03-14 EP EP14159891.2A patent/EP2779365B1/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52226A (zh) * | 2013-03-15 | 2014-09-17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直流无刷马达 |
CN110323894A (zh) * | 2018-03-30 | 2019-10-11 | 日本电产伺服有限公司 | 马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779365A3 (en) | 2017-11-08 |
CN104052226A (zh) | 2014-09-17 |
JP2014180164A (ja) | 2014-09-25 |
CN104052226B (zh) | 2017-08-15 |
EP2779365A2 (en) | 2014-09-17 |
EP2779365B1 (en) | 2020-03-04 |
US9800116B2 (en) | 2017-10-24 |
US20140265739A1 (en) | 2014-09-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813637U (zh) | 直流无刷马达 | |
CN100414120C (zh) | 轴流风扇电机和冷却装置 | |
US8568110B2 (en) | Blower fa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02817870B (zh) | 散热风扇 | |
US9800117B2 (en) | Self-cooled motor | |
KR101714477B1 (ko) | 무인항공로봇의 동력원용 유선형 블레이드를 가지는 외전형 모터 | |
CN105337449A (zh) | 直流永磁无刷电机 | |
CN109075636B (zh) | 混合式转子模块的冷却 | |
CN105449890A (zh) | 马达 | |
US20140145528A1 (en) | Axial flux electrical machines | |
CN103765732A (zh) | 电动机 | |
CN104823359A (zh) | 具有多个电机的发电机 | |
CN100533341C (zh) | 泵 | |
CN106663992A (zh) | 电机 | |
JP2017085830A (ja) | 回転電機 | |
CN108700091B (zh) | 风扇装置 | |
KR101407999B1 (ko) | 차량용 모터 냉각장치 | |
JP6629626B2 (ja) | 熱交換器 | |
KR101408000B1 (ko) | 차량용 모터발열 냉각장치 | |
JP2009203837A (ja) | 遠心ファン | |
CN203114668U (zh) | 微型散热风扇及其线圈基板 | |
JP2018119751A (ja) | 熱交換器 | |
CN105736419B (zh) | 风扇 | |
CN110556948B (zh) | 旋转电机的转子及其制造方法和旋转电机 | |
JP5978800B2 (ja) |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の冷却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