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11833U - 光学扩散膜 - Google Patents
光学扩散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811833U CN203811833U CN201420205047.7U CN201420205047U CN203811833U CN 203811833 U CN203811833 U CN 203811833U CN 201420205047 U CN201420205047 U CN 201420205047U CN 203811833 U CN203811833 U CN 2038118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n layer
- polyacrylic resin
- astigmatic
- optical diffusion
- diame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光学扩散膜,包括聚乙烯基材层,此聚乙烯基材层上表面依次涂覆有第一聚丙烯酸树脂层、第二聚丙烯酸树脂层,所述聚乙烯基材层下表面涂覆有第三聚丙烯酸树脂层,所述第一聚丙烯酸树脂层内嵌入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散光颗粒,所述第二聚丙烯酸树脂层内嵌入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散光颗粒,所述第三聚丙烯酸树脂层内嵌入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三散光颗粒,所述第二散光颗粒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散光颗粒的直径,所述聚乙烯基材层与第三聚丙烯酸树脂层接触的表面具有若干凸起部。本实用新型光扩散膜具有雾度高、光线透过率适中且雾度和光线透过率稳定性好,制备过程中减少使用溶剂,具有更高的亮度和光学均匀度,同时制造工艺简单、环保、价格便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扩散膜。
背景技术
扩散膜是一种可以将点、线光源转换成线、面光源具备光扩散功能的薄膜。当光线在经过扩散层时,光线就会发生许多折射、反射及散射的现象,如此便造成了光学扩散的效果,属于光学薄膜,扩散膜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LED灯等领域。
现有但扩散光线的效果则不尽理想,有可能造成最终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质量不佳。随LCD产品分辨率规格的提高,对于背光模块的光线扩散均匀度的要求亦随之提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使光线均匀扩散的更佳的光学扩散膜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扩散膜,此光学扩散膜,其光扩散膜具有雾度高、光线透过率适中且雾度和光线透过率稳定性好,制备过程中减少使用溶剂,具有更高的亮度和光学均匀度,同时制造工艺简单、环保、价格便宜,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极大市场价值。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学扩散膜,包括聚乙烯基材层,此聚乙烯基材层上表面依次涂覆有第一聚丙烯酸树脂层、第二聚丙烯酸树脂层,所述聚乙烯基材层下表面涂覆有第三聚丙烯酸树脂层,所述第一聚丙烯酸树脂层内嵌入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散光颗粒,所述第二聚丙烯酸树脂层内嵌入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散光颗粒,所述第三聚丙烯酸树脂层内嵌入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三散光颗粒,所述第二散光颗粒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散光颗粒的直径,所述聚乙烯基材层与第三聚丙烯酸树脂层接触的表面具有若干凸起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散光颗粒的直径小于第二散光颗粒的直径且大于第一散光颗粒的直径。
2.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散光颗粒的直径为20~40μm,所述第一散光颗粒的直径为0.2~1μm,所述第三散光颗粒的直径为2~5μm。
3.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聚丙烯酸树脂层、第二聚丙烯酸树脂层的总厚度为200~500μ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光学扩散膜,其第三聚丙烯酸树脂层内嵌入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三散光颗粒,所述第二散光颗粒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散光颗粒的直径,所述聚乙烯基材层与第三聚丙烯酸树脂层接触的表面具有若干凸起部,光扩散膜具有雾度高、光线透过率适中且雾度和光线透过率稳定性好,制备过程中减少使用溶剂,具有更高的亮度和光学均匀度,同时制造工艺简单、环保、价格便宜,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极大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学扩散膜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聚乙烯基材层;2、第一聚丙烯酸树脂层;3、第二聚丙烯酸树脂层;4、第三聚丙烯酸树脂层;5、第一散光颗粒;6、第二散光颗粒;7、第三散光颗粒;8、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一种光学扩散膜,包括聚乙烯基材层1,此聚乙烯基材层1上表面依次涂覆有第一聚丙烯酸树脂层2、第二聚丙烯酸树脂层3,所述聚乙烯基材层1下表面涂覆有第三聚丙烯酸树脂层4,所述第一聚丙烯酸树脂层2内嵌入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散光颗粒5,所述第二聚丙烯酸树脂层3内嵌入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散光颗粒6,所述第三聚丙烯酸树脂层4内嵌入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三散光颗粒7,所述第二散光颗粒6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散光颗粒5的直径,所述聚乙烯基材层1与第三聚丙烯酸树脂层4接触的表面具有若干凸起部8。
上述第一聚丙烯酸树脂层2、第二聚丙烯酸树脂层3的总厚度为250μm。
实施例2:一种光学扩散膜,包括聚乙烯基材层1,此聚乙烯基材层1上表面依次涂覆有第一聚丙烯酸树脂层2、第二聚丙烯酸树脂层3,所述聚乙烯基材层1下表面涂覆有第三聚丙烯酸树脂层4,所述第一聚丙烯酸树脂层2内嵌入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散光颗粒5,所述第二聚丙烯酸树脂层3内嵌入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散光颗粒6,所述第三聚丙烯酸树脂层4内嵌入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三散光颗粒7,所述第二散光颗粒6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散光颗粒5的直径,所述聚乙烯基材层1与第三聚丙烯酸树脂层4接触的表面具有若干凸起部8。
上述第三散光颗粒7的直径小于第二散光颗粒6的直径且大于第一散光颗粒5的直径;上述第二散光颗粒6的直径为25μm,所述第一散光颗粒5的直径为0.6μm,所述第三散光颗粒7的直径为3μm。
上述第一聚丙烯酸树脂层2、第二聚丙烯酸树脂层3的总厚度为350μm。
采用上述光学扩散膜时,其具有雾度高、光线透过率适中且雾度和光线透过率稳定性好,制备过程中减少使用溶剂,具有更高的亮度和光学均匀度,同时制造工艺简单、环保、价格便宜,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极大市场价值。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光学扩散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乙烯基材层(1),此聚乙烯基材层(1)上表面依次涂覆有第一聚丙烯酸树脂层(2)、第二聚丙烯酸树脂层(3),所述聚乙烯基材层(1)下表面涂覆有第三聚丙烯酸树脂层(4),所述第一聚丙烯酸树脂层(2)内嵌入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散光颗粒(5),所述第二聚丙烯酸树脂层(3)内嵌入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散光颗粒(6),所述第三聚丙烯酸树脂层(4)内嵌入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三散光颗粒(7),所述第二散光颗粒(6)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散光颗粒(5)的直径,所述聚乙烯基材层(1)与第三聚丙烯酸树脂层(4)接触的表面具有若干凸起部(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散光颗粒(7)的直径小于第二散光颗粒(6)的直径且大于第一散光颗粒(5)的直径。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光颗粒(6)的直径为20~40μm,所述第一散光颗粒(5)的直径为0.2~1μm,所述第三散光颗粒(7)的直径为2~5μm。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丙烯酸树脂层(2)、第二聚丙烯酸树脂层(3)的总厚度为200~500μ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05047.7U CN203811833U (zh) | 2014-04-24 | 2014-04-24 | 光学扩散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05047.7U CN203811833U (zh) | 2014-04-24 | 2014-04-24 | 光学扩散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11833U true CN203811833U (zh) | 2014-09-03 |
Family
ID=51450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20504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11833U (zh) | 2014-04-24 | 2014-04-24 | 光学扩散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811833U (zh) |
-
2014
- 2014-04-24 CN CN201420205047.7U patent/CN20381183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45012B (zh) | 一种增亮型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2904046U (zh) | 一种光学扩散膜片 | |
CN104199575B (zh) |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4614786A (zh) | 具有抑制蓝光功能的光学膜 | |
CN203930102U (zh) | 一种光学膜片及使用该光学膜片的背光模组 | |
CN103293576A (zh) | 具有集光、光扩散及光反射功能的扩散板 | |
CN106908873A (zh) | 一种高雾度高透过率扩散膜的制备方法 | |
CN203811832U (zh) | 高透光率光学扩散膜 | |
CN203811833U (zh) | 光学扩散膜 | |
CN103676303B (zh) | 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CN203025361U (zh) | 一种液晶显示器用防眩膜 | |
CN202486473U (zh) | 一种液晶光阀 | |
CN210005728U (zh) | 一种隐藏式导光膜 | |
CN203811834U (zh) | 抗刮伤增亮膜 | |
CN206818900U (zh) | 一种高透过率高雾度光学扩散膜 | |
CN203919905U (zh) | 一种双面粘贴硬屏保护膜 | |
CN205210327U (zh) | 一种抗刮抗静电的光学扩散膜 | |
CN202975374U (zh) | 一种抗眩膜片 | |
CN202794583U (zh) | 棱镜柱呈不规则排列的增亮膜 | |
CN204385122U (zh) | 一种pu保护膜 | |
CN204695271U (zh) | 一种透明导电层合板体 | |
CN203405593U (zh) | 倾斜式led导光板 | |
CN202748489U (zh) | 一种光扩散膜 | |
CN204028527U (zh) | 一种高透过率的节能va液晶显示屏 | |
CN104991296A (zh) | 一种波浪型自修复增亮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