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07619U - 长纤维并条机 - Google Patents
长纤维并条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807619U CN203807619U CN201420188672.5U CN201420188672U CN203807619U CN 203807619 U CN203807619 U CN 203807619U CN 201420188672 U CN201420188672 U CN 201420188672U CN 203807619 U CN203807619 U CN 2038076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transmission device
- driven
- drawing frame
-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8000012681 fiber dra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9000010985 leath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10000002268 wool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994 synthetic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60 car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纤维并条机,其依托现有棉纺并条机整机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通过在车头传动装置和车尾传动装置上分别增加一套皮带轮传动机构和一套齿轮箱传动机构,可以有效增大第一罗拉与第二罗拉之间的中心轴距,满足纺纤维长度较长的毛或其他毛型纤维的需要,且由于第三罗拉采用皮带轮传动机构进行驱动,一方面可增大第二罗拉与第三罗拉之间的中心轴距;另一方面还可以十分方便地实现第二罗拉与第三罗拉之间的中心轴距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用电省和较高的纺速,并可大幅提升纤维并条处理的均匀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尤其涉及一种长纤维并条机。
背景技术
并条机由喂入部分、牵伸部分、成条部分和清洁装置等部分组成,是一种把若干根梳理或精梳后的纤维条加工成为具有一定品质要求的纤维条的纺纱机器,其作用是改善纤维条子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其长片段均匀度,同时降低重量不匀率,使纤维条子中的纤维伸直平行,减少弯钩,使细度符合规定,使不同种类或不同品质的原料混和均匀,达到规定的混和比。
目前的棉纺并条机能适合纺的纤维长度理论值在22-76mm之间,实际上,其适纺的纤维长度为35-40mm,最大长度一般均小于60mm。也就是说,这种并条机不能处理纤维长度较长的毛纤维或人毛型纤维。原因在于:1、受其罗拉间距的制约,这种并条机的罗拉之间的隔距较小(最大隔距仅42mm×46mm),而毛纺纤维长度较长(51-102mm),所以无法将毛纺纤维完全理顺至规整,无法进行有效牵伸;而且,毛纺纤维每米的克重又大,这种棉纺并条机圈条部分斜管的直径小,对长纤维无法进行有效牵伸,因而不适合纺克重大的长纤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用电更省的高纺速长纤维并条机,其依托现有棉纺并条机整机进行相应的结构改造,以使其适合纺纤维长度长、克重大的毛纤维和/或人造毛型纤维。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长纤维并条机,包括车头传动装置、车尾传动装置、皮辊加压装置和清洁装置,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罗拉、第二罗拉和第三罗拉;其中,
清洁装置布置在并条机主机的最上方;
车头传动装置由电机驱动;
车尾传动装置通过传动轴与车头传动装置相连接,由车头传动装置传递动力进行驱动;
上述车头传动装置和车尾传动装置均为多级齿轮的齿轮箱结构;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个多级皮带轮传动机构,所述多级皮带轮传动机构包括有多个皮带轮;
所述第一罗拉一端与车头传动装置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带座轴承成可转动连接,由车头传动装置驱动;
所述第二罗拉一端与车尾传动装置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带座轴承成可转动连接,由车尾传动装置驱动;
所述皮带轮传动机构的主动轮通过传动轴与车头传动装置连接,由车头传动装置驱动;
所述多级皮带轮传动机构由并列的两组皮带轮组成,第一组皮带轮的主动轮通过传动轴与车头传动装置连接,第一组皮带轮的被动轮通过连接轴与第二组皮带轮的主动轮连接;
所述第二组皮带轮包括两个被动轮,分别为第一被动轮、第二被动轮;所述第一被动轮作为所述第二被动轮的主动轮将来自第二组皮带轮的主动轮的动力传递给第二被动轮;
所述第三罗拉一端与所述第一被动轮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带座轴承成可转动连接,由所述第一被动轮驱动。
上述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
1、可以有效增大第一罗拉与第二罗拉之间的中心轴距,充分满足纺纤维长度较长的毛或其他毛型纤维的需要。
2、由于第三罗拉采用皮带轮传动机构进行驱动,第二罗拉与第三罗拉之间的中心轴距可以摆脱受车头传动机构的齿轮箱中齿轮之间中心距无法调节的制约,一方面,通过皮带轮的原始安装,即可增大第二罗拉与第三罗拉之间的中心轴距;另一方面,皮带轮安装到位后,还可以通过调节皮带轮主动轮与被动轮之间的距离,并相应调整皮带的长度,十分方便地实现第二罗拉与第三罗拉之间的中心轴距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进一步保证纺纤维长度较长的毛或其他人造纤维的需要,大幅提升纤维并条处理的均匀度。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清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罗拉、第二罗拉和第三罗拉的上方,并将所述第一罗拉、第二罗拉和第三罗拉的上部空间整体无死角罩住;
所述清洁装置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清除所述第一罗拉、第二罗拉和第三罗拉表面上,以及所述皮辊加压装置的皮辊表面上的飞花和尘屑的清洁绒带;
所述第二被动轮通过连接轴与所述清洁装置的驱动装置连接,并将动力输入到该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为包括有多个齿轮的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末端齿轮通过上清洁传动轴与所述清洁装置连接,以驱动该清洁装置。
该优选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本机仅仅使用一台电机(车头传动装置由电机驱动)即可实现通过驱动第一罗拉、第二罗拉、第三罗拉和清洁装置同时进行工作,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并条机,一方面,可以保证设备的各个部分运转的同步性,从而有利于纤维并条处理的质量和清洁处理效果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大幅减少电机配台的数量。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不存在多个电机同步性的难题,因而可以十分方便的提高并条机的车速,从而提高并条机的产量。进一步优选,上述皮辊加压装置包括有四个皮辊,其中两个皮辊设置在所述第一罗拉的上方,另外两个皮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罗拉和第三罗拉的上方,每个皮辊的长度均等于与其对应的罗拉长度。
该优选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可以有效保证长纤维纤维条的梳理整齐并充分混合、牵伸均匀,并有利于在皮辊挤压纤维条过程中消除挤压的死角。
进一步优选,上述述第一罗拉与第二罗拉之间的距离为92mm;第二罗拉与第三罗拉相互之间的距离最小为112mm。
进一步优选,长纤维并条机还包括有圈条部件,所述圈条部件布置在并条机主机的一侧,所述圈条部件的斜管内径大于等于45mm。圈条部件的斜管内径大于等于45mm。
上述两个优选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第一罗拉与第二罗拉之间的距离为92mm;第二罗拉与第三罗拉相互之间的距离最小为112mm,可以保证并条机处理纤维长度较长的各种毛纤维或者毛型人造纤维;圈条部件的斜管内径大于等于45mm,一方面可以适应上述纤维并条处理的需要,另一方面,斜管内径加大至45mm以上,生产统计表面,最有利于粗纤维条出条的顺畅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长纤维并条机,其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罗拉隔距最小为92mm×112mm,可纺的纤维长度达到58-158mm,适合直接纺长毛纤维和化纤长纤维;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棉纺并条机的基础上,经过简单的改造,即可实现毛纺并条处理,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毛纺设备,可以缩短工艺流程,而且本实用新型的长纤维并条机出条最高速度可达500米/分,相对现有技术的毛纺设备100米/分左右的出条速度,大幅提升了并条机单位时间的处理能力,并且,劳动效率更高、用电更省;而且,本实用新型的长纤维并条机,一机即可实现现有技术的FB412、FB432和FB442三种毛纺设备共同才能完成的功能。
2、将牵伸罗拉和牵伸胶辊外径加大,同时改变速比,使毛条得到了更好的牵伸和充分的混合,隔距由原来的42mm×46mm变为92mm×112mm。
3、将圈条部件的斜管内径加大,给粗毛条出条流畅提供了便利。
4、皮辊加压装置在原来的基础上加长60mm,这样使加压滑块有了充分的调整空间,有利于保证加压点的准确性。
5、上清洁装置在原来的基础上加长了60mm,同时清洁绒带加长了120mm,这样在工作过程中能清洁的更干净,更容易除去杂质,得到干净的毛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长纤维并条机的传动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长纤维并条机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清洁装置与各罗拉和各皮辊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3为本实用新型长纤维并条机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清洁装置的工作原理);
图4为本实用新型长纤维并条机的圈条部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长纤维并条机,包括车头传动装置1、车尾传动装置2、皮辊加压装置、清洁装置41,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罗拉9、第二罗拉8和第三罗拉7;其中,
清洁装置41布置在并条机主机的最上方;
车头传动装置1由电机3驱动;
车尾传动装置2通过传动轴6与车头传动装置1相连接,由车头传动装置1传递动力进行驱动;
车头传动装置1和车尾传动装置2均为多级齿轮的齿轮箱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并条机还包括有一个多级皮带轮传动机构4,该多级皮带轮传动机构4包括有多个皮带轮61、62、63、64和65;
上述第一罗拉9一端与车头传动装置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带座轴承12成可转动连接,由车头传动装置1驱动;
上述第二罗拉8一端与车尾传动装置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带座轴承13成可转动连接,由车尾传动装置2驱动;
上述皮带轮传动机构4的主动轮61通过传动轴71与车头传动装置1连接,由车头传动装置1驱动;
上述多级皮带轮传动机构4由并列的两组皮带轮组成,第一组皮带轮的主动轮61通过传动轴71与车头传动装置1连接,第一组皮带轮的被动轮62通过连接轴72与第二组皮带轮的主动轮63连接;
上述第二组皮带轮包括两个被动轮,分别为第一被动轮64、第二被动轮65;上述第一被动轮64作为上述第二被动轮65的主动轮将来自第二组皮带轮的主动轮63的动力传递给第二被动轮65;
上述第三罗拉7一端与上述第一被动轮64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带座轴承14成可转动连接,由上述第一被动轮64驱动。
上述清洁装置41设置在第一罗拉9、第二罗拉8和第三罗拉7的上方,并将第一罗拉9、第二罗拉8和第三罗拉7的上部空间整体无死角罩住;
上述清洁装置41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清除上述第一罗拉9、第二罗拉8和第三罗拉7表面上,以及上述皮辊加压装置的皮辊21、22、23和24表面上的飞花和尘屑的清洁绒带31;
上述第二被动轮65通过连接轴10与上述清洁装置41的驱动装置5连接,并将动力输入到该驱动装置5;
上述驱动装置5为包括有多个齿轮的齿轮箱;上述齿轮箱的末端齿轮通过上清洁传动轴11与上述清洁装置41连接,以驱动该清洁装置41。
本实用新型的长纤维并条机,皮辊加压装置包括有四个皮辊21、22、23和24,其中两个皮辊23和24设置在第一罗拉9的上方,另外两个皮辊21、22分别设置第二罗拉8和第三罗拉7的上方,上述四个皮辊21、22、23和24每个皮辊的长度均等于与其对应的罗拉长度。
上述第一罗拉9与第二罗拉8之间的最小距离为92mm,第二罗拉8与第三罗拉7之间的最小距离最小为112mm。(即,三个罗拉之间的隔距最小为92mm×112mm)。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长纤维并条机还包括有圈条部件50,所述圈条部件50布置在并条机主机的一侧,所述圈条部件的斜管51内径大于等于45mm。
补充说明:长纤维并条机进行纤维并条处理时,纤维条依次由皮辊23,24挤压在第一罗拉9表面上,第一罗拉9转动带动纤维条向前,再由皮辊22将其挤压在第二罗拉8表面上,第二罗拉8转动带动纤维条继续向前,再通过皮辊21将纤维条挤压在第三罗拉7上,通过第三罗拉7转动带动直至将纤维条输送至圈条部件,纤维条经过圈条部件的斜管51之后,进入下一道工序。在上述多级挤压、输送过程中纤维条被梳理整齐并充分混合均匀。
Claims (5)
1.一种长纤维并条机,包括车头传动装置、车尾传动装置、皮辊加压装置和清洁装置,以及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罗拉、第二罗拉和第三罗拉;其中,
清洁装置布置在并条机主机的最上方;
车头传动装置由电机驱动;
车尾传动装置通过传动轴与车头传动装置相连接,由车头传动装置传递动力进行驱动;
上述车头传动装置和车尾传动装置均为多级齿轮的齿轮箱结构;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个多级皮带轮传动机构,所述多级皮带轮传动机构包括有多个皮带轮;
所述第一罗拉一端与车头传动装置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带座轴承成可转动连接,由车头传动装置驱动;
所述第二罗拉一端与车尾传动装置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带座轴承成可转动连接,由车尾传动装置驱动;
所述皮带轮传动机构的主动轮通过传动轴与车头传动装置连接,由车头传动装置驱动;
所述多级皮带轮传动机构由并列的两组皮带轮组成,第一组皮带轮的主动轮通过传动轴与车头传动装置连接,第一组皮带轮的被动轮通过连接轴与第二组皮带轮的主动轮连接;
所述第二组皮带轮包括两个被动轮,分别为第一被动轮、第二被动轮;所述第一被动轮作为所述第二被动轮的主动轮将来自第二组皮带轮的主动轮的动力传递给第二被动轮;
所述第三罗拉一端与所述第一被动轮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带座轴承成可转动连接,由所述第一被动轮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纤维并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罗拉、第二罗拉和第三罗拉的上方,并将所述第一罗拉、第二罗拉和第三罗拉的上部空间整体无死角罩住;
所述清洁装置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清除所述第一罗拉、第二罗拉和第三罗拉表面上,以及所述皮辊加压装置的皮辊表面上的飞花和尘屑的清洁绒带;
所述第二被动轮通过连接轴与所述清洁装置的驱动装置连接,并将动力输入到该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为包括有多个齿轮的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末端齿轮通过上清洁传动轴与所述清洁装置连接,以驱动该清洁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纤维并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辊加压装置包括有四个皮辊,其中两个皮辊设置在所述第一罗拉的上方,另外两个皮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罗拉和第三罗拉的上方,每个皮辊的长度均等于与其对应的罗拉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纤维并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罗拉与第二罗拉之间的最小距离为92mm,第二罗拉与第三罗拉之间的最小距离最小为1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纤维并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圈条部件,所述圈条部件布置在并条机主机的一侧,所述圈条部件的斜管内径大于等于45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88672.5U CN203807619U (zh) | 2014-04-17 | 2014-04-17 | 长纤维并条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88672.5U CN203807619U (zh) | 2014-04-17 | 2014-04-17 | 长纤维并条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07619U true CN203807619U (zh) | 2014-09-03 |
Family
ID=51446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188672.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07619U (zh) | 2014-04-17 | 2014-04-17 | 长纤维并条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80761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11690A (zh) * | 2014-04-17 | 2014-07-09 | 青岛海西龙泰机械有限公司 | 长纤维并条机 |
CN114232152A (zh) * | 2021-11-10 | 2022-03-25 | 江苏成华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调节的并条机 |
-
2014
- 2014-04-17 CN CN201420188672.5U patent/CN20380761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11690A (zh) * | 2014-04-17 | 2014-07-09 | 青岛海西龙泰机械有限公司 | 长纤维并条机 |
CN103911690B (zh) * | 2014-04-17 | 2016-03-23 | 青岛海西龙泰机械有限公司 | 长纤维并条机 |
CN114232152A (zh) * | 2021-11-10 | 2022-03-25 | 江苏成华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调节的并条机 |
CN114232152B (zh) * | 2021-11-10 | 2023-08-22 | 江苏成华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调节的并条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807619U (zh) | 长纤维并条机 | |
CN206751978U (zh) | 苎麻牵伸成卷机 | |
CN109706558B (zh) | 棉纤维开松装置 | |
CN101580982B (zh) | 机械式立体紧密纺纱装置 | |
CN114959961A (zh) | 一种混纺纱加工装置 | |
CN212175088U (zh) | 一种用于防霉透气型涤纶dty丝的集束上油装置 | |
CN103911690B (zh) | 长纤维并条机 | |
CN205367320U (zh) | 绕纱机自动上辊装置 | |
CN205205319U (zh) | 一种高效的梳棉机 | |
CN104073925B (zh) | 用于生产高支牦牛绒纱的牦牛绒条梳理工艺及牦牛绒条 | |
CN201433265Y (zh) | 机械式立体紧密纺纱装置 | |
CN210736983U (zh) | 一种气流纺并条机 | |
CN101509162B (zh) | 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 | |
CN109722747B (zh) | 一种四罗拉双区牵伸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 | |
CN210215646U (zh) | 一种双排梳棉机 | |
CN209468544U (zh) | 一种五罗拉牵伸系统及环锭细纱机 | |
CN210104144U (zh) | 梳棉机 | |
CN103060956B (zh) | 梳棉机 | |
CN2701880Y (zh) | 集聚紧密纺装置 | |
CN215251440U (zh) | 一种预梳理并条卷机 | |
CN111979614A (zh) | 一种纺织加工生产用梳理机 | |
CN219059238U (zh) | 一种带有理线调整辊的梳棉机 | |
CN218621236U (zh) | 一种用于生产抗菌复合纱的高效细纱机 | |
CN2841687Y (zh) | 条并卷机 | |
CN204803477U (zh) | 一种带链轮传动装置的粗纱机上清洁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323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