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29421U - 一种污水提升泵站出水管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提升泵站出水管道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29421U CN203729421U CN201420105364.1U CN201420105364U CN203729421U CN 203729421 U CN203729421 U CN 203729421U CN 201420105364 U CN201420105364 U CN 201420105364U CN 203729421 U CN203729421 U CN 2037294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outlet conduit
- pump station
- water outlet
- sewage lif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提升泵站出水管道结构,其特征是:该出水管道结构包括位于污水提升泵站的集水池体池壁上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墙体结构,还包括T型三通管件和出水总管,该三通管件的支管和下端与集水池内的第一潜水泵相连的第一出水管道上端连接,该三通管件的一端和下端与集水池内的第二潜水泵相连的第二出水管道上端连接,该三通管件的另一端与该出水总管的一端水平连接,该出水总管另一端具有水平延伸并穿出该墙体结构的水平延伸管段;还包括水锤消除器,该水锤消除器固定设置在该水平延伸管段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成本更低的优点,可降低污水提升泵站的建设维护成本。还能够减少泵机提升水消耗的电能,取得更佳水锤消除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提升泵站出水管道结构。
背景技术
污水提升泵站是污水处理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提升污水的高程并通过污水提升泵站出水管道结构将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水处理。
目前,现有的污水提升泵站主要包括有集水池和设置在集水池内的多台潜水泵。其中,现有的污水提升泵站的出水管道结构为:由多台潜水泵的出水口分别与一组出水管道相连,各组出水管道上端出水口处的高度不一,具有较多的转弯处。此外,在各组出水管道上还分别装设有水锤消除器,用以消除水锤。但现有污水提升泵站的出水管道结构,在使用时,具有以下不足之处:
1、出水管道中弯头较多,管道走向设计不合理,增大了提升污水所需的能耗,降低了泵站的运行效率。
2、水锤消除器安装在各组出水管道上,不仅增加了设备实用量,加重了污水提升泵站的建设维护成本,同时,也使得各组出水管道上水锤消除器消除水锤效果仍然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泵机提升水消耗的电能、水锤消除效果更佳的污水提升泵站出水管道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提升泵站出水管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出水管道结构包括位于污水提升泵站的集水池体池壁上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墙体结构,还包括一个T型三通管件和出水总管,所述三通管件的支管和下端与集水池内的第一潜水泵相连的第一出水管道上端密封连接,所述三通管件的一端和下端与集水池内的第二潜水泵相连的第二出水管道上端密封连接,所述三通管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总管的一端水平密封连接,所述出水总管另一端具有水平延伸并穿出所述墙体结构的水平延伸管段;还包括水锤消除器,所述水锤消除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延伸管段上。
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提升泵站出水管道结构中,第一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通过T型三通管件连通与出水总管水平连接输出提升污水,这样即最大程度的减少了转弯处,使得管道的走向设计更为合理,促使得潜水泵提升输送污水的阻力更小,可减少泵机提升水消耗的电能。与此同时,将水锤消除器安装在出水总管的水平延伸管段上,避免了各个分支出水管道安装水锤消除器带来的浪费和不理想的水锤消除效果,能够更为有效地消除出水管道中传输时产生的水锤和浪涌发生的不规则水击波震荡,从而消除具有破坏性的冲击波对水锤管道和潜水泵造成的损坏,对泵站中的潜水泵和污水提升管道起到保护作用,也进一步增加了提升污水的可靠稳定性。
作为改进,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提升泵站出水管道结构还包括套筒件,所述套筒件水平贯穿并固定在所述墙体结构上;所述出水总管外直径与所述套筒件的内直径匹配且穿固于所述套筒件。
这样,即能够通过泵站自身的墙体结构,结合水平贯穿并固定在所述墙体结构上套筒件来实现对出水总管的固定,避免出水总管在提升污水时产生的震动,帮助实现泵站更为可靠稳定的运行。
作为改进,所述套筒件位于所述墙体结构两墙面处的外表面上还垂直固定设置有一圈与墙面接触的直角翻边,所述套筒件位于所述墙体结构两墙面之间的外表面上还固定设置有至少一圈向外延伸至墙体结构中的加强片。
这样,通过套筒件上设置有一圈与墙体结构接触的直角翻边,即能够将套筒件更为稳固的固定在墙体结构上。所述套筒件位于所述墙体结构两墙面之间的外表面上还固定设置有至少一圈向外延伸至墙体结构中的加强片,即能够进一步提升套筒件固定在墙体结构的牢固程度,进一步防止出水总管在提升污水时产生的震动。
作为改进,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提升泵站出水管道结构还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延伸管段上并位于所述水锤消除器的进水侧。
这样,安装止回阀后能够避免出水管道中污水倒流。又因污水泵站中的潜水泵在开启或关闭时,会在出水管道中产生较大水锤压力,严重时容易导致管道管路或管道上设备的损坏(尤其对于大口管路或高压管路)。上述改进技术方案实施后,止回阀和水锤消除器共同设置在水平延伸管段上,水流能快速平稳的流经水平延伸管段,故当潜水泵在开启或关闭时,通过止回阀的水锤压力能够快速被水锤消除器消除,对止回阀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提升泵站出水管道结构,具有结构合理、成本更低的优点,可降低污水提升泵站的建设维护成本。还能够减少泵机提升水消耗的电能,取得更佳水锤消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提升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剖视图;
图4为图2中C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种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提升泵站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出水管道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提升泵站,包括由池壁围成的集水池体1、潜水泵,以及与潜水泵连通并用于提升输出污水的出水管道;所述集水池体1的池壁上设置有供污水流入的污水口;所述集水池体1内临近所述污水口处设置有一面隔断墙17,所述隔断墙17与所述污水口所在的池壁围成前池5,与其余池壁围成储水池;所述潜水泵固定设置在所述储水池内;所述储水池的池壁与隔断墙17之间还设置有一面隔墙2,所述隔墙2将储水池分隔为两个水池单元15;其中,每个水池单元15的隔断墙17上部设置有供污水流入的豁口(图中未示出);所述潜水泵为多台,且分别设置于每个水池单元15中。
在上述污水提升泵站的结构中,所述池壁、隔断墙17和隔墙2可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不锈钢结构或砖块结构。所述豁口处可以固定设置有闸门7,该闸门7用于导通或截断从前池5通过豁口流入水池单元15的水流,从而更便于对水流进行控制,利于对水池单元15进行维护。
每个水池单元15中的潜水泵总共为两台,分别为第一潜水泵4和第二潜水泵3;每个水池单元15中的出水管道为两组,分别为第一出水管道18和第二出水管道9;所述第一潜水泵4的出水口与第一出水管道18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潜水泵3的出水口与第二出水管道9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潜水泵4的额定流量大于第二潜水泵3额定流量。
在上述污水提升泵站的结构中,第一潜水泵4和第二潜水泵3额定流量可根据泵站水量统计变化信息来确定,例如,根据平均日流量的最大值来选取第一潜水泵4的额定流量值,平均日流量的最小值来选取第二潜水泵3的额定流量值,这样一来,即可使得每个水池单元15中的第一潜水泵4和第二潜水泵3尽量处于其额定流量值上下运行,促使潜水泵处于更佳的工作状态,避免了因能耗过高造成潜水泵中电机的烧毁,增加了潜水泵运行的可靠性。与此同时,因潜水泵的额定流量与实际运行时较为匹配,故不会频繁启动潜水泵,利于潜水泵的长期正常工作使用。可见,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污水提升泵站能处于最优的节能可靠地运行状态。对于提升水泵的扬程可根据本领域的相关设计技术规范来选取即可。
所述集水池体1整体呈圆筒形结构;所述隔墙2与所述隔断墙17垂直相连,且位于所述隔断墙17长度方向的中垂线上。
上述污水提升泵站还包括出水管道结构,污水提升泵站所述出水管道结构包括位于污水提升泵站的集水池体池壁上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墙体结构,还包括一个T型三通管件和出水总管14,所述三通管件的支管和下端与集水池内的第一潜水泵4相连的第一出水管道18上端密封连接,所述三通管件的一端和下端与集水池内的第二潜水泵3相连的第二出水管道9上端密封连接,所述三通管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总管14的一端水平密封连接,所述出水总管14另一端具有水平延伸并穿出所述墙体结构的水平延伸管段;还包括水锤消除器11,所述水锤消除器11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延伸管段上。上述出水管道结构即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提升泵站出水管道结构。
在上述污水提升泵站的结构中,优选所述第一潜水泵4和第二潜水泵3间隔错位设置,所述第一潜水泵4较于所述第二潜水泵3远离所述隔断墙17。实施上述优选技术方案后,可避免第一潜水泵4和第二潜水泵3在共同开启运行时因相互之间距离过紧,产生紊乱的水流和较大的水流波动力进而对第一潜水泵4和第二潜水泵3造成的破坏性影响,故能够帮助潜水泵稳定高效的运行。
上述污水提升泵站还包括套筒件16,所述套筒件16贯穿并固定在所述墙体结构上,所述出水总管14外直径与所述套筒件16的内直径匹配且穿固于所述套筒件16。
所述套筒件16位于所述墙体结构两墙面处的外表面上还垂直固定设置有一圈与墙面接触的直角翻边,所述套筒件16位于所述墙体结构两墙面之间的外表面上还固定设置有至少一圈向外延伸至墙体结构中的加强片。
上述污水提升泵站还包括止回阀10,所述止回阀10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延伸管段上并位于所述水锤消除器11的进水侧。
在上述污水提升泵站的结构中,还可在水平延伸管段上并位于所述水锤消除器11的出水侧设置电磁流量计,通过电磁流量计来统计泵站提升的污水量,更好的帮助泵站和污水处理厂进行日常运行的数据分析,进而可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来更好地维护或调整泵站的运行状态。
所述泵站墙体结构顶部还设置有屋顶;所述墙体结构上还设置有用于进入所述泵站内的门孔,所述泵站内位于所述隔断墙17和隔墙2上方还固定设置有工作平台;所述墙体结构上部还横向设置有电动葫芦装置12。
所述前池5底部还设置有由所述污水口所在的池壁往所述隔断墙17方向倾斜向下的斜坡;在每个水池单元15的隔断墙17底部还设置有引流孔6;还包括用于导通或关闭所述引流孔6的启闭装置,所述启闭装置的启闭部设置在所述引流孔6处,所述启闭装置的控制部8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上。例如,上述启闭装置的启闭部可采用一个阀门,控制部8为用于控制阀门的控制电机的控制器,所述控制电机与阀门通过连杆来连接控制。
在上述污水提升泵站的结构中,所述斜坡的最低处与所述引流孔6的底部相交。这样一来,可在导通引流孔6时,斜坡上的淤泥能够直接滑入水池单元15中,方便对其进行清理的同时,也提升了清淤速度。
上述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提升泵站,使用时,首先,污水从污水口流入到前池5中进行汇聚,当汇聚的污水水面高于隔墙2上豁口的高度时,污水则流进水池单元15中,待水池单元15水面持续上升至一定高度后即可开启水池单元15内的潜水泵提升污水。当某个水池单元15内需要清理淤泥或检修潜水泵,只需将该水池单元15的豁口堵住后,前池5的污水可流入另一水池单元15内进行提升,这样一来即能使得本具体实施方式污水提升泵站在需要清理淤泥或检修潜水泵时实现连续运行,帮助提高了污水提升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的生产稳定性。
其中,第一出水管道18和第二出水管道9竖直向上延伸后通过T型三通管件连通与出水总管14水平连接输出提升污水,这样即最大程度的减少了转弯处,使得管道的走向设计更为合理,促使得潜水泵提升输送污水的阻力更小,可减少泵机提升水消耗的电能。与此同时,将水锤消除器11安装在出水总管14的水平延伸管段上,避免了各个分支出水管道安装水锤消除器11带来的浪费和不理想的水锤消除效果,能够更为有效地消除出水管道中传输时产生的水锤和浪涌发生的不规则水击波震荡,从而消除具有破坏性的冲击波对水锤管道和潜水泵造成的损坏,对泵站中的潜水泵和污水提升管道起到保护作用,也进一步增加了提升污水的可靠稳定性。
Claims (4)
1.一种污水提升泵站出水管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出水管道结构包括位于污水提升泵站的集水池体池壁上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墙体结构,还包括一个T型三通管件和出水总管,所述三通管件的支管和下端与集水池内的第一潜水泵相连的第一出水管道上端密封连接,所述三通管件的一端和下端与集水池内的第二潜水泵相连的第二出水管道上端密封连接,所述三通管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总管的一端水平密封连接,所述出水总管另一端具有水平延伸并穿出所述墙体结构的水平延伸管段;还包括水锤消除器,所述水锤消除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延伸管段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提升泵站出水管道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套筒件,所述套筒件水平贯穿并固定在所述墙体结构上;所述出水总管外直径与所述套筒件的内直径匹配且穿固于所述套筒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提升泵站出水管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套筒件位于所述墙体结构两墙面处的外表面上还垂直固定设置有一圈与墙面接触的直角翻边,所述套筒件位于所述墙体结构两墙面之间的外表面上还固定设置有至少一圈向外延伸至墙体结构中的加强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污水提升泵站出水管道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延伸管段上并位于所述水锤消除器的进水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05364.1U CN203729421U (zh) | 2014-03-10 | 2014-03-10 | 一种污水提升泵站出水管道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05364.1U CN203729421U (zh) | 2014-03-10 | 2014-03-10 | 一种污水提升泵站出水管道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29421U true CN203729421U (zh) | 2014-07-23 |
Family
ID=51199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10536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29421U (zh) | 2014-03-10 | 2014-03-10 | 一种污水提升泵站出水管道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2942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46531A (zh) * | 2015-04-22 | 2015-07-01 | 谢志树 | 一种不锈钢复合钢制综合管廊 |
-
2014
- 2014-03-10 CN CN201420105364.1U patent/CN20372942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46531A (zh) * | 2015-04-22 | 2015-07-01 | 谢志树 | 一种不锈钢复合钢制综合管廊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30183A (zh) | 一种厨房用污水分离装置 | |
CN201343463Y (zh) | 一种浮筒式新型滗水器 | |
CN203417500U (zh) | 一种悬挂式中心传动刮泥机 | |
CN105401651A (zh) | 一种双筒式一体化泵站 | |
CN203716279U (zh) | 一种污水提升泵站 | |
CN203729421U (zh) | 一种污水提升泵站出水管道结构 | |
CN205019779U (zh) | 分层浓缩装置 | |
CN102886163A (zh) | 一种脉冲式气提排泥装置 | |
CN201722207U (zh) | 一种污水处理布水器 | |
CN205935150U (zh) | 雨水管组件 | |
CN204616602U (zh) | 一种储水竖井灌溉装置 | |
CN211419615U (zh) | 地埋式污水处理厂防溢及防淹自动控制系统 | |
CN203451267U (zh) | 供暖系统管道杂质沉降装置 | |
CN211690688U (zh) | 防淤积地沟槽装置 | |
CN203729376U (zh) | 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取水管井结构 | |
CN201713934U (zh) | 一种溢流虹吸自动排污装置 | |
CN201953665U (zh) | 一种增加水泵吸程的装置 | |
CN203694683U (zh) | 一种旋流砂水分离系统 | |
CN206616043U (zh) | 一种厨房用污水分离装置 | |
CN205223996U (zh) | 一种尾矿库内浮船式柔性软管自供水和排水装置 | |
CN203755389U (zh) | 一种隧道用的高压水装置 | |
CN204647859U (zh) | 一种立式井口电加热器 | |
CN203971477U (zh) | 含有改进型管路的污水沉淀池 | |
CN204551511U (zh) | 基坑排水管线排气自增压系统 | |
CN208927668U (zh) | 一种防堵塞曝气沉砂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Termination date: 20150310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